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甲苯、二甲苯发展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甲苯、二甲苯发展解析
一、新建、扩建能力强劲增长
近几年世界甲苯产能、消费重心由北美地区逐渐向亚太和中东两个地区转移,预计到2011年,世界甲苯的生产能力将达到2703万吨/年,其中亚洲为1057万吨/年,约占世界甲苯总生产能力39%。
目前我国甲苯的来源为:炼油厂催化重整占80%,乙烯装置热解汽油占16%,煤焦油和其他占4%。国内甲苯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中石化、中石油两大公司。近年来中国芳烃生产发展很快,随着生产厂家新扩建装置的投产,国内供应能力大幅增长,上海赛科、扬子巴斯夫、镇海炼化以及武汉石化均有新建芳烃装置,而中海油芳烃抽提装置产出粗甲苯、粗二甲苯以及C9重芳烃,也因为具有良好的性价比而具有广泛的适应能力。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我国甲苯产能268.22万吨/年,国内炼油/乙烯项目仍有新、扩建甲苯装置投产计划,2008年新增产能将达到125.6万吨/年,届时我国甲苯产能将接近390万吨/年。2007年我国二甲苯产能273.79万吨/年。预计2008年,国内将新增6套、合计229.7万吨/年产能的二甲苯生产装置(不完全统计),分别于3月、5月、9月及12月投产,预计本年度有效能力约为127.4万吨/年。2008~2009年新增产能将达到271.2万吨/年,届时我国二甲苯产能将接近531.99万吨/年。
未来几年我国甲苯/二甲苯产能的增长主要来自乙烯新建装置、芳烃抽提装置、新扩建的炼厂重整装置、改扩建的芳烃装置新增能力以及焦化苯回收量的提高等。
整体来看,国内芳烃整体产能在近几年所表现出来的飞速增长遭遇了国家宏观经济对粗犷式产业进行结构调整的利空,这使得市场供求矛盾在2007~2008年体现得非常尖锐。但是,如果我们根据世界上流行的工艺路线以及国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计划新增芳烃产能的情况看,不难发现,实际上国内芳烃的发展正在从量变走向质变。中石化企业芳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是为了充分发挥炼油化工一体化优势,利用炼油厂和烯烃厂富余的副产品做芳烃原料,采用先进的抽提蒸馏工艺,增产芳烃产品,既满足炼油厂汽油质量升级对芳烃含量的要求,又减少了由于加氢汽油外卖造成的效益流失,也满足了日益旺盛的芳烃产品市场需求,更好地综合利用炼油和乙烯的芳烃资源,同时兼顾汽油质量升级的要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品的升值。
二、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屡创新高,甲苯原料石脑油价格大幅提升,石化企业生产成本也将大幅提高,同时国内下游市场需求不振,而2008~2009年国内甲苯产能又将大幅增加127.6万吨/年,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
就目前市场情况来看,未来5年内华东市场依然是市场消费能力的重点地区,所以华东市场的重要程度依然不言而喻。
由于中石化企业存在优良的地理优势,使得这些企业至少拥有着将近500~700元/吨的综合成本竞争优势,加上固定客户对其产品适用性良好,是市场份额居于主导地位的支配者。中国石化将积极扩张炼油能力,其中包括在河北曹妃甸新建1000万吨级炼油、100万吨级乙烯,以及将石家庄炼化改造为千万吨级炼油厂。
中石油对于芳烃项目的扩展也在积极进行。西北地区乌鲁木齐石化公司100万吨/年对二甲苯芳烃联合装置项目于2006年5月19日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核准,2007年9月启动,预计于2009年9月30日建成投产。这个总投资38.67亿元的项目,将成为当前世界同类装置中单系列规模最大的百万吨芳烃联合装置,投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超过150亿元。该项目建成后,将与独山子1000万吨炼油基地相配套,实行原料互相供应,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100万吨/年对二甲苯芳烃联合装置的建设,将进一步为新疆各相关产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国内芳烃近一段时间的扩能计划看,很多厂家的扩能也是重中之重,并且也是符合国家未来长远发展战略要求。如果这些企业的产能基本释放出来,将成为控制市场的最关键因素。
继2006年甲苯、二甲苯行情历史性冲高后,众多贸易商涌入芳烃贸易行列。2007年受到国家来自环保政策和出口退税政策的打击,市场需求量较上年有明显萎缩。在供应面猛增,而需求面萎缩的背景下,目
前国内甲苯、二甲苯库存居高不下。
此外,国内石油级国标甲苯、二甲苯替代品的大量投放市场,不断为下游厂商接受和偏好,抢占了部分市场。从中海油惠州的非标甲苯、二甲苯,到赛科的非标二甲苯,以及进口非标甲苯,再到焦化甲苯、二甲苯,国标市场受到严重侵蚀。
三、自给率逐年提高,需求呈现疲弱
(一)国内甲苯市场消费需求
2006~2007年随着我国甲苯大型新建装置的投产,甲苯产量也在迅速增加,自给率逐年提高,2007年我国甲苯产量为152万吨,自给率已达到77.4%。因宏观经济的周期调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需求并没有明显增长,进口量锐减,市场供应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2000~2007年我国甲苯生产、消费统计见表1。
表12000~2007年我国甲苯生产、消费统计
单位:万吨/年、万吨
年份产
量
进口
量
出口
量
表观消费
量
自给率/%
200 0 48.
4
57.3 0.5 105.2 46
200 1 63.
9
72.9 0.2 136.6 46.8
200 2 69.
7
86.3 0.2 155.8 44.7
200 3 83.
8
98 0.2 181.7 46.1
200 4 82.
4
81.7 0.2 163.9 50.3
200 5 90.
3
80.6 0.2 170.7 52.9
200
6
136 56.7 0.3 192.4 70.7
200
7
152 44.5 0.2 196.3 77.4
2007年我国甲苯表观消费量为196.3万吨,主要集中在制苯、二甲苯和溶剂等领域,用于苯和二甲苯生产的甲苯约占其总量的65%,甲苯还可用来生产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苯甲酸等化工产品,其他用途包括用于油墨、粘合剂、杀虫剂、表面活性剂、燃料和制药的溶剂。2010年预计消费量为400万吨。由于国内对二甲苯生产将快速增长,甲苯作为歧化原料的消费会增加。其他领域甲苯的需求也将有少量的增长,但增长幅度不会很大。
甲苯在溶剂领域的消费量逐渐下降,主要替代物是丙酮、环己酮、甲乙酮、醋酸酯类等非芳烃溶剂。
甲苯歧化制成纯苯、对二甲苯以及深加工制得TDI的精细化产业链是当前国内甲苯消费的新增热点,这也是符合我国近年来经济结构调整思路的。
纯苯:扬子石化40万吨TDP生产装置,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甲苯歧化纯苯的装置,装置产能为14万吨/年。同国外生产工艺不同的是,国内歧化装置相对较少,该生产工艺并非主流,所以仅对局部地区的行情会起到短期的效果。
对二甲苯:甲苯可以歧化生产对二甲苯,我国甲苯歧化企业均以对二甲苯作为目标产品。近些年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