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注释指瑕与商榷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中学古文注释商榷(六则)

人教版中学古文注释商榷(六则)

人教版中学古文注释商榷(六则)作者:李露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2013年第11期中学语文课本的古文注释对于中学生学习古文、提高语文素养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现行人教版中学语文古文注释总体来说是很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现将其梳理成条,以供参考。

1.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

”原注:“素帐:未染色的帐子。

”按:“素”当是“白色”的意思,所以“素帐”应是“白色的帐子”。

理由如下:(1)古文中“素”表示“白色”的意思有很多用例,根据《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可知“素骥”是指白马,“素鱮”是指白鲢,“素鬓”是指白发,“素骖”是指驾车的白马,“素帘”是指白色的帘子,“素罗”是指白色的沙罗,“素规”是指白色的圆圈,“素雪”是指白雪。

由这些用例可知“素”在表示颜色时,基本上都是“白色”的意思,所以在文章中的注释直接解释为“白色的帐子”更准确。

(2)“素帐”,《汉语大字典》里解释为“白色的帐子”。

2.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原注:“唳:鸟鸣。

”按:“唳”在《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辞源》《故训汇纂》等书里都有这样两个义项,一是指鹤鸣,二是泛指鸟鸣。

笔者认为这里的注释应为“唳:鹤鸣,这里指鹤高亢地鸣叫。

”理由如下:(1)古书中“唳”指“鹤鸣”的用例很多:①唳清响於丹墀,舞容飞於金閣。

(宋朝鲍照的《舞鹤赋》)②松寒迷唳鹤,草暖集眠牛。

(明朝何祖明的《上祖茔》)③鹤唳天边秋水空,荻花卢叶起西风。

(唐朝陈羽的《小江驿送陆侍御归湖上山》)以上的例子均是《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里作为“鹤鸣”这个义项下面的用例,可见只要有“鹤唳”这个因素出现,“唳”的解释都是“鹤鸣”;另外,动物的叫声大部分都有特定的动词,比如龙吟、虎啸、猿啼,所以《童趣》这篇课文里“唳”的解释为“鹤鸣”可能更好,也便于学生更准确理解“唳”的含义并使用这一字。

初四册文言文注释及断句指瑕

初四册文言文注释及断句指瑕

课文>“花态柳情,山容水意”的注释为:“花的姿态,柳的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境。

意思是一切景物。

”而>的“教学建议”及“有关资料”均把上句作为“互文”的修辞处理。

如“有关资料·译文”将该句译为:“花和柳的情态,山水的容颜和情意。

”与课文的注释不同。

按文理应该以>处理为长,注释是错误的。

课文>:“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中的“虽然”,课文没有注释,但>译为:“虽然如此。

”课文>:“虽然,公输为我为云梯,……”注释“虽然:虽然是这样。

”>译文也为“虽然是这样。

”按两文均属先秦文学,文中的“虽”在那时是没有“虽然”这个意思的。

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于非主编的>一文对该句的注释如下:“虽然:即使如此。

”课本注释应纠正,不要误导学生。

课文>:“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

”断句错误。

按>“课文说明”:“第一层产地;第二层树;第三层果。

”根据这一意思,应该断为“荔枝生巴、峡间。

树形团团如帷盖。

……”这样,下文的“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

”就与“树形”形成了分写与总写的关系,内在逻辑联系更紧密,这样断句也就更符合作品原意。

如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的李圃编著的>对该文的断句就如下:“荔枝生巴、峡间。

树形团团如帷盖。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若干注释商榷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若干注释商榷

教学参考由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是一套好教材,但其中有关古代诗文的个别注释,其准确性似有可商榷之处,兹就七—九年级课本的几处注释提出一己之见,以就正于专家学者及诸位同仁。

《〈论语〉十则》注③:“[时习]时常地复习。

”(七上44)(“七上”,指七年级上册。

44即第44页。

后仿此。

)按:“时”释为“时常”,可能是袭用朱熹《四书集注》的解释,这是后起的词义。

“时”在先秦是“按时”的意思。

例如:《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孟子梁惠王》:“斧斤以时入山林。

”《〈论语〉十则》注⑤:“[殆]有害。

”(七上45)按:殆,危险。

《说文》:“殆,危也。

”例如:《论语卫灵公》:“郑声淫,佞人殆。

”《左传昭公四年》:“晋有三不殆,其何敌之有?”《山市》注!"#:“[乌有]没有。

乌,同‘无’。

”(七上101)按:依训诂惯例:“甲,同乙。

”则甲是乙的异体字。

“甲,通乙。

”则甲是乙的通假字。

“乌”既不是“无”的异体字,也不是“无”的通假字。

只是“乌有”的词义相当于“无”。

“乌有”出自汉代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是虚拟的人名。

后称“无”为“乌有”。

“乌有”即“何有”,如同说“哪里有”“怎么有”。

例如:《聊斋志异画皮》:“在亡之人,乌有定所?”《山市》注②:“[往来屑屑]形容来往匆匆。

”(七上102)按:屑屑,不安的样子。

《广雅释训》:“屑屑,不安也。

”《方言十》:“屑屑,不安也。

秦晋谓之屑屑。

”例如:《汉书王莽传》“晨夜屑屑,寒暑勤勤。

”《伤仲永》注$%&:“[泯(mǐn)然众人矣]完全如同常人了。

泯然,完全。

”(七下38)按:泯然。

消失、灭绝的意思。

《说文》:“泯,灭也。

”《广雅释诂》:“泯,灭也。

”例如:《诗大雅桑柔》:“乱生不夷,靡国不泯。

”《左传成公十七年》:“以亡曹国社稷之镇公子,是大泯曹也。

”“泯然众人矣”,意思是仲永原有的特长消失了,如同平常人一样。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注释指瑕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注释指瑕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注释指瑕一、教材注释的重要性教材注释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课文中的生僻字词、文化背景、历史事件等进行注释,教材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扫清障碍,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因此,教材注释的准确性、完整性和规范性是至关重要的。

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注释指瑕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注释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问题:1. 注释过于简单有些注释过于简单,不能很好地解释生僻字词或文化背景,导致学生难以理解。

例如,某篇课文中对某个古代官职的注释只有寥寥几字,无法让学生明白这个官职的具体职责和地位。

2. 注释与正文不符有些注释与正文内容存在出入,容易误导学生。

例如,某篇课文中提到某个人物“出身贫寒”,但注释中却解释为“出身富裕”,两者相互矛盾,让学生无所适从。

3. 注释缺乏统一规范有些课文的注释风格不统一,有的采用现代汉语,有的采用古代汉语;有的解释较为详细,有的解释较为简略。

这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惑。

4. 注释未及时更新有些课文的注释仍然是基于旧的观点或数据,没有及时更新。

例如,某篇课文中对某个历史事件的注释仍然采用旧的说法,但实际上学界已经有了新的研究成果。

这使得学生无法接触到最新的学术动态。

三、如何改进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注释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增加注释的详细程度对于生僻字词和文化背景等,应该增加注释的详细程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同时,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句子或段落,也可以适当增加注释,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

2. 保证注释的准确性教材的注释应该保证准确性,与正文内容保持一致。

避免出现相互矛盾或误导学生的情况。

对于一些有争议的内容,可以在注释中加以说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3. 统一注释规范教材的注释应该统一规范,无论是语言风格还是解释方式都应该尽量保持一致。

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教师的使用和教学。

中学古文注释商榷(七则)

中学古文注释商榷(七则)

中学古文注释商榷(七则)
一、潜规则
【注释】潜规则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施的,但不被正式记录或法
律规定的规定或行为。

二、巧言令色
【注释】“巧言令色”指的是欺骗、说谎、装模作样或伪装情绪等,目
的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

三、一腔热血
【注释】“一腔热血”指的是充满了热情、决心、勇气和情感的状态,
表现人们前仆后继,不畏艰难险阻、全身心付出的行为。

四、谋事在人
【注释】“谋事在人”是指我们致力于实现某种目的和把握局势的事情,最终的走势取决于人们的行为和决定。

五、虎头蛇尾
【注释】“虎头蛇尾”这个比喻指的是在开始有充满眼光,但在结尾却
非常突出、反常和没有章法,令人失望的事情。

六、大言不惭
【注释】“大言不惭”这个词语暗示着有人无视伦理准则,轻率的说话,或自夸自大而没有任何节操。

七、栉风沐雨
【注释】“栉风沐雨”这句话暗示着把自己的能力充分施展,像支枝在
风中摆动和降下雨点一样,大力发挥出一种美好的力量。

中学文言文注释商榷

中学文言文注释商榷

例之一:陶渊明《桃花源记》:“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其中“志”字,古文注译本都解释为“作标志”之类的意思。

如郭锡良等《古代汉语》注:“志:作标记。

”阴法鲁主编的《古文观止译注》注:“志:记,这里指作标志”。

如果渔人是在道路上行走,处处作标志是容易做到的,合情合理。

可是,文中已写明“得其船”,也就是说不是在道路上行走,而是划船走水路。

这样,处处作标志恐怕就不是容易做到的了。

他每作一次标记,不可能在水中做标记,必须得把船靠岸,停下,再下去作记号。

大家试想如果是你在行船你会这么做吗?还不如直接在心里默默记住。

作为经常从事捕鱼的人,这样的事情应该是习惯性动作,不会愚蠢地不断停船下去做记号。

所以,将“志”解为“作标志”之类是不合情理的。

“志”在古代汉语中除去“作标记”之类的意思以外,还可作“记”解,如《辞源》修订本“志”的第三义项是:“记识事物。

通‘识’、‘誌’。

……”《辞海•语词分册》释“志”说:“记,记在心里……”根据“志”的词义和《桃花源记》所写的内容,“处处志之”的“志”应是“记识事物”、“记在心里”的意思。

原文那几句是说:渔人从桃花源里出来,找到自己的船,划船而归,他在归途中心里记下河边可作标志的景物。

例之三:苏轼《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周大璞等《古文观止注译》译为:“寄托蜉蝣一般的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里的一粒小米。

”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注释说:“这是说人在宇宙中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小米粒”。

阴法鲁主编的《古文观止译注》将“粟”译为“谷粒”。

苏轼的话后来演变出成语“沧海一粟”。

“粟,嘉谷实也。

”——《说文》本义:粟子,谷子“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汉·贾谊《论积贮疏》“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唐·韩愈《杂说》“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

”——李斯《谏逐客令》只要认真想一想,我们就会发现这样解释不妥当。

大海并不是农田,海里不生长谷子,哪里来的谷粒、米粒?成语有“九牛一毛”、“大海中的一滴水”,因为牛身上有毛,大海中有水,所以我们没觉得不妥。

文言文注释问题商榷

文言文注释问题商榷
注释 结 论 是 作 注者 的看 法 .它告 诉 读 者 被 注 对 象
既 然 其 它 的 言 游 戏 的 “ ” 是 指 猜 谜 , 么 《 翁 亭 射 都 那 醉 记 》 的“ ” 中 射 也应 该 是 指猜 谜 。
二 、 是否 符 合 文情 语 境 看
所 谓 文 情 语 境 , 括 话 题 主 旨 、 脉 思 路 、 下 文 包 文 上
释 :射 者 中 , 的 射 中 了 目标 。 里 指 宴 饮 时 的一 种游 “ 射 这
有 的注 释 连 本 句的 意 思 也讲 不 噘畅 .当然 也 是 不
合 语境 的 。 如 : 例 .
戏 。 中 的照 规 定 的 杯 数 喝 酒 。 王 水 照 《 代 散 文 选 射 ” 宋 注 > “ , 代 一 种 投 壶 的游 戏 , 箭 状 的 筹 棒 去 投 长 :射 古 用 颈 形 的壶 . 投 中 的次 数 来 分 胜 负 。 教 材 的 注 释 虽然 按 ” 没 有 明 说 是 什 么 游 戏 . 从 “ 中了 目标 ” 类 表 述 可 但 射 这 以推 知 也 认 为 是投 壶 游 戏 。礼 记 》 “ 壶 ” , 述 此 《 有 投 篇 记
得 , 宜 、 当 。 , 上面 说 的 道 理 。今 按 , 果 把 适 得 之 指 ” 如
“ ” 释 为 “ 宜 、 当 ” 那 就 是 形 容 词 , 应 该 带 得 解 适 得 . 不 “ ” 宾 语 。 然 认 为 “ ” “ 上 面 说 的道 理 ”即 之 为 既 之 是 指 。
“ 诸侯之地 有限 。 暴秦之欲无厌 , 奉之弥繁 , 侵之欲 急”
到 王道 的问 题 。梁 惠 王 问 的是 为 什 么 自己 的老 百 姓 没
有 增 多 ; 子 的观 点 是 , 使 自己 的 民 众 比 邻 国 多 , 孟 要 就 必 须实 行 王 道 . 样 才能 达 到 王道 呢 . 王 者必 须 首 先 怎 为 做 到 让 普 通 老 百 姓 “ 饥 不 寒 ” 而 年 长 者 能 “ 帛 食 不 . 衣

对七年级下册教材几处注释的商榷与补充

对七年级下册教材几处注释的商榷与补充

个 地 方 ” 再 者 , 章 已经 明 确 写 出 了 “ 拉 崩 倒 之 。 文 力
声 . 爆 声 . 呼 风 声 ” 十 种 声 音 。 怎 会 “ 能 指 明 火 呼 等 又 不
其中的 ( 任何 ) 一种 ( 声音 )呢? ” 两者 岂不自相矛盾 ? 另
外 , 《 代汉 语 词 典 》 《 代 汉 语 词 典 》 “ ” 均 有 查 古 及 现 ,一 字
画 李 方模
使 一 个人 有 上百 只 手 . 只手 有上 百个 指头 . 不 能 明 一 也 确 指 出哪 一种 声 音 来 : 即使 一 个人 有 上 百 张 嘴 , 张 嘴 一 有 上 百 条 舌头 . 不 能说 出其 中 的一 个 地 方 来 。 也 ”
笔者以为. 旬中的“ 端”一处 ” 此 一 “ 分别 解 释 为 “ 每
“ ; ” 全 满 的义 项 , 处 的 “ 端 ” 一 处 ” 解 为 “ 部 的 此 一 “ 理 全 声 音 ” 所 有 的地 方 ” 比较 适 合 的 。 此 , 句 中 的 “ “ 是 据 此 一 端 ” 一 处 ” 别 解 释 为 “ 一 种 ” 每 一 处 ” 较 好 “ 分 每 “ 比 三、 《 权劝学》 “ ” 对 孙 中 更 宇注 释 的 补 充
在 教 材 的课 下 注释 中 , 此 句 相 关 的有 两 处 : [ 与 “ 受 之天 ]受 之于天 ’ 省略 , 思是 先天得 到的 。 , ‘ 的 意 受 承 受 。 “ 受 于 人 ] 后 天 所 受 的 教 育 。 、 对 举 , 指 先 ”[ 指 天 人 一 天 的 禀 赋 。 指 后 天 的 教 育 。 两 处 注 释 , 得 再 明 白不 一 ” 说 过 。 句中 “ 、 对举”既然 “ 之 天” “ 之 于天 ” 此 天 人 。 受 是 受 的省略 , 么“ 于人” 那 受 自然 也 是 “ 之 于人 ” 受 的省 略 。 只 不 过 前 者 省略 的 是 介词 “ ” 后 者 省 略 的是 宾 语 “ ” 于 . 之 。 而 “ 之 于 天 ” 是 一 个 状 语 后 置 句 . 代 汉 语 的顺 序 受 又 现 应 为 “ 天 受 之 ”意 思 是 “ 上 天  ̄ J, 受 来 的 ” 句 中 于 . 从 lI S 承 .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商榷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商榷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商榷:王瑶瑶,陕西省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硕士。

在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2001版冲,共编人文言文作品49篇。

选文的注释总体上来说做到了准确、简明,然百密一疏,仍有注释欠精确、当注未注、前后不统一及重复四个问题值得商榷。

下面一一指出,以求教于大方。

一、表述欠精确表述欠精确指注释表述不符合字义的演变或不符合该字所在的句子的语境。

在七到九年级六本教材中,笔者发现三处值得商榷的地方,如下:1客问元方:“尊君在否?”(《世说新语》七年级上册)教材将“尊君在否”译为“你爸爸在吗”不符合语境。

“爸爸”是现代汉语中口语化的表达,“尊君”,可译为“父亲”;“否”加在存现句之后表示选择性否定[1],“在”是“不在”的对应,“否”可理解为“不在”。

因此,“尊君在否”应注为“你父亲在不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八年级下册)教材将“道”释为“正确的方法。

”显然以语境义取代了基本义。

“道”本义是路,引申为取道,经过,又引申为途径,方法。

此处的“道”即“方法”之义。

注为“(正确的)方法”为宜,既顾及了基本义,又顾及了文中的语境义。

二、当注未注当注未注问题属于教材中较普遍的问题,表现为字义或字音应该作注的却没有作注。

在七到九年级教材中,笔者发现了四处,如下:1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口技》七年级下册)“走”作为文言文常用词,在初中课文篇目中第一次出现,应该作出详细的解释。

“走”的古义是跑,《说文》:“走,趋也。

”今义是“走”。

为避免学生混淆,应作注“走,跑”。

2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观潮》八年级上册)教材对“江干”注释:“江干,江岸。

”“干”有两个读音gin和gan,读前者有“盾牌、冒犯、求取、水边”等义。

读后者有“事物的主体或主要部分”的意思。

此处,应补注读音gin。

3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初中语文文言文注释指瑕纠谬

初中语文文言文注释指瑕纠谬

初中语文文言文注释指瑕纠谬作者:覃杰来源:《新课程·教研版》2009年第12期语文版新编初中语文教材里的文言文注释简明扼要,对教学很有帮助。

然而白璧微瑕亦复难免,或不符合文情语境,或不符合语言规律,或不符合逻辑事理。

兹举数例以献疑,亦以就教于大家。

七年级上册《三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课本注释:“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显然,这里采用的是直译和对译。

从字面上看,似乎并无不妥。

但略加推敲便会发现问题:按此种译法,极易被认为“白色的急流”和“碧绿的潭水”都“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事实上,“白色的急流”奔腾汹涌,可以“回旋着清波”,却难以“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而潭水较为平静时方可现出其“碧绿”,也才可“倒映着”岸边的“各种景物的影子”。

因此,译文应变更为“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八年级上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课本注释:“空乏,穷困缺乏。

”“空乏其身”译为“使他受到贫困之苦”,“行拂乱其所为,意思是使他做事受到阻挠干扰。

”显然不妥,注者就添加“穷困缺乏”二字强释。

笔者每每读到此处,总有点感觉不通畅。

“空乏其身”,译为“使他受到贫困之苦”,难以窥测“身”的具体意义,因为“身”在句中乃是“自身、本身”的意思。

“行”乃“行为”之意。

其实,只须将句子的停顿画在“行”的后面,便迎刃而解其意。

因此,应该这样注释:“使他本身受到贫困之苦,使他行为受到阻挠干扰。

”九年级上册《扁鹊见蔡桓公》:“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课本注:“请,询问。

”“请”在文言中它没有“问、询问”的意思。

一般“请”为“请求”的意思,并通常有两种用法:一种是请求别人怎样;另一种是请求别人允许自己怎样。

从课文内容看,此处“请”字的用法属于第二种,全句意思应该是“我因此不再请求为他治病。

”因为据前面所述,扁鹊几次见蔡桓公,都曾主动请求为他治病,然而蔡桓公都没有批准,直至桓公病入膏肓,扁鹊才“望桓侯而还走”,不再请求为他治病。

初中语文课本几处值得商榷的注释

初中语文课本几处值得商榷的注释

初中语文课本几处值得商榷的注释初中语文课本几处值得商榷的注释笔者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屡屡在讲授文言文时感到很苦恼。

原因是课本上的注释令人费解,无法向学生讲明白。

现摘录几处,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得到方家的指正。

其一,第二册《桃花源记》中有一句: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课本把外人注释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我以为欠妥。

须知后文有言: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既然桃花源人与世隔绝,他们的衣着打扮怎么会跟外面的.世人相同呢?难道自秦以来一直到魏晋人们的衣饰都一成不变吗?如果桃花源人的打扮与外人相同,那么渔人断不会如此好奇,急着去向太守禀报,高尚士刘子骥也不会闻之便欣然规往。

唯一的解释是,这里的外人应注释为以前的人。

渔人在迷路的情况下进入桃花源,看到这么一群衣着完全像以前(古时代)的世人才会大为惊讶,其他人当然也会闻讯而来。

其二,第四册《陈涉世家》一文中对号为张楚的注释是对外宣称要张大楚,即复兴楚国之意。

号,宣称。

一说,定国号为张楚。

我又查了查改版以前的语文课本,其中对号为张楚的注释是定国号叫张楚(张大楚国的意思)。

原来这个注释有过改动,可能编者也发现了些问题。

不过让我纳闷的是为何前后两个注释都有定国号为张楚。

据我所知,张楚不是国号。

理由有两点:一是《现代汉语词典》对国号的注释是国家的称号,如汉、唐、宋、元、明等,而陈胜吴广起义并未推翻秦的统治,建立新的国家,张楚只是政权名称,不应是国号,而且史书上也无此记载;二是初中历史教材在讲述陈胜吴广起义内容时,也只是提到建立了张楚政权,并未认为张楚是国号。

所以,我认为国号一说宜删去。

其三,第五册《孟子二章》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有人恒过,然后能改一句,课本注解恒为常,过为犯过失。

对于过的解释,我认为于情于理有些不合,因为照课本注解理解,这句话应译为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似乎有鼓励人们多犯错误之嫌。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几处文言注释商榷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几处文言注释商榷

---------------------------------------------------------------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几处文言注释商榷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几处文言注释商榷-中学语文论文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几处文言注释商榷朱诵玉文言翻译讲究信、达、雅,也就是准确、通顺、优美。

其中信是前提。

而现行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的文言注释,却有多处令人费解,有些则是明显的错误,剖析商榷如下。

商榷一:《兰亭集序》中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之趣舍。

人教社老教材将趣注为qū,通趋,往,取;人教版课标教材将趣注为qǔ,趋向,取向。

显然两个版本教材对该字的注音和解释是有差别的。

孰为合理?我们认为,如果将趣解释为通趋,往、取,根据通假字读音习惯,读qū是对的;新课标教材将其解释为趋向,取向,显然还是把趣作为通假字来注释的,只是没有明确训释而已,但将其注音为qǔ 则不合理了。

那么两者对字义的解释谁更合理呢?王力主编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华书局)有明确的解释,趣字条下有一注音为:qū(趋),趋向,奔走。

另外,在趋字条下,有专门词条趋舍,释为进取或退止,又写作趣舍。

1 / 5可见新课标教材的解释比较合理。

至此,我们认为课文的注释应改成这样:趣(qū),趋向。

趣舍,进取或退止。

而这样解释是非常符合原文意思。

商榷二:《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北涉玄灞,清月映郭。

人教版课标教材将北涉玄灞注释为往北走渡过灞水。

涉,渡。

玄,黑色,指水深绿发黑。

看其来似乎没有错误,但一细究就会发现,这是有问题的。

涉显然是动词,注释中也将涉解释为渡。

既然这样,北就应当是方位名词作状语,应解释为向北,往北,而注释却是往北走,这就将北看成动词了。

故应将注释中的走字删掉。

方位名词是作状语,还是作动词,关键是看其后有无动词。

其后有动词,方位名词就作状语;其后无动词,方位名词就作动词。

初中文言文注释榷误

初中文言文注释榷误

初中文言文注释榷误1.初中文言文注释及翻译马说韩愈〔唐代〕世上有伯乐,才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见,伯乐不常见。

所以名马虽然被奴隶羞辱,却死在沟里,不叫千里。

(仅限)一马可以行千里,一石可以通吃。

吃马的不知道能吃千里。

是马,虽有千里之能,食不果腹,力不从心,所以很美,用恒马也得不到,所以怎么样?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译文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

所以虽然有名贵的马,如果只能在仆役的手中受辱,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之间,就不能凭借千里马著称。

一匹一天走几千英里的马有时能吃下一石谷物。

喂马的人不知道,他们可以每天跋涉千里,像普通的马一样喂马。

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也是食不果腹,力不从心,才能和优秀的品质无法在外面展示。

如果你连一匹普通的马都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行万里路呢?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叫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注释伯乐:孙阳。

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

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人。

而:表转折。

可是,但是。

故虽有名马:故虽有珍马。

所以:所以。

虽然:虽然。

名称:贵。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

祗(zhǐ):同“衹”,只,仅。

奴才:古代也指仆人,这里指喂马的人。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骈,两马并驾。

骈死:并列而死。

于:在。

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

不叫一日千里:不叫一日千里。

意思是一马千里可以埋没。

用途:使用。

(2021年整理)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指瑕及几点建议

(2021年整理)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指瑕及几点建议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指瑕及几点建议(推荐完整)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指瑕及几点建议(推荐完整))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指瑕及几点建议(推荐完整)的全部内容。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指瑕及几点建议(推荐完整)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指瑕及几点建议(推荐完整) 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指瑕及几点建议(推荐完整)>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指瑕及几点建议罗目中学张勇梅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年级),系第一批送审通过的国家级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由课程教材研究所和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共同编著。

该教材2001年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至今已被很多学校选用。

相对于老教材,该套教材的选文内容更贴近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结构编排上也做了不少改变,因此,其专业性、适用性和创新性自不待言。

但笔者从2013年开始使用该套教材的13版以来,在自身使用和关注其他同仁使用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瑕疵和弊端,现将这些不尽人意之处提出来,以期对同行教学和对教材的改进提供参考。

初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注释指瑕与商榷

初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注释指瑕与商榷

初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注释指瑕与商榷
李和子;杨义礁
【期刊名称】《教育实践与研究》
【年(卷),期】2005(000)016
【摘要】人教版六·三制语文教材是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教材,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占教材三分之一的文言文篇目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文精当,符合初中生的学习要求。

但美中不足的是:在选文的注释及讲解方面(包括人教版与课本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有部分篇目存在着失误及值得商榷之处,现将其一一列出,以求证于大方之家。

【总页数】2页(P61-62)
【作者】李和子;杨义礁
【作者单位】康保县忠义乡中学,河北,张家口,076650;康保县忠义乡中学,河北,张家口,0766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
【相关文献】
1.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商榷 [J], 田青
2.初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注释指瑕与商榷 [J], 李和子;杨义礁
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文言文注释指瑕 [J], 马晓婷
4.现行人教版初中文言文注释指瑕 [J], 程森
5.初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注释指瑕与商榷 [J], 李和子; 杨义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文注释商榷

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文注释商榷

新人教版初中文言文教材值得商榷处之浅见肖家坊中学朱家财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文言文是文化遗产中的精髓,我们学习它,既是继承祖国的传统文化,提高文学素养,又能促进对现代汉语的理解。

但长期从事语文教学的各位老师在讲授文言文时常常感到苦恼。

多为课本上的注释或字词的读音,众说纷芸,确实值得商榷。

现以最新的人教版教材为例,摘录几处,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关于注释值得商榷处1、七年级下册《伤仲永》中的“并自为其名”“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这两句记述了少年仲永的天生聪慧。

对于“并自为其名”,几乎所有资料都解释为“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我认为,作者在此要突出的是方仲永天资聪慧,他“未尝识书具”却能“书诗四句”,可算得上神童。

那么,仅仅是“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实在没有多少值得称奇的地方。

如果把“自为其名”翻译为“自己(为诗)拟好了(一个)名字”,岂不更能突出仲永之天资聪慧。

这一句的关键是对“其”字如何理解。

“其”作为代词,那么究竟指代什么呢?如果是指代方仲永,“其名”就是代指方仲永的名字。

如果是指代仲永所作之诗,那么“其名”就应理解成诗的名字了。

在古汉语中,代词称代内容的最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指代距最近的名词或事件。

“诗四句”距“其”最近,因而,“其”代指的应是“诗四句”更为合理。

因而,我认为“并自为其名”应翻译为“自己(为诗)拟好了(一个)名字”。

2、七年级下册《口技》中的“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大多数教参都将此句译为:挽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哆哆嗦嗦的,几乎都想争先恐后的逃走。

可问题是宾客们都想争先恐后的逃走为何还要搀起衣袖露出手臂?这岂不多此一举吗?即使古人所穿的是长衫,行动不方便,但“走”前也只需提起下襟,何需卷起袖子?我想,前文有口技人模拟了失火后“百千人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的悲壮场面,更模拟出了众人救火的声音。

这无疑深深感染、打动了在场的宾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文言文注释指瑕与商榷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材中的注释内容历来都有值得指瑕与商榷之处,有的是通过新编教材对旧教材的改正,有的是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发现的错误与不妥之处,还有的是文言文研究人员所提出的值得商榷修改之处。

教材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字词的注解与文章选段的出处,这些错误与不妥之处需要及时加以纠正修改,语文文言文的教学要保证知识的准确性与正确性,才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文言文。

本文通过阐述教材注释中失误之处与值得商榷之处,希望对语文文言文的教学起到帮助作用。

标签:初中语文;文言文注释;指瑕商榷
初中语文通用的教材是人教版的2016版教材,总共编有124篇文言文,与之前的教材相比较,文言文在数量和类型上都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这也是为了实现提高学生传统文化学习能力的教学目的。

文言文的注释是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解文言文的辅助方法,因此要确保注释内容的正确性和准确性,避免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因为注释的问题而影响到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

对初中语文文言文注释中存才问题和疑虑的地方,在下文中一一指出,以供大家参考讨论。

1、初中语文文言文注释失误之处
1.1字词注解失误之处。

在语文文言文课文的注释中,有些字词的注解存在明显的失误之处。

《木兰诗》中“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一句,对于“傍地走”的注解为并排跑,而依据《新华字典》中对于“傍”字的解释,为靠近、临近、接近之意,并没有并排的含义,因此对于“傍地走”的正确注解应该为贴着地跑,再结合原句上下文的含义,这样的注解也十分通顺、合理。

《醉翁亭记》中“佳木秀而繁阴”一句,对于“秀”字的注解为开花,指滋长之意。

但是依据《新华字典》中对于“秀”字的解释,为美好、秀丽之意,并且此句中的秀字与后句中的“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中的秀字意思相同,所以原句翻译为“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更为妥当。

还有《愚公移山》中提到的“河阳”,注解为黄河北岸,源于江南作阴,江北作阳之故。

但是依据《辞海》中的注解,“河阳”为古代地名,既如今的河南孟州一带,河阳的地名因为在黄河北岸而得名。

因此,课文中的注释应该加以明确。

1.2教材选段失误之处。

语文教材文言文课文选段的失误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文言文出处标注错误,《五柳先生传》的注释标注为198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陶渊明集》。

但是通过与出版社的查证,发现人民文学出本社所出版的《陶渊明集》是于1956年在北京出版刊印的,1983年是在湖北进行的第8次翻印。

按照通行的书籍出版、印刷的原则规范,除非再次印刷与原版相比在内容上进行了大幅的修改,否
则不作再版认定。

因此《五柳先生传》出处注释应改为1956年版《陶渊明集》;第二是教材内容与作者原文不一致,比如《口技》一文中,原文所寫“满堂寂然”,课文改成“满坐寂然”、原文所写“夫呓语。

初不甚应。

妇摇之不止。

则二人语渐间杂。

床又从中戛戛。

”省略为“夫呓语。

”这些删改是出于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保证教学内容积极向上的目的,但是课文对于原文毕竟有所删改,需要在注释中加以明确。

2、初中语文文言文注释商榷之处
2.1 文章标注不妥当。

文言文在词语的表意上与当代汉语在很多地方都有所不同,因此对于文言文的注释应当对此多加重视,不应该有所遗漏。

比如《口技》中“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中的“走”字,古代含义为跑,对这种古今异义的词语为避免学生混淆,应当多做注解。

再比如《出师表》中“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一句,在注解中指对“秋”字进行了注释,而对“存亡”一词却没有批注。

结合文章上下文的语境以及作者的时代背景,可以得出“存亡”二字更偏重与亡,即为“灭亡”之意。

还有《观潮》中“江干上下十余里间”一句,“干”有两个读音,一为一音,一为四音,前者表“冒犯、水边、求取”之意,后者表“人和事物的主体”之意。

因此,此处应该加以读音的注释。

2.2 注释表达欠准确。

文言文注释表达欠缺准确性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遇到的最为普遍的情况。

注释表达欠准确也分为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词语的注解不太符合文章的语境,比如《伤仲永》中“不能称前时之闻”一句,对于“称”的注解为相当,虽然注解也算正确,但是结合前后文的语境,明显感觉到这样的解释不太顺畅,应该翻译为“相符,符合”才更为妥帖;其次是词语的注解过于通俗直白,没有很好的表达出作者的用意,比如《马说》一文中“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一句,对于“策”的注解为用鞭子打,如果将原文直译为“用鞭子打马却不能采用正确的方法”,就会显得失去了原文的神韵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用意,应该将“策”字注释为“驱使”或者“驾驭”之意更适宜;还有就是词语的注释要注意词性的变化使用,比如《送东阳马生序》中“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一句,对于“缊袍敝衣”的注释为“破旧的衣服”,这是对于词句的直译,但是将这样的注解带入到原句中显然不够通顺,因为这里将“缊袍敝衣”当做了状语,应该注释为“穿着破旧的衣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是初中语文教育的重要环节,并且随着教育部门对于传统文化的大力加强,文言文教学将会起到越来越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对于教材课文中的注释要格外重视,如果注释中一旦出现错误,对于文言文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语文教师要在教案准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仔细探究课文中的注释,对于有疑虑的问题及时进行商榷讨论,确保文言文注释的正确性与准确性,促进语文文言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和子.初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注释指瑕与商榷[J]备课资源点击,2005(08):61-62.
[2] 张家群.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文言文注释质疑补正[J]语言文字修辞,2015(03):54.
[3] 张玉英.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注释刍议[J]教学大参考·质疑问难,2014(05):63-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