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质体的培养与融合

合集下载

细胞工程___第四章原生质体与细胞融合用

细胞工程___第四章原生质体与细胞融合用

五.原生质体鉴定
1)低渗爆破法:无壁吸水向外膨胀直至胀破,是无形 的。有部分细胞壁,则原生质体从破碎后留下的残 迹仍保持半圆形的细胞壁。
2)荧光染色法:将原生质体放大离心管中,加入0·7mo l/L甘露醇配置的0.05%~0.1%荧光增白剂溶液,染 色5-10Min ,离心、洗涤除去多余的染料,在荧光 显微镜下观察(波长3600-4400A0)。绿色光显示纤维 素的存在,发出红色光的没有纤维素的真正的原生 质体。
4、细胞质膜稳定剂
细胞质膜稳定剂,能防止质膜破坏,提高原生质 体的稳定性与活性,促进细胞壁形成及细胞分裂等。
常用质膜稳定剂有:
葡萄糖硫酸钾、MES、CaCl•2H2O、KH2PO4等。 MES:2-( N-morpholino) ethanesulfonic acid 2-( N-吗啉代)乙磺酸
作用:不但具有质膜稳定作用,还具有缓冲作用,调 节pH值。
(4)氧电极法: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在光照下会进行光合 作用而放出氧气,在没有光照的条件下进行呼吸而 耗氧。因此,可以采用氧电极来测定氧的变化来原 生质体是否具有活力。
第二节 细胞融合
一、细胞融合的概念
细胞融合,也称原生质体融合,或体细 胞杂交。是指两种异缘(种间、属间)原生 质体,在诱导剂诱发下或电冲击下,发生膜 融合、胞质融合和核融合并形成杂种细胞, 进一步发育成杂种植物体。
甘露醇
0.6 M
CaCl•2H2O
0.5%
MES
5.0 mM
pH
5.8
6、原生质体的游离与纯化(以叶为例)
1)、原生质体的游离
酶解处理时把灭菌的叶片或子叶等材料下表皮撕掉,将 去表皮的一面朝下放入酶液中。去表皮的方法是:在无 菌条件下将叶面晾干、顺叶脉轻轻撕下表皮。如果去表 皮很困难,也可直接将材料切成小细条,放入酶液中。 对于悬浮细胞等材料,如果细胞团的大小很不均一,在 酶解前最好先用尼龙网筛过滤一次,将原细胞团去掉, 留下较均匀的小细胞团时再进行酶解。

第七章 工业微生物原生质体育种和原生质体融合

第七章 工业微生物原生质体育种和原生质体融合

4)存在着两株以上亲株同时参与融合形成融
合子的可能性。
5)有可能采用产量性状较高的菌株作融合 亲株。 6)提高菌株产量的潜力较大。 7)有助于建立工业微生物转化体系。
四、细胞融合过程
显微镜下的原生质体融合
融合过程中细胞膜变化

类脂质分子发生扰动和重排 导致细胞桥的形成 细胞质、核相互融合
都需要带有可以识别的遗传标记,如营养缺陷型 或抗药性等
2、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

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法 。
原理 增加细胞间的粘附、改变膜的通透性—— 随机结合、融合
(1)物理法——电融合诱导法

在直流电脉冲的诱导下,极化产生偶极子, 彼此靠近,定向排列成串球状。
在直流电脉冲的诱导下,原生质体膜两侧 产生电势,正负电荷相吸,细胞膜变薄, 触发膜的穿孔(质膜瞬间破裂)。 膜之间形成通道,细胞质等得以交换、融 合。


原理与过程



灭活后的病毒颗粒结合到原 生质体表面。两受体细胞开 始凝聚。 两细胞的膜紧密结合。病毒 被膜与受体细胞的浆膜融合 。病毒颗粒周围的膜脱离整 个膜,产生破口,在两细胞 间形成细胞质通道(37℃下 1-2min),通道继续扩大, 病毒颗粒流入细胞质内,细 胞质互相融合。 融合细胞变圆,融合结束。
特点

研究最早的促融剂。 毒性大而使应用受到限制。
(3)化学法

包括PEG诱导、高Ca2+和pH诱导PEG结合诱导等。 聚乙二醇(PEG)是一种多聚化合物,分子式为 H(OHCH2-CH2)nOH)。 PEG诱导:PEG与溶液中自由水结合,高度脱水后 引起原生质体凝聚、扭曲变形、细胞膜连接处发 生融合,形成很小的细胞桥,之后扩大,最终彻

修改第八章原生质体培养和融合

修改第八章原生质体培养和融合

a
8
使用的酶主要有: 纤维素酶(Cellulase)、 果胶酶(Pectolyase)、 离析酶(Macerozyme )、 半纤维素酶(Hemicellulase) 崩溃酶(Driselase), 其中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是最必要的。
a
9
酶液中的渗透压是原生体分离的另一个因素,植物细 胞去壁后,必须由合适的渗透压替代细胞壁维持的机械压力, 酶液中的渗透压过低会使细胞吸涨而破裂;渗透压过高,细 胞除受到渗透压力而破裂外,还会损害细胞生长代谢 。
培养基,将适当密度的原生质体悬浮液加在含琼脂的培养基上。 液层较浅,有利于通气,而且固体培养基中的养分可以释放到 液层中去,以补充培养物对养分的消耗。另外培养物中的代谢 产物对原生质体的生长不利,可以为固体层所吸收,降低或消 除毒害。
a
14
13%甘露醇溶液 25%蔗糖溶液
原生质体纯化(以柑桔原生质体为例,界面法)
a
15
果胶酶和 纤维素酶
过滤、离心
原生质体制备流程(以叶片为例)图
a
17
第二节 原生质体的培养
一、原生质体培养的方法 1. 液体培养
培养基中不加凝固剂,仅仅用液体培养基按所需植板密度重悬 原生质体后,直接植板在培养皿中即可。 液体浅层培养法是目前 原生质体培养中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 优点:操作简便,对原生质体伤害小,有利于通气。 缺点:容易使原生质体互相粘连、聚集,导致原生质体损坏;并且 难于定点观察监测单个原生质体的发育过程。
a
13
***沉降法:利用密度不同沉降速率不同的原理,低速离心使 原生质体沉于离心管底。此法方便,但不易除尽一些完整的 细胞或破碎的原生质体。 ***界面法利用原生质体和破碎细胞比重不同,低速离心条件 下完整的原生质体漂浮于密度不同的两相分界处,碎片留在 低层相中,可从两相界面收集到高纯度原生质体。

第九章:原生质体培养与体细胞杂交

第九章:原生质体培养与体细胞杂交

优点: 融合成本低,勿需特殊设备; 融合子产生的异核率较高; 愈伤组织 融合过程不受物种限制。
不定芽 缺点: 融合过程繁琐 根形成 PEG 可能对细胞有毒害。
50
诱导融合方法
(二)电融合法:利用改变电场来诱导原生
质体彼此连接成串,再施以瞬间强脉冲使质膜 发生可逆性电击穿而使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
29
2、培养方法
30
液体浅层培养
将含有原生质体的培养液在培养皿底部铺一薄 层,封口后进行培养。 优点:操作简单,对原生质体的损伤小,且易 于添加新鲜培养基转移培养物。 缺点:原生质体分布不均匀,常常发生原生质 体之间的粘连现象而影响其进一步的生长和发 育。此外,难以跟踪观察某一个细胞的发育情 况。
19
1、原生质体的纯化方法
(3)梯度离心法:利用比重不同的溶液,经离心 后使完整无损的原生质体处在两液相的界面之间, 而细胞碎片等杂质则沉于管底。用这种方法可以 获得更为纯净的原生质体。
20
原生质体的纯化步骤

用300-400目不锈钢网过滤酶解材料,弃去残渣
600rpm, 5-10min

吸去上清 原生质体重悬于0.16mol/L CaCl2· 2H2O溶液中
46
机理:

1、NaNO3诱导融合
原生质体表面带有负电荷(-10~-30mV),同性 质电荷彼此凝聚的原生质体质膜无法靠近到足 以融合的程度。 NaNO3中的钠离子能中和原生质体表面的负 电荷,使凝聚的原生质体质膜紧密接触,促进 细胞融合.

融合率 0.1%-4%。
47
2、PEG(聚乙二醇)与高pH、 高Ca2+相结合诱导融合

PEG,能与水、蛋白质、糖等具有正极性基团的极 性物质形成氢键,在相邻原生质体表面间作为分子 桥,使原生质体发生粘连

4原生质体培养和融合

4原生质体培养和融合
• 原生质体纯化方法有: 离心沉淀法 漂浮法 接口法
1、 离心沉淀法
原理:应用原生质体的比重大于溶液,离心后原 生质体沉于底部。
步骤: • 第一步:原生质体溶液用400目网筛过滤。 • 第二步:离心(500~1000r/min离心5~6min)。 • 第三步:吸取上清液,用洗涤液(含甘露醇)
重新悬浮,再离心沉淀。如此2~3次。 • 第四步:用原生质体培养液洗1次,收集原生
对幼叶来说,酶浓度较低:0.5%-1%纤维 素酶,果胶酶(0.2%-0.5%); 酶量少
对愈伤组织、悬浮细胞:纤维素酶、果胶 酶的浓度要提高到1%或2%。酶量大 酶液PH值:5.4 - 5.8
PH高,酶活性低 PH低,原生质体损坏多
2.3 酶液渗透压
• 裸露的原生质体必须维持在一定的渗透压下, 才既不涨破,又不因过度收缩而破坏内部结构。 因此在酶液中须加入渗透压稳定剂来代替细胞壁 对原生质体起保护作用。
•常用的渗透压稳定剂是糖醇系统,包括甘露醇、 山梨醇、葡萄糖、蔗糖等。
目前大多数使用甘露醇或山梨醇,它们能稳定地 维持渗透浓度。而蔗糖等易被原生质体吸收利用, 降低渗透浓度,故不常用。
2.4 材料预处理 (暗处理,预培 养和低温处理)
在酶处理前,常把供体组织置于合适浓 度的稳压液中,预质壁分离约一小时后再用 酶液处理。
2-6 其它
酶液中加入葡聚糖硫酸钾、CaCl2等盐类
保护细胞膜、提高原生质体稳定性和活力
2-7 原生质体分离过程:一步法 (以烟草叶片为例)
• 第一步:预处理即对烟草植株限制供水
• 第二步:取幼叶常规表面消毒后在无菌条件下剥 去外表皮切成4cm的小块
• 第三步:制作混合酶液(纤维素酶2%和果胶酶 0.5 % )并加入的0.7 mol甘露醇0.1 m mol CaCl2. PH5.6

原生质体无菌分离培养与融合

原生质体无菌分离培养与融合
然后将原生质体的悬液小心加在蔗糖界面上。由于比重不同, 蔗糖溶液与原生质体悬液中间有一明显界面(注意要有明显界 面). (2) 1000转/分离心5分钟,此时死细胞及碎片降至蔗糖溶液内,聚 集在离心管底部,而活细胞由于有大量泡沫,故漂浮在上下界 面处,
(3)用细管吸取漂浮在上下界面处的健康原生质体,转入干净的离 心管中,加入3~4ml13%CPW洗液离心收集沉淀,用13%CPW 的CPW重新悬浮。
许多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方法可诱导原主质体融合,现在被广泛采 用并证明行之有效的融合方法是聚乙二醇(PEG)法,高Ca高pH法
头,滤膜(*4) 和电融合法。
(1)用细口吸管吸20%蔗糖溶液4ml加入另外一支离心管底部,然后将原生质体的悬液小心加在蔗糖界面上。 加1ml13%CPW洗液悬浮。
原生质体纯化:200目滤网和过滤用漏斗 酶液抽滤灭菌:过滤用注射器(1个),滤头,滤膜(*4)
许多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方法可诱导原主 质体融合,现在被广泛采 用并证明行之有
效的融合方法是聚乙二醇(PEG)法,高Ca高 pH法和电融合法。
PEG诱导融合的机理:PEG由于含有醚键而 具负极性,与水、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一 些正极化基团能形成氢键,当PEG分子足够 长时,可阼为邻近原生质表面之间的分子桥 而使之粘连。
材料灭菌:解剖刀,长短镊子,烧杯(4 CPW洗液以及含13%甘露醇的CPW
原生质体纯化:200目滤网和过滤用漏斗 原生质体的酶解与分离(无菌条件)
个),玻棒,滤纸若干张,培养皿(1个) (2) 1000转/分离心5分钟,此时死细胞及碎片降至蔗糖溶液内,聚集在离心管底部,而活细胞由于有大量泡沫,故漂浮在上下界面处, 酶液抽滤灭菌:过滤用注射器(1个),滤 CPW洗生质所包围的“裸露细胞”,是开展基础研究的理想材料。

细菌原生质体融合步骤

细菌原生质体融合步骤

细菌原生质体融合实验步骤一、实验目的了解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原理。

学习并掌握以细菌为材料的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二、实验原理原核微生物基因重组主要可通过转化、转导、接合等途径,但有些微生物不适于采用这些途径,从而使育种工作受到一定的限制。

1978 年第三届国际工业微生物遗传学讨论会上,有人提出微生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这一新的基因重组手段。

由于它具有许多特殊优点,所以,目前已为国内外微生物育种工作所广泛研究和应用。

(一)、原生质体融合的优点(1)、克服种属间杂交的“不育性”,可以进行远缘杂交。

由于用酶解除去细胞壁,因此,即使相同接合型的真菌或不同种属间的微生物,皆可发生原生质体融合,产生重组子。

(2)、基因重组频率高,重组类型多。

原生质体融合时,由于聚乙二醇(PEG)起促融合的作用,使细胞相互聚集,可以提高基因重组率。

原生质体融合后,两个亲株的整套基因组(包括细胞核、细胞质)相互接触,发生多位点的交换,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基因组合,获得多种类型的重组子。

(3) 可将由其他育种方法获得的优良性状,经原生质体融合而组合到一个菌株中。

(4) 存在着两个以上亲株同时参与融合,可形成多种性状的融合子。

(二)、原生质体融合步骤(1)、选择亲本选择两个具有育种价值并带有选择性遗传标记的菌株作为亲本。

(2)、制备原生质体经溶菌酶除去细胞壁,释放出原生质体,并置高渗液中维持其稳定。

(3)、促融合聚乙二醇加入到原生质体以促进融合。

聚乙二醇为一种表面活性剂,能强制性的促进原生质体融合。

在有Ca2+ 、Mg2+离子存在时,更能促进融合。

(4)、原生质体再生原生质体已失去细胞壁,虽有生物活性,但在普通培养基上不生长,必须涂布在再生培养基上,使之再生。

(5)、检出融合子利用选择培养基上的遗传标记,确定是否为融合子。

(6)、融合子筛选产生的融合子中可能有杂合双倍体和单倍重组体不同的类型,前者性能不稳定,要选出性能稳定的单倍重组体,反复筛选出生产性能良好的融合子。

原生质体融合操作方法

原生质体融合操作方法

原生质体融合操作方法
原生质体融合是将两个或更多的细胞融合在一起,以形成单一的细胞。

在实验室中,原生质体融合可用于合成杂交细胞或研究细胞膜蛋白质交互作用。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原生质体融合操作方法:
1. 制备原生质体:收获新鲜的植物细胞并环绕其周围的细胞壁。

用酶类解除细胞壁以获得原生质体。

2. 制备混合物:在离心管中将两种原生质体混合并加入缓冲液。

3. 让细胞融合:通过高渗透压或电脉冲使膜破裂或局部破损,让细胞形成互通。

4. 分离融合物:将融合物分离出来,并放在一个合适的培养基上培养。

5. 检测融合结果: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真正融合,或使用特定的抗体标记来检测融合后的细胞表面分子。

需要注意的是,原生质体融合需要谨慎操作,避免损坏细胞结构或引入杂质。

在实验中,需要仔细选择不同类型的原生质体,以确保它们能够融合。

原生质体的分离、融合与培养

原生质体的分离、融合与培养

大连理工大学
• PEG作为一种高分子化合物,20~50%的浓度能对原生质体产生瞬间冲击效 应,原生质体很快发生收缩与粘连,随后用高Ca高pH法进行清洗.使原生质 体融合得以完成。
• PEG诱导融合的机理:PEG由于含有醚键而具负极性,与水、蛋白质和碳水 化合物等一些正极化基团能形成氢键,当PEG分子足够长时,可作为邻近原 生质表面之间的分子桥而使之粘连。PEG也能连接Ca2+等阳离子,Ca2+可 在一些负极化基团和PEG之间形成桥,因而促进粘连。在洗涤过程中,连接 在原生质体膜上的PEG分子可被洗脱.这样将引起电荷的紊乱和再分布.从 而引起原生质体融合:高Ca高pH由于增加了质膜的流动性,因而也大大提高 了融合频率,洗涤时的渗透压冲击对融合也可能起作用。
环境与生命学院
– 实验材料:黄瓜种子。
– 实验用品: ①实验器具:三角瓶、离心管、烧杯、200目滤网、解 剖刀、长、短镊子、培养皿、滤纸、0.2μm滤膜、滤 器、培养瓶、台式离心机、高压灭菌锅、倒置显微镜、 超静工作台。
大连理工大学
②试剂:
环境与生命学院
(1)酶液
(2)PEG融合液
(3)13%CPW洗液
大连理工大学
环境与生命学院
实验十二 原生质体的分离、 融合与培养
指导教师:唐颖
大连理工大学
环境与生命学院
1.实验目的
• 了解植物原生质体分离、融合和培养的基 本原理。
• 掌握植物原生质体分离、融合和培养的基 本过程。
大连理工大学
环境与生命学院
2.实验原理
大连理工大学
环境与生命学院
概述
• 物原生质体融合和培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很大的意义, 它是植物同源、异源多倍体获得的途径之一,可望成为 作物改良的有力工具之一。

原生质体培养与融合

原生质体培养与融合

飘浮法
采用比原生质体密度大的高渗溶 液(蔗糖、Percoll、Ficoll), 使原生质体漂浮在液体表层的纯 化方法。 优点: 可以避免分离的原生质体因震 荡被组织碎片撞击而破损。 所用药品简单,成本低。 缺点及补救措施: 对离心力要求比较严格,掌握不 好,原生质体则不易漂浮。可采 用不同浓度和不同离心速度分次 漂浮的方法。
影响原生质体培养的因素
培养条件
温度,光照
植物材料和基因型
柑桔,葡萄,桃
供体细胞的生长同步性
原生质体再生过程
原生质体再生过程是指分离、纯化的原生质 体在适当的培养方法和良好的培养条件下, 很快恢复细胞壁,再生细胞持续分裂形成细 胞团,最后或通过愈伤组织或通过胚状体分 化出完整植株的过程。 细胞壁再生 细胞分裂和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形成 植株再生
胡萝卜培养 6d 细胞
8~10d形成细胞 10~ 5~30 团,4周后形成 20 胚状体
矮牵牛愈伤 4d 组织 2~ 油菜叶片 3d
10
马铃薯子叶 48h 46.1 马铃薯花粉 2h
2周后形成20~25 个细胞的细胞团 15d形成细胞团 28d愈伤组织 9~10d形成16个 细胞的细胞团 15d形成细胞团

影响原生质体培养的因素
原生质体的活力
原生质体的起始密度
适宜密度在104~105个/ml左右。在烟草叶原生
质体培养中,密度低于103个/ml时,细胞只能 分裂一、二次,密度在104个/ml以上,植板率 常显著提高。
渗透压稳定剂 培养基营养
原生质体培养经常使用的KM-P培养基就
是以B5培养基为基础;N6培养基则以MS 培养基为基础 改进的。

渗透压稳定剂

第二节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第二节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第二节原生质体融合育种一.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特点原生质体融合就是将两个亲株的细胞壁分别通过酶解作用加以剥除,使其在高渗环境中释放出只有原生质膜包被着的球状原生质体,然后将两个亲株的原生质体在高渗条件下混合,由聚乙二醇(PEG) 助融,使它们相互凝集,通过细胞质融合,接着发生两套基因组之间的接触、交换,从而发生基因组的遗传重组,就可以在再生细胞中获得重组体。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具有7 个方面的优点:杂交频率较高:由于原生质体没有细胞壁的障碍,而且在原生质体融合时又加入了融合促进剂PEG ,所以微生物原生质体间的杂交频率都明显高于常规杂交方法。

已知霉菌与放线菌的融合频率为10 -3 ~10-1,细菌与酵母的融合频率亦达到10 -3 ~10-6。

受接合型或致育性的限制较小:由于两亲株中任何一株都可能起受体或供体的作用,因此有利于不同种属间微生物的杂交。

另外,由于原生质体融合是和“性”没有关系的细胞杂交,所以其受接合型或致育性的限制比较小。

重组体种类较多:由于原生质体融合后,两个亲株的整套基因组之间发生相互接触,可以有机会发生多次交换,所以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基因组合而得到多种类型的重组体。

遗传物质的传递更为完整:由于原生质体融合是两个亲株的细胞质和细胞核进行类似合二为一的过程,因此遗传物质的交换更为完整。

原核微生物中可以得到将两个或更多个完整的基因组携带到一起的融合产物,放线菌中甚至能形成短暂或拟双倍体的融合产物,而在真菌中能形成短暂的或稳定的杂合二倍体甚至三倍体或四倍体等多倍体。

可获得性状优良的重组体:与其它的育种方法相结合,将从其它方法获得的优良性状通过原生质体融合再组合到一个单株中。

例如,唐沢昌彦等将氨基酸生产菌AJ3419(AEC r+ile-)与Bl-4(AHV r +lys-) 的原生质体融合,获得了苏氨酸高产菌AJ11812(AEC r+AHV r+ile-+lys-) ,该菌的苏氨酸产量较亲株提高了1 倍。

植物细胞原生质体的制备与融合

植物细胞原生质体的制备与融合

植物细胞原生质体的制备与融合。

1、相关概念:(1)原生质体:是指那些已去除全部细胞壁的细胞。

细胞外仅由细胞膜包裹,呈圆形,要在高渗液中才能维持细胞的相对稳定。

此外,在酶解过程中残存少量细胞壁的原生质体称为原生质球或球状体。

(2)原生质体融合:即体细胞杂交。

用人工的方法,把分离的不同品种或不同种的原生质体诱导成融合细胞,再经离体培养诱导分化和再生完整植株的整个过程。

若取材为体细胞,则成为体细胞杂交。

2、原生质体的制备:在植物组织里,原生质体被坚硬的细胞壁包裹着,而且由于果胶质等使细胞相互紧紧粘连在一起。

在愈伤组织中,这种粘连相对松些;在细胞悬浮培养物中,只有存在细胞团的情况下,有轻度的粘连。

如果破除这种粘连作用,即可使细胞分离开来,进一步去除细胞壁,就能使裸露的原生质体游离出来。

游离效率的高低主要与植物材料和酶混合浓的组成有关。

基本程序如下:取材→除菌→酶解(加酶、渗透压稳定剂)→原生质体的收集与纯化→洗涤→原生质体活力的测定。

(1)取材与除菌:原则上植物任何部位的外植体都可成为制备原生质体的材料。

但人们往往对活跃生长的器官和组织更感兴趣。

因为,由此制得的原生质体一般都生活力较强,再生与分生比例较高。

常用的外植体包括:种子根、子叶、下胚轴、胚细胞、花粉母细胞、悬浮培养细胞和嫩叶。

对外植体的除菌要因材而异,悬浮培养细胞一般无需除菌。

对较脏的外植体往往要先用肥皂水清洗再以清水洗2-3次,然后浸入70%酒精消毒后,再放进3%次氯酸钠处理。

最后用无菌水漂洗数次,并用无菌滤纸吸干。

(2)酶解:现以叶片为例说明如何制备植物原生质体。

①配制酶解反应液:反应液应是一种pH值在5.5-5.8的缓冲液,内含纤维素酶0.3%-3.0%以及渗透压稳定剂,细胞膜保护剂和表面活性剂等。

③酶解:除菌绿。

反应液转绿是酶解成功的一项重要指标,说明已有不少原生质体游离在反应液中。

经镜检确认后应及时终止反应,避免脆弱的原生质体受到更多的损害。

原生质体培养及融合

原生质体培养及融合
要是原生质体,可以采用下述两种方法进行进一步的纯化。
主要方法: 漂浮法、界面法和沉降法等。
30
A. 漂浮法:使用的飘浮剂有蔗糖、Percoll(珀可,是由聚乙烯
吡咯烷酮包被的SIO2颗粒的无菌胶体悬液)、Ficoll(菲可,水溶 性聚蔗糖)。
原理:采用比原生质体比重高的渗透溶液,使原生质体漂浮在 溶液表面,具体方法为:
子叶/叶片 下胚轴
39
五、原生质体培养
培养密度很重要(原因):一般以104-105个/ml为宜。 常用的培养方法:液体浅层培养、固体平板培养、 固-液双层培养
40
1) 原生质体的培养方法
液体浅层培养
将含有原生质体的培养液在培养皿底部铺一薄层,封口后进 行培养。
优点:操作简单,对原生质体的损伤小,且易于添加新鲜培养 基和转移培养物。 缺点:原生质体分布不均匀,常常发生原生质体之间的粘连现 象而影响其进一步的生长和发育。此外,难以跟踪观察某一个 细胞的发育情况。
9
4、用于细胞器的分离与转移
由于原生质体没有细胞壁的障碍,可以进行亚细胞水平的操作 研究。如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染色体等的摄取。在摄取细胞 器后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根据再生植株的表现,即可进行遗 传分析,研究某种细胞器的功能或其所控制的性状。
也可以通过细胞器的转移,使物种获得相应的性状。
10
胞质体( cytoplast ) :不含细胞核,只有细胞质。 微小原生质体(microprotoplast):只有1条或几条染色体的情况。
4
细胞膜
细胞壁
原生质体
植物细胞
细胞核
染色体
微小原生质体 小原生质体 (核质体) 胞质体
5
原生质体融合:也称为细胞融合或体细胞杂交。是指将植物的不同 种、属甚至科间的原生质体,通过人工方法诱导融合,然后进行离 体培养,使其再生成为杂种植株的技术。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及细胞融合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及细胞融合

2.染色观察
• 取一滴0.02%的FDA液与一滴原生质体悬 浮液在载玻片上混匀,25E室温染色5~ 10min。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激发光波长 330~500nm,活的原生质体产生黄绿色 荧光。用计数器计算存活百分率。
(二)酚藏花红染色法
• 酚藏花红(phenosafranine)是一种碱性 染料,溶于水显红色并带黄色荧光,其 最大激发和射波长分别为527nm和588nm 。酚藏花红能被活的原生质体吸收而呈 红色,无活性的原生质体因无吸收能力 而五色。
(三)不连续梯度离心法
• 在离心管中首先放人不同浓度的Ficoll 溶液,构成不同的浓度梯度,在上部滴 人1~2ml酶一原生质体混合液,在150g 下离心5min,不同比重的原生质体漂浮 在不同的浓度梯度的界面上,用吸管收 集原生质体,悬浮洗涤备用。该方法的 优点是获得的原生质体大小均匀致,纯 度高;缺点是操作繁杂,原生质体的收 率低。
(五)分离方法 • 1.机械分离法 • 但由于该方法获得的原生质体产量低, 不能满足实验需要,而且液泡化程度低 的细胞不能采用该方法,因此,机械分 离法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 2.酶分离法
• 1960年,德国诺丁汉大学的Cocking首先利用 纤维素酶从番茄幼苗根尖中分离获得原生质体 ,而且收率高、完整性好、活力强。经过数十 年的不断完善,目前酶分离法已成为植物原生 质体分离最有效的方法。 • 酶分离法又分为两步法和一步法。两步法是先 用果胶酶处理材料,游离出单细胞,然后再用 纤维素酶处理单细胞,分离出原生质体。其优 点是所获得的原生质体均匀一致、质量好。但 由于操作繁杂,目前已逐渐被淘汰。 • 一步法是将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等配制成混合酶 溅处理材料,一步获得原生质体。因操作简便 ,目前几乎均采用该方法。

第九章原生质体培养

第九章原生质体培养


另外,添加牛血清蛋白可减少或防止降解 壁过程中对细胞器的破坏。近年来多采用在盐 溶液内进行原生质体分离,然后再用糖溶液作 渗透稳定剂的培养基中培养。 此外,酶溶液里还可加入适量的葡聚糖硫酸钾, 它可提高原生质体的稳定性。这种物质可使 RNA酶不活化,并使离子稳定。
四.植物材料的预处理 对原生质体材料进行预处理能提高原生 质体的分裂频率;也可以逐步提高植物材 料的渗透压,以适应培养基中的高渗环境。 这些处理包括:暗处理、预培养、低温处 理等。
由于不同材料的生理特点不同,在研究游 离条件时,必须试验不同渗透压浓度的细胞, 找出适宜的渗透浓度。例如,游离小麦悬浮细 胞的原生质体的酶液中须加入0.55mol/L甘 露醇,游离水稻悬浮细胞的原生质体的酶液中 只加0.4~0.45mol/L的甘露醇,两者差别较 大。
酶解处理时把灭菌的叶片或子叶等材料下表 皮撕掉,将去表皮的一面朝下放入酶液中。去表 皮的方法是:在无菌条件下将叶面晾干、顺叶脉 轻轻撕下表皮。如果去表皮很困难,也可直接将 材料切成小细条,放入酶液中。 对于悬浮细胞等材料,如果细胞团的大小很不 均一,在酶解前最好先用尼龙网筛过滤一次,将 原细胞团去掉,留下较均匀的小细胞团时再进行 酶解。
2.酶溶液的pH值 酶溶液的pH值对原生质体的产量和生活力影 响很大。用菜豆叶片作培养材料时,发现原始pH 值为5.0时, 原生质体产生得很快,但损坏较严 重,并且培养后大量破裂。当pH值提高到6.0时, 最初原生质体却产生少,但与pH值为5.0时处理 同样时间后相比,原生质体数量显著增加。原始 pH值提高到7.0时生活的原生质体数量进一步增 加,损伤的原生质体也少得多。

④可缩短实验周期,如悬浮培养时仅需1~2个 小时。 原生质体培养可在遗传学方面进行基因互补, 不亲和性,连锁群和基因鉴定,分析基因的激 活和失活水平的研究。在研究分化问题时,用 一个均一的原生质体群体可以筛选数以千计的 不同。营养和激素条件,探索诱导单细胞的分 化条件等。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及细胞融合过程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及细胞融合过程
2. 原生质体是各种遗传操作的理想受体, 从而可以进行品种的遗传改良。 可摄入外源DNA,细胞器、细菌或病毒颗粒, 为高等植物的遗传饰变打下基础。
3. 获得细胞无性系和选育突变体的优良起始材料。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及细胞融合过程
第一节 原生质体的分离与纯化
一、原生质体的分离
(一)材料来源
植物的茎、叶、胚、子叶、下胚轴等器官组织 以及愈伤组织和悬浮培养细胞均可作为原生质体分离的材料。
果胶酶/纤维素酶 纯度高, 但浓度不来自太高; 木本植物加入半纤维素酶。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及细胞融合过程
◆渗透稳定剂
如果溶液中的渗透压和细胞内的渗透压不同,原生质体有可能涨破或收缩, 因此在酶液、洗液和培养液中渗透压 应大致和原生质体内的相同,或者比细胞内渗透压略大些。
较高水平的渗透剂可以阻止原生质体的破裂和出芽, 但同时也可能抑制原生质体的分裂。
①糖溶液系统
包括甘露醇、山梨醇、蔗糖和葡萄糖等,浓度约在0.40-0.80mol/L。 可促进分离的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壁并继续分裂;
②盐溶液系统
包括 KCl、MgSO4和 KH2PO4等。
此外,酶溶液里还可加入适量的葡聚糖硫酸钾,
提高原生质体的稳定性植物;原使生质R体培N养A及酶细胞不融合活过程化;并使离子稳定。
细胞壁的组成
纤维素 半纤维素 果胶质
25-50% 53%
5%
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 果胶酶
少量蛋白质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及细胞融合过程
酶的种类及特点
◆ 纤维素酶
主要含有 纤维素酶C,作用于天然的和结晶的纤维素,具有分解天然纤维素的作用, 还含纤维素酶CX,作用于定形的纤维素,可分解短链纤维素, 另含有纤维素二糖酶、木聚糖酶、萄聚糖酶、果胶酶、脂肪酶、磷脂酶、 核酸酶、溶菌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生质体培养是细胞工程中重要的技术之一,它涉及一系列精细的步骤和条件控制。首先,必须准备适宜的培养基,这是原生质体生长和分裂的基础。培养基中应包含必要的营养成分,如碳源、氮源、钙源等,以支持原生质体的正常代谢活动。同时,培养基的pH值和渗透压也需要精确控制,以确保原生质体能在最佳环境中生长。在培养方法上,可以采用液体浅层培养、平板培养法、双层培养法或饲养层培养法等多种方式,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实验目的和原成肉眼可见的细胞团或愈伤组织。进一步培养后,这些组织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植株,实现原生质体的再生。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原生质体的生长状态,及时调整培养条件,以确保培养的成功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