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基础理论[1]
物流基本理论学说与物流管理理论体系PPT(共35页)
1.运输时间的管理
减少运输时间: (1)减少运输距离。主要涉及仓库和物流中
心的选址。 (2)提高运输速度。
2.加工时间的管理
关键是压缩加工等待时间。需要注意: 批量的大小; 生产计划是否稳定均衡。
3.库存时间的管理
通过准时化、小批量和计划手段达到前 后工序的无缝连接,在追求零库存的过程中 不断降低库存水平。
在黑大陆中和冰山的水下部分正是物流尚待开发的领域,正是物流 的潜力所在。
“物流冰山”说的理由:
物流成本的计算范围太大。很容易漏掉 其中的某一部分。
运输、保管、包装、装卸、以及信息等 各物流环节中,以哪几种环节作为物流成本 的计算对象问题。
哪几种费用列入物流成本中的问题。
三、第三利润源说
第1利润源:物质资源的节约; 第2利润源:劳动消耗的降低; 第3利润源:物流
四、物流资源管理
(一)物流资源的概念: 狭义:物流企业、物流市场以及运输仓
储等物流基础设施。 广义:物流作业所依赖的资金、技术、
知识、信息、人员、场地、设备、设施、网 络等所有元素。
不是盲目发展和扩充物流资源,而是合 理地整合和集成物流资源。
(二)物流资源整合
1.物流资源整合的内涵
将本来相互联系却被分割开来管理的各种物流 活动,重新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过程。
手段: 科学合理制度的建立,流程的合理优化; 信息系统的使用。
2.物流资源整合方式
(1)客户资源整合。 建立客户资料,分析客户的购买行为,
对客户实施分类管理。留住老客户、发展新 客户。
物流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活动
(1)客户占主导地位:客户正在正在重新塑造商业 模式并转变我们的产业结构。
(2)客户关系非常重要:你现在或潜在的客户关系、 客户支持率将决定你公司的价值。
物流常见的基本理论
物流常见的基本理论物流的定义:2001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描述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各国学者或组织在不同的角度对物流这一概念有不同的定义。
然而,物流这一概念总的来说就是围绕着七个要素来进行表述的。
这七个要素是:产品(Product)、数量(Quantity)、条件(Condition)、地点(Place)、时间(Time)、顾客(Customer)和成本(Cost)。
因而,物流的实质就是将适当数量的产品,在适当时间和条件下为适当的顾客送到适当的地点,同时保持其适当的成本。
物流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客户需求与企业的目标。
按物流主体方的目的不同可将物流分为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
第一方物流是指生产企业或流通企业自己将产品或商品送到客户手中的物流运作,而不依靠社会化的物流服务。
第一方物流实际上就是供方物流,或者叫销售物流,是由供应厂商到其各个用户的物流。
第二方物流是指用户企业从供应商市场购进各种物资而形成的物流,实际上就是需求方物流,或者说是购进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相对于第一方物流和第二方物流而言的。
第三方物流指的是专业物流企业在整合了各种资源后,为客户提供包括物流设计规划、解决方案以及具体物流业务运作等全部物流服务的物流活动。
第三方物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第三方物流是合同导向的一系列服务。
第三方物流根据合同条款的规定,而不是根据临时需求的要求,提供多功能甚至全方位的物流服务。
②第三方物流是专业化、个性化的物流服务。
③第三方物流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物流服务。
④拥有第三方物流配送的灵活性。
物流管理内容包罗万象,包括订单处理、需求预测、生产计划、采购、包装、存货控制、装卸搬运、运输、储存、企业和仓库选址、物品回收、零部件及服务保障、废品处理、流通加工、配送、客户服务、物流信息等内容。
物流学基本理论课件
01
02
03
04
05
运输是物流系统中的核心要素,它负责将物品从一个地点转移到另一个地点。
运输
信息是物流系统中重要的管理要素,它负责收集、处理和传递物流信息。
信息
仓储是物流系统中重要的支持要素,它负责存储和管理物品。
仓储
包装是物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它对物品进行保护和标识,方便运输和储存。
遗传算法
遗传算法是一种基于生物进化原理的优化算法,它通过模拟生物进化过程来搜索最优解。在物流运输中,可以使用遗传算法来优化运输路线和运输量,以实现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运输效率的目的。
04
CHAPTER
物流信息管理
01
物流信息的特点
02
原始性:物流信息是从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产生并被记录下来的,是物流活动的原始记录。
01
02
03
06
CHAPTER
供应链管理理论
供应链是指从供应商开始,经过生产、制造、分拨、销售等环节,最终到达消费者的整个链条过程。
供应链主要包括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等环节。
供应链的构成
供应链的概念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管理是指对从供应商到消费者之间的所有环节进行管理,以优化成本、提高效率、增强整个链条的竞争力。
大数据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能够优化决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但也面临着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
总结词
大数据是指海量数据集合,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在物流领域,大数据可以用于优化运输路线、提高车辆调度效率、预测需求量等,从而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同时,大数据还可以为物流企业提供更准确的市场分析和预测,帮助企业做出更好的决策。然而,大数据也面临着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
物流基本理论课件
❖ 14、运输是一个多维性质的问题,在( ) 等各个角度上都很重要。
❖ A、经济 B 、社会 C、政治 ❖ D、哲学 E、数学 ❖ 15、物流中心在形成发展过程有以下特点
()
❖ A、人力资源迅速聚集 B 、主导产业迅速 形成 C、交通便利 D、资金迅速聚集
❖ E、本地居民大量迁移
❖ 16、现代物流的区域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 ()
❖
爱情,亲情,友情,让人无法割舍。21.1.222021年1月22日 星期五 4时26分42秒21.1.22
谢谢大家!
❖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因为相信而伟 大。2021年1月 22日星 期五上 午4时26分42秒04:26:4221.1.22
❖
让自己更加强大,更加专业,这才能 让自己 更好。2021年1月上午 4时26分21.1.2204:26Januar y 22, 2021
❖
这些年的努力就为了得到相应的回报 。2021年1月22日星期 五4时26分42秒04:26:4222 January 2021
❖ A、劳动时间的节约 B 、成本节约
❖ C、时间成本
D、资金成本
❖ 9、通过( )可以满足生产企业的“零库存” 生产要求
❖ A、上门供货 B 、提前供货 C、延时供货 D、准点供货
10、为了实现争夺市场和降低成本的双重目标, ( )称为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
A、物资管理 B 、资本管理 C、物流管理 D、劳动力管理
❖ 10、“物”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存在有一 段时间差,由于改变这一时间差创造的价值, 称作“空间价值”
❖ 11、“物”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存在有一 段空间差,由于改变“物”的不同场所存在 的位置创造的效用,称做“时间价值”
研究物流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2、信息论
信息论于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著名数学家申农首 创。
运用信息论的观点,把对象系统的运动过程抽象 为信息传递和信息转换的过程,通过对信息和反 馈信息的分析和处理,达到对系统运动过程的正 确认识和控制的科学方法,就是所谓信息论方法。
使之实现系统目标的一种方法。
特点是在系统控制过程中始终运用反馈的概念。 反馈的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向既定目标的行
动;二是对行动过程的了解;三是行动效果与既定目标的 比较。
应用反馈方法的关键因素仍然是信息的流动速度。
4.动力学系统建模方法
动力学系统理论提供了描述系统动态行为 和演化规律的模型,它特别适用于描述开 放系统的整体性、稳定性、适应性和演化。
§ 2.信息方法
信息方法是指运用信息的观点,把系统看作借助
于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处理而实现有目的 性运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特点:把信息的概念作为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础,
它完全撇开研究对象的具体运动状态,把系统的 有目的的运动抽象为一个信息交换过程。
§3.反馈方法
反馈方法是指用系统活动成果的信息,调整系统的活动,
所谓控制,即是控制者对受控对象所施加的一种 能动的影响或作用,其实质是保持或改变受控对 象的某种状态,使其达到受控主体的预期目的, 如质量控制和生产控制等。
具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说,控制论方法有下列几种:
1)黑箱方法。
2)功能模拟法。
3)反馈法。
4)状态变量分析法。
4、运筹学
运筹学是为决策机构在对其控制下业务活动进行决策时,提供以数 量化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物流学 基本理论
详细描述
企业需要定期评估物流战略的实施效果, 分析实际绩效与战略目标的差距,找出 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点。在此基础上,企 业可以对物流战略进行调整,以适应市 场变化和内部发展需求。评估与调整过 程需要充分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和市场环 境变化,以确保物流战略的持续有效性
和适应性。
04
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的基本原则
随着生产和流通方式的发展,物流学不断演变和完善 ,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
现代物流学的发展趋势是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 网络化,以适应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需求。
物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物流学的研究对象是物品从供 应地到需求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 卸、配送和信息管理等环节。
详细描述
某国际物流企业不断探索和应用新的 技术手段,如智能物流系统、无人机 配送等,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运 输成本,并增强了企业在国际市场上 的竞争力。
THANK YOU
感谢聆听
06
物流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电商企业的物流体系优化
总结词
通过优化物流体系,提高电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详细描述
某电商企业通过对物流体系进行优化,包括仓储管理、配送网络、运输协调等 方面的改进,提高了订单处理速度、降低了物流成本,并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案例二:某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实践
总结词
物流系统仿真技术
总结词
物流系统仿真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模型对物流系统进行模拟和优化的技术。
详细描述
物流系统仿真技术可以对实际的物流系统进行模拟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系统的运行情况和性能指标 ,从而进行优化和改进。通过仿真技术,企业可以在实际投入之前对系统进行评估和调整,减少不必 要的损失和风险。
第二章 物流基础理论
第二章物流基础理论第一节物流概述一、物流(一)物流概念1、“物流”一词的发源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PD,其意是实物分配)一词1915最早出现于美国人阿奇·萧的《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
二战中,围绕战争物资的供应,美国军队建立了“后勤(Logistics)”,经不断演变,Logistics(现指“物流”)逐渐取代了PD,成为物流科学的代名词。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从国外引入“物流”概念,80年代开展物流启蒙和宣传普及,90年代物流起步,本世纪初物流“热”开始升温。
2、定义国内外的几种较有代表性的定义如下:“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移动,是创造时间价值、场所价值、和一定加工价值的活动。
”“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即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
”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为:“物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的有机结合。
”3、物流业与储运业的主要在三个方面存在差别(二)物流与流通1、流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2、流通的内容(1)商流与物流的涵义流通过程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产成品从生产者所有转变为用户所有,解决所有权更迭问题。
——即商流二是要解决对象物从生产地转移到使用第一实现其实用价值,也就是实现物的流转过程。
——即物流也就是说,流通包含商流与物流两个部分。
物流活动不改变“物”的性质、尺寸和形状,但可创造空间价值与时间价值。
(2)商流与物流的关系物流是产生商流的物质基础,商流是物流的先导,两者总是相伴而生与相辅相成,密切配合,缺一不可。
是流通的两个组成部分。
3、商物分离商物分离的模式,如书P27图2—2所示。
商物分离的特点、优点和方式二、物流的分类1、按物流的层次和作用可分为:社会物流、行业物流、企业物流三类企业物流又可分为: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分销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四种。
物流学概论重点1
第一章物流基础一、物流的定义(重点)定义:物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休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名词解释)对物流的认识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流中的“物”既包括有形的实体产品,也包括无形的服务;2、物流中的“流”是从起始点向最终点的动静结合的流动过程;3、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追求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数量、用正确的价格、把正确的产品或服务送到正确地方的正确客户手中。
物流信息在完成这个过程中的作用特别重要。
4、存在对物流活动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计划、实施、协调与控制。
二、物流的分类(一般)从物流在经济中的运行角度可划分为宏观物流与微观物流从物流的服务对象角度可划分为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从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角度可划分为国际物流与区域物流;从物流活动的运作主体角度可划分为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从物流活动所使用的技术方法角度可划分为一般物流与特殊物流。
三、宏观物流与微观物流的关系(重点)(1)内涵不同。
宏观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从社会再生产总体角度认识和研究的物流活动。
宏观物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物流总体构成,物流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等,是从一个总体上看物流而不是从物流的某一个构成环节来看物流。
微观物流是指消费者、生产者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
在整个物流活动之中的一个局部、一个环节的具体物流活动也属于微观物流。
(2)领域不同。
一般地,在大空间范畴内发生的物流活动,往往带有宏观性,属于宏观物流;在小空间范畴发生的物流活动,往往带有微观性,属于微观物流。
宏观物流,包括社会物流、国民经济物流、国际物流。
微观物流的研究内容贴近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包括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及废弃物物流等。
(3)研究特点不同。
宏观物流:综合性和全局性。
微观物流:具体性和局部性。
四、区域物流(名词解释)区域物流就其地理概念而言,较国际物流的范围为小,即在某一地区内所进行的物流活动。
现代物流概论之一物流基础
商流
批发、零售、网上购物
流
物流
通
活
动
资金流
运输 保管 装卸搬运 包装 流通加工 配送
转账、支票、现金支付
信息流
信息收集、传输、分析、应用
流通辅助活动:金融、保险、标准化等
• (1)商流.对象所有权转移的活动称为商流.
• 商流的研究内容是商品交换的全过程,具体包括市场需求预测、计划 分配、与供应、货源组织、订货、采购调拨、销售等.其中既包括贸 易决策,也包括具体业务及财物的处理.
• (2)20世纪50年代进入了大批量50年代进入了大批量……
• (3)生产中的物流系统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也趋向柔性化和自动化,计算机 控制软件的研究开发成了物流技术发展的新标志.
• 1.1.2物流分类
• 按照物流系统的作用、属性及作用的空间范围,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物 流进行分类,分类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研究.
分放
厂外运进 原材料 直送 等投入 加工
PF/MH PF/MH
加工 直送装配 制造 PF/MH
PF/MH
PF/MH
装配
直销
制造
用户
PF/MH PF/MH
暂存
用户
பைடு நூலகம்
零部件库
产品库
外销
(源) 供应物流
(上)
企业生产物流 图1-2 生产系统组成
(汇) 销售物流
(下)
• 3.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对物流的要求
• (1)在生产力水平降水很低的时代,产品数量少,生产节奏慢,物流量小,生 产对物流系统没有严格要求,物流只是作为生产加工的附属活动而存 在……
• (二)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
• 1.地区物流
• (1)按行政区域划分
物流的基础理论
狭义的流通仅商品流通;这是流通中的主流; 也是我们要讨论的对象
5
现代物流管理
在生产和消费之间出现了日益扩大的 三种间隔: 1所有权间隔 2场所间隔 3时间间隔
6
现代物流管理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社会发展初期;商流与物流是统一的;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商流与物流逐渐分离 B 在当今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物流发生的同时;物品所有权也随之转让了 C 在一定条件下;商流与物流分离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加快货物的交货速度 D 采取赊销购物方式;会引起物流在前 商流在后的物流商流分离形式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电子商务可以实现商流 信息流 资金流和物流在网上的交互 B 物流系统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C GPS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简称;一些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已经集成了GPS D 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不会影响电子商务企业的运作效率 3 生产季节性商品的企业;为了协调旺季和淡季需求的不均匀性;通常采用在淡 备一定数量的商品以调节旺季的巨大需求;这种储备克服了__________ A 所有权间隔 B 时间间隔 C 场所间隔 D 使用权间隔
23
现代物流管理
2我国物流的发展 1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历程
①物流初期发展阶段1949——1965年 ②物流停滞阶段1966——1977年 ③物流较快发展阶段1978——1992年
④现代物流起步阶段1993年至今
2我4 现代物流 ❖ 1现代物流的特征
1物流系统化 2物流总成本最小化 3物流信息化 4物流手段现代化 5物流服务社会化 6物流管理专业化 7物流电子化 8物流网络化 9物流快速反应化 10物流柔性化
某企业关于物流基础理论
总结词
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降低物流成本,可以提高 企业的利润水平。
详细描述
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包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包装成本、装卸成本等方面的控制,可以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 、优化物流流程等方式来实现。
总结词
企业物流绩效评估是衡量企业物流 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物流 绩效的评估,可以发现企业物流管 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装卸设备
使用现代化的装卸设备,如叉 车、升降机等,提高装卸效率 。
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 货物信息的实时更新和查询。
物流技术应用
物联网技术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货物追踪、监控和管理 。
数据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优化物流流程,提高物流效率 。
自动化技术
应用自动化技术,如自动化仓库、无人搬运 车等,减少人力成本。
详细描述
企业物流绩效评估包括运输效率、库存周转 率、订单履行率、客户满意度等方面的评估 ,可以采用关键绩效指标(KPI)等方法进行 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优化。
谢谢
THANKS
智能物流
运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智能 物流决策和管理。
物流服务提供商选择
服务质量
评估物流服务提供商的服务质量,包括运输 时效、货物安全等。
合同条款
明确合同条款,包括服务范围、责任划分、 赔偿方式等。
价格竞争力
比较不同物流服务提供商的价格,选择性价 比高的合作伙伴。
供应商信誉
了解物流服务提供商的信誉和口碑,避免合 作风险。
ABCD
储存
在物品的流通过程中,需要进行储存管理,以调 节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时间差异。
物流基础理论
没有形成效益市场,如果企业拿钱购买这20台车,两年内将很 难收回投资。但是,邮政尽管还比较穷,百年老店的金字招牌却 还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如果依托这块牌子,采取租赁经营,借鸡 生蛋的方法,企业不但能减少投入,降低经营风险还能物流市场 后来者居上。事实证明,张良才局长这一决策是明智的。凭借邮 政的信誉,20台货车向社会进行公开招租的消息刚一发布,3 天时间前来报名的人数就达100多人,其中有不少还是其他物 流公司跳槽的员工。取得租赁资格的经营者要与邮局签订租赁合 同,并一次性向邮局交纳车辆有偿使用费4万元(相当于车价), 就可获得车子三年的使用权,三年期满后,车子归车主,车牌及 物流经营证交还给邮局。经营期间,租赁者还需每月向邮局交纳 管理费400元,并服从邮局的经营管理和调度。常德局通过租 赁经营,20台货车融资80多万元,一下子就缓解了资金短缺 的问题,并为迅速打开物流配送市场赢得了时间。同时,该局还 为每辆车安装了185车载电话,为从业人员统一制作了工号牌 和服装。就这样,常德市邮政局仅用一个月时间依托邮政金字招 牌的优势,在物流市场异军突起,组建起了一支以185为信息 平台、以投递网络为支撑集配送多精功选p能pt 于一体的现代化物流队伍20。
a.生产企业对物流的控制能力降低。 b.客户关系管理的风险 (1)企业与客户的关系被削弱。由于生产企业是通
过第三方来完成产品的配送与售后服务,同客户的 直接接触少了,这对建立稳定密切的客户管理非常 不利。 (2)客户信息泄漏风险。客户信息对企业而言是非 常重要的资源,但第三方物流公司并不只面对一个 客户,在为企业竞争对手提供服务的时候,企业的 商业机密被泄漏的可能性将增大。
精选ppt
4
三、案情分析
2.一难选择是,要么选择将业务外包给第三 方物流企业,要么选择自己建立一个为自己 也为其他同类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物流公司; 二难是如要自己建立物流企业,将采取什么 样的模式,也有三种选择(见书第2页)
物流学基本理论
从宏观管理层面,主要属性是经济学; 从企业管理层面,主要属性是管理学; 从运作层面,主要属性是工学; 从物品管理层面,主要属性是理学。
5. 物流学的研究方法
学科交叉、集体攻关
物流学研究方法是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理学 等众多学科研究方法的集成,需要多种人才参与, 集体攻关。 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偏重实证分析、案例 分析、计量分析、系统分析等。 工学、理学的研究方法偏重采用模拟、试验、观 察与观测、公式、定理等。 在 重 视基础 理 论研究的 同时 , 应 强调 “现 场第 一”。 具体问题的研究方法,应依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而确定。
重视深入实际、现场调查
5.1 物流问题调查方法——以芜湖为例
制订调查提纲
确定调查目的
对芜湖的经济地位与经济功能进行调查分析,对 芜湖的物流活动进行调查分析,为规划芜湖现代 物流体系提供基础资料。 调查芜湖周边地区物流和经济发展状况 调查芜湖市经济及地理状况 调查芜湖及周边地区物流设施等情况
3芜湖现代物流发展战略 3.1芜湖现代物流基础条件分析 3.2芜湖现代物流环境条件分析 3.3芜湖现代物流的预测分析 4芜湖现代物流规划 4.1规划原则与目标 4.2规划方法 4.3规划内容 4.4效益分析 5芜湖现代物流规划实施对策与措施 5.1芜湖物流中心建设的实施对策 5.2芜湖现代物流中心建设的政策与措施 5.3芜湖物流中心建设的实施建议 后记
实施调查,且确保最少、有效、回收量 按调查单位,撰写每日调查总结
例:芜湖企业物流需求状况调查表
贵企业有否物流业务的外部委托(y / )
目前的物流服务企业? 各类产品的保管要求(恒温、常温、冷藏、特殊要求) 及满意程度(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非常满意) 各类产品的运输方式、运量(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其他) 及满意程度(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非常满意) 通常情况下首选的运输方式: (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其他)为什么?(费用、 服务质量、送达时间) 及满意程度(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非常满意) 各类产品的运输要求(防震、防火、防潮、防腐、其他) 及满意程度(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非常满意) 各类产品的装卸要求(专用属具、通用属具、其他) 及满意程度(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非常满意) 各类产品的流通加工要求 及满意程度(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非常满意) 各类产品的信息服务要求 及满意程度(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非常满意) 贵企业经营的各类产品在配送中心里的加工作业流程 上述产品的供应方式(产地或厂家直供) ,流量与流向 贵企业上述产品在配送中心里现有的保管时间、 保管费用、 周转速度及其影响因素。 您认为较为理想的情况是什么 各类产品包装物的材质等 各类产品外包装规格(长宽高) 、形状 以上服务中您对哪一项最为重视 各类产品可以接受的保管费用上下限 各类产品可以接受的运输费用上下限 各类产品可以接受的装卸费用上下限 各类产品可以接受的包装费用上下限 对目前的物流服务企业有何意见? 对目前的物流服务企业的服务项目有何新要求? 有否委托新型物流中心服务的意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陆军开始用Logistics Management来指物流,并运用物流理论将战时物资生产、采 购、运输、配给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布置,以求战 略物资补给的费用更低、速度更快、服务更好。
后来该理论和方法开始被企业和理论界认同,并得 到了广泛的运用。
2.物流管理的发展过程 随着物流的不断发展,新概念与新技术的层出不穷,
物流基础理论
2020/11/22
物流基础理论[1]
物流概述
物流的概念及其发展 随着市场供求状况已经进入买方市场,企业的利润
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企业通过在生产领域降低成本 的空间已经变得非常狭小,许多企业开始把寻求成本 优势和价值源泉的目光转向了生产前后的物流领域。
物流基础理论[1]
n 物流的产生
2001年8月,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பைடு நூலகம்会起草并由国家 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 语》,将物流解释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 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 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1981年,日本综合研究所编著的《物流手册》中,将 “物流”表述为: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 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从物流的 范畴来看,物流包括: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 加工、运输、配送等诸种活动。
物流基础理论[1]
美国物流协会:物流是为了符合顾客的需要,所发生 的从生产地到销售地的物质、服务以及信息的流动过程,以 及为保管有效、低成本的进行而从事的计划、实施和控制行 为。
的提高、经济环境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科学技术的迅 速发展,物流理论开始向纵深发展。在理论上,人们更加清 楚地认识到物流与经营、生产紧密相连,物流已经成为了支 撑企业竞争力的三大支柱之一。
物流基础理论[1]
n 物流的定义和作用
1.物流的定义 有关物流的定义,目前每个国家的表述都不相同,
在这里,我们列出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D.J.爱特罗认为,“物流”是根据销售方针而使 生产据点或储存据点的生产资料或消费资料由接受订货向顾 客处移动的展开过程。
P.D.昆巴士认为,“物流”是指从资材到服务,从 产地到销地的物理性移动过程。
物流基础理论[1]
阿保荣司,则将“物流”界定为克服时间和空间,连 接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创造部分形质效用的包括废弃和还 原在内的一切有形无形资材的物理性经济活动。
物流基础理论[1]
5.功能的隔离 所谓功能的隔离是指标准化产品与个性化产品的需
求差异。
以上五个方面的隔离,除了社会的隔离需要通过贸 易过程来消除,其他的隔离都可以通过物流来消除。因此物 流活动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之间在时间和场所上的分离的一 种经济活动,很快就发展起来了。
物流基础理论[1]
n 物流的发展过程
物流基础理论[1]
在生产与消费之间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隔离: 1.社会的隔离 社会的隔离,我们也称为所有权的隔离,它是指 生产商品的人们和需要商品的人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 不同而产生的隔离。 2.空间的隔离 所谓空间的隔离,主要是指生产商品的场所和消 费场所的不同而产生的隔离。 3.时间的隔离 所谓时间的隔离是指生产商品的时间和使用商品的 时间是不相同的。 4.信息的隔离 所谓信息的隔离主要是指生产厂商对消费市场信 息和流通过程中的信息掌握的不及时、不确切,同时也包括 消费者对产品信息的不了解。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政府制定了一些有关航空、 运输、铁路方面的法规、法案,这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法案的 通过,不仅带来了运输业的竞争,而且由于运费的自由决定、 运输线路的选择、运送计划制订等自由度的增加,使物流业 者能够真正满足客户的需求,并实现了与其他公司在物流服 务上的差别。
物流基础理论[1]
(4) 物流理论和实践向纵深发展阶段(1985---至今)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人们对物流管理认识
1.物流概念的产生 “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词最早出
现在美国。1915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 书中就提到了“物流”这个词,并指出,“物流是与存在需 求不同的一个问题”,因为在20世纪初,西方的一些国家已 经出现了生产大量过剩、需求严重不足的经济危机,企业提 出了销售和物流的问题,此时的物流主要是指销售过程中的 商品流通。
在远古时代,当时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因此生产与消 费在时间与场所上都是一致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 的模式不再是自给自足了,自己需要的东西不全是用自 己的双手生产的。例如,生产衣服的人们不可能全部用 于自己的消费,同样生产粮食的人们也不可能自己全部 消费,他们之间通过某种交换来实现自己的需求。 因此为了满足自己在物质方面的需求,就必须建立起以 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经济。到了现代社会的经济,已经是 高度专业化分工的经济,由此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产生 了许多隔离,而物流就解决了他们之间的隔阂。
各个发达国家由于各自经济环境的不同,其物流的发展和管 理模式也有所不同,但是,总的来说,物流的发展过程大致 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物流基础理论[1]
(1) 物流观念的产生阶段(1927----1949) 1927年拉尔夫·布索迪在《物流时代》一书中,
初次用Logistics来称呼物流,这为物流的概念奠定了基础。 1929年,营销专家弗莱德·E·克拉克在他的专著《市场营 销的原则》中将市场营销定义为商品所有权转移所发生的各 种活动以及包含物流在内的各种活动,从而将物流纳入到市 场营销行为的研究范畴之中。 (2) 物流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实践阶段(1950---1977)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少企业已经建立了实体 配送部门,负责交通运输、物料处理、运输设备的维修保养、 仓库的规划和管理。以后,在这些职能上添加了客户订单处 理、产成品控制、制造规划等职能,从而形成了现代物流观 念上的实体配送部门。
物流基础理论[1]
(3) 物流理论的成熟与物流管理现代化阶段(1978---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