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姜黑土的形成特点与改良措施
沙姜黑土
但是,近年来由于自然条件(地势低洼) 和人为条件, 具体表现为旱、涝、瘠、僵、 凉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影响作物高产。应 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综合改良利用措施。
七、改良措施
当地传统措施:掺红壤土 常规措施: 1.排水 及时排去地面积水,防止土壤内涝,是改良 利用砂浆黑土的治本措施。 2.灌溉 其分布地区水质好,水量丰富。应当充分利 用地下水பைடு நூலகம்进行井灌。有地表水源的应当充分利 用。
二、砂姜黑土的分布及成土条件
主要分布于苏鲁豫皖交界地域,具体指 安徽淮北平原、山东南部丘陵周围、河南 南阳盆地。 在暖温带半湿润条件下,主要受地形、 母质、地下水等地方性因素,及生物因素 作用,形成一种半水成土壤。
三、砂姜黑土适宜种植的作物 除适宜种植玉米、小麦、水稻粮食作物 外,还适宜种植大蒜、胡萝卜、西瓜等经 济作物,一年两熟。
• • •
•
砂姜黑土的腐殖质性质: ①活性腐殖质的相对含量极低,一般只占全碳量 的2%-5%。 ②腐殖酸的相对含量较低,只占全碳量的23%37%,肥力高的土壤略高。 ③腐殖质中残渣的相对含量较高,占全碳量的 62%-80%,且以难以分解的胡敏素为主,这可能 是砂姜黑土肥力较低原因之一。 ④腐殖质中胡敏酸与富里酸的比值较大,在0.71.1之间,大于棕壤和黄棕壤,尤其大于红壤和黄 壤,但却小于东北的黑土和黑钙土。
3.培肥土壤(根本途径) 一般低产地区缺少新鲜的有机质和磷 元素,微量元素(尤其是锌)严重缺乏。 应广施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微肥。 4.确定合理种植结构 应根据土壤和水利条件,优化种植结 构。例如,长期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 物的土地,应间歇种植胡萝卜、西瓜、蔬 菜等经济作物。
剖面形态
耕作层 厚度不等,与耕作水平有关,一般为10~20cm。 黑土层 厚约20~40cm,湿时多呈腐泥状,故又有腐泥 状黑土之称。 脱潜层 位于黑土层和砂姜层之间,干时多呈黄棕色, 与砂姜层颜色相近 砂姜层 质地较黑土层轻,以棕壤土居多。土体颜色湿 态多为棕色~黄棕色
砂姜黑土综合治理措施
砂姜黑土综合治理措施砂姜黑土综合治理措施砂姜黑土在南阳盆地分布面积大,占总耕地面积的36%左右,是主要耕种土壤之一。
它的产量高低在整个地区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位置。
砂姜黑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易旱、易涝、易渍,有效肥力低和耕性差三个重要问题。
其中水是主要矛盾,根据多年来改良治理经验,笔者提出几点治理措施;一、挖沟修渠,排灌配套(1)五沟相通、五渠相连、排灌配套五沟:墒沟、地畛沟、地头沟、支沟、干沟;五渠:毛渠、农渠、斗渠、支渠、干渠。
排水用五沟,灌水用五渠,这样既除涝又防旱。
挖沟修渠基本上按照以下几个原则进行:第一,渠走高处,沟走低处,高处是灌水区,低处是排水沟。
第二,根据土地平整与高差大小,确定地畛沟的距离,一般地面较平时,地畛沟距离远些,地面起伏不平时,地畛沟可近些,地面高差大且坡度一致时,地畛沟距离可稍长,反之可稍短。
第三,沟、渠、路、林四结合,挖沟之土修渠,可节省劳力,造林可保护路、沟、渠充分利用土地。
第四,砂姜黑土地区主要是排除地面和土壤上层积水,所以排水沟不必挖过深,以能顺利排水为原则。
(2)沟、渠、路、林四结合农沟两侧可种紫穗槐、白蜡条,每隔1米左右种一墩,农渠斗沟以上两侧植树、乔灌结合。
交通大路两边植树,乔灌结合,每侧1~2行距离2米树间种紫穗槐。
道路两侧挖沟起到排水截根作用。
(3)拆墒沟这是黑土上浸地改良的最简单方法。
拆墒沟的作用主要是排除地面多余的水分,特别在秋季多雨季节拆墒沟与不拆墒沟粮食增产非常明显。
二、埂畛种植小畛种植:小畛种植是埂畛种植的一种方式,小畛种植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畛面宽2.5米左右,主要种春作物,如棉花、玉米、高粱等。
另一种是畛面宽4米左右,主要种小麦与夏作物,如玉米等。
畛长120米左右,根据地畛长短而定,畛面宽窄主要是以排水方便为宜。
沟埂种植:沟埂种植主要是栽培红薯。
一般埂宽1米左右,埂高0.3米左右,沟口宽0.4米左右,底宽0.25米左右,埂长依地块长短而定,沟埂规格主要便于排灌,同时根据红薯生长特点而定,红薯怕涝不怕旱,而且需要较厚的松土层,土温日差大,薯块膨大迅速,因此,需要宽沟高埂。
砂姜黑土改良与质量提升的对策
中图分类号 : ¥ 1 5 6 . 4
文献标识码பைடு நூலகம்: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 2 0 4 X( 2 0 1 3 ) 0 3 — 0 0 5 0 — 0 2
Y U AN Z h e n( Me n g c h e n g C o u n t y S p e c i i f c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Me n g c h e n g ,A n h u i 2 3 3 5 0 0 )
必行 。
有机 井 、 小 口井 1 8万 眼 , 在 每 口机井 浇地 4 h m 的基础 上 ,
继续 完善 机井 1 5 0 0 0 眼, 使 蒙城县 旱浇 地达到 1 0 0 %。
Ab s t r a c t Be c a u s e o f t h e e x i s t e n c e f o t h e f a c t o r s s u c h a s s a n d g i n g e r b l a c k s o i l Nr ml a n d s o i l q u a l i t y d e g r a d mi o n,t o p l a y e r b e c o mi n g s h a l l o w, s o i l a c i d i f i c a t i o n ,f e r t i l i z e r u s e e ic f i e n c y r e d u c i n g ,c r o p p h y s i o l o g i c l a d i s e a s e s a r e a a n d t h e p a y f e r t i l i z e r
砂姜黑土区夏芝麻施用粉煤灰磁化肥增产效应研究
砂姜黑土区夏芝麻施用粉煤灰磁化肥增产效应研究摘要为研究磁化肥对砂姜黑土的改土作用及其对芝麻的增产作用,进行了粉煤灰磁化肥施用试验。
结果表明:磁化肥施入砂姜黑土后,具有明显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温度的作用,对芝麻增产也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夏芝麻;磁化肥;砂姜黑土;增效效应砂姜黑土是驻马店地区的主要中低产田,占全区耕地面积的32.7%;砂姜黑土的主要特点是质地粘重、耕性差、土壤肥力低、易旱易涝[1-3]。
对砂姜黑土的改良工作已经有许多报道,但多局限于有机肥和粉煤灰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很少从粉煤灰磁化肥改良砂姜黑土与芝麻增产效应方面考虑。
磁化肥是粉煤灰充磁后与氮、磷、钾肥混合形成的一种新型复合磁化肥。
它不仅具有较高的肥效,还具有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的作用[4-6]。
为此,笔者在砂姜黑土区设置了施用磁化肥改善砂浆黑土与芝麻增产效应的试验,目的在于确定磁化肥的改土作用及芝麻施用磁化肥的增产效果,为大面积改善砂浆黑土和提高砂浆黑土区主要油料作物芝麻产量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遂平县阳丰乡大石桥村,土壤为典型砂浆黑土,土壤养分含量为:有机质1.02%,碱解氮38.0 mg/kg,速效磷8.5 mg/kg,速效钾97.3 mg/kg。
前茬为小麦,常年产量3 750 kg/hm2左右。
1.2试验材料供试肥料:磁化肥,N、P2O5、K2O含量分别为14%、7%、6%;氮肥选用驻马店产含N 44% 的尿素;磷肥选用信阳产含P2O516%的过磷酸钙;钾肥选用加拿大产含K2O 60%的氯化钾。
供试作物:芝麻,品种为豫芝四号。
1.3试验设计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习惯施肥,施硝酸磷肥300 kg/hm2(A);施与磁化肥等量的氮、磷、钾肥(B);等量的粉煤灰与等量的氮、磷、钾肥混合施用(C);施磁化肥1 200 kg/hm2(D);以不施肥作对照(CK)。
随机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
砂姜黑土的形成特点与改良措施
砂姜黑土的形成特点与改良措施摘要介绍了砂姜黑土的形成特点,对其形态特征和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良措施,以期提高砂姜黑土地区耕地的肥力水平,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砂姜黑土;形成特点;理化性质;改良措施砂姜黑土是一种具有“黑土层”和“砂姜黑土”的暗色土壤,在安徽省广泛分布,由于受土壤环境因素及其内在性质的影响,农业生产长期处于低而不稳状态,是太和县主要的中低产土类之一。
砂姜黑土在太和县分布较广,全县31个乡镇均有分布,面积10.83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76.47%,其中以坟台、宫集、三堂、洪山、原墙、赵庙、双浮、关集、倪邱9个乡镇面积最大,均在6 666.67 hm2以上,面积为8.85万hm2,占全县砂姜黑土的81.75%,砂姜黑土分布地势低平,海拔24.9~30.9 m,地下水埋深0.56~3.10 m,雨季上升到1 m以内,有时会接近地表。
矿化度﹤1 g/L,水质多属于HCO3-Cl-Ca-Mg型。
现对砂姜黑土的改良利用途径进行研究,以利于提高砂姜黑土的肥力水平,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1 砂姜黑土的形成特点砂姜黑土是太和县古老的耕作土壤,其成土年代久远,该土母质是由黄土性古老沉积物发育而成,是在该地区独特的地理、水文、地质和气候条件下,富含碳酸钙的母质,经过淋溶沉淀积累、生物积累和旱耕熟化过程逐步演变而形成的区域性土壤类型。
砂姜黑土主要成土过程有以下2个阶段。
1.1 草甸潜育化成土阶段该阶段形成了2个基本发生层,即黑土层和砂姜层。
黑土层厚30~40 cm,多为暗灰色或黑色,质地重壤土至黏土,有机质含量不高,一般无石灰性,呈碱性反应;砂姜层位于黑土层之下,多为灰黄色重壤土,有潜育化特征,并有锈斑,夹有面砂姜(未硬化的石灰结核)和硬砂姜(已硬化的石灰结核)。
这2个基本发生层的形成不仅与土壤的水分状况有密切关系,而且与太和县地处暖温带地区的干湿交替的气候条件,以及富含碳酸钙的黄土性成土母质有密切关系。
砂姜黑土改良的原理与技术
砂姜黑土改良的原理与技术
砂姜黑土是一种常见的土壤类型,其土质疏松、排水性好、肥力较低。
为了提高砂姜黑土的肥力和改善其土壤结构,可以采用改良技术,其中以砂姜黑土改良的原理与技术为主要内容。
砂姜黑土改良的原理是通过添加有机物质和矿物质来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肥力。
有机物质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矿物质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改善土壤结构。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砂姜黑土变得更加肥沃,更适合植物生长。
砂姜黑土改良的技术主要包括有机物质和矿物质的添加、深翻和覆盖等。
有机物质可以选择农家肥、腐熟堆肥、秸秆等,将其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进行深翻,使有机物质充分混合到土壤中。
矿物质可以选择石灰、磷酸二铵、钾肥等,将其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进行深翻,使矿物质充分混合到土壤中。
覆盖可以选择秸秆、草皮等,将其覆盖在土壤表面,可以起到保水、保温、抑制杂草生长等作用。
砂姜黑土改良的技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添加有机物质和矿物质的量应该适量,过多会导致土壤肥力过高,过少则无法达到改良效果。
其次,深翻时应该注意不要破坏土壤结构,避免土壤板结。
最后,覆盖时应该选择适当的材料,避免影响植物生长。
砂姜黑土改良的原理与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
使其更适合植物生长。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改良方法和材料,以达到最佳效果。
淮北地区砂姜黑土小麦测土配方施肥试验
淮北地区砂姜黑土小麦测土配方施肥试验摘要:砂姜黑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农田土壤类型之一,它在小麦种植中广泛应用。
为了研究砂姜黑土的土壤性质,制定更为科学的施肥方案,本文通过采集砂姜黑土样品,进行土壤分析、小麦测产和施肥试验,确定了最优的施肥配方。
结果表明,在该地区的砂姜黑土生产中,适当增施有机肥、磷肥和钾肥,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钙之配合施用可以有效降低土壤酸性,有利于土壤的健康和农田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砂姜黑土;小麦种植;施肥配方;有机肥;磷肥;钾肥;钙肥;土壤酸性Introduction砂姜黑土,是中国北方典型的黑色钙质粘土土壤之一,发育在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
因其养分丰富、保水能力强、透气性好、耕层肥厚,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其中小麦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种植方式和化肥等不合理使用,目前砂姜黑土的肥力状况逐渐下降,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因此,为了合理利用砂姜黑土,提高小麦的生产效益和品质,本文采集了该地区典型的砂姜黑土样品,通过现场试验和室内分析,分析了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肥力状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施肥配方,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Materials and Methods1.试验地点:本试验地点位于中国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升坊乡圈新村。
该地地势起伏较小,属于典型的平原地区,土层较深,植被覆盖度较高,适合农业生产。
2.土壤采集:在试验地点的小麦田间,挑选了10处代表性的样地,每个样地取土(包括掘开草皮部分)三次,混合后取一定数量的土样,并进行干燥、碾磨和筛选,得到试验所需的样品。
3.土壤分析:通过对土壤样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肥力状况进行测试,确定了土壤的性质和营养状况。
4.小麦种植:在试验地点的小麦田中,按照设计施肥方案进行种植。
在小麦的整个生长期中,施肥方法和施肥量都按照试验设计进行,以评估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5.数据处理:通过统计和对比试验结果,确定最优的施肥配方,评估各项处理方法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砂姜黑土
砂姜黑土
图片介绍:
这是砂姜黑土地剖面。
特点是暗色
土层的下部有不同形状的“砂姜层”,有机质
含量仅1% 上下,中性至微碱性,是过去的
潜育土壤经脱水和长期耕种形成的,主要分
布在淮北平原及其邻近地段。
由于耕作粗放
和明涝暗渍影响,所以产量很低。
应注意及
时排水和增施有机肥料,以提高土壤肥力。
土壤性状描述:
砂姜黑土发育于河湖相沉积物上经
脱沼泽作用而形成的半水成土,因而多分布
于山前交接洼地、岗丘间洼地和河间洼地,
淮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砂姜黑土分布区。
分
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黑粘土亚类是砂姜
黑土土类的一个特殊类型。
砂姜黑土具色泽灰暗但有机质含量仅1%左右的黑土层和含较多砂姜甚至成层砂姜的心底土层。
砂姜黑土土类划分5个亚类,本区分布有4个亚类。
砂姜黑土豆类土体中游离碳酸钙已淋失;石灰性砂姜黑土亚类具石灰反应;盐化砂晏黑土亚类是向盐土的过渡类型,耕层含盐量一般为0.15-0.5%;碱化砂姜黑土亚类为向破土的过渡类型,碱化度一般20%左右,pH值>9。
砂姜黑土归属下的土种:
丰润黑姜土涡阳黑姜土姜底黑姜土少姜底黑姜土枣阳姜黑土宁阳鸭屎土姜底鸭屎土蒙城黄姜土白姜土粘鸭屎土砂盖鸭屎土山淤黑姜土姜底灰姜土姜底粘灰姜土粘灰鸭屎土姜底粘灰鸭屎土姜底灰鸭屎土少姜底灰黑姜土姜盘底灰黑姜土粘盖灰鸭屎土黄盖灰鸭屎土轻碱黑姜土钙黑粘泥。
砂姜黑土地小麦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推广
1博兴县砂姜黑土分布情况山东省博兴县县域内砂姜黑土发育于地形平坦、低洼、成土母质系黄土性湖积物。
全县砂姜黑土含1个亚类,即石灰性砂姜黑土亚类,2个土属,即石灰性砂姜黑土土属、覆盖石灰性砂姜黑土土属,共6个土种。
砂姜黑土在全县的可利用面积为5891hm 2,占全县农用地面积的8.26%。
主要分布在曹王镇、兴福镇的南部,在店子和湖滨镇有零星分布。
2砂姜黑土的理化性状特点2.1土层垂直分布情况砂姜黑土的表层多为后期覆盖的黄土,其厚度为20~50cm ,有的地方黑土裸露地面,但由于长期的耕作已熟化,颜色变浅。
表层以下为灰黑色的重壤质或轻壤质的黑土层,一般30cm 以下有面砂姜或块砂姜,适耕性差。
2.2有机质含量砂姜黑土有机质含量不高,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也不过14~18g/kg ,黑土层仅10g/kg 左右,越往下层则逐渐减少。
2.3养分含量砂姜黑土养分状况的主要特点为缺磷少氮,并缺少锌、硼、钼等微量元素;但钾素较为丰富,所以要注意增施磷肥及微量元素。
2.4农业生产优势具有很大生产潜力,主要是由于区域地势平坦,土体深厚,砂姜层位低,耕地面积大且分布集中连片,有利于发展机械化耕作,具有综合开发利用的规模优势,宜于发展小麦、玉米、棉花等多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3小麦品种筛选及推广应用等生产情况博兴县砂姜黑土土地小麦常年种植面积为5333hm 2,占到全县小麦种植面积的15%~20%,单产6900~7350kg/hm 2,是本县粮食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做好砂姜黑土土地小麦生产,博兴县自2011年开始在店子镇马庄村耕地进行小麦多品种筛选对比试验。
通过多年对比,自30余个山东省主推品种中筛选出济麦22、泰农18、山农15、鲁原502等综合性状好、抗性强、高产、稳产小麦品种,在大田推广应用后取得较好增产效果。
同时,由于耕地平坦集中、交通便利等多种因素影响,博兴县曹王镇、兴福镇、店子镇土地流转进程快、面积大,小麦生产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新格局。
淮北地区砂姜黑土小麦测土配方施肥试验
淮北地区砂姜黑土小麦测土配方施肥试验淮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域之一,砂姜黑土是该地区主要的土壤类型之一,适合种植小麦。
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需要根据土壤的养分情况合理施肥。
本文将结合淮北地区砂姜黑土的特点,介绍其测土配方施肥试验。
一、砂姜黑土的特点砂姜黑土是淮北地区主要的土壤类型之一,具有以下特点:1.土壤质地:砂姜黑土属于砂壤土,土壤颗粒较粗糙,土壤通气性好,但保水能力较弱。
因此施肥时需注意提高土壤的持水能力。
2.土壤pH值:砂姜黑土的pH值一般偏酸,通常为5.5-6.5、对于酸性土壤,应适当施用石灰调整土壤pH值,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3.养分含量:砂姜黑土养分含量较低,特别是有机质含量较少。
因此,施肥时需要提供充足的氮、磷、钾以及其他微量元素,帮助植物生长。
二、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的目的与意义测土配方施肥试验旨在通过对土壤进行全面的化验分析,了解土壤的养分情况,合理配置肥料种类和用量。
这样可以达到以下目的与意义:1.精确施肥: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可以根据土壤养分含量为种植小麦提供精确的肥料配方和用量,以满足小麦生长的需求。
2.高效施肥:测土配方施肥能够避免浪费肥料和过度施肥,充分利用肥料养分,提高施肥的利用率,降低成本。
3.保护环境:通过精确施肥,可以避免施肥过量导致土壤和水体污染,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
三、测土配方施肥试验步骤1.收集土壤样品:根据试验区域的不同,采集代表性的砂姜黑土样品,将样品混合均匀后取一小部分作为试验样品。
2.化验分析:将样品送至专业实验室进行化验分析,包括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指标的测定。
3.根据化验结果确定配方:根据化验结果,针对不同养分含量和小麦的需求,通过计算和比对,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和用量。
4.执行配方施肥:根据确定的配方和用量,将相应的肥料按照合理的比例混合后,均匀施入试验区域,在播种前或播种时进行施肥。
5.试验监测: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定期监测植株的生长情况、叶片颜色和营养状况,记录生长指标和产量等数据,以评估施肥效果。
砂姜黑土小麦超高产栽培技
砂姜黑土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摘要总结了砂姜黑土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与精选种子、秸秆还田、施足基肥与平衡碳氮比、精细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砂姜黑土小麦超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小麦;砂姜黑土;超高产;栽培技术砂姜黑土是淮北地区代表性土壤,其特点是质地黏重,耕性不良,整地播种质量低,缺磷少氮,保肥、保水能力差,但增产潜力大。
安徽省夹沟农场以农业部“夹沟农场万亩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项目为契机,研究出以“坚持秸秆还田,培肥砂姜黑土,改变轮作制度和耕种方式,实行精量宽幅播种和氮肥后移”为核心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体系,2012年6月2日超高产创建田经专家测产验收达到9 945.6 kg/hm2。
1 品种选择与精选种子选择高产、优质、穗形紧凑的多穗型小麦品种,如济麦22。
选用籽粒饱满、发芽率高、发芽势强的精选后的包衣种子。
2 秸秆还田小麦经济产量的形成土壤供肥占2/3,当季供肥占1/3[1],因此超高产攻关田必须熟土层深厚,营养元素含量充足,即肥力要高。
换言之,要在砂姜黑土上获得小麦高产,首先应结合整地进行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水平。
一是运用机械化秸秆直接还田,具有便捷、快速、低成本、大面积培肥地力的优势,是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
二是更新轮作制度。
将一麦一豆模式改为一麦一鲜食玉米模式。
利用鲜食玉米生长周期短、收获早的特点,实现小麦和玉米2季秸秆直接还田,加快土壤改良进度。
三是鲜食玉米收获后抓紧粉碎秸秆,减少水分流失[2],以利腐解。
使用大马力灭茬机具粉碎秸秆,要求粉碎后秸秆长度≤10 cm。
实践表明,秸秆长度在5~8 cm对小麦播种和出苗影响较小。
3 施足基肥,平衡碳氮比秸秆粉碎后深耕前施鸡屎粪30 t/hm2、尿素225 kg/hm2、磷酸二铵375 kg/hm2、氯化钾187.5 kg/hm2、硼肥22.5 kg/hm2、锌肥22.5 kg/hm2 [2]。
4 精细整地整地质量是播种质量的保证。
砂姜黑土的成因与改良利用
所 在 地 的 实 际情 况 。 定适 当 的计 划 和 制
采 用 适 宜 的措 施 。所 谓 “ 因时 制 宜 ”就 , 是 要 考 虑 各 地 的 砂 姜 黑 土 所 处 在 的 不 同 治理 阶段 , 别 制 定适 当 的 计 划 和 采 分 用 适 当 措施 。 砂 姜 黑 土 主 要 开 发 与 治 理 措 施 有
砂 姜 黑 土 是 在 暖 温 带 半 湿 润 气 候
条 件 下 ,主 要 受 地 方 性 因素 ( 形 、 地 母 质 、 下 水 ) 生 物 因 素作 用 , 成 的 一 地 及 形 种 半水 成 土 壤 。 剖面 构 型 为 黑 土 层— — 脱 潜 层 — — 砂 姜 层 。 在 1 5 深 的控 制 .m 层段内 , 必须 同时 具 有 黑 土层 与砂 姜层 两 个 基 本 层 次 。 且 黑 土 层 上 覆 的 近 期 而 浅 色 沉 积 物 厚 度 必须 小 于 6 c 。 0 m
失调 。
一
精
水 , 地 下 水 位 逐 渐 下 降 , 姜 黑 土 底 使 砂
部 的潜 育 层 下 移 . 潜育 层 上 都 呈 现 脱 原
此 ,砂 姜 黑 土 的综 合 治 理 和 开 发 利 用 ,
均 需 因 地 制 宜和 因B f 宜 。 所 谓 “ -S ] ,U l 因地 制宜” ,就 是 要 根 据 砂 姜 黑土 的特 性 及
潜育化 , 氧化还原 电位值增高 。 据测定 ,
1 0 I 0 m 的 脱 潜 育 层 氧 化 还 原 电 - c 处 0 5 位 值 ( )达 5 2 v E h 0 m ,接 近 耕 作 层 的 59 v 3 m 。几 千 年 来 的人 为 耕作 , 裸 露 使 的黑 土 层 逐 渐 分 化 为 耕作 层 、 底 层 及 犁 残 余黑 土 层 。
砂姜黑土改良——障碍因子消减与地力提升技术(张佳宝) (PPTminimizer)
面积(万亩) 2471.5 1993.1 743.0 359.4 5567.0
砂姜黑土发育的地貌类型和剖面特点
砂姜黑土主要发育于河流间和山前低洼 平坦地区
土壤剖面 ①下部有碳酸盐聚集的砂浆层 ②中上部有胡敏酸胶体染黑的黑土层 ③有些土壤上层有被近代沉积物覆盖的暗 棕土层
色黑但有机质含量低, 养分贫瘠,质地粘重,结构发育差, 湿闭,干坚硬,耕性严重不良,有“僵土”之称
55.5 56.2 54.9 54.9 49.9 53.2 53.2 52.9 52.8
177.1 205.2 176.6 176.6 94.5 134.9 134.9 141.9 131.2
<1米
姜黑土 沙粉土 青白土 青白土 白黄土 两合土
两合土 59.6 淤土 0 57.5 淤土 沙粉土 沙粉土 白黄土 白黄土
0
59.6 65.6
58.9 65.4 56.2 200 131.2 205.2 100 52.8 300 65.4 57.8
易效水 难效水 易效水 极难效水 难效水 无效水 极难效水 无效水 400
1m土层储水量(mm) 56.2 205.2 49.9 94.5
94.5 141.9 141.9
65.6 61.3 (57.8 61.1 52.9 g/g) 49.9 61.3 61.1
砂姜黑土COLE和抗压强度与土壤黏粒(<2m)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 砂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砂姜黑土的高粘粒含量是控制土壤胀缩 和坚硬板结的主要因素。
省份
存在障碍因子 的土种名称
黑姜土 瘦黑姜土 黄姜土
砂姜位置 (cm)
53-120 58-102 25-100 70-120 40-120 无 60-100
淮北地区砂姜黑土小麦测土配方施肥试验
淮北地区砂姜黑土小麦测土配方施肥试验1. 引言1.1 砂姜黑土及其特点砂姜黑土,又称淮北黑土,是淮北地区一种典型的黑色壤土。
其主要由淮北地区的黄壤演变而成,具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和良好的土壤结构。
砂姜黑土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适宜种植作物生长。
砂姜黑土还具有良好的肥力,含有丰富的养分,可以为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砂姜黑土是淮北地区一种优质土壤类型,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保水性和肥力,适宜种植各类作物,尤其适宜种植小麦。
对于砂姜黑土种植小麦而言,科学施肥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接下来将介绍砂姜黑土小麦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的相关内容。
1.2 小麦生长特点小麦生长特点是指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特征和规律。
淮北地区砂姜黑土是一种比较适宜小麦生长的土壤类型,因此了解小麦的生长特点对于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小麦生长特点主要包括生长周期长短、生长速度、生长旺盛期、生长阶段等方面。
一般来说,小麦的生长周期大致分为发芽期、生长期、穗肥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小麦的生长速度不断加快,尤其是在生长旺盛期,营养需求较大,对土壤中的养分要求也相应增加。
小麦生长过程中对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也有一定的要求。
比如小麦喜光,受温度影响较大,在高温干旱或低温湿冷条件下生长会受到抑制。
了解小麦的生长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施肥方案,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对于农民增加收益具有积极意义。
在进行砂姜黑土小麦测土配方施肥试验时,需要充分考虑小麦的生长特点,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
2. 正文2.1 试验设计试验设计主要包括试验地点选择、试验方案制定、试验区划设置、施肥方案确定和对照组设置等内容。
试验地点选择要求选择具有代表性和统一性的砂姜黑土地区,保证试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在选择试验地点时,要考虑土壤类型、气候条件、作物种植历史等因素。
制定试验方案是试验设计的关键步骤,需要明确试验的目的、方法和要求。
根据砂姜黑土的特点和小麦生长需求,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和试验设计方案。
豫中平原褐土、潮土、砂姜黑土养分状况分析及培肥措施
许昌市位于豫中平原地区,暖温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气温15℃左右,降水量700mm,气候温和,光照充足[1],是豫中小麦玉米粮食主产区。
土壤类型包括褐土、潮土、砂姜黑土、石质土、粗骨土和棕壤土六大类。
全市耕地面积33.6万hm2[2],其中主要耕地类型有褐土、潮土和砂姜黑土,分别占全市土壤面积的41.4%、37.5%和19.4%[3-4],因此研究这三类土壤的养分现状,对推动豫中平原许昌市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选用豫中平原许昌市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分析测得的土壤养分数据,研究不同土壤类型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大量元素和有效铜、铁、锰、锌等微量元素的养分含量状况,并提出施肥建议与对策。
1.1土壤样品的采集针对不同土壤类型分布状况和农业生产条件,在全市范围内取样,连续三年共采集土壤样品43542个。
分析测试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铁、锰、铜、锌等养分含量。
通过认真比对,从中筛选出19469个均匀分布、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养分测试的结果进行数学统计分析。
1.2分析测试方法土壤有机质采用油浴-重铬酸钾容量法,土壤全氮采用硫酸消解半微量凯氏定氮法,土壤有效磷采用Olsen法(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土壤速效钾采用醋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有效铜、锌、铁、锰采用DPTA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火焰法[5]。
1.3数据处理每项数据按经纬度排序,找出地理坐标重复的记录,重复样点、超位(经纬度)点和无定位样点,将地理坐标重复的数只留下最后一个年度的记录,其余删除。
以土类为单元,把每一个土类的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去除小于5%和大于95%的数据,5%~95%范围内数据参考河南省第二次土壤普查土类数据和近十年区域文献数据审核。
豫中平原褐土、潮土、砂姜黑土养分状况分析及培肥措施李雅男1慕兰1牛银霞2苗小红2(1.河南省土壤肥料站郑州450000;2.河南省许昌市土壤肥料站许昌461000)摘要:通过对豫中平原许昌市主要土壤类型褐土、潮土、砂姜黑土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大量元素和有效铜、铁、锰、锌微量元素的分析测定,探明豫中平原不同土壤类型养分现状,结果表明,豫中平原不同土壤类型潮土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平均含量较低,分别为15.4g/kg、0.98g/kg、119mg/kg,低于褐土和砂姜黑土。
砂姜黑土改良——障碍因子消减与地
1. 杜拉纤维 2. 聚丙烯酰胺 3. ·····
技术验证
秸秆还田方式-耕作方式-控水组合技术 河南郸城城郊乡马寨村
秸秆还田-粉煤灰(黑炭)-控水组合技术试验 河南唐河上屯镇
秸秆还田方式-耕作方式-控水组合技术 安徽涡阳城东镇盛庄村
秸秆还田-粉煤灰(黑炭)-控水组合技术试验 安徽宿州市农科所试验农场
白黄土 0 61.3 0
611.01 0 100
52.9 200 141.9 300
400
1m土2层00储水量(3m0m0)
400
1m土12层--原毛储始管水含水量水上(量升mm; 稳)定后含水量;
3-田间持水量
原状土:0-20cm容重1.32;20-100cm容重1.51 磨细土:0-20cm容重1.34;20-100cm容重1.45
2%黑炭 4.01b 3.06b 9.04b 8.04ab 76.24a 0.41c 0.3034b
4%黑炭 8.54a 4.14ab 10.37b 8.07ab 68.87ab 0.51ab 0.3044b
6%黑炭 10.89a 5.44a 10.87b 9.10a 63.71b 0.57a 0.5048a
5861.590.40 525.68.2 200131.2 2053.020 6557..48 4596.1.92m土层9储4.水5 量2(05.m2m)
易效水 易难效效水水 难极效难水效水 极无难效效水水 4无00效水
沙白粉黄土土 6651..63 (56g71/..g81) 4592..99
94.5141.9
智能墒情监测与精准控水
2.调控减低内聚力
(1)激发式秸秆还田快速提升有机质
两个重要发现 稳定性地力提升:
淮北砂姜黑土区水稻节水措施与配套栽培技术
淮北砂姜黑土区水稻节水措施与配套栽培技术引言水稻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水资源的需求相当巨大。
然而,水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如何减少水稻的用水量,提高水稻的水利利用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淮北砂姜黑土区作为中国水稻主产区之一,具有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需采取适合当地特点的水稻节水措施与配套栽培技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1. 淮北砂姜黑土区的气候和土壤特点淮北砂姜黑土区位于中国华北地区,气候类型主要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分布不均匀。
土壤主要为砂质黑土,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性能,但同时也存在排水不畅等问题。
2. 水稻节水措施a. 选用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根据淮北砂姜黑土区的气候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如抗旱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好的水稻品种。
这样可以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同时,降低对水资源的需求。
b. 合理调整水稻的灌溉水量和灌溉方式通过科学测定土壤水分含量,合理调整水稻的灌溉水量以及灌溉方式。
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分蒸发和深层渗漏,提高水稻的灌溉效率。
c. 利用地膜覆盖技术在水稻生长的关键期,采取地膜覆盖技术,能够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提高土壤温度和湿度,有利于水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降低对水资源的需求。
d. 推广节水农具和管理措施积极推广节水农具和管理措施,如节水灌溉设备、节水农膜、精确施肥等。
这些措施能够减少用水量,提高水稻的水分利用率,达到节水的目的。
3. 配套栽培技术a.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和水稻的生长需求,进行合理施肥。
可以采用有机肥和化肥的配合使用,掌握施肥的时机和用量,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氮肥的损失。
b. 种植病虫害抗性强的品种选用病虫害抗性强的水稻品种,能够减少使用农药的频次和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水稻的质量和产量。
c. 种植绿肥利用绿肥作物进行轮作,能够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质量,提高土壤水分的保持能力,增加土壤的肥力,对水稻的栽培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南阳市砂姜黑土土壤板结的原因、危害及防止方法
河南农业2020年第2期(上)土壤板结是指土壤表层因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在灌水或降雨等外因作用下结构破坏、土料分散,而干燥后受内聚力作用使土面变硬的现象。
砂姜黑土是南阳市第二大土类,主要分布在南阳盆地中心的低平地段,以宛城区、卧龙区、唐河县、新野县、镇平县、社旗县等县区分布面积较大。
近年来,南阳市受施肥方式、耕作方式及种植模式等因素的影响,砂姜黑土土壤板结现象逐年加重,使土壤水、肥、气、热等特性受到抑制,从而使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最终影响作物产量的提高。
一、土壤板结的原因(一)有机肥施入量减少近年来,随着农村环境改善及土地规模化流转经营,有机肥基本不施或很少施用,土壤中消耗的有机质得不到及时补充,土壤中有机质质量分数不足,导致土壤结构变差,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造成土壤的酸碱性过大或过小,导致土壤板结。
(二)耕作方式单一随着玉米免耕技术的推广,土壤耕作基本以冬小麦播种时旋耕作业为主。
砂姜黑土土壤本身黏重,旋耕作业深度较浅,土壤中毛细管空隙较少,通透性差,遇到雨水或农田灌溉后,毛细管被堵塞,加之连年的大型机械旋耕、机械播种、喷药、收获等作业,基本不深松、深耕和深翻,造成耕作层变浅,耕作层以下长期受机械作业而板结。
(三)种植方式单一南阳市砂姜黑土地基本以冬小麦—夏玉米—冬小麦,或冬小麦—大豆—冬小麦轮作种植模式为主,辅以其他种植模式。
由于长期单一的循环种植模式,造成单一的耕作方式,减少了形成土壤团粒结构的外在因素,长期累积造成土壤板结。
(四)长期单一过量施用化肥农户在有机肥施入量减少或不施的基础上,过量施用化学肥料,这些化学肥料除部分被作物当季吸收利用外,多余的肥料沉积于土壤中,使土壤中腐殖质不能得到及时补充,从而引起土壤板结,遇到土壤含水量低或干旱时,造成土壤龟裂。
一是向土壤中施入过量氮肥后,适合土壤微生物活动分解的C/N 为25:1,土壤中微生物的氮素供应每增加1份,相应消耗的碳素就相应增加25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砂姜黑土的形成特点与改良措施
摘要介绍了砂姜黑土的形成特点,对其形态特征和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良措施,以期提高砂姜黑土地区耕地的肥力水平,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砂姜黑土;形成特点;理化性质;改良措施
砂姜黑土是一种具有“黑土层”和“砂姜黑土”的暗色土壤,在安徽省广泛分布,由于受土壤环境因素及其内在性质的影响,农业生产长期处于低而不稳状态,是太和县主要的中低产土类之一。
砂姜黑土在太和县分布较广,全县31个乡镇均有分布,面积10.83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76.47%,其中以坟台、宫集、三堂、洪山、原墙、赵庙、双浮、关集、倪邱9个乡镇面积最大,均在6 666.67 hm2以上,面积为8.85万hm2,占全县砂姜黑土的81.75%,砂姜黑土分布地势低平,海拔24.9~30.9 m,地下水埋深0.56~3.10 m,雨季上升到1 m以内,有时会接近地表。
矿化度﹤1 g/L,水质多属于HCO3-Cl-Ca-Mg型。
现对砂姜黑土的改良利用途径进行研究,以利于提高砂姜黑土的肥力水平,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1 砂姜黑土的形成特点
砂姜黑土是太和县古老的耕作土壤,其成土年代久远,该土母质是由黄土性古老沉积物发育而成,是在该地区独特的地理、水文、地质和气候条件下,富含碳酸钙的母质,经过淋溶沉淀积累、生物积累和旱耕熟化过程逐步演变而形成的区域性土壤类型。
砂姜黑土主要成土过程有以下2个阶段。
1.1 草甸潜育化成土阶段
该阶段形成了2个基本发生层,即黑土层和砂姜层。
黑土层厚30~40 cm,多为暗灰色或黑色,质地重壤土至黏土,有机质含量不高,一般无石灰性,呈碱性反应;砂姜层位于黑土层之下,多为灰黄色重壤土,有潜育化特征,并有锈斑,夹有面砂姜(未硬化的石灰结核)和硬砂姜(已硬化的石灰结核)。
这2个基本发生层的形成不仅与土壤的水分状况有密切关系,而且与太和县地处暖温带地区的干湿交替的气候条件,以及富含碳酸钙的黄土性成土母质有密切关系。
砂姜黑土的黑土层形成时期,即生物繁茂与积累时期,由于该地区地势低平,排水条件差,地表水和地下水流动性小,每年在雨季可能有2~3个月的积水期,但积水不深,能生长耐湿性草本植物,它们的衰亡残体在积水和湿润条件下进行嫌气分解,为土壤表面积累有机质。
翌春雨季到来之前及秋季干旱季节,积水退干,气温和地温逐渐升高,土体通气性变好,又进行好气分解和矿质化过程,部分难以分解的有机质(纤维素、木质等)仍留在土壤中缓慢分解积累,如此循环往复。
由于生物的累积和渍水作用及水质类型等因素共同影响,加之该黏粒分散染色作用极强,从而形成了黑土层。
砂姜黑土有明显的淋溶淀积过程,即上层土壤的碳酸钙被淋溶而淀积于底层,形成不同形态的砂姜。
所谓砂姜即呈姜状的石灰结核。
关于砂姜的形成,其一是由黄土性成土母质富含碳酸钙,其形成过程一般是在生物作用下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水作用形成碳酸,加大了上层土壤中碳酸钙的溶解度,使之成为水溶性重碳酸钙向下层淋溶,但由于地下水去路较小,水位又较高,底土层比较湿润,故淋溶不深。
旱季来到后,地下水位降低,底土层湿度降低,重碳酸钙经脱水后重新形成碳酸钙,在土壤底层局部聚积起来形成砂姜,年复一年地如此淋溶沉积,并与土粒胶结成为大小不一的砂姜,从而形成了具有明显的含有大量的砂姜层。
一般1 m左右的面砂姜和硬砂姜中的碳酸钙主要来自上层,2 m深左右的硬砂姜中的碳酸钙来自土壤的上层和下层的地下水,3 m以下的砂姜盘中的碳酸钙主要来自地下水。
在砂姜形成的过程中,往往伴随铁锰氧化物淋溶与淀积,土体内有锈斑或铁锰结核,并在结构面出现胶膜。
1.2 旱耕熟化阶段
随着历史的推移、海陆变迁、气候条件的适宜及人类社会的发展,早在3 000年以前人们便开始了垦植,对土壤进行耕作熟化。
随着农业的日益发展,人为的耕作、施肥、排水、灌水、轮作等生产活动日益频繁,对砂姜黑土性状的演变,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
如:潜育程度减轻,潜育部位降低,原始的黑土层上部颜色变浅,逐步分化为耕作层、犁底层和残存的黑土层,并改善了表土层的物理性状,提高了土壤有效养分含量。
2 砂姜黑土的形态特征及理化性质
2.1 砂姜黑土的形态特征
层次分明,具有潜育性的黑土层和砂姜层,犁底层以下为棱柱状结构,黑土层厚度一般30~40 cm。
由于受过去古老沟河所致,而部分黑土层厚度可达1~10 m;地势低洼地区黑土层一般露出地表,而在地势稍高垦植较早的地区,黑土层被残存在耕层以下;有的受近代黄泛冲积物覆盖,黑土层被埋藏在覆盖物之下,埋位一般在50 cm以内。
黑土层的下限随地形起伏而变化,不是水平分布;黑土层颜色深浅不一,与含有机质和渍水作用有关,如用H2O2除去有机质后即为灰黄色。
整个土体无石灰石反应。
砂姜层埋位一般在70 cm,其厚度1 m左右,上部少而小,多为面砂姜;下部多而大,多为硬砂姜。
2.2 砂姜黑土的物理特征
砂姜黑土的物理性状不够良好,土壤质地偏重,据有关资料报道,黏土矿化物以伊利石、蒙脱石为主,剖面黏粒含量为28%~34%,耕层以下一般随着深度增加,黏粒含量有增加趋势。
土壤容重 1.24~1.27 g/cm3,耕层总孔隙偏低为53%~56%,耕层以下为46%~50%,土壤水分的物理性状差,毛管性能微弱,导水能力较小,当地下水降到1 m以下时,毛管上升水很难到达地表,故作物易受旱,湿时土体膨胀,封闭了裂隙,透水性差,多雨季节土体水呈饱和状态,故
易受涝。
因此,影响了土壤肥力诸因素的协调,以及土壤与作物之间养分的供需关系。
2.3 砂姜黑土的化学性质
砂姜黑土养分含量中等;有机质为11.0~16.7 g/kg,全氮为0.080~0.104 g/kg,速效磷为6~8 mg/kg,速效钾为158~236 mg/kg,土壤腐殖质的氮碳比为5.8,代换量为14~19 mg当量,受黄泛影响的土壤代换量较高为18~20 mg当量,保水保肥性能较好,速效磷较低,由于土壤母质富含钾和施肥归还,而全钾和速效钾丰富稳定,目前能满足作物生长需要。
砂姜黑土微量元素因土壤呈碱性反应(pH值8.0~8.4),可给性偏低,据试验资料证明,部分作物对施用硼、钼等肥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