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幸福
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本质目的是让受教者变得幸福
1
一、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本质目的是让受教者变得幸福,变得强大
▪ 1、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2、成绩优异和快乐成长哪个更重要? ▪ 3、天生我材必有用,挖掘潜能,因势利导。 ▪ 4、笨鸟先飞,为成功打基础 ▪ 5、未来的社会是精英社会。
整理版ppt课件
2
▪ 黄光裕的例子说明什么? ▪ 韩寒的例子说明什么?
精英社会
整理版ppt课件
3
二、教育的本质
——擦去教育表面的灰尘,原来如此朴素,美好
▪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拉锯战日益激烈, 最后,都是以功利化的教育占优势。功利 化的教育使得孩子成为只会学习而不会思 考的机器。家长要了解教育的本质,精心 呵护和培养孩子的能力,尊重孩子的个性 化发展,让孩子在受教育的同时,也能快 乐健康成长。
整理版ppt课件
4
▪ 1 、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 2、 教育是为了发展人的能力 ▪ 3、 教育不是培养书呆子
整理版ppt课件
5
三、成功教育第一条
——让孩子学会生存技能
▪ 1、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杜绝孩子产生恶习 ▪ 2、不要让孩子毕业即失业 ▪ 3、 独立性是孩子未来生活的脊梁 ▪ 4、 自我保护的能力很重要 ▪ 5、 让孩子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 6、 良好的口才要从小培养 ▪ 7、 生活中的好习惯要从小培养
▪ 1 、苦难是一笔财富 ▪ 2、 坚持、韧性是成功的最关键要素 ▪ 3、 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 ▪ 4 、坐享其成会让孩子成为懦夫 ▪ 5、 培养孩子做事情有始有终的习惯 ▪ 6 、让孩子正确对待批评
整理版ppt课件
11
三、成功教育第七条
——灌输投资理财意识,不做“穷”孩子
播种幸福的教育,享受教育的幸福!
播种幸福的教育,享受教育的幸福!“播种幸福的教育,享受教育的幸福!”这句话不仅是对教育的一种期许,更是对教育价值的一种诠释。
教育是每个人成长的阶梯,是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要想从教育中获得幸福,不仅需要教育者的倾心教诲,更需要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投入。
本文将探讨“播种幸福的教育,享受教育的幸福!”这一主题,希望为教育者和学习者们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教育,是播种幸福的过程。
教育者,如同播种者,耐心地为学生灌输知识和价值观念,培育他们的心灵田园。
通过言传身教,教育者可以给学生灌注正能量,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学业和生活中茁壮成长。
教育者要懂得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给予他们应有的关爱和帮助。
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们才能在自由与平等的校园里茁壮成长,收获幸福。
而对于学生来说,享受教育的幸福也需要他们的主动参与。
学习者应当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更是一个主动探索、思考和实践的过程。
他们应当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积极参与各项学习活动,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要善于提出问题、表达观点,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在教育的土壤里茁壮成长,收获幸福。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品德。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学生们要懂得尊重别人,理解和包容不同文化、不同意见,培养自己的良好品格和道德观念。
教育者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榜样,引导学生走向光明的未来。
学生们要明白,只有具备了坚定的品德和正确的生活态度,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享受教育的幸福。
教育还应当注重情感教育和身心健康。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而这些情感问题往往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业和生活。
教育者应当注重情感教育,引导学生适当表达情感,健康地面对困难,树立乐观的人生态度,不断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
学生们也应当重视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
《幸福力教育》读后感
《幸福力教育》读后感
读完《幸福力教育》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对教育的本质和目标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作者通过深入浅出的论述,让我明白了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过程,更是引导孩子发现自我价值,追求幸福生活的重要途径。
首先,书中的“幸福力教育”理念强调了关注个体内心世界的成长与完善,提倡在教育过程中注重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让孩子学会认识并接纳自我,懂得尊重他人,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种教育模式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幸福感,使他们在面对人生挑战时有足够的心理韧性,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其次,书中列举了大量生动鲜活的教育实例,让我看到了幸福力教育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如教师如何以身作则传递爱与关怀,如何营造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等,这些都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最后,《幸福力教育》也启示我们,作为教育者或家长,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和精神世界,培养他们拥有感知幸福、追求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这才是教育的最终归宿。
总结起来,《幸福力教育》是一本充满智慧与温度的教育读本,它提醒我们要以人为本,以幸福为目标,用爱心和智慧去浇灌每一个正在成长的生命,助力他们走向真正的幸福人生。
家庭教育八大概念及本质
家庭教育八大概念及本质家庭是一个人出生的地方,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庭或多或少地有依赖的倾向。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于家庭教育对人一生的影响,现在有很多阐释,这些阐释都从不同的方面对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以下内容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家庭教育八大概念及本质,希望大家喜欢。
一、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其一,我们的父母大多没受过专门训练。
无论是小时候,还是长大恋爱成家,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很少有人对我们说怎么做父母。
即使有人说过,也只是长辈们。
他们或许会说“棒打出孝子”、“不打不成长”……这些在生活中流传的观念对吗?这需要我们去反思。
要做驾驶员需要到驾校学习3个月才能拿到执照,而要做父母3个月能学会吗?父母不同的语言、行为、教育会在孩子的身上留下不同的烙印,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父母们难免会出错。
其二,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易使家庭教育偏离方向。
父母与孩子间有天然的感情联系,特别是母子一体,自然产生期待,把自己没实现的,没做成的都转而寄期望于孩子来完成,难免不切实际。
一本《哈佛女孩﹒刘亦婷》卖了几百万册,正是父母们这种心理的反应。
父母的过度关心,过度照顾剥夺了孩子成长的空间。
《扬子晚报》的记者调查发现,现在的大学生不知道怎么安排生活,其实,他们中的很多从小到大不要考虑任何事情,怎么会有成长呢?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过多限制、过多干涉也会阻碍孩子潜能的释放。
我们常常居高临下地待孩子,以“家长”自居:“你是我生的,我让你听,你不听,找揍!”如此家庭教育缺失了“人格平等”——《联合国儿童宪章》规定的根本精神,怎能使孩子健康成长?其三,很多父母忽略了自己的教育职责。
由于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是学校教育,父母更多的考虑也是学校教育,忽视了他们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础,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
俗话说:三岁看老。
孩童时代所受的教育影响着人的一生,儿童对世界的最初认识源于父母,家庭教育的影响对人刻骨铭心。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教师(3篇)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教师《爱的教育》是法国作家法内尔的经典小说,通过一个教师的视角,展现了他对学生的关怀、教育方法以及对教育本质的思考。
读完这本书,我深感受益匪浅。
以下是我对《爱的教育》的读书心得与体会。
首先,本书通过教师贝尔纳在教学实践中的经历,引发了我对于教育的思考。
贝尔纳是一名充满热情、责任心强的老师,他尽心尽力地关注每一个学生,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这使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情感素质和道德观念。
贝尔纳的教育理念是“爱的教育”。
他相信只有通过对学生的真正关怀和理解,才能够有效地教育他们。
这让我想到了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
作为一名教师,我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要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只有真正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并给予他们爱和关怀,才能够激发他们的潜力,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目标。
此外,在书中,贝尔纳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深入了解了他们内心的想法和困惑。
他并没有一味地灌输自己的知识和观点,而是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这让我明白到教育应该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质疑。
只有通过对话和互动,学生才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此外,贝尔纳在教育实践中也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
他面临着学生缺乏兴趣、家庭环境不利以及社会压力等问题。
然而,他没有退缩,而是坚持努力。
他通过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环境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这让我明白到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也需要学生、家长以及整个社会的支持和配合。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在阅读《爱的教育》的过程中,我还深刻体会到教育是需要教师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
浅析教育的本质
浅析教育的本质罐装技术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却丢失了原初的味道和色彩;教育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却也遗弃了人类不少真实可贵的东西。
在看到欣欣向荣、蓬勃昌盛的教育给人带来惊叹欢喜的同时,却也看到不少随之而来的迷惑与困扰,深思后我们不禁要问:纵然人类社会与教育发生了了巨大变迁,可到底什么是教育?教育的本质又是什么呢?一、教育是人与人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自由的天性。
这里应该注意到“文化功能”的作用,“文化的全体从太古时起,就用教育的过程来保留的。
”“太初有‘人文’,文而化之乃成人,是谓‘教育’。
”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原初派生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当然,作为教育基础的能力、语言、记忆内容除外)。
所以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从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
教育的过程应是让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和不断尝试的过程,这样才是“教”与“育”。
环境使自我实施的实践有“教”而后生成“育”,并出之“育”外有所提,是自由的、不断完善的、向着美好方向发展的。
例如,手工课以劳作方式发展学生的灵巧性;体育课则以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以身体的健美来表现自我生命;哲学课发展思想和精神的敏锐与透明,培养说话的清晰和简明,表达的严谨与简洁,把握事物的形式、特征、以及了解思想论争双方的“思”而使人们本身精神得以澄清,通过接触伟大的作品(如莎士比亚、鲁迅、孔子、荷马史诗、希腊悲剧家的作品等)而对人类本身精神内涵进行把握;而历史课的教学则是发展学生对古代文化的虔诚爱戴之心,启发他们为了人类更高的目标而奋斗,并形成对现实批判的清醒的历史观;自然科学课的开设,是掌握自然科学认知的基本方法论,包括形态学、数学和实验。
教育的真正本质是什么?
教育的真正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本质——学会如何做⼈教育中所提的德智体美也好,体智德美也罢。
是做全⾯发展的⼈,最基本的能⼒和品质。
1法国作家⾬果说过,“每教育好⼀个孩⼦,就减少⼀个败类”。
“做⼈要厚道”长辈们告诫后⼈。
传统的家风家训,引导后代⼼地纯良,知恩图报。
品德教育,是教育的根本。
2健康是⽣活、学习,⼯作的基础。
教育学⽣珍爱⽣命、珍惜健康、⽣活习惯、运动锻炼都划重点的内容,有安全健康的意识,是素质教育之根本。
正所谓,有静有动,⽆病⽆痛。
3好好学习、学贵以专、学以致⽤……恐怕学习智⼒是教育者最为重视的⼀项。
⽇本的⽊村久⼀说过,理想的⼈是品德、健康、才能三位⼀体的⼈。
所以,智⼒重要,智慧更重要,⽽智慧的⼈是⼀个综合发展的⼈。
4⽣活中的美⽆处不在,除了物质基础,精神的⽣活才是⼀个⼈幸福指数的体现。
就像很多富有的⼈,因精神匮乏⾛向极端。
如果能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精神健康、⼼理富裕,⽣活才美好。
⼆、教育的本质——学会⾃我教育教育⽬标是什么?不同的国家、学校、不同教育者,对教育⽬标解读是不⼀样的。
⼤有为国培养接班⼈,⼩有为家培育传承⼈……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多年前看到⼀段话“真正的教育是学会⾃我教育”。
叶圣陶先⽣也倡议,让学⽣学会⾃学的本领,才有取之不竭的能。
对于后期⾃我学习和⾃我教育,我深深的认同。
学校的学习终究会毕业,⽽⼀个⼈成长永远不毕业。
⾃省或⾃我调整、⾃我教育陪伴⼈的⼀⽣,显得⾄关重要。
⼀个⼈有他⾃⼰成长的步伐。
⼊学时学习堂堂正正做⼈、做事,毕业时有⼒量投⼊下⼀阶段的学习⼯作,在积极、向上的⾃我教育的路上发光发彩。
对学⽣全⾯发展的重视和培养,正是“如何做⼈”的标配。
学会⾃我教育的⼈永不毕业,也永远处于进步状态。
教育的本质也在调动⼀个⼈内在驱动⼒,追求优秀,⾛向成功!你进⾏⾃我教育了吗?欢迎探讨!。
教育的本质演讲稿
精心整理教育的本质演讲稿各位*****大家好!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也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可谓是千罗万象,各说其词。
哥哥姐姐看到母亲居然花钱为他买一辆自行车,都来责怪他。
几天之后,母亲让他去代母亲领工资。
那是他第一次替母亲领工资,接过母亲四十元的工资时,他惊呆了:一家七口人的生活费,还有他们姐弟的学费全指着这四十元钱啊!可是自己却让母亲给他买了一辆价值不菲的自行车,他顿时为自己的虚荣和不懂事羞愧难当。
事后,他了解到母亲是故意让他去领工资的,是想让他知道为满足虚荣心而买自行车所花的钱对这个家庭意味着什么。
于是,他将自行车卖掉,把钱如数交给了母亲。
日后,在谈到这段经历时,他说,那四十元钱对他的刺激远远比母亲的打骂更强烈。
这件事不仅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让他懂得要为这个贫穷的家庭去打拼的责任。
几年后,他接拍了一部电影并一举成名。
他就是着名武打影星李连杰。
教育要培育孩子的心情。
什么心情?当然快活健康的心情很重要,但是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对生命的热爱、对社会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这叫真正的心情。
比如说,我给家长开家长会的时候曾经说过,我们的家长都很忙,但是我们总有安闲的时候,请问你们闲的时候干什么呢?带着孩子去吃麦当劳、肯德基当然很好,带着孩子去欢乐谷坐坐过山车也很好,但是这个都不是培养孩子的方法。
我想请问家长中间有多少人曾经在月圆的晚上,带着孩子坐在湖边上、河边上,或者宽阔的农村旷野,看看月亮?有多少家长曾经带着孩子,躺在一个没有城市灯光污染的草地上看满天的繁星,并且告诉孩子们天河在什么地方,牛郎织女星是哪一颗,北斗星是哪一颗?请问有多少家长在周末的时候,带着孩子除了到农家园去吃土鸡以外,还也就是为,我不知道要怎么面对你们。
”她死在校内一个约3米深的池塘里,留下一封遗书,留下她的老师、同学,留下以泪洗面的双亲。
我们搞教育的应该都知道,孩子读课外书籍应该是一件好事,就看我们怎么引导了。
当你发现孩子在你上课时读课外书籍的时候,应该首先检核检束一下自己,你的课为什么不能吸引学生呢?学生为什么要读课外书籍呢?分析出了原因,用适当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播种幸福的教育,享受教育的幸福!
播种幸福的教育,享受教育的幸福!
教育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我们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
在当今社会,教育也许并不总是被人们所理解和重视。
有人认为教育只是为了获取一份好工作,有人认为教育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有人认为教育只是为了摆脱贫困。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幸福的人生,给孩子们播种幸福的种子,让他们在教育中收获幸福。
播种幸福的教育需要的是一种全面的教育理念。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要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获取和运用知识。
并且,学校应该注重德育和人格培养,教育学生做一个有道德良知和责任感的人。
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健康快乐地成长。
播种幸福的教育需要的是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
学校不应该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一个让学生享受到幸福的地方。
老师们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仅是关注他们的考试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学校要构建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不要对学生进行成绩和机械的定义和评价。
只有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们才能真正感受到来自教育的幸福。
教育是一个关系到社会未来发展的大事,我们应该重视教育,更应该注重广大学生的幸福生活。
我们的教育需要一个全面的教育理念、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一个立德树人的教育培养机制,才能真正让每个学生在教育中收获幸福。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播种幸福的教育,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的实质是什么令狐采学教育的实质是什么?教育的实质是增进人类生命个体健康生长,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
教育应该是踏踏实实做事,是对生命的涵养。
教育不是挖掘分数的机器,不是升学的工具,不是谋取职位的阶梯,而是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载体。
学校应该给学生什么?应该给学生幸福的人生,生活的质量和生命的质量。
所以我们坚持对下担任就是最好的对上担任的原则,对学生担任就是最好的对上级担任。
这个观点提出后,引起很多人不睬解。
可我们就是这样定位的。
所以我们从校长到老师都应该想年夜事,做小事。
想年夜事就是不要只盯着我们的课堂,只盯着自己一所学校,应该胸怀天下,把我们的教育和社会的成长联系起来,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这样我们再做起事来才不至于坠入教育应试或者是功利主义的泥潭。
现在的教育不是如何立异的问题,而是如何回归的问题。
教育要回归于生活,回归于农业,回归于儿童,回归于游戏。
教育回归于生活:这一个观点是陶行知先生的。
以后的教育不是如何立异的问题,而是应该回归,要回到教育的根源。
教育回归于农业:每一个学生就像一粒种子,他可能是一棵年夜树的种子,也可能是一个玉米的种子,或许是一个小麦的种子,学校能给这个生命的只有温度、湿度、养分……要按学生的成长需要去引导、积淀,循序渐进地涵养,然后根据他所处的环境、经历,不竭提高自己的追求,慢慢的寻找适合自己的路途,活出自己的尊严,活出自己的精彩。
我们不追求每个学生都成才,但我们希望每个学生都幸福。
教育回归于儿童: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孩子生活在他自己的世界里,我们整个课程的设计都力争做到体现这一理念。
教育回归于游戏:我们设计了栏目教学,使原来沉闷的课堂活跃了,孩子们很是喜欢。
经典点评:以后,由于缺少对“教育的实质是什么?”、“学校应该给学生什么?”的追问,招致很多人对教育变革感到很是迷惘,只能跟着上级的指挥棒转,没有了标的目的感。
只有站在较高的理论层面上对教育的终极价值进行哲学思考,才干破解以后的理论困境。
教育的本质与目的
第一篇教育的本质与目的在当今社会,教育被视为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基石。
然而,对于教育的本质与目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本文旨在探讨教育的本质与目的,并提出一个鲜明的观点: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
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能力的培养、品格的塑造和价值观的引导。
正如一颗种子需要阳光、水分和土壤才能茁壮成长,人的全面发展也需要教育的滋养。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智力发展、情感培养和社交能力,而不仅仅是追求分数和成绩。
同时,教育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鼓励他们张扬自己的特点和才能,实现个性的最大化发展。
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能力的培养、品格的塑造和价值观的引导。
正如一颗种子需要阳光、水分和土壤才能茁壮成长,人的全面发展也需要教育的滋养。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智力发展、情感培养和社交能力,而不仅仅是追求分数和成绩。
同时,教育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鼓励他们张扬自己的特点和才能,实现个性的最大化发展。
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
我们应该重视教育的作用和价值,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科技与人文:携手共创未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然而,在这场科技革命中,人文精神似乎被边缘化,科技与人文之间出现了断裂。
本文将探讨科技与人文的关系,并提出一个鲜明的观点:科技与人文应该携手共创未来,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科技与人文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科技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例如,科技的发展导致了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枯竭和社会的不公等问题。
而人文精神则关注人的尊严、价值和意义,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
通往幸福的教育人生
通往幸福的教育人生作者:姜波代安荣来源:《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21年第09期她是一位颇具传奇性的老师。
提起杨琼,认识她的人莫不如此评价——她本身就是一部令人昂扬向上的励志故事。
她从小生活在大凉山腹地昭觉,18岁走上教师岗位,在农村学校工作四年,之后进入县城最好的东方红小学任教,先后担任学校教科室主任、副校长,然后调入县教育局教改办负责全县教改工作。
在昭觉工作生活40年后,放弃一切职务,离开昭觉,先后在私立名校和公立名校任教,2018年,她由彭州市教育局高层次引进人才到四川成都市彭州市任教。
到彭州以后,短短三年,就先后在彭州市最好的三所小学任教,作为彭州教育新人,她每到一所学校,都以高超的教学水平和高尚的师德,快速赢得学生、家长和听课教师的好评。
她一面任教,一面承担彭州市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的职务,带领一群热爱语文的教育人追求语文教学的美好境界。
同时,受邀到各地讲学,先后培训教师2千余人。
她多年始终如一从事一线教育,研究课题,培训教师的经历影响着身边的语文人。
2014年出版个人专著《因为喜欢》,2016年主编课题著作《让每朵花儿都灿烂》正式出版。
她身上完整而清晰地呈现出一名普通教师专业成长的奋进之路,由教师回归教师,始终坚守课堂主阵地。
作为一名教师,这些年来,她辗转各地,坚持追寻教育的理想境界,她如此平凡却又如此励志。
当她站在讲台,面对学生、面对教师,她就是一道光,用她的真挚、执著、专业和敬业精神影响着身边的教师。
一、教育要返朴归真,回归本质“我的感受教育最终是返朴归真,回归教育本质。
”返璞归真是指现在的教育理念、教学流派、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育机构等如雨后春笋,蓬勃生长。
从促进教育来说,这是好现象,对教师和家长来说,有选择,有对比,才会一步一步接近最好的教育。
但也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很多时候,老师被各种教育新概念混淆,被各种外在形式所困扰,反而会茫然。
面对复杂的教育形势,一线教师只有在潜心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学习了解各种最新教改信息,将自己的教学领悟与优秀的教育理念相结合,才能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最佳方案。
幸福教育主题班会
幸福教育主题班会
1.开场白:大家好,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幸福教育。
幸福不仅是生命的本质需求,更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让我们来一起探讨如何在学习中获得幸福。
2. 知识点讲解:让学生了解幸福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及在学校中如何获得幸福:
- 幸福的定义:幸福是指一种主观感受,是人们对生活中各种因素的满意程度。
- 幸福的重要性:幸福不仅能促进身心健康,还能提高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
- 在学校中如何获得幸福:
- 学习:积极主动学习,掌握知识,提高自信心;
- 社交:与同学互动,建立友谊,增加彼此的快乐;
- 爱好:参加课外活动,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享受快乐的时光。
3. 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来更深入地了解幸福教育的实践。
- 案例一:A同学因为学习压力大,总是感到很烦躁,怎么办? - 解决方法:和老师和同学沟通,寻求帮助和支持;建立合理的学习计划,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缓解压力。
- 案例二:B同学经常帮助别人,感觉很开心,但是也有一些同学会利用她的好心,怎么办?
- 解决方法:学会拒绝不合理的请求,保留时间和精力给重要的
事情;与同学建立良好的沟通,明确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4. 小结:幸福不是等待降临,而是通过努力获得的。
学习是获得幸福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学会与他人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发掘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
让我们一起努力,获得真正的幸福。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性事业之一,它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个人的成长成才。
但是,在我们每天接受各种教育的同时,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这一课题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关注和探讨。
首先,教育的本质是人类的本质。
教育是一种传承文明的方式,而文明的本质则是人的本质。
人作为一个社会性和文化性很强的生物,需要通过教育来传承文化和传统。
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教育也成为了连接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桥梁。
教育既是一种文化诠释和表达,又是文化创新和重构的源泉。
只有通过教育,我们才能够理解和欣赏不同的文化,以此促进全人类的繁荣发展。
其次,教育的本质是人类的创造力和创新力。
教育应当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这不仅意味着智力的培养,也包括创造力、创新力和合作能力等方面。
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不断思考和探究来发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发扬中国人的创造精神,营造充满活力的人才培养环境。
只有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才能够真正成为珍贵的人才。
最后,教育的本质是人类的幸福和发展。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的全面发展服务。
它应当注重个体的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和情感发展,培养独立思考、自我约束和责任意识等方面的素质。
教育可以让人们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有所成长和收获。
在今天的社会中,人们不仅需要知识和能力的积累,更需要一种精神上的力量来弥补对未来的迷茫和挑战。
综上所述,教育的本质是人类的本质、创造力和创新力以及幸福和发展。
作为教育工作者、父母或学生,我们应该好好地把握教育的本质,建立全面的教育观念,构建优质的教育环境,从而让教育真正成为服务人类发展的根本性事业。
教育为了生命的幸福成长 读后感
《教育为了生命的幸福成长》读后感一、概述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帮助人们获得知识、培养品德和提高技能。
而《教育为了生命的幸福成长》这本书,则更进一步地强调了教育的意义和目标,即为了人们的生命的幸福成长。
本读后感将以此为主题,对这本书进行全面评估,并共享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二、深度评估1. 教育的本质《教育为了生命的幸福成长》一书从教育的本质出发,提出了教育应该是为了个体的“生命的幸福成长”,而非单纯的知识传递和考试成绩。
作者深刻地指出了当今社会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对教育的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
这一观点引起了我极大的共鸣,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过分注重考试分数和功利性教育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而教育本应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和潜能,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2. 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在书中,作者通过多个案例和故事,呼吁教育者不应该只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而应该从心理、品德、思维等多个方面全面培养学生,实现个体的幸福成长。
这一观点使我深刻思考到,一个人的幸福并非只取决于物质条件和外在成就,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品质和能力的培养。
教育者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分数和名次。
3. 教育的价值观这本书还着重强调了教育的价值观,提出了教育者应该是学生的榜样,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感和担当的公民。
相比于传统教育注重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这一观点更加注重了教育的深层次意义。
它提醒了教育者不只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影响,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三、广度评估上述深度评估让我对教育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同时也让我审视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和理念。
接下来,我将从教育目标、课程设置和学校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广度评估,探讨当前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改进方法。
1. 教育目标当前教育体系中,教育目标往往被狭窄地定位在知识学习和考试成绩上,忽视了学生的生命成长和个性发展。
教育不是为了考试,是为了幸福观后感
教育不是为了考试,是为了幸福观后感《教育不是为了考试,是为了幸福观后感》观看有关“教育不是为了考试,是为了幸福”这样主题的内容后,真的感触颇多。
看到影片中讲述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孩子们整天埋头于大量的试卷习题时,我感觉那画面太过沉重和压抑。
学生们一张张疲惫的脸,眼神里满是对学习的厌烦,而他们的活力和创造力似乎在这大量的背诵与计算中被逐渐磨灭。
特别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个孩子说,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考试机器,除了知道怎么答题,好像失去了对生活中很多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当时我就想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也确实很多时候学习的目的看起来只是为了应对一场场考试,而并非是真正感受到知识带给自己的幸福。
影片里还有一个场景让我很感动,就是在一个注重素质教育的学校里,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学习植物知识,在手工课上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独一无二的手工艺品。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那种笑容不是在得到好成绩时短暂的得意,而是从内心深处散发出来的对学习过程的热爱和享受。
在那里,老师关注的不是学生答错题后的惩罚,而是激发每个孩子的独特潜能,鼓励他们去探索自己的兴趣。
看到这里我就明白,这才是教育真正该有的样子啊。
回忆起我身边的情况,有的孩子从小就被家长逼着去上各种考级的培训班。
在这些孩子的世界里,学习音乐、美术就不是为了享受艺术的美,感受自身对艺术的感悟而带来的幸福,只是为了能在考试或者比赛中得到一个名次或是证书。
这样的教育,真的与幸福背道而驰了。
看完后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育应该为了让孩子拥有感知幸福的能力。
无论是求知的过程,还是对世界的探索,孩子们在其中体会到喜悦才是最重要的。
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分数和升学,像影片里在大自然中学习的孩子,他们学习的不只是书本知识,更在了解自然万物的过程中获得了心灵的滋养。
他们在泥土地里触摸到土地的温度,观察植物生长的姿态,这是一种对世界更加立体的认知方式,也是能给孩子带来幸福的学习方式。
陈钱林说家教(十三):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孩子幸福生长
作者: 陈钱林
作者机构: 浙江省温州市建设小学
出版物刊名: 中小学德育
页码: 43-45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1期
主题词: 生长规律 教育家 引导 孩子 家教 最近发展区 自然规律 人的发展
摘要:什么是教育的本质?中外教育家有许多语录。
我更倾向于把教育的本质定位为:“教育是引导人的幸福生长”。
要义之一是“生长”,人的发展有其自然规律,正如小树生长,我们可以给予阳光、水,帮助剪枝、捉虫,但外力不可能改变其内在生长规律;要义之二是“幸福”,教育要将孩子培养成为普通劳动者或创新人才,要促进人的道德养成和精神成长,而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幸福;要义之三是“引导”,教育要基于人的个性、主体地位和最近发展区,给予必要的帮助,而不是包办代替。
教育不是为了考试,是为了幸福观后感
教育不是为了考试,是为了幸福观后感《〈教育不是为了考试,是为了幸福〉观后感》观看了这个关于“教育不是为了考试,是为了幸福”的内容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特别印象深刻的是影片里展示的一个场景,在一个传统的教室里,孩子们埋头做着一摞摞的试卷,脸上都写满了疲惫与无奈。
看到这里我感觉这像极了我们记忆中的某些画面,为了一场场考试,拼命地背诵、刷题,却很少停下来思考我们到底从这些知识里收获了什么除了应付考试之外的意义。
当时我就想到自己的学生时代,似乎很多时候学习就是奔着一个好成绩去的,老师和家长也都更多关注的是那个考试分数。
还有一个画面是国外的一个课堂,老师带着孩子们到户外,观察大自然中的植物生长。
孩子们兴奋地蹲下测量、记录,眼睛里满是好奇与探索的光芒。
那个场景让我觉得这才是教育该有的样子。
他们不是在枯燥地记忆书中的植物特性,而是自己去发现、去感悟。
相比之下,我们的教育太过于注重考试结果带来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孩子内心对于知识的热爱以及对世界的好奇。
影片中提到的一个例子也很触动我,说的是一个孩子成绩很好,但他却没有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每天都在为下一次考试做准备,久而久之,孩子变得非常焦虑,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
这让我反思,我们身边有多少这样的孩子呢?我们总是以为成绩好就等于未来的幸福,但其实真正的幸福是应该在发展自我、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实现的。
看完后我明白了,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引导孩子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考试只是一个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
教育应该传授生存的知识技能,但更要培养孩子乐观的心态、积极探索的勇气、感知幸福的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多开展一些实践课、兴趣课,让孩子们多元化地接触世界,发现自己的兴趣点,这样他们才能真正享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而不是被考试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
教育的目的应该回归到为孩子的幸福着想,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考试第一。
这是我看完后的最大启发。
教育本质的主张
教育本质的主张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塑造个体的重要途径。
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传承和传播知识、价值观和技能的过程。
它旨在培养学生的智力、品德、创造力和适应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造力的公民。
教育本质的主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综合素养包括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和社会交往能力等多个方面。
教育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启发式教学、实践活动和团队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拥有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潜能。
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教育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够终身学习和不断成长。
教育的本质在于传递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教育是价值观传递的重要渠道,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教育应该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幸福感。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心态。
教育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和发展平台,鼓励学生发掘自己的潜能,追求自己的兴趣和梦想。
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帮助他们实现人生目标,获得个体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引导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传递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以及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幸福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佛感悟:教育的本质是幸福
荣德基官网 2016-11-24 791次阅读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几千年来,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将
其奉为圭臬,视其为教育的本质。
在去哈佛之前,我也这么认为,但是现在,
我对于教育的本质却有了新的理解。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活出自我。
2013年,美国脱口秀女王普拉˙温弗瑞(OprahWinfrey)在哈佛作了一次热情洋溢
的演讲。
其中有几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她说:“无论你一路上经历到怎样的挑战、挫折和绝望,如果你自始至终都只有一个目标,真的只有这一个目标,你
就会找到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这个目标就是:作为一个人,你要活出你作为一
个人最大可能的最真实的自我。
你愿意把你的自我最大化,用你的能量让自己
变得更好,让你的家人和身边的人变得更好。
中国人经历了太久的农业社会,杂七杂八一大群人,聚族而居,所有人都在审
视他人的眼光,总想把自己打磨成别人喜欢或者需要的样子。
这在19世纪的农业社会是没问题的。
但是,现在可是工业社会,我们与其斤斤计较于“别人喜欢
什么?”不如问问你自己,你喜欢什么?是什么事让你充满活力?做自己喜欢的事,让自己充满潮气,做一个生气勃勃的人,这才是这世界所真正需要的。
有一句话说得好,活着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所以,请活出自我!这是
新一代觉醒的父母对中国长期以来像在生产线上大批量生产标准化的工业产品
一样去生产“人”这个教育体系的反省。
我认同这个理念,并从普拉的演讲中第
一次领悟到它的含义。
教育的本质应该是让孩子幸福
有一次,哈佛商学院一位很著名的教授到尼曼讲座。
他之前也在Ted上做过同
主题的演讲,流传甚广。
那天,超过一米八的Clayton Christensen教授是拄着拐杖来的。
他之前中过风,丧失过语言能力,与死神擦肩而过。
他说他发现,哈佛商学院毕业生在刚开始
的同学聚会中,个个英姿勃发,指点江山。
但在毕业10年15年后的同学聚会
上,就有人离婚,有人和孩子疏离,有人爆出丑闻,有人甚至锒铛入狱。
这些
精英们遇到了各种人生困扰和痛苦。
他突然意识到,知识和能力并不等于幸福。
等我们死后去见上帝的时候,上帝并不会用钱来评价我们,而是会看有多少人
因为我们而变得更好。
这可以小到是我们的一句话,一封信,或者一个安慰的
动作。
Clayton Christensen教授的意思是说,人,本来是幸福的。
你看那些五六岁的孩子,哪个不是一脸的欢乐样,那笑声,多么干净,多么纯粹。
然而,随着年龄
的增大,欢声消失了,笑脸不见了。
每个人都会说,这是中国教育体系的悲哀。
但是,到底我们该怎么教育孩子?如何才能给孩子幸福?如何才能让孩子一生
幸福?这真的是一门很深的功课。
大人都没几个能得高分,我们又怎么去教孩子?这显然不是少给孩子报几门课外班,少给孩子压力这么简单。
在哈佛,我发现,只要你对某一个领域,某一件事情有比一般人更多的了解或
理解,哪怕这事再小,你都可以开个讲座,你都会有听众。
也就是说,你都可
以为别人带来价值。
而有价值的人,自然是幸福的。
所以,我觉得,教育的本
质就应该是让孩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