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评教”机制的调查与改革
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的优化与实施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评教制度越来越受到重视。
学生评教是一种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促进师生关系和谐的有效途径。
然而,目前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优化和改善。
首先,高校学生评教制度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
当前的学生评教表和评价指标往往过于简单和笼统,难以真实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因此,需要建立更加细化和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态度和学生评价等方面,以便更好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其次,高校学生评教制度需要更加严格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目前一些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存在着评价结果被操纵和篡改的情况,导致评价结果失真和不公平。
因此,需要建立起一套严格的评估机制,包括独立的评教机构和专业的评估人员,确保评教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另外,高校学生评教制度需要更加注重评价结果的运用。
目前一些高校学生评教结果往往只停留在纸面上,很少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具体改进和指导。
因此,需要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反馈机制,将评教结果及时传达给教师,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促进教师的教学改进。
最后,高校学生评教制度需要更加注重学生参与的主体性。
目前一些高校学生评教往往只是一种形式化的程序,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导致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受到质疑。
因此,需要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真实、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
总之,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的优化与实施是一项复杂而又长期的工程。
只有在不断完善制度设计、加强监督评估、注重评价结果的运用和提高学生参与的主体性等方面下功夫,才能使学生评教制度真正发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促进师生关系和谐的作用。
希望各高校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加强对学生评教制度的研究和改进,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评教活动总结及改进措施
2024评教活动总结及改进措施
如下:
总结:
1. 评教活动的参与度较低:在2024评教活动中,我们注意到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很多学生未能积极参与评教,这可能是因为评教过程繁琐,学生对于评教的重要性不清楚,或者是缺乏奖励机制。
2. 评教结果的真实性有待提高:有些同学可能没有真实地反映个人对教学情况的认知。
这可能是因为对结果的保密性不够,学生担心对教师产生不良影响,或者是因为评教过程中存在评分不准确的情况。
改进措施:
1. 简化评教过程:我们将努力简化评教过程,减少学生的工作量,提供使用友好的评教平台。
可能的改进包括提供在线评教选项,通过简洁明了的问题使学生能快速完成评教。
2. 提高评教的意义和重要性:我们将推广评教活动的价值和意义,使学生意识到他们参与评教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可以通过在教学材料或学生手册中强调评教的意义,以及将评教结果用于教师评定等方式来实现。
3. 增加奖励机制:我们将考虑设置评教奖励机制,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教。
这可以是一些小额奖金、学分或提供其他福利,以便激励学生完成评教任务。
4. 加强评教结果的保密性:我们将制定严格的保密政策,确保评教结果只对教师和相关教务部门可见。
通过这样的措施,我们希望能
够消除学生对评教结果产生负面影响的担忧,促使他们真实地反映对教学质量的意见。
5. 定期审查评教系统:我们将定期审查评教系统,确保评教结果准确可靠。
这包括审核评教问题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监测评分的准确性,并对评教系统进行必要的更新和改进。
通过以上改进措施,我们希望能够提高评教活动的参与度和真实性,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浅谈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利弊及其解决对策分析
浅谈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利弊及其解决对策分析高校学生评教制度是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一项制度。
它的出现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改革。
学生评教制度也存在一些利弊,并且需要通过解决对策来改善。
学生评教制度可以促使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评教是一种及时反馈,可以让教师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根据学生的评价来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这样的及时反馈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教学变得更加有效。
学生评教制度可以加强师生沟通。
学生的评价可以促使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的意见和需求,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评教的结果了解学生的需要,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评教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
学生评教结果可能受到一些不客观因素的影响。
学生的评价可能受到个人情绪、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干扰,产生偏差。
学生评教结果可能不能全面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
学生评教通常只是对教师进行表面的评价,不能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成果。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对策来改善学生评教制度。
应加强学生评教的客观性。
可以通过完善评教表格和评教标准,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使学生评教结果更加客观准确。
可以加强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能力和评价意识的培养。
可以通过教育教孕课程和评教培训,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评价意识,使学生的评价更具专业性和准确性。
学生评教应该与其他评价体系相结合,形成多维度的评价结果。
学生评教只是教师绩效评价的一个方面,还应该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毕业生就业率等指标来全面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学生评教制度的改进策略
学生评教制度的改进策略本研究通过实证的方式证实学生评教制度不管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它能将学生对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传达给教师,教师也可以通过这项制度了解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但是任何一项制度,都不可避免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存在问题是好事,这说明这项制度还有活力,还能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学生评教制度从国外引进到现在才短短20多年,在这20年中,我国的学生评教制度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不过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接下来的部分,将根据学生评教制度存在的具体问题出发,结合数据分析和文献资料,提出个人的意见和建议,以供参考。
3.1坚持“以人为本”,形成发展性教师评价目前的学生评教制度看似民主,但实质上是一种由管理者主导的自上而下的评价,学生被动参与,教师则被动接受评教结果,这样既让学生丧失评教的积极性,又让教师的权威受到挑战漠视教师作为人的精神需求和个性发展,忽略了教师应该享有的权利和自由。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挖掘学生评教的教育功能,重视教师个体自我实现和发展的主动性,让评教变成教师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的过程”1;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通过学生评教制度达到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结合,它不是奖惩性的终结性评价,而是一种改进和拯救。
那么该如何在学生评教的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呢?问题的关键是要形成发展性教师评价。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始摒弃奖惩性教师评价,推行发展性教师评价,这项措施受到教师群体的欢迎。
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业进步。
在开展发展性教师评价的过程中,不能根据一次评价作为教师的终结性评判,也不能只根据学生的单方面评价最为最终的标准,而要结合学生评教、同行评价、自我评价、领导评价等各个层面多个角度多次评价。
还要强调,评价的结果不能作为教师奖惩的依据,因为推行发展性教师评价不是为了从教师群体中评选优劣,而是为了纠正缺点,发挥优势。
最新整理高校学生评教组织工作的调查分析.docx
最新整理高校学生评教组织工作的调查分析高校学生评教组织工作的调查分析随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不断深入,教学质量已成为各类高校的生命线,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
在教育部正在进行的本科教学水平审核评估中,健全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重点指标之一,其中“质量信息的统计及利用”是主要审核要素。
就当前高校质量保障建设工作而言,质量信息的统计包括评教、督导、领导听课、教学检查等方式,其中学生评教是较易于开展且被广泛实践的方式之一。
学生评教,是指高校组织本校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在事实判断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的活动。
学生评教的组织工作,大多由高校的教务管理部门统筹进行,从评教时间的确定到评教工具的筹备、从参评学生的组织到评教结果的使用,可以说各高校都形成了一套明确的评教组织工作内容,“评教组织工作”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评教的实效性,应引起学界的进一步xx与研究。
一、评教组织工作调查研究的意义有研究者对近二十年来公开发表的有关学生评教的论文进行了文献梳理,提出了该主题的研究正不断深入,日益成为热点。
但从既有研究成果看大多是就“评教”说“评教”,将“评教”置于一个相对封闭和单独的状态来研究,忽略学生评教处于高校质量保障体系之中、处于高校管理工作整体运转之中的现实。
因此,以“学生评教组织工作”为视角的调查研究,将xx点集中到评教的外环境建设上来,以管理工作实效性的研究与改善直接促进评教活动的质量提高,以完善制度体系、细化工作流程等可操作的建设手段营造评教的良好氛围,不失为“学生评教”研究与建设的有益尝试。
二、调查研究(一)研究背景。
作为一项工作本身,评教工作的组织情况,诸如其计划的设置、方案的执行、细节的操作等必然会影响到学生评教的开展及其效果。
本研究就是希望通过对“学生评教”组织工作的现状调查,了解当前学生评教工作各个环节的设置与执行情况,调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期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或建议,从“环境建设”的 xxx 角度保障学生评教工作的开展,提高学生评教的有效性。
高校学生评教机制的思考与建议
现代商贸工业2021年第17期75基金项目:广东高校重点平台和科研项目 半扁平化 界面视觉设计在 互联网 高职教育的应用研究的阶段性研究(2018G W Q N C X 086)㊂作者简介:操颜艳(1987-),女,汉族,湖北随州人,硕士,工商企业管理专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㊂高校学生评教机制的思考与建议操颜艳(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1483)摘 要:目前,学生评教结果普遍被各大高校用于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师管理,本文在对高校学生评教实践中存在的学生评教认识不足㊁评教体系设计不科学㊁评教结果误用㊁评教反馈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高校学生评教制度能真正实现促进教师教学改进㊁提升教学质量㊁提高学生学习满意度的作用㊂关键词:高校;学生评教;问题;改进策略中图分类号:F 24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311/j.c n k i .1672-3198.2021.17.0350 引言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高校功能的不断完善,高校被赋予了教学㊁科研㊁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多种职能,但教学仍然是其最根本㊁最核心的职能,教学质量是高校发展的生命力㊂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㊁国务院出台‘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该方案指出,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引导教师上好每一节课㊁关爱每一个学生㊂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和接受者,其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具有最直观的感知与体会,通过学生评教可以帮助教师和学校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㊁改进教学工作㊁提升教学质量㊂学生评教指学生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体系,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其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的教学改善及自身的发展,进而使学生能从中获益㊂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借助网络平台完成学生评教,即学生在指定时间段内登录网络评教系统,匿名对自己本学期各课程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评价,通过评教结果帮助教师发现其教学短板㊁改进教学工作㊁提升教学质量,最终实现 教学相长 ㊂由于学生评教机制在我国发展时间还不是很长,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高校学生评教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㊂1 学生评教机制存在的问题1.1 学生评教认识不足通过对本校和其他高校学生的走访得知,当前高校多将学生评教放在期末阶段,并与学生查询成绩或选课进行条件捆绑,但很多学生并不清楚学生评教的目的及作用,甚至对具体的评价指标也缺乏足够的理解,学校也未在学生评教之前进行相应的宣传与指导,只是让班委在班级Q Q 群或微信群中通知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学生评教系统完成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评价㊂由于缺乏对评教目的的正确认识,加之为了快速查询成绩或进行选课,学生往往采取应付的态度草草完成评教,使得学生评教流于形式㊂此外,为了打消学生评教顾虑,大多高校采用匿名评价的学生评教制度,评教过程缺乏必要的监管,有一小部分同学会因为自己平时迟到㊁旷课㊁违纪等情况受到老师的批评而对老师产生怨恨的心理,借助评教的机会对老师进行报复打低分,教师可能因为学生评教制度的存在而去迎合学生,不敢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通过降低课堂要求和课程难度以赢得学生的好评㊂1.2 评教体系设计不科学目前,高校在构建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时,大多由该校教学管理者参照国内外其他高校拟定的各项评教指标,并结合自己对评教工作的看法而制定,未充分听取作为评教主体的学生和评价对象的授课教师对评教指标的意见,在评教指标的设计上偏重于教师教学规范㊁个体投入㊁教学方法等,缺少对学生过程和学习收获的关注㊂出于一致性㊁公正性的考虑,高校在制定学生评教指标时,普遍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未充分考虑专业特征(文科㊁理科㊁艺术类等)㊁课程特征(理论课还是实践课㊁必修课还是选修课㊁小班授课还是合班授课等)㊁教师特征(性别㊁年龄㊁教龄㊁职称等)㊁学生特征(年级㊁成绩㊁是否担任班干)等因素对学生评教结果的影响,比如有学者经调查和统计分析指出,学生对实践课的喜好程度高于理论课,因此在评教时会带有倾向性,实践课的授课教师往往好评率高于理论课授课教师㊂此外,在对评教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时,评教系统只是简单地对所有学生打分进行总分和平均分统计,缺乏对教师特征㊁学生特征㊁课程特征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分类分析,也忽略了对异常数据处理㊂比如某一任课老师在某门课程的评教得分等于该课程所有学生的评教平均分,而该教师最终的评教得分则是其所任教有所有课程的评教平均分,由此得到的评教结果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难以对教师起到引导和激励作用㊂1.3 评教结果误用学生评教的初衷在于 以评促改,以评促教 ,通过评教结果帮助教师发现其教学中存在的短板与不足,从而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最终使教师和学生双受益㊂但在具体实践中,很多高校逐渐背离了评教的初衷,学生评教由高校行政管理者实施,评教结果被简单地量化为评教分数或评教等级,并与教师的岗位聘任㊁职称晋升㊁薪资绩效等人事决策相挂钩,而忽视了学生评教对教师教学的 诊断 与 改进 功能㊂ 重结果轻过程 的教学评价制度逐渐演化成为教劳动经济现代商贸工业2021年第17期76师评价制度,学生评教的主体地位消失,评教权利演变为评教义务,行政驱动而非自我驱动的评教制度大大降低了学生评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消极评教㊁请人代评㊁恶意评教等滥用评教权的情况时有发生,评教管理功能的错位使得教学评教浮于表面,学生和教师并没有成为学生评教的真正受益者,反而对其成长和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㊂1.4 评教反馈制度不完善学生评教工作的运行逻辑应该是 学生即时评价信息及时反馈 教师立即改进 效果不断提升学习产出持续增加 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然而,现行的评教活动往往是由教务主管部门在期末阶段发起,此时学生已经结束了各门课程的学习,即便通过评教系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出了改进意见,也无法成为教师课改的最终受益者㊂此外,大多高校是将学生评教结果以量化的分数和等级形式反馈给教师,而作为评教主体的学生却对评教结果知之甚少,学生成为管理部门考核教师的工具,主体地位的消亡使得学生很难在评教活动中获得认同感;作为被评价的教师往往只能得到一串关于自己的评教得分以及评教排名的冰冷数据,却不清楚评教分数背后的意义,无法知晓自己的优势及不足之处,进而无法真正实现 以评促改㊁以评促教 的评教初衷㊂2 学生评教机制的改进策略2.1 加强学生评教的宣传与监督机制学生公正㊁客观地进行评教才能保证评教结果的信度和效度,进而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宝贵的意见㊂因此,高校在组织学生评教活动前,可通过座谈会㊁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学生宣讲评教活动的意义和作用,解读评教指标㊁实施过程㊁注意事项等内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评教㊁本着对教师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完成评教问卷㊂加强对评教实施过程的管理和监督㊂一方面,通过分析学生的教学参与情况,了解学生出勤率,对旷课㊁缺课㊁迟到㊁早退的同学,在评教中适当降低其参评权重,从而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合理有效;另一方面,在学生评教实施过程中,应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实时监控,随机对学生提交的评教结果进行抽查和核实,并给予教师申诉机会,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 随意评 恶意评 等现象的发生㊂2.2 改进学生评教体系高校管理者在设计本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时,应摒弃传统的 一刀切 的做法,充分考虑不同专业㊁学科㊁教师㊁学生之间的差异,广泛听取授课教师和学生代表的意见,同时纳入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共性指标广泛适用,个性指标则根据课程和教师特征而定,以保证所制定的学生评教指标能得到全体师生的广泛的接纳和认可㊂学生评教只是教师教学反馈渠道之一,为弥补单一的学生评教可能带来的评教偏差,管理部门应将学生评教与专家评教㊁同行评教㊁教师自评相结合,并为其分别赋予一定的权重,以获取更全面㊁更客观的评教结果㊂同时,在对评教结果进行分析时,既要有简单的描述性分析,也要有分层分类分析,如可以将学生按成绩进行分层来统计各层对教师的评价情况,更要分析课程㊁学生㊁教师的各种特征与评教结果的相关度;既要形成对每个教师优势和不足之处的全面分析报告,也要形成整个专业及整个学院全体教师的评教分析报告,为指引教师进行教学改进和制定教师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㊂2.3 正确应用评教结果学生评教的目标应该定位于 评教学 而非 评教师 ,通过评教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的改进,最终实现教学相长,但却被很多高校误用为教师考核的工具㊂目前,很多高校将学生评教活动放在期末期间统一组织,对促进教师进行教学改进㊁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帮助甚微,高校教学管理者可合理安排评教时间和评教次数,减少单次评教带来的偏差,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评教结果的有效性㊂比如,在课程开始初期㊁中期㊁末期分别组织学生进行评教,通过阶段性评教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在后续教学过程中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满意度,这种方法不仅能使教师及时按照学生的建议调整教学情况,而且能使学生更客观㊁全面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真正实现 以评促改㊁以评促教 ㊂2.4 建立完善的评教反馈制度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在向教师反馈评教结果时,除了提供最终评教分数和等级外,应尽可能提供详尽的评教分析建议,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的教学优势及不足之处;与此同时,学生作为评教主体有权了解教师评教结果,学校应以合适的方式向学生进行反馈,一方面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参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学生对教师进行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改进进行监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升㊂此外,学生评教应该是一种 发展性 而非 终结性 的评教制度,教学管理部门应建立教师评价档案,动态跟踪教师教学改进情况,对表现优秀的教师进行奖励,对有问题的教师给予指导帮助,防止评教止于数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㊂3 结语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顺应教学理念的改革和教学实践的发展而进行动态调整,此外,学生评教体系应始终应立足于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㊁提升学生学习获得感,这种学生评教才是科学合理和充满活力的,才能最终实现教㊁学㊁管三大群体的协同发展㊂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㊁国务院:改革教师评价,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E B /O L ].[2020-10-13].h t t ps ://w w w .s o h u .c o m /a /424400810_119038.[2]陈建吉. 金课 建设背景下的学生评教:批判与建议[J ].教育发展研究,2020,40(05):13-18+68.[3]梁迎春,宋书琴,赵爱杰,等.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异化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8):55-57.[4]张宇.当代高校学生评教的有效性研究[J ].智库时代,2019,(45):221+223.[5]魏宏聚,刘梦.高校 学生评教 研究述评[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01):62-66.[6]李贞刚,陈强,孙婷婷,等. 以学生为中心 改进学生评教的思考与实践[J ].现代教育管理,2019,(01):62-66.[7]政权,赵忠.管理主义对学生评教的负面影响及其消解[J ].教育评论,2017,(02):61-64.[8]宋彦军.高职院校学生评教的异化及其修正[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9):20-25.[9]姚玉婷,袁雨馨,白秀广,等.高校本科学生评教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 ].高教论坛,2019,(12):84-87.[10]徐丹,熊艳青.多元㊃科学㊃规范:美国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管窥[J ].大学教育科学,2016,(03):102-107.。
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的评价和改进[精选合集]
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的评价和改进[精选合集]第一篇: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的评价和改进B题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的评价和改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生评教”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管理手段,也逐步被采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学生评教是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其目的是凸显学生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也是学生行使自己的权利,维护个人权益的途径之一;同时让教师能及时了解自己教学的优点、弱点及不足,进行自我完善,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来源。
某校的“学生评教”工作的开展时间是每学期的12周至14周的时候,范围是全校学生对该学期的所有任课老师,方式是由学生在教务系统的网上评教专区进行评价。
评教的指标体系中共设计十个指标:A能够按课表规定时间上下课,不迟到早退;B教学内容准确,易接受理解;C课堂教学使用普通话,表达清晰,不照本宣科;D课件制作(或板书)规范认真(体育老师专业能力强,示范动作准确娴熟); E教学方法得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F能有效把握教学秩序、课堂气氛活跃;G能够根据教学要求合理布置作业并能认真批改(体育老师能够进行适当课外辅导); H有课后答疑,学生有问必答;I关爱学生、师生关系融洽;J我对教师的总体评价。
评教方法是学生对其任课教师按以上每项内容评分,分值为1~10分。
不区分具体课程,将该教师的所有学生在每项内容上的评分作简单的算术平均即得到单项分值,将十个单项分值直接求和即得到最终的评教总评分数目前,该校现行的评教计算方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首先,十个指标中有些指标(如A,D等)的评分因人差异不大,这时平均值有较好的代表性;但有些指标(如E,I等)的评分会因主观认识的不同,个体间的差异较大,这时平均值的代表性较差,显然直接将十个指标的平均值作简单求和,有些不妥。
其次,若一名教师担任难易程度不同的几门课程,在某些单项指标上的得分会因课程的不同有所差异,这时直接在不区分课程的情况下直接将所有个体的评分求平均作为单项得分,也是过于简单的;或不同的教师担任难易不同的课程,用该方法计算出的总评分用于教师间的比较,公平性欠缺。
浅谈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利弊及其解决对策分析
浅谈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利弊及其解决对策分析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也日益受到重视。
学生评教制度作为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旨在通过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为教师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学生评教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利弊两方面出发,探讨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学生评教制度的利1. 促进教师教学改进。
学生评教制度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其教学的评价和建议,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2. 增进师生沟通。
通过学生评教,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得以加强,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3. 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学生评教结果可以为学校领导部门提供重要的教学质量反馈,有助于学校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整体调控和提升。
二、学生评教制度的弊1. 学生评教结果可能存在不公平现象。
由于学生评教是一种主观评价,受到学生个人因素的影响,容易受到情绪、偏见等因素的干扰,对教师评价的客观性存在一定影响。
2. 学生评教结果可能存在失真情况。
有些学生可能出于私人恩怨、个人情感等因素对教师进行恶意评价,导致评教结果失真,对教师造成不公平评价。
3. 学生评教结果可能被滥用。
一些学校和教师可能会过度重视学生评教结果,将评教结果作为唯一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而忽视其他教学考核指标的重要性。
三、解决对策分析针对上述学生评教制度存在的利弊,可以采取以下对策进行解决:1. 完善评教细则。
对学生评教的方式、内容、标准等方面进行规范和完善,提高评教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避免学生评教结果出现不公平和失真现象。
2. 强化评教监管。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评教监管机制,加强对学生评教过程的监督和管理,防止学生评教结果被滥用和歪曲,确保评教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3. 综合考量教学情况。
学校和教师在使用学生评教结果时,应综合考量教师的教学效果、科研成果、教学态度、师生关系等多方面指标,不宜片面依赖学生评教结果作为唯一的教学评价指标。
基于学生基础实践课过程性评教机制的研究与实践——以《金工实习》为例
[摘要]学生评教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增进学校教务部门、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互动。
从学生基础实践课过程性评教目的出发,通过对中职学校、高职院校、本科院校调研、研究和实践,设计出一套过程性评教的指标并实施和完善。
[关键词]学生基础实践课;过程性评教机制;研究与实践[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9)13-0006-02基于学生基础实践课过程性评教机制的研究与实践①———以《金工实习》为例邹胤,王晓军,万鑫(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广州51066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要想办好教育,除了提高教师素质外,还应建立完整的能够促进教师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评教(Students ’evaluations of teaching ,SET )是指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的评价活动,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高校,是学校针对教师教学效果而建立的评价模式,是现今美国多数高校教学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1]。
过程性评教是指发生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评教,既可以在课堂上评教,也可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评教。
过程性评教旨在及时反馈学生的评教信息,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保证教学质量。
《金工实习》是理工科院校大多数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覆盖面很广的实践性基础课程。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浙江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厦门大学工业训练中心和华南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等重点高校都设有《金工实习》这门基础课程。
主要有:车工、铣工、刨工、磨工、钳工、数控和3D 打印等工种的实训。
一、基础实践课过程性评教的意义与特征(一)基础实践课过程性评教的意义培养学生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是以后专业课学习的重要一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可忽略。
大学评教制度的改革需求
大学评教制度的改革需求大学评教制度是指学生对教师和课程进行评价的一种机制。
评教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然而,当前的大学评教制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大学评教制度的改革需求。
1. 提高评教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当前的大学评教往往过于依赖学生主观感受和个人偏好,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
为了提高评教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1 引入多维度评价指标除了学生对教师授课内容和方式的评价外,还可以引入其他维度的评价指标,如教师的研究成果、社会服务等。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教师的综合能力。
1.2 建立评价指标权重体系为了避免某些指标过于突出,导致其他重要指标被忽视,可以建立一个权重体系来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
这样可以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和公正。
2. 加强评教结果的应用和反馈机制当前的大学评教结果往往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缺乏实际应用和反馈机制。
为了加强评教结果的应用和反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2.1 建立教师发展档案将评教结果作为教师发展档案的一部分,用于教师的职称晋升、岗位评定等。
这样可以激励教师积极参与评教,并将评教结果与教师的职业发展挂钩。
2.2 提供评教结果的反馈和改进机制学校应该建立一个反馈和改进机制,及时向教师提供评教结果,并鼓励教师根据评教结果进行改进。
同时,学校也应该对教师的改进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
3. 加强学生参与评教的主体地位当前的大学评教往往缺乏学生参与的主体地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往往被忽视。
为了加强学生参与评教的主体地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3.1 建立学生评教代表制度学校可以建立学生评教代表制度,选举一些优秀的学生代表参与评教工作。
这样可以确保学生的声音得到充分的体现和重视。
3.2 加强学生对评教结果的监督学校应该加强对评教结果的公开和透明度,让学生能够对评教结果进行监督和评价。
同时,学校也应该鼓励学生提出对评教结果的异议和建议。
学生评教的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2019年精选作文
学生评教的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在高校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要参与者,他们对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师生关系是否良好,都有较深刻的了解,对教学环境的描述也较为真实。
提高学生对评教的重视程度,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评教,增强评教结果的客观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教师也可由此了解学生的需求,有利于师生的沟通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笔者通过走访、问卷等形式对多所高校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评教的过程和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本文拟以江苏警官学院为例,对学生评教问题进行研究,以期能对提高学生评教质量有所补益。
一、江苏警官学院评教状况分析江苏警官学院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学生评教工作,其间也在评教形式、评教指标上面做过多次改革。
评教形式上,从原来的纸质评教变为现在的网络评教;评教指标也进行了适当调整,原本学院的评教指标分为一级和二级,一级指标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育人情况和总体印象六个方面,每个一级指标包含二至四个二级指标,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指标设立较为繁杂,同时学生在完成时也缺少耐心。
因此,为了提高评教结果质量,我校对指标进行了两次缩减,最后剩下现行的六个评教指标。
经过近几年来的数据统计发现,评教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和教学效果差的教师在排名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但评教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单从学校网络评教的结果上看,一方面分数方面差距较小,学校很难通过分数来评定教师的优劣,另一方面教师在一个学期教不同班的相同课程时,不同班级的评教结果有时差异较大。
二、问卷数据分析针对学生评教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调查问卷、走访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了调查。
调查问卷中主要涉及学生对评教的态度、对学校评教方式的看法和对学生评教指标的意见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为了保证调查的客观,笔者随机在不同系、不同专业抽取了2013级,2012级以及2011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5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29份。
浅谈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利弊及其解决对策分析
浅谈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利弊及其解决对策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的实施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通过学生的评价,教师可以了解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学生评教还可以激励教师积极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评教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客观性和不公平性,部分学生可能受到个人情感和观念的影响,导致评价结果不准确。
评教指标设置不科学、评教环节缺乏监督与公开等问题也制约了评教工作的效果和公信力。
如何建立科学的评教指标体系、加强评教环节的监督与公开,成为当前高校学生评教制度改革的重要课题。
1.2 研究意义高校学生评教制度是当前高校教育管理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于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还可以进一步完善高校内部管理机制。
通过对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对教学质量、教师教学水平以及教学环境等方面的真实反馈,有助于高校及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研究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在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助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进一步推动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和管理机制的完善。
深入研究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的意义重大,对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影响。
2. 正文2.1 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的利与弊高校学生评教制度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教师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存在的不足之处,为自身的教学提供改进和提升的方向。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评价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得教学更符合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可以促使教师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自我反思和评价。
通过学生的评价,教师也可以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方式,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
这样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学生评教评学管理制度
学生评教评学管理制度学生评教评学是大部分高校采取的一种教学反馈机制,旨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评教评学管理制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其效果受到质疑。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学生评教评学管理制度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方案。
一、现状分析学生评教评学管理制度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评教评学结果的监督和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有些学校只注重收集和统计数据,但对于评价结果的分析和监督却不够,导致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受到质疑。
其次,学生评教评学往往只侧重教师的教学能力,忽视了其他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此外,一些学校对于学生评教评学的结果给予的关注度不够,导致评教评学的推动力度不够大。
二、评价范围与指标学生评教评学的范围应该覆盖教学全过程,包括课堂教学、教学质量和态度等方面。
评价指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确定:教师的教学内容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多样且有效,教学资源的利用是否充分等。
同时,还应该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因素,以综合评价教学质量。
三、评教评学的方式和频率评教评学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使用传统的纸质问卷,也可以使用在线平台进行评价。
此外,评教评学应该有一定的频率,不能只注重末期的评教评学,而忽视了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
建议每学期末进行一次评教评学,此外,可以在每次课堂结束时由学生填写简短的教学反馈表,以及时获取课程效果的反馈。
四、评教评学结果的处理学生评教评学的结果应该是教师和学校改进教学的依据,因此,结果的处理应该及时、公正和具体。
首先,学校应该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评教评学的结果的分析和反馈工作,以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其次,学校应该将评教评学的结果与教师的绩效考核挂钩,以激励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教学交流会、邀请优秀教师进行教学示范等方式,促使教师改进教学。
五、鼓励参与评教评学学生评教评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积极参与。
浅谈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利弊及其解决对策分析
浅谈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利弊及其解决对策分析【摘要】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在推动教学质量提升和促进师生沟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也存在评教造假和刷好评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强评教的监管和审核机制,提高评教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学校可以鼓励老师和学生之间更加积极地互动,建立更加平等和尊重的师生关系。
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在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学生发展。
在未来,学校可以进一步完善评教机制,确保评教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建议学校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老师,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利与弊、促进教学质量、师生沟通、评教造假、刷好评、解决对策、总结评述、展望未来、建议改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学生评教制度是指通过学生对教师授课情况进行评价,从而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参考依据的一种机制。
随着高校教育的发展,评教制度逐渐成为了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生的评价,教师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评教制度的建立得益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对教师进行评价,方便快捷。
评教制度也是现代教育中一种重要的参与式管理机制,可以促进学生参与教育管理,增强教育公平和民主性。
评教制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评教造假和刷好评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评教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升评教制度的有效性和公正性,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对高校学生评教制度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利弊以及可能的解决对策。
通过研究,旨在更好地了解学生评教制度对于教学质量和师生沟通的影响,同时关注评教中存在的问题,如评教造假和刷好评现象。
通过明晰评教制度的利与弊,有助于高校更好地运用学生评教制度,推动教学质量提升,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更加密切的联系和沟通。
我们也旨在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对策,为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的改进提供思路和建议,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更加良好的互动和合作。
浅谈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利弊及其解决对策分析
浅谈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利弊及其解决对策分析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评教制度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评价教学质量和教师水平的手段。
学生评教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师教育水平,然而也存在一些利弊和不足之处。
本文将从利弊及其解决对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学生评教制度的利弊分析1. 制度的利:(1)促进师生沟通。
学生评教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方式,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的评价,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学生的评教,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的满意度,发现不足之处并及时改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激励教师进取。
受到学生评教结果的影响,教师会更加注重教学质量,增强教学积极性,激励教师进取。
(1)评价标准不公平。
由于学生的主观评价会受到个人情感和偏见的影响,容易出现主观评价不公平的现象。
(2)过于注重形式化。
有些学校学生评教制度过多强调“形式”而忽视了“内容”,导致教师只顾迎合学生的评价而降低了教学质量。
(3)存在着滥用学生评教的现象。
有些教师为了追求好评率,会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来影响学生的评教结果,影响了评教制度的公正性。
二、解决对策分析1. 完善评价标准。
学生评教制度应该建立起科学、公正、客观的评价指标和标准,避免个人情感和偏见对教师评价产生不公平的影响。
2. 强化教师素质培养。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素质培训和教学指导,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从源头上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3. 加强对学生评教的监督。
学校应建立评教监督机制,确保学生评教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避免滥用学生评教的现象发生。
4. 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教师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鼓励教师提高教学水平,降低教师为了好评率而滥用学生评教的风险。
5. 引入多元评价体系。
学校应该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评教、同行评教、领导评教等多种方式,减少对学生评教的单一依赖。
学生评教工作探索与实践
学生评教工作探索与实践学生评教工作探索与实践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学校教学管理体制的完善,学生评教工作日益受到重视。
学生评教工作不仅可以为教师提供可靠的教学反馈信息,而且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创新活力,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学生评教工作的探索1、建立有效的学生评教机制学生评教工作的有效性取决于是否建立了有效的学生评教机制。
学校应根据自身的教学实际,建立有效的学生评教机制,从而更好地推动学生评教工作的开展。
学校可以通过制定学生评教规则,明确学生评教的要求和内容,同时完善学生评教管理制度,形成学生评教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
2、创新学生评教方式学校应不断创新学生评教的形式,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
学校可以增加学生评教的范围,不仅仅限于教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活动等进行评价,以便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此外,学校还可以采用网络评教等新型评教方式,弥补传统评教方式存在的不足。
3、建立学生评教奖惩制度为了促进学生评教工作的有效开展,学校应该建立学生评教奖惩制度,以确保学生评教工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学校可以建立学生评教奖励制度,鼓励学生参与评教,对积极参与学生评教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经济和物质奖励。
同时,为了维护学生评教工作的公正性,学校也应建立学生评教处罚制度,对恶意捣乱等行为给予严厉的处罚。
二、学生评教工作的实践1、强化学生评教宣传学校在实施学生评教工作时,应积极宣传学生评教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学生评教的重要性,更加积极参与学生评教工作。
学校可以通过公告、宣讲会、讲座等形式,向学生和家长宣传学生评教的重要性,以加强学生参与学生评教工作的意识。
2、完善学生评教报表学校在实施学生评教工作时,应完善学生评教报表,使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评教的要求和内容,以便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此外,学校还应按照学校教学实际,定期更新学生评教报表,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
新时代下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新时代下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摘要:随着普及程度的提高,市场越来越多地侵入公共教育系统,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消费品,而学生作为消费者更有能力判断学校提供的物品的质量面对教学质量下降,学生们对教学大纲越来越不满和怀疑,甚至开始就教师教学交流、撰写和传播意见。
面对高辍学率和社会问题带来的压力,高等教育机构逐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确保教育质量,高等教育机构越来越多地将学生评估作为提高l级质量的一种制度。
关键词:高校学生评教制度;探索;实践引言在高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学评估日益强化的浪潮下,学生评教作为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监测高校教学运行的一项重要制度,引起了高校管理者、教育学家及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也成为高校教学管理领域和高等教育评估领域的重要研究热点之一。
在中国高校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学生评教工作在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遭受到各方的质疑,指标体系不科学、评教程序欠合理、评教结果无区分、评教参与受管制等,那么,如何在新形势下稳步推进高校评教改革,确保教师、学生和高校管理者三方之间的有效沟通,便成为急不可待的教育使命。
一、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的出现及发展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开始实行的学生评价制度后来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承认,并在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的高等教育机构中受到欢迎。
20世纪80年代,学生批评制度被美国引入中国,逐渐在中国大学扎根。
当前,学生考评制度已成为我国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制度,为高校教学管理提供了充分的基础,因此,学生考评制度是一个优秀的教学管理制度,具有诸多优势,具有中国大学的学生评价机制出现得比较晚,第一批学生评价是以匿名问卷的形式进行的,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下,在网上环境和平台上建立了许多大学学生评价制度。
二、高校学生评教机制的现状与不足(一)评教定位上重管理轻激励,导致评教功利化从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评教的主要功能并未正确定位于服务、支持和鼓励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改进,而是为了管理教师而“外生”的由行政职能部门执行的考评工具,导致校内各方对行政考评结果的关注逾越了教学改进本身,扭曲了评教制度设置的本意。
大学评教制度,改革需求
大学评教制度,改革需求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大学评教制度在教育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评教是对大学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的评估,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育改革。
然而,当前的大学评教制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
首先,当前的大学评教制度过于注重量化指标,忽视了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
目前的评教制度主要以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为主要指标,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然而,学生的评价往往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容易受到个人情绪和偏见的影响,不能客观全面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因此,评教制度应该更加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如教学观摩、教学案例分析等,全面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
其次,当前的大学评教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
评教结果往往只是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缺乏对教师的具体指导和改进措施。
教师在评教结果出来后,往往没有得到具体的反馈和指导,无法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因此,评教制度应该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及时向教师提供评教结果和改进建议,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再次,当前的大学评教制度存在着评价标准不明确的问题。
评教制度中的评价标准往往过于笼统,缺乏具体的指导和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清楚应该如何达到评教标准,导致评教结果的不准确和不公正。
因此,评教制度应该明确评价标准,制定具体的评价指标和要求,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改进方向。
最后,当前的大学评教制度缺乏学生参与的机会和渠道。
评教制度往往只是由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师自行进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往往被忽视。
然而,学生是教学的直接受益者,他们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感受和评价。
因此,评教制度应该加强学生参与,建立学生评教的机制和渠道,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评教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综上所述,当前的大学评教制度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
改革的重点应该是注重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明确评价标准,加强学生参与。
基于“学生评教”机制的调查与改革(全文)
基于“学生评教”机制的调查与改革[[ [XX简介]张会忠(1976- ),男,吉林通化人,温州大学,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治理;孟凡荣(1977- ),女,吉林通化人,温州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文化。
(浙江温州325035)[课题项目]本文系20XX年度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独立学院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以温州大学城市学院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jg20XX241)[XX]G647 [XX] [XX]1004-3985(20XX)12-0170-0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保证人才培养水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建立相对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力保障了现阶段独立学院“以教学为中心,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目标的实现。
客观科学的教学评价方式有助于学校治理人员正确评价教师教学水平,为学校制定师资进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学生评教”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形式在我国高校推行已久,“学生评教”机制的初衷是为了保障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化以生为本的服务意识,使学生拥有表达教学意愿的常规渠道。
通过对“学生评教”机制的反思,建立健全公正、合理、科学的“学生评教”体系,对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进展意义重大。
一、关于“学生评教”基本情况的调查目前,学生评价在我国高校已全面展开,成为评价教师教学的一项客观指标。
那么学生是否能客观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设定的指标体系是否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评价过程治理是否存在漏洞?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以某独立学院“学生评教”机制改革与实践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评价指标及等级、评价数据统计等方面。
1.评价指标及等级。
按《某独立学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制度》要求,其学生评价占40%,教学单位综合评价占60%。
学生对教学质量评分主要通过XX络的“学生评教”打分来实现,评价内容为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效果四个方面。
评价指标一般为4项或5项,理论类课程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效果四项;实验类课程包括教学态度、实验准备、实验指导、实验评价与效果四项;体育类课程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组织教法、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五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学生评教”机制的调查与改革[摘要]文章以某独立学院“学评教”机制改革与实践为课题,探索公正、合理、科学的学生评教体系,以完善和健全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关键词]学生评教调查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保证人才培养水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建立相对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力保障了现阶段独立学院“以教学为中心,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目标的实现。
客观科学的教学评价方式有助于学校管理人员正确评价教师教学水平,为学校制定师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学生评教”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形式在我国高校推行已久,“学生评教”机制的初衷是为了保障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化以生为本的服务意识,使学生拥有表达教学意愿的常规渠道。
通过对“学生评教”机制的反思,建立健全公正、合理、科学的“学生评教”体系,对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一、关于“学生评教”基本情况的调查目前,学生评价在我国高校已全面展开,成为评价教师教学的一项客观指标。
那么学生是否能客观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设定的指标体系是否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评价过程管理是否存在漏洞?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以某独立学院“学生评教”机制改革与实践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评价指标及等级、评价数据统计等方面。
1.评价指标及等级。
按《某独立学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制度》要求,其学生评价占40%,教学单位综合评价占60%。
学生对教学质量评分主要通过网络的“学生评教”打分来实现,评价内容为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效果四个方面。
评价指标一般为4项或5项,理论类课程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效果四项;实验类课程包括教学态度、实验准备、实验指导、实验评价与效果四项;体育类课程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组织教法、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五项。
评价指标体系是“学生评教”的基础与核心。
纵观“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及评分等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指标体系设置不够科学合理。
设计内容和过程缺乏严谨的规划与研究,功能设置过于强调管理者的教育监控职能,而轻视了师生评教主体共同发展的意愿。
二是指标体系类型设置过于单一,忽视了专业、学科以及课程的内在差异,也忽略了教师的差异性、学生的自主性。
2.评价数据统计。
第一,评价数据基本呈现正态分布状。
对教师评价成绩(均取整数)进行统计后发现,评价数据基本能呈现正态分布状。
N学年第一学期,以86.7为均值,3.05为标准差,最高得分为93分,最低得分为76分;N学年第二学期,以87.1为均值,3.93为标准差,最高得分为94分,最低得分为71分;N+1学年第一学期评价数据呈负偏态分布,以88为均值,3.67为标准差,最高得分为93分,最低得分为62分。
第二,各教学单位平均分值差距不大,分数分布各有特点。
通过计算各教学单位的评价数据,可得出“学生评教”均分最高的教学单位及“学生评教”均分最低的教学单位。
另外,通过观测各教学单位的最高分及最低分,可以看出每个教学单位都有得分在90分以上的优秀教师;当然,也存在着得分较低(得分在75分以下)的教师。
最后,通过对比各教学单位四个分数段(90分及以上,85~90分,80~85分,80分及以下)教师人数百分比,可大致看出各教学单位分数分布特点。
例如N学年第一学期外聘教师中,得分80分及以下的教师比例稍高,略大于10%;而某教学单位得分90分及以上的比例较高,占到40%以上。
第三,不同年级的学生对相同课程的理解差别较大。
一是体育课、公共选修课、专业任选课的“学生评教”分数亦低于全院平均水平,但差距不明显;学生对学科基础课的满意度较低。
通过教师评价也发现,教师对体育课、公共选修课和专业任选课的评价明显低于全院平均水平;故此,“学生评教”时也将课程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显示,专业任选课、公共选修课、体育课的“学生评教”分数也稍稍低于全院平均水平,分别是86.66分、86.33分和86.04分,当然和“学生评教”相比,差距没有那么明显。
另外,统计结果显示,相比较而言,学生对学科基础课的满意度较低,平均得分为85.61分,最低分只有67.82分。
二是公共基础课的平均得分低于全院平均水平,课程间存在差异,专业课和实验课平均得分均略高于全院平均水平。
数据显示,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的评价均分为86.76分,和全院课程平均分88分相比,略低1.24分。
但课程间也存在差异,譬如学生对高等数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评价均高于90分,而对大学语文、大学英语和工程数学的评价低于85分。
3.结果分析。
第一,各教学单位教师教学水平总体相当,但也呈现出各自特点;不同层次的教师差距明显。
第二,学生参与评价教师教学的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
第三,从总体上看,绝大部分任课教师是称职的,学生对教师是满意的;但也有个别教师的分数相对较低,需要在业务上及与学生沟通上逐步加强。
外聘教师的聘用和管理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评分数据显示,外聘教师中有得分较高的优秀教师,但也存在不少得分偏低的教师,这就需要教学单位进一步做好外聘教师的聘用和管理。
第四,学生对学科基础课的满意度相对较低。
由于学科基础课的开设集中在大学学习的前期,因此,加强该类课程的教学与管理,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
二、改革势在必行1.构建合理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
“学生评教”表和“学生评教”指标的规范与完善,直接决定着教学评价的质量。
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是引导学生正确评教,增强“学生评教”可信度和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应该重点关注评价指标设计理念,全面调研:充分考虑学生群体的优势与不足,了解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基础,尊重其个性特点;充分尊重教师,了解教师对教学质量评价的关注和认识;明确管理部门教学质量监控的要求等。
“学生评教”指标选择原则应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相互性。
由教学管理部门提出方案,学生参与设计,教师参与修改,调动三方面的积极性,保证“学生评教”指标的客观、公正。
第二,全面性。
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生、不同课程建立“学生评教”指标库,指标库可以再设置不同的模块,模块内容可以包括核心问题、机动问题及自选问题,问题总量要以满足学生评价意愿为前提。
建立“学生评教”指标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确定“学生评教”指标的属性及组成结构非常关键。
同时还要组织抽样测试,对“学生评教”指标的有效性进行校正。
第三,灵活性。
“学生评教”指标的构建要将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以确保“学生评教”的准确性。
定量评价以指标库为核心,按五个等级标准运行:评价等级为“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70~90分)“基本满意”(50~70分)“不满意”(30~50分)和“非常不满意”(0~30分)五个等级。
定性评价要求学生用翔实的文字阐明自己的观点。
主观题目的设计更能使任课教师获得建设性的意见。
2.改革“学生评教”具体操作程序。
第一,调整“学生评教”时间。
以往“学生评教”都是放在本学期末,下一学期该班学生未必继续跟着本班教师学习该课程,容易导致“学生评教”时态度不认真、随意性较大。
如果将“学生评教”活动安排在每学期中期进行,不但可以及时敦促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更能使学生及早受益,做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第二,多种评教手段共存。
“学生评教”的总评成绩可以设定为:期中评价指标库打分(60%)+各种形式学生调研(15%)+期末效果检验(25%)。
多种评教手段共存有利于保证教师个性发展,更是实现“学生评教”成绩真实性的重要保证。
第三,提高学生积极性。
在教务管理系统中设置相应权限,将学生评教活动与学生选课相联系,只有如期评教的学生才有资格进行选课。
与学生管理部门协作,教育学生认识到评教的严肃性、不可替代性,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教学活动中的主人翁地位。
第四,启动申诉。
教师申诉过程是调动教师教学热情的重要环节。
教师对“学生评教”成绩有权提出自己的意见,教师申诉过程可以设在期末效果检验之前。
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师提出的异议有责任进行调查并及时提出解决措施。
经过征求教师意见,“学生评教”数据将公示给全校师生。
第五,利用网络环境。
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实现评价的启动、实施、回收、统计分析、结果发布等电子信息化、网络化。
网络化教学评价平台快捷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实现了教学的动态评价以及动态调控。
第六,效果检验。
教学管理部门提供给教师的“学生评教”结果既要包括学生评价成绩,又要包括改进意见。
同时,教学管理部门应将改进计划及时反馈给学生,由学生监督改进的效果。
期末效果检验是“学生评教”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
3.改革“学生评教”管理部门。
“学生评教”管理部门应该由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管理过程中更应加强专业化、程序化、规范化、透明化建设。
简单、机械地将“学生评教”结果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手段必然造成“学生评教”有效性和合理性的降低,甚至造成师生情感上的对立。
这就要求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保证“学生评教”功能有效发挥,真正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监督机制是保证“学生评教”健康运行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评教”管理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评教”监督员可以由教师代表、学生代表、高校同行、校外专家等组成。
“学生评教”结果的运用非常重要,一方面要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要具有惩恶扬善的功能,这就要求“学生评教”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预警机制、奖励机制。
三、结语科学合理的“学生评教”体制有利于帮助教师及早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达到教学相长。
“学生评教”体制必须因时而动、因势而动,制定符合学院办学特色的学生评体系,使学生评教成为多途径、全方位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1]陈玉现.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邓菊香.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研究[DB/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0&CurRec=1&recid=&filename=2005040476.nh&dbname=CMFD9908&dbcode=CMFD&pr=&urlid=&yx=&v=MjY5MjRSTDZmWk9ac 0Z5am1VcjdKVjEyN0c3TzhIdFhMcVpFYlBJ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 ldNMUZyQ1U=,2004-10-25.[3]洪敏.“学生评教”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DB/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4&CurRec=1&recid=&filename=2006014932.nh&dbname=CMFD9908&dbcode=CMFD&pr=&urlid=&yx=&v=MjIzODZPNUd 0alByWkViUElSOGVYMUx1eFlTN0RoMVQzcVRyV00xRnJDVVJMNmZaT1pzR nlqbVU3M0tWMTI3R0w=,2005-09-01.[4]赵贵旺.我国高等学校本科学生评教综合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