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技术状况检查表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技术检查表

目录动力设备及低压配电系统3.1柴油发电机技术检查表23。
2空气压缩机及附属设备技术检查表43。
3低压配电系统技术检查表5土方及筑路机械4。
2推土机技术检查表84。
3履带式单斗液压挖掘机技术检查表104。
4光轮压路机技术检查表124。
5轮胎驱动振动压路机技术检查表144。
6轮胎压路机技术检查表164。
7平地机技术检查表174.8轮胎式装载机技术检查表194。
9稳定土拌和机技术检查表214.10履带式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技术检查表23 4。
11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技术检查表25桩土机械5。
2履带式打桩机(三支点式)技术检查表28 5.3步履式打桩机架技术检查表305.4静力压桩机技术检查表325.5转盘钻孔机技术检查表345.6螺旋钻孔机技术检查表355.7筒式柴油打桩锤技术检查表365.8振动桩锤技术检查表38起重机械与垂直运输机械6.2履带式起重机技术检查表396。
3轮胎式起重机技术检查表436.4汽车式起重机技术检查表476.5塔式起重机技术检查表516。
6施工升降机技术检查表566.7电动卷扬机技术检查表596。
8桅杆式起重机技术检查表616。
9物料提升机技术检查表646。
10桥(门)式起重机技术检查表686。
11高处作业吊篮技术检查表726。
12附着整体提升脚手架检查表74混凝土机械7。
2混凝土搅拌站(楼)技术检查表777.3混凝土搅拌机技术检查表797.4混凝土喷射机组技术检查表807.5混凝土输送泵(拖泵、车载泵)技术检查表81 7。
6混凝土输送泵(汽车泵)技术检查表837。
7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技术检查表84焊接机械8。
2交流电焊机技术检查表858。
3直流电焊机技术检查表868。
4钢筋点焊机技术检查表878。
5钢筋对焊机技术检查表888。
6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机技术检查表898。
7埋弧焊机技术检查表908。
8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技术检查表918。
9气焊(割)设备技术检查表91钢筋加工机械9。
2钢筋调直机检查表929.3钢筋切断机技术检查表939。
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检查表

实体、资料检查
3
情况 分),是否进行了标识,标识是否规范准确 (2 分)
(15 在用检测设备是否合格有效,是否按管理类别进行周期检定/
17
实体、资料检查
3
分) 校准,抽查有效合格证件和合格标识 (3 分)
是否出现不合格检测设备使用情况,对不合格设备检测的数据
18
评价和处置是否合规,检查《不合格检测设备数据评价及处置
机械
操作人员是否填写机械设备运行记录(2 分)交接班记录(2 运行记录、交接班
9 设备
4
分)和日常保养记录(2 分)
记录、日保记录
使用
是否经常性组织对施工机械的技术状况进行检查(8 分),每 巡回检查记录、整
10 过 程
8
月覆盖的检查记录缺 1 台扣 1 分
改记录
( 51
抽查各类施工机械的技术状况,发现一处问题扣 1 分,一处安
过程控制是否按方案执行。
查各专项方案的交底记录,着重检查被交底的作业人员(司机、安装
工、电工等)的真实性,以及每次加节及扶墙过程是否均实施了安全
公司(项目经理部)起重机械设备使用情况登记台帐
设备 设备 设备 使用地(工 使用 设备出 设备安 备案资 检验有 设备实体
序号
备注
编号 名称 型号 程名称) 单位 租单位 拆单位 料情况 效期 技术状况
备,填写要求齐全、完整,对于进出场的施工机械设备要及时填写,
台账须为动态性的。
检查《起重机械设备使用情况登记台账》,台账须填报齐全、完整;
凡是已经安装的起重机械,均要求登记在台账上,并在 30 天内取得 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书和使用登记证书,在此期间内可填写正在办理 定期检验和使用登记手续。
技术状态管理检查表

技术状态审核
16、
是否编制技术状态审核计划,采用何种方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试验、鉴定/定型等)进行技术状态审核。
查相关文件和记录。
17、
功能技术状态审核。应对每个技术状态项目进行功能技术状态审核。审核遗留的工作是否完成。
查会议记录、技术状态纪实记录等。
18、
物理技术状态审核。应对每个技术状态项目进行功能技术状态审核。审核遗留的工作是否完成。
6、
技术状态文件保持。是否控制并保持所有现行已批准的技术状态文件的原件
查相关文件。
7、
技术状态文件控制。按GJB9001B-2009中4.2.3进行控制。
按GJB9001B-2009中4.2.3进行检查。
8、
特性标识。是否划定特性类别并作特性标识;是否编制关键工序目录并作相应标识。
查相关文件。
9、
规定接口要求。合同中规定必须控制的接口要求是否纳入功能技术状态文件或分配技术状态文件。是否确保所设计的各种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兼容性,并确保它们与技术状态文件中规定的相应接口要求之间的兼容性。
查相关文件和记录。
12、
让步。让步办理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并采取有效地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重复出现。
查相关文件和记录。
四、
技术状态纪实
13、
记录。技术状态状况记录是否准确、及时,并具有可追溯性;记录内容是否符合要求。通常记录内容应包括:技术状态项目、技术状态基线、技术状态文件更改、偏离许可和让步,及其相应的零组件号、文件号、序列号、版本、标题、日期、发放状态和实施状态等。
技术状态管理检查单
序号
检查内容及要求
检查方法
一、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
特种设备安全检查表

特种设备安全检查表检查项1. 设备检查- 是否有明显的损坏或故障?- 是否正常工作,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和使用要求?- 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锈蚀、断裂、松动等?2. 保护装置- 设备的保护装置是否完好有效?- 是否存在缺失或损坏的安全保护装置?- 保护装置是否合理设置、有效可靠?3. 电气设备- 电气设备是否符合规定的安全标准?- 是否存在电气线路暴露、短路、过载等安全问题?- 电气设备是否安装可靠的过载保护装置?4. 燃气设备- 燃气设备是否具备正常的通风、排放条件?- 是否存在泄漏、缺氧等安全隐患?- 燃气设备是否符合安全使用要求?5. 压力- 压力是否符合规定的安全标准?- 压力是否被定期检测和监测?- 是否存在泄漏、过压等安全问题?6. 高空设备- 高空设备是否有稳固的结构和固定设施?- 是否存在使用限制、故障等安全风险?- 高空设备是否符合安全规范和操作要求?检查流程1. 检查人员应按照检查表的顺序进行逐项检查,确保不遗漏。
2. 对每个检查项依次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
3. 如果发现安全问题或隐患,应及时记录,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4. 在检查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沟通和了解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检查结果1. 对于符合安全要求的检查项,标注“合格”。
2. 对于存在安全问题的检查项,标注“不合格”并详细描述问题。
3. 对于需要进一步处理的安全问题,应指定责任人并制定整改措施。
4. 在整改完成后,需进行重新检查,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注意事项1. 检查人员应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2. 检查过程中应注意安全,严禁触碰、操作危险设备。
3. 对于特种设备安全问题的处理,应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安全交付使用。
以上是特种设备安全检查表,用于评估特种设备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通过严密的检查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确保特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检查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每个检查项进行准确评估,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技术状态管理检查表及理解要点

18、
查会议记录、技术状态纪实记录等。
第3页共3页
4、
产品基线建立。在工程研制阶段,产品技术状态 文件中产品基线的内容应与研制合同中的技术要 求协调一致。 技术状态标识号。是否指定用于标识每个技术状 态项目、技术状态文件、技术状态文件更改建议 以及偏离许可与让步的标识号并进行编码。是否 对器材、毛坯、零件、组合件直至最终装备作相 应的标识,以确保产品标识的可追溯性。 技术状态文件保持。是否控制并保持所有现行已 批准的技术状态文件的原件 技术状态文件控制。按GJB9001B-2009中4.2.3进 行控制。 特性标识。是否划定特性类别并作特性标识;是 否编制关键工序目录并作相应标识。
三、 10、
11、
12、
四、 13、
应记录技术状态标识和技术状态控制过程中的有关 事项和数据。是科技资料和档案管理的一部分。
14、
承制方向订购方、相关承制方和分承制方发送的有 关报告。
15、 五、 16、
技术状态管理检查表及理解要点
序号 17、 检查内容及要求 功能技术状态审核。应对每个技术状态项目进行 功能技术状态审核。审核遗留的工作是否完成。 物理技术状态审核。应对每个技术状态项目进行 物理技术状态审核。审核遗留的工作是否完成。 检查方法 查会议记录、技术状态纪实记录等。 理解要点 应在设计定型(鉴定)前根据拟正式提交设计定型 (鉴定)的样机的试验情况进行。 应在完成功能技术状态审核之后,或与功能技术状 态同时,根据按正式生产工艺制造的首批(个)生 产件的试验与检验情况进行。审核完成后,最终建 立产品基线。
二、 2、
3、
技术状态标识 功能基线建立。在论证阶段,是否编制功能技术 状态文件,功能基线的内容应与《研制总要求》 的技术内容协调一致。 分配基线建立。在方案阶段,是否编制分配技术 状态文件,分配基线的内容应与《研制任务书》 的技术内容协调一致。
工艺及设备检查表(1)

三
安全附件
1
安全阀必须由有检验资格的部门每年进行一次校验。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154条
安全阀已检测,见附件
符合
2
安全阀应垂直安装并应设在压力容器液面上的气相空间部分或装在压力容器气相空间相连的管道上。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152条
垂直安装,安装在压力容器液面以上气相空间部分
符合
成品罐区接地设施已设断接卡。
符合
11
液化烃储罐成组布置时,罐组内的储罐不应超过2排。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第6.3.2
现场为2排设置
符合
12
液化烃储罐的安全阀出口管应接至火炬系统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第6.3.13
安全阀出口管接至火炬系统
符合
GB50160-2008第8.3.8
设有又动力源;柴油机的油料储备量能满足机组连续运转6h
符合
5
可燃液体的储罐区、可燃气体储罐区、装卸区及化学危险品仓库区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受地形条件限制时,也可设有回车场的尽头式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6m,路面内缘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2m,路面上净空高度不应低于5m。
符合
2
消防水泵房宜与生活或生产水泵房合建,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GB50160-2008第8.3.3
消防水泵房与循环水泵房合建,耐火等级为二级。
符合
3
消防水泵的出水管应设防止超压的安全设施。
GB50160-2008第8.3.5
出口设有电接点压力表,压力高时自动停泵
符合
4
消防水泵应设双动力源;当采用柴油机作为动力源时,柴油机的油料储备量应能满足机组连续运转6h的要求
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技术检查表

确保燃油泵、流量计、减压阀、过滤器、压力表、流量控制阀及油管等设备均完好有效,以保证燃油供给系统的正常运作,同时须防止系统内出现任何泄漏情况。
※9
空气压缩机、空气滤清器、电磁阀、减压阀、压力继电器、气管等完好有效。空气供给系统工作正常
10
供油量、供气量调整装置及
热
料
仓
※1
振动筛筛网应无破损、断裂,网眼不堵塞且须确保筛网牢固夹紧,固定螺栓紧固。
9
※2
皮带不应有破损、撕裂;皮带松紧度应符合说明书规定,张紧调整装置应有效
3
机架固定应牢靠,不应有变形、裂纹、开焊
※4
热料提升减速机运转不应有异响,且润滑油油面需达到油位标记高度。
5
链条不应松旷,链轮磨损不应超限,应符合说明书规定
※6
链条、链销及其保险插销应完好;料斗与链条的连接螺栓应紧固,料斗应完好
※4
火焰监控器、称量系统传感器、沥青称量电加热装置、热料仓及成品料仓料位器、热料仓温度传感器、成品料仓电加热装置应有效
气
压
系
统
※1
空气压缩机工作需正常,确保润滑油油面达到检查刻线。
8
2
气压系统管路连接应牢固,不应漏气。系统压力应符合使用说明书规定
3
油水分离器内不应有油污、积水
※4
气缸活塞杆表面需光洁且密封良好,确保无漏气;同时,各仓放料门、称量斗门与搅拌器放料门的开闭操作应顺畅,速度须遵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8
※2
联轴器及搅拌轴工作平稳,不应有抖动。搅拌轴端密封良好,不应有泄露
※3
搅拌器叶浆臂、叶浆头、衬板应完好,叶浆头与衬板间隙符合使用说明书规定。叶浆头、臂紧固不应松动
除
机械设备技术检查表

机械设备技术检查表1. 背景机械设备在各行各业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生产效率和安全性非常关键。
为了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和意外事故的发生,进行定期的技术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个常用的机械设备技术检查表的制定和使用方法,以帮助企业和工程师进行有效的设备检查。
2. 目的机械设备技术检查表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完整性,减少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通过定期检查设备的各个方面,可以早期发现潜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从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3. 制定机械设备技术检查表的步骤3.1 确定检查项目首先,需要确定哪些方面需要进行检查。
这取决于具体的机械设备和行业特点。
常见的检查项目包括设备的电气系统、润滑系统、结构和机械传动系统等。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对检查项目进行添加或修改。
3.2 设定检查频率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环境条件,确定检查的频率。
一般来说,重要的设备需要进行更频繁的检查,而次要设备可以适当延长检查间隔。
常见的检查频率有每天、每周、每月、每季度和每年。
3.3 制定检查细则针对每个检查项目,需要明确具体的检查内容和标准。
这些细则可以参考设备的操作手册、制造商提供的维护指导和相关标准。
对于一些特殊设备,也可以根据经验制定自己的检查细则。
确定谁来负责进行设备的检查。
这取决于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
一般来说,设备的操作人员应负责日常的检查,而维修工程师或专业检测机构可以负责定期的全面检查。
4. 使用机械设备技术检查表的步骤4.1 填写设备信息在开始使用检查表之前,需要填写设备的相关信息,包括设备名称、型号、序列号、使用地点和责任人等。
这些信息将有助于追踪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记录。
4.2 进行检查按照检查表中的指导,对设备进行逐项检查。
可以使用各种测试仪器和工具,如测量仪器、摄像机和扳手等。
根据检查细则,对设备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和记录。
根据检查的情况,记录检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