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课件:地老虎介绍及其防治
地老虎防治技术
地老虎防治技术一、主要类别:地老虎为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昆虫,幼虫口器发达,多为植食性害虫。
中国主要分布在新疆、河西走廊及黄河、淮河、海河地区。
主要有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等。
危害作物的主要是小地老虎、黄地老虎。
分布最广、危害严重的是小地老虎,主要以幼虫危害幼苗。
幼虫将幼苗近地面的茎部咬断,使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严重的毁苗率可高达50%以上。
制种过程中对父本的危害极其严重。
二、发生与环境的关系影响地老虎发生的主要生态因素有:①温度。
高温和低温均不适于地老虎生存、繁殖。
在温度30℃±1℃或5℃以下条件下,可使小地老虎1~3 龄幼虫大量死亡。
平均温度高于30℃时成虫寿命缩短,一般不能产卵。
如果冬季温度偏高,5月份气温稳定,那么有利于幼虫越冬、化蛹、羽化,从而第1代卵的发育和幼虫成活率高,为害就重。
②湿度和降水。
土壤含水量在15~20%的地区有利于幼虫生长发育和成虫产卵。
前一年秋雨多、田间杂草也多时,常使越冬基数增大,翌年发生危害就较严重。
③其他因素。
如前茬作物、田间杂草或蜜源植物多时,有利于成虫获取补充营养和幼虫的转移,从而加重发生危害。
因此,在河西走廊,由于去年冬季温度偏高,今年5月气温较稳定且有适量降雨,使地老虎第一代幼虫大量存活而成爆发性危害。
三、防治方法:1、早春清除杂草:在清除杂草的时候,把田梗阳面土层铲掉3公分左右,可以有效降低化蛹地老虎量,防止地老虎成虫产卵。
2、清晨在被害苗株的周围,找到潜伏的幼虫,每天捉拿,坚持10-15天。
3、配制毒饵,即在行间或株间撒施毒饵。
毒饵配制方法:①麦麸毒饵:麦麸20-25公斤,压碎、过筛成粉状,炒香后均匀拌入40%辛硫磷乳油0.5公斤,农药可用清水稀释后喷入搅拌,以麦麸粉湿润为好,然后按每亩用量4-5公斤成小堆撒入幼苗周围。
②油渣,炒香后用甲基异柳磷拌匀,洒在幼苗周围可以诱杀地老虎,蝼蛄等多种地下害虫。
地老虎的危害症状、特点及防治方法
地老虎的危害症状、特点及防治方法1、地老虎的危害症状:幼虫食量比较小,非常喜爱吃作物的叶片,还会危害作物的根部和茎部,在土豆即将成熟时期,经常将其茎块咬断,造成茎块内部空缺,严重影响了作物的营养价值。
2、地老虎的危害特点:在啃食作物时,大都选取作物的嫩叶部分和主茎部分,对作物的生长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
3、地老虎防治方法:加强对田地的整体管理、对地老虎幼虫进行人工抓捕、用含有红砂糖、酒、醋、水四种液体的混合试剂对其进行诱杀。
一、地老虎的危害症状1、较小的地老虎幼虫食量比较小,非常喜爱吃作物的叶片,还会危害作物的根部和茎部。
2、地老虎幼虫喜欢在夜间活动,经常咬断作物的叶柄、枝条和主茎部分,对作物的伤害极大。
3、在土豆即将成熟时期,经常将其茎块咬断,造成茎块内部空缺,严重影响了作物的营养价值。
二、地老虎的危害特点1、地老虎种类非常多,一只成虫可产卵500粒左右,每年可繁殖3代左右,对作物的危害性极大。
2、在啃食作物时,大都选取作物的嫩叶部分和主茎部分,对作物的生长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
三、地老虎的防治方法1、须加强对田地的整体管理,定期清理田地中的杂草,让害虫没有可以进行寄生的地方。
2、可以对地老虎幼虫进行人工抓捕,在每天的清晨可在作物断苗的地方,拨开4厘米左右,就可以顺利捕捉地老虎的幼虫。
3、可用含有红砂糖、酒、醋、水四种液体的混合试剂对其进行诱杀。
4、在修整土地的时候,可喷洒50%的辛硫磷1000倍溶液对土地进行简单的处理,进而捕杀幼虫。
5、可用炒熟的棉籽饼切碎,再用50%的敌敌畏溶液均匀喷洒在棉籽饼上作为诱饵,来捕杀幼虫。
四、地老虎的形态特征1、成虫身体长15毫米左右,前面的翅膀为黑褐色,翅膀约为45毫米左右,在肾部有一个较为明显的黑斑,外面的翅膀则为黑色。
2、卵呈现馒头型,身体长0.5毫米左右,高0.5毫米左右,出生的时候大都为乳白色,顶部还有一个黑色的点。
3、幼虫身体长40毫米左右,宽约3.2毫米左右,体表比较粗糙,腹部呈现黄褐色,还有两条深褐色的纵纹。
地老虎的防治
地老虎的防治地老虎也是一类地下害虫,它们的幼虫俗称地蚕、土蚕,北方常见的有小地老虎和黄地老虎。
幼虫将幼苗近地面茎部咬断,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
防治地老虎的方法有很多,下面介绍几种简便的防治方法:一、桐叶诱杀法地老虎幼虫对泡桐树叶具有趋性,可取较老的泡桐树叶,用清水浸湿后,于傍晚放在田间,每亩放80-120片,第二天一早掀开树叶,捉拿幼虫,效果很好。
如果将泡桐树叶先放入90%晶体敌百虫150倍液中浸透,再放到田间,可将地老虎幼虫直接杀死,药效可持续7天左右。
二、毒饵诱杀法取90%晶体敌百虫1千克,先用少量热水溶解后,再加水10千克,均匀地喷洒在100千克炒香的饼粉或麦麸上,拌匀后于傍晚顺垄撒在作物根部,每亩用5千克左右,防治地老虎效果很好。
三、糖醋液诱杀法糖醋液配制方法: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50%二嗪磷1份调匀,在成虫发生期进行诱杀。
某些发酵变酸的食物,如红薯、胡萝卜、烂水果等加入适量药剂,也可诱杀成虫。
四、人工捕捉法利用地老虎昼伏夜出的习性,清晨在被害作物周围的地面上,用小铁锹或小木棍,挖出地老虎杀灭。
五、灌水淹杀法对于可短期灌水的苗圃,在地老虎大量发生时,将苗圃灌水1-2天,可淹死大部分地老虎,或者迫使其外逃,人工进行捕杀。
六、黑光灯诱杀法地老虎成虫具有很强的趋光性,用糖醋液再配以黑光灯,在晴朗、微风、无月光的夜晚使用,能收到很好的诱杀效果。
在黑光灯放一盆水,水中放入农药,或倒一层废机油,也有很好的杀灭效果。
七、锄地灭卵法在地老虎产卵至孵化盛期,及时锄地中耕,可大大降低卵的孵化率。
八、堆草诱捕法地老虎幼虫在3龄后,抗药力增强,地面喷药很难收到预期效果。
可采用堆草法诱捕,即傍晚将鲜草均匀地堆放在田间,每亩放80-100堆,每堆面积0.1平方米,第二天清早翻开草堆,捕杀幼虫,连续5-7天,即可将大部分幼虫杀死,草堆一般每隔3-4天更换一次,日晒干枯后可泼一点清水,以提高诱捕效果。
地老虎的识别与防治
幼虫孵化时咬破卵壳,并吞食部分卵壳。 幼虫孵化时咬破卵壳,并吞食部分卵壳。 幼虫一般蜕皮5次 幼虫一般蜕皮 次,共6龄,但个别也有 龄 5龄或 龄的。1-2龄幼虫常在植物心叶 龄或7龄的 龄或 龄的。 - 龄幼虫常在植物心叶 或嫩头隐蔽,也有潜入表土的; 龄以后 或嫩头隐蔽,也有潜入表土的;3龄以后 则主要潜入土中,深度为2- 厘米 厘米。 则主要潜入土中,深度为 -3厘米。幼 虫受惊或被触动立即卷缩成环状。 虫受惊或被触动立即卷缩成环状。幼虫 历期一般为25- 天 历期一般为 -30天,其长短主要决定 于食料的温度。幼虫老熟后入土作土室, 于食料的温度。幼虫老熟后入土作土室, 并在其中化蛹。 并在其中化蛹。蛹室深浅与土壤质地有 一般为3厘米左右 蛹期15- 天 厘米左右, 关,一般为 厘米左右,蛹期 -30天, 主要决定于温度高低。 主要决定于温度高低。
一、
形态识别(黄地老虎) 形态识别(黄地老虎)
1. 成虫:中等大小,体长14-19毫米,翅展35-45 毫米。触角雌蛾丝状 雌蛾丝状,雄蛾为双栉形,栉齿长,向 雌蛾丝状 端部渐短,端部1/3为丝状。胸部灰褐色,颈板中部 有倒“人”字形黑线。前翅灰黄色至灰褐色,颜色 的深浅和斑的隐显常有变化;基线,内线均为双线, 黑褐色,波浪形,不十分清晰;剑纹小,边缘黑褐 色;环纹椭圆形或圆形,黑边,中央有深褐色小点; 肾状纹棕褐色,黑边,中线褐色,不明显, 波浪形;外线黑褐色,锯齿形, 外弯。后翅白色,半透明,前、 后缘、端区和翅脉微带褐色。
四、主要习性
成虫产卵前须补食花蜜。 较强的趋光性。(频振灯) 产卵有明显选择性。(苘麻、芝麻) 1-2龄在地上危害。(喷雾) 3龄以后转入土下危害。(毒饵) 老熟幼虫在土中化蛹。(冬灌) 田埂高坡和向阳面多余低洼背影处。 (铲埂除蛹)
什么是地老虎,地老虎的防治方法.doc
什么是地老虎,地老虎的防治方法
地老虎,成虫体长17~23mm 、翅展40~54mm 。
头、胸部背面暗褐色,足褐色,前足胫、跗节外缘灰褐色,中后足各节末端有灰褐色环纹。
那么什么是地老虎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地老虎的防治方法吧。
什么是地老虎
地老虎是昆虫名,属夜蛾科。
世界约2万种,中国约1600种。
成虫口器发达,多食性作物害虫。
种类很多,农业作物造成危害的有10余种。
其中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白边地老虎和警纹地老虎等尤为重要。
均以幼虫为害。
地老虎的防治方法
方法一、杂草是地老虎早春产卵的主要场所,是幼虫迁向作物的桥梁。
春播前进行春耕细耙,可消灭虫卵和l~2龄幼虫。
方法二、采用黑光灯、糖醋液诱杀成虫。
方法三、用50%辛硫磷可湿性粉剂制成毒土和颗粒剂,在作物苗期撒于作物行间,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方法四、在作物后茬田挖翻前,用90%敌百虫晶体,或50%辛硫磷EC1000~1500倍或菊酯类农药1500倍液喷雾。
方法五、用0.25千克敌百虫晶体拌和铡碎的鲜草或蚕豆茎叶30~50千克,每亩用毒饵5千克,毒草15~20千克,于傍晚撒在作物行间。
说明小地老虎防治方法
说明小地老虎防治方法摘要:一、小地老虎的危害二、小地老虎的生活习性三、小地老虎的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2.生物防治3.化学防治4.物理防治四、综合防治策略正文:小地老虎,又名地老虎、地蚕等,属于鳞翅目、夜蛾科的一种昆虫。
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主要以幼虫危害农作物,对农业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了解小地老虎的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地老虎的危害小地老虎的幼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极大,它们主要以作物根部为食,导致作物枯死。
此外,小地老虎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一年可繁殖三代,随着气温升高,危害程度逐渐加剧。
二、小地老虎的生活习性小地老虎的生活习性如下:1.成虫:白天潜伏在植株、杂草等阴暗处,夜间活动、取食、交尾。
2.卵:产在作物根部附近,以土壤表层为主。
3.幼虫:在土壤中取食作物根部,老熟幼虫在土中化蛹。
4.蛹:在土壤中化蛹,羽化后出土。
三、小地老虎的防治方法针对小地老虎的生活习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合理安排作物布局,避免连作,减少虫源;及时铲除田间杂草,减少成虫繁殖场所;秋季深耕,破坏蛹室,降低越冬蛹数量。
2.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如捕食性昆虫、寄生蜂等;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
3.化学防治:在幼虫孵化盛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喷洒或灌根,如辛硫磷、敌百虫等。
4.物理防治:利用黑光灯、性诱剂等诱杀成虫;设置黄板、蓝板等,监测虫情。
四、综合防治策略1.加强监测,及时了解田间虫情,制定防治计划。
2.优先采用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措施,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
3.结合化学防治,选用合适的农药,确保防治效果。
4.注重防治设施的维护,提高防治效果。
园林观赏树木地老虎的防治方法
预警发布与应对措施
预警级别设定
根据地老虎的活动状况和风险评估结果,设定不同的预警级别。
预警发布渠道
通过官方网站、手机短信、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发布预警信息。
应对措施实施
针对不同预警级别,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生物防治、化学防治 等。
04
地老虎防治的实践案例
某城市园林观赏树木地老虎的防治案例
发生情况
01
该城市园林观赏树木区发现地老虎虫害,导致树木生长受阻,
观赏价值下降。
防治措施
02
采用灯光诱杀、人工捕捉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防治效果
03
经过综合防治,地老虎虫害得到有效控制,树木生长恢复良好
,观赏价值提高。
某农业园区地老虎的防治案例
发生情况
该农业园区蔬菜种植区发现地老虎虫害,导致蔬菜生长受阻,产 量下降。
对地老虎的化学防治、物理防治以及植物源农药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深入研究,提 高防治效果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强化技术培训,提高防治能力
对园林工作人员进行地老虎防治 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治技能
和操作水平。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树种的地老 虎发生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方 案和技术措施,使防治更具针对
性和实效性。
防治措施
采用生物防治、药剂防治和农业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防治效果
经过综合防治,地老虎虫害得到有效控制,蔬菜生长恢复良好, 产量提高。
某山区林业基地地老虎的防治案例
发生情况
该山区林业基地发现地老虎虫害,导致树木生长受阻,林业生产受 到影响。
防治措施
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防治效果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地老虎
目录:
• 形态特性 小地老虎 黄老虎 • 生活习性 • 越冬方式 •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 防治方法
简介
地老虎
昆虫纲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 (Noctuidae)。 又名切根虫、夜盗虫。俗称地蚕。多食性作物 害虫。种类很多,农业生产上造成危害的有10余 种。其中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黄地老虎 (A.segetum)、大地老虎(A.tokionis)、 白边地老 虎(Euxoa oberthuri)和警纹地老虎 (E.exclamationis)等尤为重要。均以幼虫为害。
பைடு நூலகம்
• 种群分布
主要分布在欧、亚、非洲各地。在中国 主要是长江下游沿岸、黄淮地区域和西南 地区。
• 危害对象 地老虎危害对象有棉、玉米、高粱、粟、 麦类、薯类、豆类、麻类、苜蓿、烟草、 甜菜、油菜、瓜类以及多种蔬菜等。 药用植物、牧草和林木苗圃的实生幼苗也 常受害。多种杂草常为其重要寄主。
• 危害方式: 1 啃食叶片 2 龄幼虫为害叶片,取食叶肉,残留一层表 皮,叶面出现圆形的”天窗“孔。虫龄稍 大时,叶片被食成小孔,严重时小孔连片。 幼龄幼虫喜藏在子叶带出的种壳内蚕食叶 片。 3 咬食生长点 4 啃食根茎
4.迁飞性:小地老虎的迁飞性,已引起普遍 重视。1979~1980年中国有关科研机构用 标记回收方法,首次取得了越冬代成虫由 低海拔向高海拔迁飞直线距离22~240公里 和由南向北迁飞490~1818公里的记录;并 查明 1月份10℃等温线以南的华南为害区及 其以南是国内主要虫源基地,江淮蛰伏区 也有部分虫源,成虫从虫源地区交错向北 迁飞为害。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 气候因素 活动温度7~29.2℃ ,在温度高于30℃或 低于5℃以下条件下,可使地老虎大量死亡。 冬季温度偏高,5月份气温稳定,有利于幼虫 越冬、化蛹、羽化,从而第 1代卵的发育和 幼虫成活率高,为害就重。越冬代成虫盛发 期遇较强低温或降雪不仅影响成虫的发生, 还会因蜜源植物的花受冻,恶化了成虫补充 营养来源而影响产卵量。
4.4 .2 地老虎的综合防治.ppt
操作 要点
注意 事项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课件
※ 地老虎类害虫危害状观察。 ※ 地老虎害虫现场识别。 ※ 地老虎害虫发生、危害情况调查。 ※ 室内鉴定。 ※ 发生规律的了解。 ※ ⑥防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 实训前要做好资料与器具的准备。 ※ 地老虎类害虫危害状调查应与害虫形态结合进行。 ※ 疑难昆虫形态识别时开展小组讨论,达成共识。 ※ 按照要求选取样方和样树,调查时认真、仔细。 ※ 防治方案内容全面,重视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五、地老虎类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课件
⿻ 地老虎类属鳞翅目、夜蛾科。 ⿻ 其中以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分布最广,
(一)小地老虎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课件
小地老虎 1.成虫 2.卵 3.幼虫 4.蛹
(一)小地老虎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课件
(一)小地老虎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课件
生活 习性
⿻ 小地老虎在全国各地1年发生2~7代。关于小地老虎越
冬虫态问题,至今尚未完全了解清楚,一般认为以蛹或 老熟幼虫越冬。小地老虎发生期依地区及年度不同而异, 1年中常以第1代幼虫在春季发生数量最多,造成危害 最重。
任务 内容
※ 掌握常见地老虎害虫的危害状、识别特征、生活习性 ,制订有效的综合治理方案,并组织实施。
பைடு நூலகம்
任务 目标
教学 资源
※ 结合实训室及校内外基地现场,查阅相关资料。 ※ 对类的类别与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识别。 ※ 根据老虎类害虫拟定综合防治方案并付诸实施 ※ 对任务进行详细记载,并上交一份总结报告。
园林观赏树木地老虎的防治方法
地老虎常常在杂草中栖息和繁殖,因此定期清除园林内的 杂草,可以降低地老虎的栖息和繁殖场所,减少其数量。
化学防治方法
01
土壤处理
在树木种植前,可以使用化学农药对土壤进行处理,杀死土壤中的地老
虎卵和幼虫。常用的土壤处理剂有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等农药。
02 03
树冠喷雾
对于已经受到地老虎危害的树木,可以使用农药进行树冠喷雾。常用的 农药有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等。喷雾时要均匀喷洒到叶片正反面和 枝干上,以确保药效。
综合治理
综合运用生物、物理和化学等多种 手段,对地老虎进行综合治理,提 高防治效果。
环保安全
在防治过程中,应选用对环境友好 、对人体安全的药剂和防治方法, 减少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
防治策略
园林管理
加强园林的日常管理,定期修 剪树枝,清除落叶和杂草,破 坏地老虎的栖息和繁殖场所,
降低虫源。
在评估过程中,可以采用目测 观察、陷阱监测、生物学指标 等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得出较 为客观的评估结果。
未来防治技术展望
01 02 03 04
生态调控技术:通过调节生态环境,如增加天敌数量、改善土壤质量 等,提高树木的自然抗虫能力。
生物防治技术: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制剂,对地老虎进 行生物控制,降低其种群数量。病原 Nhomakorabea生物应用
利用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 来控制地老虎的种群数量。例如 ,可以使用含有病原微生物的生 物农药进行喷雾,使地老虎感染
并死亡。
生物农药
使用植物源农药或微生物农药等 生物农药来防治地老虎。这些农 药对地老虎具有毒性,但对其他
生物相对安全,对环境友好。
生态调控
园林设计
地老虎的综合防治
地老虎的综合防治地老虎属昆虫纲鳞翅目夜蛾科,俗称地蚕、土蚕,是多食性植物害虫之一,为害农作物和园林植物造成损失的有10余种,其中小地老虎、大地老虎、黄地老虎、白边地老虎等为害尤为严重。
地老虎均以幼虫为害。
地老虎的食性很杂,它不仅仅危害农作物,同时也危害园林植物。
其主要寄主和为害农作物有:玉米、高粱、麦类、薯类、豆类、麻类、烟草、油菜、瓜类及多种蔬菜等,多种杂草也是地老虎重要的寄主之一。
蔬菜的幼苗也常常受到为害。
其主要危害的园林植物:害杨、柳和雪松等100多种园林植物,是苗木、花卉、果树和草坪为害较大的害虫。
轻者造成缺苗断垄,重者则毁种重播,有的还可爬至苗木上咬食嫩茎和幼芽。
1.小地老虎:形态特征:小地老虎成虫体长为20毫米左右,翅展为50毫米左右,体深灰褐色。
前翅面上的环状纹、肾形斑和剑形纹均为黑色,明显易见。
基线和内横线均为波浪形黑色双线。
后翅灰白色,前缘、顶角和缘线褐色,翅脉深褐色,外缘线黑褐色。
卵扁圆形,卵表有网纹,初产为白色,幼虫孵前为灰褐色。
幼虫老熟时体长为50毫米左右,体灰褐至黑褐色,体表粗糙,密布黑色粒点。
背中线明显,臀板黄褐色。
蛹褐色,腹尾臀刺1对。
生活习性:小地老虎一般在黄河以北每年发生三代,黄河以南至长江流域两岸每年发生四代,分布越向南其代数越多。
上海地区一年四代,蛹、老熟幼虫、成虫均可在土中越冬。
3月中、下旬成虫羽化。
在生产上造成严重危害的均为第一代幼虫,其后几代数量骤减,危害较轻。
第一代幼虫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危害,5月下旬在1~2寸深的土中筑土室化蛹,成虫有趋光性,对糖、醋、酒的气味敏感。
卵大多产在土面或杂草叶背。
初龄幼虫躲在杂草中,先食杂草,三、四龄后白天潜入土中。
夜间出土活动,有假死性,并常将咬断的幼苗拖放在洞口,易于发现。
分布特点:土壤湿润的地区为害严重,干旱地区为害轻。
全国分布,以降雨多,气候湿润的长江流域发生严重。
北方地区只在低温地,雨水多的年份发生重。
地老虎
分布与危害
分布与危害
据报道,小地老虎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其中以沿海、沿湖、沿河及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处,土壤湿润杂 草丛生的旱粮区和棉粮夹种地区发生最重,对其他旱作区和蔬菜区也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10]。小地老虎是多食性 害虫,寄主多,分布广,主要在各类农作物,如豆科、十字花科、茄科、百合科、葫芦科、菠菜、莴苣、茴香等多种 蔬菜以及花生、烟草、麻类、芦笋等106种作物的苗期为害 ,同时也是果园、花卉苗圃以及草坪的重要害虫之一。 全年中主要以春、秋 2季发生较严重。小地老虎低龄幼虫在植物的地上部为害,取食子叶、嫩叶,造成孔洞或缺刻 (图 1A)。中老龄幼虫白天躲在浅土穴中,晚上出洞取食植物近土面的嫩茎,使植株枯死,造成缺苗断垄(图1B),甚 至毁苗重播,直接影响生产。此外,幼虫还可钻蛀为害茄子、辣椒果实以及大白菜、甘蓝的叶球,并排出粪便,引起 产品腐烂,从而影响商品质量。
卵:馒头形,直径0.61mm,高0.5mm左右,表面有纵横相交的隆线,出产时乳白色,后渐变为黄色,孵化前 顶部呈现黑点。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7-47mm,头宽3.0-3.5mm。黄褐色至黑褐色,体表粗糙,密布大小颗粒。头部后唇基 等边三角形,颅中沟很短,额区直达颅顶,顶呈单峰。腹部1-8节,背面各有4个毛片,后2个比前2个大一倍以上。 腹末臀板黄褐色,有两条深褐色纵纹。
其它亚种
其它亚种
茴香地老虎
小地老虎成虫体长16~23毫米,翅展42~45毫米,体翅暗褐色,前翅前缘及外横线至中横线呈黑褐色,其 中有肾形斑、环形斑及剑形斑,各斑均环以黑边。在肾形斑外,内横线里有1个明显的尖端向外的楔形黑斑,在亚 缘线内侧有2个尖端向内的黑斑,3个楔形黑斑尖端相对,易于识别。后翅灰白色,腹部灰色。卵扁圆形,高 0.38~0.5毫米,宽0.58~0.61毫米,表面有纵横隆脊线。初产时乳白色,渐变淡黄色,孵化前呈褐色。幼虫末 龄幼虫体长37~50毫米,头宽3~3.5毫米。体色较深,由黄褐至暗褐色不等,体背面有暗褐色纵带,表皮粗糙, 布满大小不等的小颗粒。头部黄褐至暗褐色。腹部1~8节,背面各节均有4个毛片,呈梯形排列,后2个比前2个 大3倍左右,气门后方的毛片也较大,至少比气门大1倍多。臀板黄褐色,有2条较明显的暗褐色纵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1
三、白边地老虎
成虫体长17~21毫米,翅 展37~45毫米;前翅的颜 色和斑纹变化大,由灰褐至 红褐色,一种为白边型,前 翅前缘有白色至黄色的淡色 宽边;另一种是暗化型,前 翅全部深暗无白色宽 边。 卵半圆球形,直径0.7 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孵化 前呈灰褐色。老熟幼虫体长 35~40毫米,体表光滑无 微小颗粒; 头部黄褐色有 明显“八”字纹。蛹体长 18~20毫米,黄褐色,腹 部第4~7节前缘有许多小刻 点。
地
老
虎
.
15
.
16
五、 黄地老虎
• 1. 成虫:中等大小,体长14-19毫米,翅展35-45 毫米。触角雌蛾丝状,雄蛾为双栉形,栉齿长,向 端部渐短,端部1/3为丝状。胸部灰褐色,颈板中部 有倒“人”字形黑线。前翅灰黄色至灰褐色,颜色 的深浅和斑的隐显常有变化;基线,内线均为双线 ,黑褐色,波浪形,不十分清晰;剑纹小,边缘黑 褐色;环纹椭圆形或圆形,黑边,中央有深褐色小 点;肾状纹棕褐色,黑边,中线褐色,不明显,
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 (Noctuidae)昆虫幼 虫部分种类 的俗称。夜蛾科(Noctuidae)昆虫全世 界约2万种,中国约1600种。成虫口器发达,多为 植食性害虫。
地老虎
3
二、危害特点
• 地老虎为害的植物很多,主要为害玉米、甜 菜、棉花、高梁、冬麦、芝麻、白菜、萝卜 、番茄、辣椒、马铃薯、苜蓿、黄瓜、西瓜 、甜瓜以及各种树苗及杂草(旋花草)
.
.
18
六、八字地老虎
成虫体长11~13 mm,翅展29~36 mm。头、胸灰褐色,足黑色有白环。前翅灰 褐色略带紫色;基线双线黑色,外缘翅褶处黑褐色;内横线双线黑色,微波形; 环纹具淡褐色黑边;肾纹褐色,外缘黑色;前方有2黑点;中室黑色,前缘起有1 淡褐色三角形斑,顶角直达中室后缘中部;外横线双线锯齿形外弯,各脉有小黑 点;亚缘线灰色,前端有1黑斑;端区各脉间有中黑点。后翅淡黄色,外缘淡灰褐 色。
.
19
.
20
发生规律
地老虎以老熟幼虫在3~17厘米的土中越冬,以7~8厘米深处最多。 越冬场所多在早播的冬麦地、冬菜地、苜蓿地、马铃薯地及休闲 地,其次是玉米地和棉花地等。在田埂的向阳面越冬密度最多。 翌年4月,老熟幼虫并不取食危害,而由越冬场所爬到土表3~5厘 米处做蛹室在其中直立化蛹。警纹地老虎、八字地老虎1年发生2 代,黄地老虎1年发生2~3代。黄地老虎在石河子地区越冬幼虫于 4月上旬达化蛹盛期。第1代成虫羽化盛期在5月中、下旬,5月下 旬~6月上旬为卵孵化期,6月中、下旬达幼虫危害期。第2代成虫 于7月中旬~8月上旬进入羽化盛期,8月上、中旬达卵孵化高峰期, 为幼虫危害期。警纹地老虎成虫羽化时间比黄地老虎偏早,越冬 代一般出现在4月中、下旬,直至6月上旬,5月上、中旬为羽化 盛期。第2代成虫从6月末开始,7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羽化 时间持续到9月上、中旬,第1代和第2代成虫期相差50天左右。 该虫以第1代幼虫在5月中下旬危害苜蓿、玉米、棉花等,第2代 集中危害苜蓿、甜菜等,8月上中旬危害冬菜。一般10月上中旬 幼虫老熟后入土越冬。小地老虎从4月上旬在虫情测报灯上始见, 1年出现3~4个发蛾高峰期。始蛾期在4月底5月初,1代卵在5月中 旬出现。
50毫米,黄褐至黑褐色;体表密布黑色颗粒状小突
起,背面有淡色纵带;腹部末节背板上有2条深褐色
纵带。蛹体长18~24毫米,红褐至黑褐色;腹末端
具 1对臀棘。世界性分布。在中国遍及各地,但以南
方旱作及丘陵旱地发生较重;北方. 则以沿海、沿湖、
8
沿河、低洼内涝地及水浇地发生较重。
.
10
二、大地老虎
成虫体长20~23毫米,翅展52~62毫米;前翅黑褐色,肾状纹外有一不 规则的黑斑。卵半球形,直径1.8毫米,初产时浅黄色,孵化前呈灰褐色。 老熟幼虫体长41~61毫米,黄褐色;体表多皱纹。蛹体长23~29毫米, 腹部第4~7节前缘气门之前密布刻点。
地老虎的简介与防治. Nhomakorabea1
一 地老虎分类地位 二 分布与危害特点 三 形态特征 四 发生规律 五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六 天敌及防治措施
.
2
地老虎分类地位
昆虫纲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 (Noctuidae)。又名切根虫、夜盗虫。俗称地蚕。多 食性作物害虫。种类很多,农业生产上造成危害的 有10余种。其中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黄地 老(A.segetum)、大地老虎(A.tokionis)、 白边地老 虎(Euxoa oberthuri)和警纹地老虎 (E.exclamationis)等尤为 重要。均以幼虫为害。
.
13
.
14
成虫体长16~20毫米,翅展33~37毫米;前
翅灰白至灰褐色,环状纹与肾状纹配置似惊叹
号。卵半球形,直径0.75毫米,初产时乳白色,
四
孵化时呈黑色;表面有隆起的纵横线。老熟幼
、
虫体长38~42毫米;头部黄褐色有1对八字形
警 纹
黑褐色条纹。蛹体长14~18毫米,红褐色,腹 末有臀棘 1对。
.
地老虎为害根部
地老虎为害蔬菜造成田间缺苗断垄
.
为害马铃薯
.
地老虎形态特征
一、小地老虎
成虫体长16~23毫米,翅展42~54毫米;前翅黑
褐色,有肾状纹、环状 纹和棒状纹各一,肾状纹外
有尖端向外的黑色楔状纹与亚缘线内侧 2个尖端向
内的黑色楔 状纹相对。卵半球形,直径0.6毫米,初
产时乳白色,孵化前呈棕褐色。老熟幼虫体长37~
• 1、啃食叶片 • 2、龄幼虫为害叶片,取食叶肉,残留一层
表皮,叶面出现圆形的”天窗“孔。虫龄稍 大时,叶片被食成小孔,严重时小孔连片。 幼龄幼虫喜藏在子叶带出的种壳内蚕食叶片 。
.
危害特点
• 3. 咬食生长点 • 初龄幼虫啃食棉苗生长点,使一棉苗仅剩两片
肥大子叶,无法长出新叶,称为“公棉花“, 最终死亡。如为害生长点的时间稍晚,叶腋处 可发出几个新芽,形成”多头“棉株。 • 4. 啃食根茎 • 幼虫长大后,白天潜伏土中,夜间啃食和切断 棉苗根茎。如果为害较轻或根茎已木质化,则 将根茎韧皮部吃成一个个缺刻,缺刻有大有小 ,有时成为环状,对营养运输影响很大,甚至 使棉苗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