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四首》ppt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2张PPT)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2张PPT)

这篇作品在布局上有一个
品 显著的特点:前三行全是写景,
读 用名词构成一幅凄切恸(tòng)
赏 释
人的图画。“枯”、“老”、 “昏”、“古”、“西”、 “瘦”等词语的色彩情调都贴
切的衬托出天涯游子的心情。
且听风吟阁
1.听读,感受语言 之美,并给发音不准的 生字词注上拼音。
2.自由朗读,要求: 读准字音,声音洪亮。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接着山岛写草木,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得尤其出色。 从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 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像。这 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 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 何等气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上 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哪些语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视野广阔,也能见出诗人 胸怀之博大,但跟后一部分比,气象则略逊一筹。“日月 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 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用生动形象地语言把“秋风萧瑟,洪 波涌起”的画面描述出来
(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 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大海边,面 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 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马致远
作者生平馆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散曲家。他与 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 所作杂剧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 《黄粱梦》等15种。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 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 沙秋思》最为有名,元曲中的“绝唱”,元 人誉为“秋思之祖”,元人周德清誉之为 “秋思之祖”。近代王国维赞其“寥寥数语, 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优质课件(共44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优质课件(共44张PPT)

诗人当时正处在事业的最高峰, 削平了北方群雄,统一了北方。《观 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 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 操,登上碣石山,心情像沧海一样难 以平静。他将自己的宏伟抱负、阔大 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 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 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 秀作品。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庆幸的很, 用诗歌来表达我的志向。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 现实的?哪些诗句是写想象的?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诗人的博大
胸怀?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 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实写) 的?哪些诗句是写想象(虚写)的?
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 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杨花 漂泊无定 子规 不如归去

写景
离愁别绪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主题:借明月表达对友人不幸遭遇 的深切同情与安慰之情。
明月 陪伴友人
} 抒情
关怀、思念
本诗主旨:
通过对暮春时节景物 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不 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切 之情。
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1-2句):
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是 诗的线索,以下十句写观海所见。
第二层(3-8句):
描写海水和山岛。从大处落墨,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大海那 种苍茫动荡的气势。这一层全是写实景。是作衬托用。 第三层(9-10句):
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字可以看出。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 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 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何等气魄!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课件 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共71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课件 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共71张PPT)

写作背景
此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 年(207)秋。公元207年, 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 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 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石 山,诗人登高望海,在他 事业的最高峰,留下了这 千古传颂的名篇。
整体感知
掌握重点生字词。 感受《观沧海》所描写的画面, 翻译诗的内容。
观沧海
临:登上 以:用来 澹澹:形容海水摇摇晃晃的样子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 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是一致的,真是读其诗如见其人。
二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作者简介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散曲家。他
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 大家。所作杂剧有《汉宫秋》《青衫泪》 《荐福碑》《黄粱梦》等15种。在他的作 品中,更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 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曲 中的“绝唱”,元人誉为“秋思之祖”, 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近代王 国维赞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 境”,是“小令之最佳者”。
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西下”进一步点明时间。“断肠人在 天涯”是点晴之笔,点明了人物,道出了游 子的情怀:游子远离家乡,孤独漂泊,秋景 苍凉,时近黄昏,怎不叫人痛断肝肠呢!前 四句写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均为最后一 句作铺垫。
板书设计
天净沙·秋思
枯藤 老树 昏鸦
景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悲怆愁苦 思乡之情
情 —— 夕阳 断肠人
主旨:这首小令寄情于物,通过对众多自然景 物的描写,抒发了羁旅天涯的人的凄苦愁楚之情。
写作特色
1.这首小令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语言极为精炼确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 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却描绘出诗情浓郁的画画, 创造出凄冷悲寂的意境。前三句句法结构完全相 同,全用名词和形容词,没有一个动词,描写了9 个形象,9个小景,每三个形象构成一幅小画面。 各句各以三个并列的偏正结构的词组组成整齐的 排比句,显得和谐匀称。马一语道破“某一种心 情”。也正因如此,这首小令被称为“秋思之 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
(2)不能改为"风顺"因为光"风顺"还不 足以保证“ 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 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 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 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26
请同学们自读本首小令,根据工具书和注释了 解作者及相关知识,然后与同学分享。
走近作者: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散曲家。他与关汉卿、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时光匆匆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抒情
淡淡的思乡愁绪
说说你对“海日生残夜,江 春入旧年。”的理解。
海日
时序交替
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品味探究
请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思考颌联描写了 一幅怎样的图景? "风正”能否改为“风 顺”?
(1)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 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
观景之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 从大处落墨,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 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接着山岛写草木,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景身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 得尤其出色。从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 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 涛拍岸的声音。

王龙 昌标 龄遥 左有 迁此

预习检测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 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雄奇豪放,想象丰富, 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构成其独有的瑰丽绚烂的 色彩,富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代表作品有《将进酒》
《行路难》 《梦游天姥吟留别》 《蜀道难》 《望庐山瀑布 》 《月下独酌》等。有《李太白全集》。写作此诗的缘由 从题目中可以看出,其中,左迁,即降职之意。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 课件 (共59张PPT).ppt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 课件   (共59张PPT).ppt

合作探究
曹操“观”到了什么?(诗中哪几句是他看到的景象?)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归纳:海水、海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
210 01
合作探究
“水何澹澹”和“洪波涌起”都是写海水,是否重复?
“水何澹澹”写风平浪静时; “洪波涌起”写大风大浪时。
210 01
疏通诗意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不住地啼, •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
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 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210 01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作者所寄的是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明月”带去的是对好友长 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
4.在本诗中,李白为什么要以“明月”入诗?
“明月”除了有普天同照、能够把心儿 带给朋友外,更能表现友谊的纯洁,表明王 昌龄人格的高洁。
210 01
整体感知
5.“直到”的“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表现了作者盼望自己的心意早日到达朋友身边的焦急的心情。
明月虽可寄托,但这份情意送到朋友身边毕竟需要时间,作者希望 早一点把自己对友人的牵挂与安慰之情送到朋友身边。
210 01
合作探究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有几层意思?
借景抒情。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三层意思。 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 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 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 三是说,人隔两地,难以相从,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 与,别无它法。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31张PPT)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31张PPT)
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 在秋风夕阳中一派灰暗;
2、对比手法 一面是“小桥流水人家” 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

写作手法
两相对比更反衬出沦落异乡的游子的孤独,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3、静动结合
作者将相对独立的事物纳入一个画面,形成动与静的相互映衬:
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 的幽静。
诗歌分析,体会意境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抒情。抒发了作者寄情明月,托月送友的情怀。 明月:表达思乡之情的代表性景物。 拟人、想像奇特,与明月寄送情感。 ④随风直到夜郎西——抒情。抒发了作者寄情明月,托月送友的情怀。 (这两句成为送别友人的千古名句) 借景抒情
有道是“明月千里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 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 友人并不孤单的一种情怀……所有这些,真切地传达出作者得知友人 遭贬后的心灵震撼,以及由此而引发出来的强烈的主观感情。
颈联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景——点明时令
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即将天亮之时。
驱尽黑暗、赶走严寒,
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飞逝,暗含思乡盼归之情 新生事物必然发展
尾联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抒情——思乡之情
“雁足传书”
手法、情感品析
首联: 青山外,绿水前
——想像,暗含奔波劳苦之意
次 北
颔联: 潮平岸阔,风正帆悬 ——白描
前三句全属写景,但又句句写出游子的客愁和乡思。
4、景物烘托 “枯藤”一句写秋末之景,渲染萧瑟意境,含蓄表示出游子无家可归之意。
“小桥”一句推出幽雅恬静的画面,更加引动游子的乡思。
“古道”一句写古道荒凉、西风骤起、马因跋涉而累瘦,侧面反映游子客途孤苦。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课件(共61张PPT).ppt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课件(共61张PPT).ppt
描写了海水、山岛及山岛上的草木。 借助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 星辰的壮观景象。
观沧海
“观”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诗人 登山的所见所思。体现了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若”字为人称道,说说好在哪里。
观沧海
两个“若”字,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是诗人自己的 想象。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襟、豪迈的气概以及统一天下的 雄心壮志。
• 意象赏析题目主要考查抓住关键词句,识别诗歌意象,根据体现 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句子概括诗歌意象特点;结合诗歌主旨分 析诗人选取意象的用意;分析意象在表情达意方面方面的作用与 效果。


曹海

作者介绍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pèi)国谯(qiáo)
县[今安徽亳(b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文学常识:绝句 绝句,四句一首,短小精悍,是唐代流行起来的一种诗 歌体裁,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 言绝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属于七言绝 句。
创作背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新唐书·文艺列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是因为“不护细 行”,也就是说,王昌龄被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 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后,写了 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歌,从远方寄给了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
写景——杨花、子规 叙事——左迁 抒情——愁心
同情 关切
次 北 固 王山 湾下
走近作者
王湾
次北固山下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 人。唐玄宗时,官任荥阳主簿、洛阳尉等。现存 诗不多,其中较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奉使 登终南山》。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36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36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22
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我)在这遥远的地方 写下这首诗寄给他
扬花落尽了子规鸟儿哀啼, 听说去龙标还要逾过五溪。 我把这颗愁心寄托给明月, 随君好友你一直到夜郎西。
23
} 杨花 漂泊无定
子规 不如归去
写景 离愁别绪
明月 陪伴友人 } 抒情 关怀、思念
主题:表达了朋友的关切和同情
24
诗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 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 (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正确顺序(1)(4)(3)(2)
35
柴扉工作室
36
笔,与下面的三
句相映照,起到
强烈的反衬作用。
31
断夕古 肠阳道 人西西 在下风 天,瘦 涯马 。。
“夕阳西下”进一步 点明时间;“断肠 人在天涯”是点晴 之笔,点明了人 物,道出了游子的 情怀:孤寂愁苦的 思乡之情!
32
枯藤 老树 昏鸦 写景: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西下

秋 思
14

次北固山下


王湾
音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5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旅途在青山之外,自已乘坐的船正在绿 水中向前行。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 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 正正地高挂着。
• 元曲
杂剧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共40张PPT)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共40张PPT)

在官渡打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
一了北方。他善诗歌,借诗篇抒发自己的
政治抱负。其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壮,是
文学史上建安文学的开创者。
写作背景:
东汉建安年间,曹操以少胜多,击败了在北方的对手---袁绍,
袁绍残部逃到乌桓,曹操乘胜追击,征讨乌桓,东汉建安12年,
即公元207年,曹操挥鞭北指,所向披靡,大败乌桓。归途中,
2.我来说说诗歌大意。
3.找出《观沧海》中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实写景和虚
写景的句子,分析其作用。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歌大意
向东登上碣石山,来饱览这壮观的大海。
海水波涛汹涌,山岛高高耸立在海面上。






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重点
《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
文理解、默写 。
难点
句子赏析(画面、炼字、情感等)。
考点
重点诗句默写、赏析。
目标
1.背诵并会默写两首诗歌。
2.找出诗文中的名句与重点语句,注意把握相关诗
句的画面、炼字、情感等赏析。
3.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
哪几句是动态描写,哪几句是静态描写?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实写
“涌”:写出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赞叹。
动静结合,动态的海水和静态的山岛草木相结合,显示了大
海的壮阔。
思考(三):哪个字说明了这句话是虚写?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8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85张PPT)

灿烂:光彩耀眼的样子。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庆幸得很呐,就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愿志向。
幸甚至哉:幸运得很,好极了。 幸,幸运。 至,达到极点。
以:用。
咏:表达,抒发。
精读细研
4 古代诗歌四首 /
反复朗读诗歌,全诗以哪个字统领全篇?作者观 到的景象有哪些?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碣石”点明地点,“观沧海”点明事件。 这两句写出了登临的地点和目的,显示了诗人的 壮阔胸怀。“观”字统领全诗。
合作探究
4 古代诗歌四首 /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奋发昂扬的精 神,抒发了诗人渴望统一全国、建功立业的 豪情壮志及远大抱负。
课堂小结
概括主题
4 古代诗歌四首 /
这首乐府诗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 景象,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奋发昂扬的精神,抒发了 诗人渴望统一全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及远大抱负。
这首诗借描写暮春景色,叙述好友被贬之事,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的遭遇的关切、同情, 以及因朋友远去偏僻之地而产生的深深担忧之 情。
课堂小结
主题思想
4 古代诗歌四首 /
这首诗通过描写暮春的景象,表达
了诗人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
情和关心。
写作特色
4 古代诗歌四首 /
❶想象丰富,笔势灵动。
第三、四句发挥奇特的想象,把明月想象成能 够寄愁心的载体,托明月以达情,气势超逸,笔 势灵动,使全诗创设的意境更加悠远,一时之间 分不出谁是李白谁是明月,明月已成为李白的 化身,形影相随地送老朋友前往贬谪之地。诗 人通过想象将明月人格化,使其具有人的思想 情感和行为动作,这正是诗歌的独特之处。
博大胸襟 建功立业

七年级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精品课件(共90张PPT)

七年级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精品课件(共90张PPT)

这首诗描写暮春景色,叙述 好友被贬之事,表达了诗人 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关切同情 ,以及因朋友远去偏僻之地 而产生的深深的担忧之情和 表达了对朋友的安慰。
我十分庆幸,可以用这首诗歌来歌吟自己此刻的心志。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的?
2、这首诗写了哪几个诗句是写 现实的?哪些诗句诗想像的?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 博大的胸怀?
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 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哪几个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
了较好成绩。现将完成的各项工作汇 报如下: 一、林业工作完成情况
(一)抓好植树造林绿化工作,确保各项 任务按 时完成 。造林 绿化是 维护和 改善生 态 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功在当代、造 福子孙 的伟大 事业。 大力植 树造林, 对于保 障 农牧业稳产高产,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 快山区 脱贫致 富和奔 小康, 改善对 外开放 的 投资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 面进步 都具有 十分重 要的意 义。为 此,我们 通 过早行动,早部署,及时把今年春季植树 造林任 务层层 分解, 把责任 落实到 人,做到 地 块、苗木、资金、人员四到位,为植树 造林工 作开展 打好基 础。通 过广泛 宣传,大 力 开展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活动,人民群众 改善环 境、美 化家园 意识不 断增强, 参与植 树 造林热情不断提高,为×区植树造林工 作全面 开展营 造了良 好的舆 论氛围 和提供 了
发(情)、哲理(意)表达 答题的一般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方法或者写法。 2、结合诗句阐释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 3、归纳这种手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或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或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即:指明写法+阐释句意+归纳效果+情感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1张PPT).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1张PPT).ppt

心,气魄雄伟,苍劲悲凉。
资料助读
了解乐府诗: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音乐管理机构,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 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后人统称为汉乐府。
后来乐府成为了一种诗歌体裁,也就是乐府诗,如《观沧海》。
理解诗意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dàn
sǒng zhì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观

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
简 介
奇绚丽,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
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代表作品:《将进酒》《望庐山 瀑布》《蜀道难》等。有《李太白全 集》。
资料助读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人(今陕西西 安)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 王之涣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多写当时边塞军旅 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过五溪,被贬荒远,道路艰辛,表现出诗人对好友的同情与关心。
赏析诗句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明月在古诗中常用来寄托诗人对恋人的相思,对家人、朋友的怀念。作者所 托明月,寄的是对好友被贬谪的同情和长途跋涉的担忧。
可是月亮怎么能替作者送出愁心,伴随着王昌龄奔赴夜郎以西呢? 拟人和想象,把明月当作自己的使者,善解人意的伴随在好友身侧,表达了 对友人的同情、关心和思念。
诗人看景色时的视角是怎样的? 诗人此时位于江的正中,向远处望去一片开阔。(远景) 诗人抬头望向悬空的船帆。(近景)
赏析诗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夜色还没消退,红日已经从海上升起;旧年还未过,江上新春已经到来。
颈联中的“生”字,可以换成“升”吗?
“生”有孕育生命之意,而“升”仅仅指垂直的运动变化。作者用“生” 一字拟人化,赋予“海日” 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本句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用“残夜”“旧年”象征旧事物,用“海日”“江春”象征新事物。揭露深刻 哲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75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75张ppt)
观沧海 听 秋风萧瑟
全景、动静结合、
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近景、静态


动态,展现了大海的 惊人力量和宏伟气势

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互文、夸张
描绘出了大海吞吐日月、 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
虚 写
3.诗人写“树木”“百草”有什么作用?
作者虽写观海,但并不单纯地写海。 用山岛上的“树木”“百草”来点染、 烘托大海,衬托大海的生机勃勃、欣欣 向荣。
相同之处。
从天边吹来阵阵凉风,你现在
天末怀李白
的心境怎么样呢?
杜甫
不知道我的书信你何时才能收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到?只恐江湖险恶,秋水多风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浪。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创作诗文最忌讳坦荡的命途,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奸佞小人最希望好人犯错误。
你与沉冤的屈子同命运,应投
6.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 什么写作手法吗?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联属于 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 用的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7.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尾联运用典故,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见 北归的大雁掠过晴空,便借“鸿雁传书”来慰藉家人,使全诗 笼罩在一层淡淡的乡愁之中。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诗 在写法上有何特点?写出了作者在观沧海时的什么感受?
借助奇特的想象,通过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 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创作背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 盘踞在北方边塞地区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 了北方;九月,他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 秋思
2024/11/8
四言体乐府诗
2024/11/8
作者简介
曹操,即魏武帝。三国时政 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 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市)人。善 诗歌,其诗大都抒发自己的政治 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 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的 散文亦清峻整洁。与其子曹丕、 曹植合称“三曹”。
意 叙事


诗 如 其 人
阔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动静结合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静景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动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博大胸怀
建博 功大 立胸 业怀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表现手法
主旨这:首写景抒情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
李白
2024/11/8
作者简介
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 肃天水)人。他是我国文学 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还有“诗仙”之称,著有 《李太白全集》。
文体知识
古诗
古体诗 近体诗
绝句(四句)
五言绝句:简称“五绝” 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律诗(八句)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 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写作背景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 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被后人誉 为“七绝圣手”。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 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 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 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 ,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 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4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44张PPT)
乡海潮 客 书日平 路 何生两 青 处残岸 山 达夜阔 外 归江风 行 雁春正 舟 洛入一 绿 阳旧帆 水 边年悬 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次 王北 湾固
山 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作者 简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品 读 欣 赏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不言思乡之情,而思乡之情自在其中。 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鸿雁传书的典故, 便想让大雁把他这游子的音讯带给洛阳家 乡。“乡书”、“归雁”与首联的“客 路”、“行舟”,遥相呼应,流露出身在 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使全篇 笼罩着一层清淡的乡思愁情。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品 读 欣 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客路”点明自已是客游在外,规定 了全诗的情调氛围,旅途在青山之外, 自已乘坐的船正在绿水中向前行。
次北固山下
(景中含理)
感:乡书 达 洛阳 (设问)(淡淡乡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沧海
jié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dà n
sǒng zhì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歌品析
诗句
叙事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内容
情感
观海地点和目的 兴味盎然,胜券在握 总写大海景象 总写山岛景象
动荡变化的时局需要一 个主宰沉浮的伟人 勃勃生机 乐观情怀
名句赏析: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跟诗人的乡愁有关。海日生残夜, 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 旧年,将赶走严寒。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 力。 • 哲理:新生事物是挡不住的,人应该对生活乐观、积极、向 上
思 考
6.诗中表达出的这种乡愁并不使人感到低 沉,请体会其中的道理。
写作背景
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的时 候,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远 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 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 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 的七言律诗,抒发了自己对春天西湖赞美 和热爱的感情。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断夕古小枯 肠阳道桥藤 人西西流老 在下风水树 天,瘦人昏 涯 马家鸦 。 。,,
• • • • •
划分节奏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学习内容
实 山岛竦峙 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写 景 虚 写
特写山岛之景 突出欣欣向荣景象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特写海面之景 席卷宇内,荡平诸侯。 突出惊涛拍岸景象 惊天动地
想象之景 突出大海吞吐日月, 开阔胸襟,一统 包蕴万千的景象 中国的抱负
诗意理解:
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 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 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 立业的远大抱负。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歌导读
1.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路线游览钱 塘湖的? 2.诗中选取了哪几种景物来表现 初春的钱塘湖美景? 3.诗中的景物有什么特点?作者 是用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研习诗歌内容
• 1、统读全诗,从中归结出诗人的游踪。 • 诗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即游踪: 从孤山的北面到湖东的白堤。 • 2、我们说这首诗写的是早春的景象,是从哪些地 方看出来的? • 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 3、“水面初平”写的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说 “云脚低”? • “水面初平云脚低”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轮廓。 “云脚低”指白云重叠,和湖面上荡漾的波澜连 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研习诗歌内容
4、“几处早莺”有什么含义?为什么“争暖 树”?燕子啄泥衔草、营建新巢,从中能见出什 么? • 说“几处”,可见不是“处处”;说“谁家”, 可见不是“家家”。因为还是初春季节。这里的 “早”和“新”在意义上互相生发,把莺和燕联 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因为是“早莺”,所以抢着 向阳的暖树,来试它滴溜的歌喉;因为是“新 燕”,就会引起人们一种乍见的喜悦。
研习诗歌内容
• 3、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由于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食他 乡,久不得归,自然想到要借雁足给他传递家书。
名句分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清晨江上行舟,当残夜未全消退之时,一轮红 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露春意。 时光流逝,岁月无情,怎能不叫身在“客路”,时 当岁末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 这两句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的 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积极向上的艺 术鼓舞力量,历来为脍炙人口、“形容景物,妙绝 千古”(明·胡应鳞语)的名句。唐时,张说为宰 相时,亲笔将此联题于政事堂,令朝中文士作为楷 模。
钱 塘 湖 春 行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白居易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 堤 春 晓
曲 院 风 荷
平 湖 秋 月
断 桥 残 雪
柳 浪 闻 莺
花 港 观 鱼
雷 峰 夕 照
双 峰 插 云
南屏晚钟
三潭印月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继杜甫之后又 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所生活的七十多 年里,正是安史之乱后各种矛盾冲突急剧发展的 时期,也正是唐朝走向衰微的时期。错综复杂的 社会现实,在白居易诗中得到了较全面的反映。 今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 个方面:一是政治讽喻诗;一是以《长恨歌》《琵 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著有《白氏长庆 集》七十一卷. 代表作品还有:《买炭翁》《暮江吟》《长恨 歌》《琵琶行》等
古代诗歌四首追歼 袁绍残部,五月誓师 北伐,七月 出卢龙 寨,临碣石山。他跃 马扬鞭,登山观海, 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 触景生情,写下了这 首壮丽的诗篇。
曹操简介
曹操(公元 155 - 220 ) 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 军 事 家 和 诗 人 。 曹操雅爱诗章,好作乐府 歌辞,今存二十一篇。他的 诗歌散文清峻整洁,气魄雄 伟,慷慨悲凉,篇中抒发自 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 末人民的苦难生活。
写作特点: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研习诗歌内容
• 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 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 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 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像出船行的图景吗?为什么 要特别提到“潮平”? 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 长江之中。 “潮平”一语为下句中“江春”一语 作铺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