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有待商榷的两个注释
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作品注释详解
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作品注释详解本文是关于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作品注释详解,感谢您的阅读!《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十三年》。
这是一篇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
小编准备了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作品注释,希望你喜欢。
(1)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
(2)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即位前流亡国外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
倒装句,于晋无礼。
以,因为,连词。
其,代词,它,指郑国。
于,对于(3)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
且,并且,表递进。
贰,从属二主。
于,对,介词。
(4)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
(5)氾(fn)南:氾水的南面,也属郑地。
(6)佚(y)之狐:郑国大夫。
(7)若:假如。
使:派。
见:拜见进见。
从:听从。
(8)辞:推辞。
(9)臣之壮也:我壮年的时候。
(10)犹:尚且。
(11)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
为,做。
已,同矣,语气词,了。
(12)用:任用。
(13)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
是,这。
过,过错。
(14)然:然而。
(15)许之:答应这件事。
许,答应。
(16)缒(zhu):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运。
(17)既:已经。
(18)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手下的人。
这是客气的说法。
敢,冒昧的。
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
(19)越国以鄙(bǐ)远:(然而)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做边邑。
越,越过。
鄙,边邑。
(20)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焉:何。
用:介词,表原因。
陪:增加。
邻:邻国,指晋国。
(21)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厚,雄厚。
(2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舍:放弃(围郑)。
(23)行李:古今异义,出使的人。
(24)共(gōng)其乏困: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及赏析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及赏析《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及赏析《烛之武退秦师》讲公元前630年,秦、晋合攻郑国,在自己的国家(郑国)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毅然前去与敌国交涉。
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终于使秦国从郑国退兵。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参考!【原文】《烛之武退秦师》出处:《左传·僖公三十年》九月甲午,晋侯、秦伯⑴围郑,以其无礼于晋⑵,且贰于楚⑶也。
晋军函陵⑷,秦军氾(fàn)南⑸。
佚(yì)之狐⑹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⑺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⑻曰:“臣之壮也⑼,犹⑽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⑾。
”公曰:“吾不能早用⑿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⒀。
然⒁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⒂夜缒(zhuì)⒃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⒄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⒅。
越国以鄙远⒆,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⒇?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li)(21)之往来,共(gōng)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22),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23),君之所知也。
夫(fú)晋,何厌(24)之有?既东封郑(25),又欲肆其西封(26),若[1]不阙(quē)(27)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秦伯说(yuè),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páng)孙、杨孙戍(shù)之,乃还(huán)。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28)人之力而敝之,不仁(29);失其所与,不知(zhì)(30);以乱易整,不武(31)。
吾其还也(32)。
”亦去之。
【注释】⑴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⑵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即位前流亡国外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重点实词及翻译
一、原文及注释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因为)其无礼于晋,且贰(从属二主)于楚也。
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假如)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军队)必退。
”公从之。
辞(推辞)曰:“臣之壮也,犹(尚且)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同“矣”)。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对人尊称),今急而求子,是(这)寡人之过(过错)也。
然(然而)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答应)之。
夜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已经)知亡矣。
若亡(使……灭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拿)烦执事(不敢称呼对方的名字,相当于“您”)。
越国以鄙(当作边邑)远(远地),君知其难也,焉(哪里)用亡郑以陪(增加)邻?邻之厚(变厚),君之薄(变薄)也。
若舍郑以为(把……当作)东道主,行李(外交使节)之往来,共(同“供”)其乏困(缺少的物资),君亦无所害(不利之处)。
且君尝为(给与)晋君赐(恩惠)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筑墙)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使……成为疆界)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侵损)秦,将焉(哪里)取之?阙秦以利(使……得利)晋,唯(语气词,表希望)君图之。
”秦伯说(同“悦”),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没有)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依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不仁;失其所与(结交),不知(同“智”);以乱易(代替)整,不武。
吾其(表商量语气,还是)还也。
”亦去之。
二、实词、句型(一)通假字1.无能为也已(通“矣”,了)2.共其乏困(通“供”,供给)3.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4.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二)古今异义1.若以为东道主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2.若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客主人、某某主办方3.行李之往来古义:出使的人今义: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4.今有急而求子古义:有求于您今义:求儿子5.以烦执事古义:表示敬称,婉指秦穆公今义:管某事的人6.微夫人之力古义:那个人今义:尊称人的妻子7.共其乏困古义:缺少的东西今义:疲劳(三)词类活用1.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退却)2.晋军函陵(名作动,驻扎)3.夜缒而出(名作状,在夜晚;名作动,由城上以绳索垂至平地,缘之而下)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注释、译文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注释、译文【原文】《烛之武退秦师》《左传》晋侯、秦伯①围郑,以其无礼于晋②,且贰于楚③也。
晋军函陵④,秦军氾南⑤。
佚之狐⑥言于郑伯⑦曰:“国危矣!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⑧而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⑨。
越国⑩以鄙远(11),君知其难也。
焉(12)用亡郑以陪(13)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14),行李(15)之往来,共(16)其乏(17)困(18),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19),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20)之有?既东封(21)郑,又欲肆(22)其西封;若不阙(23)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24),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25)戍之,乃还。
子犯(26)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27)夫人(28)之力不及此。
因(29)人之力而敝(30)之,不仁;失其所与(31),不知;以乱易(32)整,不武(33)。
吾其(34)还也。
”亦去(35)之。
【注释】①晋侯、秦伯:晋文公和秦穆公。
②无礼于晋:晋文公未即位前,曾流亡到郑国,郑文公不以礼相待。
③贰于楚:对晋有二心而亲近楚,即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依附于楚。
④函陵:在今河南新郑。
⑤氾(fàn)南:氾水南面,在今河南中牟南。
⑥佚之狐:郑大夫。
⑦郑伯:郑文公。
⑧缒(zhuì):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⑨执事:办事人,借办事人代指秦君,是对秦君的敬称。
⑩越国:秦在晋西,秦到郑国,要越过晋国。
(11)鄙远:以距离远的郑国作为秦国的边境。
鄙,边境,这里作动词用。
远,指郑国。
(12)焉:何。
(13)陪:增加。
(14)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15)行李:外交使者。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及注释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及注释《烛之武退秦师》译文及注释孙子兵法有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看来“三寸不烂之舌”在乱世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译文与注释,一起来学习吧!《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选自《左传》)译文(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
”郑伯同意了。
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
”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
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注释、翻译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注释、翻译作品原文:九月甲午,晋侯、秦伯(1)围郑,以其无礼于晋(2),且贰于楚(3)也。
晋军函陵(4),秦军氾(fán)南(5)。
佚(yì)之狐(6)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7)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8)曰:“臣之壮也(9),犹(10)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11)。
”公曰:“吾不能早用(12)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13)。
然(14)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15)夜缒(zhuì)(16)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17)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18)。
越国以鄙远(19),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20)?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lǐ)(21)之往来,共(gōng)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22),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23),君之所知也。
夫(fú)晋,何厌(24)之有?既东封郑(25),又欲肆其西封(26),若[1]不阙(quē)(27)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yuè),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páng)孙、杨孙戍(shù)之,乃还(huán)。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28)人之力而敝之,不仁(29);失其所与,不知(zhì)(30);以乱易整,不武(31)。
吾其还也(32)。
”亦去之。
注释:(1)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2)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即位前流亡国外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
倒装句,于晋无礼。
以,因为,连词。
其,代词,它,指郑国。
于,对于(3)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
且,并且,表递进。
贰,从属二主。
于,对,介词。
(4)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商榷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商榷《烛之武退秦师》注释商榷《烛之武退秦师》注释商榷课程标准版《烛之武退秦师》有关注释大体来源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2019年出版(后经教材审定委员会2019年审查通过2019年6月标为“第一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一册。
它是一篇好课文,但不是一篇传统常选课文,选作教材时几个注释虽几经修改,仍不够准确严密,有的经修订后似乎错得更远。
教学中老师们众说纷纭,上十年一直争论不休,笔者于2009年9月在武汉一个会议上还与湖北几所名校几位名师也有争论,大约有关刊物没有文章加以论述,课标版课本也没有再做修订。
笔者以为很有讨论之必要。
本文将课文注释中值得商榷的各条略加陈述,希望引出方家的金玉良言,以供编著专家参考。
注释○4【贰于楚】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依附于楚。
这个注释本无错,但关键的是数词“贰”是教师之教与学生之学的难点,应予注明。
过去曾注此为“从属二主”,基本正确,今删去不妥。
高中文言课文数词活用作动词有几例,如“六王毕,四海一”的“一”字,“二三其德”的“二三”两字,但由于注释不甚明了,大多师生未予弄清楚。
这里的注释又是模糊的。
笔者认为在此条注释之后要补上:“贰,两属,两附,即依附于一个主子的同时又依附于另一述从略。
)由此可见,课本编者一直对这个注释的准确性存在怀疑。
笔者以为,2019年版注释是正确的,用它替代原文从事理看很顺当。
笔者将这个注释稍作修改:“【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
敢,冒昧地,谦敬副词。
烦,烦劳。
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
敢、烦、执事,都是客气的说法。
”注释○20【越国以鄙远】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
鄙,边邑。
这里用作动词。
远,指郑国。
这条注释三个版本都一样,未做过修改。
它貌似正确,其实错得很远。
与之配套的教师用书据其注“把远地当作边邑”而把“鄙”字归为意动用法,一些人云亦云的“高中文言文全解”都如是说。
其实,“鄙”应该是名词的使动用法。
关于《烛之武退秦师》的原文及注解
《烛之武退秦师》的原文及注解关于《烛之武退秦师》的原文及注解【原文】(本文为古人读《烛之武退秦师》的读后感,此处作精细标点、加上注释并进行全文翻译)天下之事以①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秦、晋连兵②而伐郑,郑将亡矣。
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③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④而去,何移⑤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
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⑥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⑦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⑧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⑨从之矣!【注释】①以,因。
②连兵,联合出兵。
③立谈之间,站着说话的工夫。
④置戍,指秦国为郑国设立戍守。
⑤移,改变。
⑥讵(jù)能,岂能,怎么能。
⑦怵,恐惧。
⑧何有,有什么(不能抛弃的)。
⑨翻然,形容转变很快。
【翻译】天下的事因为利益而合作的,必然会因为利益而分离。
秦国、晋国联合出兵讨伐(或“攻打”)郑国,郑国就要灭亡了。
烛之武出城游说秦穆公,站着说会话的工夫就在(郑国)将要灭亡的时候保全了郑国,不只是使秦国军队撤兵,并且又得到秦国帮助设置戍守才离去,(秦国)改变得多么快啊!烛之武一席话就让秦穆公背叛了晋国而亲近郑国,舍弃强大的援军,而依附弱小的国家;抛弃(与晋国)旧日的恩情,召来(晋国)新的怨恨;舍弃成功,触犯危险。
不是(烛之武所说的)利益与危害深深击中了秦穆公的'心,怎么能像这样呢?秦穆公与晋国,相互结交很长时间了,相互信任很深了,相互结盟很厚了,一但恐惧于烛之武(所说)的利益,抛弃晋国(都)如同鼻涕唾沫,对于郑国又有什么(不能抛弃的)呢?如果哪天有比烛之武所说的更大的利益,我明白秦穆公一定会很快转变去寻求那更大的利益了!。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指瑕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指瑕《烛之武退秦师》(苏教版高中语文)有几处注释笔者认为值得商榷,现略陈己见,以求教于各位同仁。
1.敢以烦执事课本注释: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
“敢”字有“勇敢”、“冒昧(谦辞)”、“不敢、岂敢”等三个义项,在这里,“敢”作“不敢、岂敢”讲更为合理。
烛之武为了离间秦晋联盟,拯救自己的祖国,必然极力做出贬低自己(郑国)而讨好逢迎秦君的姿态,只有这样才能诱哄秦君,使其放弃进攻郑国。
而在汉语中“不敢(岂敢)麻烦您”要比“冒昧地麻烦您”客气得多,也谦卑得多,所以,“敢”应取“不敢、岂敢”义。
本句应翻译为:(如果灭亡郑国对秦国有好处,那么我们郑国早就投降了,)岂敢因此而麻烦您(不远千里劳师动众)。
2.越国以鄙远课本注释: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作边邑。
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
“鄙”用作动词,这是不错的,但是,“鄙”在这里是使动而非意动。
使动用法就是使某事物产生某种情况,或变成某种状况,其特征就是主语使宾语“动”起来;而意动用法是把事物看成某种状况,其特征就是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
秦国率领大军进攻郑国,目的就是为了占领郑国,改变郑国的现状,使之成为秦国领土的一部分。
很明显,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而非“主观意愿”。
所以“鄙”在这里应属于名词的使动。
本句应翻译为:越过别国而使远地(郑国)成为秦国的边邑。
3.东封郑课本注释:东边让郑国成为晋国的边境。
封,疆界。
这里用作动词。
其实“封”的本意就是动词。
甲骨文、金文中的“封”均像植树于土堆的形状。
植树土上,以明经界。
故《说文》的释义是:“封,爵诸侯之土也。
从之从土从寸。
”《周礼·地官·司徒》:“治其畿疆而沟封之。
”《礼记·檀弓下》:“于是封之,崇四尺。
”二句中的“封”均作动词“列土分疆”讲。
爵诸侯必要封疆,故“封”乃引申为“疆界”。
本句:“封”带有宾语“郑”,作及物动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所以,“东封郑”应翻译为:在东边分割占有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课下字词注释
《烛之武退秦师》课下字词注释如下:
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
无礼于晋:晋文公未即位前,曾流亡到郑国,郑文公不以礼相待。
贰于楚:对晋有二心而亲近楚国,即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依附于楚。
函陵:在今河南新郑。
氾(fàn)南:氾水南面,在今河南中牟南。
佚之狐:郑国大夫。
郑伯:郑文公。
缒(zhuì):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执事:办事的人,这里是对秦君的敬称。
越国:秦在晋西,秦到郑国,要越过晋国。
鄙远:以距离远的郑国作为秦国的边境。
鄙,边境,这里作动词用。
远,指郑国。
焉:何。
陪:增加。
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行李:外交使者。
共:通“供”,供给。
乏:指缺乏资粮。
困:指困顿需要休息。
焦、瑕:晋国城邑,在今河南陕县。
厌:通“餍”,满足。
封:疆界,作动词用。
肆:延伸、扩张。
阙:侵损、削减。
说:通“悦”。
杞子、逢孙、杨孙:都是秦大夫。
子犯:晋国大夫。
微:非。
夫人:那人,指秦穆公。
因:依靠。
以上注释仅供参考,建议查阅《烛之武退秦师》的原文及其相关的注释和解析,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理解。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注释与知识点归纳
4、《烛之武退秦师》课文注释(1)晋侯、秦伯:指_________和________。
(2)以其无礼于晋:以,______,连词。
其,代词,它,指_____。
于,______。
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
倒装句,于晋无礼。
(3)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
且,_______,表递进。
贰,________。
于,______,介词。
(4)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_________。
晋军驻扎在函陵。
(5)氾(fán)南:氾水的南面,也属郑地。
(6)佚(yì)之狐:郑国大夫。
(7)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若,_____。
使:_____。
见:_______。
(8)公从之。
辞曰:从,______。
辞,________。
(9)臣之壮也:我壮年的时候。
(10)犹不如人:犹,_______。
(11)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
已,同“_____”,语气词,___。
(12)吾不能早用子:用,______。
(13)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
是,_____。
过,______。
(14)然郑亡:然,_______。
(15)许之:许,______。
答应这件事。
(16)缒(zhu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郑既知亡矣:既,_______。
(18)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手下的人。
这是客气的说法。
敢,________。
执事,____________,对对方的敬称。
(19)越国以鄙(bǐ)远:(然而)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做边邑。
越,________。
鄙,_________。
(20)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焉:_____。
陪:_____。
邻:邻国,指______。
(21)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厚,______。
(2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课文注释修正(人教版教师随笔)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课文注释修正(人教版教师随笔)(1)邻之厚,君之薄也。
书注: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薄弱了。
书注把“邻之厚,君之薄也”看作了假设关系复句。
实际上它是一个判断句,“邻之厚”,主谓短语作主语,“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也”表判断。
“君之薄”,主谓短语作谓语,“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书注把“厚”译为“雄厚”,把“薄”译为“薄弱”,欠妥。
《辞海》注“薄”为“少”,并引此句为例。
“厚”的含义与上句“焉用亡郑以陪邻”的“陪”同义,书注“陪”为“增加”。
“陪邻”,书注“给邻国增加土地”。
因此“邻之厚,君之薄也”可译为:邻国的土地增加了,是您秦国的土地减少了。
也可译为:邻国土地增加了,等于您秦国土地减少了。
“厚”,不是指“势力雄厚”而是指“土地增加”,这样与上句的“给邻国增加土地”语意一致。
现代汉语中的“厚”和“薄”除了指物体的厚度外,还有其他含义,要随文释义。
如“酒味厚”的“厚”是“浓”,“酒味薄”的“薄”指“淡”。
“厚今薄古”、“厚此薄彼”的“厚”指“重视”,“薄”指“轻视”。
(2)焉用亡郑以陪邻。
书注“用”,介词,表原因。
作为介词的“用”,可以与其他的词及词组组合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表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3)朝济而夕设版焉。
书注:指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
书注抛弃了一个很重要的“焉”字。
此句的“焉”是兼词“于是”的意思。
可译为“在那里”。
(4)将焉取之?书注:将从哪里取得安所贪求的土地呢?焉,哪里。
之,指代土地。
书注将“焉”译为“从哪里”是正确的,把“焉”训为“哪里”是错误的。
此句中的“焉”,是兼词,相当于“于何”,译为“从哪里”。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及注释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及注释《烛之武退秦师》译文及注释《烛之武退秦师》载于《左传·僖公三十年》,题目为后人所加。
内容讲述公元前630年,秦、晋借口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与楚国亲近,而合攻郑国,在自己的国家(郑国)危难面前,烛之武前往敌国交涉,于强秦面前,其不卑不亢,能言善辩,终于使秦国从郑国退兵。
那么《烛之武退秦师》译文及注释是怎样的?以下仅供参考!原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译文(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
”郑伯同意了。
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
”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及注释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及注释。
当时郑国强大,常欺负周边小国。
公元前658年,周襄王派人去责问郑文公:“你们郑国对我的使臣态度傲慢无礼,这是为什么?”郑文公十分恼火,马上给回信表示道歉。
为了惩罚郑国,周襄王又发兵攻打郑国。
结果,郑文公不仅战败,还赔上了一位贵族人质和一块玉璧,才算把事情应付过去。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郑人质秦”事件。
烛之武在危急时刻受郑伯之托出面调解。
第二天,秦、晋两国使者都带着礼物来到郑国,向郑国表示歉意。
但郑文公以没有接到周襄王的谕旨为借口,拒绝接见秦国使者。
公元前638年,秦国入侵郑国,并把一座城池占领了。
次年,又派兵围困郑国的新城。
此时,在外交上,已取得重大胜利,正想乘胜扩大战果的秦穆公却因小失大,只图自己痛快而把外交关系搞僵了。
他听说郑文公有难处,便亲自赶到郑国,代表秦穆公表示愿意退兵。
由于烛之武巧妙的劝说,他们最后商定,互换人质,才达成协议。
公元前636年,秦、晋两国在诸侯各国中地位最高、实力最强,所以这次订立了互不侵犯的盟约,一直持续了40多年,在这期间,双方进行了三次较大的战争。
这种频繁的战争,对双方来说,无疑都是极其不利的。
所以,谁也不敢轻易地越过“黄河天险”。
由于条约规定,一旦那一方发生战争,另一方要“救郑之急”,所以,不论郑国发生内乱,还是遭遇强敌,都不会影响秦国“兴兵问罪”。
为了解决边境问题,秦国又将郑国西部边界线的东段一部分划归己有。
然而,郑国对这些让步丝毫不予承认,因而发生了几次战争,结果都被打败了。
晋国又乘机开始向秦国进行策反活动。
秦穆公为了巩固与邻邦的友好关系,先后3次到晋国访问,并会见了晋惠公。
这样,不仅保证了对方国家的安全,同时也加深了秦晋两国的关系。
公元前621年,晋文公去世。
由于晋襄公死后没有儿子,所以太子夷皋继位,就是晋灵公。
晋国人把襄公留下的霸业一点一点地传给灵公。
灵公继位后,把叔叔狐毛封为大夫,把另一个叔叔五鹿充宗任命为正卿。
狐毛的儿子狐射姑杀了五鹿充宗。
高中课文注释辨析二例
高中课文注释辨析二例作者:田绍基来源:《中国储运》 2016年第12期一、烛之武退秦师以乱易整,不武。
注解⑥的翻译是: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这个翻译值得商榷,理由是,这是一个解说复句,前一个分句与后一个分句,没有内在联系,推不出“不武”,只能推出“不知”,和“失其所与”同类。
用混乱取代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笔者以为,这样翻译似乎更好。
理由如下:春秋时期的战争,是有许多规则的,也就是所谓武德,归纳起来,大致有这么几点:1.先下战书,约定要时间、地点;2.战车一字儿摆开;3.讲究礼仪;4.不能在险要的地方狙击敌方;5.不鼓不成列;6.不重伤;7.不擒二毛;8.不逐北。
如果晋文公听了子犯的话,袭击秦军,秦军就会失去“整”,就会“不成列”,以“乱”取代了“整”,这就违背了规则二和规则五,这就不合武德了。
二、归园田居这个题目,一般都不解释。
笔者认为,应该解释,应解释为:这首诗是诗人从上京里移居园田居躬耕自给后写的,“园田居”是居处名。
据《陶渊明集全译》的注释,陶渊明居处可确定的有三处:①上京里老家;②园田居又称怀古田舍;③南村村舍。
描写上京里老家的事物、景物的诗、辞:《时运》《归去来兮辞》《饮酒》。
描写园田居的事物、景物的诗:《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归园田居》五首、《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和刘柴桑》《酬刘柴桑》。
描写南村村舍得事物、景物的诗:《移居》二首。
学生往往会发问:《归去来兮辞》与《归园田居》所写事物、景物为什么不一样?是田园风光还是园田风光?[作者通联:湖北崇阳县第一中学]。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注释翻译精编版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注释
翻译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GEIHUA1688】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墙上放下去,去拜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即将要灭亡了。
如果使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怎么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手下的人。
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边邑,您知道是困难的,为什么要使郑国灭亡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如果放弃灭郑,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
然而,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到晋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拒秦,这是您知道的。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往西扩大疆域。
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希望您好好考虑考虑吧!”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撤军回国。
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
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
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烛之武退秦师》有待商榷的两个注释
其一,“臣之壮也”之“壮”
教材注释:我壮年的时候。
笔者认为,教材注释不够准确,也不符合语境。
“臣之壮也”之“壮”,应与《勾践灭吴》“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之壮同义,应指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同于壮年。
此处宜理解为“我年轻力壮的时候”,这样理解,更符合语境。
下文言“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想要表达的是对自己“年轻力壮”时未被重用的不满,可见,此处的“壮”是相对于“老”而言的,是相对于“年老体衰”而言的。
《现代汉语词典》注释壮年:三四十岁的年纪。
古文中“壮”表年龄,有特指与泛指之分。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
”
《释名·释长幼》:“三十曰壮,言丁壮也。
”
以上为特指,特指三四十岁的年纪。
《论语·季氏》“及其壮也”皇疏:“'壮’谓三十以上也。
”
此为泛指。
泛指又有多种情况,从二十以下到三十以上。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壮,不是少年壮年,而是泛指年轻的时候。
《国语·晋语七·悼公》:“午之少也,婉以从令(韦注:少,稚也),游有乡,处有所,好学而不戏;其壮也,强志而用命,守业而不淫;其冠也和安而好敬,柔惠小物而镇定大事。
”(韦注:此壮谓未二十时)。
此“壮”介于少、冠之间。
《晋语九》:“方臣之少也….及臣之壮也…及臣之长也…”,此“壮”介于少、长之间。
《后汉书·循吏传·任延》:“拜会稽都尉,时年十九,迎官惊其壮。
”李贤注:“壮,少也。
”《晋语九·昭公》:“(董安于)对曰∶'方臣之少也,进秉笔,赞为名命,称于前世,立义于诸侯,而主弗志;
及臣之壮也,耆其股肱,以从司马,苛慝不产;及臣之长也,端委鞸带,以随宰人民无二心。
’”这里少壮对举。
《韩诗外传》卷七:“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承文王之业,履天子之位,听天下之政,征夷狄之乱,诛管蔡之罪,抱成王而朝诸侯……成王壮,周公致政,北面而事之。
”这“壮”相对于幼而言,今言长大成人。
可见,古文中的“壮”之义与现在不同,当视具体情形而定,不可望文生义。
理解文言,应结合上下文,应结合语境来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其二,“夜缒而出”何解?
教材注释: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依此注释,“夜缒而出”的主语是“人”,那么,是守城之人,还是烛之武自己?
如果是前者,则为“他缒”,“缒”“出”为使动用法,后省去宾语“之”,代烛之武。
如果主语是烛之武,则为自缒。
杜预注:“悬城而下。
”杨伯峻注:“以绳系之垂而出城。
”译“用绳子把自己从城上吊到城外”,皆为自缒。
《说文》“缒”下引《左传》襄十九年“夜缒纳师”,亦为自缒。
《聊斋志异·古瓶》:“淄邑北村井涸,村人甲、乙缒而淘之。
”《阿宝》:“乃以驾车之绳万尺掷前,使握端缒下。
”也是自缒。
自缒与他缒之别是前者更易保密,自缒更合理。
综上,教材对“夜缒而出”的注释是不够准确的,从保密的角度来看,烛之武“自缒而出”,神不知鬼不觉,更为合理。
当然,还要考虑,垂然老矣的烛之武是否有能力“自缒而出”?笔者想,这大概不是什么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