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肾脏病总论
肾脏内科总论

1 肾脏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2 泌尿系统疾病常见临床表现 3 泌尿系统诊断和防治原则 4 肾脏病学发展动态
第一节:肾脏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 何为泌尿系统(定义) • 肾脏的主要结构 • 肾脏的生理功能
何为泌尿系统(定义)
泌尿系统主要是完成机体生成和排泄尿液的功能。由肾脏、 输尿管、膀胱、尿道及有关的血管神经组成。其中最主要 的器官是肾脏(又称为肾脏病内科),他不仅是单纯的排 泄器官,而且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对维持机体内环境起 到重要作用——排泄代谢产物、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 衡及分泌多种内分泌物质。
﹥
尿异常(2)
2、蛋白尿: 正常人尿蛋白定性阴性,24h尿蛋白定量<150。 尿蛋白量>150,或尿蛋白定性阳性,或尿蛋白/肌酐大
于200,称蛋白尿。 尿蛋白>3.5称大量蛋白尿 。
2、蛋白尿:分类
肾小球性蛋白尿 肾小管性蛋白尿
溢出性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
尿异常(3)
镜下血尿:离心尿 >3个 计数 >50万/12h 1小时尿细胞计数法 >10万
多尿
24小时尿量超过2500 称为多尿。多尿见于肾 小管疾病和急性肾衰多 尿期,尿崩症,糖尿病 等
少尿或无尿
24小时尿量少于400称 为少尿,少于100成为 无尿。有肾前性、肾性 和肾后性
尿异常(1)
1、尿量异常:
– 夜尿:若夜尿量超过白天尿量或 持续超过750,称为夜尿增多,常
有尿比重减低,是肾脏浓缩功能 减退的表现。
非血管活性激素
红细胞生成激素
1-羟化酶
第一章 总论
1 肾脏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2 泌尿系统疾病常见临床表现 3 泌尿系统诊断和防治原则 4 肾脏病学发展动态
泌尿系统疾病总论

(三)肾小球滤过率测定
指肾在单位时间内清除血浆中某一物质的能力。 通常以清除率测定肾小球滤过率,推算出肾每分 钟能清除多少毫升血浆中的该物质,并以体表面 积校正。 单纯以血肌酐反映GFR不够准确。临床上既往多 采取留血、尿标本测定肌酐清除率的方法进行 GFR的评估。正常值平均在100±10 ml/min左右, 女性较男性略低。
Page 27
(四)影像学检查 (五)肾活检
为了明确诊断、指导治疗或判断预后,在无肾穿刺禁 忌证时可行肾穿刺活检。这对明确各类原发性肾小球病, 如轻微性肾小球病变、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性肾 病及各类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的组织形态学诊断很有帮助; 对一些继发性肾小球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无肾损害、 分型及指导治疗,遗传性肾脏疾病,急性肾衰竭和移植肾 排斥的鉴别诊断等都十分有帮助。
Page 11
髓袢薄支在逆流倍增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维持 髓质间质的高张及尿液的浓缩和稀释。薄升支对 +和Cl-非常容易透过而不透过水,小管腔中NaCl Na 浓度降低,即滤过液被稀释,越靠近皮质浅部其 浓度越低。从上升支转运出去的NaCl在相邻肾间 质中,可以把下降支的水析出,而薄降支上皮对 水易透过,对Na+和Cl 低透过,于是下降支管腔中 渗透浓度升高,当下降支内的液体再次到达上升 支时,NaCl再次被转运出去,结果除继续稀释管 腔液外,还使同一平面肾间质NaCl梯度更高,这 样反复循环,相同间质渗透梯度朝髓质深部不断 上升,最后形成一个从浅部到深部递次增大的渗 透梯度。
Page 21
(3)肾小管性蛋白尿:当肾小管受损或功能 紊乱时,抑制了近端肾小管对正常滤过的 蛋白质重吸收,导致小分子蛋白质从尿中 排出,包括β2微球蛋白、溶菌酶等。 (4)溢出性蛋白尿:血中低分子量蛋白(如 多发性骨髓瘤轻链蛋白、血红蛋白、肌红 蛋白等)异常增多,经肾小球滤过而不能被 肾小管全部重吸收所致。尿蛋白电泳显示 分离的蛋白峰。
泌尿系统疾病总论

2019/10/18
泌尿系统疾病总论
25
肾 脏 疾 病 的 检 查(尿 常 规)
(4) 溢出性蛋白尿 血中低分子量的异常蛋 白(MM,肌红蛋白,血红蛋白)增多, 经肾小球滤过而又不能被肾小管全部重 吸收所致。
2019/10/18
泌尿系统疾病总论
26
肾 脏 疾 病 的 检 查(尿 常 规)
(5)组织性蛋白尿: 正常人尿中存在极小量的可溶性组织分解
2019/10/18
泌尿系统疾病总论
4
2019/10/18
泌尿系统疾病总论
5
肾脏的生理功能
正常人体有两个肾脏,每个肾脏有100万个肾单
位组成。
肾小球
肾小体
肾单位
肾球囊
肾小管
正常的肾小球是一簇毛细血管团,出入球皆为 动脉,入球小动脉进入血管极以后分为5 ~ 8个 分支,即每个肾小球有5 ~ 8个毛细血管小叶。
产物,此类物质属于低分子量蛋白质和肽 类。 组织遭受破坏以后释放出细胞质中各种酶 及蛋白质,在肾小球滤液中的浓度超过肾 小管吸收阈值,自尿中排出,例如烧伤、 积压伤、恶性肿瘤。
2019/10/18
泌尿系统疾病总论
27
肾 脏 疾 病 的 检 查(尿 常 规)
二、血尿 正常人尿常规检查尿沉渣中每个高倍镜 视野不超过3个红细胞。1小时尿RBC计数 小于10万;12小时尿RBC计数小于50万。 1L尿液中含有1ml血即为肉眼血尿。
按发病机理蛋白尿可见于下列情况:
2019/10/18
泌尿系统疾病总论
23
肾 脏 疾 病 的 检 查(尿 常 规)
(1)功能性蛋白尿:高热、剧烈运动、急性疾病、 直立体位而发生的蛋白尿,一般<1g/d 。
泌尿系统疾病总论

(四)肾活检 正 常 肾 小 球
正常肾小球
a 脏层上皮细胞 b GBM c 内皮细胞 d 系膜 e 副系膜
肾脏疾病常见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 肾炎综合征 无症状性尿异常 急性肾衰竭和急进性肾衰竭综合征 慢性肾衰竭综合征
三、泌尿系统的疾病与防治
诊断依据 诊断要求
泌尿系统疾病的防治
病史、症状与体征 实验室检查 特殊检查
每日尿量超过2500ml为多尿 每日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少于17ml为少尿
少于100ml为无尿
二、常见临床表现
尿量异常
肾前性
蛋白尿
排
尿
血尿
异
常
管型尿
肾后性 肾性
白细胞尿
二、常见临床表现
尿量异常
排
蛋白尿
尿
血尿
异
常
管型尿
肾小球性蛋白尿 肾小管性蛋白尿 溢出性蛋白尿
白细胞尿
二、常见临床表现
尿量异常
蛋白尿的形成
1、分子量4 万以下的血 浆蛋白可以自由地通过 肾小球滤过膜。
2、大部分被肾小管所重 吸收,故正常人尿液中 只有微量蛋白。
3、健康成人24h 尿蛋白 排泄量最大约为(80 ± 24)m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以 150mg/24h 作为健康 成人尿蛋白排出的上限。
-21-
蛋白尿的构成
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
通过排泄尿液,清除 (蛋白质)代谢废物和进 入人体的有害物质
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和 酸碱平衡
具有内分泌功能,产生 和分解某些激素(肾素、 促红素、维生素D3等)
近球小体(肾小球旁器) 近球细胞(肾小球旁细胞) 致密斑 球外系膜细胞
一、肾脏生理功能
泌尿系统疾病总论-内科学(人卫版)

目 录
contents
【肾脏的基本结构】 【肾的生理功能】 【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 【肾脏疾病的检查】 【肾脏疾病常见综合征】 【肾脏疾病的诊断】 【肾脏疾病防治原则】
学习目标
1.掌握 肾脏疾病常见综合征;肾脏疾病防治原则。 2.熟悉 肾脏的基本结构及生理功能。 3.了解 肾脏疾病的检查。
2.尿相差显微镜检查 用于判断尿中红细胞的来源。肾小球 源性血尿表现为红细胞形态发生改变、棘型红细胞>5%、或 尿中红细胞以变异型红细胞为主。如尿中出现红细胞管型, 提示血尿为肾小球源性。
3.尿蛋白检测 每日尿蛋白持续超过150mg,可诊断为蛋白 尿。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在30~300mg/g为微量蛋白尿,大 于300mg/g为临床蛋白尿。蛋白尿可分为生理性蛋白尿、肾小 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4类。
★【肾脏疾病防治原则】
(一)一般治疗
一般治疗包括避免过度劳累,去除感染等诱因,避免接触肾 毒性药物或毒物,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制饮酒、 休息与锻炼相结合、控制情绪等)以及合理的饮食。
(二)针对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治疗
1.免疫抑制治疗 包括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 环磷酰胺和硫唑嘌呤较为常用,一些新型免疫抑制剂,如环 孢素、他克莫司、霉酚酸酯等也被用于免疫性肾病的治疗。
部分。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两部
分组成,肾小管分为近端小管、细段、
远端小管以及连接小管四部分。
B
C
【肾的生理功能】
(一)肾小球滤过功能
是代谢产物排泄的主要方式。其中含氮类废物、部分有机酸 由肾小球滤过排出。滤过功能是肾脏最重要的生理功能,也 是临床最常用的评估肾功能的参数。肾小球滤过功能(GFR) 成人120mL/(min·1.73m2),女性约低10%。GFR主要取 决于肾小球血流量、有效滤过压、滤过面积和毛细血管通透 性等因素。
泌尿系统疾病总论肾小球疾病概述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类
(二)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
• 1.轻微性肾小球病变 • 2.局灶性节段性病变,包括局灶性肾小球肾炎 • 3.弥漫性肾小球肾炎:⑴膜性肾病;⑵增生性肾炎:如系膜增
肾小管性 溢出性 分泌性
重吸收↓
小分子蛋白如β2-MG↑;尿 蛋白定量<2g/24h
血中异常蛋白(MM轻链蛋白、 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超 原发疾病的临床表现 过肾小管重吸收阈值
药物或炎症刺激肾小管
IgA、Tamm-Horsfall蛋 白等
组织性 组织破坏
炎症、创伤等
2. 血尿(proteinuria)
肾脏的基本结构及功能单位
肾脏的解剖形态:
• 成人肾脏平均长~、宽5- ,厚 2~3cm (临床上,如二个径线缩 小称肾体积减小,为区别急性或 慢性肾衰的重要依据)。
肾区: • 腰背部竖脊肌的外侧缘与第
12肋之间的脊肋角称肾区。 为肾脏病检查的叩痛反映区。
尿液经过肾乳头→ 肾小盏→肾大盏→ 肾盂→输尿管→膀 胱→尿道,排出体 外。
– 肉眼血尿:外观呈洗肉水样、血样、酱油样或 伴血凝块。1L尿液中含1ml血即可见肉眼血尿。
– 镜下血尿:新鲜尿离心沉渣RBC>3个/HP。
? 血 尿 是否一定来源于肾脏
血尿原因:
• 泌尿系统疾病:急、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多囊肾,泌尿系 统结石、血管异常,尿路感染等。
• 全身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SLE等。 • 尿路临近器官疾病:如急、慢性前列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盆
腔炎等。 • 化学品或药品对尿路的损害:环磷酰胺引起的出血性膀胱炎、抗
生素引起的间质性肾炎等 • 功能性血尿
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鉴别要点:
肾脏病总论

蛋白尿的诊断步骤
定量、定位、程度 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SDS-PAGE
(五)血尿
定 义:镜下血尿 RBC >3/HPF 肉眼血尿 尿含血>1ml/L
病 因:泌尿系疾病 邻近器官病变 全身性病变
血尿的诊断方法及步骤
有否、部位、病因 尿沉渣镜检、B超 腹平片、IVP
五、肾小球疾病的分类
(二)继发性肾炎 免疫系统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 感染相关性疾病 代谢性疾病
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发病机理
一)免疫机制
抗原 原位抗原、种植性抗原、循环免疫复合物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肾组织固有细胞
二)补体参与 三)凝血机制
七、肾脏疾病的临床分型
一、肾小球疾病
• 急性肾炎综合征 • 急进性肾炎综合征 • 慢性肾炎综合征 • 肾病综合征 • 隐匿性肾炎综合征
肾小球性蛋白尿
肾小管性蛋白尿
溢出性蛋白尿
分泌性蛋白尿
蛋白尿的分类和特点
• 肾小球性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屏障损害 〉2.0 g/24 h
大、中、小分子
• 肾小管性蛋白尿
肾小管对正常滤过蛋白的重吸收障碍 < 2.0g/24 h,小分子
• 溢出性蛋白尿
血浆中某种蛋白质浓度过高,经正常或异常肾小球滤出
• 分泌性蛋白尿
(六)白细胞尿
白细胞>5个/高倍视野
(七)尿路刺激征
• 尿频:排尿次数异常增加
正常人:4-6次/白天,0-2次/夜间
• 尿急:一有尿意即要排尿,常伴有尿失禁 • 尿痛:排尿时病损部受刺激产生疼痛或烧灼感
四、常用的辅助检查
• 尿量和质的改变:尿量、尿常规、尿沉渣、
泌尿系统总论

髓袢也重吸收水和各种电解质, 但各段对水和氯化钠的重吸收 不成比例。直小血管与髓袢走 向平行,通过逆流交换机制, 使髓质到皮质形成由高到低的 渗透梯度,在抗利尿激素的作 用下,调节尿液浓缩稀释状态。
远曲小管,特别是集合管是调 节尿液最终成分的主要场所。 约10%的钠离子在此处重吸收。 氨离子的分泌主要发生在远曲 小管和集合管。尿中的钾离子 主要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 醛固酮可以加强上述作用。
泌尿系统总论
讲授目的和要求
1.掌握泌尿系疾病的评估、肾脏疾病常见 综合征和治疗原则
2.熟悉肾脏生理功能
3.了解肾脏疾病治疗的进展和展望
肾脏的基本结构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 膀胱、尿道及有关的血管及 神经组成。
肾脏位于腹膜后脊柱两 旁。左肾上级平第11胸椎, 下级与第2腰椎下缘齐平。 右肾上方与肝脏相邻,位 于比左肾低半个椎体,右 肾上级平第12胸椎,下级 平第3腰椎。 中国成年人的肾脏的长、 宽和厚度分别为10.511.5cm、5-7.2cm和2-3cm。 男性一个肾脏总约100140g,女性略轻。
标本留取方法: 素食(低蛋白)、禁大量肉食、避免剧烈运动 3 天 收集24小时尿(甲苯防腐),测定尿肌酐浓度 (Ucr) 同时取 2ml 抗凝血测血肌酐(Scr)
计算: Ccr (ml/min) =Ucr(umol/L)×U(ml/min) Pcr(umol/L) 纠正Ccr=Ccr×1.73/体表面积 正常值:80-120 ml/min
Cockcroft公式:根据 Scr 估算 Ccr:
[140 年龄(岁)] 体重(kg) 男性:Ccr= ———————————— 血肌酐浓度(mg/dL)72 [140 年龄(岁)]体重(kg) 女性:Ccr= ———————————— 血肌酐浓度(mg/dL)85 --不适用于老年、儿童、肥胖者、肌萎缩
泌尿系统疾病总论

第五篇泌尿系统疾病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胡桂才第一章总论1.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肾脏疾病的评估3.肾脏疾病常见综合征4.肾脏疾病防治原则5.进展和展望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的切面图肾单位:肾脏的功能单位每个肾约有1×106个。
组成:肾小体、肾小管肾单位示意图肾小球结构立体图肾小球超微结构示意图肾小球滤过屏障分子屏障电荷屏障滤过膜内皮细胞窗孔涎蛋白基底膜网状结构硫酸肝素足细胞足突裂孔涎蛋白选择性蛋白尿非选择性蛋白尿•内层:内皮细胞,多孔的只许特定大小的物质通过,在内皮细胞表面,覆盖着一层含负电荷的涎酸蛋白。
•中层:基底膜正常厚度300~350nm,是重要的滤过屏障。
主要成分:Ⅳ型胶原、层连蛋白、纤连蛋白、巢蛋白、硫酸类肝素蛋白聚糖(阴离子)。
•外层:上皮细胞,通过足突附着于GMB,(肾小囊的脏层)足突间裂隙孔上有裂隙膜封闭,有裂隙膜蛋白。
Fig 2. Normal glomerulus系膜•系膜组织:由系膜细胞及环绕的基质够成,通过内皮细胞和毛细血管腔分开。
•其功能:起支架、收缩功能调节滤过率、修补基膜、吞噬清除异物及废物作用。
分泌肾素(系膜组织演变成与球旁细胞相类似的颗粒细胞)。
肾小球旁器肾小球旁器•肾小球旁器:在入球、出球小动脉与致密斑之间有一特殊结构称为肾小球旁器。
•球旁细胞:分泌肾素•致密斑:调节球旁细胞分泌肾素•球外系膜细胞:收缩功能调节肾小球滤过面积肾间质组成•肾间质:位于肾单位和集合管之间;•肾皮质的间质少,髓质中相当多。
•由细胞、纤维和基质组成。
•肾小管损害常与肾间质炎症同时发生。
肾脏的生理功能排泄代谢产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内分泌功能(一)肾小球滤过功能——主要是排泄代谢产物影响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因素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和肾小囊中静水压胶体渗透压滤过系数:滤过膜的面积和毛细血管超滤分数肾小球有效滤过压(二)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基础1.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葡萄糖、氨基酸100%被重吸收碳酸氢根90%被重吸收水与NaCl70%被重吸收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2.髓袢\远端肾小管功能 调节尿液最终成份的主要场所尿液的浓缩稀释功能分泌功能:H+和NH+4肾小管重吸收排泄分泌(三)肾脏内分泌功能1.分泌血管活性激素参与肾的生理功能调节肾脏的血流动力学和水盐代谢(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 angiotensin RAS )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前列腺素族髓质间质细胞主要生成PGE2、PGI2、TXA2,PGF2a(3)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KKS)激肽原激肽释放酶缓激肽扩张小动脉,并刺激前列腺素的分泌。
1.泌尿系统疾病总论

机制:1、解剖 : 肾血管性 、 肾实质性 2、机理 :容量依赖型 、 肾素依赖型
肾区疼痛及肾绞痛 尿路刺激症 尿急、尿频、尿痛 排尿异常
1、尿量异常 2500ml,400ml,100ml 2、蛋白尿: 生理性、病理性 3、血尿 4、血尿和管型尿 5、白细胞尿、脓尿和菌尿
肾脏疾病的诊治
改变
尿量 渗透压 各种电解质浓度 代谢产物的数量
肾脏分泌的内分泌激素
压力感受器、交感神经兴奋
肾小球旁器
肾素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血管紧张素原
血管紧张素Ⅰ
张素Ⅱ、Ⅲ(AT1、AT2)
第二部分
血管紧
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物作用
全身血管收缩 产生醛固酮 口渴中枢兴奋,刺激盐欲 交感兴奋 刺激多种生长因子
正确诊断:病因、病理、部位、功能 诊断
治疗原则: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 替代治疗
一般治疗:
1、饮食与营养 2、预防和控制感染 3、避免加重肾损害的因素
药物治疗:
1、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 2、控制高血压 3、中西医结合治疗 4、维持水、电和酸碱平衡 5、其他
替代治疗: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肾移植
肾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泌尿系统疾病
总论
Uropoiesis systemic disease general introduction
概述
泌尿系统主管机体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兼有内 分泌功能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及有关 的血管神经组成
人体有两个肾脏,每个肾脏有约100万个肾单位 泌尿系统疾病可分原发性、继发性和遗传性
人工重组红细胞生成素和骨化三醇的(肾衰竭 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的治疗)
在肾脏的作用
泌尿系统疾病总论

溢出性
2.血尿(红细胞尿)hematuria 3个/HP
泌尿系
10万/h
全身性
50万/12h
邻近器官
运动性
肾小球性
非肾小球性
3.管型尿 5000个/12h
2.血尿(红细胞尿)hematuria 白细胞尿、脓尿、细菌尿 5个/HP 40万/h 100万/12h 每HP见细菌或培养105/ml
降压治疗 减少蛋白尿的治疗
EPO、1,25-D3等广泛应用
去除病因,抑制免疫反应及炎症反应 饮食治疗 肾脏替代治疗
肾脏替代治疗:透析、肾移植
腹膜透析交换
血液透析
复习思考题
肾脏的结构与功能。
肾脏疾病的评估。
) (excretory function)
2. 肾 小 管 重 吸 收 和 分 泌 功 能 (tubular reabsorption and excretion function 近端小管 重吸收髓袢 维持髓质高张 及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远端小管 AVP 作用下 , 尿素再循环马尿酸、 苯甲酸、各类胺类及尿酸主要由肾小管分泌
排泄功能
内分泌功能
(endocrine function)
球旁器分泌肾素 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Ⅰ→ 血管紧张素Ⅱ RAS系统 前列腺素族、EPO 、1α羟化酶
二、肾脏疾病的评估(evaluation)
病程
评估内容
尿检 肾功能
肾组织学
(一)估计疾病病程
急性?
慢性?
(二)尿液检查
(三) 肾功能 检查 (renal function examination) 肾小球滤过功能Ccr Scr BUN
肾小管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重度脊柱前凸→下腔静脉受压于脊柱→肾静脉被动充血血; – 静脉注射白白蛋白白、血血浆蛋白白→滤过膜两侧蛋白白浓度梯度差增高高。
• 特点:
– 蛋白白定性一一般<1+,定量<0.5g/d – 影响因素消除后蛋白白尿消失
重量:250~270克
LOGO
基本结构及功能单位
LOGO
肾小小球结构 固有细胞
v 内皮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 v 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s) v 上皮皮细胞 epithelium
GFR↓,水水、毒素蓄积
• 贫血血:正细胞正色色素性 • 骨骨病:高高磷、低钙、高高PTH
内分泌功能障碍:EPO、活性VitD
• 肾小小管酸中毒:I~IV型,电解质异常
• 夜尿增多,低渗透压尿
肾小小管功能障碍
常⻅见的临床综合征
• 尿路感染综 合征
• 肾小小球疾病:肾炎、
按病变部位分
肾病
• 肾小小管-间质疾病 • 肾血血管疾病 • 无无症状性蛋白白尿和或血血尿
成分:Tamm-Horsfall糖蛋白白
主
为主
定量:<2g/day
定量:定性±~+,定量0.5~
Please write down of conten1ts.0egx/p2la4nhation
for Business Are病a.因:炎症、中毒
特殊类型蛋白白尿
功能性蛋白白尿
因机体内、外环境因素变化产生生的蛋白白尿,泌尿系统无无 器质性病变 • 病因及发生生机制
β受体↑,入入球A压力力↓,
Na+ ↓
肾血血流↓
球旁细胞→肾素↑
RAAS活化
血血管平滑肌 收缩; 钠水水潴留; 血血压↑
心、肾 脏器损害
肾脏生生理功能
肾小小球
肾小小管
滤过功能
重吸收与分泌
排出代谢废物和水水 调节水水、电解质、酸碱
损伤后 临床表现…
其它 内分泌 功能
- 足足突裂孔(slit-like pores) 4-14nm - 唾液酸蛋白白(负电)
LOGO
肾小小球功能 滤过屏障
• 分子子半径<1.8nm的中性葡聚糖 可通过,半径4.2nm不能通过。
• MW<40,000可通过 • 肌球蛋白白(17,000Da)部分通
非非血血管活性 激素
• 1-羟化酶 • 促红细胞生生成 素(EPO)
Text
肾性高高血血压、肾性骨骨病、肾性贫血血、 低血血糖易感
肾素-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 及其基本作用用
肾脏 肺
肾素 ACE
血血管紧张素原
AngⅠ ACE
AngⅡ
肝脏 缓激肽 非非活性肽
醛固酮
肾上腺
ATR
缩血血管
内分泌功能 RAS Add a short content slide page.
特殊类型蛋白白尿
直立立性蛋白白尿
立立位时出现、卧位时消失的蛋白白尿。 • 机制:不清
– 立立位血血流动力力学变化,交感兴奋性增加 – 直立立位脊柱前凸,静脉压增高高 – 左肾静脉受压(胡桃夹) • 特点:多⻅见于年轻人人,尿蛋白白排出量多数 < 1g / day。 • 临床意义: – 一一般认为是良性的、预后良好 – 部分病例可能是某些肾小小球疾病早期的亚临床表现,
微量白白蛋白白尿 (早期肾病)
大大量白白蛋白白尿 (临床肾病)
30–299 ≥300
20–299 ≥300
20–199 ≥200
LOGO
尿蛋白白成分检查
• 尿蛋白白选择性
– 尿IgG/TRU <0.1 选择性蛋白白尿 – 尿IgG/TRU >0.2 非非选择性蛋白白尿 – IgG MW 150kD; TRU(转铁蛋白白)MW 77KD
成纤维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增生生
发生生纤维化和肾萎缩
微量白白蛋白白尿 是心心血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伴MAU的糖尿病患者(CKD患者)的CV 事件发生率是无 MAU的糖尿病患者的4倍,并且是一般人群的37倍。
正常人群
无MAU的DM患者
1
9.25
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LOGO
• 蛋白白尿定义:尿蛋白白排泄量 >150mg/24hr。
• 表现形式:泡沫尿 注:尿泡沫增多不仅限于蛋白白尿
v 蛋白白尿是糖尿病、进展性肾脏病和心心血血 管疾病的独立立的危险因素
蛋白白尿与肾病进展
肾小小球对大大分子子的通透性 近端肾小小管对蛋白白的过度重吸收
蛋白白降解产物细胞内蓄积 基因激活 化学因子子和细胞因子子
• 小小分子子蛋白白
– α1-MG: – β2-MG:MW 11,800D – 溶菌酶等
• 轻链(κ, λ 链)
– MW 24kD – κ, λ同时升高高,提示示肾小小管病变 – 单克隆升高高,提示示溢出性蛋白白尿
蛋白白尿检查步骤
尿常规 24hr尿; 蛋白白成
随机尿 分分析
定性 定量
脏层细胞:足足细胞 壁层细胞:
肾小小球结构 滤过膜
v 内皮皮细胞层
- 窗孔(large gaps) 50~100nm , - 唾液酸蛋白白(负电) - 血血细胞屏障
v 基底膜层
- 内、外疏松层,中间致密层, - 硫酸类肝素(负电)、糖蛋白白、胶原 - 大大分子子蛋白白屏障
v 上皮皮细胞层
病变 定位
肾功能;
形态学检 查
免疫指标; 感染指标; 肾活检 代谢指标
损伤 损伤查找
病变
程度 程度病因
类型
白白细胞尿
• 定义:新鲜尿沉渣WBC >5个/HP • 病因:
– 尿路感染性炎症(非非特异性;结核) – 非非感染性炎症(肾小小球、肾间质) – 肿瘤
白白细胞尿
• 临床意义
– 伴尿路刺激症状—尿菌培养(常⻅见细菌、结核菌) – 不伴尿路刺激症状,尿培养阴性(无无菌性白白细胞
1500~2000 ml/日
(1%原尿)
肾血血流量
肾血血浆流量
原尿
终尿
影响因素
滤过膜通透性 滤过膜面面积 有效滤过压 肾血血浆流量
GFR改变
肾小小管的结构
LOGO
肾小小管功能
近 端 小小管
重吸收: GS、AA、PRO;HCO3-; 70%H2O 、NaCl
– 随机尿 总蛋白白/肌酐(Pro/Cr) • 正常:<200mg/g.Cr • 临床蛋白白尿:>200mg/g.Cr
尿白白蛋白白检查
临床意义
正常
24小小时尿液 (mg / 24 h)
<30
单次尿液 (8h or24h)定
Alb/cr
时的尿液
(mg/g.Cr) (µg /min)
<30
<20
应定期随访
尿蛋白白检查
定性
• 尿常规
§ 单次新鲜尿 § 试纸条法,检测
白白蛋白白为主 § 受尿量影响 § 可有假阳性 § 仅作为筛查,不
能作为诊断和判 断疗效的指标
定量
– 24小小时尿总蛋白白排泄量_ 不方方 便 • 少量蛋白白尿:<1.5g/24hr • 中量蛋白白尿:1.5~3.5g/ 24hr • 大大量蛋白白尿:>3.5g/24hr
• 有效滤过压
=毛毛细血血管压-(血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入球端
出球端
RAS阻断剂作 用用位点:扩出
球>扩入入球
尿路梗阻,囊内压
↑↑,滤过压↓↓
肾小小球 滤过功能
心心输出量
(5L/min)
20~25%
1000~1200 ml/min
600ml/min
GFR
120ml/min (180L/日)
(肾血浆流量 的20%)
过
筛孔屏障 filtration barrier
• 内皮皮细胞,上皮皮细胞表面面被覆唾 液蛋白白
• 基底膜内外层为硫酸类肝素
电荷屏障 charge barrier
通透 特性
Ø 溶质分子子半径不同,通透性不同; Ø 溶质分子子所带电荷的不同,通透
性不同
分子子屏障受损
电荷屏障受损
肾小小球 滤过动力力
• 蜡样管型:慢性肾功能不全,淀粉样变性
肾性高高血血压(renal hypertension)
• 定义:
– 主要是由于肾脏实质性病变和肾动脉病变引起 的血血压升高高。
– 约占高高血血压病因的5%。
• 分类:
– 肾血血管性:占5-15 % ,单侧或双侧肾动脉狭窄、栓 塞,恶性高高血血压;
Norm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of the kidneys
LOGO
肾脏解剖结构
包膜 皮皮质(cortex) 髓质(medula) 肾锥体 肾乳头 肾盏 肾盂 pelvis,
大大小小(⻓长、宽、厚): 10.5~11.5cm、 5~7cm、 2~3cm
– 肾实质性:肾小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小小血血管病变,多 囊肾等
GFR↓ 钠水水排出↓
钠水水潴留
血血容量↑
肾脏疾病
肾血血液灌流量↓
肾素分泌↑
血血管紧张素Ⅱ↑ 外周阻力力↑
心心输出量↑
高高血血压
肾实质破坏
肾髓质细胞 PGA2、PGE2生生成↓
肾性高高血血压的发生生机制
肾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
• 水水肿、高高血血压、心心衰、肺水水肿 • 消化道症状:恶心心、呕吐、食食欲减退 • CNS症状:抽搐、意识障碍、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