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注释商榷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及注释(人教版高一上册)
烛之武退秦师(左丘明)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译文九月甲午,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经没有用应有的礼仪来接待他,并且在依附于晋国的同时又依附于楚国。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
”郑伯同意了。
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
”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墙上放下去,去拜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即将要灭亡了。
如果使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越过别国(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件事是困难的,为什么要使郑国灭亡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如果放弃灭郑,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节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人教版中学古文注释商榷(六则)
人教版中学古文注释商榷(六则)作者:李露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2013年第11期中学语文课本的古文注释对于中学生学习古文、提高语文素养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现行人教版中学语文古文注释总体来说是很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现将其梳理成条,以供参考。
1.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
”原注:“素帐:未染色的帐子。
”按:“素”当是“白色”的意思,所以“素帐”应是“白色的帐子”。
理由如下:(1)古文中“素”表示“白色”的意思有很多用例,根据《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可知“素骥”是指白马,“素鱮”是指白鲢,“素鬓”是指白发,“素骖”是指驾车的白马,“素帘”是指白色的帘子,“素罗”是指白色的沙罗,“素规”是指白色的圆圈,“素雪”是指白雪。
由这些用例可知“素”在表示颜色时,基本上都是“白色”的意思,所以在文章中的注释直接解释为“白色的帐子”更准确。
(2)“素帐”,《汉语大字典》里解释为“白色的帐子”。
2.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原注:“唳:鸟鸣。
”按:“唳”在《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辞源》《故训汇纂》等书里都有这样两个义项,一是指鹤鸣,二是泛指鸟鸣。
笔者认为这里的注释应为“唳:鹤鸣,这里指鹤高亢地鸣叫。
”理由如下:(1)古书中“唳”指“鹤鸣”的用例很多:①唳清响於丹墀,舞容飞於金閣。
(宋朝鲍照的《舞鹤赋》)②松寒迷唳鹤,草暖集眠牛。
(明朝何祖明的《上祖茔》)③鹤唳天边秋水空,荻花卢叶起西风。
(唐朝陈羽的《小江驿送陆侍御归湖上山》)以上的例子均是《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里作为“鹤鸣”这个义项下面的用例,可见只要有“鹤唳”这个因素出现,“唳”的解释都是“鹤鸣”;另外,动物的叫声大部分都有特定的动词,比如龙吟、虎啸、猿啼,所以《童趣》这篇课文里“唳”的解释为“鹤鸣”可能更好,也便于学生更准确理解“唳”的含义并使用这一字。
《烛之武退秦师》有待商榷的两个注释
《烛之武退秦师》有待商榷的两个注释其一,“臣之壮也”之“壮”教材注释:我壮年的时候。
笔者认为,教材注释不够准确,也不符合语境。
“臣之壮也”之“壮”,应与《勾践灭吴》“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之壮同义,应指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同于壮年。
此处宜理解为“我年轻力壮的时候”,这样理解,更符合语境。
下文言“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想要表达的是对自己“年轻力壮”时未被重用的不满,可见,此处的“壮”是相对于“老”而言的,是相对于“年老体衰”而言的。
《现代汉语词典》注释壮年:三四十岁的年纪。
古文中“壮”表年龄,有特指与泛指之分。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
”《释名·释长幼》:“三十曰壮,言丁壮也。
”以上为特指,特指三四十岁的年纪。
《论语·季氏》“及其壮也”皇疏:“'壮’谓三十以上也。
”此为泛指。
泛指又有多种情况,从二十以下到三十以上。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壮,不是少年壮年,而是泛指年轻的时候。
《国语·晋语七·悼公》:“午之少也,婉以从令(韦注:少,稚也),游有乡,处有所,好学而不戏;其壮也,强志而用命,守业而不淫;其冠也和安而好敬,柔惠小物而镇定大事。
”(韦注:此壮谓未二十时)。
此“壮”介于少、冠之间。
《晋语九》:“方臣之少也….及臣之壮也…及臣之长也…”,此“壮”介于少、长之间。
《后汉书·循吏传·任延》:“拜会稽都尉,时年十九,迎官惊其壮。
”李贤注:“壮,少也。
”《晋语九·昭公》:“(董安于)对曰∶'方臣之少也,进秉笔,赞为名命,称于前世,立义于诸侯,而主弗志;及臣之壮也,耆其股肱,以从司马,苛慝不产;及臣之长也,端委鞸带,以随宰人民无二心。
’”这里少壮对举。
《韩诗外传》卷七:“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承文王之业,履天子之位,听天下之政,征夷狄之乱,诛管蔡之罪,抱成王而朝诸侯……成王壮,周公致政,北面而事之。
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作品注释详解
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作品注释详解本文是关于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作品注释详解,感谢您的阅读!《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十三年》。
这是一篇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
小编准备了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作品注释,希望你喜欢。
(1)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
(2)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即位前流亡国外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
倒装句,于晋无礼。
以,因为,连词。
其,代词,它,指郑国。
于,对于(3)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
且,并且,表递进。
贰,从属二主。
于,对,介词。
(4)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
(5)氾(fn)南:氾水的南面,也属郑地。
(6)佚(y)之狐:郑国大夫。
(7)若:假如。
使:派。
见:拜见进见。
从:听从。
(8)辞:推辞。
(9)臣之壮也:我壮年的时候。
(10)犹:尚且。
(11)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
为,做。
已,同矣,语气词,了。
(12)用:任用。
(13)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
是,这。
过,过错。
(14)然:然而。
(15)许之:答应这件事。
许,答应。
(16)缒(zhu):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运。
(17)既:已经。
(18)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手下的人。
这是客气的说法。
敢,冒昧的。
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
(19)越国以鄙(bǐ)远:(然而)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做边邑。
越,越过。
鄙,边邑。
(20)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焉:何。
用:介词,表原因。
陪:增加。
邻:邻国,指晋国。
(21)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厚,雄厚。
(2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舍:放弃(围郑)。
(23)行李:古今异义,出使的人。
(24)共(gōng)其乏困: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烛之武退秦师周·左丘明原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译文: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假如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
”郑文公同意了。
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
”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
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重点实词及翻译
一、原文及注释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因为)其无礼于晋,且贰(从属二主)于楚也。
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假如)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军队)必退。
”公从之。
辞(推辞)曰:“臣之壮也,犹(尚且)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同“矣”)。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对人尊称),今急而求子,是(这)寡人之过(过错)也。
然(然而)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答应)之。
夜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已经)知亡矣。
若亡(使……灭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拿)烦执事(不敢称呼对方的名字,相当于“您”)。
越国以鄙(当作边邑)远(远地),君知其难也,焉(哪里)用亡郑以陪(增加)邻?邻之厚(变厚),君之薄(变薄)也。
若舍郑以为(把……当作)东道主,行李(外交使节)之往来,共(同“供”)其乏困(缺少的物资),君亦无所害(不利之处)。
且君尝为(给与)晋君赐(恩惠)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筑墙)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使……成为疆界)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侵损)秦,将焉(哪里)取之?阙秦以利(使……得利)晋,唯(语气词,表希望)君图之。
”秦伯说(同“悦”),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没有)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依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不仁;失其所与(结交),不知(同“智”);以乱易(代替)整,不武。
吾其(表商量语气,还是)还也。
”亦去之。
二、实词、句型(一)通假字1.无能为也已(通“矣”,了)2.共其乏困(通“供”,供给)3.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4.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二)古今异义1.若以为东道主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2.若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客主人、某某主办方3.行李之往来古义:出使的人今义: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4.今有急而求子古义:有求于您今义:求儿子5.以烦执事古义:表示敬称,婉指秦穆公今义:管某事的人6.微夫人之力古义:那个人今义:尊称人的妻子7.共其乏困古义:缺少的东西今义:疲劳(三)词类活用1.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退却)2.晋军函陵(名作动,驻扎)3.夜缒而出(名作状,在夜晚;名作动,由城上以绳索垂至平地,缘之而下)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译文及赏析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译文及赏析《烛之武退秦师》见《左传》。
《左传》又名《左氏春秋》、《左氏春秋传》。
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名著,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全书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烛之武退秦师先秦:左丘明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选自《左传》)译文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假如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
”郑文公同意了。
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
”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
左丘明《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译文鉴赏
左丘明《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译文|鉴赏《烛之武退秦师》出自《左传》。
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
郑臣烛之武仅凭口舌说服秦伯,使秦转变对郑的态度,化敌为友,对晋以友为敌。
下面一起欣赏这篇古文吧!《烛之武退秦师》原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译文及注释译文(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
”郑伯同意了。
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
”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
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千古名篇《烛之武退秦师》赏析
②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之:指郑国)
3.省介词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烛之武人物形象分析
烛之武是何许人呢?从佚之狐的推荐不难看出他是个难得的人才;从文中他的自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中可以看出,他满腹才华无用武之地,一直没有得到国君的重用,是个郁郁不得志的人。所以,当郑伯召见他让他去秦军解围时,他才说出这样心怀怨气的话。大敌当前,正是用人之时,郑伯倒是有明君之度,面对烛之武的抱怨,他没有生气,先是为自己没有早早重用烛之武而道歉,紧接着他晓以利害——“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于是,得到郑伯认可的烛之武欣然前往,“夜缒而出”,单枪匹马,去见秦伯。
文中有三个假设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不阙秦)、三个疑问句(焉用亡郑以陪邻、夫晋,何厌之有、将焉取之),其意义何在?这不难理解。假设其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劝说方式,它从反面入手,预想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甚至有意识地渲染这种结果,就会加强说服的效果。“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其实就是“郑国灭亡对您是没有好处的”,隐含的意思就是郑国灭亡的最大赢家是晋国,秦国没有任何收获;“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则是预想一种美好的未来,其实对于秦来说“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简直是微不足道的好处,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烛之武说“君亦无所害”,这是很恰当的表述,如果此处说“君亦有所利”,那就太托大了,反而会引起秦伯的警觉,说“无所害”,是一种“底线”,意思是“至少对您没害处”,这其实为秦伯留下了巨大的思考空间。再看第三处,“若不阙秦”则是预想一种严重的后果,“阙秦”并非事实,只是一种可能出现的对秦国不利的结果,烛之武是想说:不损害您的利益,损害谁呢,反正郑国已经灭亡了。至少我觉得,这句话的杀伤力是很大的,它直接将秦国与晋国的利益矛盾摆在了历史的前台。
烛之武退秦师课下字词注释
《烛之武退秦师》课下字词注释如下:
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
无礼于晋:晋文公未即位前,曾流亡到郑国,郑文公不以礼相待。
贰于楚:对晋有二心而亲近楚国,即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依附于楚。
函陵:在今河南新郑。
氾(fàn)南:氾水南面,在今河南中牟南。
佚之狐:郑国大夫。
郑伯:郑文公。
缒(zhuì):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执事:办事的人,这里是对秦君的敬称。
越国:秦在晋西,秦到郑国,要越过晋国。
鄙远:以距离远的郑国作为秦国的边境。
鄙,边境,这里作动词用。
远,指郑国。
焉:何。
陪:增加。
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行李:外交使者。
共:通“供”,供给。
乏:指缺乏资粮。
困:指困顿需要休息。
焦、瑕:晋国城邑,在今河南陕县。
厌:通“餍”,满足。
封:疆界,作动词用。
肆:延伸、扩张。
阙:侵损、削减。
说:通“悦”。
杞子、逢孙、杨孙:都是秦大夫。
子犯:晋国大夫。
微:非。
夫人:那人,指秦穆公。
因:依靠。
以上注释仅供参考,建议查阅《烛之武退秦师》的原文及其相关的注释和解析,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理解。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原文]晋侯①、秦伯②围郑③,以其无礼于晋④,且贰于楚⑤也。
晋军⑥函陵⑦,秦军汜南⑧。
佚之狐⑨言于郑伯⑩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11)秦君,师(12)必退。
”公从(13)之。
辞曰(14):“臣之(15)壮(16)也,犹(17)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18)也已(19)。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20),今急而求子,是(21)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22)。
”许之(23)。
夜縋(24)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25)矣。
若亡郑(26)而有益于君(27),敢(28)以烦(29)执事(30)。
越国(31)以鄙远(32),君知其(33)难也。
焉用(34)亡郑以陪邻(35)?邻之厚,君之薄(36)也。
若舍(37)郑以为(38)东道主(39),行李(40)之(41)往来,共(42)其乏困(43),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44)矣,许君焦、瑕(45),朝济(46)而夕设版(47)焉(48),君之所知也。
夫(49)晋,何厌之有(50)?既(51)东(52)封(53)郑,又欲肆(54)其西封(55),若不阙(56)秦,将焉(57)取之(58)?阙秦以(59)利晋(60),唯(61)君图(62)之。
”秦伯说(63),与郑人盟(64)。
使杞子、逢(65)孙、扬孙戍(66)之(67),乃还(68)。
子犯(69)请击之(70),公(71)曰:“不可。
微(72)夫(73)人之力不及此(74)。
因(75)人之力而敝(76)之,不仁;失其所与(77),不知(78);以乱易整(79),不武(80)。
吾其(81)还也。
”亦去(82)之(83)。
[注释]①晋侯:指晋文公重耳,春秋五霸之一。
春秋时期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②秦伯:指秦穆公,姓嬴(yíng),名任好,他把女儿嫁给了晋文公。
③郑:春秋时诸侯国之—。
④无礼于晋:即“于晋无礼”,对晋国无礼。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几处文言注释商榷
---------------------------------------------------------------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几处文言注释商榷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几处文言注释商榷-中学语文论文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几处文言注释商榷朱诵玉文言翻译讲究信、达、雅,也就是准确、通顺、优美。
其中信是前提。
而现行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的文言注释,却有多处令人费解,有些则是明显的错误,剖析商榷如下。
商榷一:《兰亭集序》中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之趣舍。
人教社老教材将趣注为qū,通趋,往,取;人教版课标教材将趣注为qǔ,趋向,取向。
显然两个版本教材对该字的注音和解释是有差别的。
孰为合理?我们认为,如果将趣解释为通趋,往、取,根据通假字读音习惯,读qū是对的;新课标教材将其解释为趋向,取向,显然还是把趣作为通假字来注释的,只是没有明确训释而已,但将其注音为qǔ 则不合理了。
那么两者对字义的解释谁更合理呢?王力主编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华书局)有明确的解释,趣字条下有一注音为:qū(趋),趋向,奔走。
另外,在趋字条下,有专门词条趋舍,释为进取或退止,又写作趣舍。
1 / 5可见新课标教材的解释比较合理。
至此,我们认为课文的注释应改成这样:趣(qū),趋向。
趣舍,进取或退止。
而这样解释是非常符合原文意思。
商榷二:《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北涉玄灞,清月映郭。
人教版课标教材将北涉玄灞注释为往北走渡过灞水。
涉,渡。
玄,黑色,指水深绿发黑。
看其来似乎没有错误,但一细究就会发现,这是有问题的。
涉显然是动词,注释中也将涉解释为渡。
既然这样,北就应当是方位名词作状语,应解释为向北,往北,而注释却是往北走,这就将北看成动词了。
故应将注释中的走字删掉。
方位名词是作状语,还是作动词,关键是看其后有无动词。
其后有动词,方位名词就作状语;其后无动词,方位名词就作动词。
《烛之武退秦师》文中细节解析
《烛之武退秦师》文中细节解析1.《烛之武退秦师》文中细节解析篇1《烛之武退秦师》开篇就讲:“晋侯、秦伯围郑”,这是一种客观的历史陈述,因此用了“晋侯”“秦伯”的称呼,而且先说“晋侯”,是因为围攻郑国的“主谋”是晋国。
其中的原因要追溯到晋文公重耳逃亡,逃到郑国,“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郑文公没有礼待重耳,此处却说“以其无礼于晋”,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以其无礼于晋君”,少了一个“君”字,显示出晋国围攻郑国的真正原因并非“无礼于晋”,这仅仅只是一个借口。
第二个原因是在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既投靠晋国,又依附于楚国。
其实重耳逃亡时,路过楚国,楚王对重耳礼遇有加,并且问重耳以后何以为报,重耳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君以周旋。
”结果在城濮之战中,晋军果然退避三舍,诱敌上钩,楚军大败。
这其实是典型的“恩将仇报”。
也就是说,这两条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特别是“无礼于晋”,只是一个借口罢了,由此可见晋国特别是晋文公的诡谲之处。
孔子说:“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就是这个意思。
既然主谋是晋国,此处先说“晋侯”,那就理所当然了。
可是到了烛之武的口中,他却说“秦、晋围郑”,先说“秦”,再说“晋”,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第一个需要探讨的细节。
顺序颠倒,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首先,这是暗示秦伯,在“秦晋联盟”中,秦国排在晋国之前,以秦为主导,这是给秦伯一个“高帽”。
其次,烛之武和秦伯心里都很明白,在这出戏中,真正矛盾的双方是晋和郑,这时候,有意淡化晋,其实就是转移主要矛盾,淡化自己此行的目的性。
紧接着,烛之武进入到第一次劝说的核心问题,即亡郑有利于晋还是有利于秦,存郑对谁有好处?在这个阶段,烛之武并没有点明郑国与晋国的矛盾纠葛,在对晋的称呼上,只是用了一个“邻”字,即“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一字之差,也是意味深长。
试想,烛之武上来就说,郑国灭亡就是壮大晋国的实力,晋国实力加强了,就会削弱秦国的实力,道理虽然也是这样,但这样讲的目的性就太明显了,郑晋的矛盾就会赤裸裸摆在秦伯面前,秦伯自然也会思考烛之武此番话的目的何在,闹不好,秦伯认为这是挑拨“秦晋之好”,那就弄巧成拙了,一个“邻”字正好将郑晋的矛盾巧妙地掩盖住了。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详评
两个单音词连用
• 《烛之武退秦师》:乏困、夫人 • 《荆轲刺秦王》:穷困、戮没、偏 袒、资币、贡职、 鄙人 • 《鸿门宴》:出入、非常、河北、 河南
谢谢各位老师!
请批评指正!
• 【2】君曾被晋君所欺,晋君许君焦瑕。 • 章太炎《春秋左传读》:《方言》云: “赐施,欺谩之语也。”盖常言为赐施, 短言为赐。 • 《方言》为西汉杨雄所记方言词,载各 地方音;《左传》为春秋左氏所载史事, 多以雅言记载。 • 从训诂角度而言,《方言》属遴选调查 型的训诂专书,而用后世方言词训释上 古雅音,显然也是不妥当的。
古文注释的衡量
典籍注疏
左 传 注 疏 战 国 策 集 注 汇 考 史 记 三 家 注
小学素养
文 音 词 语 字 韵 汇 法 学 学 学 学
1.“通”“同”辨
• 唐作藩《“同”和“通”》:希望中学语文 课本修订和其他新编《古代文选》都能注意 科学使用“同”和“通”两个注释术语。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异体“同”,假借 “通”,分化“这个意义后来写作”; • 《辞源》:异体“同”,假借、分化“通”; • 《汉语大字典》:异体“同”,假借“通”, 分化“后作”。
从文献用例上而言
• • • • 《襄公八年》:“一介行李。” 《昭公十三年》:“行理之命。” 《国语·周语中》:“行理以节逆之。” 《管子》《史记》《汉书》皆借“李” 为“理”,用来表示士狱之官。 • 《先秦职官表》:专门掌管出使及接待 宾客的职官,西周称为行理、行人,春 秋时称为行李、行人或大行。
4.词汇学:两单连用和双音复合
• 两个单音词连用是短语,各自表义,属临时组 合,我们称作两单连用短语; • 若两单连用短语凝成固定组合,同时按引申规 律产生意义变化,我们称为双音复合词。 • 古代汉语中,很多情况是处于两单连用短语向 双音复合词的过渡阶段。【离合词】 • 阅读古文时,一定要分清离合词是两单连用短 语,还是双音复合词。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及注释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及注释。
当时郑国强大,常欺负周边小国。
公元前658年,周襄王派人去责问郑文公:“你们郑国对我的使臣态度傲慢无礼,这是为什么?”郑文公十分恼火,马上给回信表示道歉。
为了惩罚郑国,周襄王又发兵攻打郑国。
结果,郑文公不仅战败,还赔上了一位贵族人质和一块玉璧,才算把事情应付过去。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郑人质秦”事件。
烛之武在危急时刻受郑伯之托出面调解。
第二天,秦、晋两国使者都带着礼物来到郑国,向郑国表示歉意。
但郑文公以没有接到周襄王的谕旨为借口,拒绝接见秦国使者。
公元前638年,秦国入侵郑国,并把一座城池占领了。
次年,又派兵围困郑国的新城。
此时,在外交上,已取得重大胜利,正想乘胜扩大战果的秦穆公却因小失大,只图自己痛快而把外交关系搞僵了。
他听说郑文公有难处,便亲自赶到郑国,代表秦穆公表示愿意退兵。
由于烛之武巧妙的劝说,他们最后商定,互换人质,才达成协议。
公元前636年,秦、晋两国在诸侯各国中地位最高、实力最强,所以这次订立了互不侵犯的盟约,一直持续了40多年,在这期间,双方进行了三次较大的战争。
这种频繁的战争,对双方来说,无疑都是极其不利的。
所以,谁也不敢轻易地越过“黄河天险”。
由于条约规定,一旦那一方发生战争,另一方要“救郑之急”,所以,不论郑国发生内乱,还是遭遇强敌,都不会影响秦国“兴兵问罪”。
为了解决边境问题,秦国又将郑国西部边界线的东段一部分划归己有。
然而,郑国对这些让步丝毫不予承认,因而发生了几次战争,结果都被打败了。
晋国又乘机开始向秦国进行策反活动。
秦穆公为了巩固与邻邦的友好关系,先后3次到晋国访问,并会见了晋惠公。
这样,不仅保证了对方国家的安全,同时也加深了秦晋两国的关系。
公元前621年,晋文公去世。
由于晋襄公死后没有儿子,所以太子夷皋继位,就是晋灵公。
晋国人把襄公留下的霸业一点一点地传给灵公。
灵公继位后,把叔叔狐毛封为大夫,把另一个叔叔五鹿充宗任命为正卿。
狐毛的儿子狐射姑杀了五鹿充宗。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译文及赏析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译文及赏析《烛之武退秦师》见《左传》。
《左传》又名《左氏春秋》、《左氏春秋传》。
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名著,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全书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烛之武退秦师先秦:左丘明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选自《左传》)译文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假如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
”郑文公同意了。
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
”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及注释
《烛之武退秦师》载于《左传·僖公三十年》,题目为后人所加。
内容讲述公元前630年,秦、晋借口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与楚国亲近,而合攻郑国,在自己的国家(郑国)危难面前,烛之武前往敌国交涉,于强秦面前,其不卑不亢,能言善辩,终于使秦国从郑国退兵。
那么《烛之武退秦师》译文及注释是怎样的?以下仅供参考!原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译文(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
”郑伯同意了。
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
”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
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
• ①选自《左传·僖公十三年》。《左传》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 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他以 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 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 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 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 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烛之武, 郑国大夫。 • ②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 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NO.4
• ①失其所与,不知: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 是不明智的。与,结交,亲附。知:通 “智”。 • ②以乱易整,不武: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 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易,代替。武,指使 用武力时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不武,不符 合武德。 • ③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表商量 或希望的语气,还是。 • ④去之:离开郑国。之,指代郑国。
NO.1
• ①犹:尚且。 • ② 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已,同 “矣”。 • ③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 ④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寡人,诸 侯谦称,寡德之人。过,过错。 • ⑤然:然而。 • ⑥许之:答应了这件事。许,答应。
NO.2
• ⑦缒(zhuì):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 往下运。 • ⑧既:已经。 • ⑨敢以烦执事: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这是客气的说法。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 是对对方的敬称。 • ⑩越国以鄙远: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 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远,指郑国。
NO.3
• ⑦ 许君焦、瑕:(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 焦、瑕这两城城池。 • ⑧朝济而夕设版焉:指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 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济,渡河。设 版,修筑防御工事。版,筑土墙用的夹板。 • ⑨东封郑: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封, 疆界。这里作用动词。 • ⑩肆其西封:往西边扩展疆界。意思是晋国 灭了郑国以后,必将灭秦。肆,延伸,扩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商榷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商榷
课程标准版《烛之武退秦师》有关注释大体来源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2019年出版(后经教材审定委员会2019年审查通过2019年6月标为“第一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一册。
它是一篇好课文,但不是一篇传统常选课文,选作教材时几个注释虽几经修改,仍不够准确严密,有的经修订后似乎错得更远。
教学中老师们众说纷纭,上十年一直争论不休,笔者于2009
年9月在武汉一个会议上还与湖北几所名校几位名师也有争论,大约有关刊物没有文章加以论述,课标版课本也没有再做修订。
笔者以为很有讨论之必要。
本文将课文注释中值得商榷的各条略加陈述,希望引出方家的金玉良言,以供编著专家参考。
注释○4【贰于楚】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依附于楚。
这个注释本无错,但关键的是数词“贰”是教师之教与学生之学的难点,应予注明。
过去曾注此为“从属二主”,基本正确,今删去不妥。
高中文言课文数词活用作动词有几例,如“六王毕,四海一”的“一”字,“二三其德”的“二三”两字,但由于注释不甚明了,大多师生未予弄清楚。
这里的注释又是模糊的。
笔者认为在此条注释之后要补上:“贰,两属,两附,即依附于一个主子的同时又依附于另一
个主子。
这里用作动词。
”
注释○19【敢以烦执事】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这是客气的说法。
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
若把这条注释植入原文,便不知所云。
请看原文:“(烛之武)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原文中重要的最后两句的意思:“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什么好处,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我们都知道,“怎敢”是“不敢”的意思。
那么请问,“拿这件事情”是哪件事情?“拿”是对介词“以”的翻译,介词常省宾语,省掉的部分应该比较明确,听者一闻便明,读者一看便知。
“这件事情”如果指“烛之武自己游说秦君退兵”,则不符合事理。
试想,秦国国君亲征,而且是率领大军越过晋国来到郑国,几千年前这需要多大的付出!一见面就要他退兵,秦君会答应吗?烛之武会这样说话吗?烛之武要极力隐瞒自己的意图,左丘明描述也不显其意图。
所以即使你强加于烛之武“拿这件事情”就是指“拿自己游说秦君退兵”,听者秦君、读者师生都不明究里。
“这件事情”应该是“亡郑”,那么“不敢拿灭亡郑国来麻烦您”则与前句捍格不通。
问题出在对“敢”的翻译和对介词“以”的补充上。
2019年版注释为“冒昧地用这种方式麻烦您”。
2019年版注释为“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
(“这是客气的说法。
执事……”每个版本的注解相同,引
述从略。
)由此可见,课本编者一直对这个注释的准确性存在怀疑。
笔者以为,2019年版注释是正确的,用它替代原文从事理看很顺当。
笔者将这个注释稍作修改:“【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
敢,冒昧地,谦敬副词。
烦,烦劳。
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
敢、烦、执事,都是客气的说法。
”
注释○20【越国以鄙远】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
鄙,边邑。
这里用作动词。
远,指郑国。
这条注释三个版本都一样,未做过修改。
它貌似正确,其实错得很远。
与之配套的教师用书据其注“把远地当作边邑”而把“鄙”字归为意动用法,一些人云亦云的“高中文言文全解”都如是说。
其实,“鄙”应该是名词的使动用法。
只要一比较,我们便可明白。
所谓“意动”,其“意”为“心意”,“意动”是心理动作,即主语把宾语当作(或说“看作”)该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使动,即主语使(或说“让”)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
课文作为意动注释“把远地当作边邑”,而笔者认为是使动应该注为“使远地郑成为秦国的边邑”。
哪种说法更准确?秦兴师动众,且行千里,其目的只是为了心里把郑地当作自己国家的边邑,而不是让郑地真正成为秦国的边邑,说得过去吗?还有,“越国以鄙远”后紧承句是“君知其难也”,心理上把郑地当作边邑有什么难的?把天当作幕布把地当作枕席(幕天席地)都不难
呢!凡所有内心动作想入非非都不难,难的是实际行动。
只有真正让远隔晋国的郑地成为秦国的边邑才是困难。
所以这条注释应该修改:“【越国以鄙远】越过别国而让远地成为(秦国的)边邑。
鄙,边邑。
这里用作动词。
远,指郑国。
”注释○31【阙(quē)秦】使秦国土地减少。
阙,侵损,削减。
这条注释前两版本都把“阙”注为“jué”,课标版修订其注音正确;注释三版一样,一直前后相抵牾。
如按前边的“使秦国土地减少”的总注,那么后边注“阙”就应该是“残缺,亏损”,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如果按后边对“阙”的注释“侵损,削减”,那么前边的总注则应该是“侵损秦国的土地”。
比较而言,用使动用法解“阙”恰当,因为只有“阙”作通假字“掘”讲,才能引申出“侵损,削减”的意思。
而作通假“掘”的用法不多;能按“阙”常见词义解说,就没有必要作稀僻的通假字解;再说权威的工具书也都举此例按常见的词义解释。
所以这条注释似应修改:“【阙(quē)秦】使秦国土地减少。
阙,残缺,亏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