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宪听课反思知识讲解
吴正宪平均数教学反思
吴正宪《平均数》教学反思以前,自己也曾经上过这节课,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呢?出示例题??分析条件问题??引导列式计算??总结规律:总数÷份数=平均数,规律出来以后,马上把它作为救命稻草,开始反复地、机械地在一个平台上进行训练。
训练题目是书上有什么就做什么,给什么就训练什么,从没有想过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这样的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对数量关系式:总数÷份数=平均数掌握得非常熟练,解题正确率也很高。
下课后,老师们握着我的手说:“吴老师,像您这样上课,学生学得太扎实了,考试成绩准保高!”但是,一次课后测试却给了我当头一棒:“XX公司招工,月平均工资800元。
结果一位员工在开工资时只拿到了600元,他状告公司老板不遵守承诺。
请问,这位员工能赢吗?”结果孩子们的测试正确率只有28%。
28%!惊人的数字!我的内心再也不能平静,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
为什么我紧紧抓住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式进行教学,孩子们会解答书上的习题,却不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为什么被老师们一致认为的好课,测试结果正确率只有28%?经过痛苦的反思,我终于明白:症结就在我头脑中的观念。
我们重视的是学生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这一知识点,急于把规律抛给学生,因此我们教学的“桩”打在了数量关系式上,天真的地以为孩子只要掌握了这个数量关系式,就能解决求平均数的所有问题了。
可是我们忽视了,忽视了孩子对平均数的理解,忽视了八、九岁的孩子他们对平均数的认识和理解。
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它是怎么产生的?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生活中什么地方要用平均数?这才是孩子们所关心的感兴趣的问题。
因此,前面我们以成人的心理认知去设计的所谓的精彩教学其实对孩子来说是枯燥的、无意义的。
讲了半天,练了半天,学生会做题,会考试,能拿高分,但是孩子并没有从本质上理解什么是平均数,只是充当了做题的工具。
这样一次痛苦的经历至今想起来都会令我心痛。
但是,也正是由于这次痛苦的失败使我开始反思我的教学,我的观念。
吴正宪讲课反思
吴正宪讲课、讲座反思
6月27日有幸听了数学界泰斗吴正宪老师的一节课以及讲座,这次是我接受多少次培训以来对我触动最深的一次。
我不仅佩服吴老师讲课表现出的魅力,更叹服专家渊博的知识。
吴老师讲的是《商不变规律》,首先老师通过讲故事,用生动有趣的话语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但是老师在故事中留给孩子一个有趣的问题:谁是聪明的一笑?孩子们都能积极地思考,在很轻松地情境中引入了新课。
接着提问:被除数怎么变,除数怎么变,商就不变?引发学生初步的思考,老师轻轻的一句“不急、不急”,让孩子有充分思考的时间。
接着老师出示了一幅统计图,通过统计图让孩子理解商不变的规律。
这幅统计图老师不是单纯的告知孩子数据,而是循序渐进的让孩子看懂图,结合图讲故事,解决生活问题。
整节课,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体现的非常明显。
无论是板书还是重难点的处理、还是得出规律都是通过孩子的自主探究、充分交流而得来的。
整节课老师就是围绕“你怎么变,我怎么变,商不变?”这条主线然后再添枝加叶,使这节课显得丰满有趣,孩子们乐于学习。
吴老师利用上午剩余时间和下午时间就“创建儿童喜爱
的数学课堂”“团队建设”进行讲座。
从吴老师风趣幽默的讲话风格、严谨治学的教学态度,能够让人感觉老师的知识渊博以及驾驭知识的能力。
尤其是下午与吴老师面对面的交流,吴老师通过课堂实例对课标进行了详实的分析,使我对课标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对课堂中存在的一些困惑得到了解决。
对于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对备课及讲课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认真研读课标、研究教材,精心备好每一节课。
听课反思 听吴正宪老师《估算》有感
听课反思听吴正宪老师《估算》有感看过一点吴正宪老师的书,关于数学课堂的建议,与同事请教交流时也经常会听到他们对于吴正宪老师的关注和敬佩。
最近,搜了一个教学视频《估算》,想要听听网上的老师们是怎么来讲这一课的。
正巧搜到的是吴老师的视频。
于是我兴致勃勃的认真看完了45分钟的视频,没有一点快进,每字每句都认真听,生怕错过什么精彩的地方,于是45分钟的视频,我硬是花了一个半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才看完。
一节普通的数学课,我看着却不自觉的嘴角上扬了几次,我被吴正宪老师扎实的学识,精深的专业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所感动,心生敬意。
她就是我学习的榜样。
细细说来,让我感动敬佩的是吴老师身上的以下品质:精深的专业知识。
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用在教学中一样的道理。
听完吴正宪老师讲解的估算,再回过头来反思我讲过的这节课,真的是感觉自己讲的远远不够透彻。
在课堂的导入环节,吴老师是让学生根据以前的经验来提出问题,一一列举在黑板上。
然后通过一个生活中常见的购物问题,提出自己的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通过帮助视频中的人物解决问题,来解决前面大家提出的问题。
课堂中的例题,练习都是与生活联系的新颖的题目。
其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在吴老师的课堂上时时刻刻能感受到他以学生为主体的心情。
比如,学生的板书与别人重复了,本来打算擦掉的,还是问了下当事人的意见,当学生说想要保留时,吴老师就尊重了学生的意见。
我想那个学生虽然答案不是太完美也会因为吴老师的尊重而欢欣鼓舞。
亲其师,信其道。
在以后的数学课堂上更加积极思考。
丰富真诚的评价,让师生互动,课堂添了更多快乐。
吴老师的课堂常常会听到她充满教育机智的幽默的教学评价语言,例如,对估算错误的同学忍不住笑着说你胆子真大,对于想出不同解法的同学说,真诚的说真是了不起。
对于没有跟着老师的话乱说,而是自己思考总结出方法的同学说,赞赏的说你真是与众不同啊。
一节课下来,很多同学都能参与回答问题。
吴正宪第四期反思
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伊旗第一小学张璐)12月12、13日我们参加了吴正宪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研修班第四期,本期活动是关于图形与几何专题,几位老师讲了《周长的认识》、《圆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移与旋转》、《位置与方向》几节课,几节课可以说是各有千秋。
这几节课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吴老师的《平移与旋转》这节课。
吴老师的这节《平移和旋转》以学生最感兴趣的游乐园为情景导入新课,通过游乐园的各个项目来让学生感受平移和旋转。
整节课当中学生们利用自己的肢体动作以及身边的物体来表现平移和旋转,所有学生都非常感兴趣。
最后吴老师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楼房会搬家”的新闻,让学生体会到平移旋转的力量。
在图形与几何类型的课型中,我们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
所谓的空间观念就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
几何直观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
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在关于图形的认识的课堂中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通过对实物的观察与操作认识图形;第二,基于图形的想象和图形之间的转换,发展空间观念。
认识图形过程中大量的操作性活动,有利于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教学中应当予以充分的重视。
而在图形的测量的课堂中,我们主要是关注从一维到三维也就是从长度到面积再到体积的过渡,度量的关键是设立单位,而度量的实际操作就是测量。
图形测量的相关知识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和适应未来的生活都是有用的,测量过程中蕴涵的方法和思想有助于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要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其次,使学生理解与把握度量单位的实际意义,对测量结果有很好的感悟;之后,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恰当地选择度量单位、工具和方法进行测量;最后,帮助学生在图形测量活动中感悟数学思想,了解掌握测量的基本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空间观念。
吴正宪讲座《做高素质的数学老师》听课反思
吴正宪讲座《做高素质的数学老师》听课反思一节好的数学课,我想她首先源于理念,我首先写了16个字,叫作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这是我对一节好的数学课的理解.这两天我们在这个体育馆里看了不少优秀老师的课,有朱乐平老师、刘德武老师、赵震老师。
这一节一节的好课,首先新在他们的理念,我想巧在他们的设计,课前的预设非常重要,但是赢是赢在了他们的课堂实践。
我还想说,一节好课是成在后续,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在他的后续学习当中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劲头,那么就是我们为他的后续学习注入了活力。
下面我以听到的一节数学课为例,解释一下新在理念,新课程理念太多,我只说两点。
第一点:好的数学课堂会关注学生。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给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搭建平台,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发展注入活力。
从下课铃声和我们对后续学习当中可以看出来,两位老师都给学生留了弹性作业,还是自由选择的作业,给了他们学习的空间。
第二点:关注数学。
抓住数学的本质进行教学,注意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数学化学习过程,使课堂教学充满数学味,让数学课深刻而厚重。
不管是课改前还是之后,这是数学教学的永恒话题。
巧在设计赢在实践简洁且深刻——(思维力度)数学味清晰且厚重——(数学思想方法)灵魂刘德武老师的课在整节课中,学生的猜想直觉到理性的推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到学生的亲自实践,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数学学习化的过程。
赵震老师的课,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利用过去简单的相遇问题,量上的变化引出了今天的工程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迁移了旧知,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课上没有花架子,非常简洁。
但是我想:简洁且深刻这是对一节好课的标准,不是题做得越难越厚重,也不是题做得越多越深刻,为什么提出“简洁且深刻、清晰且厚重”也是源于在北京一个区的三天听课,其中一节课给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现在与大家共同分享。
听吴正宪老师数学课的体会
听吴正宪老师数学课的体会黄强2012年3月9日上午,在成都空军大礼堂,我听了北京市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的两节小学数学课《重叠》和《方程的认识》。
听后感触很深。
我觉得这是真实的数学课,课上得很有感染力、很精彩,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一个老师全身心融入学生的感人场面。
这也是吴正宪老师在制定完2011秋课程标准后,首次尝试实践新课标。
吴正宪老师讲的《重叠问题》。
给我指明了上课要努力的方向。
首先,由一道排队问题引入:这个阎同学,从前面数是第5个,从后面数还是第5个,这队共有多少个同学?学生回答后,老师问为什么?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同学们有的画图,有的列算式。
并能给其它同学讲明白。
接着,由一道”参加语文小组的有5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7人,参加两个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很快地算了出来。
老师问:参加小组的学生还有其它可能吗?学生说:“可能有的学生既参加了语文小组又参加了数学小组”。
“如果有两个同学既参加了语文小组又参加了数学小组,参加这两个小组的共有多少人呢?”吴老师问。
然后,吴老师在黑板上贴上:语文小组数学小组,让参加各小组的同学对号入座(在对应的下面贴上学号)。
男生完成语文组,女生完成数学组。
在这个环节中,出现了高潮,男生和女生争夺4号和5号同学,最后达成一致,将这两个同学放在语文组和数学组的中间,然后用集合圈圈起来。
最后,老师让同学根据图列出算式,并随机引导学生讲清楚那样列的原因。
又进行了拓展,最多可以有几人重复,用点子图演示。
最后,举出生活中的重叠现象。
并向学生介绍韦恩图。
吴老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精巧独特,课堂氛围轻松活泼,她在课上非常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形成,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等形式的活动里学习新知,巩固旧知。
给学生提供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
课堂上吴老师激励学生的评价语,让学生学起来充满自信。
如:“你这招真好!”,“我算是服了你了”,“你说的和我心里想的一样”......另外,她的课上能够利用教具进行直观教学是值得每一位数学老师学习的。
观吴正宪老师《解读公式》有感
观吴正宪老师《解读公式》有感
本文旨在对观看吴正宪老师解读公式的感受进行总结和表达。
在观看吴正宪老师解读公式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他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我对公式的理解有了新的突破。
他一步一步地解析每一个符号、每一个变量的含义和作用,使得原本晦涩难懂的公式变得清晰易懂。
吴正宪老师在讲解公式时,注重实际应用和生动例子的引入,使得公式与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种实用性的思考方式让我意识到,公式不仅仅是一些符号和方程式的组合,而是真正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通过吴正宪老师的讲解,我开始更深入地思考公式背后的原理和应用场景,而不仅仅是机械地套用和揣摩。
此外,吴正宪老师在讲解公式时注重系统性和逻辑性。
他将各个部分有机地连接起来,清晰地呈现整体的思路和推导过程。
这种系统性的讲解方式让我更好地掌握了公式的结构和内容,加深了我对公式的理解。
总的来说,观看吴正宪老师解读公式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收获。
他的讲解方式深入浅出、注重实际应用和系统逻辑,让我对公式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我将会继续研究和应用公式,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更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考能力。
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听到吴正宪老师的讲解,并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思考水平。
谢谢。
听吴正宪的课反思 2
听吴正宪的课反思6月27日在我校举行了特级教师吴正宪的讲课及讲座活动,使我有幸面对面的聆听到了专家的课堂,在听了吴老师的课后给我很大的感触,为什么吴老师的课堂能这样打动学生,受学生喜爱。
回顾整个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点闪光点:一、故事引入,激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在《商不变的规律》中,吴老师首先由故事引入:孙大圣拿桃让小猴分,6个桃子3个猴子分,小猴子说太少,60个桃子30个猴子分,小猴子还是摇头,600个桃子300个猴子分,让学生得到一组算式:6÷3=260÷30=2600÷300=2学生看到了商都是2,吴老师又问什么在变?什么没变?规范到被除数和除数再变,商不变。
并没有让学生说出有着怎样的规律,接着往下研究,体现了知识的形成需要过程。
二、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体现为了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接着又出示一个图让学生自己看图又得到了一组算式:10 ÷2=520 ÷4=540 ÷8=5接下来都让学生自己从两组算式中去找每组算式之间,式子与式子之间是怎么变的写在本子上。
然后让学生自己在黑板上划出联系,并从中引导他们自己对话,讨论,逐渐得到规律。
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规律。
再试着写出一些类似算式,这才让学生观察其中的规律,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发现。
最后找出四类:第一类是商不变这种算式一辈子也写不完,吴老师把这种回答比作开了个窗,但是人站在窗外;第二类是你乘10,我乘10,商不变,第三类是被除数×10,除数跟着×10,商就不变,吴老师把这种比作打开了窗并进去了,只是这种带了个帽子而且有点小;第四类是被除数、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商就不变,吴老师把这种比作打开了窗并进去了,带了个帽子而这个帽子刚合适。
吴老师告诉同学们:在学习上要打开一扇窗还要进去,然后要全面点看问题,系统地思考问题。
整节课只上了乘的情况,未完成任务,可是学生学的扎实、轻松,体现了既教书,又育人。
听吴正宪老师的讲课及讲座有感
2014年寒假作业听吴正宪老师的讲课及讲座有感-—------——--—如何做孩子们喜欢的数学教师今年寒假我有幸在网上聆听了北京著名教育家吴正宪老师的几节讲课,这是第一次听聆听吴老师的讲课,听后有一种如饮甘露,如沐春风的感受。
平时老师们课下聚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抱怨:孩子们不喜欢数学课,上课不听讲,这课真没法上;今天领导听课,孩子们都跟哑巴一样,谁也不回答问题了,真生气;那么简单的问题讲了好几遍,还是不会做,太笨了等等。
听了吴老师的讲座后我深深地体会到如果我们都能像吴老师那样去驾驭课堂,那我们何愁孩子们上课不听讲呢?何愁孩子们上课不积极回答问题呢?何愁孩子们不爱学习数学呢?又何愁孩子们学不好数学呢?要让孩子们喜欢数学,要做一个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老师,教师本身必须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教师要注意情感的交流,尊重、善待、理解每一个孩子。
听了吴老师几节课,我发现了吴老师在课堂上总是把自己当成孩子们中的一员,和孩子一起学习探讨,共同成长,她注重对孩子的情感的交流,尊重、善待、理解每一个孩子。
例如,吴老师的《平均数》那节课,就是让学生去猜,平均数可能是多少。
最大的数大概是1300,最小的数700,共5个数,让学生猜一猜平均数可能是多少。
很多同学猜1000,900,1100,980,1050,突然间有一个学生冒出来2000,当时吴老师没动声色,2000,接着猜。
但是这时候,吴老师提了一个问题:“这是你们猜的,准不准呢?”孩子们马上说:“我们自己试试吧!”试的结果平均数正好是1000。
一般情况下呢,老师们就可能会说那个学生:“怎么会是2000呢?最大的数才是几?你先坐下吧."试想一下,如果这样说,那个孩子势必会觉得自己错了,其他的孩子也会嘲笑他,他就会不好意思而抬不起头,下面的课还能听进去吗?以后还敢回答问题吗?吴老师没有这样做,吴老师说:“哎,2000那位你在哪儿呢?你问问同学们,人家怎么都是1000,1100,900呢?”他也挺有意思,问道:“你们怎么猜得那么准?”其他学生反问他:“你看看最大的才是几?1300.”老师就要这样挑动学生,促使他们之间产生互动.老师们看学生问话多好:“最大的才是1300,那平均数可能是2000吗?”他说:“哎呀,我错了!"挠挠头“我错了!”吴老师问:“为什么错了?"那位学生说:“平均数不是多的给少的,少的长高了,匀乎匀乎的那个数吗?对呀,那怎么可能比最高的还高呢?”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它的区间,通过孩子的对话已经很好的完成了.这个知识点的完成不是老师枯燥的讲解,告白,而是通过学生的自问自答弄明白的,是他们自己学会的,不是老师填鸭式地教会的.这个时候吴老师还特别关注了情感的交流,吴老师没让这个孩子尴尬的回去,也没有让他很难为情地坐下,而是对他说了一句话:“今天你们的思考有根有据,不过今天吴老师呢,更要表扬我身边刚才说错的同学。
吴正宪数学教研活动反思
为了提升我校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近期组织了一次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由我校数学教研组长吴正宪老师主持,全体数学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我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以下是我对本次教研活动的反思。
二、活动过程1. 主题讲座吴正宪老师首先进行了主题讲座,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1)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吴老师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陈旧、课堂氛围沉闷、评价方式单一等。
(2)问题产生的原因吴老师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教师自身素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材编写等。
(3)应对策略针对上述问题,吴老师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加强评价改革等。
2. 分组讨论在吴老师讲座的基础上,全体数学教师分为若干小组,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
各小组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讨论:(1)如何更新教育观念(2)如何改进教学方法(3)如何加强评价改革3. 总结交流各小组代表分享了讨论成果,吴老师对各组发言进行了点评,并针对提出的问题给出了具体建议。
1. 教育观念的更新通过本次活动,我深刻认识到教育观念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教学方法的改进活动过程中,吴老师提出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例如,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游戏教学、情境教学等多种方式,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同时,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3. 评价改革的加强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吴正宪老师《倍的认识》观课反思
吴正宪⽼师《倍的认识》观课反思吴正宪⽼师《倍的认识》观课反思宁夏路第⼆⼩学幽梦⽉《倍的认识》在青岛版数学教材中,是⼆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是孩⼦们第⼀次真正接触“倍”这⼀抽象概念,重点是认识“倍”,理解“倍”,建⽴“倍”的表象概念,能够理解⼀个量是另⼀个量的⼏倍,同时培养学⽣的抽象思维能⼒和数学表达能⼒。
观看了吴正宪⽼师的这堂课后,我有很深的感悟,就以下⼏个⽅⾯谈谈⾃⼰的收获。
⼀、游戏导⼊,奠定基础吴⽼师在课前交流环节,和孩⼦们玩了⼀个“抱团团”的游戏,吴⽼师先给⼤家做了⼀个⽰范,2个同学抱成⼀团,你们能抱成这样的⼏团?3个⼈抱成⼀团呢?4个⼈抱成⼀团呢?并启发学⽣玩过游戏以后要有思考:这样的⼏团、⼏份、⼏组,要有同样的“标准”--每份的数量和“标准”相同,才能称之为⼏份、⼏团、⼏组。
吴⽼师采⽤有趣的游戏导⼊,看上去和课题没有什么关系,其实为后⾯的新授环节做了很深⼊的铺垫,让孩⼦在玩“抱团”的游戏中体会“2个⼈为⼀组”,有这样的“3组”,其实就是“倍”的关系。
这个设计可谓巧妙⾄极,我们在低年级课堂上,就应该时常考虑、设计⼀些贴合教学内容的游戏,来“润物细⽆声”的引发学⽣思考,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
⼆、联系经验,充分感知吴教师精⼼设计教学环节,创造机会,让学⽣充分联系现实⽣活经验,“你在哪⾥见过倍,说⼀说你对倍的认识”,启发学⽣主动提出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什么是倍?为什么学倍?倍能做什么?”让孩⼦带着⾃我感知去探索新知,充分尊重了孩⼦的原有经验,⼤胆让孩⼦在课堂上表达,不论对错。
这⼀点也是我们平常课堂上很难做到的,我们往往害怕孩⼦说错,或者说得不着边际,真正⾃由的、预设充分的、⾃信的课堂应该是敢于放⼿让孩⼦去说去表达的,⽼师的引领⾮常重要。
三、关注表达,培养习惯在孩⼦们学习了“倍”这⼀量之间关系的新的表达⽅法之后,吴⽼师⼀直注重引导孩⼦们去使⽤正确的数学语⾔去表达:“⾜球的个数是篮球的个数的3倍”,“篮球的个数是⾜球个数的2倍”,注重学⽣的表达习惯的培养,这个教学细节值得我们每⼀个数学⽼师学习,从细微之处发展学⽣数学⽅⾯的各种思维习惯、表达习惯,做到严谨充分。
吴正宪讲座做高素质的数学老师听课反思
吴正宪讲座《做高素质的数学老师》听课反思一节好的数学课,我想她首先源于理念,我首先写了16个字,叫作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这是我对一节好的数学课的理解.这两天我们在这个体育馆里看了不少优秀老师的课,有朱乐平老师、刘德武老师、赵震老师。
这一节一节的好课,首先新在他们的理念,我想巧在他们的设计,课前的预设非常重要,但是赢是赢在了他们的课堂实践。
我还想说,一节好课是成在后续,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在他的后续学习当中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劲头,那么就是我们为他的后续学习注入了活力。
下面我以听到的一节数学课为例,解释一下新在理念,新课程理念太多,我只说两点。
第一点:好的数学课堂会关注学生。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给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搭建平台,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发展注入活力。
从下课铃声和我们对后续学习当中可以看出来,两位老师都给学生留了弹性作业,还是自由选择的作业,给了他们学习的空间。
第二点:关注数学。
抓住数学的本质进行教学,注意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数学化学习过程,使课堂教学充满数学味,让数学课深刻而厚重。
不管是课改前还是之后,这是数学教学的永恒话题。
巧在设计赢在实践简洁且深刻——(思维力度)数学味清晰且厚重——(数学思想方法)灵魂刘德武老师的课在整节课中,学生的猜想直觉到理性的推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到学生的亲自实践,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数学学习化的过程。
赵震老师的课,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利用过去简单的相遇问题,量上的变化引出了今天的工程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迁移了旧知,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课上没有花架子,非常简洁。
但是我想:简洁且深刻这是对一节好课的标准,不是题做得越难越厚重,也不是题做得越多越深刻,为什么提出“简洁且深刻、清晰且厚重”也是源于在北京一个区的三天听课,其中一节课给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现在与大家共同分享。
听吴正宪《小数的意义》听课反思、心得体会、评课稿
《小数的意义》听课反思近期有幸观摩吴老师所执教的《小数的意义》一课,我再次被吴老师的教学艺术与魅力所吸引。
以下是我本次听课的几点收获与感想。
一、借助直观图,发展几何直观、建立数感。
本节课吴老师利用直观模型(方格图)帮助学生理解与解释小数的相关概念,这种直观表示有助于学生对小数概念形成过程及意义的理解。
《小数的意义》这节课需要学生从数的意义角度来理解小数,发展数感,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小数计数单位的产生。
在教学过程中,吴老师先利用人民币的换算让学生知道十分产生小数单位,先把1平均分成10份得到0.1,再结合直观图思考比0.6多一点的数是在0.6和0.7之间,具体是多少则需要进一步把0.1细分得到0.01。
感悟小数的诞生是数不断细分进行精准表达的需求。
第二层次:以计数单位理解小数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吴老师结合直观图提问:“0.66的两个6是否相同?6.66呢?”进而结合计数单位理解小数的意义。
第三层次:明白0.66与0.01的关系。
教学过程中,吴老师引导学生结合直观图思考0.66和0.01有关系吗?引导学生明白0.66不仅是6个0.1和6个0.01,还可以是66个0.01,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二、渗透极限思想,感悟数的概念的一致性。
吴老师利用立方图和数轴,先回顾整数部分十进制累加的过程,再引导学生思考比1小时的十分,沟通整数与小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感受小数的本质就是细分单位,引导学生体会数是数不完的,渗透极限思想。
本节课吴老师将小数、分数、整数内在联系打通,基于数的概念的一致性进行小数意义的探索,让学生感知知识内部的关联,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深度理解。
三、精炼数学语言,注重学生为本。
吴老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很丰富但是不冗长,语言精简而不失风趣,每个问题看似很随意,背后却极具思维深度。
就是在这样看似简单的“聊天”中,学生学习的兴趣盎然,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吴老师的课堂上,发言的不仅仅是哪些积极的孩子,对于没举手的孩子,吴老师也会积极主动询问他的观点,并及时利用这些课堂生成资源,切实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
小数的意义课后反思吴正宪
小数的意义课后反思吴正宪《小数的意义课后反思吴正宪》近日在数学课上,我们学习了小数的意义。
这堂课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特别是吴正宪同学的独到见解值得我学习和思考。
首先,小数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购物、计算身高、测量时间,还是计算各种比率、统计数据等等,小数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通过学习小数的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小数,提高我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其次,小数是数字的一种表示方式。
小数的基数由于很小,所以它可以代表比整数更精确的数值。
例如,我们所熟悉的π就是一个无限循环的小数,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通过小数,我们可以更好地描述和运算这类特殊的数值,丰富了我们对数学的认知。
在这堂课上,吴正宪同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他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小数的意义不仅仅是代表一个数值,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抽象概念。
”他举例说,我们可以通过小数来理解分数的大小和运算规则。
他认为,小数是分数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小数,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分数的概念。
这个观点让我深思。
事实上,小数和分数之间确实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我们可以通过小数来理解分数的大小、大小关系、大小比较等等。
这个观点让我意识到,数学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通过一种具体的形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抽象的概念。
这堂课上,老师还通过例题和实例教我们如何将分数转化为小数。
这一过程需要将分子除以分母,并注意小数点的位置。
老师还提醒我们要注意无限循环小数的特殊性,以及如何用省略号表示无限循环。
这一过程需要我们仔细操作,小心计算,提高我们的细致观察和计算能力。
通过这堂课,我还明白了小数的四舍五入原则。
当我们需要对小数进行近似处理时,可以根据小数后面的数字来判断是否要进位或舍位。
这一原则的运用不仅需要我们的计算准确,还需要我们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总而言之,小数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数值的代表,更是帮助我们理解和运用数学的重要工具。
通过小数的学习,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实际应用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吴正宪听课反思
听课反思本周末,我有幸参加了市教科院主办的开展有效教学,创建高效课堂活动,让我真正与众名师近距离接触了一把,真正感受到名师就是名师,无论是他们的教学报告还是他们的现场教学,无不让我受益匪浅.活动一开始,特级教师吴正宪就展示一个专题报告“有效教学设计”的思考,用贴近平时教学的案例向我们介绍教学设计有效性的各种方法.接着吴老师又上了三年级《重叠》一课,吴老师的课堂简约自然,没有华丽的课件演示,用最传统的黑板加笔,最简单的教具数字卡片演绎了一堂不普通的课,让所有在座的孩子的老师们都意犹未尽。
吴老师曾说:“教师工作是我生命中的重要经历,我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付出、奉献,我也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收获。
我收获了孩子们的那份真诚与渴望;收获了老师们的那份热情与期待;收获了社会的认可与尊重。
同时,我也收获了自身成长道路上的成功和快乐;实现了个人生命价值与教师职业生命价值的和谐统一。
”一堂堂精彩的数学课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故事?为什么同样的一个教学内容,在大师们的手中却能演绎得如此精彩?而当我们去驾驭的时候,往往却不尽如人意,产生很多遗憾,甚至失败!吴老师告诉我们,要上好一堂课,就要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简单地讲就是我们原来所讲的“要精心准备”。
我们做到精心准备了吗?反正我在这一点上是很惭愧!教了近十年的书,却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好像从来没上过课一样,面对几十双天真的眼睛,有时真的感到很惶恐,不知能不能无愧于学生喊出的“老师”这个称呼?其实,批评孩子的同时自己心里也在琢磨: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也许真的是自己的失误造成的,没有好好安排教学内容,没有好好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学习方式,没有更进一步去了解教学内容背后更深层次的数学文化,让自己的课堂苍白无力,没有生命力,没有吸引力,也就谈不上让学生得到长足的发展了。
吴老师以“重叠”这一内容为例,给我们讲了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1、整体把握教材。
要了解教材之间的联系,这一知识点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它是从哪来的,要到哪去?它在整个小学教材中处于什么地位,在本单元有什么作用,教材是如何安排这一概念的展示的,关于这一数论知识,各种版本的教材是怎样编排的?要专业地去读教材,读出不同,比较借鉴,纵向横向都要进行把握,要教授有根的数学。
吴正宪听课反思
五岳归来众山小——听吴正宪《面积和面积单位》有感四年级牛玉姣上周二下午,数学教研时,我们全体数学老师观看了吴正宪老师执教的《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虽然是视频,但我还是领略到了来自全国著名专家的风采,从生动的数学课中见识到了广阔的数学天地,下面我就谈谈收获与感悟。
吴正宪老师的这节《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三年级的教学内容。
整堂课的教学环节,我想我们一般的老师也会这样设计。
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吴老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每种估算方法的理解给这种估算的方法取个名字。
(如:小估、大估、中估、大小混合估、四下五上估….)这些估算方法,是学生在具体的估算中总结出来的。
这里的“四下五上”估,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四舍五入”估。
课后,吴老师说由于考虑到学生对于“上和下”字的理解可能要易于“舍和入”字,在课堂上也就承认他们的这种说法。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但是吴老师还是没有忘记告诉他的学生,“四下五上”就是我们以后会学习的“四舍五入”,两者是差不多的意思。
学生可能会想,自己能想一个数学家差不多的名字,自己是很伟大的,会增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不断追求的兴趣。
课堂上,让我充分感受到吴老师是一位重感情、充满人情味的老师。
她不仅是用数学的真谛来拨亮孩子们的心灵,更是用她对孩子的爱心真情来感染他们,用自己人格的魅力塑造他们。
她的课,知情交融,师生互动,她的课,充满了童趣、乐趣。
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深,课已完,意未尽。
40分钟的数学课,像磁铁那样把每一个孩子的心紧紧地吸在一起,把时空有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
吴老师很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
在她的课上有疑问,有沉思,有比喻,有赞许,有笑声,有称赞,不像我平时一样,在课堂上总是很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
结果往往课堂都是死气沉沉,学生没有一点生机,效果自然不会很好。
你就是小数学家,记得有一次在一开始上课的时候一位学生就得出了一个很好的结论.而吴老师的正堂课学生好像着了魔一般,积极举手,抢着发言,整节课生机活现。
吴正宪《估算》课堂实录和课后反思
估算一、新课伊始讨论估算方法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有关估算的问题。
(板书:估算)关于估算大家已经学过,但是我不知道在你们过去的学习当中碰到过哪些困难、问题?还有你今天特别想和我们一起讨论讨论的,凡是有关估算的事儿都可以提出来。
听懂了吗?生:有一次,我做一道题:499×3,不知道怎么算,我就用估算解决的问题。
师:噢,他用估算解决了问题。
到底499×3怎么估啊?别着急,这节课就来研究估算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吗?(板书:估算的方法)生:什么叫估算?师:对呀,什么是估算?(板书:什么是估算?)生:估算的时候用哪些符号?师:什么意思?我没听懂。
生:比如:精确计算要用“=”,估的时候会不会出现其它符号?师:平时计算用的是直直的等号,估算用什么符号呢?好,记在这儿,看今天能不能遇到这问题?碰到了就站起来提醒大家哦!板书(“=”?)生:把我们想估的数字估成什么样的数字呢?师:估成几就合适了?有什么好的方法?是吗?(板书:怎样估?)生:为什么要估算?师:嗯,问得越来越深刻了。
这茬接得好啊!学习估算有什么用啊?(板书:为什么要估算?)生:估算与实际算有什么不同?师:是呀,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结果有什么不同呢?(板书:有什么不同?)生:估算在什么时候能够用上了呢?师:我们学习过精确计算,那到底什么时候才估?什么时候用精确计算?这个问题提得就更有思考了!(板书:在什么时候)生:什么样的估算比我们的准确计算还值得?师:这个问题提得好。
这估算学了半天,到底值得不值得呢?(板书:值得?)生:估算和准确算谁算得快?生10:估算和准确计算它们的相同是什么?不同是什么?师:真是名不虚传呐!我在北京就听说你们是最棒的,所以选你们来上课。
我们班的同学真会思考,还没有上课,你们就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
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走进估算。
二、购物称象形成估算方法购物:体会估算与精算【课件视频演示】青青和妈妈去超市购物。
《听吴正宪老师上课》读后感(
一、教师要真正了解课堂、了解所教知识
经常听到有些老师抱怨这知识点真难教,没办 法讲明白,看似简单的课堂知识,倘若你要讲清楚, 这是对教师真正的磨练。
俗语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要教会孩子们 知识,要从基本功锻炼起。
吴老师的课总是那么生动,而且不是流于形式 的热闹,而是真正的有内涵。
吴老师的追问:“肯定吗?”“为什么?”“有一 个锐角,不能保证其他两个角也都是锐角。”在这些问 题的追问下,都是激发孩子思考的因素,让课堂真正活 跃起来。
二、让孩子在做中学会知识
吴老师的课经常有学生动手操作的场景,这非常值得 学习,让孩子在动中真正学会知识,让孩子们有自己发现、 研究的味道,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吴老师的课堂是活跃的,孩子们是快乐的,因为孩子 们真正在动中掌握知识,感觉自己成为知识的主人。
而且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地牢固,因为这是他自己研究 出来的知识点。
如果每位老师都可以增加孩子动手的时间,相信每位 孩子的思维会更加活跃,创造力也会增强。
三、寻根课堂的教学模式,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
在吴老师的课中,经常会出现一个知识点的寻根,先 出示知识点的来源,让孩子们觉得知识点不是一个单纯的 知识点,是通过人类努力而得到的。
吴老师真正了解每一节的教学知识点,每一个 问题目的性都很明确。
一、教师要真正了解课堂、了解所教知识
如:吴老师在任教《三角形的认识》中,吴老师展 示了多个角,让孩子们去辨识三角形的种类。
看似简单的一个教学设计,其实是老师对教材的十 分了解,吴老师充分理解三种三角形的特征,估能设计 出这么好的教学环节,让孩子真正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的 特征。
三、寻根课堂的教学模式,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鸡兔同笼”中,吴老师讲述了我国的《九章 算术》、《孙子算经》等名著,在吴老师的熏陶下,孩子 们的学习激情异常高涨。
吴正宪讲座《做高素质的数学老师》听课反思
精心整理吴正宪讲座《做高素质的数学老师》听课反思
一节好的数学课,我想她首先源于理念,我首先写了16个字,叫作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这是我对一节好的数学课的理解.这两天我们在这个体育馆里看了不少优秀老师的课,有朱乐平老师、刘德武老师、赵震老师。
这一节一节的好课,首先新在他们的理念,我想巧在他们的设计,课前的预设非常重要,但是赢是赢在了他们的课堂实践。
我还想说,一节好课是成在后续,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在他的后续学习当中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劲头,那么就是我们为他的后续学习注入了活力。
下面我以听到的一节数学课为例,解释一下新在理念,新课程理念太多,我只说两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岳归来众山小
——听吴正宪《面积和面积单位》有感
四年级牛玉姣上周二下午,数学教研时,我们全体数学老师观看了吴正宪老师执教的
《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虽然是视频,但我还是领略到了来自全国著名专家
的风采,从生动的数学课中见识到了广阔的数学天地,下面我就谈谈收获与感
悟。
吴正宪老师的这节《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三年级的教学内容。
整堂课的教学环节,我想我们一般的老师也会这样设计。
关键是在教学过
程中,吴老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每种估算方法的理解给这种估算的方法取个名
字。
(如:小估、大估、中估、大小混合估、四下五上估….)这些估算方法,
是学生在具体的估算中总结出来的。
这里的“四下五上”估,就是我们平常说
的“四舍五入”估。
课后,吴老师说由于考虑到学生对于“上和下”字的理解
可能要易于“舍和入”字,在课堂上也就承认他们的这种说法。
正所谓:纸上
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但是吴老师还是没有忘记告诉他的学生,“四
下五上”就是我们以后会学习的“四舍五入”,两者是差不多的意思。
学生可
能会想,自己能想一个数学家差不多的名字,自己是很伟大的,会增强学生在
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不断追求的兴趣。
课堂上,让我充分感受到吴老师是一位重感情、充满人情味的老师。
她不
仅是用数学的真谛来拨亮孩子们的心灵,更是用她对孩子的爱心真情来感染他
们,用自己人格的魅力塑造他们。
她的课,知情交融,师生互动,她的课,充
满了童趣、乐趣。
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深,课已完,意未尽。
40分
钟的数学课,像磁铁那样把每一个孩子的心紧紧地吸在一起,把时空有的课堂
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
吴老师很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
在她的课上有疑问,有沉思,有比喻,有
赞许,有笑声,有称赞,不像我平时一样,在课堂上总是很吝啬对学生的表扬
和鼓励。
结果往往课堂都是死气沉沉,学生没有一点生机,效果自然不会很好。
你就是小数学家,记得有一次在一开始上课的时候一位学生就得出了一个很好
的结论.而吴老师的正堂课学生好像着了魔一般,积极举手,抢着发言,整节课生机活现。
这节课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课堂争辩。
在平时上课时,为了维持好的课堂
秩序,我们最害怕学生争辩,因为我觉得“辩”到最后就是哄乱异常,一团糟,要费好大劲才能使课堂稳定下来。
其实,争辩是思维最好的触媒剂,在吴老师的课堂中,我发现,她给学生创造争辩的机会,积极鼓励学生争辩,伴随着波
澜迭起的教学过程,全体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通过交流、发现、辨析、整合,大家终于获得了共识。
值得一提的是,争辩和交流的过程,
同时也使学生学会倾听、接纳与评析,这对完善学生的人格,意义是深远的。
吴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她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去探索和获取知识,允
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数学,她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选择和判断,也从强
迫学生去认同。
她以热情的鼓励、殷切的期待、巧妙的疏导与孩子们思维共振,情感共鸣。
她用那真诚的爱心感染了孩子们,贴近了孩子们的心。
(比如:因
座位不够有十来个学生就坐在老师们听的位置,吴老师一眼看见了那些眼里带
着泪花的学生,吴老师就很亲切的说孩子们是什么原因让你们坐在哪儿,来上
来我的课堂站着也能上,学生们高兴起来了。
而有的老师就怕影响自己的课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引导下,她以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把学生推到自主学习的
舞台上,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教是为学服务的。
在吴老师的课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潜在而深远的,学
生的主体作用是外显而巨大的。
她为学生创设各种不平衡的问题情境,放手让
他们自己去尝试、探究、猜想、思考,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思维空间。
教学结束时,无论是学生还是听课老师,大家都没有一丝倦怠,反而有种“意犹末尽”的感觉。
这正是吴老师教学设计艺术高潮迭起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