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播音主持到电视广告配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播音主持到电视广告配音

配音员多为电台播音员,虽然都是语言工作,但由电台广播转化成电视,还是有一些风格上的转化。这些类型的片子中,最容易把握的是电视栏目画外音,也有许多范本和文献得以借鉴;最难以把握的,是一些商业片的配音,如CF广告、企业专题、电视直销片这一类。由于国内广告行业起步较迟,故而关于此专项的播音技巧在学术研究上也较肤浅,但程式化的东西少了,对于一个配音员来说就更加宽容,自由发挥的余地也就更大。

现在九洲将配音员的经验之谈划分如下,以供看官指正。

一、实现从“性格播音”到“非性格播音”的转变。

广播节目主持人是一项个人风格很明显的播音工作,节目的内容上可以根据播音员的个人声线、语调、语速等等特点来安排,节目的风格是与主持人的个性融为一体的,甚至很大程度是是主持人的个性直接定位节目的个性,主持人在其中呈主导趋势。

而电视广告片的幕后配音却是一项播音员以“服从”为主的工作,语言效果要以配合电视画面的情绪为佳,过多的个人特质表现于其中,会对广告片的整体风格起到影响。

观众在观看的时候,只会感受到节目的整体性,若是因配音的个性突兀而影响片子的整体感觉,此为配音之败笔。

二、由“无诉求播音”到“有诉求播音”的转变。

电视CF广告片、专题片、直销片等等一般来说,是为相应的诉求对象而设计的。

就以企业专题片为例,又可以根据播放的场合而区分诉求对象,如:企业内部接待来访客人之用、参加展会招商之用以及电视播映树立品牌形象之用。对待来访客人,应该以一个主人姿态,语调亲切地介绍本单位的内部情况,给人以温馨感。展会上宣传,由于观众接受的各类信息较多而杂,太温和的配音并不会给人留下太深印象,固而需要配音时加大一种推荐力度,有先声夺人之感。电视上播映,因为受众面大,各种年龄与职业的受众并存,在配音时讲求“中庸”一些,尽量使更多的人能够对该单位产生好感,不能为了讨个别品位的人欢心而引发其余人的反感。

这些特殊的要求,对于一个配音员来说是自我挑战的过程,是站在受众立场上牺牲“小我”的行为,但对于商业专题来说,商业效果是第一位的,受众就是上帝。

三、从“单一化声音”到“多元化声音”的转变。

单纯的广播节目主持人,往往因为个性原因,播音的风格趋向一种“单一化”。比如有人适合体育节目,有的人适合新闻播音,有的人适合朗诵抒情散文,有的人声音适合晚间,有的适合早间……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但是作为一个前面说到的“非性格播音员”,就要打破这种个性壁垒,让自己能适应不同流派的作品,这其中变化最多样的当属CF广告片。

CF广告一般时长为30秒、15秒、或只有5秒的LOGO,里面往往牵涉到人物的口型配音,或者是极副感染力的画外音,以及LOGO标版的终结语。CF的广告词,都是精练到极至,定稿时要求“字字珠玑”,配音时也要求“字字珠

玑”。更高一层次的要求是,配音员必须能适时变换自己的音调音色,以适应不同片子内容以及片中角色的需要。

一个人同时在短时间内演绎多种声音角色,在广告配音中并不鲜见,这种能力的培养没有什么诀窍可言,只有靠平时的自我揣摩,关键时刻是很能“雪中送炭”的。

四、由“传统型播音”到“另类型播音”的扩展。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电视直销片的配音,这种片子最初是由台湾引进的,原汁原味的台湾腔给观众已经造成了心理定势,虽然现在许多片子的制作基地放在大陆,但是为了产品的说服力,还是要求配音员的声音要朝台湾的原味靠拢。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把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发音改变成“满脸跑嘴”的国语,这比模仿一个老人或者是小孩更加有难度。更加有挑战性的是要经的起台湾观众的识别,能够不让人觉出这是纯大陆制作,方才可称功夫到家。

以上所举只是一种特例,不论是否掌握这种“偏方”,配音员为了适应市场化的需求,对各种“另类”的要求应该是有所心理准备的。

综上所述,无论是有个性、传统型也好,另类型、多元化也罢,对于一个搞语言艺术的人来说,嗓音的圆润优美是第一位的,此乃一切配音风格之根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