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阿拉伯帝国》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
《阿拉伯帝国》教案

《阿拉伯帝国》名师教案一、课标内容了解伊斯兰教的传播,初步认识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认识水平有很大的提高,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并且掌握了一些历史学习方法,思想日渐成熟,有丰富的想象世界和探求欲,时常关注世界发生的重大事件。
但世界史知识储备较少,基础薄弱,对历史知识的分析、理解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因此可以从学生生活实际和学生关注的现实事件入手,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展示体验中了解历史、认识世界升华情感。
三、教学准备1.登陆优教同步学习网,在同步备课下,设置版本章节,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人教版;2.在课程目录下选择第12课阿拉伯帝国;3.在教学设计——名师教案,浏览《阿拉伯帝国》名师教案;4.在课前预习——名师预习,将《阿拉伯帝国》导学任务单,发送给学生并提醒学生在我的作业中查收完成学习;(或者在教学设计——名师教案下将WORD版本课导学任务单,发送给学生。
)5.在同步备课——课堂教学——名师课件下,对应本课目录下查看本课名师课件,并将本课名师课件一键加入我的课件。
6.在同步备课——随堂训练——名师训练下,对应本课目录下查看本课互动训练、提升检测试卷。
7.授课预览处点击进入授课端名师课件或我的课件中进行预览。
注意要在授课端选择本课的对应目录。
四、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使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2.学习目标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教义、阿拉伯帝国形成时间、阿拉伯的文化成就等基本史实。
目标2:简述伊斯兰教的创立过程,阿拉伯帝国的形成,认识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及其对阿拉伯半岛统一的作用;(重点、难点)目标3:说出阿拉伯的文化成就,认识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对世界的贡献。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第7课《阿拉伯帝国》检测试卷

?阿拉伯帝国?检测试卷1.以下不属于古代阿拉伯文化成就的是〔〕A. ?天方夜谭? B.万神庙 C.清真寺 D. ?医典?2.“这帝国盛行伊斯兰教 ,商人拥有能在逆风中航行的商船 ,从印度输入米、棉及蔗糖 ,从唐帝国进口丝绸 ,首都巴格达成为当时世界重要的大都会。
〞此帝国最有可能是( )A.拜占庭帝国 B.阿拉伯帝国C.罗马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3.?阿拉伯通史?中写道:千余年来 ,朝觐圣地的制度 ,对于团结全世界的穆斯林 ,起了重大的作用 ,对于联系各种不同的教派 ,发生了最有效的纽带作用。
这种制度几乎是每个有能力的穆斯林 ,平生都做一次长途旅行。
据所学知识判断 ,他们“旅行〞的目的地是〔〕A.印度 B.巴勒斯坦 C.罗马 D.麦加4.阿拉伯帝国扩张带来的影响有〔〕①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②奠定了哈里发国家疆域的根底③改变了中古时代文明的格局④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产生了重要影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他是当今世界主流宗教的创始人之一,“他引导全阿拉伯人走正道 ,既为阿拉伯人民防止了流血与牺牲 ,又为他们开辟了一条文明进步的大道 ,他应受人们的尊重与敬仰。
〞材料中的“他〞是〔〕A.汉谟拉比 B.释迦牟尼 C.耶稣基督 D.穆罕默德6.7世纪 ,穆罕默德顺应阿拉伯社会的开展趋势 ,建立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的雏形是在〔〕A.麦加 B.耶路撒冷 C.麦地那 D.巴比伦7.沙特阿拉伯的国旗上用白色的阿拉伯文写了这么一段文字:“除真主外 ,别无神袛 ,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
〞这段话出自〔〕A. ?论语? B. ?金刚经? C. ?圣经? D. ?古兰经?8.阿拉伯帝国时期 ,哈里发不仅独揽国家的军政大权 ,同时 ,他也是伊斯兰教的最高领袖。
这反映阿拉伯帝国实行怎样的统治〔〕A.封建专制统治 B.奴隶主贵族统治C.政教合一的专制统治 D.资产阶级统治9.小刘的爸爸信仰伊斯兰教 ,他说622年是为伊斯兰教的元年 ,请你帮小明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因是( ) A.这一年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B.这一年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C.这一年阿拉伯帝国成为跨三洲的大帝国D.这一年阿拉伯半岛已经根本统一10.阅读材料 ,答复下列问题。
《阿拉伯帝国》(历史北师大九上)

《阿拉伯帝国》教学设计本课时编写:杨庄中心学校苏凤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二单元“中古亚欧世界”第7课内容,本课通过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展现了中世纪阿拉伯的基本概况。
同时,从不同角度描述了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的内容,突出了它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及其对世界文化发展的巨大影响和贡献。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扩张等史实。
2.知道阿拉伯帝国的文化成就,感受不同区域文化特色。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伊斯兰教的创立。
2.通过地图展示,了解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3.通过展示资料、小组讨论,认识阿拉伯帝国文化的主要成就。
4.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伊斯兰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伊斯兰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理解宗教对政治、社会生活、文化的影响。
2.通过了解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感受世界文明的融合与传承。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教学难点】阿拉伯帝国的文化成就。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兰州拉面的店里,我们经常会看到清真食品的标志。
清真食品通常是指按照中国穆斯林饮食习惯屠宰、加工、制作的符合清真要求的饮食产品。
穆斯林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人。
那么,伊斯兰教是怎样的一种宗教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7课《阿拉伯帝国》,了解伊斯兰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讲授新课:一、伊斯兰教的创立1.背景教师提问:阅读课本归纳伊斯兰教产生前,阿拉伯半岛面临的危机。
(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学生归纳:物质条件贫乏,生存环境恶化,社会内部冲突和对抗加剧,传统信仰松动瓦解,城市中贫富分化严重。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教学,师生互动学习知识的方式,逐步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讲学案(无答案)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学习目标:1.知道;古代连接亚、欧、非三大洲的商路──丝绸之路2.说出: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阿拉伯数字的关系3.叙述: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的经历4. 通过学习,认同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共处和友好往来是相互关系的主流,形成开放意识和国际交流与合作意识。
学习重点:阿拉伯数字的由来、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学习难点:世界各地区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自主学习:一、基础知识:1.很久很久以前,一条条陆地和海洋商路就把欧、亚、非三大洲联系在一起,其中就有著名的连接的丝绸之路,通过这些商路,中国的、、、,印度的、、等作物也传到欧洲。
2.阿拉伯数字的创造者是人,人把它发展并传播。
__________(时间),阿拉伯数字与现在写法基本一致。
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3.年,17岁的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受到的赏识。
《_________》一书记述了马可·波罗在经历与见闻,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与向往。
二、重点知识探究:有人说,由于《马可·波罗行纪》引来西方殖民者,所以,马可·波罗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罪魁祸首。
你认为这话有道理吗?三、我(们)的疑问:自学检测(小试牛刀):1.创立了包括“0”在内的阿拉伯数字的是A.古代阿拉伯人B.古代腓尼基人C.古代印度人 D.古代希腊人2.生活在13世纪的意大利人如果想了解中国的历史,他会选择下列哪部书作为参考A.《荷马史诗》 B.《三国演义》 C.《马可·波罗行纪》 D.《天方夜谭》3.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马可·波罗经历的事情?A.17岁从威尼斯出发前往中国 B.在中国生活了17年C.出使日本 D.与热那亚人作战4.马可·波罗一行何时来到中国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5.把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世界的是哪国人?A.阿拉伯 B.印度 C.英国 D.意大利能力提升(登高望远):1.印度人用什么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A.汉字 B.梵文C.象形文字 D.楔形文字2.下列表述不正确是A.丝绸之路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通道B.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C.中国的糖、稻米、棉花等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D.《马可·波罗行纪》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3.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有A.传播了中国的四大发明B.传播了印度人创造的0到9的计数法C.传播了伊斯兰教D.阿拉伯人写的《马可·波罗行纪》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二、材料解析题4.读下列材料:乔治·萨顿:"拉丁文化是西方的,中国文化是东方的,而阿拉伯文化却两者兼备"。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中古亚欧世界 第7课 阿拉伯帝国学案 北师大版

第7课阿拉伯帝国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伊斯兰教的创立1.背景:多重危机使阿拉伯半岛动荡不安。
2.创立: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麦加创立。
3.教义:穆罕默德宣布自己是真主安拉的使者和最后的先知,号召信仰唯一的神——安拉,反对多神崇拜。
4.政权: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政权。
630年他率领支持者占领麦加,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承认他的权威。
次年阿拉伯半岛各部落大多接受伊斯兰教。
632年穆罕默德去世,葬于麦地那。
5.影响(1)穆罕默德以宗教信仰为纽带,把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统一为一个强大的民族,完成了传播宗教信仰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双重使命。
(2)他所建立的国家和由此形成的阿拉伯文明,对以后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知识点2 阿拉伯帝国的扩张6.扩张:穆罕默德去世后,阿拉伯人把原来只局限于阿拉伯半岛的国家扩张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
7.扩张影响(1)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奠定了伊斯兰哈里发国家的疆域基础,同时导致了中古时代文明格局的改变。
(2)在扩张过程中,阿拉伯人不断吸收其他先进文明的优秀文化成果,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产生了重要影响。
8.灭亡:1258年,西征的蒙古军队攻陷帝国首都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
知识点3 阿拉伯帝国的文化成就9.中心: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主要中心有巴格达、开罗和科尔多瓦。
10.成就(1)文学:《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
(2)建筑:清真寺是阿拉伯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
著名的清真寺有麦加清真寺、伊斯坦布尔蓝色清真寺和科尔多瓦清真寺等。
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 伊斯兰教的创立1.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政权的地点在(D)A.巴比伦B.麦加C.巴格达D.麦地那222.沙特阿拉伯的国旗上写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如下图)这表明在沙特阿拉伯具有特殊地位的宗教是 (C )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道教知识点2 阿拉伯帝国的扩张3.某历史文献记载:“这个帝国盛行伊斯兰教,商人拥有能在逆风中航行的商船。
《阿拉伯帝国》教案》精品教案(word版)

《阿拉伯帝国》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伊斯兰教创立的时间、地点、人物;了解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扩张等史实;了解阿拉伯文化的成就及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阿拉伯国家兴起的历史背景的了解,学习从经济基础、社会环境认识历史现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展示电子课件、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让学生掌握阿拉伯在不同领域里所创造的灿烂文化。
重点难点【重点】阿拉伯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难点】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阿拉伯帝国是如何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的?2.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化有着怎样的影响?【新课导入】(情境式导入)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到西方的,那么你对阿拉伯人及其文化的了解有多少呢?【合作探究】知识点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阅读教材P56第1段,回答:伊斯兰教创立的地点、时间和人物。
答案提示: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了伊斯兰教。
知识点二阿拉伯帝国1.结合教材P56的内容,思考:阿拉伯帝国扩张的路线是怎样的?答案提示: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直抵中国唐朝边境;击败唐朝大将高仙芝的军队,控制中亚大部分地区;西线,攻克埃及,横扫北非;西南欧洲战场上,占领西班牙,越过比利牛斯山,为法兰克王国军队所阻。
2.扩张的结果是什么?答案提示: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知识点三阿拉伯文化1.结合教材P57第1段的内容,思考:阿拉伯文化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提示: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
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并以黄金支付稿酬的方式延揽翻译人才。
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
2.结合教材P57第1段的内容,思考:阿拉伯人取得的文化成就有哪些?答案提示:①数学: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中古亚欧世界 第7课 阿拉伯帝国学案1(无答案) 北师大版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第7课阿拉伯帝国【学习目标】2′1、识记伊斯兰教的创立者、传播过程及影响,知道伊斯兰教政权建立的过程。
2、伊斯兰教的兴起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促进了阿拉伯国家的形成与阿拉伯民族的兴盛。
历史史实说明统一与团结是国家昌盛、民族兴旺的必要条件。
【自主学习】15′【巩固目标】26′要点一:伊斯兰教的创立1、背景:伊斯兰教产生前,多重危机使动荡不安。
2、时间:,创立者:。
3、传播过程:622年,穆罕默德在建立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政权。
630年,穆罕默德率领支持者占领,631年,大多接受伊斯兰教。
632年,穆罕默德去世葬于。
伊斯兰教经典《》。
4、意义:穆罕默德以为纽带,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建立了。
同时形成了阿拉伯文明,对以后的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要点二:阿拉伯帝国的扩张1、穆罕默德死后,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到8世纪中期,形成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
在征服和扩张的过程中,阿拉伯完成了向封建社会的转化,定都巴格达。
2、阿拉伯人的对外扩张促进了的传播,奠定了的疆域基础,导致了中古时代文明格局的演变。
阿拉伯人不断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产生重要影响。
3、1258年,西征的军队攻入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
要点三:阿拉伯帝国的文化成就1、在伊斯兰教产生以后的几个世纪里,阿拉伯人不断,并加以,逐渐形成阿拉伯文化。
这种文化的特点:、。
2、影响:(1)这种文化的开放性使其迅速发展,并融合了多种古代文化,成为古代人类文明宝库中的瑰宝。
(2)阿拉伯帝国在文学、科学、建筑和艺术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3、成就: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中心有:、、。
文学代表作:。
建筑艺术代表作:【知识积累】2 ′1、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政权,伊斯兰教经典是《古兰经》。
穆罕默德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把阿拉伯各部落同意为一个强大的民族,完成了传播宗教信仰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双重使命;阿拉伯国家和阿拉伯文明,对以后的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师大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 阿拉伯帝国

5.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曾有过辉煌灿烂的上古
A 文明。下列属于上古亚非文明内容的是( )
①金字塔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种姓制度
④雅典民主政治
⑤阿拉伯帝国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⑤
D. ①③④⑤
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 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粮等都 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伊斯教的创立:公元7世纪产生于①_____阿__拉__伯_____半岛,创始人是
②___穆__罕__默__德____,完成了③_传__播__宗__教__信__仰__和_建__立__统__一__国__家__双重使命。
穆罕默德 阿拉伯半岛
探究二:阿拉伯帝国
穆罕默德的继承者哈里发为了争夺商路和土地发动了大规模 的对外扩张战争。先后征服西亚、北非、西班牙和中亚等地, 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
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西12临))继鼎欧 洲承盛者:8世称纪为中:叶哈—里9发世(纪先黑中知海叶北与的接里继海承者)
阿材拉料二伯:人恩格担斯当则在了《德国农民战争》中明确指的出角:“色…,…现 为在世已经界毫文无疑化义的地证发实展了,作火出药是了从卓中国越经贡过印献度。传给阿拉伯
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
根据材料,评价阿拉伯人在世界文化史上的作用。
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 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 卓越贡献。
B.埃及 D.阿拉伯帝国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如图是哪个宗教的著名活动场
所?( A )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佛教 D.道教
4.将中国古代造纸术等重大发明及古印度人发明的
“0—9”十个数字符号传播到欧洲,在不同文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阿拉伯帝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伊斯兰教的建立及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2)了解阿拉伯帝国的文化成就及对世界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
学生阅读课本内容,能讲述伊斯兰教产生的过程。
学生讲述天方夜谭的故事,感受文化相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及成就,感受文化的相互交融。
教学重点:伊斯兰教的产生及作用。
教学难点:战争对文明的影响。
一、情景导学
出示巴基斯坦和土耳其国旗,提问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有什么寓意?
学生讨论、回答。
二、探究自学
1.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该教义宣传主神为宇宙天地间唯一的真神和造物主,凡是信仰伊斯兰教者被称为,最高的经典是。
2.穆罕默德去世后,阿拉伯人将阿拉伯半岛扩张为地跨三洲的________。
3.阿拉伯人将古印度人发明的数字传入欧洲,称作__________。
4.阿拉伯杰出的民间故事集是_________。
5.阿拉伯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是_________。
根据预习提纲检查预习情况
明确目标:(多媒体出示)略
学生解读目标,明确学习要求
学生看书回答。
三、交流互学
1.学生展示自我探究成果,交流提升。
2..伊斯兰教创立的时间、伊斯兰教一词的含义是什么?伊斯兰教是怎么创立的?
四、点拨助学
蒙古帝国灭亡阿拉伯帝国后,黄金家族的孩子们都在学习古兰经,说明什么?五、测评固学
1.巩固内容:学生总结本课内容。
完成表格。
2.达标测试:记忆重点,完成同步测试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