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思维与冲突场景应对策略选择关系的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庸思维与冲突场景应对策略选择关系的探究

作者:王飞雪伍秋萍梁凯怡陈俊国学研究来源:中山大学心理学系点击数:2778 更新时间:2005-12-8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中庸特质水平下的大学生在冲突场景应对策略的选择,探究中庸研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本次研究随机抽取了中山大学南校区、珠海校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640 人。结果表明:( 1 )大学生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了中庸思维;(2 )性别、年级对大学生的冲突应对策略的选择不构成主要影响因素;(3 )在面对人际冲突时,大学生更多选择合作性较高、强硬性较低的应对策略,体现了中国人在处理问题时的习惯性思维;(4 )高中庸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合作性的应对策略,而低中庸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妥协性应对策略;(5 )不同中庸特质个体在“沟通障碍”、“习惯差异”、“被侵犯”、“制度结构”、“利益冲突”五种冲突情境下,其应对策略的选择有不同的倾向性。

关键词中庸人际冲突应对策略

1 研究背景

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鲜明且重要的哲学思想,它不仅是中国历代以来的伦理道德观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那么,何谓中庸呢?所谓“中”,《说文》在“史”字下释“正也”;段栽注“中者,别于偏之辞也,亦合宜之辞也”;朱熹说:“中者,无过五不以之名”。“庸”者,郑玄注“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德”;《易经》有云“庸言之信,庸德之谨”,意亦为常。宋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而所谓中庸之道,综合起来,无非就是不偏不倚,追求自然和谐融洽的内在意识,追求人际和睦、感性与理性平衡协调的愿望。中庸之道运用了折中的思想,但绝不是折中主义。但即使是狭义的“中庸”,即人与人交往之间的模糊状态,用得很滥,经常引起误解, 与折衷主义、平均主义、不彻底主义、庸碌主义、庸俗主义、妥协主义, 甚至所谓投降主义混为一谈( 冯友兰,1940 ; 杨中芳、赵志裕,19 97) 。其实中庸有很强的原则性, 要择善固执, 不偏不倚,而折中主义是一种无原则性的平均。

那么怎样的行为是符合中庸之道的呢?那就要讲究平衡之术,讲究度的把握。中国人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和没有达到这个限度一样,这就是“过犹不及”。儒家,特别是孔子的中庸思想的理解以及运用对后世的影响较深,他的著作中虽然没有涉及中庸之道的专门内容,但这种思想渗透在他各种语录中。例如:《论语?先进》中有这么一段:“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曰:…过犹不及'。…过犹不及'讲的就是对度的把握。他又说: “不得中行而与之, 必也狂狷乎! 狂者进取, 狷者有所不为也” ( 《论语?子路》) 。狂即狂妄冒进, 狷指拘谨退缩, 两者都有所偏

, 。故孔子提倡中行( 庸) 之道, 要“叩其两端” ( 《论语?子罕》) , “允执其中” ( 《论语?尧曰》) 。当今对于中庸的研究,习惯把中庸理解为一种…中和'的思想和理性的手段,强调以整全观的视野、自我节制的心态, 求取恰如其分的最佳状态(杨中芳、赵志裕等,2001 )。

那么何谓…中和' , 怎样表现才能使得我们的行为很好地符合中庸之道呢?综上所述,虽然先前的研究以及文献都强调了…平衡'以及…适度'的原则,但在具体操作上,并没有给出具体详细的准则以供参考,对中庸之道如何在不同场景之下影响行为策略的取向也鲜有研究。假设进一步的研究能够揭示出中庸程度较高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策略和价值取向, 那么无论是对于人际关系的调节、策略的选择, 还是对于中庸理论的实证研究的发展, 都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本次研究选用人际冲突场景作为背景, 探索性地发掘不同中庸特质人群在该场景下的应对策略和处理策略, 以期对中庸态度的行为表现做出测量。研究尝试从中庸思维的角度去探讨中国人在解决人际冲突时的策略取向,更深入地了解中庸思维到底包含什么内容,中庸的实践意义是什么。在研究方法上,实验采用施测自编的人际冲突应对策略问卷以及中庸量表(吴佳辉,2004 ), 通过列联相关等统计方法,探究中庸高低程度和人际冲突应对策略的相关。在问卷编制上,人际冲突应对策略问卷的题干选择基于张翔、樊富珉的大学生七种主要人际冲突来源(沟通障碍、习惯差异、被侵犯、认知差异、情绪态度、制度结构和利益争夺)的实证研究;问卷的选项设置基于目前学界较为认可的THOMAS-KILMANN 的五因素冲突反应模型(竞争性、合作性、妥协性、回避性、顺应性)。人际冲突应对策略问卷的编制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预试中,问卷采取开放式作答的形式,尽可能搜集预编问卷基于现实情况的作答,同时对问卷条目的信度及区分度做出衡量;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测试结果的基础上,选择举有良好区分度的题目,采用封闭式问卷的形式,结合中庸量表,进行大规模数据搜集。

2 研究目的和假设

近几年因为本土心理学的开展,中庸思维的研究逐渐从哲学的领域拓展到心理与行为科学的领域。在讨论中庸文化对个人行为的影响时,了解个人受到中庸文化或思维的影响程度,在进行心理学,特别是本土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通过量化被试的中庸水平并对其在人际冲突中的应对策略进行定性描述,并提出假设:

假设一:一个较高中庸特质的个体,在面对人际冲突情境时会选择合作性较高的应对策略,例如合作、妥协。

假设二:低中庸的个体在面对相同的人际冲突情境时会选择强硬性较高的应对策略,例如竞争、回避。

3 研究方法

3.1 被试

3.11 人际冲突开放式问卷预试:随机抽取中山大学南校区被试90 人,无年龄、年级、专业控制。

3.12 人际冲突封闭式问卷和中庸量表的正式施测:随机抽取中山大学南校区、珠海校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640 人,其中男生330 人,女生310 人,涵盖本科4 个年级,大一150 ,大二150 ,大三170 。大四170 。

3.2 测量工具

3.2.1 中庸水平的测定

研究采用台湾大学心理学研究所吴佳辉编制的《中庸思维量表》对被试的中庸水平进行测试。量表由13 个条目构成,每个条目代表一种符合中庸的叙述,对每个叙述采用5 点量尺进行同意程度评定,分值越高代表同意程度越高。量表又分为多方思考、整合性及和谐性三个分量表。多方思考包括第1 至第4 个条目;整合性包括第5 至第9 个条目;和谐性包括第10 至第13 个条目。

3.2.2 人际冲突应对策略的测定

基于张翔、樊富珉对大学生人际冲突来源的实证研究,问卷设计了包括沟通障碍、习惯差异、被侵犯、认知差异、情绪态度、制度结构和利益冲突7 种冲突情境的开放式问题。每种冲突对应3 道题,共设21 道题,分为ABC 三个版本,每个版本只涵盖7 道题目,每道题目对应一个冲突来源。三个版本相应的题项都是对应同样的冲突情境。

每个版本各发放30 份,最后收集有效数据81 份。将相应题目的答案全部罗列出来,为进一步编制人际冲突应对策略封闭式问卷的选项设计提供参考。正式量表条目与开放式问卷保持一致,题干描述一种人际冲突情境,选项分别设置 5 种可能的冲突应对策略,分别为竞争、回避、合作、妥协、顺应。根据这5 个划分,再参考开放式问卷的结果,通过专家判定法编写相应问题的选项,并通过一系列反复修改,最终正式问卷共17 个条目,沟通障碍3 道,习惯差异3 道。被侵犯3 道,认知差异 3 道,情绪态度1 道,制度结构2 道,利益争夺2 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