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指导——织物的力学性能测试

合集下载

涤纶织物物理性能测试方案

涤纶织物物理性能测试方案

方案涤纶织物物理性能测试班级:09纺检二班组别:第七组一、根据任务中织物类别采样涤纶:化纤物(机织物)二、分析织物用途服装三、根据用途确定性能及指标四、根据测试仪器选择工具及其他五、设置参数六、试样规格及数量• 1、断裂强力:规格:抽取样品数量10块,每段长度至少1m ,全幅,每组试样是五经五纬 长度≥200mm 宽达50mm ;数量:10段。

• 2、单位重量:规格:0.01㎡圆形或矩形;数量:5块。

• 3、撕破强力:规格: 如下图;数量:四块。

•• 4、顶破强力:规格:直径为60mm 试样;数量三块。

• 5、悬垂性:规格:240mm 直径圆;数量20块。

• 6、平挺性:规格320mm ×380mm ;数量:2块。

• 7、耐摩擦色牢度:规格:200mm ×50mm ;数量:经向纬向各两块。

七、设计检查仪器和操作内容 1、涤纶撕裂强力测试加持试样,将上夹钳锁紧,准备好的试样一端由上夹钳下方插如已开启的夹持口内,试样与钳口平齐,将试样夹紧,松开上夹钳,将试样另一端从松开的下夹钳钳口穿过,夹住已穿过下夹钳口的试样下端。

使之伸直,夹紧试样,取下张力压。

2、理论单位面积重量测试先将小样品在试验用标准大气中调湿,然后裁取尺寸0.1m ×0.1m 圆形或矩形试样,称重计算单位面积重量。

100mm75mm50mm43mm3、涤纶撕破强力先将扇形锤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抬高到试样开始的位置,将指针拨至销针挡板处。

此时,定头与扇形锤上动夹头的两个工作平面正好对齐。

然后讲试样左右两半边分别夹入两夹头内,并在长边正中用仪器上的开剪器画出一条规定长度的切口,松掉扇形挡板,动夹头即随同扇形锤迅速沿逆时针方向摆落,与定夹头分离,使试样对撕,直至全部撕破,由拨针在强力读数标尺上独处撕破强力。

4、涤纶顶破强力测试讲试样装入圆环夹钳中,试样平整无张力,缝边朝向弹子方向,并通过夹钳孔圆心,夹紧试样,圆环夹钳放在支架中。

织物物理性能检测—织物拉伸性能检测

织物物理性能检测—织物拉伸性能检测
图5从实验室样品中剪取试样示例
(3)试样尺寸
扯边纱条样:若试样的断裂伸长率小于等于75%时,试样长为(300~ 330)mm以保证隔距为200mm和预加张力,若试样的断裂伸长率大于 75%时,试样长为(200~230)mm以保证隔距为100mm和预加张力 ,试样宽一般为60mm,然后在试样两长边各拆去5mm的边纱,使试样 的有效宽度为50mm。毛边的宽度应保证在试验过程中纱线不从毛边中 脱出。在裁下试样前应标上经(纵)口处滑移不对称或滑移量大于2mm时,舍弃试验 结果。
(2)如果试样在距钳口5mm以内断裂,则作为钳口断裂。当5块试 样检测完毕,若钳口断裂的值大于最小的“正常值”可以保留,如 果小于最小的“正常值”,应舍弃,另加试验以得到5个“正常值” ;如果所有的试验结果都是钳口断裂,或得不到5个“正常值”,应 报告单值,钳口断裂结果应在报告中注明。
一、织物拉伸性能的相关概念
织物拉伸断裂是指织物在拉伸外力的作用下,产生伸长变形 ,最终导致其断裂破坏的现象。 1.断裂强力 织物受拉伸至断裂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外力,单位为牛顿。 2.断脱强力 织物断开前瞬间记录的最终的力,单位为牛顿。 3.断裂伸长率 织物拉伸至断裂时产生的伸长占原长的百分率。常用断裂伸长率 表征织物的抗拉变形能力。 4.断脱伸长率 对应于断脱强力的伸长率。 5.断裂功 是织物在外力作用下拉伸到断裂时外力所做的功,它反映了织物的 坚牢程度。 6.断裂时间 织物拉伸至断裂所需要的时间。
等速伸长(CRE)织物强力试验仪(如图3),剪刀、钢尺、挑针、张力重 锤、烧杯等用具,织物试样若干种,三级水。
抓 样 试 验 夹 持 试 样 面 积 的 尺 寸 为 25mm±1mmX25mm±1mm 。 可 使 用 下 列 方 法 之 一 达 到 该尺寸。

纺织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纺织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纺织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与分析在纺织领域,了解和评估纺织材料的力学性能是至关重要的。

这不仅对于确保纺织品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还对纺织产品的设计、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纺织材料的力学性能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压缩性能、剪切性能和摩擦性能等。

这些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表现和寿命。

拉伸性能是纺织材料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力学性能之一。

通过拉伸试验,可以获得诸如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初始模量等关键参数。

断裂强力反映了材料抵抗拉伸破坏的能力,而断裂伸长率则表示材料在断裂前能够承受的伸长程度。

初始模量则体现了材料在小变形范围内的刚性。

在进行拉伸性能测试时,需要使用专门的拉伸试验机。

测试过程中,试样被夹持在试验机的夹具上,然后以一定的速度进行拉伸,直至试样断裂。

测试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试样的长度、宽度、夹持方式、拉伸速度以及环境温湿度等。

为了获得准确可靠的测试结果,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测试方法进行操作,并对测试条件进行精确控制。

弯曲性能反映了纺织材料在弯曲过程中的抵抗变形能力。

常用的弯曲性能测试方法有悬臂梁弯曲法和三点弯曲法。

悬臂梁弯曲法适用于较薄和柔软的材料,而三点弯曲法则适用于较厚和硬挺的材料。

弯曲性能的测试结果通常用弯曲刚度和弯曲模量来表示,这些参数对于评估纺织品的手感、悬垂性和成型性具有重要意义。

压缩性能对于像非织造布和填充材料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压缩性能测试可以评估材料在受到压力时的变形和恢复能力。

通过测量材料在不同压力下的厚度变化,可以计算出压缩率和压缩弹性回复率等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设计具有良好保暖性和舒适性的纺织品非常重要。

剪切性能主要用于评估纺织材料在受到剪切力时的变形特性。

剪切性能测试方法包括平面剪切法和扭转剪切法。

剪切性能对于织物的抗皱性和尺寸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摩擦性能也是纺织材料力学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摩擦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纺织品的穿着舒适度和耐用性。

涤纶织物物理性能测试方案

涤纶织物物理性能测试方案

方案涤纶织物物理性能测试班级:09纺检二班组别:第七组一、根据任务中织物类别采样涤纶:化纤物(机织物)二、分析织物用途服装三、根据用途确定性能及指标四、根据测试仪器选择工具及其他五、设置参数六、试样规格及数量• 1、断裂强力:规格:抽取样品数量10块,每段长度至少1m ,全幅,每组试样是五经五纬 长度≥200mm 宽达50mm ;数量:10段。

• 2、单位重量:规格:0.01㎡圆形或矩形;数量:5块。

• 3、撕破强力:规格: 如下图;数量:四块。

•• 4、顶破强力:规格:直径为60mm 试样;数量三块。

• 5、悬垂性:规格:240mm 直径圆;数量20块。

• 6、平挺性:规格320mm ×380mm ;数量:2块。

• 7、耐摩擦色牢度:规格:200mm ×50mm ;数量:经向纬向各两块。

七、设计检查仪器和操作内容 1、涤纶撕裂强力测试加持试样,将上夹钳锁紧,准备好的试样一端由上夹钳下方插如已开启的夹持口内,试样与钳口平齐,将试样夹紧,松开上夹钳,将试样另一端从松开的下夹钳钳口穿过,夹住已穿过下夹钳口的试样下端。

使之伸直,夹紧试样,取下张力压。

2、理论单位面积重量测试先将小样品在试验用标准大气中调湿,然后裁取尺寸0.1m ×0.1m 圆形或矩形试样,称重计算单位面积重量。

100mm75mm50mm43mm3、涤纶撕破强力先将扇形锤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抬高到试样开始的位置,将指针拨至销针挡板处。

此时,定头与扇形锤上动夹头的两个工作平面正好对齐。

然后讲试样左右两半边分别夹入两夹头内,并在长边正中用仪器上的开剪器画出一条规定长度的切口,松掉扇形挡板,动夹头即随同扇形锤迅速沿逆时针方向摆落,与定夹头分离,使试样对撕,直至全部撕破,由拨针在强力读数标尺上独处撕破强力。

4、涤纶顶破强力测试讲试样装入圆环夹钳中,试样平整无张力,缝边朝向弹子方向,并通过夹钳孔圆心,夹紧试样,圆环夹钳放在支架中。

纺织品物理及功能性能测试方法及评价

纺织品物理及功能性能测试方法及评价

纺织品物理及功能性能测试方法及评价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日常测试中,纺织品物理性测试以及功能性测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关键词:纺织品;物理性;功能性;测试1引言在日常生活中, 服装在服用和洗涤过程由于不断经受摩擦, 织物表面会出现起毛起球或开裂现象,从而影响服饰的美观, 有些直接接触皮肤的面料若起球状况严重, 还会影响舒适度。

此外,机织物在服用过程中经常发生织物局部因被夹持受拉而被撕开的情形,使织物受到破坏[1]。

本文主要分析了织物起毛起球、撕裂的原因及一些织物功能性测试分析。

2物理性能测试方法及评价2.1起毛起球性能测试起毛起球严重影响织物的美观,现国内对纺织品起毛起球测试方法的标准主要有三种:圆轨迹法、改型马丁代尔法和起球箱法。

圆轨迹法是织物在标准装样条件下, 经尼龙刷摩擦规定次数后, 在一定光照下与标准样照对比评级。

马丁代尔法是织物在标准装样条件下,用磨料织物按李沙茹曲线摩擦规定次数后, 与标准实物样品或其照片对比评级。

起球箱法在可旋转、内壁粗糙的滚箱内, 织物装样于特殊的橡胶管上, 在箱中翻滚一定次数后, 与标准实物样品或其照片对比评级。

前两种测试方法同时适用于针织物和机织物的测试,而滚箱法主要是针对针织毛衫类的用品测试。

了解织物起毛起球的形成、标准乃至方法的比对,目的是为了有效控制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

要控制好产品的抗起毛起球性能,应针对不同的产品、用途,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制定合理的技术指标。

某一种检测方法并不能完全反映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有时有必要采用几种检测方法,不同的试验参数,综合判定以确定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好坏。

2.2断裂强力性能测试织物的拉伸性能测试是一项常见的测试,实验室空气温湿度会影响到纤维的温湿度和回潮率,纤维内部大分子结构状态,从而影响到织物的强力性能。

实验中的参数设置主要为拉伸速度、预加张力、隔距长度。

试验人员的操作属于习惯问题,不良的试验习惯是使检测结果产生系统误差的关键因素,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都应严格按照检测标准规范操作,应尽量避免织物受到外力作用和回潮率的影响。

织物材料的力学行为模拟与分析

织物材料的力学行为模拟与分析

织物材料的力学行为模拟与分析织物作为一种常见的材料,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用品、工业制品等领域。

了解织物材料的力学行为对于设计和制造具有重要意义的产品至关重要。

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利用计算机模拟和分析织物材料的力学行为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方法。

一、织物的结构与力学行为织物的力学行为与其结构密切相关。

织物由纱线交织而成,纱线又由纤维组成。

纤维的材料、形状、强度等特性决定了织物的力学性能。

织物的结构包括纱线的密度、纱线的交织方式、纱线的拉伸方向等。

这些结构特性会影响织物的强度、弹性、抗磨损性等力学性能。

二、织物材料的力学行为模拟方法1. 数值模拟数值模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使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计算,来预测织物材料的力学行为。

数值模拟可以基于有限元法、多体动力学等方法进行。

通过输入织物的结构参数和纤维的力学特性,可以模拟织物在受力时的变形、应力分布等情况,为产品设计和制造提供指导。

2. 实验测试实验测试是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拉伸试验、磨损试验等实验方法,可以获取织物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力学性能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校正和验证数值模拟的结果,提高模拟的准确性。

三、织物材料力学行为模拟与分析的应用1. 产品设计与优化通过模拟和分析织物材料的力学行为,可以为产品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例如,在设计一款服装时,可以模拟织物在不同穿着状态下的变形情况,以确保服装的舒适性和合身度。

在设计工业制品时,可以模拟织物在受力情况下的应力分布,以确保产品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2. 材料选择与性能评估织物材料的力学性能对于不同应用领域的产品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模拟和分析织物材料的力学行为,可以评估不同材料的性能优劣,选择最适合的材料。

例如,在汽车制造中,可以通过模拟和分析织物材料的抗撕裂性能、耐磨损性能等,选择适合车内装饰的织物材料。

3. 故障分析与改进在实际应用中,织物材料可能会出现破损、变形等故障。

通过模拟和分析织物材料的力学行为,可以帮助分析故障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织物——第二章织物的力学性质

织物——第二章织物的力学性质
系统的各根纱线强力之和,这时,K >1,但有时也会出现K <I的情况,
如某些织物品种,由于其紧度过大,或织物中各根纱线张力不匀,织造 中纱线承受过度的反复拉伸、弯曲、摩擦作用,尤其是当纱线采用过大 的捻系数(接近甚至超过临界捻系数)时,交织点的挤压作用已不能再增 大纱线强力,相反,应力的增加反而导致抵抗外力能力的削弱,此时,
点越多,经、纬纱越不容易相对滑动,形成的受力三角形越小,三角形内同时受力
的纱线根数就越少,因此,织物撕破强力越小。由此可见,平纹织物的撕破强力较
小,缎纹织物的撕破强力较大,斜纹织物介于两者之间。
织物内经、纬密对撕破强力的影响较为复杂。在纱线直径相同的条件下,经、 纬密低的织物,撕破强力较大。这是因为经、纬密低时,织物中经、纬纱交织点较 少,经、纬纱容易相对滑动,形成的受力三角形较大,三角形内同时受力的纱线根 数较多,撕破强力较大。如纱布就较不容易撕破。当经、纬密相近时,经、纬向撕 破强力较接近。当经密比纬密大时,有助于经向撕破强力,不利于纬向撕破强力。 府绸织物由于经密比纬密大得多,因此,经纱受力根数远超过纬纱受力根数,经向 撕破强力远大于纬向撕破强力。实际穿着也表明,府绸织物在撕破时,通常都是纬 纱逐一断裂,沿经向撕开。此外,当经、纬密相差过大时,在撕破试验中还会发生 不沿着切口、而沿横向撕开的现象.称为“跃向”。
在机织物中,经、纬纱同捻向配置时,将有助于织物断裂强力。这是 由于经、纬纱同捻向时,在经、纬纱交叉点的接触面上的纤维斜倾方向 趋于平行,从而使经、纬纱交叉处啮合得较为紧密,拉伸织物时,经、 纬两系统纱线间的切向滑动阻力较大,使织物断裂强力提高。 3、织物结构 三原组织中,平纹组织的交织点最多,浮长最短,纱线 屈曲最多,缎纹组织的交织点最少,浮长最长,纱线屈曲最少;斜纹组 织介于两者之间,所以平纹织物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最大,斜纹其 次,缎纹最小。 4、树脂整理

第十九章织物的力学性能检测

第十九章织物的力学性能检测

77
实验十二 机织物单位面积质量测定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熟悉钢尺、圆盘取样器的测试原理和使用;
2. 掌握机织物单位面积质量的测试原理、方法标准和相关指标计算。

二、 基础知识
织物的单位面积质量是织物品质的一项综合指标,与纤维的种类、纱线线密度、织物厚度及紧密度有关,它不仅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而且是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三、方法标准
GB/T 4669-2008 纺织品 机织物 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四、仪器与设备
钢尺、剪刀、天平、圆盘取样器。

五、实验步骤
1. 试样裁取
(1)钢尺裁样:把已经调湿的织物样品平整放置在裁剪台上,用笔和尺在样品上保持与织物布边垂直且平行地剪取10cm×10cm 方形试样5块;
(2)取样器裁样:把已经调湿的织物样品平整放置
在软木垫与圆盘取样器间,压下转动把手并旋转切
割试样,裁取面积为100cm 2的圆形试样5块,应避
免在织物布边部分或折皱区域或相同的经纬纱部位
取样。

2. 试样称重
在天平上称取试样质量(试样称重精度±0.001g ,
注意试样中不能有纱线丢失。


3. 测试结果
计算试样的平均单位面积质量(g/m 2),修约至个位数。

纺织品物理特性检测技术

纺织品物理特性检测技术
2. 毛边的宽度应保证在试验过程中纱线不从毛边处脱出
3. 不易拆边纱的机织物,长度方向应平行于织物的纵横向 4. 当采用预加张力时,产生的伸长应≤ 2%,否则采用无张力夹持。≤200g/m2 :
2N; 200~500g/m2的:5N; >500g/m2 :10N 5. 钳口断裂,小于最小正常值,应舍弃,重新取样,所有试验都是钳口断
针织休闲服装 FZ/T73020
针织学生服 GB/T22854
蚊帐 FZ/T62014
135180133 Nhomakorabea第三十一页,共53页。
胀破强力
GB/T7742.1-2005《纺织品 织物胀破性能 第1部分:胀 破强力和胀破扩张度的测定 液压法》
原理
将试样夹持在可延伸的膜片上,在膜片下面施加液体压力,使膜片 和试样膨胀。以恒定速度增加液体体积,直到试样破裂,测得胀 破强力和胀破扩张度。
5034
----GB/T
3923.1
3923.2
第二页,共53页。
抓样法试样夹持图
第三页,共53页。
拉伸断裂强力
各方法之间的比较
测试方法
ASTM D5034
试样尺寸 夹持距离
(cm)
(mm)
15×10 75
拉伸速度 夹持宽度
(mm/min)
300
1inch
GB/T3923.2 ISO13934-2 GB/T3923.1
原理
将试样夹持在固定基座的圆环试样内,圆球形顶杆以恒定的移 动速度垂直地顶向试样,使试样变形直至破裂,测得顶破强力.
环形夹持器内径为45mm,钢球直径为25mm或38mm。 速度为300mm/min
试样的反面朝向顶杆,至少5块试样平均 顶破强力一般适合棉型针织产品. 注意GB/8878-2002中,弹子直径20mm,速度

织物的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织物的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织物的物理性能测试方法织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被广泛应用于衣物、家居用品等各个领域。

然而,织物的质量和性能如何能够被客观地评估呢?这就需要运用一系列科学的测试方法来检测织物的物理性能。

本文将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的织物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首先,我们来探讨织物的拉伸性能测试。

拉伸性能是评估织物抗拉强度和伸长性的关键指标之一。

一种常见的测试方法是使用拉伸试验机,将织物的两端固定在夹具上,然后通过施加不同的拉力来测量织物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

此外,还可以使用纰缦波纹试验方法来评估织物的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强度,通过测量松弛织物的纰缦波纹的最大振幅和频率来计算织物的力学性能。

除了拉伸性能测试,织物的撕裂性能测试也是非常重要的。

织物在受到外力撕裂时,其抗撕裂性能将直接决定其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针对织物的撕裂性能测试,有两种常见的方法:悬挂梅尔试验和剪刀撕裂试验。

悬挂梅尔试验是将织物悬挂在夹具上,然后在横向方向上施加拉力,通过测量织物被撕裂的力来评估其撕裂强度。

剪刀撕裂试验则是将织物夹紧在两个夹具之间,然后使用剪刀在织物上进行小幅度剪切,观察撕裂的发生和扩展,进而评估织物的抗撕裂性能。

此外,织物的织密度和织物的纺织结构也是需要测试和评估的重要方面。

织物的织密度影响着织物的透气性、舒适性和耐久性。

常用的方法包括计数法、纤维间距法和光学法等。

计数法是通过计算单位面积内织物中纱线的本数,来评估织物的织密度。

纤维间距法则是通过在织物上随机选择一些纤维,然后测量它们之间的间距,从而间接推测织物的织密度。

光学法则是利用光学显微镜或放大镜观察织物的表面,通过计算单位长度内的纱线数来测量织物的织密度。

另外,织物的纺织结构指的是纱线在织物的排布方式,包括平纹、斜纹和缎纹等。

通过观察织物纹理和纱线排布来判断织物的纺织结构,以便进一步了解织物的特性和用途。

最后,我们来讨论织物的染色牢度测试。

染色牢度是评估织物颜色牢度的指标之一,包括湿染色牢度、干摩擦染色牢度、水洗染色牢度等。

织物基本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的对比分析

织物基本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的对比分析

仪器与检测织物基本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的对比分析张金秋1,韩玉洁2,赵藏2,王青玥2,赵凤鑫2(1.山东普惠招标有限公司,山东淄博255000;2.天纺标检测认证股份有限公司,天津300193)摘要:文章阐述了纺织品断裂强力、撕破强力、顶破强力/胀破强力和接缝性能等基本力学性能的破坏机理,介绍了织物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及测试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对提升检测精确度、提高产品质量可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基本力学性能;破坏机理;测试方法;对比分析中图分类号:TS10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3028(2021)01-0032-05纺织品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多种损坏形式,如拉伸、压缩、弯曲与摩擦等机械外力作用而导致的断裂、撕破和顶破等,因此纺织品的基本力学性能既影响了产品的耐用性能,也是纺织品质量评定的主要内容.1断裂强力织物被拉伸断裂或破裂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外力即为织物的断裂强力.1.1破坏机理当织物受所施加外力拉伸时,受拉织物中纱线由弯曲逐渐被拉直,同时开始迫使非受拉纱线承受力的作用,受拉纱线逐渐变细,织物随之变薄,横向的非受拉纱线在切向滑动阻力的作用下,两侧纱线逐步向内凹进,织物呈现“束腰形”,最终纱线逐根断裂,织物解体[1].织物拉伸断裂过程示意图见图1.(a)原样(b)拉伸束腰(c)断裂图1织物拉伸断裂示意图1.2测试标准目前考核织物断裂强力的测试方法有条样法收稿日期:2020-07-09第一作者简介:张金秋(1987—),女,山东淄博人,工程师.和抓样法,其中条样法又分为扯边纱条样法和剪切条样法⑵.一般可拆边纱的织物采用扯边纱条样法,缩绒、毛毡、非织造布、涂层等不易扯边纱的织物采用剪切条样法.对应的测试标准分别是GB/T3923.1-2013《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和GB/T3923.2-2013《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2部分:断裂强力的测定(抓样法)》.两种测试方法均适用于机织物,其他织物可参照执行,但通常不适用于弹性织物、土工布、玻璃纤维织物以及碳纤维和聚烯烃扁丝织物.两种测试方法均采用等速伸长仪进行测试,可测试织物湿态和干态下的断裂强力.条样法的测试原理是以恒定伸长速度拉伸规定尺寸的织物试样,直至其断脱[3].抓样法的测试原理是使用规定尺寸的夹持器夹持试样的中央部位,以恒定的速度拉伸试样直至其断脱⑷.两个标准的区别在于测试时仪器的隔距、试样尺寸及拉伸速度,见表1.测试过程中,条样法是试样整个宽度被夹持器夹持拉伸,抓样法是试样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位被夹持器夹持拉伸.与抓样法相比,扯边条样法所得结果的不匀率较小且节约测试材料,但抓样法的织物试样更易准备,且其试验测试过程更趋近于实际使用过程⑵.2撕破强力织物在实际穿着时,某些部位会突然承受集中负荷,例如某些部位突然被利物勾住或人体下蹲时裤子臀部、裆部突然受到外力作用等,纱线会-32-逐根受到最大负荷,继而产生断裂或裂缝⑵。

织物的力学性能测试

织物的力学性能测试

织物的力学性能测试(拉伸性能、撕裂性能、顶破性能、耐磨性能)织物的力学性能是指织物在各种机械外力作用下所呈现的性能。

它是织物的基本性能。

织物抵抗因外力引起损坏的性质称为织物的耐久性或坚牢度,大多是通过测试织物的拉伸断裂、顶裂、撕裂以及耐磨性等来反映这一性能的。

织物在小负荷作用下呈现的性质近年来备受人们的关注,如织物手感、视觉风格、起毛起球、勾丝等。

这里主要介绍织物的坚牢度试验。

织物的拉伸断裂试验织物拉伸断裂试验目前主要采用单向(受力)拉伸,即测试织物试条的经(纵) 向强力、纬(横)向强力,或与经纬向呈某一角度的强力。

它适用于机械性能具有各向异性、拉伸变形能力较小的制品。

对于容易产生变形的针织物(特别是易卷边的单面针织物)、编织物以及非织造布一般采用顶破试验为宜。

一、试验原理将一定尺寸的试样,按等速伸长方式拉伸至断裂,测其承受的最大力——断裂强力及产生对应的长度增量——断裂伸长。

必要时,还可画出织物的强力——伸长曲线,算出多种拉伸指标。

二、试验参数选择1、试样形状根据织物的品种不同,试样的形状有以下3种形式,见图。

图织物拉伸断裂试验的试条形状和夹持方法(1)拆边纱法条样:用于一般机织物试样。

裁剪的试样宽度应比规定的有效试验宽度宽5mm或lOmm(按织物紧密程度而定),然后通过拆边纱法从试样宽度两侧拆去数量大致相等的纱线,直至试样宽度符合规定要求,以确保试验过程中纱线不会从毛边中脱出。

(2)剪切法条样:适用于针织物、涂层织物、非织造布和不易拆边纱的机织物试样。

(3)抓样法条样:试样宽度大于夹持宽度。

适用于机织物,特别是经过重浆整理的,不易抽边纱的和高密度的织物。

比较3种形态试样的试验结果,拆边法的强力不匀较小,而强力值略低于抓样法。

2、试验参数织物拉伸断裂的试验参数见表。

注:拆边纱法条样应先裁剪成6 mm宽或7 mm宽(疏松织物),然后两边抽去等量边纱,使试样的有效宽度为5 mm。

为便于施加张力,试样长度宜放长30~50 mm。

蜂巢棉织物力学性能的测试与分析

蜂巢棉织物力学性能的测试与分析
第 3 卷 1
第 1 期 1




Vo . 1 31。No 11 .
No v.,2 0 01
21 年 1 00 1月
J u n lo e tl s a c o r a fT x i Re e rh e
文 章 编 号 :2 3 9 2 ( 0 0 1 — 0 4 0 0 5— 7 1 2 1 )10 4 —5
L ii ,F a i HE ig ,HE N n we。 OU Lqn U Y qn ,C N Q n eg i
( . o e eo x l a d G r et, h o i nvr t , h o i , h i g 3 0 , hn ; 1 C lg T te n a m n S a x g U i s y S axn Z e a 0 0 C i l f e i s n ei g jn 1 2 a 2 K yL brtr o vn e e te t il a dMa u c r g Tc n l y 肘 t d c t n . e a oao A a c T x l Mae as n nf t i eh oo , yf d d i r aun g r o E ua o , yf i
减少 。
关键词
蜂 巢 组 织 ; 织 物 ; 学 性 能 ; 度 棉 力 密 文献标志码: A
中图 分 类 号 : S 1 1 8 T 1 .
Ana y i n m e h n c lpr pe te fho e c m b c to a i s l ss o c a i a o r i s o n y o o t n f brc
t e me h n c lp o e t swa n lz d Th x e i n s d m o sr td t a n e h o d to s o h h c a ia r p ri s a a y e . e e e p rme t e n tae h tu d r t e c n iin f t e s me mae il a d h a d n i o r a wet t e a t ras n t e s me e st fwa p nd y f , h me h n c l r p ri s f t e a rc a e c a ia p o ete o h fb is r sg i c n l i e e td e t ifr n o e c mb we v s Th r n el cn i so ans h mal r in f a ty df rn u od fee th n y o a e . i f emo e i tra i g t me fy r ,te s le t e h n y o ie,a d t e g e trt e fb i r a i g sr n t Br a i g eo g to h o e c mb sz n h r ae h a rc b e k n te gh. e k n ln ain,ta i g sr n t e rn te g h, a d b rt te g h o a rc fr t n r a e n h n d c e s d wi h e r a e o o e c mb sz . n u si sr n t ffb sl i c e s d a d t e e r a e t t e d c e s fh n y o ie ng i i y h

织物的力学性能测试

织物的力学性能测试

三、织物的撕裂实验
单缝法撕裂时,裂口处形成一个纱线受力三角形
如图30-8所示。当试样中受力的纱线逐渐上下分开时,不 直接受力的纱线开始与受力的纱线有某些相对滑动,并逐 渐靠拢,形成一个近似三角形的区域,通常称为受力三角 形。
由于纱线间摩擦阻力的作用,滑动是有限的,在滑动时, 纱线的张力迅速增大,纱线的变形伸长也急剧增加,当构 成受力三角形底边的第一根纱线变形至断裂伸长时,这根 纱线即告断裂,从而获得了某一撕裂负荷的极大值。 这时,除第一根纱线外,在受力三角形内和第一根纱线相 邻的其它横向纱线也担负着部分外力,外力随离开第一根 纱线的近远而逐渐减小。
二、织物的拉伸断裂实验
断裂强度指标还常用来评定材料经过日晒、洗涤、磨损以 及各种处理后对材料内在质量的影响。 有时也用材料的断裂伸长率作为控制材料内在质量的指标, 这是因为在某些生产过程中,材料的断裂强度虽无明显变 化,但材料的伸长率却有明显下降,从而影响到材料的使 用牢度。 织物在强度试验机上进行拉伸断裂试验,当试验布条的重 量等于它们的断裂负荷时的试条长度称为材料的断裂长度。 单位面积重量不同的材料的断裂强度,应从断裂长度来进 行比较,下表为两种毛织物的断裂强度与断裂长度。
二、织物的拉伸断裂实验
1.基本知识
(1)拉伸强度 拉伸强度是评定服装材料内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所用 的基本指标有: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断裂长度、断裂 功和断裂比功等。
国家标准规定:本色棉布经、纬向断裂强度的允许下公差 为8%,超过8%者将降为二等品。部颁标准规定:精梳毛 织物与化纤仿毛精梳织物断裂强度的允许下公差为10%, 小于10%为一等品,小于15%为二等品。
二、织物的拉伸断裂实验
梯形法
水平法

织物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及数值模拟

织物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及数值模拟

织物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及数值模拟织物作为一种常见的材料,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用品、工业制品等领域。

为了确保织物的质量和性能,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和数值模拟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织物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以及数值模拟的应用。

一、织物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1. 强度测试织物的强度是指其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

常用的测试方法是拉伸试验,通过在两端施加力,测量织物在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和应变。

这种测试可以确定织物的最大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参数,评估其耐久性和可靠性。

2. 疲劳测试织物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会受到重复加载的影响,容易出现疲劳破坏。

疲劳测试可以模拟实际使用条件下的加载情况,通过反复施加载荷,观察织物的疲劳寿命和性能变化。

这种测试可以帮助设计人员评估织物的使用寿命,并优化材料和结构设计。

3. 穿刺测试织物的穿刺强度是指其抵抗尖锐物体穿透的能力。

穿刺测试可以模拟织物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尖锐物体撞击的情况,通过测量穿刺力和穿刺深度,评估织物的防护性能。

这种测试对于一些特殊用途的织物,如防弹材料和防刺服装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二、织物材料的数值模拟除了力学性能测试,数值模拟也是研究织物材料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合适的模型和计算方法,可以预测织物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力学行为,优化材料和结构设计。

1. 有限元模拟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可以将复杂的织物结构简化为有限个单元,通过求解力学方程,得到织物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应力和应变分布。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设计人员理解织物的力学行为,优化结构设计,提高织物的性能。

2. 多物理场耦合模拟织物的力学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

多物理场耦合模拟可以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模拟织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变化。

通过这种模拟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织物的力学行为,并进行相应的材料和结构优化。

3. 拓扑优化拓扑优化是一种通过改变材料的分布和形状,优化结构的方法。

对于织物材料来说,拓扑优化可以帮助设计人员确定合适的织物结构,以提高其力学性能。

纺材-16织物的基本力学性质

纺材-16织物的基本力学性质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

第十六章 织物的基本力学性质织物的基本力学性质包括拉伸、撕裂、顶破和弯曲等。

第一节 织物的拉伸性质一、拉伸性质的测定方法和指标1. 拉伸性质测试方法 (1)机织物扯边纱条样法(Raveled-Strip Method): 抓样法(Grab Method):切割条样法(Cut-Strip Method):(a)(b)图16-1 拉伸试验织物试样及夹持方式(2)针织物 (3)非织造布2. 织物的拉伸曲线及指标拉伸力(N )(a) 纯纺织物 (b) 方向和混纺织物图16-2不同织物及不同混纺经纬向拉伸曲伸长(cm)伸长(cm)图16-3几种针织物的拉伸曲线3. 织物的拉伸性能指标 (1) 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双轴向拉伸试验机,拉伸作用原理如图16-5所示, (a)为两向拉伸力均等的情况;(b)为两向拉伸力不等(或保持一端不动)的情况;(c)为非对称的平行四边形变形拉伸。

(b)(c) 图16-5 双轴拉伸试验(2) 断裂功二、织物的拉伸断裂机理图16-6 拉伸中的束腰现象与断裂三、织物断裂强力的估算1. 机织物F Y W T,2e P P P e =(16-4)2. 针织物F L B A,21e P P P e =(16-5) 3. 非织造布B F0F0p e p = (16-6)四、影响织物拉伸性质的因素1. 机织物 (1) 纤维性质(2)纱线的线密度和结构(3)经纬密度和织物结构(4)上机张力(5)测试条件2. 针织物3. 非织造布第二节 织物的撕裂性质织物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受到集中负荷的作用,使局部损坏而断裂。

织物边缘在一集中负荷作用下被撕开的现象称为撕裂,亦称撕破。

一、 撕裂强力的测试方法1. 舌形法上夹头 (a) 单缝法试样P织物(b) 夹持与拉伸(c) 的下夹头图16-7 舌形法的试样与夹持方法2. 梯形法(Trapezoid method)上夹头织物(b)图16-8 梯形法的试样与夹持方法3. 落锤法(falling pendulum method)(a) 落锤法撕破仪 (b) 落锤撕破试样图16-9 落锤法的仪器和试样4. 翼形法(Wing tear method)(b)夹持方法图16-10 翼形法试样和夹持方法二、撕裂破坏机理P(a)单缝法P图16-11 单缝法撕裂破坏过程三、织物的撕裂曲线及撕裂强力指标1. 撕裂曲线2. 撕裂指标图16-12 两种典型撕裂过程曲线四、影响织物撕裂强力的因素1. 影响织物撕裂强力的内在因素(1) 纱线性质图16-13 织物撕裂强度与涤纶混纺比的关系(2) 织物组织(3) 织物织缩(4) 织物的经纬密(5) 织物的后整理2. 试验条件对织物撕裂强力的影响(1) 试样尺寸的影响(2)撕裂速度的影响(3)温湿度条件五、织物的纰裂织物的纰裂是指织物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后所产生的纱线横向滑移。

织物性能测试

织物性能测试

织物及其分类织物:由纺织纤维和纱线制成的、柔软而具有一定力学性质和厚度的制品,即纺织品。

机织物:由相互垂直的一组经纱和纬纱在织机上按照一定规律纵横交错织成的制品。

针织物:由一组或者多组纱线在针织机上弯曲成圈并按一定规律彼此相互串套成圈连接而成的织物。

簇绒:在基布上‘载’上圈状纱线或绒状纤维的织物。

非织造布:由纤维、纱线或者长丝,用机械、化学或物理的方法使之粘结或结合而成的薄片状或毡状的结构物. 编结物: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条状物,相互错位、卡位交织、串套、扭辫、打结在一起的编织物。

纯纺织物:由单一纤维原料纯纺纱线所构成的织物.混纺织物:以单一混纺纱线织成的织物。

交织织物:经纱或纬纱采用不同纤维原料的纱线织成的机织物,或是以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不同原料的纱线并和(或间隔)制织而成的针织物.纱织物:完全采用单纱织成的机织物或针织物或编结物。

线织物:完全采用股线织成的机织物、针织物或编结物.半纱线织物:经纬向分别采用股线和单纱织成的机织物或单纱和股线并和或间隔制织而成的针织物。

花式线织物:采用各种花式线制织而成的织物.长丝织物:采用天然丝或化纤丝织成的织物。

织物的紧度:纱线投影面积占织物面积的百分比,本质是纱线的覆盖率或覆盖系数。

经向紧度Et,纬向紧度Ew,总紧度Ez。

为经,纬纱线的直径(mm),a,b为两根相邻经纬纱间的平均中心距离织造缩率:织造时所用纱线长度与所织成织物长(宽)度l的差值与织造时所用纱线长度的比值,以a表示织物的分类:(1)按成形方法分为: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和编结物。

(2)按原料构成分1按纤维原料分为纯纺、混纺、交织织物。

2按纱线的类别分为纱线、半线、花式线和长丝织物。

(3)按织物的规格分为1按织物的幅宽分为带织物(幅宽为0。

3—30cm的纺织品)小幅织物(40cm左右)窄幅织物(90cm以下)宽幅织物(大于90cm)双幅织物(150cm左右)2按织物的厚度(织物在一定压力下的稳定厚度)分为轻薄型、中厚型和厚重型织物。

服装材料物理性能测试

服装材料物理性能测试

一、定义织物在外力作用下引起的应力与变形间的关系所反映的性能叫做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

它包含强度、伸长、弹性及耐磨性等方面的性能。

二、强度性能1.织物的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织物在服用过程中,受到较大的拉伸力作用时,会产生拉伸断裂。

将织物受力断裂破坏时的拉伸力称为断裂强度;在拉伸断裂时所产生的变形与原长的百分率,称为断裂伸长率。

织物的拉伸断裂性能决定于纤维的性质、纱线的结构、织物的组织以及染整后加工等因素。

⑴纤维的性质:纤维的性质是织物拉伸断裂性能的决定因素。

纤维的断裂强度是指单位细度的纤维能承受的最大拉伸力,单位:CN/dtex。

在天然纤维中,麻纤维的断裂强度最高,其次是蚕丝和棉,羊毛最差。

化纤中,锦纶的强度最高,并且居所有纤维之首,其次是涤纶、丙纶、维纶、腈纶、氯纶、富强纤维和粘胶纤维。

其中,粘胶纤维强度虽低,但略高于羊毛,在湿态下,其强力下降很多,几乎湿强仅为干强的40~50%。

除粘胶纤维外,羊毛、蚕丝、维纶、富强纤维的湿强也有所下降,但棉、麻纤维例外,其湿强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提高。

涤纶、丙纶、氯纶、锦纶、腈纶等则因吸湿小,而使其干、湿态强度相差无几。

至于断裂伸长率,则属麻纤维最小,只有2%左右,其次为棉,只有3~7%,蚕丝15~25%,而羊毛属天然纤维之首,可达25~35%。

化纤中,以维纶和粘胶纤维的断裂伸长率最低,在25%左右,其它合纤均在40%以上。

因此,各类纺织纤维的拉伸性能是不同的:棉麻类属高强低伸型,羊毛属低强高伸型,而锦纶、涤纶、腈纶等属高强高伸型,此外,还有维纶和蚕丝属中强中伸型。

一般细而长的纤维织成的织物比粗而短的纤维织物拉伸性能好。

⑵纱线结构:一般情况下,纱线越粗,其拉伸性能越好;捻度增加,有利于拉伸性能提高;捻向的配置一致时,织物强度有所增加;股线织物的强度高于单纱织物。

⑶织物的组织结构: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一定长度内纱线的交错次数越多,浮长越短,织物的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越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试样顶不破现象。此时试验结果无效,另换一块试样重做。
5、结果计算 (1)计算 5 块试样的顶破强力算术平均值,精确至小数点后 1 位。 (2)当试验不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时,需根据试样的实际回潮率计算其校
正顶破强力。 校正顶破强力=修正系数 K×实测顶破强力
棉毛、棉汗布针织物的顶破强力修正系数 K 值见表。 表 棉毛针织物顶破强力修正系数 K 值
(3)抓样法条样:试样宽度大于夹持宽度。适用于机织物,特别是经过重浆 整理的,不易抽边纱的和高密度的织物。
比较 3 种形态试样的试验结果,拆边法的强力不匀较小,而强力值略低于抓 样法。
2、试验参数 织物拉伸断裂的试验参数见表。
表 织物拉伸断裂的试验参数
试样 试样尺寸
夹持长度 织物断裂 拉伸速度
类型 宽(mm)×长(mm) /mm
四、结果计算 (1)计算试样的经、纬向平均断裂强力(N)。 计算精度:平均值≤10N 时,修约至 0.1N;10N<平均值<1000N 时,修约至
1N;平均值≥1000N 时,修约至 10N。 (2)计算试样的经、纬向断裂伸长率及其平均值。 预张力夹持试样时:
断裂伸长率 = ΔL ×100% L0
松式夹持试样时:
4、试验结果计算 分别计算 5 块试样的经向及纬向的撕破强力算术平均值(N),修约到 1 位小
数,必要时,记录样品每个方向的最大或最小撕破强力。
织物的顶破性能测定
顶破是指织物在垂直于织物平面的外力作用下,鼓起扩张而逐渐破坏的现 象。顶破的受力方式与单向拉伸断裂不同,它属于多向受力破坏。服装的肘部、 膝部的受力情况,袜子、鞋面布、手套等的破坏形式,降落伞、气囊袋、滤尘袋 等的受力方式都属于这种类型。对于某些延伸性较大的针织物(如纬编针织物), 顶破试验更具优越性。顶破试验机有弹子式、气压式及液压式等类型。
弹子顶破试验仅能获“顶破强力”一项指标,而液压式和气压式胀破试验除 了测出“胀破强度”外,还可测出胀破扩张度和胀破时间。
弹子式顶破法 1、试验原理
将试样固定在夹布圆环内,弹子按一定速度垂直顶向试样,直至顶破,仪器 自动显示顶破强度。
2、试验参数 试样直径为 6cm;夹布圆环内径为 2.5cm;弹子直径为 2cm;试验机下降速
织物的撕破性能测定
撕破是指织物受到集中负荷的作用而撕开的现象。撕破试验常用于军服、篷 帆、帐篷、雨伞、吊床等机织物,还可用于评定织物经树脂整理、助剂或涂层整 理后的耐用性(或脆性)。撕破试验不适用机织弹性织物、针织物及可能产生撕裂 转移的经纬向差异大的织物和稀疏织物。
GB/T 3917—1997 规定了织物撕破性能的 3 种测试方法,即舌形试样法、 梯形试样法和冲击摆锤法。这里介绍冲击摆锤法。 冲击摆锤法 1、冲击摆锤法撕裂机理
冲击摆锤法与单舌试样法的撕裂机理相似,但受力速度快,属冲击型撕裂。 试样固定在夹钳上,将试样切开一个切口,然后释放处于最大势能位置的摆锤, 当动夹钳离开定夹钳时,试样沿切口方向被撕裂。 2、试样
每个实验室样品裁剪经向和纬向两组各为 5 块的试样,试样的短边与经向平 行的称为“纬向撕裂试样”,试样短边与纬向平行的称为“经向撕裂试样”。试样 尺寸如图所示。
裂强力及产生对应的长度增量——断裂伸长。必要时,还可画出织物的强力—— 伸长曲线,算出多种拉伸指标。
二、试验参数选择 1、试样形状
根据织物的品种不同,试样的形状有以下 3 种形式,见图。
图 织物拉伸断裂试验的试条形状和夹持方法 (1)拆边纱法条样:用于一般机织物试样。裁剪的试样宽度应比规定的有效试 验宽度宽 5mm 或 lOmm(按织物紧密程度而定),然后通过拆边纱法从试样宽度两 侧拆去数量大致相等的纱线,直至试样宽度符合规定要求,以确保试验过程中纱 线不会从毛边中脱出。 (2)剪切法条样:适用于针织物、涂层织物、非织造布和不易拆边纱的机织 物试样。
3、预加张力 按以下原则确定预张力: (1)按试样的单位面积质量来决定,见表。 表 预张力的确定
试样单位面积质量/s·m-2 一般织物 非织造布
预加张力/N
<200
<150
2
200~500 150~500
5
>500
>500
10
(2)当断裂强力低于 20N 时,按概率断裂强力的(1±0.25)%确定预加张力。
1.019 6.5
1.011
4.5 1.039 5.2 1.027 5.9
1.018 6.6
1.010
4.6 1.037 5.3 1.026 6.0
1.017 6.7
1.009
回潮 K 率%
6.8
1.008
6.9
1.008
7.0
1.007
7.1
1.006
7.2
1.005
7.3
1.005
7.4
1.004
4.7 1.1107 6.1 1.0508 7.5
1.0109 8.9
0.9836 10.3 0.9645 11.7 0.9511
4.8 1.1055 6.2 1.0474 7.6
1.0086 9.0
0.9820 10.4 0.9634 11.8 0.9503
4.9 1.1005 6.3 1.0441 7.7
回潮 K 率%
7.5
1.003
7.6
1.002
7.7
1.002
7.8
1.001
7.9
1.001
8.0
1.000
织物的耐磨性测定
织物耐磨性是指织物抵抗与另一物体摩擦而磨损的性能。在服用过程中,织 物磨损的受力一般都较小,但作用频繁,而且受磨损的方式与部位因人而异。因 此,进行织物耐磨试验时,磨料类型以及磨损方式的选择尤为重要。常用的磨料 有砂纸、炭化砂轮、钝刃刀片及特制的橡胶板等。磨损的方式有平磨、曲磨、折 边磨、动态磨、翻动磨(更适合针织等)。本试验采用织物平磨仪。
织物的力学性能测试
(拉伸性能、撕裂性能、顶破性能、耐磨性能)
织物的力学性能是指织物在各种机械外力作用下所呈现的性能。它是织物的 基本性能。
织物抵抗因外力引起损坏的性质称为织物的耐久性或坚牢度,大多是通过测 试织物的拉伸断裂、顶裂、撕裂以及耐磨性等来反映这一性能的。织物在小负荷 作用下呈现的性质近年来备受人们的关注,如织物手感、视觉风格、起毛起球、 勾丝等。这里主要介绍织物的坚牢度试验。
长度方向应平行于织物的经向(纵行)或横向(或横列)。每份样品的经纬向试样至 少 5 块,并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调湿 4h。
(2)按规定要求,调整上下夹钳的隔距(夹持长度)、拉伸速度。 (3)夹装试样。先将试样一端夹紧在上夹钳中心位置,然后将试样另一端放
入下夹钳中心位置,并在预张力作用下伸直;再紧固下夹钳(或采用松式夹持法)。
断裂伸长率= ΔL' ×100% L0'
式中:ΔL 为预张力夹持试样时的断裂伸长(mm);L0 为试样夹持长度(mm); ΔL’松式夹持试样时的断裂伸长(mm);L0’为松式夹持试样达到规定预张力时的 长度(mm)。
断裂伸长率平均值的计算精度,按数字修约规则修约。平均值≤8%时,修 约至 0.2%;8%<平均值<50%时,修约至 0.5%,平均值≥50%时,修约至 1%。
图 冲击摆锤法试样尺寸(mm)
3、试验步骤 冲击摆锤仪如图所示。
图 YG033 型冲击摆锤仪 1——扇形锤 2——指针 3——定夹钳 4——动夹钳 5——开剪器 6——挡板 7——强力标尺 (1)将扇形锤 1 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抬高至试验开始位置,并将指针 2 拨至 指针挡板处 6,使定夹钳 3 与扇形锤上的动夹钳 4 的 2 个工作平面正好对齐; (2)将试样夹在两夹钳中,试样长边与夹钳顶边平行,试样夹在中心位置, 再轻轻将有凹槽的底边放在夹钳的底部,在凹槽对边用开剪器 5 切 1 个(20±0.5) mm 的切口,余下的撕裂长度为(43±0.5) mm。 (3)按下摆锤停止键,放开摆锤。当摆锤回摆时握住它,以免破坏指针位置。 从测量标尺分度值或数字显示器读出撕破强力(N),强力应落在所用标尺值 15% ~85%范围内。当撕裂一直在 15 mm 宽的凹槽区内进行时,该次试验属正常。否 则,属不正常,试验数据应剔除。若 5 块试样中有 3 块或以上被剔除,则此法不 适用,也可加倍试样数量再试验。
5.2 1.0863 6.6 1.0437 8.0
1.0000 9.4
0.9760 10.8 0.9592
5.3 1.0819 6.7 1.0318 8.1
0.9980 9.5
0.9746 10.9 0.9582
表 棉汗布织物顶破强力修正系数 K 值
回潮 K 率%
回潮 K 率%
回潮 K 率%
回潮 K 率%
1.0064 9.1
0.9805 10.5 0.9623 11.9 0.9495
5.0 1.0956 6.4 1.0409 7.8
1.0042 9.2
0.9789 10.6 0.9613 12.0 0.9487
5.1 1.0909 6.5 1.0387 7.9
1.0021 9.3
0.9775 10.7 0.9602
(3)抓样法的预张力,采用织物试样的自重即可。
(4)当试样在预张力作用下产生的伸长大于 2%时,应采用无张力夹持法(即
松式夹持)。这对伸长变形较大的针织物和弹力织物更合适。
4、大气条件 试样的调湿、测试的标准大气条件为三级标准大气条件。
三、试验步骤 (1)准备试样。根据织物品种,选择试条形状,按规定的试样尺寸裁剪试样,
4.0 1.050 4.7 1.035 5.4
1.024 6.1
1.016
4.1 1.048 4.8 1.034 5.5
1.023 6.2
1.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