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人口与人种(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5)(1)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课件(共54张PPT)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国家 英国 巴西 德国 尼日利亚
出生率/% 1.20 2.03 0.97 4.01
死亡率/% 1.08
0.73
1.04
1.23
自然增长率/%
0.12
1.3
-0.07
2.78
活动3 依据非洲的人口统计数据,完成非洲
的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非洲人口数/亿 1960年:2.2 1970年:2.8 1980年:3.6 1990年:4.7 2010年:6.3
课外活动
社会调查:结合所学知识内容,调查南昌市 人口变化情况。 时间:1950年前后、1990年前后、2020年前 后 人口数量: 原因:
小结
人口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但 现在世界主要的问题是人口过多,人口增长 过快。所以正确的人口观应是:人类必须控 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 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 相协调。
请你判断 黄 种 人
请你判断
黑种人
请你判断 白种人
请同学们列举出自己知道的三种人 种中的杰出人物(如:科学家、文学 家,体育明星,歌星等等)。
辩一辩
正方: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对城市 发展不利
反方: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对城市 发展有利
城市化
乡村人来到城市后,为城市带来了大量的劳 动力,也活跃了城市的商业,为城市的建设 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太多的人 口涌人城市会造成城市人口拥挤不堪,环境 卫生差等一系列社会环境问题,甚至社会治 安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人口/亿 70
年份 2022
60
1999
40
1975
30
1960
20
1930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4

不同的人种
三大人种的分布
活动:读世界人种分布图,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人种 黑种人 白种人
黄种人
主要分布地区
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欧洲、非洲北部、北美洲中 部、南美洲东南部、大洋洲 东南部、亚洲西部
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 南美洲西北部
环境对人种形成的影响
热带:皮肤黑、体毛少 高纬:鼻子高窄、体毛密
温带:介于两者之间
作业
反馈练习 要求完成并用红色笔对改。
鼓励生育政策
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
不同国家针对本国人口特点制定不同的人口政策是国家发展的前提。 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不同的人种
以下三位运动明星分别属于什么人种?
姚明
贝克汉姆
科比
根据肤色、头发、面部特征等可将人类划分成三个主要人 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人种没有优劣之分,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
3、世界上有哪三大人种, 以及这三大人种的分布地 区
白种人的分布区比较容易 混淆
课后练习
1、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后果有( B )
①交通堵塞 ②居住条件差 ③就业困难 ④饥饿贫困
⑤自然环境恶化 ⑥劳动力短缺 ⑦国防兵源不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⑦
2、关于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B、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C、亚洲东部
D、东亚、东南亚
4、读世界人种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课后练习
1、图中A是 白色 人 种的主要分布地区。B 是 黑色 人种的主要 分布地区。 C是黄色 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2、黄色人种分布最多 的国家是 中国 。 3、图中北回归线附近 主要是 黄色 人种和 白色 人种。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说课稿《4—1人口与人种》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说课稿《4—1人口与人种》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单元《人口与人种》是本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单元主要介绍了世界人口的分布、增长及其影响,以及世界主要人种的特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人口与人种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人口和人种的概念可能已有初步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人口增长的影响、世界人种的分布及特点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一些具体数据和实例较为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实际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增长及其影响,掌握世界主要人种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数据等资料,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人口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增长及其影响,世界主要人种的特点。
2.教学难点: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的影响,人种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地图、数据等资料,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的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引出本课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增长及其影响。
3.课堂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世界人口的分布、增长及其影响,世界主要人种的特点。
4.案例分析:选取具体案例,分析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的影响,如印度、中国等。
5.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人种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人口问题的重要性。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年级地理上册4.1人口与人种教案新人教版

1.拓展资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阅读与人口与人种相关的地理学科书籍和期刊,如《地理知识》、《世界地理》等,了解不同地区人口与人种的详细情况。
b.观看人口与人种主题的纪录片,如《人类星球》、《人口大爆炸》等,通过影像资料直观感受世界人口的分布与人种差异。
c.参观博物馆或展览,了解我国及世界各地的人口与人种历史、文化等,如国家博物馆、世界文化遗产地等。
然而,我也意识到在讲授过程中,对于一些难点知识,如人口分布与人种差异的形成原因,学生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难点的讲解,通过举例和比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采用了讨论法和实践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我发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但同时,我也发现一些学生在讨论和实验中存在依赖他人的现象,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d.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及人种构成:掌握我国人口分布规律及多民族、多人种的国情。
-举例:分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的原因,以及各民族在人种特征上的差异。
2.教学难点
a.人口分布与人种差异的形成原因:理解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等因素对人口分布与人种差异的影响。
-举例:探讨地理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如气候、水资源、地形等;分析历史背景对人口迁移和人种融合的影响,如丝绸之路、大航海时代等。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实例,对人口与人种的基本概念、分布特点等核心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结合教材内容和实际案例,讲解人口分布与人种差异的形成原因,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1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1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1人口与人种》是学生在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后,进一步深入探讨人口和人种知识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通过讲解人口与人种的概念、分布以及与人地关系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了解世界人口与人种的分布特点,认识世界主要人种及其特征,从而提高学生对人口与人地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关注人口与人地关系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对人教版地理基础知识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人口与人种的知识还相对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基础入手,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案例和图片较为敏感,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口与人种的概念,掌握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及其特征,认识世界人口与人种的分布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人口与人地关系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资源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及其特征,世界人口与人种的分布特点。
2.难点:人口与人地关系,人种形成的原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感受和理解人口与人种知识。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案例为依据,引导学生分析人口与人种问题。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4.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展示世界人口与人种的分布情况。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涵盖人口与人种知识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2.案例:收集与人口与人种相关的实际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3.小组讨论题目:提前准备好分组讨论的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提问:请大家观察这幅图,你能发现哪些关于人口分布的规律?2.呈现(10分钟)介绍人口与人种的概念,讲解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及其特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文化观念的影响
某些文化观念如多子多福 、重男轻女等,会导致人 口出生率增加,从而促使 人口增长。
人种的划分与分布
人种的划分
人种是指具有共同遗传体质特 征的人类群体,主要根据肤色 、发色、眼色、面部特征等外
貌特征进行划分。
人种的分布
世界上的所有人种都有其特定的 分布区域,主要分为三大人种: 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
通过提高教育水平和就业机会,鼓励人们自 愿延迟生育或者少生育。
加强国际合作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人口分布均衡发展,改 善贫困地区的人口状况。
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为老龄化社会提 供经济保障和福利服务。
04
亚洲人口状况
亚洲人口分布特点
要点一
人口分布不均
要点二
大城市和人口密集区
亚洲的人口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 在东部和南部,以及沿海和河流沿岸 地区。
北美洲中部和南…
这些地区拥有较为适宜的气候条 件、丰富的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 ,成为世界人口分布较为密集的 地区之一。
世界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自 然条件对世界人口分布有着重
要的影响。
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状况、产业 结构等对世界人口分布也有着重 要的影响。
社会历史因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contents
目录
• 人口分布 • 人口与人种 • 世界人口问题 • 亚洲人口状况 • 中国人口现状与政策
01
人口分布
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
受到自然环境、经济、历史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世界人口分布呈 现出不均衡的特点。
2024年七年级地理上册4.1人口与人种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 案例分析法(具体国家和地区案例研究)
- 地图操作和GIS软件应用
- 视频和图片展示
- 实践活动(如模拟人口迁移决策)
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人口与人种主题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世界人口是如何分布的吗?人口与人种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
- 人口问题:人口爆炸、人口老龄化、人口迁移。
3. 主要人种及其特征;
- 三大人种划分及其主要特征;
- 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及其文化差异。
4. 我国人口现状及政策;
- 我国人口总数、人口分布特点;
- 我国的人口政策及其演变。
核心素养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观念,使其能够理解和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与环境的关系。
板书设计
- 人口密度、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
- 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和四大人口稀疏地带
2.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 人口增长的历史与现状
- 人口问题:人口爆炸、人口老龄化、人口迁移
3. 主要人种及其特征
- 三大人种划分及其主要特征
- 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及其文化差异
4. 我国人口现状及政策
- 我国人口总数、人口分布特点
2. 请列举三种主要人种,并简述各自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区域。
答案:三大主要人种包括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和黄色人种。
- 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地,特征为皮肤较浅、头发较直或卷曲、眼睛颜色多样。
- 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美洲(部分)等地,特征为皮肤较深、头发卷曲、嘴唇较厚等。
-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特征为皮肤呈黄色或黄白色、头发直或斜、眼睛呈杏仁形等。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1《人口与人种》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1《人口与人种》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1《人口与人种》是地理学科的一个重要章节,主要介绍了世界人口的分布、人种的分类及其分布,以及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这一章节旨在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与人种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人口和人种的概念可能已经有所了解,但未必深入。
在思维方式上,学生可能更多地从直观、感性层面去理解问题,因此需要我们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他们从理性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掌握人种的分类及其分布特点,理解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环境、关爱他人的情感,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人种的分类及其分布特点,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2.教学难点:人种的分类及其分布特点,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资源,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引发学生对人口与人种问题的思考。
2.讲授新课:介绍人口与人种的基本概念,分析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讲解人种的分类及其分布特点,阐述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3.案例分析:以我国为例,分析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引导学生理解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其他国家和地区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以及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人口与人种问题的重要性。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1《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1《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口与人种》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了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增长、人口问题以及对世界人口和人种的基本认识。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认识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从而提高对人口问题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对人口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人种的认知可能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对人种的认知程度,并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帮助学生建立对人种的直观认识。
同时,针对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程度,教师应注重联系实际,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掌握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对人口问题的认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人口、关爱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2.难点: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人口问题的解决策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人口和人种问题;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使学生深入理解人口问题;4.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2.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人口问题;3.准备课堂讨论题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同时,提出问题:“你能说出哪些地方人口密集吗?为什么?”2.呈现(10分钟)呈现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的课件,让学生对人种有直观的认识。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人种会分布在不同的地区?”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深入理解人口问题。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1人口与人种(第一课时)(2024版新教材)

学习目标
能够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世界 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主要学习内容
1 世界人口的增长 能够运用世界人口增长图,概括世界人口
增长的总体特征。 2 世界人口的分布
在世界人口分布图上,能够说出人口分布 的稀疏区和密集区,归纳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1 世界人口的增长
做一次“人口分析师”,完成以下三个学习任务
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增加。数值越大,人口增长越快; 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不增加也不减少,人口停止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减少,数值越小,表示人口减少越快。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1页图4.2,找出人口增长率最高 和最低的大洲,以及人口数量最多和最少的大洲。
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数(2010年)和平均人口增长率(2005~2010)
农业发展历史早 工业发达 交通便利
高纬度地区
世界人口分布
高纬度地区 终年严寒
雨林地区
世界人口分布
雨林地区 气候过于湿热
高原山地地区
世界人口分布
高原山地地区 高海拔地区,地势 高峻,终年寒冷
沙漠地区
世界人口分布
沙漠地区 气候十分干旱
世界人口稀疏区的分布及原因分析
地区
分布
原因分析
高纬度地区
人口稀 疏地区
世界人口分布
疏密不均
世界人口分布
学习任务三:读图会分析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2页“世界人口分布”图,找出世界 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有哪些,分析它们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思考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原因,并完成学习任务单。
世界人口稠密区
欧洲
3 1 亚洲东部
2 亚洲南部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1人口和人种——不同的人种(2024版新教材)

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
黄种人
皮肤呈淡黄色 头发黑直 面庞扁平 体毛中等
白种人
肤色、眼色、发色浅 头发波状
鼻梁高、嘴唇薄 体毛较多
黑种人
头发卷曲 皮肤黝黑 嘴唇较厚 体毛较少
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
体质特征
人种
肤色
头发
面部
体毛
白种人
浅
波状 鼻高唇薄 较多
黄种人 淡黄色 黑直
扁平
中等
黑种人 黝黑
卷曲 嘴唇厚 较少
造成三大人种体质特征 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环境对人种形成的影响
冷空气较缓
体质特征
进入肺部
人种
肤色 头发
面部 体毛
防寒
白种人 浅 波状 鼻高唇薄 较多
黄种人 淡黄色 黑厚 较少 散热
同一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 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黄种人
亚洲的东部、 东南部
美洲的印第 安人
北冰洋沿岸 的因纽特人
白种人
欧洲 非洲北部 亚洲西南部 大洋洲东部 和南部 北美洲中部 南美洲
黑种人
非洲的中部和 南部
大洋洲西北部 美洲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生活 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 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
我梦想有一天,亚拉巴马州能够有所 转变,尽管该州州长现在仍然满口异 议,反对联邦法令,但有朝一日,那 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 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立。
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不同的人种
不同的人种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江,它的名字就叫长江。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就叫黄河。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 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巨龙脚底下我成长,长成以后是龙的传人。 黑眼睛 黑头发 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1《人口与人种》说课稿1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1《人口与人种》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世界人口与民族”,而4.1节《人口与人种》则是这一单元的开篇。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了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以及人种的分类。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能够认识到不同人种之间的差异和特点。
在教材的编写上,采取了由浅入深的叙述方式,首先从人口增长引入,然后逐步展开到人口分布、人种分类等方面。
在叙述方式上,采用了大量的图表和实例,使得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对于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人口和人种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数据和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
此外,学生可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人种的差异等话题感兴趣,但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偏见和误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这些问题,培养他们的客观、科学的思维方式。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以及人种的分类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图表和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口增长和人种差异,培养他们的客观、科学的思维方式。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以及人种的分类。
2.教学难点: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种差异的原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地图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世界人口增长的数据和图表,引发学生对人口增长的关注和思考。
2.人口增长:讲解人口增长的原因、特点以及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3.人口分布:分析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引导学生理解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人种分类:介绍世界主要人种的特征及其分布地区。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1《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1《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1《人口与人种》是关于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教学。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人口与人种的概念、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掌握主要人种的特征及其分布地区,认识到人口增长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人口和人种的概念可能有所了解,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结合实例来深入理解人口与人种的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此外,学生需要通过探究活动,培养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口与人种的概念,掌握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了解主要人种的特征及其分布地区。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观察、分析人口与人种的分布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人口增长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人口与人种问题的关注,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主要人种的特征及其分布地区。
2.难点:人口增长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人口与人种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与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
2.相关案例资料。
3.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问学生对人口与人种的概念是否了解,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介绍人口与人种的概念、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分析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了解主要人种的特征及其分布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人口和人种》●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
(2)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3)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及对资料的分析、归纳能力和计算能力。
(2)使学生初步了解城市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理解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以及人口过多所产生的问题。
(3)根据有关人口统计数据,学会绘制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4)通过读图,提高学生利用图像说明地理事物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1)通过了解世界人口问题,让学生初形步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和人地观。
(2)使学生树立人口,资源,环境要协调发展的观点;初步认识城市人口增加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增强环保意识。
(3)通过对世界三人种特点的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族平等思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人种的分布图、三大人种的面具以及书中相关内容的图片;水土流失和城市人口拥挤交通堵塞录像。
二、学生准备: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分布图。
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播放交通拥挤录像)人们把地球亲切地称为“地球村”,而把自己称为“地球村的村民”。
在20世纪下半叶地球村的居民急剧增长,以致于录象中喊出了“别挤了”。
人口问题以成为举世瞩目的全球性问题。
我们的人口现状如何?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我们将做一些探讨。
[投影]“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板书]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二)教师质疑:曲线的形态是怎样反映出人口的增长变化的?什么时期人口增长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看图,说出结论:从“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出,曲线平缓,人口增长缓慢,曲线较陡,说明人口增长较快。
所以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得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
(三)指导活动看书中图4.3“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活动1,即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1990年的60亿,人口每增10亿所需的时间,让学生将答案填人右表中,然看看这些数值的变化规律。
(四)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的时间逐渐趋(短),这表明在这段时间内,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逐步趋(快)。
(五)教师设问:为什么人口增长越来越快呢?(启发学生)1。
中国有句古话“人生七十古来稀”。
同学们认识的爷爷奶奶,年龄有超过七十岁的吗? 2。
旧中国许多贫困家庭生育的七八个孩子中仅能成活一二个,而现在的状况怎样(指导讨论)学生明确:人口的增长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
据有关资料调查,现在每年出生的婴儿数大大多于死亡人数,使得人口总数不断提高,显然,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和死亡的人数来决定的。
指导学生活动:看书中图4.2“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示意图”,从图中了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含义。
引导学生得出计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六)学生小结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是由人口的出生率与死亡率所决定的,即由人口自然增长率来决定的。
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时,表示人口增加,数值越大,表示增加越多,也就是人口增长快;当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0时,表示人口即不增加,也不减少,也就是人口停止增长;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时,表示人口减少,绝对值越大,表示减少越多,也就是人口减少快。
(七)指导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活动2,计算右表中四个国家1998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组织学生讨论1.比较表中四个国家自然增长率的大小。
2.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其他3个国家有什么不同,这意味着什么?(八)指导学生小结四个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由大至小排列为:尼日利亚>巴西>英国>德国;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负值,说明德国的人口死亡率高于出生率,人口出现负增长即人口在减少,但是由于有外来移民的补充,实际人口并没有减少。
(九)指导学生进行活动3依据非洲人统计数据,完成非洲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指导学生小结通过以上活动可以得出:世界人口在不断增长,而且增长速度不断加快,但各国增长的速度不同,即世界人口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板书]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讲述:明确人口密度的概念‘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公式为:人口密度=该地区的总人口数/该地区的总面积。
它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疏密程度。
(十)指导学生活动看书中图4.6,填写下表地区面积/平方千米人口数/人人口密度/人口每平方千米A12500100万80B10000160万160(十一)小结从表中可看出,A地人口密度较B地小,也就是人口分布较稀疏。
所以世界各地的人口密度是不相同的。
(十二)组织活动1、提问:看课本世界人口的分布图世界上哪些大州人口最为稠密?学生回答:亚洲东部南部、欧洲、北美东部(占陆地面积40%集中人口70%)2、看世界人口分布图对照世界地形图分析人口稠密的这些地区自然条件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回答)学生明确:纬度、距海远近、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还有历史或其他原因。
(十三)学生小结1.世界人口稀疏区(1)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如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2)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如南美洲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区;(3)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如亚洲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地区,南极洲更是无人口的地区;(4)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如中国的青藏高原。
这些地区的自然条件不适合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所以人口稀少。
2.世界人口稠密区(1)从自然条件看,这四个地区都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较为适宜;同时地势平坦,大都在平原地区(亚洲东部是中国的华北平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亚洲南部是印度的恒河平原,欧洲主要分布在中欧和西欧平原,北美洲东部主要是五大湖地区),所以,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2)另外,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也影响人口的分布:亚洲的东部和南部都是人类发祥地之一,人类在这里聚居的历史悠久,农业发展较早;欧洲和北美洲东部都是工业发展较早的地区,经济发达。
(十四)课堂小结略。
第二课时(一)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当今世界人口众多,而且在逐年增长,大家知道每年具体增加多少吗?(二)指导学生活动看书P65活动1,世界每年增长8000万人口,那么,每天、每小时、每秒钟所增长的人口数多少?请问人们生活生产所需要的物质和能源来自何处?生活生产中产生的废气物又排向何方?(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展示[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之间的关系图学生讨论明确:“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所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他们作为生产者的确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大量贡献,但同时作为消费者,他们也会消费掉更多的能源、自然资源,造成更为严重的环境污染。
全世界如此众多的人口,他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除了要满足饮水、吃饭、穿衣、住房等基本生存需要之外,还有教育、医疗、就业等其他方面的需求,需要相应的能源、资源。
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几张图片感受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除了书上的图片,教师可再找相应的资料投影,加深学生印象)[板书] (三)人口问题教师提问:人口增长过快除了图片中的问题外,还带来什么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固体废气物,噪音污染,世界粮食问题、环境污染、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以及文化、教育、体育等方面展开讨论。
)(四)指导学生小结自然资源遭破坏--人口剧增,人们占用大量耕地修建房屋,毁林开荒,水土流失……资源消耗过大--人口增加,对能源需求量增大(如石油等),造成世界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人类作为消费者,产生了大量垃圾,人口越多,垃圾越多,环境污染越严重……(五)反问质疑:人口增长过快,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如此众多的问题,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我们的环境、资源不协调,那么是不是人口增长慢就好呢?在世界上也有一些国家,特别是欧洲的一些国家(如德国)人口不仅不增长,还出现了负增长,是不是就不存在人口问题呢?我们将如何解决呢?学生讨论明确:所以为了我们的环境更美,生活更好,我们应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积极拥护国家的人口政策,(设计活动)假设今天是国家人口政策宣传日,你们是宣传人员,你能为今日的活动,设计一幅宣传画或一句宣传语吗?(六)指导学生小结人口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但现在世界主要的总是是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
所以正确的人口观应是: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七)讲述从人口发展的历史来看,早期,人们多居住在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以后随着城镇的出现,一部分农村人口渐渐向城市迁移。
目前世界的人口仍有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趋向。
(组织学生活动)指导看书图4.8“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示意”,组织学生以乡村人的身份向同学们表演,为何向城市迁移。
播放城市环境问题影像资料,结合课本四副插图,说明城市人口增长过快。
过多给城市带来什么问题?(讨论)(组织学生活动)讨论“城市既然有这么些问题,我们还应住在城市吗?”(八)指导学生小结乡村人来到城市后,为城市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也活跃了城市的商业,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但太多的人口涌人城市会造成城市人口拥挤不堪,环境卫生差等一系列社会环境问题,甚至社会治安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九)过渡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今在中国各城市不仅涌人乡村人,还有许多的外国朋友也能投资、观光等,你们见过外国人吗?他们的形体有什么特点?[板书] 四、不同的人种同学们所看到的这些外国人,以肤色的不同大致可以把他们分成三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邀请三个同学上来分别代表一个人种玩游戏。
(十一)指导学生小结黄种人:皮肤呈淡黄色、头发墨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
黑种人:肤色黝墨、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
白种人:肤色、眼色、发色都很浅,头发天生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多。
(十二)组织活动请同学们列举出自己知道的三种人种中的杰出人物(如:科学家、文学家,体育明星,歌星等等)。
讨论明确:世界上的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
一些有种族偏见的人,把某个人种说成是“高等”或“优等”的,并对“低等种族”的人加以歧视和压迫,都是应该遭到反对并且谴责的言行。
提出问题:人种的区别只是身体外部特征的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呢?世界人种的分布又是如何的呢?(十三)指导学生小结人种主要分布地区:白种人欧洲、亚洲西部和南部、非洲北部、北荚中部、南美洲东部沿海及大洋洲黄种人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黑种人非洲南部和中部(十四)提出问题“有人说:非洲是黑人的故乡,但是黑种人不仅仅分布在非洲(看图4.11)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十五)指导学生小结非洲是黑人的故乡,那些分布于非洲之外的黑人,主要是在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把他们从自己的土地掳掠到美洲、大洋洲上去,并沦为奴隶,经过黑人几十代人的努力,现在奴役制度已被废除,他们为美洲、大洋洲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