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透镜-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与练(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生活中的透镜知识点精讲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生活中的透镜知识点一: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2.投影仪;3.放大镜。
【例题1】如图所示,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在_______时,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倒立、放大的像;投影仪上有一块平面镜,它的作用是_______,使像能够投射到屏幕上。
【答案】10~20cm,改变光路。
【解析】本题考查投影仪成像原理。
投影仪、幻灯机都是利用物距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同时考查了平面镜对光的反射作用。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则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在10~20 cm时,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倒立、放大的像;投影仪成像时,因为光沿直线传播,会竖直向上射出,投不到幕布上;加上平面镜,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从而使像能成在幕布上。
知识点二: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的性质1.照相机:(1)镜头是凸透镜;(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透镜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投影仪:(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3)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交卷、屏幕。
3.放大镜:放大镜是凸透镜,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注: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靠近物体。
【例题2】小明同学在第二届农博会上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下了同一盒新品种彩色花菜的两张照片。
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B.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C.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D.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答案】C【解答】A.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老花镜也是凸透镜,属于同一类透镜,故A正确。
5.2生活中的透镜(分层作业)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5.2 生活中的透镜一、照相机1.照相机的镜头是透镜;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透镜焦距,成的是,的像。
【答案】凸,二倍,倒立,缩小,实。
【详解】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像的特点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如图所示是某超市的支付设备“刷脸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刷脸机”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的工作原理相同B.经“刷脸机”的镜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C.“刷脸”时顾客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D.要使屏幕上自己的像变大,需要靠近摄像头【答案】D【详解】ABC.摄像头的工作原理与照相机相同,“刷脸”时,人要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BC错误;D.要使屏幕上自己的像变大,需要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即要靠近“刷脸”机镜头,故D正确。
所以选D。
3.如图所示,在自制“照相机模型”时:(1)应该选用(填“凸”或“凹”)透镜作镜头,选用(填“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膜来承接像。
(2)观察时,小明应将端(填“A”或“B”)对着要观察的物体,并选择(填“亮”或“暗”)的物体作观察对象。
【答案】(1)凸,半透明;(2)B,亮。
【详解】(1)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来工作的,故应选用凸透镜作镜头。
透明的膜让光完全透过,看不清影像;不透明的物体将光完全挡住,人看不到像。
故选用半透明膜,既能在上面成像,还能让光通过一部分,使人看到像。
(2)在使用时,应该将镜头对准物体。
物体越亮,通过透镜成的像越明亮越清晰。
故应选择较亮的物体作为观察对象。
二、投影仪4.放在投影仪上的图片在屏幕上成一个立的、的、像(填“放大”或“缩小”、“虚”或“实”)。
【答案】倒,放大,实。
【详解】投影仪的原理是: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在屏幕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或幻灯片。
5.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广告投影灯,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
其中广告片位于镜头(选填“二倍焦距以外”、“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或“一倍焦距以内”),为了在地面上得到更大的广告图像,应当使投影灯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地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
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5.2、生活中的透镜一、选择题1.图1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烛焰、凸透镜、光屏所处的位置,此时在光屏上恰能看到一清晰的像。
下列仪器中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是()图1A.照相机B.放大镜C.投影仪D.潜望镜2.用镜头焦距为50 cm的照相机给人照相时,人与照相机镜头之间的距离应该() A.等于50 cmB.在50 cm到100 cm之间C.等于100 cmD.大于100 cm3.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凤蝶。
如图2所示,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将链接例2方法指导() A.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B.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C.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D.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图24.如图3所示,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时,成缩小的实像。
下列仪器的成像特点与其相同的是()图3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显微镜5.放映幻灯片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更大的像,应采取的措施是()A.幻灯机离屏幕远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小一些B.幻灯机离屏幕远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大一些C.幻灯机离屏幕近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大一些D.幻灯机离屏幕近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小一些6.同学们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时,从侧面可以观察到温度计插入水中的部分变大了,下列设备中应用了这一光学原理的是()A.照相机B.放大镜C.投影仪D.平面镜7.用普通照相机拍照时,要按被照物体距相机镜头的远近进行“调焦”,使用起来不太便捷。
有一种“傻瓜”相机,只要把想拍摄的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不论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在照片上都比较清晰,从而使拍照的过程变得十分快捷。
这种“傻瓜”相机不用“调焦”的奥秘是()A.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B.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C.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D.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8.望远镜能对远处的物体进行视角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A.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9.探究小组将装有半杯清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放在水平窗台上,透过玻璃杯观察街对面的指路牌。
【精品】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 生活中的透镜 练习 含答案
第五单元课题2《生活中的透镜》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1.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属于实像的是()A.B.C.D.2.下列各种成像中,成的是实像的一组是()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照相机成像⑤幻灯机成像.A.①④⑤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⑤3.关于实像和虚像.正确的判断是()A.实像能用光屏得到,虚像不能用光屏得到B.虚像是人的错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实像却相反C.平面镜只能成虚像,凸透镜只能成实像D.由光的反射成虚像,折射成实像4.如图所示,将透镜置于太阳光下,在另一侧的纸上会形成光斑,说明()A.该光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该光斑一定在透镜的焦点上C.此类透镜可以制作近视镜片D.此类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5.关于以下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潜望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6.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乙图中字的清晰的像成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B.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C.甲、乙两图中成的都是虚像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7.投影仪能将物体的像投影到前方的屏幕上,并且放大“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有平面镜,投影仪成的是正立的放大的虚像B.投影仪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只要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就可以了D.投影仪上的平面镜是用来成虚像的8.如图所示,是对同一个物体拍摄的两张清晰程度相同的照片底片,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照相机的镜头焦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拍摄a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B.拍摄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C.拍摄a与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一样大D.无法判断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9.我们常说眼见为实,但是通过光的学习,我们发现许多眼见为虚的例子.试举三个不同类型例子说明眼见为虚,并解释原因。
物理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上册5.2 生活中的透镜 课时练含答案(2)
5.2生活中的透镜一、选择题1.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就在《墨经》中记载了小孔成像等光学现象,下列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彩虹的形成B.桥在水中的倒影C.用放大镜看报纸D.路灯下人的影子2.光刻技术是现代纳米级电路的基石,利用透镜将绘制在掩膜上的电路通过紫外光投射到涂有光刻胶的硅片上,从而制造出集成电路.如图所示,此时恰好在硅片上得到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缩图透镜相当于凹透镜B.此投射原理与投影仪的原理相同C.硅片位于缩图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D.硅片上形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彩虹是色散现象B.光从一种透明介质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不一定发生改变C.在光线较暗的房间里,要想用照相机拍电视机上的画面必须使用闪光灯D.镜子上蒙上一层小水珠后就无法看清物体在镜中成的像,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4.晴朗的夏天,会发现树荫下的地面上有好多“圆形的光斑”。
下列光现象与“圆形的光斑”成因相同的是()A.墙上“兔”B.水中“塔”C.空中“桥”D.镜中“字”5.现在的教室作为标准化考场,都安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子监控器,其主要由光学系统和光电转换系统两部分组成。
光学系统收集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经光电转换系统转换成电信号并输送到监控中心。
其中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A.凸透镜成正立放大实像B.凹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C.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D.凹透镜成到立放大虚像6.如图所示是我国在2000多年前的《墨经》中记载的小孔成像实验。
从物体出发的光沿直线穿过小孔,照在小孔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孔所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有关B.小孔所成像的大小跟小孔的大小有关C.小孔成像的原理跟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D.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变,将物体远离小孔,光屏上像变小7.如图所示的光学现象,其成像原理和成像虚实均相同的一组是()①镜下的“大熊猫”;②小孔成像“倒”景;③平面镜看“牙”;④水中“笔”弯折A.①和③B.②和③C.①和④D.③和④8.皮影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现象中与皮影戏中“影”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小孔成像B.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C.海市蜃楼的成因D.照相机原理9.2022年2月,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小红得到了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
人教版物理初二上册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
人教版物理初二上册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平行光线在水中射过其中的气泡,折射光线将〔〕A.平行B.集聚C.发散D.不确定2.如图甲所示,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空玻璃瓶的前方,透过玻璃瓶观察到的情形如图乙;将玻璃瓶灌满水后,将铅笔由接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渐渐地移动,同时透过玻璃瓶观察铅笔的像。
关于以上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如图乙,人能透过空玻璃观察到铅笔是光的反射成像,此像是虚像B.人透过装水的玻璃瓶可以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像,此像是虚像C.人经过盛水的玻璃瓶可以观察到如图B所示的像,此像是实像D.人经过盛水的玻璃瓶可以观察到如图C所示的像,此像是实像3.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状况,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照相机成正立、增加的实像B.投影仪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望远镜的物镜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D.显微镜的目镜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4.如图是应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文字的情形,以下剖析正确的选项是〔〕A.左图看到的像是虚像,将透镜适当远离课本像会变小B.右图看到的像是实像,将透镜适当远离课本像会变大C.假定两个透镜的焦距相反,那么右图中透镜距离课本较近D.假定两个透镜到课本的距离相反,那么右图中透镜的焦距较小5.小华用透镜观察书上的字,看到如下图情形,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图中成的是虚像B.图中成像规律可运用于投影仪C.图中的透镜制成的眼镜可以用于矫正远视眼D.图中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变大6.小明在物理实验室里把一个透明圆柱形试管装满水塞上塞子后横放,如下图,再将该试管贴近书本,透过试管观看书本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践大小相等〕,那么他所看到的虚像能够是〔〕A.B.C.D.7.很多场所正式运用人脸识别系统,人们进入场馆距门口0.5m~1.2m处时,装置在门上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停止核对,以下关于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镜头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相当于凸透镜②相当于凹透镜③焦距能够为0.1m④焦距能够为0.5m⑤人离镜头越近,成的像越大⑥人离镜头越近,成的像越小。
生活中的透镜—2020年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训练课件PPT(34页)
课后训练
15.(2018·枣庄)近期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 来了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 “自拍神器”可以( D ) A.增大像距 B.增大像的大小 C.缩短景物到镜头距离 D.增大取景范围
课后训练
16.小明同学把一块透明的玻璃板放在书面上,在玻璃板 上滴一个小水珠,透过小水珠看书上的字,如图所示 ,小明看到的是( ) A.放大的虚像 B.放大的实像 C.缩小的实像 D.缩小的虚像
课后训练
13.(2019·遂宁)为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交管部门在很多十 字路口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车辆的现场 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填“凸” 或“凹”)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 等 大 ”) 的 实 像 , 当 车 辆 远 离 摄 像 头 时 , 所 成 的 像 将 会 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课后训练
【点拨】由题图可知,物体通过凸透镜成的是正立、放大 的像,则这个像一定是虚像。 【答案】A
课后训练
17.小明同学用放大镜做实验时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 象。下列光学仪器的成像规律与小明看到的实验现象的 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C ) A.平面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潜望镜
课后训练
课堂导练
5.投影仪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镜头:相当于一个__凸__透__镜__。 (2)屏幕:相当于___光__屏___,用来承接投影仪所成的像。 (3)平面镜:用来改变光的__传__播__方__向______。
5.2生活中的透镜 同步练习 答案版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5.2生活中的透镜【A层基础必会】考点一照相机1.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照相机成像原理的是(D)2.下列与照相机所成像的性质相同的是(C)A.太阳镜B.放大镜C.监控摄像头D.电影放映机考点二投影仪3.如图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
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倒着(选填“正着”或“倒着”)插入架上。
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实(选填“实”或“虚”)像。
4.(跨学科·日常生活)如图所示,小雨利用一只放大镜和一个鞋盒自制了一台简易手机投影仪。
手机打开后置于鞋盒内,使手机屏幕正对放大镜。
调节手机、放大镜、墙壁之间的距离。
手机屏幕就能清晰地投影在墙壁上。
投影到墙壁上的画面是手机屏幕放大的实像(选填“实像”或“虚像”)。
小雨发现墙壁上的画面较暗,为了使墙壁上的画面看起来更明亮,可采取的措施是增大手机屏幕的亮度。
考点三放大镜5.水族馆里的小金鱼在球形鱼缸中供游客观赏,球形鱼缸起到了放大镜的作用,我们看到的小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的虚像(选填“实像”或“虚像”)。
6.如图甲所示是一款手机屏幕放大器,利用它可以实现“小屏变大屏”,图乙为其观看效果。
透过透明的屏幕放大器看到的是手机屏幕的虚(选填“实”或“虚”)像,这与放大镜(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
考点四实像和虚像7.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D)A.虚像能用光屏承接B.实像和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C.虚像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D.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8.如图所示,图中成实像的是(B)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B层能力提升】9.如图所示是王爷爷小孙女的照片,王爷爷用放大镜贴近照片所看到的像是(B)10.放映幻灯片时,要想使银幕上出现大的“F”字母,幻灯片正确的放法应该是(A)11.某人用照相机拍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C)A.拍不到,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B.拍不到,因为平面镜成的是实像C.能拍到,但底片上的像与镜中人的上、下、左、右都相反D.能拍到,但底片上的像与镜中人左、右相反。
2022年人教版物理八上《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五单元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1.以下描述符合实际的是〔〕A.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人离平面镜越远,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小C.“潭清疑水浅〞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D.凹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具有发散作用【解析】A、投影仪的工作原理: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B、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总是大小相等,所以,人离平面镜越远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不变,故B错误;C、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导致看到的“物体〞变高,所以“潭清疑水浅〞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故C正确;D、凹透镜对平行或不平行的光都具有发散作用,故D错误。
应选:C。
2.国庆假期,公园里游人如织。
有来自外地的四位游客在同一地点,分别用不同型号的甲、乙、丙、丁相机〔焦距f甲>f丙>f丁>f乙〕,对同一景物﹣﹣“亭子〞,各拍了一张照片,如图A、B、C、D所示。
我们可以判定:乙相机拍摄的照片是〔〕A .B .C .D .【解析】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越大,那么像越大;由图可知,乙相机的像距〔底片到镜头的距离〕最小,像最小,故照片B是用乙拍摄的;应选:B。
3.小红用同一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同一书本上的字,看到如下图两种情景。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甲乙两图成像都是因为光的折射B.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C.甲图中书本到凸透镜的距离比乙图中书本到凸透镜的距离大D.甲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解析】A、图中都是使用凸透镜观察物体,光透过凸透镜会发生折射,故A正确;B、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那么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故B正确;C、甲图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小于焦距;乙图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所以甲图中书本到凸透镜的距离更小,故C错误;D、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故D正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生活中的透镜 同步练习题 含详细答案
5.2 生活中的透镜一.选择题(共14小题)1.长春美丽的南湖公园里所能看到的光现象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凉亭在湖水中的倒影是实像B.杨柳成荫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人眼看到的水中的鱼是实像D.从不同方向能看到荷花是镜面反射现象2.下列关于“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像是倒立、等大的实像B.“平面镜成像”﹣﹣﹣﹣﹣﹣﹣﹣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C.“照相机成像”﹣﹣﹣﹣﹣﹣﹣﹣﹣﹣﹣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D.“放大镜成像”﹣﹣﹣﹣﹣﹣﹣﹣﹣﹣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3.下列对光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说法是()A.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没有光射入眼睛B.通过放大镜看书,看到的字是实像C.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紫外线具有热效应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因为水珠对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程度不同4.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虚像就是影子,实像是由实际光形成的光斑B.虚像是人的幻觉,实像有实际光进入人眼C.实像是光经过折射后形成的,虚像是光经过反射后形成的D.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则不能5.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凸透镜成的像是实像B.实像和虚像都可以是倒立的C.用光屏可以承接的是实像,不能承接的是虚像D.放大的像是实像,缩小的像是虚像6.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其中()A.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B.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C.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D.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②⑤7.在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女航天员王亚平制造了一个小水球,我们看到了她在水球中的“倒影”,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倒影”不能成在光屏上C.若王亚平距水球变近,“倒影”会变小D.若王亚平距水球变远,“倒影”会变大8.潜望镜、老花镜、近视镜、汽车的观后镜,依次用的是()A.凹透镜、凹透镜、凸透镜、凸面镜B.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凸面镜C.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凸透镜D.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凸透镜9.如图所示,白板上嵌入LED灯做成的两个发光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板前(图乙),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发生了变化,根据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下方箭头是利用凸透镜形成的虚像C.下方箭头成像原理在生活中应用是照相机D.乙图看到上方箭头是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10.初中毕业时摄影留念,全班合影后,改拍个人的校园纪念照,这时应该()A.照相机离人近些,并增大暗箱长度B.照相机离人远些,并缩短暗箱长度C.照相机离人远些,并增大暗箱长度D.照相机离人近些,并缩短暗箱长度11.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
5.2 生活中的透镜 练习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有解析)
2测试时间:20 分钟1.小红同学学习了“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不正确的是( )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B.人眼观察到虚像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C.实像能用光屏承接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2.如图所示,通过画光路图可确定物体所成的像。
下列器材的成像原理与这个光路图相同的是( )A.放大镜B. 电影放映机C.照相机D.投影仪3.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虚像是人的幻觉,一定没有光进入人眼B.无论实像还是虚像一定是实际光线或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C.夏天树荫下地面上圆形的亮斑是树叶的实像D.小孔成像中的像是虚像,像一定是缩小的4.下列成实像的是( )a.用放大镜观察;b.用照相机拍摄景物;c.用投影仪在屏幕上投影;d.用平面镜矫正姿势。
A.a 、bB.b 、cC.a 、cD.c 、d5.2022 年2 月10 日晚,北京2022 年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决赛, 中国队获得银牌。
该项比赛运动员在起跳后做出各种难度动作得分,需要现场大量摄像机记录现场画面,而运动员在起跳瞬间会带起大量积雪,不可避免会有部分雪花掉落在摄像机镜头之上,假如有一块雪落到一个镜头上,挡住了一部分镜头,则该镜头的直播画面( )A.将出现雪块的像B.不会出现雪块的像,但画面显示不再完整C. 比正常暗,但不影响其完整性D.不完整,并且变暗6.如图所示是一种投影仪示意图。
图中的平面镜的作用是;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的画面,若要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得大一些,应将凸透镜适当向(选填“上”或“下”)调。
7.如图所示,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是、的虚像。
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 度,要想使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稍微些;若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10 倍,则他看到的裂纹的夹角是度。
2022-2023学年秋季学期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生活中的透镜练习
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练习题姓名一、基础巩固1、放大镜就是一个镜,放大镜成、的像。
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镜,照相机成、的像。
3、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镜,投影仪成、的像。
4、实像是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像的一个特点是(填“可以”或“不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虚像是实际光线的相交而成的像,像的一个特点是(填“可以”或“不可以”)呈现在光屏上。
二、能力提升5、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胶卷相当于,来自物体的光经过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______ (放大、缩小)的像。
实际拍摄时,为使远近物体都能成清晰的像,应调节照相机的______到胶片的距离。
6、清晨,小草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珠产生了______镜的功能,形成了放大的______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__射现象的结果。
7、用放大镜观察指纹,看到的指纹是(填“放大”或“缩小”),然后用放大镜观察窗外的树,可以看到树的像。
三、扩展应用8、拍摄照片时若想使底片上的像变大,应使相机物体,同时使镜头底片。
9、从圆形装水的鱼缸侧面看缸中游动的鱼,所看到的像是()A.鱼的放大的虚像B.鱼的等大的虚像C.鱼的缩小的实像D.实际的鱼10、老师使用投影仪时,要想使屏幕上出现放大的“下”.如图所示,正确放置的投影片是()11、如图所示,S′是物体S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那么此图表示什么的成像示意图()A.照相机B.放大镜C.幻灯机D.投影仪12、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说法正确的是()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潜望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C、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D、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课时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将如图甲所示的黑白卡片放在一只未装满水的薄高脚玻璃杯后面,在高脚杯前方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此时装水部分的高脚杯和杯内水的组合相当于一个()A.平板玻璃B.凸面镜C.凸透镜D.凹面镜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B.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C.人透过水球成的像D.勺柄好像在水面处折断3.如图所示,为小赵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的一种成像情况,下列哪种光学器件成像原理与它相同()A.投影仪B.照相机C.电影放映机D.放大镜4.如图是小明拍摄“东方明珠”时的情景。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小明在地上的影子形成的原理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B.用照相机拍照时,镜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C.数码相机屏幕的彩色画面,由红、黄、蓝三种色光组成D.水中建筑物的倒影是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5.2021年河南春晚《唐宫夜宴》演出后迅速火遍全国。
如图所示为固定摄像机拍摄演员表演时的情景。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摄像机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B.演员在摄像机感光元件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演员位于摄像机镜头二倍焦距之外D.演员靠近摄像机时,感光元件上的像变小6.下列所成的像为实像的是()A.人在平面镜中成的像B.山在水中的倒影C.邮票经放大镜成的正立放大的像D.太阳经过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圆形光斑7.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放大镜成像B.水中的倒影C.水面“断筷”D.手影的形成8.在玻璃杯(其厚度不计)的杯底放一枚硬币。
装满水后将杯子端到眼睛的高度,再慢慢下移。
当杯子下移到某一位置时,如图所示,可以看到大小不同的“两枚硬币”。
关于这个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看到水中的“小硬币”,是光从空气射向水时发生了折射B.“小硬币”是物体成的实像C.“大、小硬币”都是虚像D.看到的“大硬币”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放大实像二、填空题9.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作用(选填“会聚” 或“发散”),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选填“反射”或“折射”)。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课时练《5.2 生活中的透镜》(含答案解析)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课时作业一、选择题(共7小题)1.将如图甲所示的黑白卡片放在一只未装满水的薄高脚玻璃杯后面,在高脚杯前方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此时装水部分的高脚杯和杯内水的组合相当于一个()A.平板玻璃B.凸面镜C.凸透镜D.凹面镜2.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不可能与物体等大B.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射入人眼D.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3.以下有关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要使投影仪在屏幕上成的像更大一些,应让投影片离镜头更近一些C.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放大镜只能成放大的像,不能成缩小的像4.关于虚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低头在湖里看到天上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B.用放大镜看书上的文字,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看到小孔成像仪屏上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虚像D.低头看到湖里游动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5.小明对下列光学成像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①平面镜成像;②小孔成像;③放大镜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⑤照相机的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透镜及应用
第2节生活中透镜
01
02预习导学
(一)课前阅读:
预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94--96页内容,思考并且完成下列活动:活动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照相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大家使用过照相机吗?关于照相机的结构,大家知道多少?
(2用照相机照相时,与物体比较:像是缩小还是放大?
(3)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4)像距与物距哪个大?
(5)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
活动2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投影仪”,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关于投影仪的结构,大家知道多少?
(2)使用投影仪时,与物体比较:像是缩小还是放大?
(3)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4)像距与物距哪个大?
(5)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
活动3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放大镜”,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拿起桌上的放大镜看书上的字,并改变放大镜与书的距离,观察书上字的大小是否改变?什么时候字较大?放大镜总是能把字放大吗?
(二)基础梳理
5.2 生活中的透镜
一、照相机
1.工作原理:物距焦距时,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实像。
2.结构:
(1)镜头:相当于一个。
(2)胶片:相当于。
3.照相时:
(1)移动照相机主要是改变物距;
(2)前后伸缩镜头主要是改变像距。
二、投影仪
1.工作原理:物距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二倍焦距时,
凸透镜能成像。
2.结构:
(1)镜头:相当于一个镜。
(2)屏幕:相当于。
(3)平面镜:改变。
3.使用时,移动投影仪主要是改变像
距,上下伸缩镜头主要是改变物距。
三、放大镜
1.工作原理: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
镜能成正立放大虚像。
2.使用方法:
物体一定要放在凸透镜的以内。
【加油站1】1.照相机:
【加油站2】2.投影仪:
【加油站1】
3.放大镜:
(三)预习作业
1、以下有关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矫正近视眼用凹透镜,主要是利用它对光的会聚作用
B.要使投影仪在屏幕上成的像更大一些,应让投影片离镜头更近一些
C.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D.放大镜只能成放大的像,不能成缩小的像
2、有一天晚上,小芳同学在未开灯的房间里看电视时,拿着一个凸透镜在电视机与对面墙壁间移动,忽然她看到墙壁上出现了电视机屏幕的放大画面。
那么关于像的性质和这一成像原理的应用判断正确的是( ) A.正立的像;放大镜 B.倒立的像;照相机 C.正立的像;幻灯机 D.倒立的像;投影仪
3、用普通照相机拍照时,要按被照物体距相机镜头的远近进行“调焦”,使用起来不太便捷。
有一种“傻瓜”相机,只要把想拍摄的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不论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在照片上都比较清晰,从而使拍照的过程变得十分快捷。
这种“傻瓜”相机不用“调焦”的奥秘是( )
A.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B.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C.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
D.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
4、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应 ( )
A.变小
B.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5、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的。
如图所示,有关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它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似
B.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它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相似
C.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凹透镜,它的成像原理与放大镜相似
D.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些,人应离镜头远些
03 强化训练
说明:1.时间:10分钟;2.分值:30分(每题10分)3.要求:合上书本,独立完成。
1.(2023湖北随州)细心观察的小明发现身边处处有物理。
下列他观察到的现象或事例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课堂上老师用投影仪将同学们的忧秀作品展示投影
B.太阳高照时校园长廊下斑驳的树影
C.午后阳光通过课桌上透明水杯形成的彩色光带
D.晚自习时教室窗户玻璃里出现的另一个“自己”
2.(2023山东临沂)4月20日,天空上演了2023年的首次日食,本次日食出现了日全环食现象,给人们带来难得一见的天文盛宴。
下列光现象,与该现象成因相同的是()
A.小孔成像 B.水中倒影
C.镜中文字 D.空中彩虹
3.(2023重庆)诗人李白根据光的反射现象写下美妙诗句“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图中也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水球成像B.晷针留影
C.江面倒影D.铅笔“折断”
4.(2023山东枣庄)用冰取火,似乎不可思议,但这绝非传。
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我国古代就把冰块制成透镜,利用透镜对光的__________作用将物体点燃,如图所示。
此类透镜应用非常广泛,用它制作的眼镜片可以用来矫正__________眼;照相机的镜头也相当于这类透镜,用照相机拍照时,胶片上形成__________(填像的性质)。
预习作业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远处物体反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近视眼可利用具有发散特点的凹透镜矫正,故A错
误;要使投影仪在屏幕上成的像更大一些,即像距变大,物距必须减小,所以说投影仪的镜头要距投影片更近一些,故B正确;照相机是应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故C错误;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在成像时,实像可放大、可缩小、可等大且实像是倒立的;而虚像只能是放大且正立的,故D错误。
2、答案:D
解析:墙壁上出现了电视机屏幕的放大画面,说明像能用光屏承接,由此可知凸透镜成的应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应用了这一原理。
故选D。
3、答案:B
4、A
5、答案:A
解析: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它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已知镜头焦距为f,则人的脸距离凸透镜大于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人靠近镜头时,物距变小,故像距应该变大,同时像变大;故BCD错误,A正确。
强化训练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课堂上老师用投影仪将同学们的忧秀作品展示投影,利用的是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规律,凸透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太阳高照时校园长廊下斑驳的树影,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B符合题意;
C.午后阳光通过课桌上透明水杯形成的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晚自习时教室窗户玻璃里出现的另一个“自己”,利用的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A
【解析】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镜中的文字是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故C不符合题意;
D.空中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答案】C
【解析】A.水球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晷针留影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结果,故B不符合题意;
C.江面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利用光的反射,故C符合题意;
D.铅笔“折断”是光经过不同介质发生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会聚远视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析】由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可以把冰块削成凸透镜形状,把太阳光会聚在焦点上,就可以点燃物体;远处物体通过人眼所成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为远视眼。
为了使像成在视网膜上,需要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原理是物体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像成在另一侧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