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习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北地区的饮食习俗

淮北以产杂粮为主,饮食习俗历来主食以面食为主。一般一日三餐,早、午饭多为稀饭、馍(卷子、馒头、烙馍),晚饭多为面条之类。面食种类很多,烙馍较为人们喜爱。过去,一般农家吃高粱面、玉米面、山芋干面等杂粮面和面食,蒸窝头、蒸花卷、贴饼子,或勾稀饭;配以红薯,红薯或烤而食之,或煮稀饭食之。一般农户只在麦收后短期内或逢年过节时,方能吃点麦面,称为“好面”。20世纪80年代后,城乡人民主食即以麦面和大米为主了。豆杂面擀面条,农民多作为晚饭。

过去,淮北人早饭多吃自腌咸菜和酱豆。冬天有一种常备的腊八菜,以葫萝卜、葱、蒜等加醋、盐闷制而成。特别是农家自制的臭豆,用麻油调匀,味道甚为可口。农家早晚以自家腌制的咸菜(酱豆、萝卜干、腌辣椒之类)佐餐,午餐多是炒些萝卜、白菜、豆芽、豆腐一般的蔬菜。只有待客或逢年过节时,才买肉杀鸡,吃点鱼肉。

近年肉蛋之类的荤菜逐渐增多。城市居民的中餐菜肴较为讲究,一般家庭有荤有素。菜肴的口味一般偏爱咸辣。现在,生活改善,饮食结构有所变化,长年吃麦面,平常日子也吃些肉类。

现在城乡之间在饮食上稍有差别,主要体现在菜肴的多少,食米的多少以及口味的追求方面。

馒头

馒头又称大馍、卷子,因形状不同而得名,原料是麦面,放硷水或老面头发酵后上锅蒸成。在北方,馒头是最大众化的主食。

烙馍

淮北人最爱吃烙馍。烙馍用未发酵的面(白面)烙成,圆形,直径约1尺,厚薄如道林纸,两面皆有鼓起的大小气泡。如果是纯麦面所做,圆圆的,白白的,糊花点点,非常美观。烙馍很好吃,咬在嘴里松蓬蓬、干生生,又有弹性又柔软。如果有鸡蛋、香油,摊在烙馍里,再放鏊子上烙,就更好吃。烙馍搁得时间长,发干变硬了,就用水湿湿,做菜时放在菜锅边上蒸一下,吃起来又软和又有菜香味。用烙馍卷上各种菜肴,也有用两张单饼拼合在一起,中间夹些青菜或鸡蛋烙熟后叫“菜合子”,吃来味道更佳。

拍打

俗称“龟打”。用高粱面、玉米面、山芋干面、豆杂面做成面团,略略拍按,成约1厘米厚、碗口大小(或约龟背大小),放在锅内或鏊子上。有时也用少许麦面包进杂面做成,便于下咽。随着杂粮在主食中的日益减少,农村也渐渐绝迹。

喝饼子

如巴掌大小,烧菜时,锅中略多放些水,将面饼贴在锅内壁上沿一圈,盖上锅盖焖菜,菜好时,饼也就蒸熟了。表面松软,背面贴锅的一面结成一层黄壳,脆香可口。

窝窝头

均以杂粮面蒸成,其中山芋干面做的窝头香甜、筋软可口。亦或将窝窝头切成片炒炒吃,别有味道。过去杂粮多,主食离不开窝窝头,而且菜少,多蘸点辣椒酱吃,故有“窝窝头,蘸辣椒,越吃越添膘”之说。面条

面条也是淮北人喜爱的食品,多用麦面制作。面粉加水和匀达到一定的硬度和柔软度后,放在案板上揉搓,揉透,用擀面杖擀成大大的薄片,折叠后用刀切成细条状即为面条。建国后,出现机械类的面条机,制作出的面条长短、粗细一样,称为挂面。有的食品厂也专门生产挂面,晾干后包装成一斤一卷在商店销售。

吃面条俗称吃汤,清水放入葱、姜等调味品,开锅后放入面条,经两滚(水沸)或三滚(水沸)后用漏勺捞出,浇上醋、酱油、盐、味精即食。喷香爽口,吃着舒服。

旧时,淮北农村用杂面做面条,有豆面条、绿豆面条。豆面黏度不够,制成的面条易断,俗成豆茬面条,黄豆油大,豆茬面条香;绿豆面粘性大,面条细,吃起来筋道;豆茬面条和绿豆面条都比麦面条贵,稀缺,平时很少吃。为老人祝寿时必吃面。

水饺

水饺,此地称扁食,又称包饺子。旧时,一般过年节才吃。饺子馅主要是猪肉和红萝卜,配以葱、姜、辣椒、芫荽等辅料,混合剁成泥状。

用死面擀成5-7厘米大小的圆片,包前浇上酱油、醋、麻油和其他香料,随吃随包。开锅煮熟后即食。或食时粘调料。称为荤饺子。饺子做工细、精,程序复杂,用料考究。食起来香喷喷,有风味。

现在,也有用鸡蛋、芹菜或其他青菜脱水后做馅的,称为素饺子。

还有一种叫包角子。正月十五点花灯,要包角子。旧时,生活艰苦,人们吃的东西少。初冬,收红萝卜时便把萝卜缨子留下,晒干,用来剁碎洗净包角子。角子个大,用20厘米大小厚度在2—5毫米的面皮包,配以葱姜辣椒等调料,营养成分不高。吃上几天,聊以过节。现在乡间早点铺还有卖,调料已加入荤油。

二抹头

介于干饭(米饭)、稀饭(米粥)之间的稠米饭。可咸可甜,是生活困难时好做的一种饭。

米饭

过去,淮北没有米饭。随着对外交流的扩大和南方人的涌入,这里人开始吃起米饭。做米饭很简单,用清水滔净后的大米放锅里,水面盖住大米。封锅后开煮15分钟左右即熟。淮北(人)属北方文化体系,不习惯米饭,吃不饱,往往还要配以杂食。不过,清水米稀饭倒颇受欢迎。溶肉汤或肉菜浇在米饭上成为爱吃米饭的喜好,成为盖浇米饭。其它如干饭(米饭)、稀饭(米粥,其中小米粥较有特色)、马糊、卷子、煎饼等,各地大致相同。但近年来,城市中快餐类增加了用小麦

面做的煎饼,而过去玉米面煎饼却少见了。

馓子、焦叶子

馓子是面食的一种。把面拉成细细的面条,缠成一束,放在油里炸,即成馓子。馓子可干食,也可放糖冲开水成馓子茶。

把添加芝麻和盐的面皮放在油锅里炸得酥脆,称“焦叶子”,也是本地人喜做的传统食品。

叠糖

腊月二十四、春节时一般人家喜欢叠糖。是用红薯熬成糖稀,掺炒面卷成卷,切成长方块,食之和淮北酥糖点心相似。

淮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着丰厚的民间文化、民俗资源。作为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其挖掘、整理,可以加深了解淮北地区人民的生活方式,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对加速城市转型,扩大城市对外文化交流、利用传统民俗资源开发富于地域特色的旅游项目、丰富人民群众文化娱乐生活,推动淮北市精神文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随着高科技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迅猛,淮北地区的民俗文化项目有的受到破坏,有的甚至处于面临失传的景况。对这些行将消逝的历史风景的抢救,已迫在眉睫。

市地方志办联合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市委宣传部的大力关怀和指导下,从2005年底开始运作,成立了《淮北民俗》编委会,编者从民俗学的视角切入,以淮北现代民俗为主,兼顾淮北地区古代民俗。

《淮北民俗》一书民俗内容可谓琳琅满目,包罗万象,应当说是我们了解淮北民俗、了解淮北地域文化的权威读本,从今天起本报将陆续刊出,以飨读者。

古今服饰总的趋势是由繁到简。

夏装

过去,夏装多为粗布。后来,洋布进入中国,人们穿起洋布做的夏装。色彩也比较单调。上世纪80年代后,男女背心曾流行过一段时间。人们穿起的确良衬衫和的确良裤子。再后来,各种各样的化纤衣料开始流行。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女性时兴穿裙子,上穿短袖衬衫。现在,女性的衣着更加斑斓,短背心、吊背服配上花花绿绿的裙裤,构成街头亮丽的风景。纱布裤子、褂子,凉快,不贴皮。好洗,这边洗,那边摆摆就干了。

冬装

过去,冬装都是棉袄、棉裤。男穿青,女穿蓝。上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穿笼袄褂、笼袄裤。80年代后,开始穿皮衣,近年又着西服,内配毛衣。

上衣

清末,淮北地区一带男子不论青壮年,均穿长袍马褂,也有着长衫、坎肩的。大腰筒裤,颜色多为蓝、黑色,富有者有蓝紫色,夏天多白色。农民多穿左大襟或对襟衣服,多穿短装,扎腿、束腰。文人学士、乡绅富户多穿长袍马褂,纽扣整齐,两袖肥、长,不束腰,不敞怀。辛亥革命后,人们服装的质量和式样不断发生变化。城市富商渐次着起制服礼帽,西装革履。富贵人家男子多数只穿长袍,不穿马褂。冬季多是绸缎、毛皮;夏天,长短衫非绸即纱。农民和城区贫民,无论冬夏,多着家织土布短装。1927年以后,中山装、学生装开始出现在街头,但绝大多数人仍穿长衫,年节期间、庆吊、拜友做客时,须外加单马褂。中青年爱穿蓝色,夏季上衣以白色为主。青年学生则穿童子军服和学生服。

妇女上穿大襟袄、大襟衫,腰系长裙,下穿长裤。不论男女,长裤均为大腰裤,称为“大裤裆”。清末,一般上装为右开襟褂,中青年多紧身,老年袖口肥大,长至臀部,服装颜色多为蓝、黑、青、紫,嫁时着大红色。妇女渐次着旗袍、罗裙,穿高跟鞋。

建国后,长衫大褂逐步绝迹。男性由列宁装、中山装发展到西装;女性有列宁装、春秋衫、两用衫、轻便衫以及各式各样的女裙等。

“文化大革命”中,青年人流行军装和工作服。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工作服渐渐不流行,军装虽不如原来盛行,但至今类似警服等草绿色服装在部分青年中仍然穿着。

70年代末以来,衣服的色尚朝五彩缤纷发展。90年代后期以后,服装款式变化比较多,西装、滑雪衫、T恤衫均先后流行起来。

裤子

清末,一般女性下穿大腰筒裤,扎腿(即用布带在脚踝处将裤口扎紧),服装颜色多为蓝、黑、青、紫,嫁时着大红色。男性穿大腰筒裤,颜色多为蓝、黑色,富有者有蓝紫色,夏天多白色。农民多穿短装,扎腿、束腰。老年人多尚黑色。随着中山装的流行,蓝色已成为主要时尚。但农村老人,尤其是老年妇女,仍穿黑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