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歌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小学低年级诗歌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诗歌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涵 。如 在 《 书 所 见 》 首 诗 歌 里 , 学 生 理 解 后 , 据 诗 歌 的 夜 这 让 根 内 容 来 画 画 , 于 低 年 级 学 生 的 抽 象 思 维 弱 , 以 只 要 求 学 由 可 生 只 画 出 “ 萧 梧 叶 送 寒 声 ” “ 深 篱 落 一 灯 明 ” 两 句 的 萧 和 夜 这 图 画 即 可 , 度 适 中 , 但 激 起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 激 发 了 学 难 不 也
诗 歌 , 抒情 的方式 , 度 凝 练 , 中地 反 映社 会 生活 , 以 高 集 用 丰 富 的 想 象 、 有 节 奏 感 、 律 美 的 语 言 和 分 行 排 列 的 形 富 韵 式 来 抒 发 思 想 感 情 ; 国 作 为 诗 歌 的 国 度 , 着 大 量 优 秀 的 我 有
生努 力学 习的热情 。输入 的信 息在大脑 中形 成 了特 别强烈 的
优 势 兴 奋 中 心 , 时 , 他 们 把 所 学 的 知 识 汇 成 图 画 , 能 展 此 让 就 开学 生想象 。 4 编 故 事 , 展 想 象 扩
小 学语 文 教 材里 的诗 歌 意境 跟 学 生 的现 实 生活 经 历所 积 累的各种信 息有 着一 定的联 系 。指 导学生将 所学 的诗歌 的
第 7卷 第 1 O期
V 1 7 N .0 o. o1





21 0 0年 l 0月
0co e 2 1 tb r 0 0
Re d a d W rt e i d c l a n ieP ro i a
小 学低 年级 诗 歌教 学 中想 象 力的培养
卢 芳
( 州省绥 的“ ” 然 后试 着 让 学 生将 自 己当作 小 通 听 , 诗 人来 跟 着“ ” 学 诗 的节 奏 、 学 , 语气 、 调 等 , 过 多次 的模 语 通 仿, 来开启 学生无 限 的想 象力 。

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

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

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
诗歌是一种富有想象力和联想的文学形式,它通过抒发情感、表达思想、描绘景象,激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在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探讨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联想与想象在诗歌中的重要性
联想与想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许多诗歌作品常常使用隐喻、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借物言志、意象交融来抒发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这就需要读者通过联想和想象,将诗歌中的抽象意象与具体的情境联系起来,进行情感共鸣和认知理解。

只有通过联想和想象,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抒情手法,进而感受诗歌的美和魅力。

了解了联想与想象在诗歌教学中的重要性,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实践策略,帮助教师在诗歌教学中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与想象的训练。

教师可以通过诗歌朗诵和情感表达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联想能力。

在诗歌朗诵活动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意境和情感表达的诗歌,通过声音、语调、节奏等方面的表现,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情感意境进行联想和想象,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想象来填补诗歌的留白,感受诗歌中的美和韵味。

教师可以通过诗歌创作和写作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诗歌创作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运用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意象描绘,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

通过诗歌创作的过程,学生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感受诗歌创作的乐趣和美妙。

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想象力

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想象力

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想象力【摘要】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想象力。

【关键词】诗歌教学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想象力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受地域、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其思维拓展能力受到一定的约束。

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拓展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可见,培养学生的拓展思维能力极为重要,而想象是拓展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

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

为此,本文根据诗歌“语言凝练,有极大的跳跃性”的特点,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想象力。

一、激活文字,训练想象教学中的文本是一行行机械而呆板的文字,而“语言精练”是诗歌的一大特点。

如果在诗歌教学中,学生对其不展开想象,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

诗歌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图画,透过语言看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训练学生想象,使之想象的意境组合成一幅幅生动画面,使之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尤为重要。

《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此句是传诵千古的名句,是本文最为闪光的一句。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一景色。

要求注意意境和谐美,想象自然生动,色彩明丽。

在此,笔者引导学生回归自然,感知自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尽情发挥想象力。

有的这样想象:“雨后的天空,乌云消散,阳光又重新照耀着大地。

阳光映射下的彩霞与野鸭一起飞翔。

大雨后的江水显得异常的充盈,远远望去,江水似乎和天空连接在一起”。

此句色彩对比鲜明,落霞是绚丽的,多重的,孤鹜是清淡的,单一的,落霞是自上而下的,孤鹜是自下而上的,秋水长天,天水相接,浑然一体,远近、上下、立体式地展现一幅深秋江天图。

有的注意诗句中的动静结合,并加以想象。

例如,动写“落霞”、“孤鹜”,静写“秋水”、“长天”,使人的视野中想象出一幅绚丽的“江边初晴”的画面。

幼儿诗歌教育如何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幼儿诗歌教育如何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幼儿诗歌教育如何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关键时期。

而幼儿诗歌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分析幼儿诗歌教育如何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并探讨实施幼儿诗歌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一、激发幼儿创造力的重要性创造力是幼儿智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个体的成长和未来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能够增强他们的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创造力还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主动性,为他们将来面对各种挑战和问题做好准备。

二、幼儿诗歌教育激发创造力的途径1. 创意的诗歌创作幼儿诗歌教育可以通过鼓励幼儿自己创作诗歌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教师可以给予幼儿一些简单的主题,让他们自由发挥思维,创作出自己独特的诗歌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能够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增强他们对语言的敏感性。

2. 观察与联想的诗歌鉴赏幼儿诗歌教育可以通过让幼儿观察和联想诗歌中的图像和意象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想象力的诗歌作品,引导幼儿阅读和欣赏。

通过观察和联想,幼儿可以将诗歌中的图像与自身经验联系起来,进而开发自己的联想能力和创造能力。

3. 创意的诗歌表演幼儿诗歌教育可以通过让幼儿进行诗歌表演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然后进行创意的诗歌表演。

幼儿可以通过表演来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能够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声音表达能力。

三、幼儿诗歌教育激发想象力的途径1. 阅读绘本诗歌绘本诗歌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有趣的绘本诗歌,让幼儿通过阅读和欣赏,用想象力去感受其中的形象和情感。

绘本诗歌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还能丰富他们的词汇表达能力。

2. 创造性的诗歌游戏诗歌游戏是激发幼儿想象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诗歌游戏,让幼儿参与其中。

例如,给幼儿提供一些关键词,让他们根据这些关键词进行创造性的诗歌创作。

小学诗歌欣赏教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诗歌欣赏教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诗歌欣赏教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小学阶段展开诗歌欣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其阅读理解能力,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积极作用。

一、选诗环节在教学中,先要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诗歌。

在选择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诗歌的体裁:小学生喜欢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带来的美好,这时可以选择描写美丽景致的诗歌,如《春晓》、《赋得古原草送别》等等。

2. 诗歌的情感:小学生天性率真,容易受到情感的感染,可以选择表现情感的诗歌,如《咏鹅》、《登鹳雀楼》等等。

3. 诗歌的形式:小学生在文学素养方面还很薄弱,可以选择形式新颖、有趣味性的诗歌,如《静夜思》、《七步诗》等等。

二、导读环节导读时,可较全面地介绍所选诗歌的作者、创作背景以及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既要启迪学生情感,又要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感悟所选诗歌,营造出良好的诗歌欣赏氛围。

三、课堂讲解环节课堂讲解时,可以使用多媒体手段,浅显易懂地解读所选诗歌。

也可引导学生多角度审美,从元素、技巧、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解读。

此外,老师还要鼓励同学们将自己的感性认知转化为初步的形式化分析理解能力。

四、诗歌创作环节诗歌创作是诗歌欣赏教学中相对独立的一个环节,它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从而达到扬长避短、全面发展的目的。

五、作业完成与评价环节作业完成与评价环节是教学的重要衔接环节。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要求同学们完成一定的作业,如朗读、背诵、阅读等等。

在作业的评价中,既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意境、想象力等方面的评价,又要关注语言表达的规范性,督促学生把所学诗歌的思想与语言相融合,达到真正的欣赏与感悟。

六、结语小学诗歌欣赏教学环节并非固定不变,教学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认识、能力等特征,不断探寻创新型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只有在实践中探索、拓展小学诗歌教学的新思路,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想象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让学生在语文艺术的天空中翱翔——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让学生在语文艺术的天空中翱翔——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翅膀 条条银蛇在翩翩起舞 ; 被自雪覆 盖的秦晋 高原 上的丘陵 , 从 高处墼 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创新能力 的重要前提 。著名心理 : 去, 好像银 白色的象群在奔跑 ; 大 山、 高峰挺拔耸 立 , 好像要 和天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学生的头脑中就必须有可供“ 加工改造” 的: 声, 如见其人, 如临其境, 去真切地感知和欣赏作品的境界和情调。
表象。多观察事物 , 积累知识 和生 活经验 , 是培养想象力 的前提 。 比如《 范进 中举》 中“ 胡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 , 一路低头
1 . 学 会观察
准强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并多次提到“ 想象” 一词。那么, 应当如 : 段, 让学生从声响、 画面中感受云南民歌的恢宏气势和优美旋律,
何 培养学生 的想象力呢?

: 进而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从文字中感受 民族 文化 的魅力 。

从生活入手 , 丰富表象内容 。 充实想象基础 ( 2 ) 抓住细节描写 , 鼓励学生展开想象 。好的作 品往往通过 生 表 象是头脑 中所保持 的过去感知过 的事 物的映象 , 人对这些 : 动的细节描写打动读者 令读 者与之产 生共 鸣。 所 以语 文课 堂教学
就是大脑进行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想象的巨大作用 。心理学研 点” 、 “ 触发点” , 从而驱遣 学生 的想象 究认为 ,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 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 出新 : ( 1 ) 利用现代传媒 ,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直观性很强 的画面 。具 形象的过程 。陆机在《 文赋》 中说借助想象可 以“ 观古今 于须臾 , 抚 有表情 功能 的声音与美 的画面相配合 , 借助声 、 光、 电的神 奇配合 ,

种 新 的 形 象 的 创 造 力 。 丰 富 的 想 象 来 源 于 生 活 , 来 源 于 对 生 活 的l I I 山 回 路 转 不 见 君, 雪 上 空 留 马 行 处 。 ” 留 下 了 含 义 不 浅 的 “ 意 义 空

诗歌教学与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诗歌教学与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 ) 用课 本 现 有 的 资料 来 进 行 , 以 节 省 寻找 材 料 的 一 利 可 时间 。 本 上 的诗 歌 既 是 学 生 需 要掌 握 的重 点 . 是 进 行想 象 课 又 力 培 养 的很 好 蓝 本 , 只要 教 学 方 法 得 当 , 能 既 增 加学 生 的 知 就 识, 又拓 展 学 生 的 想象 。 如 : 维 的 《 至 塞上 》 “ 漠 孤 烟 例 王 使 中 大 直 , 河 落 日圆” 这 等 雄 浑 、 宕 的非 凡 气 势 , 从 几 个 文 字 长 , 跌 仅 上 是 很 难领 略其 中 的韵 味 的 。在 这 里 。 们 就 需 要 闭 上 眼 睛 , 我 遐 想 那 浩瀚 无 垠 的大 漠 : 缕 孤 烟从 荒 凉 的沙 漠 里 升 起 , 蜒 一 蜿 不 屈 的 黄河 滚 滚 东 流 ,夕 阳 即将 消 逝 在 黄 河 的 尽 头 … …通 过 想 象 , 生 能 大 大 丰 富 对 诗 歌 的认 识 , 高 文 本 的鉴 赏水 平 , 学 提 也 使想 象力 在 无 形 中 得 到 锻炼 。 ( ) 歌 的 内容 丰 富 多彩 . 以使 想 象 力 获 得 多 方 面发 二 诗 可 展 。 想 与 想 象是 一 对 分 不 开 的 孪生 兄 弟 , 可 以认 为 联想 是 联 也 思 维 的初 级 阶段 , 象 是 思 维 的 高 级 阶 段 , 助 诗 歌 的 意 象 , 想 借 学 生 能积 极 地 拓 展 视 野 . 联 想 与想 象 获 得 巨大 飞跃 。 使 如诗 人 岑 参 《 雪 歌 送 武 判 官 归 京 》 :忽 如 一 夜 春 风 来 , 树 万 树 白 有 “ 千 梨 花 开 。” 以梨 花 盛 开来 写 塞 北 的 雪 来 得 急 、 得猛 , 谓 既确 来 可 切 、 明 , 形 象 、 动 , 而 使 该 诗 句 成 为 千 古 写 雪 的名 句 。 鲜 又 生 从 又 如 李 白《 庐 山 瀑 布 》 诗 :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 是 银 河 落 望 一 “ 疑 九 天 。 ” 者 通过 大 胆 的夸 张想 象 , 我 们 面 前 展 现 出 一 幅宏 作 在 伟 、 阔 的 画 面 , 我们 在 惊 叹 作 者 奇 异 的 想 象 力 的 同 时 , 壮 使 精 神 上也 得 到 一 次 难 得 的 熏 陶 。 ( ) 歌 的不 确 定 性 , 想 象 插 上 了飞 翔 的 翅膀 。诗歌 理 三 诗 给 解 的 不确 定 性 正 是 诗 歌 不 同于 其 他 文 学 形 式 的 独特 之 处 。这 种 理解 的不 确 定 性 . 时可 能成 为我 们 理 解 上 的障 碍 , 更 多 有 但 的 时候 却 成 为 我 们 想 象 力 放 飞 的 翅 膀 ,它 能 使 我们 形 成 一 种 多 角度 思 考 问题 的 良好 思 维 品 质 , 自然 。 我们 的想 象 力 也 会 因 此 变得 更 加 丰 富 起来 。 例 如 : 李 商 隐 《 对 无题 》 的 理 解 , 中 诗 其 有 “ 蚕 到死 丝 方 尽 . 炬 成 灰 泪 始 干 ” 有人 说 这 是 一 首 纯 粹 春 蜡 , 的 爱情 诗 。 句 表 现 了诗 人 至 死 不 渝 的爱 情 观 , 有 人 认 为 这 该 还 是 一首 政 治 诗 . 句 表 现 诗 人 积 极 用 世 的 政 治 态 度 , 等 。总 该 等 之 , 诗 歌 的 多角 度 理 解 应 该 成 为 我 们 的 一 种 思 维 习 惯 , 也 对 这

诗歌教学与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诗歌教学与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诗歌教学与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确实如此,人类之所以能比其他物种优秀,其根本原因在于人类拥有伟大的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力对中学生来说就更重要了。

《语文课程标准》也在这一方面作出了具体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以诗歌为材料,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为什么要选取诗歌作为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材料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作为最古老的语言艺术,一直和人类生活中最美的追求联系在一起,展现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璀璨的民族文化。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大多数师生都把诗歌这种最具想象艺术的文学形式变成了纯粹的朗读与背诵,这种现象让我感到十分痛心和担忧。

所以我决定选取诗歌作为我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工具。

二、诗歌是培养想象力的最佳工具想象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也是一种写作技巧,别林斯基曾有言:“在诗歌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

”海德格尔也曾说:“诗人之本性乃是漠视现实,是造梦而非劳作……”可见,想象是诗人创作诗歌最重要的一个过程,离开了想象,诗歌也就失去了它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由此可见,选取诗歌作为培育想象力的材料是切实可行的。

三、如何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一)营造和谐而富有诗意的课堂氛围,为想象力的激活奠定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想要学生的想象力被激活,创新能力被激发出来,就必须先创设一个轻松和谐而富有诗意的课堂氛围。

比如,学习王勃的《滕王阁诗》就展示配有书法作品的滕王阁山水画,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出示“忧国忧民的大诗人的杜甫”的一组绣像及“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等诗句,图文并茂的教学一定会让学生暂时忘记应试迅速进入到诗的氛围中去。

(二)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诗词歌赋,积累丰富的表象我们知道:想象力是人们对自己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思维加工建立新的表象的能力。

古诗教学中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古诗教学中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古诗教学中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古诗教学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以下是几种可以
帮助小学生培养想象力的方法:
1. 通过图像引导:老师可以使用图片让学生感受古代的环境和
事物,比如风景、建筑、衣服等,加深学生对于古诗的认知。

2. 探究词语的意义:老师可以解释古诗中复杂的词语,例如
“红颜薄命”、“窈窕淑女”等,与学生共同思考它们所符号的上
下文环境和人物性格特征。

3. 模拟角色:老师可以为学生配上古代服饰,让他们通过扮演
古代人物诵读古诗,认真品味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

4. 构建情境:老师可以给学生描述一个情境,要求学生根据情
境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古诗。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自由的
情境中发挥和展示自己的想象力。

通过这些方法的有机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代文化、加深对于古诗的喜爱,同时启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和审美能力。

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

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

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诗歌是一种具有高度想象力和联想的文学形式,它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载体,更是一种通过联想和想象来创造美的艺术。

在诗歌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如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联想与想象的角度探讨诗歌教学中的相关问题。

联想与想象是诗歌创作的重要技巧。

在诗歌中,通过联想和想象,诗人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感受、情感转化为具有美感和艺术性的语言艺术。

诗人可以通过对自然的联想与想象,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美好赞美,或者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情感。

通过联想与想象,诗歌可以成为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情感的表达。

联想与想象是诗歌鉴赏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的刺激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与想象,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诗歌。

通过展示一幅画,播放一段音乐,或者让学生尝试用嗅觉来感受一些气味,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这种感官的联想与想象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诗歌的体验,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联想与想象是诗歌教学中的创造性手段。

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创作性的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与想象,使他们学会运用联想与想象来创作诗歌。

我们可以给学生一幅图片,让他们根据这幅图片进行联想与想象,写出一首与之相关的诗歌。

这种创作性的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又可以培养他们运用联想与想象来进行创作的能力。

联想与想象是诗歌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诗歌,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引导他们通过联想与想象来感知、理解和创作诗歌,使诗歌教学更加富有情感、更加有趣味。

想象——诗歌教学的金钥匙

想象——诗歌教学的金钥匙

想象——诗歌教学的金钥匙作者:曾惠来源:《小学教学研究》2012年第12期别林斯基说:“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造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

”在诗歌教学中,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把诗中的意象转化成学生脑海中的具体形象,逐步引领学生走进诗中的画面,让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学生才能领悟诗歌所蕴含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共鸣,从而转化成一种精神力量,激活情感与语言。

广东特级教师严杏在执教儿童诗——《湖边》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等感官,将学生的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

一、听中想象“儿童诗要在想象的世界中用心灵和儿童对话。

”基于儿童诗这一特点,在诗歌教学中,严老师用充满想象的引语创设情境,去叩击学生的心扉,唤起学生的听觉形象。

“我想先请大家闭上眼睛,深呼吸,轻轻地打开你的想象之门。

(音乐响起)这是一个晴朗的秋天,我们来到风景秀丽的湖边……”充满诗意的引语,使课堂顿时沉寂下来,学生的思绪一下子被带入安静忘我的意境。

孩子们轻闭双眼,静静地聆听,仿佛在严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秋意盎然的湖边,舒展心灵,放飞想象,开始了与老师的情感、思维、精神的交流之旅。

“未成曲调先有情。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课始,严老师将诗中的意与自己的情洋溢在言辞之间,渗入学生心田,润物于无声。

二、观中想象小学生的想象具有直观性和具体性的特点,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能够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有利于激发想象。

在教学中,严老师充分运用多媒体软件及音乐去调动学生感官,让孩子们如临其境,想象更丰富了,感受更真切了。

“同学们,请睁开你的眼睛。

”等孩子们睁开眼睛,初秋的美景已经出现在他们眼前:黄黄的枫树,飘逸的芦苇,清澈透亮的湖水,隐隐约约的小山,还有那在湖面上飞舞着的蝴蝶,盘旋了一周之后停留在湖面上,一只调皮可爱的小青蛙也蹦到湖水里……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他们的情绪再次被激活。

严老师因势利导,顺势而发,启发学生想象:“咦,小蝴蝶是来做什么的呢?”“树叶纷纷飘落下来,像什么?他们想干嘛?”……学生的情感被激活了,想象力丰富起来了,言语也鲜活起来了:“我觉得她一定是害怕寂寞了,约上小青蛙一起秋游。

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

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

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联想和想象是诗歌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

联想是指通过联想到的事物、形象、感觉等来丰富诗歌的表达,使其更加生动、具体、富有表现力。

而想象则是指通过想象力来创造新的事物、形象、感觉等,使诗歌更加独特、原创、富有想象力。

在诗歌教学中,联想和想象有着密切的联系。

联想是想象的基础,只有通过联想才能准确地表达出诗歌中想要表达的意思。

诗歌常常需要通过联想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意境、意象等,使读者能够更好地领悟到作者的意图。

通过联想,诗歌能够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使读者感受到诗歌中所描绘的事物、情感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联想可以使诗歌更加具象化,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其中所表达的情感。

联想和想象在诗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可以通过给予学生一些具体的事物、形象、感觉等来引发学生的联想,让他们在联想的过程中感受到诗歌的美和哲理。

可以通过给予学生一些具体的题材或情景来引发他们的想象,让他们通过想象来创造新的事物、形象、感觉等,使诗歌更加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可以通过给予学生一些具体的诗歌材料或诗歌范例来让他们感受到联想和想象对诗歌的作用,从而引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创作诗歌。

联想和想象是诗歌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

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使诗歌更加生动、具体、富有表现力,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

联想和想象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创造思维和想象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创作诗歌。

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诗歌中的情感、意境、意象等。

我们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创作出具有表现力和想象力的诗歌。

诗歌教学提升小学生的能力

诗歌教学提升小学生的能力

诗歌教学提升小学生的能力诗歌是一种优美的语言艺术形式,通过学习和创作诗歌,小学生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诗歌教学在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探讨诗歌教学如何提升小学生的能力。

一、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和创作诗歌,小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诗歌的独特形式和韵律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语言的美感和表达方式。

通过模仿和创作诗歌,孩子们可以学会运用形象、押韵等手法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

这种创造性的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孩子们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语感和语言思维能力。

二、拓展想象力和创造力诗歌是一种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形式,通过学习和创作诗歌,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写诗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写出丰富多彩的诗句,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思考和感受。

同时,诗歌也可以激发孩子们对于生活和世界的独特见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培养情感表达能力诗歌是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通过学习和创作诗歌,小学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诗歌的语言简洁生动,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通过学习和创作诗歌,孩子们可以学会用诗歌来表达喜怒哀乐,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感,建立健康的情绪管理能力。

四、促进全面发展诗歌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情感表达能力,还能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仅是在学习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在培养综合素养。

通过学习诗歌,孩子们可以增加对于语言和文学的热爱,培养审美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

总结起来,诗歌教学对于小学生的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和创作诗歌,小学生可以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应该加强对于诗歌教学的重视,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机会来接触和创作诗歌,从而更好地发展他们的能力。

利用古诗发展幼儿想象力的研究

利用古诗发展幼儿想象力的研究

利用古诗发展幼儿想象力的研究引言幼儿时期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而想象力是孩子心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古诗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歌、培养语言能力、激发创造力,并且在文化传承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利用古诗发展幼儿想象力的研究,从而帮助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能培养出优秀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古诗对幼儿的想象力发展的影响1. 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古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

古诗常常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描绘出美丽的山水风景、动人的故事情节,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孩子们在阅读古诗时,可以通过诗中的文字描述,想象出各种各样的场景,从而拓展他们的想象空间。

2. 培养语言能力古诗的语言用词优美,句式独特,能够帮助幼儿感受、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同时也激发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阅读古诗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学习到丰富的词汇和句式结构,这对于他们的语言能力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学习古诗,幼儿能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激发创造力古诗中的意境、音韵、色彩和形象都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在阅读古诗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自由地联想和构建自己的想象世界,在激发想象力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

通过古诗的学习,孩子们可以在心灵中构建出自己的奇妙世界,培养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创造力。

二、利用古诗发展幼儿想象力的教学方法及实践效果1. 选择优秀古诗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内容简洁、形象生动的古诗,如《咏鹅》、《小石潭记》等,带领幼儿进行阅读和欣赏。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结合诗歌背景故事,讲述古诗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涵。

2. 创设丰富的想象环境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根据古诗内容创设符合幼儿认知水平的想象环境,如利用图片、演示等方式展现古诗中的场景和形象,引导幼儿进入诗歌的情境中,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给学生一对升天的羽翼——浅谈诗歌和童话教学中想象的运用

给学生一对升天的羽翼——浅谈诗歌和童话教学中想象的运用
练 习 : 如有 人说真 话 , 者有人 说 了 , 假 或 皇帝并没有 听见 ,那 么以后 的情形又将 如何呢? 或让 学生 续写故事 。 在这样 的练
展 开想象 , 想象 再现 情境 、 情境 , 利用 创
是激发学生想象的有效途 径。
如教 读李 白的 《 庐 山瀑布 》 飞 望 中“ 流直下三千尺 , 疑是银 河落九天” 这句极 具浪漫色彩 的诗句时 ,如果仅从 含义和 修辞两方 面去解读 ,就无法让学 生感受 到 这种 雄 浑 的气 象 和别 有 生 趣 的意 境 美。若能给学生一个 想象 的空间 , 他们就 能深深 体悟这 种虚 实相 生 的壮 美景 象 ,
新 品质 的培养 就会植根在一 方肥 沃的土
感受天宫 的美 好 ,从 而体 验到作者对 自 由美好生活 的向往 。如果 学生在 朗诵 中 浮想联翩 ,一 定会 在眼前再 现牛 郎织 女 骑着牛儿穿梭 于浅浅银河之 间的悠 闲 自 在的情景 ,因而跳 出传说 中牛郎织女饱 受 相思 之苦的樊篱 。因为想象的牵引 , 学
生 硬 ,也不便 于学 生深刻理解造成这 一 受骗现象 的社会原 因。因此 , 在教学中教
那 ,学 生也会想到 牛郎织女提着 灯笼在
走 的情景 。
那么在语文教学 中 , 以什 么为契机 , 利 有
于激发学生 的想象力 呢?还是让 我们从 诗歌和童话教学 中让学生一展身手吧 !

诗 歌大多创设 了特有 的意境 ,展 开 想 象的翅 膀有利 于 学生对 意境 的感 悟 ,
赞叹作者想象 的神奇 ,进而尝试在作 文
中放飞想象 的羽翼 。
拥有 爱心 , 献爱 心 , 能创造 奇迹 , 奉 才 让 生活变得更 加美好 。小姑娘将水让 给过

浅淡古诗词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浅淡古诗词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个秋 高 气 爽 的 黄 昏 , 一抹 夕 阳 像 浣 纱 的 姑 娘 , 西 天 染 把 成 橘 红 色 , 物 沐 浴 在 这 柔 和 的 光 辉 中 , 一 所 草 房 的 万 在
在 天 涯 。” 三 两 句描 写 的 景 物 都 是 灰 色调 的 , 人 以 苍 一 给
篱笆 外 , 菊花 正傲 然 怒 放 呢 , 的 香 气 引 来 了屋 主 人 , 它 他 伫立观看 . 态悠闲 , 像 完全被这 美丽的秋菊 陶醉 了, 神 好 这 时 , 边 忽 然 传 来 两 声 鸟 鸣 , 头一 看 , 来是 两 只 鸟 耳 抬 原
漫 长夜 , 肠 寸 断 。 另一 生写 道 “ 肝 ” 太
阳倦 了 , 起 了光 芒 , 和像 风 , 边 奄 奄 一 息 的枯 藤 无 收 柔 路
力地 缠 绕 在 叶 已飘 尽 的 树 干 上 , 只 归 巢 的 乌 鸦 盘 旋 地 几
从 空 中 飞 过 , 破 晚 霞 , 不 时发 出 悲鸣 , 弯 小桥 , 划 并 一 在 夕阳 中如 一 缕 彩 虹 , 下 溪 水 淙 淙 , 远 处 有 几 户 人 家 , 桥 不
那 里 一 定 充 满 欢 声 笑 语 , 意 浓 浓 , 我 却 独 自一 人 行 爱 可 走在 偏僻 而 寂 静 的 小道 上 , 身边 是 一 匹 同样 疲 惫 的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骨
嶙 峋 的 老 马 , , 物 皆有 归 处 , 却 注 定 一 生 漂 泊 , 哎 各 我 天 涯 为 家。 ” 过 类 比诱 发 想 象要 比 直接 告 诉 学 生这 是 反 通 衬 , 能 激 发 学 生 的 想 象 力 , 且 学 生 能 把 温 馨 明 丽 的 更 而
总之 , 想象 力 是一 种 创 新 思维 , 智 力 的核 心 因 素 , 是 古

古诗教学中想象力培养

古诗教学中想象力培养

浅谈古诗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之一是“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古诗的文字精练含韵,意境幽邃深远,读来让人回味无穷,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思维等方面则是一座挖之不尽的美的宝藏。

一、咀嚼“诗眼”,在辨析揣摩中诱发想象俗话说:“文有文眼,诗有诗眼。

”在诗歌中,有些字词运用灵动跳脱、贴切传神,蕴含着丰富的画面和深远的意境,充分体现出古人炼字的高超艺术。

我们便称之为“诗眼”。

如王安石《泊船瓜洲》的“绿”字已成为千古佳话。

教学中在反复的诵读与比较辨析中品味琢磨“诗眼”的表现力强,意蕴丰富生动,韵味十足之所在,进而产生发散思维,放飞想象的翅膀,将抽象的文字意化为丰满生动、新鲜活泼的画面,获得自己的独特的体验感受。

例如笔者在教学白居易的《暮江吟》时,就紧扣“铺”,从字面含义出发,进行辨析比较,想象夕阳洒满江面的场景,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生:(大声朗诵,突然发问)对于阳光我们一般用“照”或“射”,为什么要用“铺”呢?师:那你仔细品味看,“铺”与“照”和“射”有什么不同吗? 生:意思好像差不多,但意境上好像差远了。

生:“照”和“射”只是强调放出光线的这样一种过程,结果如何,不在它们的描述中;“铺”含有“洒满,铺满”的意思,它更多强调的是阳光照射后的结果。

生: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确像“铺”在江上,形象地表现了太阳的斜射。

生:更因为这个“铺”字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师:你从这个“铺”字中能够想象出江面此刻的情景吗?生:夕阳仿佛不愿意落下去,将它的光芒撒在了平静的江面。

从天空到地面、江水,仿佛全都笼罩在一层红纱之中。

师:这个“铺”字真是神来之笔啊!二、整体把握,在品味意境中引发想象所谓“意境”,是指诗歌借助形象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为诗歌教学插上想象翅膀

为诗歌教学插上想象翅膀

为诗歌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摘要:中学教材中大量的诗歌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本文通过对诗歌创作中想象的几种表现方式的透析,总结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四种方法。

关键词:诗歌教学想象力教学方法在传统的诗歌教学中,我们往往停留在让学生明白字面意思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层面上,忽视了诗歌教学的首要目的之一是“培养想象与联想的思维能力”。

诗歌是想象的果实,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图画,透过语言看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的感悟和美的享受。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了关于诗歌教学的总体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新课改下如何进行诗歌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探索,运用诵读式、体验式、拓展式、赏析式四种方法,一改过去拘泥于纯字面诠释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一、诵读式诗歌教学要突出朗读教学,这是一条不容忽视的准则:“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细细斟酌,这古训似乎与诗歌关系最为密切。

对于意象丰富玄妙的诗篇,应以多样化的朗读贯穿教学始终,引导学生边读边思,捕捉意象,并由意象展开想象,使诗中广袤的想象空间与读者的心灵世界发生美丽的交汇。

另外,诵读是“人心”与“文心”的感应,文字是立体的——诵读使平面文字达于立体;文字是交响的——诵读使无声的文字形成交响。

如笔者在教学艾青的现代诗《我爱这土地》时,设计了以朗读为主线贯穿“读法指导——搏捉意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畅谈体会”五个环节的教学,朗读形式由个别朗读到教师范读、小组分读、全班齐读,直至最后的当堂成诵等,灵活多变,培养语感;尤其是小组分读这一环节,笔者抓住本诗意象丰富这一特点,把全班分成两个小组:一小组朗读时,另一小组闭目想象:各种意象在你头脑中呈现一幅怎样的画面?想把你感受最深的一幅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吗?结果学生的想象思维特别活跃,纷纷抓住“土地、河流、风、黎明……”等意象描述脑海中浮现的一幕幕场景,从中感受诗人爱国情感的深沉无私。

诗歌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诗歌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诗歌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发表时间:2009-07-09T15:04:03.310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年第7期供稿作者:陈秀梅[导读] 中学教材中大量的诗歌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本文通过对诗歌创作中想象的几种表现方式的透析,总结出诗歌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五种方法。

诗歌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陈秀梅摘要:中学教材中大量的诗歌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本文通过对诗歌创作中想象的几种表现方式的透析,总结出诗歌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五种方法。

关键词:诗歌;想象力;语文教学作者简介:陈秀梅,任教于广东省番禺区化龙镇化龙中学。

诗歌是想象的果实,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

别林斯基说:“在诗歌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

”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也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

诗歌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的感悟和美的享受。

中学语文的诗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诗歌一般有三个特点:真实、独特的感情;高度集中、意象化的形象;精炼而富有韵律的语言。

的确,想象体现在诗歌里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高度的概括性和语言的省略。

要引导学生将作者高度概括或省略了的生活内容、人物形象以及诗歌的未尽之意,加以补充,使画面完整、充实起来,这就需要想象。

难怪叶圣陶先生也说,古诗的教学目标是陶冶性情和培养想像力。

通过想象把学生带入到诗歌的意境中去,从中体会诗歌大意,调动情感,受到熏陶,从而让学生得到启发和教益。

那么如何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步入诗境,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呢?下面笔者就这方面的教学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我们知道,在诗歌创作中,想象的方式大致表现为以下几种:①角色转换。

这种想象形式就是从对方的角度去展开情节,描摹心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诗歌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诗歌是想象的果实,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

可是在我们的诗歌教学中,却往往局限于对主题、思想内容的分析和对字词的解释,忽略以想象力为重点的艺术分析。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

”因为读诗可以丰富语言,发展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一首精彩的短诗,虽寥寥数语,却抵得上千言万语。

因此我们认为,惟有结合诗歌本身的艺术特点进行诗歌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一、评诗要重意境分析
诗人写诗常常追求诗的意境,评诗也要着重分析意境。

教师评诗要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展现出诗的艺术画面,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境,体验作者对生活的感受,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相交通,从而唤起自身的生活联想,引发自身的激荡情怀,在脑海中产生具体的表象。

试看(唐)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
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歌中能够触发
学生想象的诱导物是恬静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主客情谊,我们便可以抓住这两个因素点燃学生想象的火花。

在描写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方面,诗人善于吸取绘画中布局、构图的技法,对景物作恰到好处的调度,做到远近得体,疏密相间,使得情景如画。

我们可启发学生展开空间想象,体味绿树与青山的遥遥相伴,谷场与菜圃的互相搭配,农屋与田野的参差错落,以及其他各种景物的对照映衬等等。

在体现淳朴诚挚的主客情谊方面,诗人善于用看似平淡的描述显示老朋友间的融洽气氛。

我们可启发学生想象老朋友间热情相邀,把酒闲谈,临别依依,约定会期的情景,使学生感受到那愉悦轻松的心情。

经过这样的步步引发,学生的思维闸门被打开,“化入”到诗作中,跟着诗人到清幽恬静的山村田园中去漫游,在脑海中就呈现出韵味无穷的意境:近处,绿树环绕;郭外,青山逶迤,知心的老友们在屋里靠窗的地方喝着酒,谈着农事。

窗外,风儿阵阵,不时送来泥土和庄稼的气息……好一派恬静安详的景象!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再现诗中情景
教好诗歌除了教师在评诗时注重分析意境外,最重要的是要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诗人写诗时的情感活
动和想象活动的流程,从而创造性地、逼真生动地再现出特定的情境来。

教师不仅要自己讲述,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去想,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

事实上,真正的好诗意境是讲不尽的,诗意是在“不言之中”的。

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而不必拘泥于某种教学模式。

记得在教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一诗时,因为当时正是早春时节,笔者一改以往描述分析的老套,将作品交给学生,让他们反复朗读之后,提出几个常识问题让学生联系已有经验回答,然后便带学生到公园里游览了一遍,途中提醒他们注意观察。

回到教室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份作业:赏析《钱塘湖春行》。

可以用作画的形式,也可以用写文章的形式。

结果学生们的反应异常热烈,沙沙沙就动起笔来,如有神助。

脸上自信的笑意取代了往日咬着笔杆冥思苦想的烦恼。

这一课的教学使笔者深深地体会到,教学诗歌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发展的空间,引导诱发学生发挥无限的想象力去进行再创造,他们才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才能充分展示自己丰富的个性。

而学生参与、创造、再现出来的情境,才是最鲜活,最持久的。

三、语言训练,不断培养想象力
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还可以凭借语言训练来完成。

诗歌的语言凝练、耐人寻味,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歌进行扩写、改写或续写。

这种教学的关键是教师要选准能启发学生想象力的“触发点”,这“触发点”可以是诗歌中未展开的略点、隐点,也可以是情节发展趋势的续接点,或者是人物心理逻辑的必然轨道……例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就结束了,这时可引导学生想象诗人在送别友人之后如何回忆和眷恋与友人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以及惆怅不能归京的种种思想活动,进行续写。

在这种“再造作文”的过程中,学生要通过想象,把原作中“未出场”的人、事、物、景及某些有内在联系的生活现象进行艺术概括,熔铸到一个生动、具体的典型形象或典型环境中去,所以这种训练不仅有开发思维之能,更有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之功。

总之,诗人写诗,不可“专作理语”;教师讲诗,也不能专讲道理。

离开诗中的具体形象进行说教,必然苍白无力。

用理论文字给诗歌艺术作注脚,必然导致机械、呆板、枯燥无味,甚至把完整的艺术形象搞得支离破碎。

想象力是学生阅读和写作中的思想的翅膀,我们应当千方百计地让这翅膀长得丰满一些,矫健一些,飞得更高一些。

参考文献:
[1]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2]王在梅.用联想开启中学作文教学之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曾敏丽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梅州中学514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