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争议处理程序(含表格)
知识产权保密控制程序(含表格)
知识产权保密控制程序(ISO9001:2015)1 目的和适用范围为更好地管理公司内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各类信息,确保信息受到适当级别的保护,避免因不恰当使用或泄漏造成公司遭受经济损失或法律纠纷,特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部不为公众所知晓、能给公司带来现实或潜在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且公司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人事信息、财务信息以及其他需要保密的事项。
2 术语定义2.1 密级密级是指保密文件保密程度的等级。
公司的保密文件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2.1.1 绝密文件是指包含公司最重要的机密,关系公司未来发展的前途命运,对公司根本利益有着决定性影响的保密文件。
2.1.2 机密文件是指包含公司的重要秘密,其泄漏会使公司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保密文件。
2.1.3 秘密文件是指包含公司一般性秘密,其泄漏会使公司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的保密文件。
2.2 保密期限保密期限是指保密文件的保密时间,分为A、B、C三级,分别表示永久、长期(5年)、短期(3年)。
3 职责各岗位/部门负责其岗位/部门涉及到的所需保密事项和内容的保密管理工作。
3.1 总经理总经理是公司商业秘密保护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公司保密工作的统筹管理、保密制度的批准、涉密文件的密级划分、批准涉密文件的借阅、复印。
3.2 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负责公司保密制度的制定、协助总经理进行涉密文件的密级划分以及保密工作的实施和监控。
3.3 职能部门3.3.1 知识产权部为公司保密管理工作职能部门,负责保密工作的计划、实施、检查、管理,组织有关人员对窃密、泄密、失密案件进行调查和处理。
3.3.2 业务部负责科研项目、工程设计等技术秘密的信息管理、文件资料存档与保管、材料的借阅、复印等。
3.3.3 财务部负责财务预算、核算、无形资产评估等财务秘密的管理、文件资料存档与保管、材料的借阅、复印等。
3.3.4 办公室负责将商业秘密管理纳入新员工培训,落实保密协议、竞业禁止协议的签订,负责人力资源计划、薪酬方案、员工档案等人事秘密的管理、文件资料存档与保管、材料的借阅、复印等。
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程序(含表格)
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程序(GB/T29490-2013)1、目的为了规范本公司知识产权的管理和相关的信息披露,防范知识产权风险,强化对知识产权风险的控制,保护公司和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以及本公司的相关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所称的知识产权风险是指企业的知识产权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经营目标的影响,具体是指知识产权的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等。
3、职责知识产权风险的管理具体由本公司的知识产权部负责。
4、工作流程4.1知识产权风险的决策公司明确由知识产权部负责知识产权的运营和管理,指定专人负责相关知识产权项目的调研、洽谈、评估和执行等具体事宜。
公司在知识产权项目有发生风险的可能或者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生变化时,相关责任人应该在第一时间(一个工作日以内)向本部门负责人书面报告,本部门负责人在接到相关责任人的报告后第一时间(一个工作日以内)向知识产权部门书面报告。
知识产权部门接到报告后在第一时间进行知识产权的检索,如确认知识产权的运营存在风险,应立即上报公司知识产权的直管领导,由直管领导向公司的董事会报告。
4.2知识产权风险的管理知识产权风险初始信息的识别(一)企业知识产权部应该广泛、持续不断的收集与本公司相关的知识产权风险以及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相关的内、外部初始信息,包括历史数据和预测信息。
(二)知识产权部收集初始信息的方式:1)整理与企业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文件;2)收集企业以及企业所属行业的相关案例及信息;3)与企业的相关部门以及员工进行座谈或者访谈等;4)其他可以收集信息的有效方式。
(三)知识产权部对收集到的初始信息进行必要的筛选、提炼、分类、组合进而识别出本公司知识产权的风险点,并提出本公司的知识产权风险的数据库,形成电子文档和纸质文件。
(四)知识产权风险初始信息的识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由专人负责并且坚持持续改进。
知识产权争议处理程序(含表格)
知识产权争议处理程序(GB/T29490-2013)1.0目的为了及时发现和监控公司知识产权被侵犯的情况,选取适宜的知识产权争议解决方式,并预防或者减少可能对公司产生的不良影响。
2.0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研发、生产、采购、销售或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知识产权争议。
3.0职责和权限3.1管理者代表负责决策处理公司的知识产权纠纷。
3.2知识产权办公室负责知识产权纠纷发生时的组织工作,并不断总结、完善本管理办法。
4.0程序4.1发现和监控知识产权被侵犯的情况4.1.1营销部在走访客户、市场推广、市场销售、参加展会等活动过程中,当发现有侵犯我公司知识产权的情况发生时,及时将侵权信息进行反馈给知识产权办公室,并对侵权线索进行跟踪,对侵权的证据和记录予以及时的固定、收集和保留;知识产权办公室不定期的通过网络了解知识产权被侵犯的情况;其他部门的人员当发现有侵犯公司知识产权被侵犯的情况时,及时反馈相关信息至知识产权办公室;4.1.2知识产权办公室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判别,判断是否构成侵权;当构成侵权时,上报管理者代表,在适当的时候可以采取行政(请求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或工商局等部门进行协调处理)或者司法途径进行处理。
4.2公司发现专利侵权4.2.1准备工作无论公司任何部门或者任何人发现公司的专利权被侵害的事实时,须立即通报知识产权办公室。
知识产权办公室首先确认公司专利权是否有效、专利权是否成立,确认专利权有效后,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预分析,判断对方的技术特征是否确实落入公司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初步确定专利侵权是否成立。
初步确定专利侵权成立后,由知识产权办公室报管理者代表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如果管理者代表决定暂时不采取进一步措施的,由知识产权办公室保存获得的证据材料,等待时机。
管理者代表决定采取进一步的措施的,由知识产权办公室负责聘请对行业比较熟悉、经验丰富的专利律师;由专利律师、知识产权办公室和专利发明人组成应急小组。
知识产权业务流程表
知识产权业务流程表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创造知识、技术、文化或艺术作品时所获得的权利。
知识产权领域涉及到许多不同的业务流程,包括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版权保护等。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产权业务流程表,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知识产权管理的流程。
1. 专利申请流程专利是一种由政府授予的独特权利,允许发明人对其发明进行独立使用、制造、销售和授权。
以下是专利申请的基本流程:1. 发明创造:发明人提出一个新的、有创造性的发明。
2. 申请准备:发明人准备相关的专利申请材料,包括发明说明书、权利要求书等。
3. 申请递交:发明人将申请材料提交给国家专利局或相关的机构。
4. 审查程序:专利申请会经历审查程序,包括形式审查、实质审查等。
5. 通知与答复:申请人与专利局之间会有通知和答复的往来,以澄清问题和提供补充材料。
6. 专利授权:如果专利申请获得批准,发明人将获得专利授权,并享有相关的专利权。
2. 商标注册流程商标是一种用于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记,具有独特性并能够识别和辨认。
以下是商标注册的基本流程:1. 商标搜索:商标申请人应该进行商标搜索,以确保所申请的商标没有冲突和侵权问题。
2. 申请准备:商标申请人准备商标注册申请材料,包括商标图片、商标说明等。
3. 申请递交:商标申请人将申请材料提交给国家商标局或相关的机构。
4. 受理与初步审查:商标局会受理申请并进行初步审查,包括审查商标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等。
5. 公告与异议:商标局会公告商标注册申请,并开放异议期,允许其他利害关系人提出异议。
6. 注册与维持:如果商标注册申请无异议,商标局会颁发商标注册证书,并商标权人需要定期维护商标的有效性。
3. 版权保护流程版权是指对文学、艺术、音乐、电影等作品的独有权利,包括复制、发行和展示等。
以下是版权保护的基本流程:1. 创作作品:作者创作出原创的文学、艺术、音乐等作品。
2. 版权登记:作者可以选择将作品进行版权登记,以确保其权益的有效保护。
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程序(含表格)
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程序(含表格)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程序(GB/T29490-2013)1.0目的为了避免或降低公司的生产、办公设备、软件以及公司的产品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风险,确保公司无形资产的安全,并预防或减少可能对公司产生的不良影响。
2.0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研发、生产、采购、销售或服务过程中知识产权风险的管理。
3.0职责和权限3.1知识产权管理者代表负责公司知识产权风险防范预案的批准。
3.2行政部负责组织检查生产、办公软件是否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分析可能发生的纠纷及其对公司的损害程度,提出风险防范预案。
3.3知识产权办公室负责定期监控公司产品可能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状况,负责分析可能发生的纠纷及其对公司的损害程度,负责提出风险防范预案。
3.4行政部、物控部负责保障采购的生产、办公设备及软件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3.5各部门负责检查本部门的生产、办公设备及软件是否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并确保使用授权软件。
4.0生产、办公设备及软件4.1物控部和行政部根据各部门提出的生产、办公设备及软件的购买申请,在采购前对采购的产品所涉及的知识产权信息进行收集,避免采购到侵权产品;必要的时候,要求供方提供知识产权的相关证明,以及知识产权授权使用、许可使用、授权销售等证明;同时在采购合同中约定知识产权权属、许可适用范围、侵权责任承担等内容,以在出现侵权时的责任和风险降到最低。
4.2各部门负责检查本部门的生产、办公设备是否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并将检查结果填写在《生产/办公设备知识产权风险检查表》内,并确保使用授权软件。
4.3行政部每个季度对各部门员工使用的软件情况进行抽检(特殊情况下,可以增加抽检次数和数量),对各部门的软件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按照《知识产权记录控制程序》的要求填写《软件使用情况检查表》,掌握各部门的办公软件的使用情况;一年内,抽查要涵盖公司所有的部门。
4.4行政部对《软件使用情况检查表》进行汇总核查,如发现某部门的办公软件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与知识产权办公室一起分析可能发生的纠纷及其对公司的损害程度,提出风险防范预案,并通知责任部门的负责人,责任部门的负责人收到上述通知后3个工作日内给出解决方案。
知识产权案件办案流程
知识产权案件办案流程知识产权案件办案流程知识产权案件是指涉及知识产权的纠纷案件,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方面的争议。
为了保护知识产权并维护相应权益,需要依法办理这些案件。
下面将介绍知识产权案件的办案流程。
1. 立案立案是指将案件纳入法院的审判范围,并登记相关的案件信息。
知识产权案件的立案需要提供以下材料:诉状:包括起诉人、被诉人的基本信息以及案件的事实和理由。
相关证据材料:如专利或商标权证书、著作权登记证明、侵权证据等。
诉讼费用缴纳证明。
2. 受理和调解法院在收到立案材料后,将进行初步审查,并判定是否受理案件。
如果符合受理条件,法院将通知双方当事人进行庭前调解。
调解旨在通过对双方进行妥善沟通,寻求和解并达成调解协议。
如果调解成功,双方可以自愿放弃诉讼。
如调解不成功或一方拒绝调解,案件将继续审理。
3. 证据交换在案件进入审理程序后,法庭将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
双方需要将自己拥有的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提交给对方,并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查阅和复制。
证据交换是确保双方都了解对方提供的证据,减少后期出现争议的可能性。
4. 开庭审理开庭审理是知识产权案件的重要环节,法院通过召集双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在法庭上对案件进行审理。
开庭审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法庭宣读案件的起诉书和答辩书。
当事人陈述事实与理由。
双方当事人提供证据并进行质证。
对证据进行评估和辨认。
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论意见。
法庭进行裁决并宣布判决结果。
5. 判决和执行法院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对知识产权案件做出裁决和判决。
判决结果可能是支持原告的诉求、驳回原告的诉求或其他相应的处理措施。
当判决生效后,如被告方不履行判决,原告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6. 上诉与终局如果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满意,可以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
上级法院将重新审理案件,并进行二审判决。
一般情况下,二审判决是终局判决,即不再受理上诉。
以上是知识产权案件的办案流程。
知识产权案件的办理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复杂性,需要依法保护各方的权益,并促进知识产权的创新和发展。
如何申请知识产权侵权诉讼知识产权侵权诉讼的程序和注意事项
如何申请知识产权侵权诉讼知识产权侵权诉讼的程序和注意事项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创造性活动中所拥有的独特的、非物质的财产权利,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
这些权利不仅保护了创造者的利益,也对于促进创新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知识产权的保护过程中,常常会发生侵权行为,这时候申请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成为了维护自身权益的一种重要手段。
一、知识产权侵权诉讼程序知识产权侵权诉讼程序包括起诉、庭前调解、庭审、宣判和执行等环节。
起诉阶段,侵权方需要向法院递交一份起诉状,详细陈述被侵权的知识产权及其证据,并提出损害赔偿的请求。
法院收到起诉状后,将会对起诉状进行受理,并发出传票给被告方,宣告诉讼程序的正式开始。
庭前调解是知识产权侵权诉讼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调解达成双方和解协议。
调解员将通过对双方的陈述和证据进行评估,推动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如果调解成功,将签署调解协议,结束诉讼程序。
如果调解失败,将会进入庭审阶段。
庭审是知识产权侵权诉讼的核心环节,也是双方充分陈述自身观点和提供证据的时机。
在庭审中,原告方需要充分说明知识产权的有效性,并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被告方的侵权行为。
被告方则需要提出相关的抗辩理由和证据来否认或减轻自己的侵权责任。
法院将根据双方的陈述和证据,做出公正的判决。
宣判阶段是法院对庭审过程进行总结和判断的环节。
法院将根据庭审过程中的证据和法律规定,对双方的诉求和抗辩进行综合权衡。
最终,法院会做出相应的判决决定,对侵权行为进行界定,并根据情况进行损害赔偿、禁止令等处罚。
执行阶段是知识产权侵权诉讼过程的最后一环,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如果被告方不服判决结果或不履行判决结果,原告方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
法院会通过相应的执行程序,强制被告方履行判决结果。
执行程序的时间和结果会根据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二、知识产权侵权诉讼的注意事项在申请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充分准备证据:在起诉阶段,原告方需要充分收集和整理证据,包括侵权事实、侵权行为、损失情况等。
专利纠纷行政调解办案指南
专利纠纷行政调解办案指南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高,专利纠纷案件不断增加,为了解决专利纠纷问题,行政部门在行政调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此,制定了专利纠纷行政调解办案指南,以规范行政调解工作。
一、调解范围和方式专利纠纷行政调解的范围一般包括专利权的归属、专利侵权纠纷、专利所涉及的合同纠纷等。
调解方式可以采取行政部门直接调解、委员会调解等形式。
调解程序要遵循公开透明、自愿参与、保密等原则。
二、调解的程序和主体1.提交调解申请:当事人可向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同时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
2.受理调解申请: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受理调解申请,并通知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受理调解的工作程序。
3.调解组成员的确认:根据案件的情况,行政部门将组成调解小组,并确保调解组成员的公正和独立。
4.调解程序:调解程序一般包括调解准备、座谈、调查取证、协商谈判、达成协议等环节。
5.制定调解协议: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达成协议后,行政部门应当制定专利纠纷调解协议,明确协议的内容和效力。
三、调解的原则和要求1.自愿参与原则:调解应当建立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没有强制性的参与要求。
2.公正、公平原则:调解过程中,调解人员应当公正、公平地处理案件,维护各方合法权益。
3.保密原则:调解过程中的各项信息和资料应当保密,不得外泄。
4.实效原则:调解的目的是解决专利纠纷,实现和解,应当尽快达成协议。
5.纠正违法行为原则:对于明显违法的行为,行政部门应当通过调解纠正。
四、调解的效力和执行专利纠纷调解协议经双方签字、行政部门确认后具有法律效力。
当事人应当履行协议,如有不履行或履行不符合的情况,对方方可向行政部门申请强制执行。
总结起来,专利纠纷行政调解办案指南规范了专利纠纷行政调解工作的程序和要求,旨在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专利纠纷,达到公正、公平、保密、高效的调解目标。
同时,行政调解的结果具有法律效力,调解协议得到强制执行,为专利纠纷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和机制。
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办案流程
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办案流程一、引言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是指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认为他人侵犯了其专利权,向专利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行政裁决的程序。
行政裁决的目的是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本文将详细描述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办案流程的步骤和流程,以确保流程清晰且实用。
二、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办案流程1. 提交申请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认为他人侵犯了其专利权,可以向专利行政管理部门(通常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行政裁决申请。
申请人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 专利权证书复印件及原件; - 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的身份证明材料; - 侵权事实和侵权行为的证据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侵权产品的图片、说明书、销售合同等; - 侵权产品的样品(可选); - 其他相关材料。
2. 受理与审查专利行政管理部门收到申请后,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受理与审查。
受理与审查的内容包括: - 对申请材料的齐全性和真实性进行初步审查; - 对申请是否符合法定条件进行审查,例如是否属于专利侵权纠纷的范畴; - 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查取证。
3. 取证调查如果专利行政管理部门认为需要进一步调查取证,会通知申请人提交补充材料或提供证据。
申请人需要积极配合,提供相关证据材料,例如: - 侵权产品的销售记录; - 侵权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资料; - 侵权产品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方式等。
专利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法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取证调查: - 要求被申请人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 进行现场调查; - 邀请专家进行技术鉴定等。
4. 听证会专利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组织听证会,听取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陈述和辩论。
听证会的程序包括: - 通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参加听证会; - 确定听证会的时间、地点和组织形式; - 委托专家进行技术解读和鉴定; - 记录听证会的过程和内容。
5. 裁决结果专利行政管理部门根据申请人提供的证据材料、取证调查结果和听证会的情况,做出行政裁决决定。
知识产权保密控制程序(含表格)
知识产权保密控制程序(GB/T29490-2013)1.0目的为了加强公司管理,保护公司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等相关知识产权利益,确定员工保守公司秘密的责任。
2.0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涉密区域及设备的保密工作。
3.0职责3.1总经理负责公司所有知识产权需保密事项的统筹工作,批准涉密文件的借阅、复印。
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涉及到的所有需保密事项的信息管理。
4.0定义4.1商业秘密:商业秘密是公司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生产、经营、科研、产品的注册申报方面的信息。
包括经营类商业秘密和技术类商业秘密。
4.2泄密: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视为泄密。
4.2.1使商业秘密信息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4.2.2使公司知识产权信息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而不能证明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
4.3保密区域:产生或保存商业秘密相关的区域。
4.4涉密人员:可能接触到商业秘密的人员。
4.5涉密设备:存储商业秘密的设备。
5.0工作程序5.1涉密人员研发部编制《商业秘密规定一览表》,明确涉密人员、接触权限、秘密的种类和分级、保密期限。
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下发各部门。
5.2涉密区域5.2.1研发部编制《涉密区域一览表》,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下发各部门。
5.2.2业务来访因工作业务来访时,外来人员在门卫处填写入厂登记表,明确被访人员或部门。
由门卫落实后,方可进入厂区。
被访人员负责全程陪同,如需会谈时,应在接待室进行,不允许在涉密区域进行。
5.2.3外来参观5.2.3.1接待部门填写《参观申请表》,经研发部批准后,接待部门实施。
5.2.3.2接待人全程陪同,实际参观区域不得超过申请参观的区域,并且不得进行拍摄活动。
5.3涉密设备5.3.1各责任部门配合研发部编制《涉密设备台账》,内容包括设备编号、使用人、涉密等级等信息,以加强监控。
5.3.2各部门所有计算机都设定开机密码,非本岗位人员不得随意接触其他岗位涉密设备。
知识产权管理评审控制程序(含表格)
知识产权管理评审控制程序(GB/T29490-2013)1、目的通过总经理定期对组织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进行有效评审,以确保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以实现组织既定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方针、目标。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总经理主持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评审会议。
3、职责3.1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并批准评审报告。
3.2管理者代表负责管理评审的组织、协调工作,审核评审报告,以及评审后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跟进、验证;3.3知识产权部负责收集评审资料,编制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
3.4各部门负责提供本部门有关评审所需的资料以及参加管理评审工作,落实管理评审报告中与本部门有关的工作内容,制定相应措施,予以实施。
4、工作流程4.1评审频次:管理评审每年召开一次,二次之间间隔不超过十二个月。
4.2下列情况下,由管理者代表申请,经总经理批准适时进行管理评审:1、发生重大知识产权事件;2、发现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严重不符合等;3、组织结构的重大变动。
5、评审计划和准备:5.1计划内容:评审目的、范围、时间、地点、参加人员、评审内容及评审前期准备工作和资料。
5.2计划由知识产权部编制,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在评审会议一星期前发给各部门。
5.3各部门协助知识产权部准备好相关资料,包括提交相应的书面文件记录以支持其意见,并能与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目标相联系。
5.4参加评审的成员应包括管理者代表、知识产权主管和各部门负责人。
6、管理评审输入内容: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内部审核结果;公司经营目标、策略及新产品、新业务的规划情况;公司知识产权基本情况及风险评估信息;技术、标准发展趋势;财务经费实施绩效;预防和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如对知识产权有重大影响的措施;以往管理评估的跟踪措施实施情况及有效性;可能影响管理体系正常运行各方面出现的变化,如体制、法律法规、政策的变化等。
7、管理评审会议总经理参照评审计划,主持评审会议;总经理对评审内容做出决定;知识产权部做好会议记录工作,记录各方面对评审输入的意见。
知识产权管理评审程序(含表格)
知识产权管理评审程序(GB/T29490-2013)1、目的为了对集团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控,确保集团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符合GB/T29490-2013标准,识别改进机会,确定变更的需要,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集团知识产权方针、目标和管理体系的评审。
3、职责3.1总裁负责组织实施管理评审活动;主持管理评审会议,批准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
3.2管理者代表负责向总裁报告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审核管理评审报告。
3.3知识产权办负责评审计划的制定、收集并提供管理评审所需的资料;负责编制管理评审报告;并对评审后的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和验证。
3.4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负责准备、提供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评审所需资料;并实施管理评审中提出的相关的纠正、预防措施。
4、工作程序4.1管理评审时机4.1.1定期进行管理评审,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正常情况下,可结合内审后的结果进行,每次间隔不超过12个月。
4.1.2当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适时进行管理评审:a)新的管理体系进入正式运行时;b)集团知识产权方针或目标有重大改变时;c)集团内、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如组织结构、业务结构、资源配置有重大调整,资源有重大改变,标准、法律法规发生变更等;d)在第三方认证前或认证机构提出严重不合格项时;e)总裁认为有必要时,如发生重大知识产权事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或相关方有重大投诉或投诉连续发生时。
4.2管理评审计划4.2.1知识产权办负责编制《管理评审计划》,其内容包括:a)评审目的;b)评审内容;c)评审方式;d)评审参加部门/人员;e)评审时间安排;f)评审输入的准备(各部门评审准备工作要求)。
4.2.2《管理评审计划》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总裁批准,由知识产权办负责发给各参加评审会议的部门或人员。
4.3管理评审输入管理评审输入应包括下列内容,且这些内容应包含在有关部门/人员准备的报告中:a)前期内审和外部管理体系审核结果;b)知识产权方针、目标和指标、管理方案实施情况;c)企业经营目标、策略及新产品、新业务规划;d)企业知识产权基本情况及风险评估信息;e)相关方的投诉、建议及其要求;f)相关技术、标准发展趋势;g)来自管理者代表的关于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报告,来自部门负责人关于局部有效性的报告;i)可能影响管理体系变化的内外部要素,包括内外环境的变化,法律法规的变化,机构人员的调整,市场的变化等;j)改进的建议。
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程序(含表格)
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程序(GB/T29490-2013)1、目的对公司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工作进行风险防范保护,以减少公司知识产权风险,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与知识产权相关环节的风险管理。
3、职责3.1知识产权办负责本公司知识产权风险防范的综合管理,负责生产、办公设备及软件侵权风险防范;3.2销售部负责市场知识产权监控。
4、工作程序4.1办公设备及软件侵权风险控制4.1.1意识培训知识产权办负责组织对本公司员工进行有关办公设备和软件知识产权的普及培训,使员工知悉法律风险,提高版权意识,具体执行《知识产权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4.1.2实现企业软件正版化。
知识产权办在公司办公设备的采购过程中,应对供方提出正版预装软件要求,制定合同样本,确保办公设备预装软件不侵犯软件著作权。
4.2生产设备及软件侵权风险控制采购部在生产设备及软件的采购过程中,依据《采购知识产权控制程序》对供方进行初次评估和年审,必要时要求供方出具知识产权声明,并且采用统一的采购合同样本,以降低公司生产设备及软件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4.3产品销售市场知识产权定期监控知识产权办每季度对企业在售产品的产品知识产权情况从产品宣传方案、电子媒体宣传方案等方面进行监控,填写《产品监控记录》,分析可能发生的纠纷及其对企业的损害程度,提出防范预案。
4.4风险预防预案知识产权办编制《知识产权风险规避预案》,为风险监控发现的潜在风险提供规避依据。
5、相关文件《知识产权人力资源控制程序》《采购知识产权控制程序》《知识产权风险规避预案》6、记录及附录产品销售前产品知识产权状况分析记录产品销售前产品知识产权状况分析记录.d公司知识产权风险分析记录表公司知识产权风险分析记录表.doc产品监控记录产品销售市场知识产权是否被侵权监控记。
知识产权管理手册(含表格)
知识产权管理手册(版本号)编制:审核:批准: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DXC公司发布目录0.1 前言 (1)0.2 颁布令 (2)0.3 企业简介 (3)0.4 知识产权方针、目标 (4)0.5 任命书 (5)1 范围 (6)1.1 总则 (6)1.2 内容 (6)1.3 目的 (6)1.4 范围 (6)1.5 应用 (6)2 规范性引用文件 (6)3 术语和定义 (6)4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6)4.1 总体要求 (6)4.2 文件要求 (6)4.2.1 总则 (6)4.2.2 文件控制 (6)4.2.3 外来文件与记录文件 (7)5管理职责 (8)5.1 管理承诺 (8)5.2 知识产权方针 (8)5.3 策划 (8)5.3.1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8)5.3.2 知识产权目标 (8)5.3.3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9)5.4 职责、权限和沟通 (9)5.4.1 管理者代表 (10)5.4.2 机构 (10)5.4.3 内部沟通 (10)5.5 管理评审 (11)5.5.1 评审输入 (11)5.5.2 评审输出 (11)6 资源管理 (11)6.1 人力资源 (11)6.1.1 知识产权工作人员 (11)6.1.2 教育与培训 (12)6.1.3 人事合同 (12)6.1.4 入职 (12)6.1.5 离职 (12)6.1.6 激励 (13)6.2 基础设施 (13)6.3 财务资源 (13)6.4 信息资源 (13)7 基础管理 (14)7.1 获取 (14)7.2 维护 (14)7.3 运用 (15)7.3.1 实施、许可和转让 (15)7.3.2 投资融资 (15)7.3.3 合并与并购 (15)7.3.4 标准化 (15)7.3.5 联盟及相关组织 (15)7.4 保护 (16)7.4.1 风险管理 (16)7.4.2 争议处理 (16)7.4.3 涉外贸易 (16)7.5 合同管理 (16)7.6 保密 (17)8 实施和运行 (17)8.1 立项 (17)8.2 研究开发 (18)8.3 采购 (18)8.4 生产 (18)8.5 销售和售后 (19)9 审核和改进 (19)9.1 总则 (19)9.2 内部审核 (19)9.3 分析与改进 (20)附录1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管理制度文件目录 (21)知识产权管理总则 (22)专利管理制度 (27)商标管理制度 (34)企业著作权管理制度 (37)商业秘密管理制度 (38)知识产权奖惩制度 (42)知识产权应急方案 (44)技术合同管理办法 (47)知识产权申请控制程序 (50)知识产权检索控制程序 (51)知识产权变更、放弃控制程序 (52)知识产权信息发布控制程序 (53)保密合同 (54)竞业禁止协议书 (56)附录2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记录表单 (59)0.1前言随着知识产权在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世界各个国家都对知识产权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尤其是发达国家,将创造、应用和管理知识产权作为维护和增强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工具,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也是如此,知识产权已成为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最新GBT294902022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一整套程序文件
最新GBT294902022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一整套程序文件IPMS-0201-2022知识产权文件控制程序IPMS-0202-2022知识产权外来文件与记录控制程序IPMS-0203-2022法律法规程序IPMS-0204-2022知识产权信息资源控制程序IPMS-0205-2022知识产权管理评审控制程序IPMS-0206-2022知识产权人力资源控制程序IPMS-0207-2022知识产权基础设施控制程序IPMS-0208-2022知识产权财务资源控制程序IPMS-0210-2022知识产权获取控制程序IPMS-0211-2022知识产权维护控制程序IPMS-0212-2022知识产权运用控制程序IPMS-0213-2022知识产权风险管理控制程序IPMS-0214-2022知识产权争议处理控制程序IPMS-0215-2022知识产权合同管理控制程序IPMS-0216-2022知识产权保密控制程序IPMS-0217-2022研发知识产权控制程序IPMS-0218-2022采购知识产权控制程序IPMS-0219-2022生产知识产权控制程序IPMS-0220-2022销售知识产权控制程序IPMS-0221-2022知识产权内部审核控制程序IPMS-0222-2022数据分析与改进程序知识产权管理程序文件知识产权文件控制程序2022年02月20日发布2022年03月01日实施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发布1、目的本程序规定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文件(除记录文件外)的编制、修改、审批、发放等流程及要求,以保证体系文件的规范性、适用性和一致性,以确保对管理体系的各个场所得到并使用文件的有效版本。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某某公司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文件(除记录文件外)的控制。
3、职责3.1集团办公室是集团公司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文件的主控部门。
——负责组织知识产权手册、程序文件和三级文件的打印装订、发布、发放、更改、标识、撤回和归档;——负责对上述文件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和处置;——负责管理体系文件各版本的归档和保管;——负责监督检查各相关部门按要求制定的用于识别文件现行修订状态的控制清单。
【已汇编】GBT29490-2013知识产权贯标全套程序文件与表格模板共240页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全套程序文件与记录表格模板(文件144页+记录表格94页+文件记录清单2页=240页)文件清单序号文件名称文件编号1 知识产权管理手册IPM-012 文件控制程序IPCX-0013 外来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IPCX-0024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控制程序IPCX-0035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IPCX-0046 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程序IPCX-0057 知识产权信息资源控制程序IPCX-0068 知识产权获取控制程序IPCX-0079 知识产权维护控制程序IPCX-00810 知识产权实施、许可和转让控制程序IPCX-00911 知识产权风险管理控制程序IPCX-01012 知识产权法律纠纷处理控制程序IPCX-01113 涉外贸易知识产权保护控制程序IPCX-01214 合同管理控制程序IPCX-01315 保密管理程序IPCX-01416 立项知识产权控制程序IPCX-01517 研究开发知识产权控制程序IPCX-01618 采购知识产权控制程序IPCX-01719 生产过程知识产权控制程序IPCX-01820 销售和售后知识产权控制程序IPCX-01921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IPCX-02022 知识产权检索控制程序IPCX-02123 知识产权管理总则IPGL-0124 专利管理制度IPGL-0225 商标管理制度IPGL-0326 企业著作权管理制度IPGL-0427 商业秘密管理制度IPGL-0528 知识产权奖罚制度IPGL-0629 知识产权应急方案IPGL-0730 知识产权管理绩效考核办法IPGL-0831 标准要求与体系文件对照说明IPGL-09注:序号1对应的文件为体系手册,一级文件;序号2~22为程序文件,二级文件;序号23~31为制度、指导类文件,三级文件。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全套程序文件与记录表格模板记录表格清单(文件关联的表单共79份,已全部整理到本文档中)注:因页面限制,以上未列举完的表单在手册附件2中有详细的记录管理清单,包含保存部门、保管方式、保存期限等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产权争议处理程序
(GB/T29490-2013)
1.0目的
为了及时发现和监控公司知识产权被侵犯的情况,选取适宜的知识产权争议解决方式,并预防或者减少可能对公司产生的不良影响。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研发、生产、采购、销售或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知识产权争议。
3.0职责和权限
3.1管理者代表负责决策处理公司的知识产权纠纷。
3.2知识产权办公室负责知识产权纠纷发生时的组织工作,并不断总结、完善本管理办法。
4.0程序
4.1发现和监控知识产权被侵犯的情况
4.1.1营销部在走访客户、市场推广、市场销售、参加展会等活动过程中,当发现有侵犯我公司知识产权的情况发生时,及时将侵权信息进行反馈给知识产权办公室,并对侵权线索进行跟踪,对侵权的证据和记录予以及时的固定、收集和保留;知识产权办公室不定期的通过网络了解知识产权被侵犯的情况;其他部门的人员当发现有侵犯公司知识产权被侵犯的情况时,及时反馈相关信息至知识产权办公室;
4.1.2知识产权办公室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判别,判断是否构成侵权;当构成侵权时,上报管理者代表,在适当的时候可以采取行政(请求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
门或工商局等部门进行协调处理)或者司法途径进行处理。
4.2公司发现专利侵权
4.2.1准备工作
无论公司任何部门或者任何人发现公司的专利权被侵害的事实时,须立即通报知识产权办公室。
知识产权办公室首先确认公司专利权是否有效、专利权是否成立,确认专利权有效后,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预分析,判断对方的技术特征是否确实落入公司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初步确定专利侵权是否成立。
初步确定专利侵权成立后,由知识产权办公室报管理者代表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如果管理者代表决定暂时不采取进一步措施的,由知识产权办公室保存获得的证据材料,等待时机。
管理者代表决定采取进一步的措施的,由知识产权办公室负责聘请对行业比较熟悉、经验丰富的专利律师;由专利律师、知识产权办公室和专利发明人组成应急小组。
在应急小组确认公司的专利权有效、专利侵权成立后,着手4.2.2到4.2.6中所说明的相关工作。
4.2.2收集证据
在公司发现有他人侵犯公司专利权时,需要从以下方面搜集证据:
a)准备公司享有专利权的证据材料,包括专利证书、专利年费缴纳发票复印件、专利授权文本等;
b)知识产权办公室配合专利律师收集侵权者情况,包括侵权者确切的名称、地址、企业性质、注册资金、人员数、经营范围等情况;
c)知识产权办公室配合专利律师组织市场部、各事业部等相关部门收集侵权事实的证据:包括有侵权物品的实物、照片、产品目录、销售发票、购销合同等;
d)专利律师、知识产权办公室组织财务部等相关部门收集损害赔偿的证据:赔
偿金额的确定由管理者代表在咨询专利律师后决定,一般包括以下三种:
1)要求赔偿的金额可以是本公司所受的损失,证据证明因对方的侵权行为,自己专利产品的销售量减少,或销售价格降低,以及其他多付出的费用或少收入的费用等损失;
2)或者是侵权者因侵权行为所得的利润。
证据主要是侵权者的销售量、销售时间、销售价格、销售成本以及销售利润等;
3)还可以是不低于专利权人与第三人的专利许可的专利许可费。
由研发中心及知识产权办公室提供已经生效履行的与第三人的专利许可协议。
e)应急小组制定并提交专利被侵权风险报告,报告书中包括下一步工作计划以及拟采取的措施等,拟采取的措施是指选取4.2.3-4.2.5其中一种措施或者多种措施同时选用。
由知识产权办公室提交管理者代表审批。
4.2.3向对方发出警告函,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行为
根据需要首先向对方发出警告函,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行为的,警告函的寄送方式应以能够获得寄送凭证的目的为准。
警告函中包括以下内容:
a)明确专利权人的身份,包括权利来源的途径:是申请获得授权,还是转让获得授权,或者是经专利权人许可等情况;
b)专利的具体情况,包括:专利的名称、类型、获得权利的时间,专利的效力,专利权利的内容,授权公告的专利文件复印件(包括专利证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以及附图);
c)如果是实用新型,还包括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做出的检索报告或者专利权评价报告,以及自己的专利经过检索后的结论;
d)被警告人侵权行为的具体情况(如制造,或销售,或许诺销售、或使用,等
等),包括产品的名称、型号、价格等;
e)将被指控的产品的特征予以简要归纳,并与专利权利要求进行比对,以明确被控产品落入了专利的保护范围;
f)告知被警告人必须立即停止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并阐明被警告人将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所依据的专利法具体条文、专利法实施细则的具体条文、相关司法解释的条款等。
4.2.4向法院申请“临时禁止令”
根据审批结果,有证据证明侵权人正在实施侵犯公司专利权的行为,并且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法院申请“临时禁止令”,责令停止有关行为。
申请“临时禁止令”需要准备的材料除了公司享有专利权事实的证明,还需要提供一份详细和专业的技术分析报告或者由技术鉴定部门出具的专家意见和财产担保的证明材料。
此外,应急小组需要对侵权人正在实施的行为向法院作出说明,以便法院确信如不采取有关措施将会对公司的合法权益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
4.2.5与侵权人沟通协商
根据审批结果,应急小组出面与侵权人沟通协商,看能否和解。
或者要求侵权人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或专利权转让合同。
无法达成和解的话,可以采用行政处理或诉讼来解决。
4.2.6选择解决方式
在采取了4.2.3-4.2.5其中一种或者多种措施的情况下,如果专利侵权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可以进一步采取如下措施:
a)由应急小组会同财务部,评估各种方式后确定提交专利管理机关处理还是通过诉讼解决,并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b)采用诉讼解决的权衡因素包括:诉讼金额、诉讼成功率、赔偿金额是否能挽回公司的损失等;
c)如果选择诉讼,研发中心及知识产权办公室要积极配合专利律师的工作;
d)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应急小组都要积极准备所需的材料。
4.3公司收到专利侵权指控
无论公司任何部门的任何人在收到公司专利侵权指控时,须及时通报知识产权办公室进行处理。
知识产权办公室明确警告信或诉状的内容后,确认所谓的侵权行为是否为公司所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3.1准备工作
知识产权办公室根据警告信或诉状的内容,首先获取相关专利权的信息,确认所涉及的专利权是否有效(利用网站查询,必要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具专利登记薄副本)、专利权是否成立。
确认专利权有效后,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预分析,判断公司的产品或技术是否确实落入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初步确定专利侵权是否成立。
如果确定专利侵权指控不成立,则不予理睬对方指控,或者在咨询专利律师后进行相应的反馈。
初步确定专利侵权指控成立后,由知识产权办公室负责聘请对行业比较熟悉、经验丰富的专利律师。
由专利律师、知识产权办公室和相关技术人员组成应急小组。
应急小组制定报告,报告中包括下一步工作计划以及拟采取的措施等,拟采取的措施是指选取4.3.2-4.3.5其中一种措施或者多种措施同时选用;由知识产权办公室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4.3.2调查取证
在公司被指控侵犯他人专利权时,需要从以下方面搜集证据:
a)知识产权办公室配合专利律师进行深入检索,并判断相关专利的有效性,主要判断相关专利是否缺乏新颖性、创造性;如果分析调查结果认为有可能宣告该专利无效,则公司应抓紧时间,在答辩期内,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复审委员会提出宣告该专利无效的请求;同时,将宣告专利无效的请求书复印件提交给法院,请求法院裁定中止诉讼程序。
b)应急小组进一步分析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检查公司被指控的产品或方法,是否具备了专利独立权利要求的全部技术特征或在某些特征不同的情况下,它们之间是否构成等同;如果产品或方法缺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独立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或尽管不缺少,但其中一个或以上特征不构成等同,则侵权不成立;
c)知识产权办公室调查对方证据能否证明自己确定生产了专利产品或使用了专利方法。
4.4.3积极采取和解措施
如果该专利权无法宣告无效;公司应及时停止侵权,并由应急小组积极争取与专利权人达成和解协议,减少损失。
4.3.4据理力争,应对诉讼
公司与对方在赔偿数额上无法达成一致时,应作好应诉的准备。
公司需尽量收集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和法律依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4.4公司发现商标被侵权
无论公司任何部门或者任何人发现公司的商标权被侵害的事实时,须立即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