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课件:地老虎介绍及其防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18
六、八字地老虎
成虫体长11~13 mm,翅展29~36 mm。头、胸灰褐色,足黑色有白环。前翅灰 褐色略带紫色;基线双线黑色,外缘翅褶处黑褐色;内横线双线黑色,微波形; 环纹具淡褐色黑边;肾纹褐色,外缘黑色;前方有2黑点;中室黑色,前缘起有1 淡褐色三角形斑,顶角直达中室后缘中部;外横线双线锯齿形外弯,各脉有小黑 点;亚缘线灰色,前端有1黑斑;端区各脉间有中黑点。后翅淡黄色,外缘淡灰褐 色。
• 1、啃食叶片 • 2、龄幼虫为害叶片,取食叶肉,残留一层
表皮,叶面出现圆形的”天窗“孔。虫龄稍 大时,叶片被食成小孔,严重时小孔连片。 幼龄幼虫喜藏在子叶带出的种壳内蚕食叶片 。
.
危害特点
• 3. 咬食生长点 • 初龄幼虫啃食棉苗生长点,使一棉苗仅剩两片
肥大子叶,无法长出新叶,称为“公棉花“, 最终死亡。如为害生长点的时间稍晚,叶腋处 可发出几个新芽,形成”多头“棉株。 • 4. 啃食根茎 • 幼虫长大后,白天潜伏土中,夜间啃食和切断 棉苗根茎。如果为害较轻或根茎已木质化,则 将根茎韧皮部吃成一个个缺刻,缺刻有大有小 ,有时成为环状,对营养运输影响很大,甚至 使棉苗枯死。
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 (Noctuidae)昆虫幼 虫部分种类 的俗称。夜蛾科(Noctuidae)昆虫全世 界约2万种,中国约1600种。成虫口器发达,多为 植食性害虫。
地老虎
3
二、危害特点
• 地老虎为害的植物很多,主要为害玉米、甜 菜、棉花、高梁、冬麦、芝麻、白菜、萝卜 、番茄、辣椒、马铃薯、苜蓿、黄瓜、西瓜 、甜瓜以及各种树苗及杂草(旋花草)
50毫米,黄褐至黑褐色;体表密布黑色颗粒状小突
起,背面有淡色纵带;腹部末节背板上有2条深褐色
纵带。蛹体长18~24毫米,红褐至黑褐色;腹末端
具 1对臀棘。世界性分布。在中国遍及各地,但以南
方旱作及丘陵旱地发生较重;北方. 则以沿海、沿湖、
8
沿河、低洼内涝地及水浇地发生较重。
.
10
二、大地老虎
成虫体长20~23毫米,翅展52~62毫米;前翅黑褐色,肾状纹外有一不 规则的黑斑。卵半球形,直径1.8毫米,初产时浅黄色,孵化前呈灰褐色。 老熟幼虫体长41~61毫米,黄褐色;体表多皱纹。蛹体长23~29毫米, 腹部第4~7节前缘气门之前密布刻点。
.
地老虎为害根部
地老虎为害蔬菜造成田间缺苗断垄
.
为害马铃薯
.
地老虎形态特征
一、小地老虎
成虫体长16~23毫米,翅展42~54毫米;前翅黑
褐色,有肾状纹、环状 纹和棒状纹各一,肾状纹外
有尖端向外的黑色楔状纹与亚缘线内侧 2个尖端向
内的黑色楔 状纹相对。卵半球形,直径0.6毫米,初
产时乳白色,孵化前呈棕褐色。老熟幼虫体长37~
地老虎的简介与防治
.
1
一 地老虎分类地位 二 分布与危害特点 三 形态特征 四 发生规律 五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六 天敌及防治措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地老虎分类地位
昆虫纲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 (Noctuidae)。又名切根虫、夜盗虫。俗称地蚕。多 食性作物害虫。种类很多,农业生产上造成危害的 有10余种。其中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黄地 老(A.segetum)、大地老虎(A.tokionis)、 白边地老 虎(Euxoa oberthuri)和警纹地老虎 (E.exclamationis)等尤为 重要。均以幼虫为害。
.
11
三、白边地老虎
成虫体长17~21毫米,翅 展37~45毫米;前翅的颜 色和斑纹变化大,由灰褐至 红褐色,一种为白边型,前 翅前缘有白色至黄色的淡色 宽边;另一种是暗化型,前 翅全部深暗无白色宽 边。 卵半圆球形,直径0.7 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孵化 前呈灰褐色。老熟幼虫体长 35~40毫米,体表光滑无 微小颗粒; 头部黄褐色有 明显“八”字纹。蛹体长 18~20毫米,黄褐色,腹 部第4~7节前缘有许多小刻 点。
.
13
.
14
成虫体长16~20毫米,翅展33~37毫米;前
翅灰白至灰褐色,环状纹与肾状纹配置似惊叹
号。卵半球形,直径0.75毫米,初产时乳白色,

孵化时呈黑色;表面有隆起的纵横线。老熟幼

虫体长38~42毫米;头部黄褐色有1对八字形
警 纹
黑褐色条纹。蛹体长14~18毫米,红褐色,腹 末有臀棘 1对。



.
15
.
16
五、 黄地老虎
• 1. 成虫:中等大小,体长14-19毫米,翅展35-45 毫米。触角雌蛾丝状,雄蛾为双栉形,栉齿长,向 端部渐短,端部1/3为丝状。胸部灰褐色,颈板中部 有倒“人”字形黑线。前翅灰黄色至灰褐色,颜色 的深浅和斑的隐显常有变化;基线,内线均为双线 ,黑褐色,波浪形,不十分清晰;剑纹小,边缘黑 褐色;环纹椭圆形或圆形,黑边,中央有深褐色小 点;肾状纹棕褐色,黑边,中线褐色,不明显,
.
19
.
20
发生规律
地老虎以老熟幼虫在3~17厘米的土中越冬,以7~8厘米深处最多。 越冬场所多在早播的冬麦地、冬菜地、苜蓿地、马铃薯地及休闲 地,其次是玉米地和棉花地等。在田埂的向阳面越冬密度最多。 翌年4月,老熟幼虫并不取食危害,而由越冬场所爬到土表3~5厘 米处做蛹室在其中直立化蛹。警纹地老虎、八字地老虎1年发生2 代,黄地老虎1年发生2~3代。黄地老虎在石河子地区越冬幼虫于 4月上旬达化蛹盛期。第1代成虫羽化盛期在5月中、下旬,5月下 旬~6月上旬为卵孵化期,6月中、下旬达幼虫危害期。第2代成虫 于7月中旬~8月上旬进入羽化盛期,8月上、中旬达卵孵化高峰期, 为幼虫危害期。警纹地老虎成虫羽化时间比黄地老虎偏早,越冬 代一般出现在4月中、下旬,直至6月上旬,5月上、中旬为羽化 盛期。第2代成虫从6月末开始,7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羽化 时间持续到9月上、中旬,第1代和第2代成虫期相差50天左右。 该虫以第1代幼虫在5月中下旬危害苜蓿、玉米、棉花等,第2代 集中危害苜蓿、甜菜等,8月上中旬危害冬菜。一般10月上中旬 幼虫老熟后入土越冬。小地老虎从4月上旬在虫情测报灯上始见, 1年出现3~4个发蛾高峰期。始蛾期在4月底5月初,1代卵在5月中 旬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