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著名的散文有哪些
【实用】汪曾祺散文(精选13篇)
【实用】汪曾祺散文(精选13篇)【实用】汪曾祺散文(精选13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散文吗?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精悍,表现真人真事真是感情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完成一篇优秀的散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汪曾祺散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汪曾祺散文篇1我是个不那么喜欢读书的中文系的学生,自然,也就不大喜欢主动去看一些小说、诗歌和文章。
但在一次偶然的去图书馆休息的时间里,随手从书架上拿下来一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类书籍。
作者是汪曾祺的三个儿女,书名是《老头儿汪曾祺》。
从这本书里,提到了小时候,大概是三四年级左右的年纪,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文章叫做“多年父子成兄弟”,那是汪曾祺的作品。
是一篇散文。
之前虽有听说汪曾祺是个著名的作家,但并没有去看过他的一些作品。
而此时突然提到这位作家,使我产生了一些想去看看他都写了什么东西的想法。
于是,在这个初衷下,我阅读了他的一些散文,小说作品。
他是沈从文的弟子。
“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他的散文作品,在我看来,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独树一帜,特别具有一番与别人不同的韵味。
汪曾祺散文给我印象第一深刻的就是他的语言、文字。
他曾不止一次地提到他的语言风格是受到了归有光的极大影响。
后来我了解到,归有光的散文最大特点,就是白描,近乎于通篇的白描写作。
汪曾祺受其影响,语言中,出落的就是大大方方,平平淡淡的白话。
有人评价汪曾祺的语言说是“把白话白到了家”。
然而,读汪曾祺的文章又很明显地可以感受得到他在行文之中所带有的那种文人雅气。
二者得到了某种平衡和协调之后,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就像在《花园》中,他说“没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的颜色是最深沉的”,“当然我嘴里是含着一根草了。
草根的甜味和它的似有若无的水红色是一种自然的巧合”,整篇文章读下来,却使人忍俊不禁,内心平和,恬淡而又不乏感动,如最后他说“有一年夏天,我已经像个大人了,天气郁闷,心上另外又有一点小事使我睡不着,半夜到园里去。
汪曾祺散文代表作
塘鳢鱼亦称土步鱼。《随园食单》:“杭州以土鱼为上品,而金陵人贱之,目为虎头蛇,可发一笑。”虎头蛇即虎头鲨。这种鱼样子不好看,而且有点凶恶。浑身紫褐色,有细碎黑斑,头大而多骨,鳍如蝶翅。这种鱼在我们那里也是贱鱼,是不能上席的。苏州人做塘鳢鱼有清炒、椒盐多法。我们家乡通常的吃法是氽汤,加醋、胡椒。虎头鲨氽汤,鱼肉极细嫩,松而不散,汤味极鲜,开胃。
《铁凝印象
》
“我对给他人写印象记一直持谨慎态度,我以为真正理解一个人是困难的:通过一篇短文便对一个人下结论则更显得滑稽。”铁凝说得很对。我接受了让我写铁凝的任务,但是到快交卷的时候,想了想,我其实并不了解铁凝。也没有更多的时间温习一下一些印象的片段,考虑考虑。文章发排在即,只好匆匆忙忙把一枚没有成熟的“生疙瘩”送到读者面前——张家口一带把不熟的瓜果叫做“生疙瘩”。
杭州知味观有一道名菜:炸响铃。豆腐皮,瘦肉剁成细馅,加葱花细姜末,入盐,把肉馅包在豆腐皮内,成一卷,用刀剁成寸许长的小段,下油锅炸得馅熟皮酥,即可捞出。油温不可太高,太高豆皮易煳。这菜嚼起来发脆响,形略似铃,故名响铃。做法其实并不复杂。肉剁极碎,成泥状(最好用刀背剁),平摊在豆腐皮上,折叠起来,如小钱包大,入油炸,亦佳。不入油炸,而以酱油冬菇汤煮,豆皮层中有汁,甚美。
四次作代会期间,有一位较铁凝年长的作家问铁凝:“铁凝,你是姓铁吗?’她正儿八经地回答:“是呀。”这是一点狡狯。她不姓铁,姓屈,屈原的屈。我不知道她为什么不告诉那年全己消长的作家实话。姓屈,很好嘛!她父亲做画署名“铁扬”,她们姊妹就跟。一起姓起铁来。铁凝有一个值得叫人羡慕的家庭,一个艺术家的家庭。铁凝是在一个艺术的环境长大的。铁扬是个“不凡”的画家。——铁凝拿了我在石家庄写的大字对联给铁扬看,铁扬说了两个字:“不凡。”我很喜欢这个高度概括、无可再简的评语。这两个字我可以回赠铁扬,也同样可以回赠给他的女儿。铁凝的母亲是教音乐的。铁扬夫妇是更叫人羡慕的,因他们生了铁凝这样的女儿。“生子当如孙仲谋”,生女当如屈铁凝。上帝对铁扬一家好像特别钟爱。且不说别的,铁凝每天要供应父亲一瓶啤酒。一瓶啤酒,能值几何?但是倒在啤酒杯里的是女儿爱!
汪曾祺经典散文
汪曾祺经典散文汪曾祺经典散文(通用10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经常看到散文吧?散文对作者主观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体中仅次于诗歌的。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完成一篇优秀的散文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汪曾祺经典散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汪曾祺经典散文篇1西南联大的校舍很分散。
有一些是借用原先的会馆、祠堂、学校,只有新校舍是联大自建的,也是联大的主体。
这里原来是一片坟地,坟主的后代大都已经式微或他徙了,联大征用了这片地并未引起麻烦。
有一座校门,极简陋,两扇大门是用木板钉成的,不施油漆,露着白茬。
门楣横书大字:“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进门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路。
路是土路,到了雨季,接连下雨,泥泞没足,极易滑倒。
大路把新校舍分为东西两区。
路以西,是学生宿舍。
土墙,草顶。
两头各有门。
窗户是在墙上留出方洞,直插着几根带皮的树棍。
空气是很流通的,因为没有人爱在窗洞上糊纸,当然更没有玻璃。
昆明气候温和,冬天从窗洞吹进一点风,也不要紧。
宿舍是大统间,两边靠墙,和墙垂直,各排了十张双层木床。
一张床睡两个人,一间宿舍可住四十人。
我没有留心过这样的宿舍共有多少间。
我曾在二十五号宿舍住过两年。
二十五号不是最后一号。
如果以三十间计,则新校舍可住一千二百人。
联大学生三千人,工学院住在拓东路迤西会馆;女生住“南院”,新校舍住的是文、理、法三院的男生。
估计起来,可以住得下。
学生并不老老实实地让双层床靠墙直放,向右看齐,不少人给它重新组合,把三张床拼成一个U字,外面挂上旧床单或钉上纸板,就成了一个独立天地,屋中之屋。
结邻而居的,多是谈得来的同学。
也有的不是自己选择的,是学校派定的。
我在二十五号宿舍住的时候,睡靠门的上铺,和下铺的一位同学几乎没有见过面。
他是历史系的,姓刘,河南人。
他是个农家子弟,到昆明来考大学是由河南自己挑了一担行李走来的。
——到昆明来考联大的,多数是坐公共汽车来的,乘滇越铁路火车来的,但也有利用很奇怪的交通工具来的。
散文大家汪曾祺经典散文
散文大家汪曾祺经典散文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散文大家汪曾祺经典散文,供大家欣赏。
散文大家汪曾祺经典散文:人间草木山丹丹我在大青山挖到一棵山丹丹。
这棵山丹丹的花真多。
招待我们的老堡垒户看了看,说:“这棵山丹丹有十三年了。
”“十三年了?咋知道?”“山丹丹长一年,多开一朵花。
你看,十三朵。
”山丹丹记得自己的岁数。
我本想把这棵山丹丹带回呼和浩特,想了想,找了把铁锹,把老堡垒户的开满了蓝色党参花的土台上刨了个坑,把这棵山丹丹种上了。
问老堡垒户:“能活?”“能活。
这东西,皮实。
”大青山到处是山丹丹,开七朵花、八朵花的,多的是。
山丹丹开花花又落,一年又一年……这支流行歌曲的作者未必知道,山丹丹过一年多开一朵花。
唱歌的歌星就更不会知道了。
枸杞枸杞到处都有。
枸杞头是春天的野菜。
采摘枸杞的嫩头,略焯过,切碎,与香干丁同拌,浇酱油醋香油;或入油锅爆炒,皆极清香。
夏末秋初,开淡紫色小花,谁也不注意。
随即结出小小的红色的卵形浆果,即枸杞子。
我的家乡叫做狗xx子。
我在玉渊潭散步,在一个山包下的草丛里看见一对老夫妻弯着腰在找什么。
他们一边走,一边搜索。
走几步,停一停,弯腰。
“您二位找什么?”“枸杞子。
”“有吗?”老同志把手里一个罐头玻璃瓶举起来给我看,已经有半瓶了。
“不少!”“不少!”他解嘲似的哈哈笑了几声。
“您慢慢捡着!”“慢慢捡着!”看样子这对老夫妻是离休干部,穿得很整齐干净,气色很好。
他们捡枸杞子干什么?是配药?泡酒?看来都不完全是。
真要是需要,可以托熟人从宁夏捎一点或寄一点来。
——听口音,老同志是西北人,那边肯定会有熟人。
他们捡枸杞子其实只是玩!一边走着,一边捡枸杞子,这比单纯的散步要有意思。
这是两个童心未泯的老人,两个老孩子!人老了,是得学会这样的生活。
看来,这二位中年时也是很会生活,会从生活中寻找乐趣的。
他们为人一定很好,很厚道。
他们还一定不贪权势,甘于淡泊。
汪曾祺散文摘抄
汪曾祺散文摘抄汪曾祺,一位被誉为“文学大师”的少数民族作家,他的散文以幽默、细腻、自然的特点深受读者喜欢。
今天我将摘抄几篇他的散文,一起来感受一下他那独特的文学魅力。
首先,是《茶馆奇遇》。
这篇散文用活泼幽默的笔调叙述了一个住在小城镇里的老头和他常去的茶馆的故事。
这篇散文通过笔者对老头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老头的性格特点以及他所处的环境。
同时,在文中穿插了一些趣味性的描写,使得整篇文章生动有趣。
接着,是《沉香手串》。
这篇散文借由作者自己的一个亲身经历,向读者展示了沉香手串的种种魅力。
文中通过对沉香手串的种种描写,不仅为我们展示了它的美丽与规律,在细节中还反映了文化传承的意义。
同时,文章还透着一股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中华文化的崇敬之情。
最后,是《一个安静的日子》。
这篇散文是汪曾祺写于2000年的一篇清新的散文。
他的字里行间,伴随着诗意,诉说着他的心境。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我们也需要一个安静的日子来感受生活的美好。
在这篇散文中,汪曾祺告诉我们怎样用平静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用善良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让我们的心境变得更加宁静。
以上三篇散文,从不同的角度刻画了汪曾祺那纯净、深邃的内心世界。
他通过细腻的叙述、丰富的情感表达,重新唤醒人们对生活中小而美好的事物的关注。
汪曾祺用他独特的视角和语言风格,吸引了无数读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喜爱他的作品。
回顾这段文字,我们也许可以感受到:生活是一曲美妙的旋律,而散文作品则像是一个个描绘生活的画卷,交织成一幅美妙壮观的图景。
而汪曾祺是其中的巨匠,他用自己的方式去描绘生活,去诉说深情,让我们懂得:在这喧嚣的世界里,我们也可以用柔和、温暖的力量去创造一份安安静静的生活。
汪曾祺散文代表作
杭州知味观有一道名菜:炸响铃。豆腐皮,瘦肉剁成细馅,加葱花细姜末,入盐,把肉馅包在豆腐皮内,成一卷,用刀剁成寸许长的小段,下油锅炸得馅熟皮酥,即可捞出。油温不可太高,太高豆皮易煳。这菜嚼起来发脆响,形略似铃,故名响铃。做法其实并不复杂。肉剁极碎,成泥状(最好用刀背剁),平摊在豆腐皮上,折叠起来,如小钱包大,入油炸,亦佳。不入油炸,而以酱油冬菇汤煮,豆皮层中有汁,甚美。
羊肉切成薄片由堂倌在大碗里拌好佐料酱油香油料酒大量的香菜加一点水交给顾客由顾客用长筷子平摊在炙但整个炙子受火均匀而且使烤着的肉带柴木清香
汪曾祺散文代表作
汪曾祺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汪曾祺散文
代表作,欢迎阅读。
《汪曾祺谈吃
》
有一个时期附近小山下柏树林里飞来很多硬壳昆虫,黑色,形状略似金龟子,老鲁说这叫豆壳虫,是可以吃的,好吃!他捉了一些,撕去硬翅,在锅里干爆了,撒了一点花椒盐,就起酒来。在他的示范下,我们也爆了一盘,闭着眼睛尝了尝,果然好吃。有点像盐爆虾,而且有一股柏树叶的清香,——这种昆虫只吃柏树叶,别的树叶不吃。于是我们有了就酒的酒菜和下饭的荤菜。这玩意多得很,一会儿的工夫就能捉一大瓶。
铁凝里说爱笑。她不是腼腆的,不是矜持渊默(按:深沉静默)的,但也不是家雀一样唧唧喳喳,吵起来没个完。有一次我说了一个嘲笑河北人的有点粗俗的笑话:一个保定老乡到北京,坐电车,车门关得急,把他夹住了。老乡大叫:。夹住咱腚了!夹住咱旋了!。售票员问:“怎么啦?”——“夹住俺腚了!”售票员明白了,说:“北京这不叫腚。“——“叫什么?”——“叫屁股。”——“哦!”——“老大爷你买票吧。您到哪呀。”——“安屁股门!”铁凝大笑,她给续了一段:“车开了,车上人多,车门被挤开了。老乡被挤下去了。——哦,自动的!”铁凝很有幽默感。这在女作家里是比较少见的。
有关汪曾祺的经典散文
有关汪曾祺的经典散文有关汪曾祺的经典散文汪曾祺经典散文1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派我到沽源的马铃薯研究站去画马铃薯图谱。
我从张家口一清早坐上长途汽车,近晌午时到沽源县城。
沽源原是一个军台。
而军台是清代在新疆和蒙古西北两路专为传递军报和文书而设置的邮驿。
官员犯了罪,就会被皇上命令发往军台效力。
我对清代官制不熟悉,不知道什么品级的官员,犯了什么样的罪名,就会受到这种处分,但总是很严厉的处分,和一般的贬谪不同。
然而据龚定庵说,发往军台效力的官员并不到任,只是住在张家口,花钱雇人去代为效力。
我这回来,是来画画的,不是来看驿站送情报的,但也可以说是效力来了,我后来在带来的一本《梦溪笔谈》的扉页上画了一方图章:效力军台,这只是跟自己开开玩笑而已,并无很深的感触。
我戴了右派分子的帽子,只身到塞外这地方在外长城北侧,可真正是塞外了来画山药(这一带人都把马铃薯叫作山药),想想也怪有意思。
沽源在清代一度曾叫独石口厅。
龚定庵说他北行不过独石口,在他看来,这是很北的地方了。
这地方冬天很冷。
经常到口外揽工的人说:冷不过独石口。
据说去年下了一场大雪,西门外的积雪和城墙一般高。
我看了看城墙,这城墙也实在太矮了点,像我这样的个子,一伸手就能摸到城墙顶了。
不过话说回来,一人多高的雪,真够大的。
这城真够小的。
城里只有一条大街。
从南门慢慢地遛达着,不到十分钟就出北门了。
北门外一边是一片草地,有人在套马;一边是一个水塘,有一群野鸭子自自在在地浮游。
城门口游着野鸭子,城中安静可知。
城里大街两侧隔不远种一棵树杨树,都用土墼围了高高的一圈,为的是怕牛羊啃吃,也为了遮风,但都极瘦弱,不一定能活。
在一处墙角竟发现了几丛波斯菊,这使我大为惊异了。
波斯菊昆明是很常见的。
每到夏秋之际,总是开出很多浅紫色的花。
波斯菊花瓣单薄,叶细碎如小茴香,茎细长,微风吹拂,姗姗可爱。
我原以为这种花只宜在土肥雨足的昆明生长,没想到它在这少雨多风的绝塞孤城也活下来了。
当然,花小了,更单薄了,叶子稀疏了,它,伶仃萧瑟了。
汪曾祺短篇散文精选
汪曾祺短篇散文精选汪曾祺短篇散文精选一:炒米和焦屑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挚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
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像。
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们不易领悟的。
炒米是各地都有的。
但是许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
这是很便宜的食品。
孩子买了,咯咯地嚼着。
四川有炒米糖开水,车站码头都有得卖,那是泡着吃的。
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像我们那里。
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
也有搓成圆球的,叫做高兴团。
那也是作坊里做的。
但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结的,是散装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自己家里炒的。
说是自己家里炒,其实是请了人来炒的。
炒炒米也要点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
入了冬,也许是过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执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地走,这就是炒炒米的。
有时带一个助手,多半是个半大孩子,是帮他烧火的。
请到家里来,管一顿饭,给几个钱,炒一天。
或二斗,或半石;像我们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
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齐,没有零零碎碎炒的。
过了这个季节,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着。
一炒炒米,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
装炒米的坛子是固定的,这个坛子就叫炒米坛子,不作别的用途。
舀炒米的东西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个香烟罐头。
我的祖母用的是一个柚子壳。
柚子,我们那里柚子不多见,从顶上开一个洞,把里面的瓤掏出来,再塞上米糠,风干,就成了一个硬壳的钵状的东西。
她用这个柚子壳用了一辈子。
我父亲有一个很怪的挚友,叫张仲陶。
他很有学问,曾教我读过《项羽本纪》。
他薄有田产,不治生业,成天在家探讨易经,算卦。
他算卦用蓍草。
全城只有他一个人用蓍草算卦。
据说他有几卦算得极灵。
有一家,丢了一只金戒指,怀疑是女佣人偷了。
这女佣人蒙了冤枉,来求张先生算一卦。
张先生算了,说戒指没有丢,在你们家炒米坛盖子上。
一找,果真。
我小时就不大信任,算卦怎么能算得这样准,怎么能算得出在炒米坛盖子上呢?不过他的这一卦说明白一件事,即我们那里炒米坛子是几乎家家都有的。
汪曾祺散文(汪曾祺散文选读
汪曾祺散文(汪曾祺散文选读汪曾祺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他的散文作品以深刻的思考和细腻的描写而著称。
以下是汪曾祺散文选读中的一些经典作品。
《故乡的云》是汪曾祺的一篇散文,通过对故乡的云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和思念之情。
文章以云为线索,描绘了云的形态、变化和云与人的关系。
汪曾祺通过对云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让读者感受到了故乡的美好和深情。
《荷塘月色》是汪曾祺的另一篇散文,描写了夏夜的荷塘和月色,以及作者与友人在荷塘中的游玩。
文章以荷塘和月色为背景,描绘了夏夜的宁静、美丽和神秘。
汪曾祺通过对荷塘和月色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小庙》是汪曾祺的一篇散文,描写了一个小庙的历史和庙内的文化遗产。
文章以小庙为背景,通过对庙内的文物和历史的描写,展现了小庙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
汪曾祺通过对小庙的描写,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历史的珍视,让读者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历史的厚重。
《月夜行舟》是汪曾祺的另一篇散文,描写了作者在月夜中行舟的经历。
文章以月夜行舟为背景,通过对月光、水面和行舟的描写,展现了夜晚的宁静和神秘。
汪曾祺通过对月夜行舟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汪曾祺的散文作品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而著称,他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他的散文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汪曾祺的散文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是中国当代散文的杰出代表之一。
汪曾祺的散文(精选13篇)
汪曾祺的散文汪曾祺的散文(精选13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对作者主观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体中仅次于诗歌的。
那么,你会写散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汪曾祺的散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汪曾祺的散文篇1天冷了,堂屋里上了槅子。
槅子,是春暖时卸下来的,一直在厢屋里放着。
现在,搬出来,刷洗干净了,换了新的粉连纸,雪白的纸。
上了槅子,显得严紧、安适,好像生活中多了一层保护。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床上拆了帐子,铺了稻草。
洗帐子要挑一个晴明的好天,当天就晒干。
夏布的帐子,晾在院子里,夏天离得远了。
稻草装在一个布套里,粗布的,和床一般大。
铺了稻草,暄腾腾的,暖和,而且有稻草的香味,使人有幸福感。
不过也还是冷的。
南方的冬天比北方难受,屋里不生火。
晚上脱了棉衣,钻进冰凉的被窝里;早起,穿上冰凉的棉袄棉裤,真冷。
放了寒假,就可以睡懒觉。
棉衣在炉子上烘过了,起来就不是很困难了。
尤其是,棉鞋烘得热热的,穿进去真是舒服。
我们那里生烧煤的铁火炉的人家很少。
一般取暖,只是铜炉子,脚炉和手炉。
脚炉是黄铜的,有多眼的盖。
里面烧的是粗糠。
粗糠装满,铲上几铲没有烧透的芦柴火(我们那里烧芦苇,叫做“芦柴”)的红灰盖在上面。
粗糠引着了,冒一阵烟,不一会儿,烟尽了,就可以盖上炉盖。
粗糠慢慢延烧,可以经很久。
老太太们离不开它。
闲来无事,打打纸牌,每个老太太脚下都有一个脚炉。
脚炉里粗糠太实了,空气不够,火力渐微,就要用“拨火板”沿炉边挖两下,把粗糠拨松,火就旺了。
脚炉暖人。
脚不冷则周身不冷。
焦糠的气味也很好闻。
仿日本俳句,可以作一首诗:“冬天,脚炉焦糠的香。
”手炉较脚炉小,大都是白铜的,讲究的是银质的。
炉盖不是一个一个圆窟窿,大都是镂空的松竹梅花图案。
手炉有极小的,中置炭墼(用炭末做成的块状燃料,多呈圆柱形),以纸媒头引着。
一个炭墼能经一天。
冬天吃的菜,有乌青菜、冻豆腐。
乌青菜塌棵,平贴地面,江南谓之“塌苦菜”,此菜味微苦。
汪曾祺散文作品集代表作精选赏析
汪曾祺散文作品集代表作赏析汪曾祺散文作品集代表作精选赏析汪曾祺的小说充溢着“中国味儿”。
正因为他对传统文化的挚爱,因而在创作上追求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
在语言上则强调着力运用中国味儿的语言。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汪曾祺散文作品集代表作赏析相关内容。
1.《花园》在任何情形之下,那座小花园是我们家最亮的地方。
虽然它的动人处不是,至少不仅在于这点。
每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的颜色是深沉的。
祖父年轻时建造的几进,是灰青色与褐色的。
我自小养育于这种安定与寂寞里。
报春花开放在这种背景前是好的。
它不至被晒得那么多粉。
固然报春花在我们那儿很少见,也许没有,不像昆明。
曾祖留下的则几乎是黑色的,一种类似眼圈上的黑色(不要说它是青的)里面充满了影子。
这些影子足以使供在神龛前的花消失。
晚间点上灯,我们常觉那些布灰布漆的大柱子一直伸拔到无穷高处。
神堂屋里总挂一只鸟笼,我相信即是现在也挂一只的。
那只青裆子永远眯着眼假寐(我想它做个哲学家,似乎身子太小了)。
只有巳时将尽,它唱一会,洗个澡,抖下一团小雾在伸展到廊内片刻的夕阳光影里。
一下雨,什么颜色都郁起来,屋顶,墙,壁上花纸的图案,甚至鸽子:铁青子,瓦灰,点子,霞白。
宝石眼的好处这时才显出来。
于是我们,等斑鸠叫单声,在我们那个园里叫。
等着一棵榆梅稍经一触,落下碎碎的瓣子,等着重新着色后的草。
我的脸上若有从童年带来的红色,它的来源是那座花园。
我的记忆有菖蒲的味道。
然而我们的园里可没有菖蒲呵?它是哪儿来的,是哪些草?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但是我此刻把它们没有理由的纠在一起。
“巴根草,绿茵茵,唱个唱,把狗听。
”每个小孩子都这么唱过吧。
有时甚么也不做,我躺着,用手指绕住它的根,用一种不露锋芒的力量拉,听顽强的根胡一处一处断。
这种声音只有拔草的人自己才能听得。
当然我嘴里是含着一根草了。
草根的甜味和它的似有若无的水红色是一种自然的巧合。
草被压倒了。
有时我的头动一动,倒下的草又慢慢站起来。
汪曾祺散文精彩摘抄
汪曾祺散文精彩摘抄
汪曾祺是一位著名的中国作家,他的作品风格独特,语言优美,思想深邃。
以下是汪曾祺散文中的一些精彩摘抄:
1. “人间草木”系列散文中,汪曾祺对植物的描绘充满诗意,同时也寄托了深沉的情感。
他笔下的植物不仅具有自然的美丽,还承载着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积淀。
2. 在“自得其乐”系列散文中,汪曾祺通过讲述自己的生活琐事和人生经历,展现了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他强调要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乐趣,善于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美好。
3. “故人往事”系列散文中,汪曾祺回忆了曾经交往过的人和他们的故事,用平实、简洁的语言记录了那些被时间遗忘的历史片段。
他通过这些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彩。
4. “四方食事”系列散文中,汪曾祺以美食为主题,不仅介绍了各地的特色美食和小吃,还通过食物的变迁和传承,反映了社会历史的演变。
他对于美食的描述生动细致,引人入胜。
5. “散文三篇”系列中,汪曾祺分别以“萝卜”、“豆腐”、“韭菜”为题材,通过这些日常食材的描绘,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他用细腻的笔触揭示了这些食材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
以上是汪曾祺散文中的一些精彩摘抄,这些文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哲理,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汪曾祺代表散文集
最高指示:
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
我们一个同志到南京出差,他的爱人们是南京人们,嘱咐他带一点臭豆腐干回来。他千方百计居然办到了。带到火车上,引起一车厢的人们强烈抗议。
除豆腐干外,面筋、百叶(千张)皆可臭。蔬菜里的莴苣、冬瓜、豇豆皆可臭。冬笋的老根咬不动,切下来随手就扔到臭坛子里。──我们那里很多人们家都有个臭坛子,一坛子"臭卤",腌芥菜挤下的汁放几天即成"臭卤"。
山西人们还爱吃菜,雁北尤胜。什么都拿来酸,除了萝卜白菜,还包括杨树叶儿,榆树钱儿。有人们来给姑娘说亲,当妈的先问,那家有几口酸菜缸。酸菜缸多,说明家底子厚。
辽宁人们爱吃酸菜白肉火锅。
北京人们吃羊肉酸菜汤下杂面。
福建人们、广西人们爱吃酸笋。我和贾平凹
在南宁,不爱吃招待所的饭,到外面瞎吃。平凹一进门,就叫:"老友面!""老友面"者,酸笋肉丝汆汤下面也,不知道为什么叫做"老友"。
我们吃辣是在昆明练出来的,曾跟几个贵州同学在一起用青辣椒在火上烧烧,蘸盐水下酒。平生所吃辣椒之多矣,什么朝天椒、野山椒,都不在话下。我吃过最辣的辣椒是在越南。
一九四七年,由越南转道往上海,在海防街头吃牛肉粉。牛肉极嫩,汤极鲜,辣椒极辣,一碗汤粉,放三四丝辣椒就辣得不行。这种辣椒的颜色是桔黄色的。在川北,听说有一种辣椒本身不能吃,用一根线吊在灶上,汤做得了,把辣椒在汤里涮涮,就辣得不得了。云南佧佤族有一种辣椒,叫"涮涮辣",与川北吊在灶上的辣椒大概不分上下。
汪曾祺的散文摘抄800字
汪曾祺的散文摘抄800字汪曾祺是中国现代散文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作品以真实、细腻、生活化的风格深受读者喜爱。
以下是我为您摘抄的一些汪曾祺的散文,希望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1.《故乡的秋》。
秋天是我故乡最美的季节,金黄的稻谷在田野中摇曳,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喜悦。
我在故乡的小路上漫步,感受着秋天的宁静和温暖。
这里的人们勤劳朴实,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这种精神使我深受感动。
2.《夏日杂记》。
夏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
在夏日的午后,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大地上,微风轻拂着脸颊,带来一丝清凉。
我喜欢夏天的雨,它洗涤了尘世的疲惫,给大地带来了新的生机。
夏日的夜晚,星空璀璨,我仰望着星星,感受着宇宙的神秘和无限。
3.《城市的记忆》。
城市是现代社会的象征,它充满了繁忙和喧嚣。
我在城市的街头漫步,看着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人们匆匆忙忙地走过,仿佛时间在这里加速流动。
然而,城市也有它的美,夜晚的霓虹灯闪烁着绚丽的光芒,街头巷尾弥漫着各种美食的香气,这些都是城市给予我们的独特记忆。
4.《乡村的宁静》。
乡村是我心灵的避风港,那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浮躁,只有宁静与安详。
我喜欢在乡村的小溪边垂钓,听着鸟儿的歌唱,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乡村的人们勤劳朴实,他们用自己的双手耕耘着土地,守护着家园,这种生活方式让我感到踏实和安心。
5.《岁月的痕迹》。
岁月如梭,留下了许多痕迹。
我喜欢回忆过去的时光,那些曾经的欢笑和泪水都成为了我生命中的宝贵财富。
岁月的痕迹让我明白了生命的脆弱和宝贵,我要珍惜每一天,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以上是我为您摘抄的汪曾祺的散文,希望能够给您带来一些阅读的愉悦。
汪曾祺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他的文字细腻而真实,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
如果您对其他方面还有疑问,请随时告诉我。
汪曾祺的散文代表作品
汪曾祺的散文代表作品
汪曾祺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以其独特的散文风格而广受赞誉。
他的散文作品贴近生活,语言简洁生动,充满了对人性、生活和自然的深刻洞察与温情关怀。
以下是汪曾祺的一些散文代表作品:
1、《人间草木》
这部作品描绘了花草树木的生长与姿态,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妙。
以细腻的笔触讲述了与植物相关的故事和回忆,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2、《受戒》
虽然通常被认为是小说,但其中的散文特质显著。
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和纯真的乡村世界。
3、《大淖记事》
展现了特定地域的风土人情和人物命运。
文字朴实,情感真挚。
4、《四方食事》
聚焦于各地的饮食文化和习俗。
体现了对美食的独特见解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5、《岁朝清供》
围绕传统节日和习俗展开。
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汪曾祺的散文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为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让人们更加珍视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汪曾祺文章摘抄
汪曾祺文章摘抄汪曾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他的作品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而著称。
在他的文章中,常常能够感受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
以下是对汪曾祺文章的一些摘抄,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1.《我的母亲》。
“母亲是我生命中最伟大的人,她默默地为我付出着,从不求回报。
我记得小时候,每当我生病时,母亲总是守在我的床前,细心地照料着我。
她的手指温暖而柔软,给予我无尽的安慰和温暖。
母亲的爱是无私的,她总是把我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从不计较自己的辛苦。
”。
2.《乡愁》。
“乡愁是一种深沉的情感,它是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去的回忆。
我常常在异乡的夜晚,坐在窗前,望着远方,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乡愁。
我想念故乡的田野和小巷,想念家乡的人们和那些简单而幸福的日子。
乡愁是一种永远无法抹去的情感,它让我对生活充满了感激和珍惜。
”。
3.《友谊》。
“友谊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它能够给予我们力量和勇气。
我有幸拥有一群真诚的朋友,他们在我最困难的时刻给予我支持和鼓励。
友谊是一种无形的纽带,它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彼此之间的真诚和信任。
我相信,有了真挚的友谊,我们的人生会更加充实和美好。
”。
4.《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真理和美好。
我们应该努力去追寻内心的声音,寻找自己的人生目标。
人生短暂而宝贵,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刻,努力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物质的追求,而在于精神的升华和内心的满足。
只有在追求真理和美好的道路上,我们才能找到人生的意义。
”。
汪曾祺的文章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人生的真谛和意义。
希望读者能够通过这些摘抄,感受到汪曾祺作品的魅力,从中获得一些启发和思考。
汪曾祺有哪些著名散文
汪曾祺有哪些著名散文汪曾祺有哪些著名散文汪曾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那他的散文代表作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汪曾祺散文代表作,希望能帮到你。
汪曾祺有哪些著名散文:1. 《新校舍》2. 《泡茶馆》3. 《跑警报》4. 《自得其乐》5. 《自报家门》6. 《随遇而安》7. 《多年父子成兄弟》8.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9. 《金岳霖先生》10. 《老舍先生》11. 《国子监》12. 《葵·薤》13. 《五味》14. 《寻常茶话》15. 《食豆饮水斋闲笔》16. 《韭菜花》17. 《花》18. 《果园杂记》19. 《葡萄月令》20. 《翠湖心影》21. 《昆明的雨》22. 《湘行二记》23. 《旅食小品》24. 《水母》25. 《我的家乡》26. 《文游台》27. 《观音寺》28. 《午门忆旧》29. 《一辈古人》30. 《吴大和尚和七拳半》31. 《城隍·土地·灶王爷》32. 《老不闲抄》33. 《胡同文化》34. 《我是一个中国人》35. 《故乡的食物》汪曾祺散文的特点: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他以个人化的细小琐屑的题材,使“日常生活审美化”,纠偏了那种集体的“宏大叙事”;以平实委婉而又有弹性的语言,反拨了笼罩一切的“毛话语”的僵硬;以平淡、含蓄节制的叙述,暴露了滥情的、夸饰的文风之矫情,让人重温曾经消逝的古典主义的.名士风散文的魅力,从而折射出中国当代散文的空洞、浮夸、虚假、病态,让真与美、让日常生活、让恬淡与雍容回归散文,让散文走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功不可没。
汪曾祺的散文不注重观念的灌输,但发人深思。
如《吃食和文学》的《苦瓜是瓜吗》,其中谈到苦瓜的历史,人对苦瓜的喜恶,北京人由不接受苦瓜到接受,最后谈到文学创作问题:“不要对自己没有看惯的作品轻易地否定、排斥”“一个作品算是现实主义的也可以,算是现代主义的也可以,只要它真是一个作品。
汪曾祺
• 汪曾祺,资深文化界名人。汪曾祺同别人不一样之处,在 于他接受过西南联大正规的高等教育,当属科班出身。他 虽也喜欢做学问,但同那些大学者不同的是,他多半陶醉 于辞章考辨之类的“小学”,做的是阐幽发微的工作。他 喜爱《世说新语》和宋人笔记,继承明清散文传统和五四 散文传统,倾心晚明小品集大成者张岱的文章,同晚明公 安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也息息相通。中 国传统文化修养深厚、从事过京剧编剧的汪曾祺,深谙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东方古训和布莱希特标榜的“间 离效果”的西方现代理论,加上个人身世浮沉的沧桑之感, 促使他不去追求反映时代精神的最强音,而是以含蓄、空 灵、淡远的风格,去努力建构作品的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 恒美学价值。他长于江南,定居于京城。翻阅他的作品, 不乏风和日丽、小桥流水的江南秀色和小四合院、小胡同 的京城一景,极少见到雷霆怒吼、阔大无比的壮观场景。 汪曾祺凭着对事物的独到颖悟和审美发现,从小的视角楔 入,写凡人小事,记乡情民俗,谈花鸟虫鱼,考辞章典故, 即兴偶感,娓娓道来,于不经心、不刻意中设传神妙笔, 成就了当代小品文的经典和高峰。
– 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 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汪曾祺曾说过:“我 觉得伤感主义是散文的大敌。挺大的人,说些姑娘似的 话……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 的。”因此品读汪曾祺的散文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 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如《葡萄月 令》。
《受戒》
•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 越快,身边的“凡人小 事”还没来得及完全呈 现自己的意义就被抛到 记忆的背后。由此看来, 人们除了被“忙”包裹、 挤压之外,似乎根本体 验不到人生还有什么其 他乐趣。汪曾祺的散文 在向人们发出这样的吁 请:慢点走,欣赏你自 己啊!
汪曾祺经典短篇散文(精选10篇)
汪曾祺经典短篇散文汪曾祺经典短篇散文(精选10篇)汪曾祺的作品间或也流露出道家主张的随缘自适、自足自保的悠然任化的意趣,但断然有别于魏晋文人的清谈和颓废,在本质上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描绘是乐观向上的,相信“人类是有希望的,中国是会好起来的”。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汪曾祺经典短篇散文,供大家欣赏。
汪曾祺经典短篇散文篇1修下水道了。
最初,孩子们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只看见一辆一辆的大汽车开过来,卸下一车一车的石子,鸡蛋大的石子,杏核大的石子,还有沙,温柔的,干净的沙。
堆起来,堆起来,堆成一座一座山,把原来的一个空场子变得完全不认得了。
(他们曾经在这里踢毽子,放风筝,在草窝里找那么尖头的绿蚱蜢——飞起来露出桃红色的翅膜,格格格地响,北京人叫做“卦大扁”……)原来挺立在场子中间的一棵小枣树只露出了一个头,像是掉到地底下去了。
最后,来了一个一个巨大的,大得简直可以当做房子住的水泥筒子。
这些水泥筒子有多重啊,它是那么滚圆的,可是放在地下一动都不动。
孩子最初只是怯生生地,远远地看着。
他们只好走一条新的,弯弯曲曲的小路进出了,不能从场子里的任何方向横穿过去了。
没有几天,他们就习惯了。
他们觉得这样很好。
他们有时要故意到沙堆的边上去踩一脚,在滚落下来的石子上站一站。
后来,从有一天起,他们就跑到这些山上去玩起来。
这倒不只是因为在这些山旁边只有一个老是披着一件黄布面子的羊皮大衣的人在那里看着,并且总是很温和地微笑着看着他们,问他姓什么,住在哪一个门里,而是因为他们对这些石子和沙都熟悉了。
他们知道这是可以上去玩的,这一点不会有什么妨碍。
哦,他们站得多高呀,许多东西看起来都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他们看见了许多肩膀和头顶,看见头顶上那些旋。
他们看见马拉着车子的时候脖子上的鬃毛怎样一耸一耸地动。
他们看见王国俊家的房顶上的瓦楞里嵌着一个皮球。
(王国俊跟他爸爸搬到新北京去了,前天他们在东安市场还看见过的哩。
)他们隔着墙看见他们的妈妈往绳子上晒衣服,看见妈妈的手,看见……终于,有一天,他们跑到这些大圆筒里来玩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的卷须,在它还是野生的时候是有用的,好攀附在别的什么树木上。现在,已经有人给它好好地固定在架上了,就一点用也没有了。卷须这东西最耗养分,凡是作物,都是优先把养分输送到顶端,因此,长出来就给它掐了,长出来就给它掐了。
我的小说
《八月骄阳》里写到“文化大革命”,有这样一段对话:
“还有个章法没有?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善良民,从来奉公守法。这会儿,全乱了。我这眼面前就跟‘下黄土’似的,简直的,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
“卖!”
“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我们楼里有个小伙子,为一点事,打了开电梯的小姑娘一个嘴巴。我们都很生气,怎么可以打一个女孩子呢!我跟两个上了岁数的老北京(他们是“搬迁户”,原来是住在胡同里的)说,大家应该主持正义,让小伙子当众向小姑娘认错,这二位同志说:“叫他认错?门儿也没有!忍着吧!——‘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我认识一个在国子监当过差,伺候过陆润库、王(土序)等祭酒的老人,他说:“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五味神是什么神?我至今考查不出来。但是北京人的大白菜文化却是可以理解的。北京人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
六月,浇水、喷药、打条、掐须。
葡萄粒长了一点了,一颗一颗,像绿玻璃料做的纽子。硬的。
葡萄不招虫。葡萄会生病,所以要经常喷波尔多液。但是它不像桃,桃有桃食心虫;梨,梨有梨食心虫。葡萄不用疏虫果。果园每年疏虫果是要费很多工的。虫果没有用,黑黑的一个半干的球,可是它耗养分呀!所以,要把它“疏”掉。
七月,葡萄“膨大”了。
葡萄窖,一个一个长方形的土墩墩。一行一行,整整齐齐地排列着。风一吹,土色发了白。
这真是一年的冬景了。热热闹闹的果园,现在什么颜色都没有了。眼界空阔,一览无余,只剩下发白的黄土。
下雪了。我们踏着碎玻璃碴似的雪,检查葡萄窖,扛着铁锹。
一到冬天,要检查几次。不是怕别的,怕老鼠打了洞。葡萄窖里很暖和,老鼠爱往这里面钻。它倒是暖和了,咱们的葡萄可就受了冷啦!
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有的地基柱础甚至已经下沉,只有多半截还露在地面上。有些四合院门外还保存已失原形的拴马桩、上马石,记录着失去的荣华。有打不上水来的井眼、磨圆了棱角的石头棋盘,供人凭吊。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望低徊。
剪葡葡条。干脆得很,除了老条,一概剪光。葡萄又成了一个秃子。
剪下的葡萄条,挑有三个芽眼的,剪成二尺多长的一截,捆起来,放在屋里,准备明春插条。
其余的,连枝带叶,都用竹笤帚扫成一堆,装走了。
葡萄园光秃秃。
十一月下旬,十二月上旬,葡萄入窖。
这是个重活。把老本放倒,挖土把它埋起来。要埋得很厚实。外面要用铁锹拍平。这个活不能马虎。都要经过验收,才给记工。
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北京是民主运动的策源地,“民国”以来,常有学生运动。北京人管学生运动叫做“闹学生”。学生示一威游行,叫做“过学生”。与他们无关。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老舍
《茶馆》里的王利发说“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
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胡同两边是若干四合院连接起来的。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掐须、打条、喷药,大大地浇一次水。
追一次肥。追硫铵。在原来施粪肥的沟里撒上硫铵。然后,就把沟填平了,把硫铵封在里面。
汉朝是不会有追这次肥的,汉朝没有硫铵。
八月,葡萄“着色”。
别以为我这里是把画家的术语借用来了。不是的。这是果农的语言,他们就叫“着色”。
下过大雨,你来看看葡萄园吧,那叫好看!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一串一串,饱满、磁棒、挺括,璀璨琳琅。你就把《说文解字》里的玉字偏旁的字都搬了来吧,那也不够用呀!
葡萄的卷须有一点淡淡的甜味。这东西如果腌成咸菜,大概不难吃。
五月中下旬,果树开花了。果园,美极了。梨树开花了,苹果树开花了,葡萄也开花了。
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有人说葡萄不开花,哪能呢,只是葡萄花很小,颜色淡黄微绿,不钻进葡萄架是看不出的,而且它开花期很短。很快,就结出了绿豆大的葡萄粒。
把葡萄藤拉出来,放在松松的湿土上。
不大一会,小叶就变了颜色,叶边发红;--又不大一会,绿了。
三月,葡萄上架。
先得备料。把立柱、横梁、小棍,槐木的、柳木的、杨木的、桦木的,按照树棵大小,分别堆放在旁边。立柱有汤碗口粗的、饭碗口粗的、茶杯口粗的。一棵大葡萄得用八根,十根,乃至十二根立柱。中等的,六根、四根。
我爱这种暂时的永久
……西长安街。十一点。(钟在什么地方敲。)月和雾,路灯。火车喷着汽,汽笛在天边拉响,在城市之外,又悠又远又安详。汽车缎子似的一曳,一个彩色的半弧,低低地贴着地面,再见,——消失了。三座门一层沉沉的影子,赶不开可是压不住,——一片树叶正在过桥哩。各种声音,柔美,温和,纯熟,依依地显出一片意义。我好像是一个绝域归来的倦客,吃过了又睡过了,第一次观察这个世界,充满清兴的时间,至情的夜。
胡同有的很宽阔,如东总布胡同、铁狮子胡同。这些胡同两边大都是“宅门”,到现在房屋都还挺整齐。有些胡同很小,如耳朵眼胡同。北京到底有多少胡同?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的是小胡同。
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很远。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偶尔有剃头挑子的“唤头”(像一个大镊子,用铁棒从当中擦过,便发出噌的一声)、磨剪子磨刀的“惊闺”(十几个铁片穿成一串,摇动作声)、算命的盲人(现在早没有了)吹的短笛的声音。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
是一种什么力量使葡萄拼命地往上吸水呢?
施了肥,浇了水,葡萄就使劲抽条、长叶子。真快!原来是几根根枯藤,几天工夫,就变成青枝绿叶的一大片。
五月,浇水,喷药,打梢,掐须。
葡萄一年不知道要喝多少水,别的果树都不这样。别的果树都是刨一个“树碗”,往里浇几担水就得了,没有像它这样的:“漫灌”,整池子的喝。
喷波尔多液。从抽条长叶,一直到坐果成熟,不知道要喷多少次。喷了波尔多液,太阳一晒,葡萄叶子就都变成蓝的了。
葡萄装上车,走了。
去吧,葡萄,让人们吃去吧!
九月的果园像一个生过孩子的少妇,宁静、幸福,而慵懒。
我们还给葡萄喷一次波尔多液。哦,下了果子,就不管了?人,总不能这样无情无义吧。
十月,我们有别的农活。我们要去割稻子。葡萄,你愿意怎么长,就怎么长着吧。
十一月。葡萄下架。
把葡萄架拆下来。检查一下,还能再用的,搁在一边。糟朽了的,只好烧火。立柱、横梁、小棍,分别堆垛起来。
再见吧,胡同。
葡萄月令
一月,下大雪。
雪静静地下着。果园一片白。听不到一点声音。
葡萄睡在铺着白雪的窖里。
二月里刮春风。
立春后,要刮四十八天“摆条风”。风摆动树的枝条,树醒了,忙忙地把汁液送到全身。树枝软了。树绿了。
雪化了,土地是黑的。
黑色的土地里,长出了茵陈蒿。碧绿。
葡萄出窖。
把葡萄窖一锹一锹挖开。挖下的土,堆在四面。葡萄藤露出来了,乌黑的。有的梢头已经绽开了芽苞,吐出指甲大的苍白的小叶。它已经等不及了。
汪曾祺著名的散文有哪些
汪曾祺
作品的大气和吞吐,给人静穆的幸福感。他写日常事物、即兴偶感、人投注于物和时光的温爱。文字饱含急躁和热烈归于平静之后的淡雅和隽美。那么汪曾祺著名的散文
有哪些呢?小编选取了4篇,希望大家会喜欢。
胡同文化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这是外地少有的。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别标明是斜街,如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胡同原是蒙古语,据说原意是水井,未知确否。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有的是计数的,如东单三条、东四十条。有的原是皇家储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库胡同、惜薪司胡同(存放柴炭的地方),有的是这条胡同里曾住过一个有名的人物,如无量大人胡同、石老娘(老娘是接生婆)胡同。大雅宝胡同原名大哑吧胡同,大概胡同里曾住过一个哑吧。王皮胡同是因为有一个姓王的皮匠。王广福胡同原名王寡妇胡同。有的是某种行业集中的地方。手帕胡同大概是卖手帕的。羊肉胡同当初想必是卖羊肉的,有的胡同是像其形状的。高义伯胡同原名狗尾巴胡同。小羊宜宾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大概是因为这两条胡同的样子有点像羊尾巴、狗尾巴。有些胡同则不知道何所取义,如大绿纱帽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