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品高考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第十一单元听课手册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32讲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主干知识回扣】
1.基本矛盾华尔街法西斯国际市场自由放任
2.社会危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考点深化探究】
考点一
措施:坚持“自由放任”政策,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
结果:经济形势更加恶化。
考点二
1.新政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如实行《全国工业复兴法》,限制资本家自主生产等(举一例说明即可);新政中一些维护普通民众权益的措施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如规定最高工时、最低工资和实行大规模的社会救济等(举一例说明即可)。
2.理解:国家干预(或国家宏观调控)。
【高考链接突破】
•解考题
考题1C[解析]本题以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的变化表格为切入点,考查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本题考查学生历史时空观、历史阐释素养,考查学生对表格有效信息的提取、解读与综合运用的能力。材料的核心信息是1929—1931年美国三个行业工人周工资都出现下降,工资是企业经营好坏的重要表现,工资大幅度下降说明企业经营很不景气,这是经济危机扩大的表现,故答案为C 项。A项错误,最低工资标准提出于罗斯福新政期间;B项错在材料无法体现产业结构变化;政府财政支出多少在材料中无法体现,D项错误。
考题2C[解析]本题以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影视为切入点,考查1929年的经济危机,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据材料时间,美国全国未摆脱危机影响,故排除A项;材料表明当民众身陷危机无法克服时的回避态度,故排除B项,答案为C项;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应该突出社会各阶层的认可,这一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出来,故排除D项。
考题3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开拓国际市场。保持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某种平衡是调整农业的措施,与题目不符,故A项错误;提高关税,实行贸易保护,主要是抵御外来商品进入本国市场,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废止不公平竞争惯例使各产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是恢复工业的措施,故C项错误;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有利于国际市场的开发,故D项正确。考题4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史论结合的能力,以胡佛改革措施切入考查罗斯福新政。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即胡佛的部分措施被罗斯福所借鉴,可通过逆向思维方法来作答。A项与罗斯福新政允许罢工存在相矛盾;B项与罗斯福新政相违;C项罗斯福新政是通过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并非“自愿减少耕地”;D项的整顿金融和兴办公共工程的做法为罗斯福新政所借鉴。
考题5B[解析]本题以1935年美国颁布退休人员可以领取养老金的法案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史料有效信息与分析问题的能力。给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是社会保障的内容,与《社会保险法》的内容相对应,故答案为B项。A、D两项是《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内容,C项是《农业调整法》的内容,皆排除。
考题6D[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意在考查学生解读图片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图片中显示1936—1938年联邦预算比重连续下降,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实施罗斯福新政促使经济复苏的结果,故D 项正确。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胡佛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导致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故A 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开始于1933年,故B项错误;据表格信息,1933—1935年联邦预算比重并非接连增加,故C项错误。
•练经典
[解析]经济大萧条充分说明了自由放任政策失灵,故选C。经济大萧条之所以发生,其原因之一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弊端,需要国家进行干预,A项错误;经济大萧条主要是因为生产相对过剩,要对生产的盲目性进行控制,B项错误;此时产品价格已经大幅下降,D项错误。
[解析]增加进口关税、货币贬值,造成了国家间的恶性竞争,阻碍了物资的自由流通,故选C。这次经济危机主要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分化,产生的供求矛盾突出,增加进口关税、货币贬值,不能有效解决这一矛盾,A项错误;增加进口关税、货币贬值,只会导致国家间的恶性竞争,不能实现物资的有效配置,B项错误;1933年罗斯福新政开启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D项错误。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危机下的社会现状,而经济危机就是产品的相对过剩,物价下跌,所以为了应对危机,政府毁掉牲畜和庄稼目的就是稳定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故选A。经济危机期间,刺激出口容易引发贸易战,加剧危机,B项错误;危机时产品价格已经很低,减耕减产是为了提高价格,C项错误;销毁农产品并不是为了防止投机,D项错误。
[解析]据材料可知,《全国工业复兴法》要求企业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下,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即改变企业生产管理的无序状态,故D项正确。这一做法是对全国工业的调整,没有体现“国有企业”,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中限制最高工作时间,令企业减少产能,缓解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B项错误;根据材料“每件商品生产出来之后只有被政府贴上蓝鹰标志的才可以进入市场”可知该措施涉及工业方面的新政措施,而非金融业,C项错误。
[解析]罗斯福政府于1937年初实行财政紧缩政策,大刀阔斧地削减公共工程开支和农业补助,开征社会保险税,结果导致1937—1938年的经济衰退,采取措施后,1939年,经济形势才得到扭转,与材料中“1937—1939年间”的数据相符,故选A。已“完全摆脱”与材料中“1937—1939年间”的数据不符,B 项错误;“已宣告失败”与史实不符,C项错误;“完全否定”与历史事实不符,D项错误。
[解析]材料中对罗斯福新政的不同的评价,说明当时罗斯福新政难以平衡资产阶级的利益,所以导致出现不满,故选C。罗斯福新政对缓解美国经济危机起到了积极作用,是成功的改革,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B项错误;材料中主要是强调罗斯福新政的不足,并未涉及对其成就的分析,D项错误。
第33讲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主干知识回扣】
1.凯恩斯主义宏观调控经济的干预
2.社会化
3.周期性波动
4.知识经济
【考点深化探究】
考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