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系列-世说新语第31课《刘伶戒酒》-任诞篇
世说新语中刘伶的篇目
![世说新语中刘伶的篇目](https://img.taocdn.com/s3/m/de39110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b0.png)
世说新语中刘伶的篇目
《世说新语》中刘伶的篇目
《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部重要的白话典籍,其中涵盖了许多名人及其事迹。
其中,刘伶更是一位备受关注的文学巨匠。
刘伶上报第一出,侍中奏请留都,汉相许之。
及到京,辄尽其钱力济贫乏,僧道、乞旦、妇人、小兒,莫不赏之,或云:“刘伶种子且得自活。
”或为邑人置酒。
方甚欢,而听者已止,因起舞曰:“诸君须臾去,此夜何见与?”既坐,便自藏饭袂中,出与桌主过,桌主与之,谓之“枕头客”。
好言谏宪,曾不行。
后徒为名流所誉,自号为“亂貨”,其文楷法人所不及。
刘伶为吏部郎,以言事自难,一旦得意,以为肆意进行排挤的工具。
更以张讷何曾罢居故,对人说:“以为太严,不当望其归来。
”不久,刘为校书郎,引霍光子弟,谢景年等,被查,削爵为民。
刘自惶怖,高声曰:“我身大罪,吾友何为不救!”天子私谕中常侍李憑,今后莫放阿连汤。
人多谓之寜阳叟。
及致贫贱,买粟怀之,因豁断拄杖卖渣,所得南走至芜湖,卖杖买刀,有美人者随之。
戍卒退,计入宿,绝食三日而死。
刘伶突显他独特的宽容、豁达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
虽然他曾经执掌着重要的职务,但是他的风华却不在官场,而是扶危济困地帮助他人。
他的艺术才华也是一绝,深受当时文化界的推崇,而他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名符其实的“乱货子”。
最终陷入的困境,也是透露了人生无常的哲理。
国学系列-世说新语第32课《雪夜访戴》-任诞篇
![国学系列-世说新语第32课《雪夜访戴》-任诞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7e6cacaaea998fcd220e35.png)
兴致
吾本乘兴而行, 兴尽而返,何必
见戴!
???
眠觉-开室-命酒-赏雪-咏诗-乘船-造门-突返-答问
故事大意
王子猷居住在山阴(今绍兴),一次夜里下大 雪,他从睡眠中醒来,打开窗户,命令仆人斟上酒。 四处望去,一片洁白银亮,于是起身,漫步徘徊,吟 咏着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到了戴逵,当时戴逵 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 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 为何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 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何一定要见戴逵呢?”
酉,酒 勺,酒匙 造字本义:动词,斟酒。
“酌,盛酒行觞也。”
解字
酌
洁白光明 的样子
左思,西晋文学家,所作《招隐 诗》旨在歌咏隐士清高的生活
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
戴安道。
阜,盘山石阶, 代表高山
爪,抓 工,生产器具
隐
又,持守
心,欲望
造字本义:动词,为逃避俗世的纷扰和贪 欲的诱惑而匿居山崖洞穴,开荒生产,自 给自足,修行禁欲,持守本心。
武陵王司马晞听说戴逵擅鼓琴,一次,请他到王府演奏, 戴逵素来厌恶司马晞的为人,不愿前往,司马晞就派了戴逵 的一个朋友再次请他,并附上厚礼,戴逵深觉受侮,取出心 爱的琴,当着朋友的面摔得粉碎,并大声说道:“我戴安道 非王门艺人,休得再来纠缠。”朋友当下震住,面带惭色, 带着礼品灰溜溜地走了。戴逵擅画,一次,他给一家寺院画 佛像,想听听大家的意见,但又担心别人不会当面提意见, 于是,他把画好的佛像放在寺院里供人参观,后面挂以帷帐, 自己躲在帷帐后面,用心记下大家的评论、意见,然后参照 它们进行修改,这样反复多次,直到人人称好。
故事角色
《雪夜访戴》
【世说新语选读】第二十三章《任诞》讲义(2)
![【世说新语选读】第二十三章《任诞》讲义(2)](https://img.taocdn.com/s3/m/e2a9531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2.png)
【世说新语选读】第二十三章《任诞》讲义(2)【任诞二十三5】步兵校尉缺,厨中有贮zhù酒数百斛,阮籍乃求为步兵校尉。
【注释】步兵校尉:掌管上林苑门屯兵的官职。
地位比较高,仅次于将军。
贮:储存,收藏。
乃:就。
求:请求。
【译文】步兵校尉的职位出现了空缺,(府中的)厨子里储存着几百斛酒,阮籍就请求调去担任步兵校尉。
【任诞二十三6】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
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㡓kūn衣,诸君何为入我㡓中?”【注释】恒:经常,总是。
或:有时。
以:把。
㡓:一种裤子。
何为:为什么。
【译文】刘伶经常不加节制地喝酒,任性放纵,有时在家里赤身裸体,有人看见了就讥笑他。
刘伶说:“我把天地当做我的房子,把屋子当做我的裤子,各位为什么跑进我裤子里来!”【任诞二十三9】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后临诀,直言“穷矣”!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
【注释】豚:小猪。
诀:辞别,多指不再相见的分别。
穷:完了。
都:总,总共。
因:于是,就。
废顿:僵卧不起。
也就是晕倒了。
良久:很久。
【译文】阮籍在安葬母亲的时候,蒸熟了一只小肥猪(吃了),喝了两斗酒,然后去向母亲遗体诀别,只是叫“完了!”总共才号哭了一声,就吐血,然后昏倒了很久。
【任诞二十三17】刘道真少时,常渔草泽,善歌啸,闻者莫不留连。
有一老妪yù,识其非常人,甚乐其歌啸,乃杀豚进之。
道真食豚尽,了不谢。
妪见不饱,又进一豚,食半余半,迺还之。
后为吏部郎,妪儿为小令史,道真超用之。
不知所由,问母;母告之。
于是赍jī牛酒诣道真,道真曰:“去!去!无可复用相报。
”【注释】少:年纪轻。
渔:捕鱼。
善:擅长。
莫:没有人。
老妪:老妇人,老太太。
非常:不是平常的,不是普通的。
了:完全,全然。
了还有聪明,聪敏的意思。
比如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迺:通“乃”。
就。
由:原因。
赍:带着。
诣:到,引申为拜访。
【译文】刘道真年轻时,常常到草泽去捕鱼,他擅长歌啸,听到的没有人不流连忘返。
世说新语任诞翻译及原文
![世说新语任诞翻译及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98b14e8f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1.png)
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南朝刘宋政权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一作刘道邻)次子刘义庆组织一班文人,集体创作的一本笔记体小说。
它以“段子集”的方式,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期间士族名人的趣闻逸事,精练生动,气韵流荡,不仅反映了时人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及清谈放诞的风气,更将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魏晋风度”源远流长地传递了下去。
这一脉清流绵绵不绝,至明末,至清朝,甚至在现代,依然有着悠长的回响。
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
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琊王戎。
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陈留郡阮籍、谯国嵇康、河内郡山涛,三个人年纪相仿,嵇康比他们稍微年轻一点。
参与他们这个朋友团体的还有:沛国刘伶、陈留郡阮咸、河内郡向秀、琅琊郡王戎。
七个人经常在竹林中聚会,十分畅快地饮酒作乐,所以世人称他们为“竹林七贤”。
阮籍遭母丧,在晋文王坐,进酒肉。
司隶何曾亦在坐,曰:“明公方以孝治天下,而阮籍以重丧,显于公坐饮酒食肉,宜流之海外,以正风教。
”文王曰:“嗣宗毁顿如此,君不能共忧之,何谓!且有疾而饮酒食肉,固丧礼也!”籍饮啖不辍,神色自若。
阮籍为母亲服丧时,在晋文王司马昭的宴席上喝酒吃肉。
司隶校尉何曾也在座,说:“您正在用孝道治理天下,阮籍服着重丧,却公然在您的宴席上喝酒吃肉,应该把他流放到偏远之地,来端正风俗教化。
”文王说:“嗣宗已经哀伤疲惫成这样了,您不能跟我一起为他担忧,还说这些!再说有病而喝酒吃肉,这本来就合乎丧礼啊!”阮籍吃喝不停,神色不变。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
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
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
便可具酒肉。
”妇曰:“敬闻命。
”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
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
妇人之言,慎不可听。
”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
刘伶饮酒过度,非常口渴,就向妻子要酒喝。
任诞
![任诞](https://img.taocdn.com/s3/m/ddc6e8046c175f0e7cd13765.png)
【《任诞》篇相关作品解读】
• 阮籍嫂尝还家,籍见与别,或讥之①。 籍曰:“礼岂为我辈设也?”【注释】 ①或讥之:按礼制,叔嫂不通问,所以 认为阮籍不遵礼法而指责他。 • 【译文】阮籍的嫂子有一次回娘家,阮 籍去看她,跟她道别。有人嘲笑阮籍。 阮籍说:“礼法难道是为我们这类人设 置的吗?”
《任诞》篇相关作品解读ຫໍສະໝຸດ 【《任诞》篇相关作品解读】
• 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 后临诀,直言“穷矣!”都得一号,因 吐血,废顿良久。 • 【译文】阮籍将要埋葬母亲的时候,蒸 熟一个小肥猪,喝了两斗酒,然后去向 母亲遗体诀别,只是叫“完了!”总共 才号哭了一声,就吐血,身体损伤衰弱 了很久。
【《任诞》篇相关作品解读】
课文拓展:其他作品赏析
• 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 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 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 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 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 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 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 何必见戴?”
阮籍个性及形象分析
总之,生活在魏晋之际的阮籍,他的身上 有着同时代文人所具有的相同气质,但他是 一个思想性格极其复杂的人,因此又有着十 分鲜明的个性,放达与消沉,反抗与忍受, 乐观与痛苦,这些相互矛盾的个性,在他的 身上到了和谐的统一。 他行为上的放诞只是其性格的外在表现, 激进是其思想的内涵,政治上的隐晦是其生 活的哲学,而内心深处的痛苦则是其真实的 个性。
《世说新语》简介
《世说新语》是研究魏晋风流的极 好史料。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 如清谈、品题;诸多性格特征如栖逸、 任诞、简傲;魏晋名士的诸种人生追求 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综观 全书,从中可得以管窥魏晋时期几代士 人的群像及风采。通过这些人物形象, 进而可以了解那个特殊时代上层社会的 精神风尚。
刘伶为何舍命纵酒
![刘伶为何舍命纵酒](https://img.taocdn.com/s3/m/951cbd35a300a6c30c229f9b.png)
龙源期刊网
刘伶为何舍命纵酒
作者:李占才
来源:《百家讲坛》2014年第22期
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既有才华,又有政治身份和地位,却纵酒而不能自拔,常常让人感到惋惜。
其实,刘伶如此沉迷于饮酒只是表面现象,他“唯酒是务”是有原因的。
《世说新语》中载,刘伶任建威参军期间,有一次忽然来了兴致,竟然在办公室脱得一丝不挂地喝酒。
作为一个堂堂的建威参军,有如此重要的职务在身,为什么竟然喝酒喝到几乎是糟蹋自己的程度呢?宋人叶梦得说:“盖时方艰难惟托于酒,可以疏远世故而已。
”
魏国传至曹芳时,朝内掌握军权的司马氏家族坐大,发生了曹氏宗室与司马氏的权力之争。
最后,司马氏家族用血腥屠杀手段消灭了曹魏集团势力,建立晋朝。
原魏国朝野上下一些官僚志士,对司马氏家族所造成的恐怖气氛极端不满,多数采取了不合作态度。
但大势所趋,他们又无能为力,便以消极遁世表示抗议。
刘伶是魏国的官员,一直转不过这个弯,不愿给司马氏家族效力。
所以他虽然坐在建威参军的位子上,但哪有心思工作?于是,他有空就去找阮籍、嵇康等气味相投的人喝酒发牢骚,回家也是泡在酒里。
刚刚夺得天下的晋武帝及时发现了刘伶的问题,便以征求关于治国的意见为名,专门找刘伶谈了一次话。
刘伶本来就一肚子不满,又哪壶不开提哪壶,建议志得意满的晋武帝应该“无为而化”。
意思是说,反正你也夺取了政权,就这么待着吧,不要再有什么大动作了。
结果双方不欢而散。
因刘伶的观点与正在雄心勃勃开疆拓土维持新生政权的晋武帝相反,晋武帝又发现刘伶是因为对新生政权不满,所以才这样吊儿郎当,便坚决不再用刘伶了。
编辑/夕颜。
世说新语-任诞(定稿)
![世说新语-任诞(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5690f80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67.png)
刘义庆
一、焦点问题
此文何以在简短的篇幅中塑造出 传神的人物?
“魏晋风度”指的是一种什么样 的精神气质?
“任诞”含义
任诞,指任性放纵。这是魏晋名士放达 生活方式的主要表现。
(1)蔑视礼教,不拘礼法。 (2)不分场合,不分时候地纵酒放荡。 (3)要随心所欲,不勉强自己,不限
注释
魏武: (魏武帝,曹操)
将: (将要)
使崔季珪代 (让)
床 ( 古时一种坐具,指坐榻)
头捉 (握、拿)
刀人 (指执刀的卫士。站在坐榻边的卫士。后来
成为固定用语,比喻替别人代笔作文的人)
雄 (称雄,威慑)远国:威震远国
雅 (风雅高尚)
望 (仪容风采)
“魏晋风度”的核心
其一,人的觉醒
—生命短促、人生坎坷、欢少悲多
【绘声绘色地描写王述吃鸡蛋的种种蠢相 来表现他的性急】
五.魏晋风度
(一)魏晋名士风度及其心态
王孝伯:“名士不必须奇才, 但使长得无事,痛饮酒,熟读 《离骚》,便可称名士。”
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魏晋风度
1.崇尚适意而行,不受任何拘束。
阮籍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籍常去饮酒, 醉了就睡在妇人之侧,“终无他意”。
“四君子”
中国竹子与梅、兰、菊被并称为 花中“四君子”,它以其中空、 有节、挺拔的特性历来为中国人 所称道,成为中国人所推崇的谦 虚、有气节、刚直不阿等美德的 生动写照。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宋·苏东坡】 叶叶枝枝逐景生,高高下下自人情。 两梢直拔青天上,留得根丛作雨声。
【明·徐渭】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
脱自在
世说新语文言文翻译
![世说新语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4f592a8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2a.png)
《世说新语》卷一《德行》篇:昔刘伶好酒,尝醉卧家中。
其妻怒,举杖击之,刘伶曰:“夫人止之,吾已醉矣。
”其妻又曰:“君醉何可止?”刘伶曰:“止之者,非我也,是杖也。
”遂卧床上,任其杖之。
译:古时候,刘伶这个人特别喜爱喝酒,曾经喝醉了躺在家里。
他的妻子很生气,拿起棍子打他,刘伶说:“夫人,请您别打了,我已经喝醉了。
”他的妻子又问:“您喝醉了,怎么能不阻止呢?”刘伶说:“阻止我的人,不是我,是这根棍子。
”于是他躺在床上,任由妻子打。
《世说新语》卷二《言语》篇:王导曰:“公等皆好名,而名好身危,何苦自苦如此?”谢安曰:“自非吾辈,当谁与名?”王导默然。
译:王导说:“你们这些人都不喜欢名声,可是名声好的人身家就会危险,何必如此自讨苦吃?”谢安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人,那还有谁会喜欢名声?”王导无言以对。
《世说新语》卷三《文学》篇:谢灵运尝问羊昙:“吾与子同游,游何如?”羊昙曰:“君游如蜻蜓点水,吾游如鲤鱼跳龙门。
”谢灵运曰:“子游虽高,然未免有水之患。
”译:谢灵运曾经问羊昙:“我和你一起游玩,你觉得怎么样?”羊昙说:“您游玩就像蜻蜓点水,我游玩就像鲤鱼跳龙门。
”谢灵运说:“您的游玩虽然很高,但是难免会有水的困扰。
”《世说新语》卷四《方正》篇:王导曰:“吾与子同游,子未尝言吾短,吾与子游,子亦未尝言吾长。
”羊昙曰:“吾与子游,子常言吾短,吾与子游,子亦常言吾长。
”译:王导说:“我和你一起游玩,你从未说过我的短处,我和你游玩,你也从未说过我的长处。
”羊昙说:“我和你游玩,你经常说我短处,我和你游玩,你也经常说我长处。
”《世说新语》卷五《任诞》篇:王羲之尝问许询:“吾与子同游,游何如?”许询曰:“君游如长江之水,吾游如秋叶之落。
”王羲之曰:“子游虽高,然未免有落叶之悲。
”译:王羲之曾经问许询:“我和你一起游玩,你觉得怎么样?”许询说:“您游玩就像长江之水,我游玩就像秋叶之落。
”王羲之说:“您的游玩虽然很高,但是难免会有落叶之悲。
世说新语刘伶病酒读后感
![世说新语刘伶病酒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172235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82.png)
世说新语刘伶病酒读后感刘伶这家伙,那对酒可真是痴迷到了一种境界。
病酒都病成那样了,还惦记着酒,这就像现在那些对奶茶或者咖啡上瘾的人,哪怕身体有点不舒服,心里还是念念不忘那一口。
他的妻子担心他的身体,把酒都给倒掉了,还把酒器都毁坏了,这妻子也是够刚的,为了老公的健康那是下了狠心啊。
可刘伶呢?他那反应太搞笑了,先是说自己要戒酒,说得还挺诚恳,结果最后来一句“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
妇人之言,慎不可听”,然后就又喝上了。
这就好比一个小孩答应爸妈不再偷吃糖,结果转头就把糖罐子抱起来舔了。
从他这事儿里啊,我能感觉到魏晋时期那种独特的风气。
那个时候的人好像都特别随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太受世俗的约束。
刘伶这种爱酒如命的行为,在现在看来可能有点不负责任,但是在当时的文化氛围里,这也许就是一种对自由、对自我喜好的极致追求。
他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喝酒喝到生病这件事,他妻子的劝告他也不怎么放在心上,就只专注于自己的酒和自己内心的那种快乐。
而且啊,这故事里也能看出刘伶这人的聪明和狡黠。
他明知道妻子不让他喝酒,还故意说要戒酒,还弄了个什么祝酒词一样的东西,把妻子的话轻巧地反驳回去,然后就顺理成章地继续喝酒。
这就像在一场辩论里,他巧妙地抓住了自己想要的结果,让对手(也就是他的妻子)都没辙。
不过呢,我们可不能完全学刘伶这样。
毕竟我们现在的社会还是讲究健康生活的,要是像他那样喝酒喝到生病还不听劝,那可不行。
但偶尔从他身上学学那种对自己热爱之事的执着和那份随性的态度,倒也不错。
比如我们对待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不影响健康和他人的情况下,可以尽情去享受,像刘伶沉浸在酒的世界里一样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这样生活也许会多几分乐趣呢。
《世说新语》任诞原文及译文
![《世说新语》任诞原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a18e7ee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df.png)
《世说新语》任诞原文及译文任诞作者:刘义庆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
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
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阮籍遭母丧,在晋文王坐进酒肉。
司隶何曾亦在坐,曰:“明公方以孝治天下,而阮籍以重丧,显于公坐饮酒食肉,宜流之海外,以正风教。
”文王曰:“嗣宗毁顿如此,君不能共忧之,何谓?且有疾而饮酒食肉,固丧礼也!”籍饮啖不辍,神色自若。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
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
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
”妇曰:“敬闻命。
”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
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
妇人之言,慎不可听。
”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
刘公荣与人饮酒,杂秽非类,人或讥之。
答曰:“胜公荣者,不可不与饮;不如公荣者,亦不可不与饮;是公荣辈者,又不可不与饮。
”故终日共饮而醉。
步兵校尉缺,厨中有贮酒数百斛,阮籍乃求为步兵校尉。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
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巾军)衣,诸君何为入我(巾军)中?”阮籍嫂尝还家,籍见与别。
或讥之。
籍曰:“礼岂为我辈设也?”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
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
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
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后临诀,直言“穷矣”!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
北阮皆富,南阮贫。
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
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巾军)于中庭。
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阮步兵丧母,裴令公往吊之。
阮方醉,散发坐床,箕踞不哭。
裴至,下席于地,哭吊喭毕,便去。
或问裴:“凡吊,主人哭,客乃为礼。
阮既不哭,君何为哭?”裴曰:“阮方外之人,故不崇礼制;我辈俗中人,故以仪轨自居。
”时人叹为两得其中。
刘伶醉酒典故
![刘伶醉酒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ed43515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df.png)
刘伶醉酒典故
刘伶醉酒的典故《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刘伶醉酒。
传说魏晋年间,滨州地带有一好酒的刘伶,酒仙杜康奉玉帝旨意前来度化刘伶成仙,从而演绎出刘伶醉酒的故事。
为评剧小生代表剧目。
扩展资料
刘伶醉酒典故原文:传说杜康在白水康家卫开了一个酒店。
东晋“竹林七贤”中的名士刘伶,以饮酒闻名天下。
一天,刘伶从这里路过,看见酒店门上贴着一幅对联:“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盅海底眠”。
横批:“不醉三年不要钱”。
刘伶看了,不禁哈哈大笑,心想,我这个赫赫有名的海量酒仙,哪里的酒没吃过,从未见过这样夸海口的。
且让我把你的`酒统统喝干,看你还敢不敢狂?接着,刘伶进了酒店,杜康举杯相敬。
谁知,三杯下肚,刘伶只觉天旋地转,果然醉倒了,跌跌撞撞地回家去,一醉三年。
三年后,杜康到刘伶家要酒钱。
家人说,刘伶已死去三年了。
刘伶的妻子听到杜康来讨酒钱,又气又恨,上前一把揪往杜康,哭闹着要和杜康打人命官司。
杜康笑道:“刘伶未死,是醉过去了。
”他们到了墓地,打开棺材一看,刘伶醉意已消,慢慢苏醒过来。
他睁开睡眼,伸开双臂,打了一个大呵欠,吹出一股喷鼻的酒香,得意地说:“好酒,真香啊!”这就是民间至今还流传的“杜康造酒醉刘伶”的故事。
世说新语任诞刘伶的故事
![世说新语任诞刘伶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1772b53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d2.png)
世说新语任诞刘伶的故事刘伶,字子房,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他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自幼聪颖过人,深受父母宠爱。
他的父亲刘华曾经担任过大将军,并且对刘伶的教育格外重视。
刘伶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深受父亲的赞赏和鼓励。
然而,刘伶的性格叛逆,他不愿意墨守成规,对传统的观念和规矩有着严重的抵触情绪。
刘伶年轻时曾经在京城中学习文学和政治,他一直对学问和文学充满兴趣。
尤其是在当时,皇宫中流行着一种文化,主要表现在对诗词的重视上。
刘伶自幼就在这种环境中长大,所以他对诗词特别感兴趣,经常自己创作一些诗词,并且颇受欢迎。
他的诗词风格独特,言辞直白,意境深远,备受赞誉。
但是,由于他不按常理出牌,因此在文坛上并不受欢迎。
刘伶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相反,他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
刘伶与其他文学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对政治的关注。
他并不满足于只是做一名文学家,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来影响政治。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词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
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因此刘伶的作品很快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政治上,刘伶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改革派。
他主张废除封建礼教,取消官员世袭制度,建立起一个更加合理的社会体制。
不过,由于他的这些观点并不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因此他在政治上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就。
但是,刘伶并不气馁,他积极地参与政治活动,并通过自己的文字影响了很多人。
然而,刘伶的一生并不如意。
由于他的直率和不守规矩,他在政治上遭到了一些人的排挤和打压。
他曾经多次上书呈文请求政府改善社会制度,但都没有得到重视。
最后,刘伶索性退出了政治舞台,在山野中颐养天年。
在山野中,刘伶过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
他种庄稼,养牲畜,过着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
但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事业,仍然坚持着文学创作。
他继续创作一些关于社会和人生的诗词,表达自己对社会的关切和对生活的感悟。
他的诗词风格更加深沉,更加感人,备受人们喜爱。
世说新语任诞刘伶的故事
![世说新语任诞刘伶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9ea4496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8e.png)
世说新语任诞刘伶的故事刘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和辛酸。
他的故事也成为了世人口中的佳话。
下面,我将为您讲述一段关于刘伶的故事。
刘伶少年时聪明过人,深受家人的宠爱。
但是,他的性格有些古怪,喜欢安静独处,对尘世中的名利并不感兴趣。
这让他的家人感到忧虑,他们认为他不务正业,无法立足社会。
然而,刘伶对文学艺术充满了热爱。
他喜欢写作诗歌,并且才华出众。
虽然他没有争名夺利的心,但人们对他的才华和人品却是赞赏有加。
有一次,刘伶约了一些朋友们一起品茶聚会。
聚会之后,他们决定各自写下一首诗,来表达对彼此的友情和对生活的感悟。
众人纷纷拿出笔墨纸砚,开始创作。
只有刘伶愣愣地看着白纸,思绪万千。
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但他的眼睛中闪烁着一丝光芒。
过了一会儿,刘伶突然站了起来,走到窗前望着远方。
众人好奇地询问他在思考什么,刘伶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我想写一首与众不同的诗,表达我对人生的看法。
”他的话引起了众人的兴趣,他们纷纷劝说刘伶将自己的想法付之于笔端。
刘伶微微一笑,开始动笔写起了诗。
他的诗并没有传统的韵律格律,也没有高深的修辞手法。
相反,他用简单朴实的字句,写出了他内心对世间万物的思考和洞察。
他的诗以真情实感写出,让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他孤独、忧伤的心境。
人们读后,纷纷赞叹他的独特才华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这首诗很快就在文人圈中传播开来,刘伶的名字也因此被人们所知晓。
虽然他没有追求功名利禄,但他的才华却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刘伶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兴趣爱好。
即使与众不同,也能因此获得认可和尊重。
这让我们明白了,在追求成功和名利的过程中,保持真实的自我也是非常重要的。
《世说新语·任诞》王徽之片段细读
![《世说新语·任诞》王徽之片段细读](https://img.taocdn.com/s3/m/5be9511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5b.png)
《世说新语·任诞》王徽之片段细读《世说新语·任诞》——王徽之片段细读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
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
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
忽忆戴安道。
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
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
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
”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
”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
弄毕,便上车去。
客主不交一言。
任情放达、率性而为,在其他时代或许只是文人个体的特殊行为,而在魏晋时期却成为整个文人集团的普遍生活姿态,成为“名士风流”的显著文化特征。
而王徽之高雅淡泊、不拘形迹的洒脱气质,又消解了这一时期文人及时行乐、荒诞不经的戾气,更具有一种潇洒自如、精神放松的愉悦。
因此,推许王徽之为魏晋名士的范型,是当之无愧的。
这里选取的是有关王徽之“雅兴”的三则轶事,也是三件令文人羡慕的赏心乐事。
先说第一则轶事,“徽之种竹”。
种竹本来就是文人雅事,“竹径通幽”、“移竹当窗”、“粉墙竹影”、“竹坞寻幽”等园林美景,也只有文人才配欣赏与享用。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1]“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绿竹青青”、“绿竹如簧”[2]等远古的诗句,表明文人爱竹的风尚自古而然。
文人爱竹风气的成因,一是文人偏爱隐逸生活,“竹林”就成了归隐的代名词。
二是竹子刚毅正直、宁折不屈、节节向上、凌云虚心的品性与文人傲然不群、超尘拔俗的风骨神韵酷似,既是文人气质的写照,又是文人追求淡泊与清高的精神原型。
三是竹林构建了宁静清幽的环境氛围,“竹风声若雨,山虫听似蝉”,也有利于修身养性,捷悟人生真谛。
陈寅恪先生在《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一文中考证出梁简文帝依竹求嗣,可见竹与生命崇拜有关,竹乃道教信仰中特别被喜爱的植物,奉道者常喜欢种竹,或选择竹林作为修炼的处所,作为“啸歌”的洞天福地。
世说新语刘伶的故事
![世说新语刘伶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d222427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04.png)
世说新语刘伶的故事刘伶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文人,他以才情横溢和个人悲剧的生活而闻名于世。
下面是刘伶的故事。
刘伶,字巧言,出生于江南富贵之家。
他自幼聪明伶俐,才华横溢,被誉为文坛的奇才。
然而,他的一生却充满了悲剧和不幸。
年少的刘伶渴望追求自由和浪漫的生活,不愿墨守成规。
他拒绝了官职的机会,选择了游手好闲的生活。
他喜欢自由自在地游荡于山水之间,追求内心的诗意和情感的表达。
然而,这种自由的生活并没有给刘伶带来持久的幸福感。
他感到孤独和彷徨,渐渐沉溺于酒色之中。
他的才华渐渐黯然失色,不再受到文坛的赏识与关注。
刘伶的悲剧人生还体现在他的家庭生活中。
他与妻子的关系紧张,婚姻破裂。
他曾经写下了许多悲伤的诗歌表达他对妻子的思念和内心的痛苦。
然而,尽管刘伶的一生充满了悲剧和不幸,但他的文学成就却被后世所铭记。
刘伶以其华丽的辞藻和独特的诗风,留下了许多动人心弦的诗篇。
他的作品以其真挚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而触动了许多读者的心灵。
刘伶的故事给我们带来的反思是,尽管人生中可能充满了困难和挫折,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艺术和文学来寻找内心的宽慰与满足。
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我们都应该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坚持自己的信念。
刘伶的故事是一个深刻的警示,提醒我们要珍惜已经拥有的,不要追求虚无的浪漫和表面的自由。
真正的幸福在于我们的内心和家庭,而不仅仅是外在的物质和享受。
总之,刘伶的故事是一个充满悲情但又充满启发的故事。
他的才华和不幸的命运让我们在人生的追求和抉择中有所思考。
他的作品将继续为后人所传颂,让世人对刘伶的故事铭记于心。
任诞-翻译
![任诞-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75d30f503d8ce2f016623ce.png)
《世说新语·任诞》译文●陈留郡阮籍,谯国嵇康,河内郡山涛,这三个人年纪相仿,嵇康的年纪比他们稍微小些。
和他们意气相投的人还有:沛国刘伶,陈留郡阮咸,河内郡向秀,琅邪郡王戎。
七个人经常在竹林之下聚合,毫无顾忌地开怀畅饮,所以世人叫他们做竹林七贤。
●阮籍在为母亲服丧期间,在晋文王的宴席上喝酒吃肉。
司隶校尉何曾也在座,对晋文王说:“您正要用孝道治理天下,可是阮籍身居重丧却公然在您的宴席上喝酒吃肉,应该把他流放到荒漠地方,以端正风俗教化。
”文王说:“嗣宗哀伤劳累到这个样子,您不能和我一道为他担忧,还说什么呢!再说有病而喝酒吃肉,这本来就合乎丧礼啊!”阮籍吃喝不停,神色自假设。
●刘伶嗜酒成癖,想喝酒想得厉害,就向妻子要酒喝。
妻子把酒倒掉,把装酒的家什也毁了,哭着劝告他说:“您喝得太过分了,这不是保养身体的方法,一定要把酒戒掉!”刘伶说:“很好。
不过我自己没法戒掉,只有在鬼神面前祷揭发誓才能戒掉啊。
你该赶快准备酒肉。
”他妻子说:“遵命。
”于是把酒肉供在神前,请刘伶祷揭发誓。
刘伶跪着祷告说:“天生我刘怜,靠喝酒出名;一喝就十斛,五斗除酒病。
妇人家的话,千万不要听。
”说完就拿过酒肉吃喝,—会儿就又喝得醉醺醺地倒下了。
●刘公荣和别人一起喝酒,不管身分地位,也和不三不四的人混杂在一起,有人因此指责他。
他答复说,“胜过公荣的人,我不能不和他一起喝;不如公荣的人,我也不能不和他一起喝;和公荣同类的人,更不能不和他—起喝。
”所以他整天都和别人共饮而醉倒。
●步兵校尉的职位空出来了,步兵厨中储存着几百斛酒,阮籍就请求调去做步兵校尉。
●刘伶经常不加节制地喝酒,任性放纵,有时在家里赤身露体,有人看见了就责备他。
刘伶说:“我把天地当作我的房子,把屋子当作我的衣裤,诸位为什么跑进我裤子里来!”●阮籍的嫂子有一次回娘家,阮籍去看她,和她道别,有人责怪阮籍。
阮籍说:“礼法难道是为我们这类人制订的吗?”●阮籍邻居的主妇,容貌漂亮,在洒垆旁卖酒。
世说新语《刘伶病酒》
![世说新语《刘伶病酒》](https://img.taocdn.com/s3/m/b874dfd05022aaea998f0fd5.png)
编撰者杂采众书,把值得称述的旧闻轶事纂辑起来,并加以润色,按内
容分门别类,划为德行、言语、政事等三十六门,每类收有若干则故事, 全书共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 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特性。
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字 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 人,南宋文学家。宋宗室, 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 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 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 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 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 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和 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以 病告退,元嘉21年死于建 康(今南京)。刘义庆自 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 除《世说新语》外,还著 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刘伶病酒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 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 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 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 “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 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 斛[hú ],五斗解酲[chéng] 。妇人之言,慎 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wěi]然已醉矣。
《世说新语· 任诞》
【题解】任诞,指任性放纵。这是魏 晋名士作达生活方式的主要表现。名 士们主张言行不必遵守礼法,凭禀性 行事,不做作,不受任何拘束,认为 这样才能回归自然,才是真正的名士 风流。在这种标榜下,许多人以作达 为名,实际是以不加节制地纵情享乐 为日的。
《世说新语· 任诞》
魏晋时期“名士”崇尚“自然”,主张适意而 行,不受任何拘束,这是与当时的名教礼法不相容 的。 他们超越名教、任性而为的重要表达方式就是 尚欲任诞,如刘伶的“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甚至 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刘伶的这种精神面貌体现出一种消极颓废的人 生态度,他的饮酒是为了遗落世事,而不是为了以 酒明志、以酒悟理。
《世说新语·任诞(节选)》解析
![《世说新语·任诞(节选)》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0b0ab0cdd36a32d73758139.png)
潘安——(李熠霖)
一千八百年前 一个翩翩少年 他有非凡人气 一生爱美成癖不折不扣的 才子 他出世又入世 眉目如画的美男子 春风得意时代的万人迷 趋炎附势却身不由己 多少遗憾都留在洛阳 多少个选秀今天在录像
有没有再世潘安 是否传说中的尚书郎 是不是白了头的沧桑 招一阵风雨演一场生命的 悲剧 谁是英俊无比同时人格美 丽 谁追赶八千里路名和利谁 愿回归故里 下载歌词是否一首悼亡诗
四、文本内涵解析
王子猷尝暂寄 人空宅住,便令种 竹。或问:“暂住 何烦尔?”王啸咏 良久,直指竹曰: “何可一日无此 君?”
好竹:欣赏竹子、 痴迷竹子,呼其 为“君” —— 无物我界限
四、文本内涵解析
王子猷居山阴,夜 大雪,眠觉,开室命酌 酒,四望皎然。因起彷 徨,咏左思招隐诗。忽 忆戴安道。时戴在剡, 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 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曰:“吾 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 何必见戴?”
鲁迅先生称它为“名士的教科书”
二、创作背景
自汉朝末年,经三国魏晋南北朝,直 至隋统一,中国社会经历了长达四百 年的动荡时期。
魏晋南北朝,始于东汉建安年代,迄 于隋统一,历时约四百年。这个时期 的特点,一是全国长期分裂,二是政 权更迭频繁,三是社会动乱。
创作背景
“汉末魏晋六朝时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 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 由、极解放、最高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 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 个时代。” ——宗白华《美学散步》
三、关于《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计有德行、言语、政事、 文学等36门。 记述魏晋时期的士族阶层人物的轶事, 展示出当时士族名流的生活方式和精 神面貌。 志人小说的先驱和典范
从世说任诞篇看晋人饮酒
![从世说任诞篇看晋人饮酒](https://img.taocdn.com/s3/m/1363ea2dee06eff9aef807ba.png)
漫话任诞篇之饮酒作为酿酒古国,中国对酒的酿造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集《尚书》中,就收有《酒诰》一篇。
《酒诰》系周公旦告诫年幼的康叔不可因酗酒而乱朝纲,并对举国执行“无彝酒,执群饮,戒缅酒”的禁令。
但禁酒终归禁,后人照饮不误,文武精英无不豪爽饮酒,由是诗人的歌词中不断地飘着酒香,武士的格斗中也均仗着酒力,遂积淀成中国悠久酒文化历史。
到了晋人那里,饮酒更是一种时代精神,《世说新语·任诞》载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与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于爰有“竹林七贤”之称传世。
《世说新语》设有“任诞”一篇,辑录了不少晋人放诞的言语及行为,其间饮酒一项就颇可引起后人的注目。
例如周顗“恒大饮酒,尝经三日不醒”,以故时人称他作“三日仆射”,又如张翰纵任不拘,他留下了“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的壮语,再如王恭,他认为名士不一定是奇才,只要“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于是各种与饮酒相关的掌故纷至沓来,诸如“三日不饮酒,觉形神不复相亲”(王忱语)、“酒正自引人着胜地”(王荟语)、“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毕卓语)等,无疑折射了东晋士人的精神面貌之一斑。
王徽之由雪夜饮酒进而去访戴逵,“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留下了“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隽语,至今尚为人称颂。
阮修用百钱挂在杖头,他从不赴显贵之家,偏喜往酒店畅饮;刘昶则不择对象均可与之共饮,所谓“胜公荣者,不可不与饮;不如公容者,亦不可不与饮;是公荣辈者,又不可不与饮”;张湛酒后所唱的挽歌则甚为凄苦,乃至桓冲有“卿非田横门人,何乃顿尔至致”之致诘。
以上怪异举动,表面上看来是东晋士人的放诞不经,其实正好折射了东晋社会之矛盾种种,尤其表现了司马氏政权的病入膏肓。
唐人房玄龄在编写《晋书·宣帝纪》时,转引司马懿后人司马昭与王导谈论高贵乡公事时所说“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一语,足见“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乃晋代上层社会之特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
《刘伶戒酒》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弃器,涕 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 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 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 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 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可不 听。”便饮酒进肉,隗(túi)然已醉矣。
说一说
【社会背景】 魏晋时期,天下大乱
当时社会动荡,政权斗争非常残酷,民不聊生。文 士们不但无法施展才华,而且时时担忧性命,因此许多文 士崇尚老庄哲学,从中寻找精神寄托,用清谈、饮酒、装 狂等形式来派遣苦 闷的心情,“竹林 七贤”便是这些人 的代表。他们不拘 礼法,清静无为, 常常聚众在竹林清 谈,喝酒,唱歌。
“泣,无声出涕曰泣。”
祷告
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
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
甚善。我不 能自禁,唯 当祝鬼神, 自誓断之耳。 便可具酒肉。
准备
鬼 神 之 位
礻,祭祀 口,祷告 人
解字
祝
造字本义:动词,祭奉神灵,祷告求福。
“祝,祭主赞词者。”
绝,用刀斧将丝、 绳切成两段
斤,刀斧
解字
1斛10斗
酒病
拿
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可不听。”便引
通“颓”
酒进肉,隗然已醉矣。
天生刘伶,以酒
为名。一饮一斛, 五斗解酲。妇人 之言,慎可不听。
鬼 神 之 位
刘伶因饮酒过多而身体不适,非常口渴想喝酒,于是 向妻子要酒。(他)妻子把酒倒掉,摔碎了装酒的瓶子, 哭着规劝刘伶说:“您喝酒太多,不是养生的方法,一定 要戒掉啊!”刘伶说道:“那好吧,我自己戒不了,只有 在神面前祈祷发誓才可以把酒戒掉,请你准备酒肉吧!” 妻子说:“就遵从您的意思办。”(于是)她把酒肉放在 神案前,(大声)说道:“老天生了我刘伶,认为酒是自 己的命根子,一次要喝一斛,喝五斗才能解除酒醒后神志 不清犹如患病的感觉。妇道人家的话,可千万不能听!” 说罢,拿起酒肉,大吃大喝起来,不一会儿便醉醺醺的了。
故 郡这个地方当官,在经过陶潜住的地方时,便
事 延
天天去陶潜家。要走的时候,颜延之留下二万
展 钱给陶潜,陶潜全部把钱送到酒家,以便以后
去打酒方便些。无论贵贱人等,去造访陶潜,
他有酒的时候便设酒宴一起饮酒,如果陶潜先
喝醉,他就跟客人说:“我喝醉了,想去睡觉
啦,你可以回去了。”他的真率性就是这样。
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
接受命令 或教导
鬼
敬闻
神
命。
之
位
人
共,双手 举物奉献
解字
供
“供,设也。 一曰供给”
人有三命:性命、生命和使命 平庸的人有一条命:性命;优秀 的人有两条命:性命和生命;卓 越的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 和使命,它们分别代表了生存、 生活和责任!
通“命”
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
断
造字本义:动词,用刀斧将物体砍成两段或更多
部分。
“断”是将物体截成两段; “绝”是将丝线切成两段; “继”是将断丝相连接;
“断,截也。” “续”是传承祖业家宝。
鼎,既是祭器也 是高级饮食器皿
双手,持举
解字
具
造字本义:动词,拿出高贵的饮食器皿铜鼎来宴请佳宾, 意即准备齐全。
“具,共置也。”
恭敬认真 的态度
故事角色 《刘伶戒酒》
刘 伶 的 妻 子
刘伶,西晋时期人,“竹林七贤” 之一,靠喝酒独享大名的千古醉 人。刘伶身材矮小,容貌丑陋, 但是性情豪迈,胸襟开阔,不拘 小节。
原文
《刘伶戒酒》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弃器,涕 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 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 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 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 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可不 听。”便引酒进肉,隗(túi)然已醉矣。
饮酒过多而导
致身体不适
倒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弃器,涕泣
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
规劝Leabharlann 养生君饮太过,非酒
摄生之道,必
宜断之!
解字
酒
酒(酉),象形字,像一个酒坛子的形状,本义当指酒坛 或酒壶。此字后来借用为干支名,为地支中的第十位。在 汉子中凡从“酉”的字大都与酒有关,如酣、醉、酿等
故事情节提问
1、刘伶的妻子如何劝他戒酒? 2、刘伶对着鬼神说了什么? 3、刘伶最终戒酒了吗?
【成语日积月累】
【解释】:对酒当歌,原指人生时间有限, 应该有所作为。后也用来指及 时行乐。
【成语出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曹操《短歌行》
颜延之在当刘柳后军功曹这个官职时,曾
经在寻阳和陶潜交情很好。后来颜延之在始安
“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一曰造 也,吉凶所造也。”
手,抛
肙,小虫子 (小口,小身)
肙,裹在襁 褓中的幼婴
捐
造字本义:动词,将幼婴裹在襁褓中抛弃。
“捐,弃也。”
水,眼泪 立,站立的人
解字
泣
造字本义:动词,镇定而克制地无声流泪。
动物高声呼叫为“号” ; 呼天抢地为“哭” ; 声泪俱下为“涕”; 无声落泪为“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