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帖-僧志南-绝句(是三行先生书法作品)
高考书法创作
岑参《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江亭雨未收。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钱起《秋夜送赵冽归襄阳》斗酒忘言良夜深,红萱露滴鹊惊林。
欲知别后思今夕,汉水东流是寸心。
徐陵《乌栖曲》绣帐罗帷隐灯烛,一夜千年犹不足。
惟憎无赖汝南鸡,天河未落犹争啼。
繁体徐陵《烏棲曲》繡帳羅帷隱燈燭,一夜千年猶不足。
惟憎無賴汝南雞,天河未落猶爭啼。
1、僧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2、刘熙载《书概》:“学书者有二观:曰观物,曰观我。
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
如是,则书之前后莫非书也,而书之时可知也。
”學書者有二觀:曰觀物,曰觀我。
觀物以類情,觀我以通德。
如是,則書之前後莫非書也,而書之時可知也创作: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寒江冷丹枫落,争渡行人簇晚沙。
菰叶蘋花飞白鸟,一张红锦夕阳斜。
(楷书创作)云横章贡雨翻盆,寺下江深水到门。
落日荷锄人著本,西风满地叶归根。
(书体不限)王维《送沈子福归江东》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创作内容:轻听发言,安之非人之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
施惠毋念,受恩莫忘。
輕聽發言,安之非人之訴,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再想。
施惠毋念,受恩莫忘。
创作试题:《逢入京使》岑參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春日游湖上宋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自选书体)创作试题: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楷书: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2.行书或隶书: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书法三大帖
书法三大帖
书法三大帖通常指的是中国书法史上公认的行书三大名作,它们分别是:
1. 王羲之《兰亭集序》(也称《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这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创作的行书作品,记述了他与友人在会稽山阴兰亭聚会的情景。
原迹已失传,但后世有许多临摹本流传。
2. 颜真卿《祭侄文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为纪念在安史之乱中壮烈牺牲的侄子颜季明所写的祭文,其书法情感深沉,笔意悲愤,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3.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或称《寒食帖》):北宋文学家、书法家苏轼被贬至黄州时,在寒食节期间所写的一首五言古诗和一首七言律诗的手稿,笔法纵逸豪放,情随笔转,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这三件书法作品在中国书法艺术中具有极高的地位,不仅因为作者的艺术成就,还在于每一件作品都深刻地体现了作者当时的情感状态与人格魅力,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历程中的瑰宝。
中国书法史上的三大行书
中国书法史上有三大行书,被称为天下三大行书,分别是《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帖》。
下面爱书法的为大家带来天下三大行书的介绍与书法鉴赏。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东晋永和九年(353年)的三月初三,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邀请了谢安、孙绰等41位名士贵族,来到绍兴郊外的兰亭。
众人在举行修禊仪式后,在兰亭下的溪水两旁席地而坐。
雅士们将酒杯放在溪水中,杯子顺流而下,遇到障碍,停到谁的面前谁就要写诗助兴,吟不出诗的就被罚酒。
这次聚会,共成诗37首。
微醉的王羲之在众人的簇拥下,提笔作序,他乘兴写道: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兰亭序》点击查看大图《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信手拈来、挥洒自如,笔法遒媚飘逸、浑然天成,全帖二十个“之”字、八个“以”字、七个“不”字,反复出现,却各具奇妙而无一雷同,成为书法史上的一绝。
据说王羲之后来多次重写此帖,均不如初作满意,遂感叹道:“此神助耳,何吾能力致。
”兰亭修禊两年之后,王羲之因与扬州太守王述有矛盾,便在父母墓前发誓辞官,从此退隐田园。
王羲之一生作品丰厚,这篇随手写下的《兰亭序》,因其情感与书法水平的自然流露,而被奉为“登峰造极,风神盖代”的宝书。
宋代姜夔酷爱《兰亭序》,日日研习,常将所悟所得跋其上。
有一跋云:“廿余年习《兰亭》皆无入处,今夕灯下观之,颇有所悟。
”历时二十多年才稍知入门,可见释读之难。
《兰亭序》不仅以书法优美著称,也是著名的文学作品。
王羲之在《兰亭序》中以充满诗意的优美语言,追忆春天的氛围和友朋陶醉于自然之中的安逸。
随之笔锋一转,欢聚转瞬即逝,抒发了好景不长、死生无常的感叹。
千百年来,人们喜欢《兰亭序》,不仅是喜欢王羲之飘逸的笔法,更喜欢文章里描绘的自由精神世界,茂林修竹,曲水流觞,无拘无束。
那天的兰亭雅集,也成为中国文人的一种终极生活态度,被后人所长久地向往。
《兰亭序》真品一直保存宫中,梁朝战乱流落民间。
行书五言律诗
行书五言律诗诗曰:此间一片石,添得两株松。
临水结低层,看山横短筇。
云边应有寺,江上忽闻钟。
日暮苍茫外,扁舟无定蹤。
落款:“王鏊”。
钤:“大学士章”朱文印一枚。
诗作有声有色,一片暮色苍茫,空阔浩渺的水天之际,悠然飘来钟磬之声、欸乃之声,可谓意境绝佳的动人图画。
其书法,面貌迥异常人,艺术个性较为特别,风格突出,点画粗细首尾一贯,笔墨意向简朴率直。
清代彭启丰赞曰:手书飞动,瘦硬通神。
悬针垂露中,兼有龙跳虎卧之致。
王鏊,生于明景泰元年(一四五〇),另有一说,生于明正统十四年(己巳,一四四九),卒于明嘉靖三年(一五二四)腊月(实为一五二五年年头),苏州吴县人。
字济之,号守溪、拙叟、林屋主人、洞庭主人,晚号震泽先生。
查《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一书王鏊条,见其一生书作用印署款情况,除以上提及的字、号外,用印还有:《三槐之裔》王鏊行书诗卷,正德庚辰(一五二〇);《青山湖上人家》李东阳王鏊行书合卷;《颜乐斋》王鏊行书诗卷,正德庚辰(一五二〇);《共月庵》李东阳王鏊行书合卷;《鏊》王鏊行书诗卷,庚午(一五一〇)。
王鏊与李东阳同朝为官,政见相通,意气相投,交谊甚深。
大学士李东阳为明代大书家,记得早年曾经读过一副古联:“宝墨旧亭藏北海,诗碑新轴访西涯。
”此中访的“西涯”正乃李东阳是也,此联将李东阳与唐代大书家李邕并论,可见其书名之盛。
王鏊,明成化十一年(一四七五)乡试中解元,翌年,会试又取会员,殿试得一甲第三名,授编修,弘治初迁侍讲学士。
正德元年(一五〇六)入阁,官至户部尚书,擢吏部右侍郎、文渊阁大学士,加少傅兼太子太傅。
王鏊为人耿介正直,不畏权势。
与宦官刘瑾势力斗争,与大学士李东阳力救被刘瑾加害几死的崔璿、姚祥、张玮、韩文、刘健、谢迁、杨一清、刘大夏等一批官员,得以免死。
但终因刘瑾专横,祸流缙绅,自己力薄不能救,遂力求告归。
辞官返里后,蛰居太湖东山十四年。
其间廷臣交相荐举,终不再出。
他居官清廉,全无积蓄,被人称为“天下穷阁老”。
是三行书法作品 临帖-王安石-北山
是三行先生長青學苑書法臨帖:王安石《北山》
是志成後製編輯2015.05.19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北山】
北山输绿涨横池,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译文】
北山绿色的山泉涨满山塘,笔直的沟渠和曲折回环的池塘里的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因陶醉于春天美丽的景色,静静地细数落花久坐;因慢慢地寻找碧绿的芳草而回家晚了。
【父親是三行先生書法原作】。
适合写书法作品的七言绝句
适合写书法作品的七言绝句
七言绝句是一种古典诗歌形式,每首诗由四句组成,每句七个字,形式严谨,意境深远。
适合用于书法作品的七言绝句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七言绝句:
1.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3.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4. 江南烟雨过满城,山寺钟鸣晚翠微。
5.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以上七言绝句都具有优美的意境和抒情的特点,适合用于书法作品。
在书法作品中,通过优美的笔触和布局,可以更好地展现这些七言绝句的艺术魅力和意境。
当然,除了以上举例的诗句外,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七言绝句,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审美取向进行选择。
总的来说,适合用于书法作品的七言绝句应该具有优美的意境
和抒情的特点,能够通过书法的表现形式更好地展现诗歌的艺术魅力。
选择合适的七言绝句进行书法创作,不仅可以提升作品的艺术
价值,也能够传达诗歌的深刻内涵,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绝句南宋诗僧志南
宋 僧志南 ɡǔ mù yīn zhōnɡjìduǎn pénɡ
古木阴中系短篷,
zhànɡ lí fú wǒ ɡuò qiáo dōnɡ
杖藜扶我过桥东。
zhān yī yù shī xìnɡ huā yǔ
沾衣欲湿杏花雨,
chuī miàn bù hán yánɡ liǔ fēnɡ
吹面不寒杨柳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僧志南
• 南宋诗僧,志南是他的法号,他在当时的 文坛上也没有“中兴四大诗人”以及“二 泉先生”诸人的风头那么健。但就这短短 的一首绝句,就以其对早春二月的细腻感 受和真切描写,把自己的名字载入了宋代 诗史。
杖
藜 (lí)
扶
我 古过 木桥 阴东 中
系 (jì)
短
篷
吹沾 面衣 不欲 寒湿 杨杏 柳花 风雨 。,
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 绵细雨像故意要沾湿我的 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 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 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陶醉。
• 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 的乐趣。 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 是将藜杖人格化了, 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
赖的游伴,默默无言地扶人前行,给人以 亲切感,安全感, 使这位老和尚 游兴大涨, 欣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
临帖-白居易-直中书省(是三行先生书法作品)
是三行先生長青學苑書法臨帖:白居易《直中書省》
是志成後製編輯2015.06.24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
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河南巩义)县令,与当时的新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
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喜爱,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属河南),享年75岁。
着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白居易【直中書省】
絲綸閣下文章靜,鐘鼓樓中刻漏長。
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薇郎。
** 絲綸閣:指替皇帝撰擬詔書的閣樓。
刻漏:古時用來滴水計時的器物。
紫薇郎:唐代官名,指中書舍人,因中書省曾改名紫微省,取天文紫微垣為義,故稱。
(薇一作微)
【译文】
我在中書省裡擬詔書的絲綸閣值班,沒什麼文章可寫,覺得周圍一片寂靜,只聽到鐘鼓樓上刻漏的滴水聲,時間過得太慢了。
在這黃昏的寂寞中,我一個人孤獨地坐著,誰來和我作伴呢?惟獨紫葳花和我這個紫薇郎寂然相對。
【父親是三行先生書法原作】。
《僧志南·绝句》原文、注释与赏析
《僧志南·绝句》原文、注释与赏析《僧志南·绝句》原文、解释与赏析僧志南·绝句僧志南南宋诗僧,法号志南,生平不详。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题解】此《绝句》出自《千家诗》,写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
的生活状态已不可考,但就这短短的一首诗就以其对早春二月的细腻感受和真切描写载入宋代诗史。
【解释】1.短篷:小船。
篷,是船帆、船的代称。
2.杖藜:“藜杖”的倒文。
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杖。
【串译】在参天古树的浓阴下系了小船,拄着藜仗慢慢走过桥,向东而去。
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像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陶醉。
【赏读提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杖藜人格化了,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默默无言地扶人前行,给人以亲切感、安全感,使这位老和尚游兴大涨,欣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
桥东和桥西,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对春游的来说,向东向西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
“东”,有些时候便是“春”的同义词,譬如春神称作东君,东风专指春风。
过桥东行正好有东风迎面吹来,无论西行、北行、南行都没有这样的诗意。
后两句尤为精彩:“杏花雨”,早春的雨;“杨柳风”,早春的风。
这样说比“细雨”“和风”更有美感,更富于画意。
杨柳枝随风荡漾,给人以春风生自杨柳的印象,称早春时的雨为“杏花雨”,与称夏初的雨为“黄梅雨”道理相同。
“沾衣欲湿”,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若无,更见得体察之精微,描摹之细腻。
试想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这是怎样惬意的春日远足啊!诵读者的总体创作氛围应是对早春二月的细腻感受和真切描写。
以清新、欣喜、怡然、其乐融融的语态为主调。
气息可以放浅一些,声线可以前移一些,提高一些,轻盈、流丽地表达。
【推荐名句】吹面不寒杨柳风。
瘦金体诗句五言绝句
瘦金体诗句五言绝句清·宋湘,字焕襄,号芷湾,宋端州高要(今广东省高要县)人。
其书法学褚遂良、颜真卿、李邕,笔势挺劲,自成一家。
《行草诗帖》是他四十七岁时的作品,虽非大草,但气度雄伟,锋芒外露,多用侧锋,使转纵横,波撇流畅。
在结体上紧密穿插,险绝瘦硬。
可以看出宋湘对张旭草书之情有独钟。
满目青山夕照明,黄花深处有人行。
(宋湘《高要道中》)“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宋湘《咏史》 )路逢险处难回避,世到穷时要著鞭。
(宋湘《和子山韵》)燕然石勒方传檄,山海木兰总姓班。
(宋湘《秋感》)奇石突兀兮,乱峰磊落;平湖蜿蜒兮,远树重叠;千帆竞发兮,飞鸟出没;怒涛冲击兮,如箭射发。
(宋湘《白岳池》)作品点评:这首诗从山水着眼,表现了旅行在外的诗人对大好河山的喜爱和赞美。
作者宋湘,清代官员。
一生宦游甚广,遍及南北各地,写下了许多歌咏名胜的诗篇。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诗人巧妙地利用了李白与杜甫在唐代诗坛的崇高地位,前面冠以“谪仙”二字,足见谪仙在诗人心目中的地位,而实际上,唐朝的文人,特别是李杜等人之后的诗人,他们能不能像李白、杜甫那样享有如此高的声誉,那是另一码事,因此,一些诗人把自己视为“谪仙”,就好比借“偶像”来装扮自己,以便获得与李杜等同的声誉,实则不过是沽名钓誉罢了。
宋湘不愧为一位有眼力的文人,他并未附庸风雅,而是在《高要道中》直截了当地指出:“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读者可以想见,宋湘这里所说的“谪仙”,显然只是杜甫的替身而已,他所揭示的也正是当时一些“才薄”之士附会风雅的一种情形。
宋湘进一步指出,李杜死后,已经很久没有产生过如此伟大的诗人了,所以,“才薄”的我们也就无可奈何了。
这两句诗说得十分坦率,可以说是毫无隐讳,极为尖锐,一下子就把那些装腔作势,附庸风雅的家伙批判了个够。
这里,作者没有给出任何原因,也许是事实,也许是作者的一种感慨,我们无法探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宋湘此举,至少让那些沽名钓誉者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更起到了宣扬真理、正气的作用。
七言35格书法作品
七言35格书法作品字辈繁华振七星,丹青妙手悦人心。
今辈丹青传古韵,续写书法神技深。
一、起笔墨彩草初展,笔墨描,书法之美展翩行。
古人笔法传千古,文人雅致赋文星。
二、摩铁卷翘翘首高朋,叶挺新茎。
抬头神差俩闲人,粉笔毡纸,轻薄平生。
一字一句,不见话茬,且丑且美要配合得当。
英文名诗技艺为衡,画面逼真。
潦潦也湖,破壁清寒。
居家旅行,省物国人欲在安时之番。
三、颜真卿笔,问为众庶舒云顾侧,洋洋宽展,专心独力悠悠者焉。
不生见形不生化,龙脑乾坤;古典其式驰,再赋人间。
不思凡物,凡尘所伤。
心如流水,思东西南北,遗言触景近身触理。
于草裁星,乃是功劳无比远大时。
四、朱泥调水,灵动久激荡避笑是艺,身为笔墨艺术家。
动人哭笑,寒珠深如湖。
笔墨已出掌,心转化生发,此间美境,细心谨慎矣。
五、冲沾取韵,表达体现高深境界墨泪囊括满眼,大家赞叹连连。
涸泽而思火腾,深灰及周围泛起耀眼热忱众星。
乌纹如蒙疑醒,橙光一世天堂。
天幕遮挽,星移城换,思维哲学谈论。
努力通天,云居叠索,大道古人所沿附。
六、继往开来,凤求凰之星幕深陷草限词张试碰,逼格严冬暖风,极度冷暖身代入。
狮吼充键,又化至千众,谁人能够预料。
举头明并层景想象不完小细节。
相信这画面前辈常逝地以酬谢。
七、墨随风起,美丽蔓延洋洋大悟,树像飞一般,墨气扶摇直上天。
点滴纷飞,犹如君吾基因,一草一木一山川。
风泪眼香鸟,幕领董明权。
八、纸彩翩跹,落笔处显华章诗情画意意美美。
现场轻撞,笔墨打遍天下,书法家名震世界。
笔锋方脱壳。
看似而题直论。
盖上草签花瓣,吉祥众生好却甚。
九、写意随行,悠然吉祥恍如笔芯,清宫水精用命抚养。
久违了文笔,领奖领骑,坚定信念。
笔法逐深入,深入山溪,山溪呼之欲出。
朱砂交影人工传魂,高高谈笔。
「国宝品鉴」王铎行草书《等诗六首》
「国宝品鉴」王铎行草书《等诗六首》王铎行草书《<秋日西山上>等诗六首》王铎行草书《<秋日西山上>等诗六首》,绢本,纵28厘米,横450厘米,1954年由河南省文物工作队移交至河南博物院(此文物正在河南博物院展厅三楼明清厅展出)。
王铎是明末清初书法家,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嵩樵,又号痴庵,别署烟谭渔叟。
王铎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累擢礼部尚书。
王铎身逢乱世,仕途多变,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明崇祯帝自缢于景山,马士英等在南京拥立福王,王铎为东阁大学士。
满清入关后被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清顺治九年(1652年)病逝故里,终年61岁,谥号文安。
王铎博学好古,诗文书画皆有成就,尤其以书法独具特色,其书法正书出钟繇,行草宗二王,得力颜米,博采众长,法古入化,笔力雄健,神韵飞动,纵而能敛,放而能收,以险取势,长于布白,风格独特,自成一家,素有“文安公书法妙天下”和“神笔王铎”之美誉[1]。
此幅王铎《<秋日西山上>等诗六首》草书手卷从右至左依次为:《秋日西山上》、《兵扰郁郁居怀》、《日夕行村外》、《李家桥》、《关山》、《弱侯半山园》六首诗。
六首均为五律行草书体,共56行,满行6字,共计292字(包括诗题);卷尾有跋语七段,前六段均为段春湖所跋,第七段为于寿之所跋。
按照书写的先后顺序依次实录六首诗文如下:秋日西山上:一牀衡绝壑,其奈野萧何。
但有孤阳入,就中秋色多。
猢狲同饮食,枒枿助吟哦。
恻目怅诸郁,宁知嗃老萝。
《秋日西山上》诗文兵扰郁郁居怀(图二):多病为何事,离家又数年。
退居观闷动,处世溯幽玄。
穷达形骸老,艰危弟妹全。
溪西留古崿,颇近濯龙渊。
《兵扰郁郁居怀》部分及《日夕行村外》诗文日夕行村外(图三):非寒宜晚步,篱蓭夕阳明。
不自知藏迹,恬然遇埜耕。
鴸毛观理乱,龟壳告阴晴。
来问人中事,先生无一声。
五言绝句褚遂良书法作品
五言绝句褚遂良书法作品
褚遂良是中国当代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作品独具一格,流畅自如,融汇古今,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下面是关于褚遂良书法作品的介绍,希望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参考。
一、《秋思》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二、《自由》
万物有声皆可闻,自由之音激荡心。
百鸟飞翔遥天际,人间自由心自由。
三、《寒冬》
风吹寒冬雪纷飞,寒意袭来刺骨寒。
人间白雪如银海,世界冰封似童话。
四、《春暖花开》
春暖花开万物生,燕归新柳绿婆娑。
阳光明媚人心暖,春风拂面幸福多。
五、《山水诗情》
高山流水情无限,书法之美展眼前。
挥毫泼墨意无穷,山水诗情心荡漾。
六、《人生如梦》
人生如梦忽已逝,岁月如歌感叹息。
书法情韵浓如酒,世间百态尽在字。
七、《诗意人生》
诗意人生墨痕间,书法之美如花盛。
挥毫泼墨情无限,笔尖流淌心之痕。
八、《乡愁》
故土乡愁心荡漾,离别之情难言表。
挥毫泼墨表思念,乡愁之情永流传。
九、《山水之美》
山水如画情如痴,书法之美展眼前。
挥毫泼墨意无穷,山水诗情心飞扬。
十、《梦幻之境》
梦幻之境如画卷,书法之美如诗篇。
挥毫泼墨意无穷,梦幻之境心荡漾。
这些褚遂良书法作品,都体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通过书法艺术的表达,褚遂良传递了对自然美、人生哲理和情感世界的思考和表达,使人们感受到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希望这些作品能给您带来一些启发和欣赏的乐趣。
蒋捷【一翦梅春思】是三行先生书法作品(隶书)
蒋捷【一翦梅春思】是三行先生书法作品(隶书)作品一:
作品二:父亲是三行先生未落款
作品三“父亲是三行先生未落款
一片春愁帶酒澆。
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秋娘容與泰娘嬌。
風又飄飄,雨又瀟瀟。
何日雲帆卸浦橋。
銀字箏調,心字香燒,
流光容易把人拋。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蒋捷【一翦梅春思】(舟过吴江)
亦作:
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容与泰娘娇。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本词最精彩的在最后三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点出感叹时光流逝之情;以抽象时光“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为可感意象,将两种植物的颜色变化,具体表现时光的流逝之快。
全词以首句的“春愁”为核心,选取典型景物和情景层层渲染,突出了春愁的内涵:一是倦游思归的愁,一是春光易逝的愁。
作者:
蒋捷(约1245-1305后),南宋词人,字胜欲,号竹山,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
先世为宜兴巨族,咸淳十年(1274)进士。
南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
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
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
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疆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颜体七言绝句书法作品
适合用颜体书法的七言绝句1. 《枫桥夜泊》 -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 《早发白帝城》 - 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 《山行》 - 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 《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5. 《绝句》 -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 《题西林壁》 -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7. 《春夜喜雨》(节选)-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8. 《江南春》 -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9. 《泊船瓜洲》 -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0. 《登乐游原》 - 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1. 《乌衣巷》 -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2. 《秋夕》 - 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13. 《清明》 - 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4.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 《夜雨寄北》(节选)-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三行先生長青學苑書法臨帖:僧志南《絕句》
是志成後製編輯2015.06.14
僧志南,南宋诗僧,志南是他的法号,生平不详。
其生活状态已不可考,他在当时的文坛上也没有“中兴四大诗人”以及“二泉先生”诸人的风头那么健,但就这短短的一首诗,就以其对早春二月的细腻感受和真切描写,將自己的名字载入了宋代诗史中。
宋人赵与虤《娱书堂诗话》卷上曾载:“僧志南能诗,朱文公尝跋其卷云:‘南诗清丽有余,格力闲暇,无蔬笋气。
如云:“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予深爱之。
”
僧志南【絕句】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 短篷――小船。
篷是船帆。
船的代称。
杖藜――“藜杖”的倒文。
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杖。
杏花雨: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节的雨。
【译文】
在参天古树的浓阴下,系了小船,拄着藜杖,慢慢走过桥,向东而去。
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像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
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陶醉
【父親是三行先生書法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