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学原理部分知识

合集下载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大全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大全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大全一、管理学概述1.管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管理学的发展历史和主要流派3.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二、组织管理1.组织的定义和特征2.组织的结构和设计3.权力与权威4.职权和职责5.组织文化和组织氛围6.决策与沟通三、领导与管理1.领导与管理的定义和区别2.领导的特征和类型3.领导风格和领导能力4.领导行为和领导力量5.领导与激励6.领导与团队建设四、人力资源管理1.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功能2.人力资源规划和人员招聘3.绩效评估和薪酬管理4.培训与发展5.组织与职业发展6.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问题五、战略管理1.战略管理的概念和内容2.企业竞争战略和市场定位3.资源配置和利益协调4.组织学习和创新5.战略执行和控制6.风险管理和变革管理六、营销管理1.营销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过程2.市场定位和目标市场选择3.产品策略和品牌管理4.价格策略和定价决策5.渠道管理和销售管理6.促销和客户关系管理七、财务管理1.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核心职能2.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3.资本结构和资本成本4.财务分析和财务报告5.资金管理和利润管理6.风险管理和企业价值评估八、项目管理1.项目管理的概念和特点2.项目的组织与计划3.项目的实施和控制4.项目的阶段和风险管理5.项目的终结和成果评估6.项目管理的软件和工具九、生产与运营管理1.生产与运营管理的定义和目标2.产能与产量管理3.生产布局和工艺布局4.供应链管理和供应商选择5.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6.创新与持续改善十、国际管理1.国际管理的特点和挑战2.跨国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3.跨文化管理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4.国际市场营销和品牌管理5.国际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6.国际合作与竞争策略。

现代管理学原理(精)

现代管理学原理(精)

《现代管理学原理》一、简答题:1。

简述管理者的职责. P29—31答:(一管理者是管理目标的主动提出者。

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管理能否取得成就和成效的大小,关键是看它能否制定出本系统、本组织发展的总目标. (二管理者是计划者. 制订计划是管理者的首要任务,也是管理者指引组织发展、调动成员力量的重要手段。

(三管理者是组织者. 组织是保证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因而是管理者的重要职责. (四管理者是指挥者。

管理者要不断地在管理过程中发布命令,下达指示,制定措施,以此来统一组织及其成员的意志和行为,所以,他又是一个指挥者。

(五管理者是协调者. 管理要有成效,各要素、各功能之间必须保持高度的协调性。

(六管理者是人员的选拔配备者. 管理者特别是管理的领导者,要想使自己确定的目标、方向、决策得以正确贯彻执行和组织实施,必须恰当地选拔干部和配备人员。

2。

管理机构的设计与建立应坚持哪些原则? P41-44答:(1以目标为中心,以职能为依据的原则。

(2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

(3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适当的原则. (4任人唯贤、择优录用的原则. (5精简效能的原则。

3。

制定管理目标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P55-56答:(1科学预测的原则. (2民主参与的原则. (3方案选优原则. (4信息反馈原则. 4. 简述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

P74-76答:(一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管理信息系统是为管理系统提供信息服务的. (二要坚持系统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所谓完整性,就是根据信息加工需要,信息系统必须具备的环节不能缺少,同时要保证各环节的相互联系和正常运转;所谓统一性,就是要求整个信息系统的工作要统一,要制度化,整个系统各个工作环节所加工和输送的信息在语法、语意和格式上要标准化、规范化。

(三要保证一定的可靠性。

管理信息系统的可靠性,集中表现在所提供的信息的准确性、适用性和及时性。

(四要允许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允许管理信息系统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主要目的是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娄成武《现代管理学原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娄成武《现代管理学原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娄成武《现代管理学原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绪论一、管理概述1.管理的发端人类社会需要管理者,这是人类社会的自身的要求。

(1)原始社会原始社会,人以群体为单位共同战胜自然灾害和抵御野兽的袭击以达到生存的目的。

这个时期的人类经历了原始人群、血缘家族、氏族公社三个阶段,并逐渐出现简单的管理现象和氏族首领,即如今的管理者角色。

(2)军事民主制时期军事民主制时期以掠夺邻人的财富和供其使用的奴隶为目的发动战争,部落间组成联盟,选举首领,成立联盟议事会,负责处理联盟重大事情。

选拔军事酋长指挥战争。

(3)封建社会“天下为公”转为“天下为私”,国家由此诞生,并伴随有了君主、军队、行政司法机构、法律、官僚机构和官职,管理变得复杂和重要。

不过,这时的管理由人们生存的需要变成对社会成员的强制。

(4)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人们对管理的需要日益迫切,客观上推动了管理思想和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社会对管理的研究与探索。

为应对日益复杂的组织活动,科学管理逐渐产生。

2.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的过程。

该定义包含以下几层含义:(1)管理的主体是扮演管理者角色的组织或作为个体的管理者。

(2)管理的客体是管理所指向的对象,即在组织管理与社会管理当中发生的大量的组织现象、社会现象和文化教育现象。

(3)管理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

管理的目标是组织目标的体现,目标是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

管理的目标应是效益与效率的统一,顾客满意与员工满意的统一。

(4)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

既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外部环境,也包括组织内部系统等内部环境和条件。

(5)管理的保障是组织资源。

(6)管理的实质是协调。

(7)管理是一个过程。

3.管理的性质管理的性质为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1)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①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管理所具有的发展生产力、指挥生产的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自考00107《现代管理学》考核知识点

自考00107《现代管理学》考核知识点

第一编总论第一章管理与现代管理学第一节管理概述_、管理[识记]盾程的含义1、管理疑源于人类的共同劳动.凡是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就必然有管理。

2、我们把管理定义为: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实施既定措施,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

3、管理是一门兼具聾性、艺术性的社会活动。

4、在资本主义以前,国窓管理是管理最为基本的形式。

[领会]1、史前人类社会管理的特点:⑴习惯化的管理方式:(2)」g始民主的管理制度;⑶简单的管理机构:(4)人格化的管理权利:⑸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2、前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特点:⑴管理阶层兴紀.管理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⑵管理内容趋于复杂,管理权力开始分化:⑶管理制度产生,但在管理中的作甲労列限制:⑷管理思想掠出.侣经齡管理仍苗主导料侑C3、资本主义社会的管理特征:⑴科学管理:⑵分枚管理:⑶法制管理;⑷经济管理成術管理的重点C4、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⑴系统化管理:⑵民主化管理;⑶科学化管理:⑷法治化管理:⑸以人为本:⑹追求效率°二、管理现代管理领域的划分旨各类公共组织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特征:依据委托枚利:平衡另亓利需萼求C私人管理I:指社会成员对个人事务、私人领域的自主性、自治性管理。

特征:以客禾卄犬曰的:以市场犬导向C区别:在管理宗旨、管理主体、管理依据、管理对象和管理过程等方面有明显差别。

1、管理宗旨不同。

⑴维护、分配和增进公共利益成为公共管理的宗旨。

⑵私人管理以盈利为目的,以利润为导向。

2、管理主体不同。

(1)公共管理主体广泛,不仅包括据于核心地位的政府,还包括各类非政府公共组织。

公共管理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它们具有不可分割性、非市场性、非排他性。

⑵私人管理的主体简单而清晰,或个人或从属于私人的组织机构。

3、管理依据不同。

(1)公共管理的依据是国家法制规范和依法制规范授予的公共权力、委托权力。

管理学 现代管理学概论

管理学 现代管理学概论
任何管理都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取得成效。 企业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追求各种效益,获得
更多的盈利。
广义的效益概念包括: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 生态效益三个部分。
经济效益
所谓经济效益是指在商品经济条件下, 人们通过各种经济活动,取得的产出大 于投入的那部分新创价值;用“W”表示。
社会效益
成本管理。
传统经验管理阶段主要特点:
(1)仍然依靠个人的经验进行生产和管 理。
(2)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培养,是师傅带 徒弟。
二、“科学管理理论”阶段
从20世纪初到40年代,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泰勒,其贡献有: (1)工作方法的标准化。 (2)工时的科学利用。 (3)实行差别化的计件工资制。 (4)按标准操作方法培训工人。 (5)在工人和管理人员之间,明确划分职能。
采取经济方法的目的是要把劳动者个人的经济 利益同经济组织的经济利益挂起钩来,最大限 度地调动企业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 造性和责任感,促进企业的发展,实现管理经 济的目标。
(三)法律方法
企业管理的法律方法是指企业依靠国家 制订的法律来管理企业。
法律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建立健全各种法规, 二是注重这些法规在司法工作中的运用。
行为、动机、需要三者关系的一种活动。
出发点不同对管理的理解也不 一样
强调工作任务:管理就是由一个人或多个人来 协调其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 不能收到的效果。
强调领导者个人艺术的人认为:管理就是领导 。
强调管理过程的人认为:管理就是为了达到一 定的组织目标所进行的 计划组织控制过程 。
动态管理就是必须注意现代管理的动态 性,在发展中做好管理工作。
弹性具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当企业内部应具有适应外界环境变 化的应变能力;

(完整版)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大全

(完整版)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大全

第一篇绪论(一)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基本特征:1。

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 2。

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

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3、管理的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4、管理的基本职能:1。

计划 2.组织 3.人员配备 4。

领导 5。

控制5、掌握管理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重要意义:1。

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

学习引进国外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3。

结合实际,随机制宜的学习运用。

6、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7、管理学的特点:1。

一般性 2。

多科性 3。

历史性 4。

实践性8、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三个层次或侧重点):1。

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分为: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深层建筑.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3。

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9、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1。

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

2。

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

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10、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1.唯物辩证法 2。

系统方法 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11、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12、系统的特性:1.整体性 2。

目的性 3。

开放性 4.交换性 5.相互依赖性 6.控制性13、系统的观点:1。

整体观点 2.“开放性"与“封闭性” 3.封闭则消亡的观点4.模糊分界的观点 5。

现代管理学(最全知识点)

现代管理学(最全知识点)

现代管理学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管理概述一、管理的含义:管理: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一系列的职能活动,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二、管理的历史发展管理是人类的一项最基本的社会活动1、史前人类社会管理的特点可概括为:(1)习惯化的管理方式(2)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3)简单的管理机构(4)人格化的管理权力(5)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2、前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国家管理是管理最为基本的形式(1)管理阶层兴起,管理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2)管理内容趋于复杂,管理权力开始分化(3)管理制度产生,但在管理中的作用受到限制(4)管理思想提出,但经验管理仍占主导地位3、资本主义社会的管理(1)科学管理(2)分权管理(3)法制管理(4)经济管理成为管理的重点4、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1)系统化管理(2)民主化管理(3)科学化管理(4)法治化管理(5)以人为本(6)追求效率三、现代管理领域的划分分公共管理和私人管理两大领域四、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2、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3、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4、管理是社会生产力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第二节: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学是专门研究管理活动及其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把与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等方面的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二、管理学的学科特征1、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2、管理学是一门定性和定量相统一的学科3、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4、管理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5、管理学是一门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的学科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管理要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合理组织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故也称生产力属性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管理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受一定的生产关系、政治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故也称生产关系属性三、现代管理学及其特征现代管理学:在总结管理发展历史经验和借鉴传统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现代条件下进行的各种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问1、变革性2、开放性3、严密性4、实用性四、现代管理学的内容1、关于管理、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的基本问题2、关于管理职能的基本问题3、关于管理方法与技术的基本问题第三节: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与方法一、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途径: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广泛分析和借鉴国外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论,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系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学体系1、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前提2、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出发点封建统计阶级倡导的文化体系以儒家文化为主导。

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8
四、管理主体
3、管理者基本素质构成
政治、品行 基本业务素质
4、管理者核心素质-----创新: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9
四、管理主体
高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












不同层次对管理者技能需要比例
10
四、管理主体
6、管理者的作用
一头狮子率领的绵羊部队,可以打败一头绵羊率领的 狮子部队。
3、权变理论
考虑环境因素,管理同环境相适应。 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就是权变关 系。 强调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采取相应的组织结构、 领导方式、管理机制。 将组织看成社会系统中的分系统,要求组织的各方 面活动都要是应外部环境的要求。
30
第三章 管理思想演进
四、人性的假说
1、一般人性假说理论:
头地 7、我希望完成通常与管理工作有关的例行职责
17
测试结果评价
7-12: 较低的管理动机 22-34:中等 35-49:较高的管理动机
18
第三章 管理思想演进
一、古典管理理论
1、泰罗(科学管理之父1856-1915) : 科学管理----西方古典管理理论1
提高效率:通过分工和工时研究 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标准化原理 计件工资报酬制度 雇员和雇主必须协调和合作 区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 实行职能工长制 管理例外原则
24
第三章 管理思想演进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实 现自我理想和抱负的愿望
威望 目标
追求受人尊重和自尊
荣誉
希望与别人交往,避免孤 单的需要

管理学 第三章 现代管理的理论基础

管理学 第三章 现代管理的理论基础

六、弹性原理
弹性原理即是管理必须 保持充分的弹性,及时适 应客观事物可能发生的变 化,有效地实现动态管理。

• •
• •
要理解弹性原理的重要性,必须首先理解管 理的四大特性: ⑴管理所碰的问题,从来不是单因素的也不 是少量因素的,总是众多因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对管理发生作用的。 ⑵管理永远处于活生生的普遍联系之中,正 面反面都要看到,“左邻右舍”不可忘记,它不 像研究自然科学那样,只抓住主要因素,可以忽 略细节,科学的管理必须考虑尽可能多的因素, 在综合平衡中求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⑶管理在运动中带有更大的不确定性。 ⑷管理是行动的科学,它有后果问题。
二、系统论的基本概念
(一)系统 所谓系统,是指由若干个可以相 互区别、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作用 的要素所组成,处于一定的环境 之中,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 有机集合体。
1.系统的分类
⑴按系统的自然属性分,可分为自然系统和人造
系统。 ⑵按系统的运动属性分,可分为动态系统和静态 系统 。 ⑶按系统的物质属性分,可分为实体系统和概念 系统。 ⑷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可分为开放系统和封 闭系统。 ⑸按系统的反馈属性分,可分为开环系统和闭环 系统。
信息论创始人是美国贝尔电话研 究所的数学家 申农。
(三)控制论的产生
概括起来说,控制论的产生、 发展大体上经过了三个阶段: 1942年以前 酝酿阶段 1943—1948 形成阶段 1948年以后 发展阶段
控制论的发展方向
一是向人类知识的最高层次渗透,形成理论控制 论并丰富哲学和哲学方法; 二是在科学方法论层次上的发展,大体经历了经 典控制论、现代控制论、大系统控制论三个阶段; 三是向各门具体学科渗透,与其结合形成具体科 学方法。了解比较管理的产生和发展,有代表性 的比较管理模型及跨文化研究。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总结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章.管理学原理管理的概念:管理是一种在正式组织内有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其他人活动的活动过程.管理的技能结构:1技术技能,是对某一特殊技能——特别是包含方法、过程、程序或技术的技能—-的理解和熟练运用,主要涉及“物”的工作。

2人际技能,能够在所领导的小组中营造一种合作的氛围,以使员工能够自由地无所顾忌的表达个人的观点,主要涉及与人协作。

3,思想技能,指能够总揽全局,判断出重要因素并了解这些因素之间关系的能力.第二章,组织与组织的目标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1人,是构成组织最基本的要素,是组织中的根本。

2,目标,组织目标是组织存在的依据。

目标决定了组织中的岗位设置及组织的具体结构形式,起聚集作用.3,组织规范,组织通过组织规范使组织整体和组织成员的行为能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表现为组织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等,在组织中起辅助作用。

管理的目标原则:1,目标指明了组织发展的方向。

2,目标决定管理活动的过程。

3,目标能成为一种激励因素。

目标的类型:1按实现目标的时间长度不同划分,(1)长期目标(2)短期目标,长期目标是短期目标的指导,而短期目标是长期目标的具体化。

2按目标的具体化程度不同划分,(1)基本目标,该目标的确定说明了组织发展的方向和组织的资源的取得、使用和分配的策略。

(2)次要目标3,按目标是否可以定量化来表示划分,(1)定量目标,可以用数量表示的目标。

(2)定性目标,指只能用文字来表述的目标.4,按目标的层次可划分为使命、战略、战术和作业目标.组织使命明确企业的使命和目标提供了战略制定的框架和背景。

战略目标对应最高层管理者,战术目标对应中层管理者,作业目标对应基层管理者。

Eg:p42页,延伸案例.第六章,古典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1,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管理提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求。

2,当社会上流行的唯理主义哲学、实利主义者哲学和新教伦理给古典管理理论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

3,传统的管理不利于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榨取,这从主观上促进了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

现代管理学知识点

现代管理学知识点

现代管理学知识点现代管理学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管理学定义: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侧重于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管理问题,探索管理的内在规律和应用方法。

2. 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管理学涉及的基本概念包括目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

这些概念是管理学的核心概念,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中。

3.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归纳法、演绎法、实验法和案例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需求。

4. 管理的职能: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

这些职能是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实现管理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5. 管理环境:管理环境是影响管理活动和效果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的总和。

管理学需要关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管理策略和方法,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挑战。

6.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如何合理地选拔、培训、评估和激励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绩效。

7. 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组织的价值观、信仰、习惯和传统的综合体现,对于组织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管理学需要关注组织文化的建设和管理,以促进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8. 管理伦理:管理伦理是指组织在管理活动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管理学需要关注管理伦理的问题,注重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推动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

9. 全球化管理:全球化管理是管理学的重要趋势和挑战,主要研究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有效的资源调配和市场拓展。

管理学需要关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管理策略,以适应全球化的竞争和挑战。

总之,现代管理学知识点众多,涵盖面广泛。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管理的本质和规律,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推动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全面总结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全面总结

第一章管理与管学一、管理的概念与属性【1】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包括:(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2)管理的本质是协调(3)协调必产生在组织中,协调的中心是人,协调的方法具有多样性.【2】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物的关系强调管理的自然属性,就是强调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的基本性质或一般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活动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

管理的社会属性:体现人与人的关系强调管理的社会属性,就是强调其不能脱离特定生产关系和特定社会制度、不能回避管理为谁的利益而服务的特殊性质或社会性质。

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社会历经变迁,但管理的这种特殊性质从根本上仍然没有改变【3】管理的科学性、艺术性与技术性管理的科学性:遵循客观规律、客观规则,具有普遍性和真理性。

管理的艺术性:富有创造性管理的技术性:技术手段、方法二、管理的主体与客体【1】管理者:管理者是从事管理工作,负有领导和指挥下属完成任务职责的人。

是指挥别人活动的人.管理者是管理的主体。

管理者的层次: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操作者高层:全面负责整个组织的管理,负责制定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掌握大政方针并评价整体绩效———“挥手"中层:贯彻执行高层管理者制定的重大决策,监督协调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注重日常的管理事务-——“叉腰”基层:给下属作业人员分派具体工作任务,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活动,保证各项活动的有效完成管理者技能:基本技能一:技术技能; 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基本技能二: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基本技能三: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管理者的角色:正式权力和地位: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2】管理的客体管理的客体是组织的各种资源,包括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市场资源、知识产权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基础结构资源、组织能力资源三、管理的职能:管理具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这五种最基本的职能四、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管理学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和方法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法、实验法、演绎法小结1、管理的概念2、管理的基本职能3、管理者需要扮演的角色、具备的技能Eg: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需要具备哪些技能?第二章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一、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客观性,概括性,稳定性,系统性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有助提高管理的科学性有助掌握管理的基本规律有助找到解决管理问题途径和手段系统原理系统的概念:系统—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现代管理学重点知识点

现代管理学重点知识点

现代管理学重点知识点现代管理学重点知识点如下: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管理的含义★★1.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它起源于人类的共同劳动。

2.管理的历史发展★★2. 无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国家管理是管理最基本的形式。

3. 古巴比伦的汉穆拉比法典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

4. 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系统化;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管;以人为本;追求效率。

5. 人本思想的依据:人是管理的主体;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最重要的管理要素;做好人的工作是管理成败的关键。

6. 科学管理理论最早产生于工商企业管理中。

现代管理领域的划分★★★7. 现代管理分为公共管理和私人管理。

8. 私人管理是以盈利为目的、市场为导向、竞争为原则。

以盈利为目的。

9. 公共管理是各类公共组织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以公共利益为目的。

10. 公共产品特点:不可分割性,非市场性,非排他性;11. 私人产品特点:可分割性,排他性。

12. 私人管理享有较为充分的自主权、自治权,是相对封闭的管理。

13. 现代公共管理特征:以“善治”为模式的管理。

管理在社会发展中作用★★★14. 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2)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3)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4)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5)能创造一种新的生产力。

管理学的学科特征★★★15. 生产过程本身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制造产品的社会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资本的价值增值过程”。

这决定了管理学是一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统一的学科。

16. 现代管理学特征:变革性、开放性、严密性、实用性现代管理学研究内容★★★17. 戴维斯——管理职能可划分为计划、组织、控制;18. 法约尔——管理职能应划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19. 古立克——七职能论,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具体方法★20. 比较研究法(比较不同)21. 定量研究法(自然科学知识、数量关系)22. 历史研究法(根据历史经验研究规律性)23. 案例研究法(典型管理事例)24. 理论联系实际方法(通过实践检验这些理论与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第二章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近代西方管理理论的先驱者★★★25. 亚当斯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国富论》中以制针业为例说明了劳动分工给制造业带来的变化;26. 罗伯特欧文(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首次提出了关心人的哲学,人事管理的先驱、“人际关系之父”。

管理学原理1-9章重点知识、大全

管理学原理1-9章重点知识、大全

(一)管理与管理学人类活动的特点:1.目的性 2.依存性 3.知识性管理的必要性:1.合理的配置有限的资源 2.有效地利用科学技术 3.协调各种关系4.将局部目标引向整体5.管理质量的提高是工作生活服务质量提高的前提管理者是通过协调与监督他人的活动以达到组织目标的人。

管理的定义:为了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在特定的时空中,对组织成员在目标活动中的行为进行协调的过程。

管理定义的内涵:1.评价管理成败的唯一标准是组织目标的实现2.管理的必要条件是特定的时空3.管理的核心是人的行为4.管理的本质是协调管理的基本职能:1.决策2.组织3.领导4.控制5.创新管理的自然属性:1.管理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客观需要2.管理是社会劳动中的特殊职能3.管理是生产力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师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国家的管理,企业的管理以至于各种社会组织的管理,概莫能外。

与管理的社会属性有关的四点变化:1.企业的终极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分离2.社会财富的占有呈橄榄枝结构3.几乎所有国家都已经或正在进入市场经济轨道4.用户更加挑剔,对环境保护要求更高管理者的角色:人际关系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传递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制定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新时代的四大发展趋势: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知识资源化管理人本化管理者必须培育的五大能力:1.获取和吸收新知识的能力 2.集成多种知识流派的能力3.跨越文化和地域局限的能力4.学会遗忘的能力5.跨越业务边界进行竞争的能力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和方法。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在管理学研究中应用的最为广泛的方法是归纳法。

现代管理学原理讲义

现代管理学原理讲义
现代管理学原理(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现代管理学原理
(第二版)
娄成武 魏淑艳 编著
现代管理学原理(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5章 组织
重点问题
组织概述 组织理论的发展 组织设计 组织结构的整合 组织文化 组织变革
现代管理学原理(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5.1 组织概述
现代管理学原理(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5.3 组织设计
5.3.4 组织结构设计的权变因素
1. 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
从两大极端的组织结构类型来看,组织结 构存在很大差异,究其原因,是由于组织是 在内外的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下构建和运行 的,因此,组织结构设计必然受到诸多因素 的影响。关于有哪些影响因素,学者们有着 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影响组织结构设计 的主要因素包括:组织战略、组织环境、组 织规模、技术因素。
5.4 组织结构的整合
2. 授权
(1)授权的含义 授权就是管理者授予下属一定的权力,使下 属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也就是说,授权是管 理者将决策的权力从高一级层次移至低一级层 次,由管理者的下属自己做出决策。授权者对 于被授权者有指挥和监督之权,被授权者对授 权者负有报告及完成任务的责任。授权是一个 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确定预期的成果、分派任 务、授予权力、明确责任四个内容。
5.5 组织文化
5.5.4 组织文化的功能
人们发现,组织的成功与失败并不都 是由于技术和设备的原因,组织文化对 组织的兴衰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组织文化在组织中具有多种功能,主要 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导向功能。 (2)凝聚功能。 (3)制约功能。 (4)与特定社会的文化相互作用。
现代管理学原理(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管理学原理部分知识第一章绪论1 管理定义注意:主体,客体,载体等(名词解释)定义:管理是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特定目标,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的过程。

主体:扮演管理者角色的组织或作为个体的管理者客体:指管理所指向的对象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目的: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实质是协调载体:组织资源(也可称为是保障)基本要素是人、目标、分工、协作2 管理职能的有关论述例:法约尔、戴维斯、孔茨等最早提出 1916年法约尔 --- 管理的五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20世纪 30年代戴维斯---- 三职能:计划、组织、控制50 年代孔茨--- 五职能说: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领导、控制70 年代概括为--- 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3 管理者的定义指那些从事管理过程的实现,而且对组织内的员工进行领导、组织、协调和监督其实施的人员4 管理者的基本技能有哪些?对不同的管理层次有什么不同的要求?基本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观察力、决策力、应变力、组织力、前瞻力、谋划力、规划力、分析力等)对高层管理者:概念技能最重要,人际技能次之,技术技能再次之对中层管理者:人际技能最重要,概念技能次之,技术技能再次之对基层管理者:技术技能最重要,人际技能次之,概念技能在次之5 明茨伯格提出的管理者角色理论中各种角色的识别(1)人际关系角色:挂名首脑:履行组织与外界交往领导者:与下属沟通和建立关系,激励和培训员工联络者:保持同外界的接触和联系网络(2)信息传递角色:监察者角色、传播者角色、发言人角色(3)决策制定类角色:发起者角色(或企业家角色)麻烦处理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和谈判者角色注意:明茨伯格认为管理者要扮演这么多角色是由管理者所处的环境决定的第二章管理理论1 泰勒的称号、著作、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评价称号:“科学管理之父”著作:《计件工资制》(1895)、《车间管理》(1903)、《科学管理原理》(1911)内容:工作定额、能力与工作相适应、标准化(工人在工作时采用标准的操作方法,使用的工具机器、材料等都应该标准化)、差别计件付酬制、计划和执行相分离、精神革命(劳资双方为提高效率而合作)、例外原则评价:贡献( 1)在于泰勒所提倡的在管理中运用科学方法和他本人的科学实践精神;(2)泰勒和他的同事创造和发展了一系列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和方法,如时间与动作研究技术和差别计件工资制等弊端( 1)泰勒对工人的看法是错误的( 2)只重视技术的因素,不重视人群社会的因素( 3)泰勒制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而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2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对企业活动类别的划分,管理职能的提出,评价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称号:“管理过程之父”企业活动类别: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管理活动处于核心地位管理职能即“五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评价:贡献( 1)系统性和理论性更强( 2)强调管理的一般性,使得他的理论适用于许多领域(3)法约尔提出的管理原则,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总的来说仍然是正确的局限性( 1)忽视对“人性”的研究,仍将人视为“经济人”、“机器人”(2)过分强调企业内部的管理,忽视外界环境对管理的影响3 霍桑实验的几个阶段及其结论,人际关系学说内容(1)工场照明试验 1924-1927 结论:照明情况与生产效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2)继电器装备室试验 1927.8-1928.4 结论:无论物质好坏,对生产率很少或没有多大影响改变监督和控制方式能够改善人际关系,从而改进工人的工作态度(3)大规模的访问和调查阶段 1928-1931 结论:监督工作、士气和生产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任何一位员工的绩效都受到其他人的影响(4)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 1931-1932 发现:大部分成员自行限制产量;工人对不同级别上司有不同态度;成员中存在小派系人际关系学说内容: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有自然形成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具有双重作用)3)新型的领导在于通过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士气”来提高效率4 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有哪些?西蒙的满意原则为什么成立?赫伯特•西蒙《管理决策的新科学》I960年主要观点:管理就是决策;决策类型分为程序化和非程序化;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个“有限理性”的抉择;满意的决策准则(而不是最优原则);决策过程与组织的集权和分权有关系符合最优化的条件即成立原因: 1)在决策之前全面寻找备选行为2)考察每一可能抉择所导致的全部复杂后果3)具备一套价值体系,作为从全部备选行为中选定其一的选择准则5 巴纳德的主要观点、组织存在的三个条件主要观点: 1)组织是一个合作系统2)组织存在要有三个基本条件明确的目标、协作的意愿、信息的联系3)组织的管理者是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4)权威来自接受6 管理过程学派、科学学派代表人物管理过程学派:亨利•法约尔,哈罗德•孔茨管理科学学派: E.S. 伯法7 现代管理理论的新突破(与传统行为学派相比较)现代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1)在对人的看法上: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2)在管理的范围和涉及的组织要素上:计划和控制,技术。

组织结构和信息人际关系,人、组织机构和信息组织的整个投入与产出过程、组织所有要素(3)在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上自然科学方法,准确衡量的手段社会科学方法,影响、激励、协调手段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手段(4)在管理目的上:生产率满意率两者并重8 现代管理理论的贡献(或“管理学丛林”学派的主要贡献)(1)强调系统化管理( 2)重视定量分析( 3)重视人的因素( 4)重视非正式组织(5)重视信息和沟通工作( 6)管理的权变观点( 7)管理的技术系统的观点9 当代管理学派的几个代表人物战略管理理论: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之父”波特三部曲 --- 《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企业再造:迈克尔•哈默1990年提出,1993年哈默与詹姆斯•钱皮正式建立“企业再造”理论《再造企业 --- 管理革命宣言书》企业再造:在强调以顾客为导向的基础上,对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并加以彻底性的改造,以期在产品成本、质量、服务以及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上获得较大的改善调重组和顾客导向,强调核心竞争力,公司规模缩小,外包业务)学习型组织(高柔性、扁平化)一一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企业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源于对手学的更快更好的能力: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10“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定义经济人:人的行为动机根源于经济诱因,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就是为了取得最大的经济报酬。

社会人:工人不是单独追求金钱收入,还追求友情、安全感、归属感等社会和心理的需求的满足。

复杂人:人的需要是不同的,随着人自身的发展和外界因素的干扰,都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表现和取向。

第三章计划与计划工作1 计划定义、性质定义:制定计划、执行计划、检查计划执行情况性质:目的性、首位性、普遍性、效率性、创新性2 计划类型有哪些?战略、规划、政策的定义和特点类型:宗旨、目标、战略、政策、规则、程序、规划、预算战略是组织为实现自己的长远目标而选择的发展方向、所确定的行动方针以及资源分配的一种总体规划。

直接关系到组织目标能否实现以及组织的生死存亡规划是一种最简单的计划,而且是目标、政策、程序、规则、任务分配、实施步骤、资源分配等计划要素的综合体现。

有大有小,粗线条的纲要性的,有长期和短期之分。

政策是组织为实现组织目标。

规范组织成员行为为所规定的行动准则。

具有引导、规范、控制等功能,要尽可能明确,保证稳定性与变动性的统一。

4 目标管理的提出者、著作,目标管理的定义、基本思想、过程、评价、目标的性质【彼得•德鲁克-----“现代管理学之父”】1954年,德鲁克在他所著的《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定义:目标管理是由组织的管理者与组织成员共同决定具体的绩效目标,组织成员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管理者定期检查完成目标的进展情况,并根据目标的完成情况来确定对组织成员的奖励基本思想:以目标为中心;强调系统管理(总目标和分目标之间以及分目标之间是相互关联的);重视人的因素过程:建立目标体系,明确责任,组织实施,考核与反馈评价:优点: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有利于调动积极性;有利于进行有效的控制缺点:没有得到普及和宣传;适当的目标不易确定;目标一般是短期的;不灵活;重视结果忽视过程目标的性质:层次性、目标的网络性、可考核性、可接受性、挑战性1 决策定义、特点定义:决策是只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力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特点:目标性、选择性、过程性、动态性、主观性、满意性2 决策类型。

分类。

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程序性决策与非程序性决策,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程序性决策是指对重复出现的、常规的和例行的问题,组织可以制定出一套处理问题的固定程序,以便有章可循。

称为结构良好的决策非程序性决策是指对偶然发生的、性质不明的、结构不良的问题进行的决策3 决策的过程发现问题,明确决策目标,拟定方案,评估方案,选择方案4 头脑风暴法的定义创始人:英国的心理学家奥斯本定义:将对解决某一问题有兴趣的人集合在一起,在完全不收约束的条件下,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原则:对别人的建议不做任何评价,建议越多越好,鼓励独立思考,可以不重合完善已有的建议5 德尔菲技术定义、原则定义: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及专家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通过多轮次调查专家对问卷所提问题的看法,经过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意见。

原则:匿名、巡回、反馈控制、统计学意义的小组反馈、专家达成一致的意见第四章组织1 组织定义:组织是由结构、人与信息构成的互相联系的工作系统N.组织是人们威力实现某一特定的目标而形成的系统组合,它有一个特定的目标,有一群人所组成,有一个系统化的结构V.通过组织的建立、运行、变革去配置资源,完成组织任务和达成组织目标2 组织设计的过程、原则、表述过程:收集有关资料,并加以分析;进行工作划分;管理层次及部门结构的确定;确定分权和集权的程序;确定组织结构及人事配备;组织的运用;检查组织的运行结果并控制原则:目标原则、统一指挥原则、以工作为中心的原则、劳动专业化原则(及劳动分工的原则,就是将每一个人的工作分成简单的、例行的、常规的、有明确规定的作业,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并通过写作与合作,来实现组织目标)、控制跨度原则、权责对等原则、才职相称原则(强调人的实际工作才能与职务应相适应)3 管理幅度定义,影响因素分析定义:指一名管理者直接而有效地指挥下属的人数影响因素:人员能力情况:能力强,管理幅度高工作内容性质: 1 多且复杂,管理幅度低 2 相似性大,管理幅度高 3 计划的完善程度高,管理幅度高信息化手段:信息传播发达,管理幅度高组织变革速度:组织变革速度快,管理幅度低空间分布:分散,管理幅度低4 扁平型和锥形组织结构的优缺点扁平型优点是由于管理层次少而管理成本低,信息沟通快,成员有较大的自主性且满意度加大;缺点是不能严密监督下级的工作,上下级协调较差锥形或高耸型优点是管理严密,分工明确,上下级容易协调;缺点是管理层次较多,沟通时间长,成本高,并且由于管理严密,容易影响下属人员的满意度和创造感5 直线、职能、直线职能制的特点,优缺点以及他们之间的比较直线制:组织职位按照垂直系统直线排列,各级主管对自己的下级拥有直接的一切职权,基本都由管理者自己执行类型形式简单,命令统一,指挥及时,责任与权限分明,管理费用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