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送别(简谱).ppt
合集下载
小学音乐歌曲 《送别》 课件PPT
—— 李 叔同《送别》
送别
1=C
4 4
稍慢 深情地
..
5 35 1 6 1 5
5 12 3 21 2
(美)奥德维曲
.李叔同填词
0 5 3 5 1. 7
长 亭. 外, 古 道 边, 芳 草 碧 连 天; . .
61 5
5 2 3 4. .7 1
0 61 1
晚风 拂 .柳
7 67 1
笛 声. 残 , 夕 阳 山 外 山。 .
.
渐慢
5 3 5 1. 7 6 1 5
5 2 3 4. 7. 1
0
晚风 拂 柳 笛 声 残, 夕阳 山 外 山 。
《送别》
节拍 速度 力度 情绪
四四拍子 中速稍慢
中弱
忧伤 惆怅 深情
1、请同学们下来自己搜集其它对我们有帮助的 影视作品。下节课和同学们一起欣赏。
2、熟练的唱会《送别》、并能很好的把握歌曲 的情感。
现在我们的在学校唱的歌曲叫做“校园歌曲”,有
《澎湖湾》《童年》等,那么在上世纪我们的前辈在学 校唱什么呢?
学堂乐歌是以旧曲添新 词为主,用中国的民歌 小调的曲调和欧美歌曲 的曲调填进创作的新词
李叔同 祖籍浙江 省平湖县,1880年生 于天津,是中国学堂 乐歌的杰出代表, 1918年8月披剃出家, 法号弘一。学堂乐歌 代表作品:《送别》、 《西湖》、《春景》 等。
影片透过一个小女 孩纯真的眼光,展示了20 年代旧北京的社会和当时 那种愁云惨雾的生活。
主人公6岁的小英子 住在城南一条小胡同里。 影片围绕小英子和她身边 的故事展开。是一部表现 童年往事的影片。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送别
1=C
4 4
稍慢 深情地
..
5 35 1 6 1 5
5 12 3 21 2
(美)奥德维曲
.李叔同填词
0 5 3 5 1. 7
长 亭. 外, 古 道 边, 芳 草 碧 连 天; . .
61 5
5 2 3 4. .7 1
0 61 1
晚风 拂 .柳
7 67 1
笛 声. 残 , 夕 阳 山 外 山。 .
.
渐慢
5 3 5 1. 7 6 1 5
5 2 3 4. 7. 1
0
晚风 拂 柳 笛 声 残, 夕阳 山 外 山 。
《送别》
节拍 速度 力度 情绪
四四拍子 中速稍慢
中弱
忧伤 惆怅 深情
1、请同学们下来自己搜集其它对我们有帮助的 影视作品。下节课和同学们一起欣赏。
2、熟练的唱会《送别》、并能很好的把握歌曲 的情感。
现在我们的在学校唱的歌曲叫做“校园歌曲”,有
《澎湖湾》《童年》等,那么在上世纪我们的前辈在学 校唱什么呢?
学堂乐歌是以旧曲添新 词为主,用中国的民歌 小调的曲调和欧美歌曲 的曲调填进创作的新词
李叔同 祖籍浙江 省平湖县,1880年生 于天津,是中国学堂 乐歌的杰出代表, 1918年8月披剃出家, 法号弘一。学堂乐歌 代表作品:《送别》、 《西湖》、《春景》 等。
影片透过一个小女 孩纯真的眼光,展示了20 年代旧北京的社会和当时 那种愁云惨雾的生活。
主人公6岁的小英子 住在城南一条小胡同里。 影片围绕小英子和她身边 的故事展开。是一部表现 童年往事的影片。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送别》课件PPT
海是一片凄凉;许幻园站在门外说:“叔同
兄,我家破产了,我要去京城了,咱们后会 有期。”说完,挥泪而别,连好友的家门也 没进去。李叔同看着昔日好友远去的背影, 在雪里站了整整一个小时。随后,李叔同返 身回到屋内,把门一关,让叶子小姐弹琴, 他便含泪写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 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的传世 佳作。
• 宣扬民权思想,提倡移风易俗,宣传男女婚 姻自主男女平等。一度成为社会风口浪尖改 革潮中的一份子,二次革命失败、袁世凯称帝 、这些层出不穷的社会变幻,导致许幻园家 中的百万资财和家业荡然无存,许幻园赶京 找袁世凯讨回公道,离别时,李叔同在百感
交集中写于此歌送别许幻园,以表不舍之情
。
《送别》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至天际) (长亭古道,送别故人,青草碧绿仿佛能够延伸
送别背后的故事
• “天涯五友”,即 许幻园和李叔同、张小楼、蔡小香、袁 希濂。李叔同从天津来到上海求学,年少才盛,很快加 入了以切磋诗词文章为目地的文艺团体"城南文社",城 南文社的活动地点在许幻园的城南草堂,李叔同加入文 社后立即显示出了出众的才气,第一次参与就获得了第 一名。城南草堂的主人许幻园家中富有,为人也慷慨,
言行,那么社会风气就会越来越好。
•
•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晚风吹拂着柳枝轻动,斜阳依依,山水叠嶂)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千山,能留在身边的能有几人呢?)
(生命中些知己朋友啊,早已经天涯海角,万水
•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谁都无法改变的事情)
(人生总是欢聚的时候少,离别的时候多,这是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的口碑。(博爱之心)• 李叔同多才多艺,诗文、词曲、话剧、绘画、书法 、篆刻无所不能。绘画上擅长木炭素描、油画、水 彩画、中国画、广告、木刻等。他是中国油画、广 告画和木刻的先驱之一。他的绘画创作主要在出家 以前;其后多作书法。由于战乱,作品大多散失。
新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送别》课件03
《送 別》课件
• 《送别》是五四时期著名音乐教育家李叔同先生于1910年前后所作, 是根据美国人j.p.奥特威所作的曲调填以新词而成的新歌。
• 李叔同,就是1918年在杭州虎跑泉出家为僧的弘一法师。 • 这首《送别》歌,在解放前的知识界几乎无人不知,在江南一代更是
家喻户晓,数十年中,成千上万的大、中、专学生,就是唱着这首歌 告别母校、老师,走向社会的。正因为如此,它先后为不少中外影片 所引用,有的还作为影片的主题歌,比如《早春二月》,日本影片 《啊,野麦岭!》;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获得国际金鹰大奖的《城南旧 事》作者在创作这首歌词时,借鉴、学习、继承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 华,并且学而化之,更上一层楼。大家如果注意,就会发现,李叔同 在这首歌的创作上,无论在遣词造句上,还是在意境上,都受到了 《西厢记》《长亭送别》的影响。,就是用李叔同的这首《送别》作 为主题歌的,它使《城南旧事》影片增添了无限的诗情画意。
• 同学们 • 再见!
这一 样个 的人 人所 才受 有的 学教 问育 。超
过 了 自 己 的 智 力 ,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 天之涯 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 天之涯 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 晚风拂柳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 天之涯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 《送别》是五四时期著名音乐教育家李叔同先生于1910年前后所作, 是根据美国人j.p.奥特威所作的曲调填以新词而成的新歌。
• 李叔同,就是1918年在杭州虎跑泉出家为僧的弘一法师。 • 这首《送别》歌,在解放前的知识界几乎无人不知,在江南一代更是
家喻户晓,数十年中,成千上万的大、中、专学生,就是唱着这首歌 告别母校、老师,走向社会的。正因为如此,它先后为不少中外影片 所引用,有的还作为影片的主题歌,比如《早春二月》,日本影片 《啊,野麦岭!》;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获得国际金鹰大奖的《城南旧 事》作者在创作这首歌词时,借鉴、学习、继承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 华,并且学而化之,更上一层楼。大家如果注意,就会发现,李叔同 在这首歌的创作上,无论在遣词造句上,还是在意境上,都受到了 《西厢记》《长亭送别》的影响。,就是用李叔同的这首《送别》作 为主题歌的,它使《城南旧事》影片增添了无限的诗情画意。
• 同学们 • 再见!
这一 样个 的人 人所 才受 有的 学教 问育 。超
过 了 自 己 的 智 力 ,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 天之涯 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 天之涯 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 晚风拂柳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 天之涯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小学音乐送别 课件 (6)ppt
这首歌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有广泛影响的学堂乐 歌,被誉为中国人都会唱的歌曲之一。
“学堂乐歌”:清朝末年,民国初年那个年 代,把学校称做“学堂”,把学校开设的 音乐课叫做“乐歌”科。这些歌曲多以简 谱记谱,曲调来自于日本以及欧洲、美国。 由中国人重新填词。歌曲《送别》就是创 作于那个年代的学堂乐歌,也就是类似当 今的校园歌曲。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请同学们随老师琴声轻声跟唱第一部分,注意用 声音表现出歌曲表达的情感。
请同学们随老师琴声完整演唱歌曲,歌曲中出现 的D.C.和FINE,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请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注意看老师的指挥,按 照老师的指挥完成歌曲的演唱。
请同学们课后搜集、欣赏更多的学堂乐歌,深入 了解20世纪初这种具有特色的音乐形式。下课!
请同学们用“ ”音跟琴轻唱下面的乐句,注意 声音位置和气息要保持稳定。
请同学们跟着琴学唱旋律,用lu演唱。
请同学们分两组,视唱下面的乐谱。
请同学们填词演唱,注意演唱时力度的处理,高 音不要喊唱,演唱自己声部的同时仔细倾听另一 个声部。
请同学们再次完整欣赏这首歌曲,观察歌谱,有感 情的朗读歌词。
送别
导入
同学们是你印象深刻并且喜欢 的呢?
请听一首歌曲,这首歌曲是电影《城南旧事》的 主题音乐,贯穿全片。
通过听赏这首歌曲,你能分析出《城南旧事》表 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么?
《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 的代表作。在1982年被拍成电影, 并获得了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 事片金鹰奖。它以一个6岁小女 孩——小英子为主人公,记录了她 的所见、所闻、所感。小英子天真 纯朴,世界对于她而已本像海跟天 那般美好单纯,然而,在当时的社 会环境中,她的身边发生着很多惨 烈的现实,但这些并不妨碍她交朋 友,只是在他们相识成为朋友之后, 又因为种种原因,避免不了一个个 离别、分手。歌曲《送别》就是在 这样一幕幕场景中响起。
新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送别》课件.ppt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0/6/92020/6/92020/6/96/9/2020 12:00:40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0/6/92020/6/92020/6/9Jun-209-Jun-20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6/92020/6/92020/6/9Tuesday, June 09, 2020
•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0/6/92020/6/92020/6/92020/6/9
谢谢观看
《送别》
作者介绍
李叔同(1880-1942)
又名弘一法师。浙江平湖人,中国著名 音乐家、戏剧活动家。1880年9月生于天津, 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 1942年10月逝 世于福建泉州开元寺。
李叔同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除音乐、戏 剧外,绘画、书法、诗词均所擅长。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 等文化名人皆出其门下。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0/6/92020/6/92020/6/92020/6/96/9/2020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简谱)送别名师教学PPT课件(2)
请同学们再次完整欣赏这首歌曲,观察歌谱,第 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有什么不同?
请同学们随老师琴声完整演唱歌曲,歌曲中出现 的D.C.和FINE,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请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注意看老师的指挥,按 照老师的指挥完成歌曲的演唱。
影视音乐是影视作品的组成部分,其特点是注重与 画面、故事情节相匹配,烘托情感、渲染气氛、刻 画内心、塑造形象等,相信同学们以后会更加关注 和热爱影视音乐,感受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
请同学们用“ ”音轻唱下面的乐句,注意 声音位置和气息要保持稳定。
请视唱下面的乐谱,注意唱准其中的附点节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请同学们视唱下面的乐谱,你认为这条旋律的节 奏具有什么特点?
请同学们分两组,视唱下面的乐谱。
请同学们填词演唱,注意演唱时力度的处理,高 音不要喊唱,演唱自己声部的同时仔细倾听另一 个声部。
李叔同,近代中国艺术的先行者,在绘画、音乐、书法 篆刻、戏剧、诗词、教育等方面成就卓越,世人共仰。 出家后又精研佛学,彻悟禅机,成为弘一大师。
送别 (领读)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齐读)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gu)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请同学们随老师琴声轻声跟唱第一部分,注意用 声音表现出歌曲表达的情感。
送别
歌唱活动
通过听赏这首歌.说说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这首歌曲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有广泛影响的学 堂乐歌。
学堂乐歌,指20世纪初期中国各地新式学校 音乐课程中大量传唱的一些原创歌曲。这些歌 曲多以简谱记谱,曲调来自日本以及欧洲、美 国,由中国人以中文重新填词。
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就是这首歌曲的填词者李叔同, 你们对李叔同有了解吗?
歌曲《送别》课件
那么在上世纪 我们的前辈在 学校唱什么呢?
什么是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指的是20世纪初期,随着新式学堂的 建立而兴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课 或为学堂唱歌而编创的歌曲。中国近代的新音乐 以学堂乐歌为代表,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作为中国音乐历史上的新品种,学堂乐歌的出 现不仅有着深刻的社会的内因,还有着鲜明的外 力作用。它“对于学校音乐教育的启蒙,对于中 国走向近代化社会的行程,起到了促进作用”。
今 宵 别 梦 寒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 壶 浊 酒 尽 余 欢
知 交 半 零 落
天 之 涯 地 之 角
夕 阳 山 外 山
晚 风 扶 柳 笛 声 残
芳 草 碧 连 天
长 亭 外 古 道 边
1. 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是?
《童年》
2.是一首什么歌曲?
校园歌曲
3.什么是校园歌曲?
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 心境或感受的创作。
节拍 四四拍子
速度
力度
中速稍慢
中弱
情绪
忧伤 惆怅 深情
5 3 5 ⅰ- ∣6 ⅰ 5- ∣ 5 3 5 ⅰ. 7 ∣ 6 ⅰ 5- ∣
送别
(流行版)
拓展—配乐诗朗诵
原文:乡愁 作者: 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李叔同(1880-1942)
又名弘一法师。浙江平湖人,中国著名 音乐家、戏剧活动家。1880年9月生于天律, 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 1942年10月逝 世于福建泉州开元寺。 1906年李叔同,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 话剧团体 “春柳社”,同年,又创办了中国最 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并担任了 《太平洋报》的文艺编辑。 李叔同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他一生从事 多方面的艺术活动,除音乐、戏剧外,绘画、书法、篆刻、诗词均 所擅长。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文化名人皆出其门下。 主要音乐代表作品有《送别》、《西湖》、《春景》、 《忆儿时》 、《春游》、《留别》、《早秋》等。
歌曲《送别》课件
旋律优美:歌 让人不由自主地跟着节奏摇摆
演奏技巧高超:歌曲的演奏技 巧非常高超,展现了音乐家们
的才华
发声技巧
呼吸控制:掌 握正确的呼吸 方式和气息运 用,保持稳定 的气息支持。
咬字清晰:注 意字音的准确 和清晰,尤其 是歌词中的关
键字词。
声音共鸣:运 用头腔、口腔 和胸腔的共鸣, 使声音更加丰
歌曲在传承传统文化 的同时,也融入了现 代音乐元素,实现了 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送别》的文化内涵 不仅是对过去的回忆 ,更是对未来的展望 ,激发了人们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歌曲《送别》的文 化内涵对于弘扬民 族文化、推动文化 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
汇报人:
人生感悟:通过送别的场景, 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文化传承:送别文化是中国传 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
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人生哲理思考
人生短暂,珍惜当下 离别是人生常态,学会面对 友谊地久天长,情感永存 追求内心平静,感悟生命真谛
文化传承与创新
歌曲《送别》是传 统文化的代表,具 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和历史背景。
演奏技巧
旋律优美:歌曲旋 律流畅,具有很高 的艺术感染力
节奏感强:歌曲节 奏明快,让人容易 跟唱
演奏技巧高超:演奏 者需要掌握高超的技 巧,如和弦的运用、 音色的控制等
情感表达:演奏者需 要将歌曲中的情感完 美地表达出来,让听 众感受到歌曲所传递 的情感
音乐表现力
情感真挚:通过音乐表达了 对离别之情的真挚感慨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标 题 02. 歌 曲 背 景 03. 歌 词 解 析 04. 音 乐 赏 析 05. 歌 曲 演 唱 技 巧 06. 歌 曲 文 化 内 涵
演奏技巧高超:歌曲的演奏技 巧非常高超,展现了音乐家们
的才华
发声技巧
呼吸控制:掌 握正确的呼吸 方式和气息运 用,保持稳定 的气息支持。
咬字清晰:注 意字音的准确 和清晰,尤其 是歌词中的关
键字词。
声音共鸣:运 用头腔、口腔 和胸腔的共鸣, 使声音更加丰
歌曲在传承传统文化 的同时,也融入了现 代音乐元素,实现了 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送别》的文化内涵 不仅是对过去的回忆 ,更是对未来的展望 ,激发了人们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歌曲《送别》的文 化内涵对于弘扬民 族文化、推动文化 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
汇报人:
人生感悟:通过送别的场景, 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文化传承:送别文化是中国传 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
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人生哲理思考
人生短暂,珍惜当下 离别是人生常态,学会面对 友谊地久天长,情感永存 追求内心平静,感悟生命真谛
文化传承与创新
歌曲《送别》是传 统文化的代表,具 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和历史背景。
演奏技巧
旋律优美:歌曲旋 律流畅,具有很高 的艺术感染力
节奏感强:歌曲节 奏明快,让人容易 跟唱
演奏技巧高超:演奏 者需要掌握高超的技 巧,如和弦的运用、 音色的控制等
情感表达:演奏者需 要将歌曲中的情感完 美地表达出来,让听 众感受到歌曲所传递 的情感
音乐表现力
情感真挚:通过音乐表达了 对离别之情的真挚感慨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标 题 02. 歌 曲 背 景 03. 歌 词 解 析 04. 音 乐 赏 析 05. 歌 曲 演 唱 技 巧 06. 歌 曲 文 化 内 涵
送别音乐课件ppt图片
• 古琴: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其音色悠扬宛转, 常用于表达离别之情。在送别音乐课件PPT图片中,可以展示 古琴的演奏者,以及古琴的特写镜头,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
古筝
• 古筝:古筝是中国传统的弦乐器,其音色清脆悠扬,能够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在送别音乐课件PPT图片中,可以展示古筝的 演奏者,以及古筝的特写镜头,展现其优雅的艺术风格。
详细描述
《阳关三叠》是一首古琴曲,源于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 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情感深沉。后经改编,成为了一首具有代表性的送别 音乐,广为流传。
《长亭外》
总结词
具有浓厚离别氛围的音乐作品,歌词情感真挚,旋律悠扬,是送别音乐的经典之 作。
详细描述
《长亭外》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歌曲,歌词表达了对离别之痛的感慨,旋律悠 扬动听,深受人们喜爱。这首歌曲常常被用于送别场合,传递着离别的哀思和祝 福。
二胡
• 二胡:二胡是中国传统的拉弦乐器,其音色凄美婉转,常用 于表达离别和思念之情。在送别音乐课件PPT图片中,可以 展示二胡的演奏者,以及二胡的特写镜头,展现其独特的音 乐魅力。
笛子
• 笛子:笛子是中国传统的吹奏乐器,其音色清脆悠扬,能够 表现出欢快和悲伤的情感。在送别音乐课件PPT图片中,可 以展示笛子的演奏者,以及笛子的特写镜头,展现其优雅的 艺术风格。
送别音乐课件ppt图片
目 录
• 送别音乐概述 • 送别音乐的历史发展 • 送别音乐的代表作品 • 送别音乐的演奏乐器 • 送别音乐的文化内涵 • 送别音乐的欣赏与感悟
01
送别音乐概述
送别音乐的起源
古代送别诗
古代的送别诗,如唐诗宋词,为 送别音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 感。
民间习俗影响
古筝
• 古筝:古筝是中国传统的弦乐器,其音色清脆悠扬,能够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在送别音乐课件PPT图片中,可以展示古筝的 演奏者,以及古筝的特写镜头,展现其优雅的艺术风格。
详细描述
《阳关三叠》是一首古琴曲,源于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 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情感深沉。后经改编,成为了一首具有代表性的送别 音乐,广为流传。
《长亭外》
总结词
具有浓厚离别氛围的音乐作品,歌词情感真挚,旋律悠扬,是送别音乐的经典之 作。
详细描述
《长亭外》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歌曲,歌词表达了对离别之痛的感慨,旋律悠 扬动听,深受人们喜爱。这首歌曲常常被用于送别场合,传递着离别的哀思和祝 福。
二胡
• 二胡:二胡是中国传统的拉弦乐器,其音色凄美婉转,常用 于表达离别和思念之情。在送别音乐课件PPT图片中,可以 展示二胡的演奏者,以及二胡的特写镜头,展现其独特的音 乐魅力。
笛子
• 笛子:笛子是中国传统的吹奏乐器,其音色清脆悠扬,能够 表现出欢快和悲伤的情感。在送别音乐课件PPT图片中,可 以展示笛子的演奏者,以及笛子的特写镜头,展现其优雅的 艺术风格。
送别音乐课件ppt图片
目 录
• 送别音乐概述 • 送别音乐的历史发展 • 送别音乐的代表作品 • 送别音乐的演奏乐器 • 送别音乐的文化内涵 • 送别音乐的欣赏与感悟
01
送别音乐概述
送别音乐的起源
古代送别诗
古代的送别诗,如唐诗宋词,为 送别音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 感。
民间习俗影响
《送别》音乐课件ppt
影响
这首歌曲对中国的音乐文化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近现 代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02
《送别》歌曲分析
Hale Waihona Puke 歌曲的主题与情感主题
歌曲《送别》以离别为主题,描述了人们在不同场景下依依惜别的情感。
情感
歌曲通过抒发对离别的感慨和怀念,表达了对友谊、亲情和爱情的珍视与追求 。
歌曲的曲式与结构
曲式
歌曲采用常见的三段式结构,由引子 、主歌和尾声组成。
情感表达
通过细腻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离别的 痛苦与思念的煎熬,使听众能够深刻感 受到离别的情感冲击。
VS
艺术特色
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将情感融 入自然景色之中,营造出一种感伤的艺术 氛围,使歌词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
04
《送别》歌曲演唱技巧
演唱技巧概述
掌握基础发声技巧是演唱《送别》的 先决条件,要求声音自然、流畅,不 夸张、不做作。
歌曲的欣赏角度与方法
歌词理解
理解歌词中的含义和情感,体会 歌曲所表达的离别之情。
旋律与和声
分析歌曲的旋律和和声,了解歌曲 的音乐结构和韵律。
演奏技巧
观察演奏者的技巧和表现力,感受 他们如何通过音乐表达情感。
演奏技巧的应用与表现力提升
音色控制
通过控制吉他的音色,表现出《 送别》的深沉和柔情。
情感表达
意境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离别的悲伤与思念之情,营造出一种感伤的氛围。
歌词中的意象与象征
意象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等自然景色元素。
象征
长亭、古道、芳草、晚风、夕阳等意象,象征着离别的悲伤与思念之情,表达了人生离别的无奈和无 尽的哀思。
这首歌曲对中国的音乐文化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近现 代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02
《送别》歌曲分析
Hale Waihona Puke 歌曲的主题与情感主题
歌曲《送别》以离别为主题,描述了人们在不同场景下依依惜别的情感。
情感
歌曲通过抒发对离别的感慨和怀念,表达了对友谊、亲情和爱情的珍视与追求 。
歌曲的曲式与结构
曲式
歌曲采用常见的三段式结构,由引子 、主歌和尾声组成。
情感表达
通过细腻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离别的 痛苦与思念的煎熬,使听众能够深刻感 受到离别的情感冲击。
VS
艺术特色
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将情感融 入自然景色之中,营造出一种感伤的艺术 氛围,使歌词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
04
《送别》歌曲演唱技巧
演唱技巧概述
掌握基础发声技巧是演唱《送别》的 先决条件,要求声音自然、流畅,不 夸张、不做作。
歌曲的欣赏角度与方法
歌词理解
理解歌词中的含义和情感,体会 歌曲所表达的离别之情。
旋律与和声
分析歌曲的旋律和和声,了解歌曲 的音乐结构和韵律。
演奏技巧
观察演奏者的技巧和表现力,感受 他们如何通过音乐表达情感。
演奏技巧的应用与表现力提升
音色控制
通过控制吉他的音色,表现出《 送别》的深沉和柔情。
情感表达
意境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离别的悲伤与思念之情,营造出一种感伤的氛围。
歌词中的意象与象征
意象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等自然景色元素。
象征
长亭、古道、芳草、晚风、夕阳等意象,象征着离别的悲伤与思念之情,表达了人生离别的无奈和无 尽的哀思。
《送别》音乐课件ppt
这一时期,中国的音乐界也在寻求变 革,许多音乐家开始尝试将西方音乐 元素融入到中国传统音乐中。
西方文化的影响
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文化开始大量 涌入中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个人背景
李叔同的留学经历
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期间,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尤其是音乐方面 。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
尽管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但李叔同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仍然怀有深 厚的感情。
技能与处理
不同演唱家在技能和对歌曲的处理方式上也有所不同,这会影响到 歌曲的表达效果。
个人特点
每个演唱家都有自己的个人特点,这也会反应在他们的演唱中,形成 特殊的风格和魅力。
不同乐器的演奏特点比较
音色与音效
不同乐器具有不同的音色和音效特点,这会影响到整首音乐的氛 围和情感表达。
技能与演奏风格
不同乐器的演奏技能和风格也存在差异,这会影响到音乐的流畅性 和表现力。
眼神交流
通过眼神与观众进行交流,增强与观众的互动和共鸣。
情绪渲染
通过面部表情、声音等手段,渲染歌曲的情感氛围,使观众沉浸 在歌曲的情感世界中。
06
《送别》的版本比较
原版与改编版比较
旋律与和声
原版与改编版在旋律和和声方面存在差异,改编版可能对 原曲进行了一定的改编,以适应不同的演唱风格或情感表 达。
A段
旋律优美,和声简单,表现了离别的情感 。
旋律特点
旋律优美
整首曲子的旋律流畅、优美,易 于传唱。
音程跨度大
旋律中音程跨度较大,表现出情感 的波动。
音阶使用
采取了五声音阶,具有中国传统音 乐的特Biblioteka 。节奏与节拍节奏安稳
整首曲子的节奏安稳,没 有过于复杂的切分音和连 音。
《送别》音乐课件ppt
歌名是什么? 歌曲给你怎样的感受?
精品
送
别羽 主 讲 人 : 吴
精品
作
者
简
介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
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
书法家、戏剧活动家,
。他从日本留学归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 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 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又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
图画教师。
。
精品
送别这首歌曲是20世纪初我国的一首
,也是电影
,主要表
达了作者对友人分别时的离愁情绪,对友人依
依不舍的情感。
学堂乐歌:清末年初,一些有抱负、有理 想的知识分子,积极倡导在学校中开设音乐课, 借用当时比较流行的曲调,为其填上词,编成 新歌,常见的学堂乐歌大多采用中国经典诗词 来填词,典型的代表作就由我们接下来要学唱 的歌曲《送别》。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精品
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这首清新、淡雅、 优美的《送别》。在这里老师真诚地希望 同学珍惜我们现在的师生情、同学情,在 学习和生活中少一点冲动与矛盾,多一点 宽容和帮助,为我们的和谐班级、和谐校 园、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也让我 们将来的离别不遗憾。
今天的音乐课就要结束了,谢谢大家。
精品
见再
精品
精品
精品
精品
节拍: 速度: 力度: 调号:
精品
精品
送
别羽 主 讲 人 : 吴
精品
作
者
简
介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
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
书法家、戏剧活动家,
。他从日本留学归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 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 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又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
图画教师。
。
精品
送别这首歌曲是20世纪初我国的一首
,也是电影
,主要表
达了作者对友人分别时的离愁情绪,对友人依
依不舍的情感。
学堂乐歌:清末年初,一些有抱负、有理 想的知识分子,积极倡导在学校中开设音乐课, 借用当时比较流行的曲调,为其填上词,编成 新歌,常见的学堂乐歌大多采用中国经典诗词 来填词,典型的代表作就由我们接下来要学唱 的歌曲《送别》。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精品
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这首清新、淡雅、 优美的《送别》。在这里老师真诚地希望 同学珍惜我们现在的师生情、同学情,在 学习和生活中少一点冲动与矛盾,多一点 宽容和帮助,为我们的和谐班级、和谐校 园、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也让我 们将来的离别不遗憾。
今天的音乐课就要结束了,谢谢大家。
精品
见再
精品
精品
精品
精品
节拍: 速度: 力度: 调号:
精品
音乐送别PPT课件
6
-
歌曲教唱
7
-
8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节奏特点:强 弱 次强 弱
4
-
朗读歌词
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要求吐字清晰,发音标准,同时认真感受和思考一下这首歌词里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5
-
朗读歌词
长 亭 外 古 道 边芳 草 碧 连 天 晚 风 拂 柳 笛 声 残夕 阳 山 外 山 天 之 涯 地 之 角知 交 半 零 落 一 觚 浊 洒 尽 余 欢今 宵 别 梦 寒
1
-
我们生活在温馨和谐的美好时代,我们生活在充满亲情友情的大家庭里,偶尔要有与好同学好朋友分离的时候,那么此时此刻如何表达我们的离别之情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感受学习这首歌曲——
送别
导入课题
2
-
歌曲欣赏
3
-
歌曲介绍
《送别》 是一首由美国音乐家奥德威作曲,李叔同填词的歌曲。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这首歌表达的是一种惜别之情,是对友人的祝愿,离别时的失落感,盼望下次尽快重逢。 歌曲为4/4拍。
-
歌曲教唱
7
-
8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节奏特点:强 弱 次强 弱
4
-
朗读歌词
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要求吐字清晰,发音标准,同时认真感受和思考一下这首歌词里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5
-
朗读歌词
长 亭 外 古 道 边芳 草 碧 连 天 晚 风 拂 柳 笛 声 残夕 阳 山 外 山 天 之 涯 地 之 角知 交 半 零 落 一 觚 浊 洒 尽 余 欢今 宵 别 梦 寒
1
-
我们生活在温馨和谐的美好时代,我们生活在充满亲情友情的大家庭里,偶尔要有与好同学好朋友分离的时候,那么此时此刻如何表达我们的离别之情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感受学习这首歌曲——
送别
导入课题
2
-
歌曲欣赏
3
-
歌曲介绍
《送别》 是一首由美国音乐家奥德威作曲,李叔同填词的歌曲。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这首歌表达的是一种惜别之情,是对友人的祝愿,离别时的失落感,盼望下次尽快重逢。 歌曲为4/4拍。
五年级下册音乐课件 (简谱) 送别 人教版 16张
1、谁能说说《城南旧事》中的内容呢?
英子的好朋友疯女人秀贞、小偷、宋妈离 开自己,最后连父亲也离自己而去了……
2、《城南旧事》告诉我们什么?
珍惜童年、珍惜友谊……
1、在这部电影中,始终有一首歌曲贯 穿其中,这首歌曲是?
让我们随音乐朗诵
一 今觚 宵浊 别酒 梦尽 寒余
欢
知 交 半
,
天 之 涯
零地
落之
。角
夕 阳 山 外 山 。
晚 风 拂 柳 笛 声 残
芳 草 碧
长 亭 外
连古
天道
,
李 叔 同
送 别
。边
,
,
,
,
深情的演唱歌曲 为歌曲加上伴奏 为歌曲加入动作
你还知道哪些离别的诗句 ?读一读,并朗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离
《赠汪伦》唐·李白
别
《别董大》唐·高氏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草》 唐·白居易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天
莫
北
千
下
愁
风
里
谁 人
前 路
吹 雁
黄 云
别
高 适
不
无
雪
白
【 唐
董
识
知
纷
日】
君
己
纷
曛
大
,
, ,
。
西 出 阳 关 无 故 人。
, ,
劝 君 更 尽 一 杯 酒
客 舍 青 青 柳 色 新 。
渭 城
送 王元
பைடு நூலகம்
英子的好朋友疯女人秀贞、小偷、宋妈离 开自己,最后连父亲也离自己而去了……
2、《城南旧事》告诉我们什么?
珍惜童年、珍惜友谊……
1、在这部电影中,始终有一首歌曲贯 穿其中,这首歌曲是?
让我们随音乐朗诵
一 今觚 宵浊 别酒 梦尽 寒余
欢
知 交 半
,
天 之 涯
零地
落之
。角
夕 阳 山 外 山 。
晚 风 拂 柳 笛 声 残
芳 草 碧
长 亭 外
连古
天道
,
李 叔 同
送 别
。边
,
,
,
,
深情的演唱歌曲 为歌曲加上伴奏 为歌曲加入动作
你还知道哪些离别的诗句 ?读一读,并朗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离
《赠汪伦》唐·李白
别
《别董大》唐·高氏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草》 唐·白居易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天
莫
北
千
下
愁
风
里
谁 人
前 路
吹 雁
黄 云
别
高 适
不
无
雪
白
【 唐
董
识
知
纷
日】
君
己
纷
曛
大
,
, ,
。
西 出 阳 关 无 故 人。
, ,
劝 君 更 尽 一 杯 酒
客 舍 青 青 柳 色 新 。
渭 城
送 王元
பைடு நூலகம்
送别 课件
请低声部同学们视唱下面的乐谱,并思考这条旋律的节奏具 有什么特点?
请完成两个声部的合唱谱
请同学们填词演唱,注意演唱时力度的处理,高音不要喊 唱,演唱自己声部的同时仔细倾听另一个声部。
请同学们拿出排笛分小组吹奏乐曲的第一部分。
请同学们用排笛为歌曲吹奏第一部分,演唱第二部分。
学堂乐歌,指20世纪初期中国 各地新式学校中音乐课程中大 量传唱的一些原创歌曲。这些 歌曲多以简谱记谱,曲调来自 日本以及欧洲、美国,由中国 人以中文重新填词。简单来说, 就是运用外国的曲子,填上中 国的词。
李
叔
同
请同学们随老师琴声轻声跟唱第一部分歌谱, 注意用声音表现出歌曲表达的情感。
请高声部同学们用“ lu ”音跟琴轻唱下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们对李叔同有了解吗?
请同学们课后搜集、欣赏更多的学堂乐歌,深入 了解20世纪初这种具有特色的音乐形式。下课!
请同学们随老师琴声轻声跟唱第一部分,注意用 声音表现出歌曲表达的情感。
请同学们随老师琴声完整演唱歌曲,歌曲中出现 的D.C.和FINE,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请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注意看老师的指挥,按 照老师的指挥完成歌曲的演唱。
这首歌曲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有广泛影响的学 堂乐歌。
学堂乐歌,指20世纪初期中国各地新式学校 音乐课程中大量传唱的一些原创歌曲。这些歌 曲多以简谱记谱,曲调来自日本以及欧洲、美 国,由中国人以中文重新填词。
4
送别
导入
同学们,电影除插曲外,还有主题曲,请你说说对 主题曲的认识。
请听一首歌曲,这首歌曲是电影《城南旧事》的 主题音乐,贯穿全片。通过听赏这首歌曲,你能 分析出《城南旧事》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么?
请同学们用“ ”音跟琴轻唱下面的乐句,注意 声音位置和气息要保持稳定。
请视唱下面的乐谱,其中的附点节奏具有什么作用?
请同学们视唱下面的乐谱,你认为这条旋律的节 奏具有什么特点?
请同学们分两组,视唱下面的乐谱,说一说两个 声部的配合具有什么特点?
请同学们填词演唱,注意演唱时力度的处理,高 音不要喊唱,演唱自己声部的同时仔细倾听另一 个声部。
请同学们再次完整欣赏这首歌曲,观察歌谱,第 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有什么关系和不同?
请同学们课后搜集、欣赏更多的学堂乐歌,深入 了解20世纪初这种具有特色的音乐形式。下课!
请同学们随老师琴声轻声跟唱第一部分,注意用 声音表现出歌曲表达的情感。
请同学们随老师琴声完整演唱歌曲,歌曲中出现 的D.C.和FINE,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请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注意看老师的指挥,按 照老师的指挥完成歌曲的演唱。
这首歌曲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有广泛影响的学 堂乐歌。
学堂乐歌,指20世纪初期中国各地新式学校 音乐课程中大量传唱的一些原创歌曲。这些歌 曲多以简谱记谱,曲调来自日本以及欧洲、美 国,由中国人以中文重新填词。
4
送别
导入
同学们,电影除插曲外,还有主题曲,请你说说对 主题曲的认识。
请听一首歌曲,这首歌曲是电影《城南旧事》的 主题音乐,贯穿全片。通过听赏这首歌曲,你能 分析出《城南旧事》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么?
请同学们用“ ”音跟琴轻唱下面的乐句,注意 声音位置和气息要保持稳定。
请视唱下面的乐谱,其中的附点节奏具有什么作用?
请同学们视唱下面的乐谱,你认为这条旋律的节 奏具有什么特点?
请同学们分两组,视唱下面的乐谱,说一说两个 声部的配合具有什么特点?
请同学们填词演唱,注意演唱时力度的处理,高 音不要喊唱,演唱自己声部的同时仔细倾听另一 个声部。
请同学们再次完整欣赏这首歌曲,观察歌谱,第 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有什么关系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