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我国古代秘书选拔制度
我国历史上的部分秘书制度
我国历史上的部分秘书制度前言秘书制度是指负责机关、团体或个人的行政事务、秘书、翻译、公关及文秘等工作的职务机构及其职员。
秘书是现代企事业组织中担任行政事务助理工作的人员,对于企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这一制度在我国历史上也曾经存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我国历史上的部分秘书制度。
唐代中官制唐朝中官制是我国历史上最完善的秘书制度之一。
中官是负责皇家机关设施、宫城和官衙的秘书,深度参与皇帝决策,对唐朝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此外,中官还有规范监督宪法制度的作用。
唐朝中官制被誉为“官场博弈”的最高境界。
宋代管乐制度宋朝时期的管乐制度是我国历史上特殊的秘书制度。
管乐是指在宋代宫廷和宗庙里演奏的音乐,管乐伎乐俗称为“乐千郎”。
管乐制度是宋朝皇帝的随从官,主要负责为皇室成员演奏乐曲、礼仪上的音乐伴奏以及音乐会等,管乐官属于贵族集团,其势力相当于宰相。
明代东厂明朝时期的东厂是我国历史上权力最大的秘书制度之一。
东厂成立于明朝永乐十二年,是明朝最大的官方情报机构。
它负责监视政治人物、收集间谍情报、防范叛乱的情况。
东厂官员名义上是皇帝的行政秘书,但实际上是大清洗的主导力量之一。
许多文人墨客都曾因与东厂产生冲突而被捕受审。
清代东西书房清朝时期的东西书房是我国历史上特殊的秘书制度之一。
它是康熙帝所创立,旨在提高文官的能力和提高管理水平。
东西书房的设立,为我国政治和文化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东西书房成立后,大量受过教育的文人开始转向官场,不久后成为表现优异的官僚。
结语以上介绍了我国历史上的部分秘书制度,它们在各自的时代和背景下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历史的长河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既需要有文人墨客思想的熏陶,同时也需要现代企事业组织这样的助力。
秘书制度在这其中发挥了重要的角色,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
古代秘书工作制度(3篇)
第1篇一、引言秘书工作,自古以来就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家族等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秘书,作为领导的助手,承担着上传下达、协助决策、综合协调、服务保障等重要职责。
古代秘书工作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文化传承、社会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古代秘书工作的起源、职能、组织体系、选拔与任用、考核与奖惩等方面,对古代秘书工作制度进行探讨。
二、古代秘书工作的起源1. 秘书工作的起源古代秘书工作起源于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加剧,出现了专门从事文书、档案、记录等工作的官员。
夏商时期,我国开始设立官职,秘书工作逐渐成为国家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秘书工作的发展周朝时期,秘书工作制度逐步完善,设立了专门负责文书、档案、记录的官员,如史官、内史等。
秦汉时期,秘书工作进一步发展,设立了尚书省、中书省等机构,秘书官员的职能逐渐扩大。
三、古代秘书工作的职能1. 上传下达秘书官员负责将皇帝、领导的决定、命令传达给下级官员和民众,同时将下级官员和民众的意见、建议上报给皇帝或领导。
2. 协助决策秘书官员根据实际情况,为皇帝或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协助决策的实施。
3. 综合协调秘书官员负责协调各部门、各层级之间的关系,确保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组织的正常运行。
4. 服务保障秘书官员为领导提供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服务保障,如安排日程、接待客人等。
四、古代秘书工作的组织体系1. 中央秘书机构古代中央秘书机构主要包括:(1)尚书省:负责国家机密、文书、档案等事务。
(2)中书省:负责起草、审核皇帝的诏令、敕令等。
(3)门下省:负责审核、颁布皇帝的诏令、敕令等。
2. 地方秘书机构地方秘书机构主要包括:(1)郡守:负责本郡的文书、档案、机密等事务。
(2)县令:负责本县的文书、档案、机密等事务。
五、古代秘书工作的选拔与任用1. 选拔标准古代秘书官员的选拔标准主要包括:(1)品德:廉洁奉公、忠诚可靠。
古代如何选任秘书
古代如何选任秘书作者:眭达明来源:《畅谈》2018年第14期我国秘书工作的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和实用的秘书人才选拔制度,培养了许多高水平的知名秘书人才。
其中的一些做法,对于今天培养和选拔秘书人才仍有一定借鉴意义。
任前考试成惯例,优秀者可破格录用在古代,翰林学士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秘书。
在后梁,按照当时的规定,翰林学士上任前,要进行资格考试,只有过了这道关,才能正式走马上任。
据记载,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一个叫郑致雍的举子在当年的进士考试中脱颖而出,被点为新科状元。
礼部侍郎封舜卿是本次考试的主考官,郑致雍自然成了他的门生(古代科举及第者对主考官自称“门生”)。
不久,二人一同被列为翰林学士的候选人。
此时的封舜卿虽然官居礼部侍郎(相当于主管全国宣传教育工作的副部长),但要担任翰林学士,还得与门生郑致雍一道参加考试。
郑致雍才思敏捷,答卷时行云流水。
封舜卿虽有文辞,然才思拙涩,刚考到第五题,就累得撑不住了。
不得已,只好让门生郑致雍代笔作答。
当时很多有识之士认为这是为人师者的耻辱。
封舜卿请门生代笔考试的故事滑稽之极,贻笑大方。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皇帝政治秘书选拔考试的一些特点。
尽管此类考试在各个时期内容不尽相同,但考试的目的非常明确:一是看考生的文才,二是考察他们起草各类公文的能力。
这些被列为翰林学士候选人的考生,大都是有了科名甚至参加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具有一定写作水平的优秀人才,本身已具备了较高的业务素质。
通过任前资格考试进行选拔,经皇帝批准后直接安排到朝廷的秘书岗位——这种优中选优的考试方式可以使出类拔萃的秘书人才脱颖而出,并能很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当然,对于特别优秀又知根知底的秘书人才,也有免除考试直接上任的。
宋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朝廷需要增加秘书人员,真宗确定了三个人选,分别是礼部郎中薛映,兵部员外郎梁鼎,著作佐郎、直集贤院梅询,并通知中书省安排时间,对三人进行职业资格考试。
论中国古代秘书工作的发展
该三会裁并,改归省公署组织行政会议”[1]。 定了《吉林行政会议议事细则》。根据议事 籍等。而从执行的情况来考察,大多数行政
1917 年 1 月 8 日,吉林行政会议召开第一 细则,行政会议于每星期二开常会一次,会 会议所作出的决议还是得到了很好的执行。
次大会,“会长报告了改组行政会议之主旨 议时间自上午 10 时起至 12 时止 (开会时 [2]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讲,行政会议制度的推
个部分演进和发展的结果。秘书工作的发展 案,如汉承秦制、唐承隋制等。这样也就无意 也就使秘书工作反映出了不同时代的时代
是综合的发展,绝非某一方面的发展。但是 之中继承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形成了具有中 特色和现象。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我国秘书工作的魅力 国特色的秘书工作丰厚的文化底蕴。“不同”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了解我国古代秘书
顿办法,亟宜详加筹议”而成立的。旋因吉林 查员若干,均由会长派充。另外还有雇员负 露等等[4]。
省“各属路政未修,交通阻塞,殊碍政务进 责缮写事务,关于庶务及其他一切事务得
三、行政会议的性质及影响
行”,为研究修路具体办法而成立了路政进 由会长于省长公署人员中酌派兼充之。行
从前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行政会议
过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对这一制度的形 政事务而设立的,因而称吉林行政会议。会 席半数以上时方能开会。会议开会时须提
成、组织运行状况作一简要论述,以期总结出 议附设于省长公署,分设政务股、外务股、财 前 10 分钟到会并亲自于签名簿上签名画
这一制度的性质和影响。
务股三股。会议以省长为会长,会员分为正 到,不得迟到或无故缺席,但如有特别事故
同集议,循是妥为应付,不虞临事周章;财政 星期开常会一次,遇有必要事项得由省长 所作出的决议要由会长即省长核夺,也就是
浅析古代秘书制度的演变过程
浅析古代秘书制度的演变过程浅析古代秘书制度的演变过程摘要:对古代秘书制度的演变过程进行简单的阐述,分析奴隶制度时期、封建社会时期等秘书工作的发展进步,并总结历代秘书工作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古代秘书秘书制度演变中华民族经历了忐忑不平、跌宕起伏的几千年,秘书工作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已然也存在了几千年,其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进步着。
迄今为止,我国秘书制度经历了从产生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到近代社会再到新中国这样几个发展时期。
在发展过程中,我国秘书制度一方面体现出渐进变革的“路径依赖”性,对部分制度做了继承;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激进变革的“革命性”,对部分制度做了发展。
①就这样,我国秘书制度在继承与发展之间逐步完善。
现在有关现代社会的秘书的定义尚存众多争议,我较倾向于陈合宜教授的观点,即“秘书是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团体或个人提供辅助管理、综合服务的人员。
”②然而,古代的秘书又与现代的秘书工作又有所不同。
经过综合分析,古代的秘书工作制度包括文书档案工作制度、历代公文文体、信访制度、社会调查制度等。
因此,秘书制度的演变对于现代了解秘书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一、古代秘书制度的起源与秘书制度的奴隶社会时期人类秘书工作产生有两个必要的社会条件:一是有了社会组织的领导部门,即我们所说的社会权力机构;二是有了文字和公务文书。
③而这些条件在国家形成以前就已经具备了,也就是说,人类秘书工作在国家形成以前就产生了。
不过,秘书工作起源于何时,经分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认为起源于远古的黄帝时代,一种认为起源于夏代的奴隶社会。
对于第一种说法,《汉书古今人表》记载了仓颉是黄帝的史官帮助黄帝记载国家大事,④证明仓颉做的工作正是秘书的工作;对于第二种说法,正是因为文字起源于夏代时期,而随着阶级压迫的产生,阶级统治应运而生,社会权力机构就此出现,秘书工作从一产生器就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⑤因此秘书工作产生的两个必要的社会条件同时拥有,使得夏朝成为我国秘书工作的滥觞。
试述历代选拔秘书人员的途径。
试述历代选拔秘书人员的途径。
秘书人才的培养有三种方式:
(一)家传和师承
春秋以前受当时文化发展的制约,由史官世袭制度和史官业务的专业性决定的,手工作坊式的培养方式。
(二)官办学校培养
官办学校是古代培养秘书的主要方式。
历代官办学校培养情况:
1.商周时期的太史寮,奴隶制下的官办贵族学校,也是全国的最高学府。
2.封建社会的官学制度正式形成于汉朝,以汉武帝创办太学为标志。
3.太学和国子监是国家最高学府,是封建王朝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
4.历代封建国家还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办学校系统。
郡设学、县设校、乡设庠、聚设序
5.中国封建官办学校的特点:不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以儒家经典作为主要教材。
培养目标:“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国家培养管理人才。
(三)私学培养
1.中国古代私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春秋末期,社会急剧动荡,礼崩乐坏,周王室衰微,由“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出现了“士”
阶层,各诸侯国和新型贵族争相养士,士的培养成为迫切需要。
2.中国历代私学培养情况
春秋末期,孔子私学最具代表性,规模最大,战国时期,养士之风更盛,私学更加盛行。
汉代是经学的极盛时代,私学以传授经学为主。
两晋名儒聚徒讲学,南朝官学时兴时废,教育多赖私学维持。
隋唐私学发达,王通、孔颖达、尹知章、韩愈、柳宗元等都收徒讲学,培养了大批人才。
五代时出现了聚徒讲学的书院,在宋代达到鼎盛,有著名的四大书院和明代后期的东林书院,书院是古代的私立大学,以培养学术人才为主。
清代中期以后,出现了职业学校性质的私学——专门培养幕僚的“幕馆”,成为培养秘书人才的主要场所。
浅析古代秘书制度的演变过程
浅析古代秘书制度的演变过程摘要:对古代秘书制度的演变过程进行简单的阐述,分析奴隶制度时期、封建社会时期等秘书工作的发展进步,并总结历代秘书工作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古代秘书秘书制度演变中华民族经历了忐忑不平、跌宕起伏的几千年,秘书工作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已然也存在了几千年,其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进步着。
迄今为止,我国秘书制度经历了从产生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到近代社会再到新中国这样几个发展时期。
在发展过程中,我国秘书制度一方面体现出渐进变革的“路径依赖”性,对部分制度做了继承;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激进变革的“革命性”,对部分制度做了发展。
①就这样,我国秘书制度在继承与发展之间逐步完善。
现在有关现代社会的秘书的定义尚存众多争议,我较倾向于陈合宜教授的观点,即“秘书是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团体或个人提供辅助管理、综合服务的人员。
”②然而,古代的秘书又与现代的秘书工作又有所不同。
经过综合分析,古代的秘书工作制度包括文书档案工作制度、历代公文文体、信访制度、社会调查制度等。
因此,秘书制度的演变对于现代了解秘书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一、古代秘书制度的起源与秘书制度的奴隶社会时期人类秘书工作产生有两个必要的社会条件:一是有了社会组织的领导部门,即我们所说的社会权力机构;二是有了文字和公务文书。
③而这些条件在国家形成以前就已经具备了,也就是说,人类秘书工作在国家形成以前就产生了。
不过,秘书工作起源于何时,经分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认为起源于远古的黄帝时代,一种认为起源于夏代的奴隶社会。
对于第一种说法,《汉书 古今人表》记载了仓颉是黄帝的史官帮助黄帝记载国家大事,④证明仓颉做的工作正是秘书的工作;对于第二种说法,正是因为文字起源于夏代时期,而随着阶级压迫的产生,阶级统治应运而生,社会权力机构就此出现,秘书工作从一产生器就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⑤因此秘书工作产生的两个必要的社会条件同时拥有,使得夏朝成为我国秘书工作的滥觞。
古代秘书的规章制度
古代秘书的规章制度1.引言古代秘书在官员和统治者的身边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要负责记录官方文件和公文,还要处理各种机密事务。
为了确保秘书的工作高效、有条不紊,古代社会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
本文将介绍古代秘书的规章制度以及其执行情况。
2.选拔秘书的程序古代选拔秘书的程序通常经过多个环节。
首先,秘书候选人需要通过一系列考试,以测试他们的文字功底和处理机密文件的能力。
接下来,候选人需要接受面试,并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忠诚度。
最后,由统治者或最高官员亲自选定,并宣布其成为负责秘书工作的官员。
3.秘书的职责古代秘书的职责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处理公文和文件:秘书负责记录和保存官方文件和公文。
他们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和内容要求起草、编辑和归档文件,并确保它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管理机密事务:秘书需要处理各种机密事务,包括政府间的外交信函、官员之间的私人信件以及其他机密文件。
他们需要严格保密,并按照相关规定处理这些文件。
•组织会议和行程:秘书还负责组织会议和统筹官员的行程安排。
他们需要制定会议议程、安排会场和参会人员,并确保所有官员的行程安排得以顺利实施。
•协助决策:秘书在政务方面也有一定的决策权。
他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判断和经验提供建议,并支持统治者或最高官员做出重要决策。
4.秘书的工作时间和待遇古代秘书的工作时间通常比较长,工作日常常超过12小时。
他们需要根据工作需要灵活调整自己的工作时间,并随时准备处理紧急事务。
由于工作内容的特殊性,秘书往往享受较高的待遇,包括高薪酬和丰厚的福利。
5.秘书的纪律要求古代社会对秘书有严格的纪律要求,以确保他们的行为符合统治者的意愿和利益。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纪律要求:•保守秘密:秘书必须严守秘密,并不得将任何机密信息泄露给外界。
一旦发现违反保密规定,秘书将受到严厉的处罚,包括罚款、撤职甚至监禁。
•服从命令:秘书必须服从上级的命令和指示,并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方式执行工作。
[历代,秘书,制度]历代秘书考核制度论文
历代秘书考核制度论文中国封建社会中历代统治者为了督促秘书官吏守职尽职,更好地为主官服务,都制定了对秘书官吏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考核制度。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历代秘书考核制度。
研究一下这些制度,对今天完善各级秘书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当有所补益。
秦统一天下,建立起封建君主****政体后,在明主治吏,而后治民思想的指导下,最早制定了对秘书官吏的考核标准,在全国施行。
据云梦秦简中的《吏道》记载,秦朝对秘书官吏的原则要求是凡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谨慎坚固,审悉无私,微密纠察,安静毋苛,审当赏罚。
为了使秘书官吏便于理解和执行,又将这些原则要求分解为具体标准,颁令秘书官吏,必须遵守警惕。
这一具体标准称为五善和五失。
五善即:忠信敬上,就是忠顺朝廷,尊敬、服从上司、主官;清廉毋谤,就是要廉洁奉公,不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工作要任劳任怨;举事审当,即办事要谨慎、妥当;喜为善行,即思想境界要高,要自觉地多做利国利民的好事;恭敬多让,即凡事谦虚礼让,与同事们和睦相处,敬重别人。
五失为:夸以▌,即夸夸其谈.好唱高调而不务实;资以大,就是喜欢自我吹嘘,为自己摆功而不实事求是;擅制割,就是好自作主张,乱表态,随便许诺,越权行事;犯上弗知害,即目无王法,犯上作乱;贱士而贵贝货,即轻视士人,贪婪好利。
凡是能遵守五善而无一失的秘书官吏就予以升迁、授爵;如有犯上弗知害之失者,处以死刑,有其他一失或多失者,分别处以罚款、降职、创爵,直至罢职、治罪。
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发展了对秘书官吏的考核制度,规定朝廷百司中的秘书官吏由主官每年考核一次,称为常课或小考。
每三年大考核一次,称为大课。
常课是根据秘书官吏一年中的德行、勤懒、是否忠顺朝廷、服从主官、忠于职守,作出书面鉴定,好的评定为最等,差的评为殿等。
大课是根据三次常课的评定等第予以综合,分出好、差等第,然后分别予以赏罚。
郡、国的秘书官吏则由郡守或国相考核评绩,以纠怠慢也(《后汉书百官志注》)。
县衙中尉丞以下的秘书官吏由县长(或县令)考核,依据他们的表现、实绩作出评定。
古代秘书选拔制度对现代秘书选拔工作的启示
古代秘书选拔制度对现代秘书选拔工作的启示古代秘书选拔制度对现代秘书选拔工作的启示1. 引言在古代,秘书选拔制度是一种独特而严格的选拔制度,它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古代帝王政权的核心机构。
古代的秘书不仅是负责记录和传达信息的角色,更是与皇帝或统治者密切合作,参与决策和治理的重要成员。
如今,尽管现代社会已经出现了许多新的办公技术和工具,然而秘书在组织和管理工作方面的重要性依旧不可忽视。
本文将通过探讨古代秘书选拔制度对现代秘书选拔工作的启示,旨在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以提升现代秘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 古代秘书选拔制度的特点古代秘书选拔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这些特点在现代秘书选拔工作中仍然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2.1. 考察的对象多样性古代秘书选拔制度广泛考察了候选人的各个方面。
除了基本的文化、才能和道德素养外,往往还注重候选人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
这种综合考察的方式有助于提供全面的信息,帮助选拔者更好地了解候选人的实际能力和潜力。
对于现代秘书选拔工作而言,我们也可以借鉴古代这种多样性的选拔方式,以更全面准确地评估候选人的综合素质。
2.2. 培养和选拔相结合古代秘书选拔制度注重培养和选拔相结合。
在选拔过程中,往往会安排候选人进行实际工作或模拟工作的演练,以考察其实际能力和适应能力。
这种培养和选拔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帮助选拔者更好地了解候选人的实际表现和潜力,避免在选拔过程中过于片面或主观地评估候选人的能力。
现代社会中,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通过实际工作或模拟工作的演练,更准确地评估秘书候选人的能力和适应能力。
2.3. 选拔官的专业水平古代秘书选拔制度非常重视选拔官的专业水平。
选拔官往往是经过严格考核和培训的专业人员,他们具备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深厚的理论知识。
这种选拔官的专业水平保证了选拔过程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培养和选拔专业水平较高的选拔官,以提高秘书选拔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历代秘书考核制度
历代秘书考核制度【摘要】历代秘书考核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秦朝开始,秘书考核制度就逐渐完善和发展,对后世政府机构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分别介绍了秦、汉、唐、明、清时期的秘书考核制度,并探讨了其演变过程。
这些制度在推动政府机构高效运转的也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文官人才。
历代秘书考核制度的影响深远,对今日政府机构的管理也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通过对历代秘书考核制度的总结和分析,可以更好地借鉴古代智慧,为现代政府机构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历代秘书考核制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古代政府机构的运作方式,更为当代政府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秘书,考核制度,历代,秦朝,汉朝,唐朝,明清时期,影响,政府机构,演变,背景,启示1. 引言1.1 概述历代秘书考核制度中央政府设有秘书处,负责文书处理、信息传递和决策支持。
秘书处的工作人员即秘书,他们的资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秘书的选拔与考核制度。
历代秘书考核制度一般包括选拔、培训和评定三个环节。
在选拔环节,政府机构会根据候选人的学历、背景、能力和品德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选拔出优秀人才担任秘书。
在培训环节,政府会为新任秘书提供专业培训,使其能够胜任工作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评定环节则是考核秘书在工作中的表现和成绩,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
通过对历代秘书考核制度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不同朝代在选拔标准、培训形式和评定方法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都体现了政府对秘书的重视和管理水平。
历代秘书考核制度的演变不仅反映了政府管理水平和制度完善程度的提高,也对今日政府机构的选拔和管理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1.2 历代秘书考核制度的背景历代秘书考核制度的背景是由于古代君主统治下的政务繁杂,需要有专门负责文秘工作的官员。
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了类似秘书的职务,但真正形成规范的考核制度是在秦朝开始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立秘书台,负责处理文书和政务,其中的秘书官员要经过严格的选拔和考核,确保他们能够胜任这项重要的工作。
古代秘书任免的基本条件
古代秘书任免的基本条件的演变秦代作为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所选秘书的方式不同于后代的考试制度,而是采用世袭的制度。
出身世家的孩子从小就被送入专门的学校进行培养,而非史家之子则不能参加这类学校。
到了汉代,选拔秘书人员就开始采取考试制度。
考试内容包括能背诵长篇文章,并掌握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书、隶书等八种字体。
考试中优胜者即可在尚书台和御史府任尚书史令。
自汉后,历代都逐渐放弃了史官世袭的制度而改为考试选拔,但要求略有变化。
总体上看,对秘书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
至魏晋南北朝,秘书的公文写作已然成为一种专门的技术。
公文写作,在当时被称为“笔”,与“文”相对,“文”就是需要一定韵律,富有文采的文章,“笔”则不需要,一般是四字一句,分为表、奏、书、檄等形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曾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秘书人员,如陈琳,阮路,阮禹等。
他们拟文速度快,用词精准,深得统治者重用。
值得一提的是,因魏晋多出书法家,一些著名书法家如王蒙之,王献之,王徵之亦被召为内史,中书令和黄门侍郎等职位。
由此可见当时统治者对公文书面的字迹秀美程度要求颇高。
唐代的秘书考试,又叫释褐试,它是建立在科举考试之后进士及第的情况下。
释褐试分为四个内容:“身”、“言”、“书”、“判”。
其中“书”和“判”是考试的基础,只有达到了书法工整,文理通顺,逻辑清晰这些要求,才有资格“身”“言”,即观察口齿语言和面貌。
这说明秘书对公文的把握能力一直是最基本要求,而秘书在发展过程中也被要求了官员处理政事的能力,甚至唐代对秘书外貌的要求似乎看出秘书还担任着一定维护中央机构形象的任务。
宋代被认为真正推进了秘书制度的发展,因为它使秘书的考核变得明确而专业。
这源于北宋的王安石变法。
正是因为王安石在变法中深感秘书专业人才的缺失,才上书宋哲宗成立了专门的专门的考试——宏词科。
它与唐相似的是考试对象都建立在进士的基础之上,这样一来选拔出的人员不仅文学素养极高,秘书专业能力也很强。
我国古代秘书工作制度探析
恨之声。
显然赵仁恕使用的这种木驴是用来刑讯犯人的,而赵仁恕所刑讯的犯人是男是女,没有明说。
综上所述,不管木驴是作为攻城用具、水车、还是用做刑具,使用者多是男性。
作为刑具的用法是把男犯抬上木驴,用铁钉将其四肢钉在木驴的四条腿上,然后送至刑场凌迟处死。
看来木驴的用处不过是把犯人的四肢固定住而防其脱逃或有人劫法场,而且也只是对于凌迟处死的犯人才使用。
这种作为刑具的木驴是什么形状,高度宽度如何已不可考,但可以确知的是,它一定没有攻城用的木驴那么高大宽大。
至于把木驴当作专用于女性犯人的刑具的说法,史书里并没有记载,只有在小说里(如《水浒传》里处决王婆一节)有描写。
究竟历史上有无这种让女性“骑木驴”的刑法,而木驴又是如何骑的,只能存疑。
本人认为,古代的刑法虽然残酷,但对于女性还是有照顾的:“手杻亦以干木为之,死罪重囚用,轻罪及妇人不用。
”[11]“杻长一尺六寸厚一寸,以干木为之,男子犯死罪者用杻,犯流罪以下及妇人犯死罪者不用。
”[12]“犯妇有孕亦不得用拶指,违者降一级调用。
该管上司不查实具报者罚俸一年。
”[3]25卷由此可见木驴这种用极其残酷的器械致死女性的刑具,不大有存在的可能。
参考文献:[1]戴侗.六书故(卷十四).[2]贺复徵.文章辩体汇选(卷一百十四).[3]张廷玉,等.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光绪十二年撰.[4]允禄.钦定大清会典(卷六十八).[5]汉孔氏撰,唐陆德明,孔颖达疏.尚书注疏.[6]《毛诗注疏》卷二十五,召旻篇.[7]周祈.名義考,明万历十二年(1584).[8]褚人耯.坚瓠续集(卷四).柏香书屋校印,P8.[9]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乙)[M].大化书局,1979.[10]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五十九).[11]三泰,徐本,等.大清律例(卷二“杻”条),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12]李东阳,等.明会典(卷一百四十五)“,明正德四年(1509)重修.★作者简介:刘振峰,吉林大学副教授.英子,吉林大学副教授.秘书工作已经存在了几千年,早在商就产生了专职秘书史官,商末建立起中央秘书机构———太史寮。
古代秘书选拔制度对现代秘书选拔工作的启示
古代秘书选拔制度对现代秘书选拔工作的启示一、引言在古代,秘书选拔制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
而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秘书的地位也日益凸显,秘书选拔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我们有必要从古代的选拔制度中寻找启示,以便更好地进行现代秘书选拔工作。
二、古代秘书选拔制度概述古代秘书选拔制度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帝王时期。
在那个时代,帝王需要一位能够协助处理政务、传递命令以及辅助决策的得力秘书。
古代的秘书选拔制度非常严格,一般来说需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和选拔程序,选择出的秘书不仅要求具有才华和学识,更要求忠诚、老实、守纪,能够辅助帝王处理政务,成为帝王的得力助手。
三、启示一:注重综合素质古代的秘书选拔制度注重综合素质,包括才华、学识、品德和忠诚度等方面。
这对现代秘书选拔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在现代社会,秘书不仅要求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工作能力,更要求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忠诚的态度。
在进行现代秘书选拔工作时,我们也要综合考量候选人的综合素质,不仅仅是其专业能力。
四、启示二:严格选拔程序古代的秘书选拔制度非常严格,一般需要经过多轮考核和选拔程序。
这种选拔程序不仅能够确保选出最优秀的秘书,更能够在选拔过程中锻炼候选人,使其在竞争中得以成长。
现代秘书选拔工作也需要建立严格的选拔程序,通过多轮考核和选拔来筛选出最有潜力、最有能力的秘书人选。
五、启示三:培养忠诚度古代的秘书选拔制度非常重视忠诚度,帝王需要一位忠心耿耿的秘书来辅助自己处理政务。
古代的选拔制度在培养忠诚度方面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在现代社会,忠诚度同样是一位优秀秘书不可忽视的品质。
现代秘书选拔工作也应该注重培养候选人的忠诚度,使其能够真正做到言听计从、忠心耿耿。
六、结语古代的秘书选拔制度对现代秘书选拔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通过对古代选拔制度的总结和回顾,我们可以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现代秘书选拔工作的重要性和要求。
在现代社会,当我们进行秘书选拔工作时,可以借鉴古代的选拔制度,注重综合素质、严格选拔程序和培养忠诚度,以便选拔出更加优秀和适合的秘书人选。
历代秘书官吏的选拔制度和考核制度
历代秘书官吏的选拔制度和考核制度
中国古代秘书官吏的选拔和考核制度,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完善过程,具体特点如下:
选拔制度:
1.学校培养:在一些朝代,通过国子监等官方教育机构培养具备一定文化素质和行政能力的人才,其中一部分人可能会被选任为秘书官吏。
2.科举考试:自隋唐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后,文官队伍中包括秘书官吏在内的众多职位,多由科举及第者充任。
进士科考中的优秀人才常有机会进入翰林院、内阁等部门担任秘书职务。
3.聘用制:对于具有特殊才能或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可通过直接聘用的方式担任秘书工作,如一些文学造诣深厚、书法出众的文人墨客。
4.内部晋升:从下级机关或现有职官中选拔有实际工作经验和业绩突出的人员提升至秘书岗位,体现的是“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原则,重视官员的实际能力和表现。
考核制度:
•历代统治者对秘书官吏的考核极为重视,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考核制度以保证其高效履行职责。
•考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政绩、道德品质、文字处理能力、政务处理效率等方面,力求做到奖勤罚懒、公正公平。
•定期考核(如年考、季考等)是评估秘书官吏的重要手段,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升降黜陟,优秀的予以提拔,不合格的则会受到惩罚甚至罢免职务。
•古代还有诸如“密考”、“京察”、“大计”等各种形式的考核机制,确保秘书官吏尽职尽责,服务好主官和朝廷。
这些选拔与考核制度的具体形式和内容随历史时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总体上都是为了保证秘书官吏队伍的质量,并服务于维护封建社会秩序和国家机器的有效运转。
宋代选拔朝廷文字秘书的制度
宋代选拔朝廷文字秘书的制度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璀璨的时代,其政治制度中对朝廷文字秘书的选拔制度更是独具特色。
这一制度不仅在当时起到了重要的辅助和管理作用,而且在今天依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宋代朝廷文字秘书的选拔制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考试选拔、资历评定和绩效考核。
首先是考试选拔。
对于朝廷文字秘书的选拔,宋代朝廷采取了考试制度。
每年会举行科举考试,选拔出优秀的文士来担任朝廷文字秘书。
考试内容不仅包括诗词歌赋等文学才能的考察,还包括政治、法律、礼仪等各方面的知识。
这样的考试制度保证了选出的秘书具备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出色的文采,能够胜任文字秘书的岗位。
其次是资历评定。
在选拔之后,与朝廷文字秘书相关的官员会根据其个人的学历、履历、研究成果等方面的资历进行评定和筛选。
通过这一环节的资历评定,可以更好地筛选出适合担任朝廷文字秘书的人选,为朝廷提供优质的文字服务。
最后是绩效考核。
宋代朝廷文字秘书在担任岗位期间,会接受严格的绩效考核。
朝廷会派遣专人进行定期的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文字的准确性、规范性、表达能力等方面。
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朝廷文字秘书的工作质量,确保其为朝廷提供的文字服务符合要求。
宋代选拔朝廷文字秘书的制度在当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担负起文字管理和文书撰写等重要任务,还通过严格的选拔和考核制度,确保了选人用人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这一制度对今天我们的人才选拔和培养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中可以看出,选拔朝廷文字秘书需要综合考察候选人的文学才能、政治素养、法律知识等多个方面的能力,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广度和深度。
此外,对于已经担任朝廷文字秘书的人员,需要进行绩效考核,以确保他们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也为了激励其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总而言之,宋代选拔朝廷文字秘书的制度是一套完善的选拔和管理体系,对于规范朝廷文字工作、选拔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今天,我们可以借鉴其制度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建立起一套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选拔和考核机制,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文字支持。
古代如何选“秘书”
古代如何选“秘书”作者:来源:《共产党员·上》2018年第09期我国秘书工作的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和实用的秘书人才选拔制度,培养了许多高水平的知名秘书人才。
在古代,翰林学士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秘书。
在后梁,按照当时的规定,翰林学士上任前,要进行资格考试,只有过了这道关,才能正式走马上任。
此類考试的目的非常明确:一是看考生的文才,二是考查他们起草各类公文的能力。
通过任前资格考试进行选拔,经皇帝批准后直接安排到朝廷的秘书岗位。
这种优中选优的考试方式可以使出类拔萃的秘书人才脱颖而出,并能很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古代选拔任用秘书不仅需要经过任前资格考试,有的朝代还特别重视对秘书人才的素质培养,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馆阁翰苑人才培养机制。
在宋代,馆阁翰苑官员的选拔非常严格:首先,候选人必须是进士高科出身;其次,候选人要通过朝廷统一组织的两场专门考试。
宋代的名臣贤相多由馆阁翰苑晋升高位。
宋代的馆阁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和文献研究室,朝廷从高科进士中召试馆职,以整理文献的工作形式储备人才。
那些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高科进士一旦有幸成为馆阁中的一员,每日与书本文献打交道,经过几年潜心研修,学问、能力自然会得到全面提升。
他们中的佼佼者,通过选拔考试晋升知制诰,再由知制诰升任中书舍人,优者最后进入翰林学士院担任翰林学士。
翰林学士的理想出路,自然是直接进入中书省和枢密院,成为两府高官即执政大臣。
宋代的馆阁制度无疑是科举制度的延伸和补充。
它不仅有效地为朝廷聚集、储备了一支高素质的文官队伍,又为朝廷培养、输送了一批批优秀的秘书人才。
古代朝廷选拔秘书人员的另外一个渠道是从地方直接选调,这种现象在中晚唐时尤为突出。
当时,藩镇幕府争相聘用有名望才华的读书人担任幕僚。
其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网罗人才,二是能够为更多的读书人提供入仕机会,三是起到了为中央政府选拔人才的作用。
这里着重介绍第三点。
我国古代秘书选拔制度是怎么样的
我国古代秘书选拔制度是怎么样的我国秘书工作的历史源远流长,其中一些古代选拔秘书的经验尤为可贵,对今天培养和任用秘书人员有借鉴作用。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我国古代秘书选拔制度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我国古代秘书选拔制度论文篇1浅谈中国古代秘书选拔制度摘要:我国历代君主都懂得秘书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故在秘书人才的选拔问题上,历代朝廷的君主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
他们不仅要求秘书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还必须具备丰富的学识、才能。
此外,秘书人员的选拔还促进社会文化的进步,在某种程度上讲,秘书人员的选拔正是一个国家政治文化的体现。
关系到国家公共事务的发展和建设。
其中秘书选拔制度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原始社会时期的推举禅让制;二是奴隶社会时期的世卿世禄制及选贤任能制。
二是奴隶社会时期的世卿世禄制及选贤任能制;三是封建社会时期荐举、征召和科举制等。
关键词:秘书;演变;制度;时代意义我国的秘书工作,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并迅速发展。
而在中国历史上秘书工作究竟起源于何时,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秘书工作发端于夏代的奴隶社会”,[1]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秘书工作起源于尧舜时期”。
[2]古代秘书工作,简而言之就是“秘书在朝中,主要从事起草一些君主所要颁布的诏令,记载一些国家的重要事件,及君主的一言一行,编纂史书以及收集和保管等工作。
”[3]在古代,秘书的选拔制度是国家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国家机制的正常运转,历来为统治阶级所重视。
对于秘书人员的选拔,都建立了相应的选举制度。
下面我们就来就三种不同时期对秘书的选拔制度作一浅谈。
一、原始社会时期的秘书选拔要求“氏族是人们按照血缘关系自然而然地组成的一种社会组织,规模一般很小少者数人多者数十人、上百人以同一个女始祖或者男始祖的几代直系亲属及其配偶为限。
几个血缘最近的氏族组成胞族若干个有通婚关系的氏族或胞族组成部落。
”[4]“氏族组织虽然规模比较小但也有许多公共事务需要处理。
我国古代秘书选拔制度
我国古代秘书选拔制度
李海霞
【期刊名称】《兰台世界》
【年(卷),期】2007(000)003
【摘要】我国秘书工作的历史源远流长,其中历代选拔秘书的经验尤为可贵,对今天培养和任用秘书人员有借鉴作用。
【总页数】1页(P65)
【作者】李海霞
【作者单位】金陵科技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31.46
【相关文献】
1.我国古代秘书工作制度探析 [J], 任雪浩;李伟华;刘新钰
2.试述我国古代选拔人才制度的演变 [J], 叶立青;吴晓燕;
3.我国古代秘书选拔制度 [J], 李海霞
4.我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的两次重大变革 [J], 邓佑先
5.略述我国古代选拔官吏的制度 [J], 祝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秘书工作的历史源远流长,其中历代选拔秘书的经验尤为可贵,对今天培养和任用秘书人员有借鉴作用。
兹将散见于史籍的这方面记载搜集、整理,作扼要介绍。
秦代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选用秘书的主要特点是世代相袭。
当时以承办文书为主要业务的秘书人员称史。
这是一种专门职业,世代相袭。
其后代自幼就被送入专门的学校学习,这是最早的培养秘书人员的专门学校。
秦律规定,凡非史之子不得混入这类学校,违者治罪。
同时,凡犯过罪的人也不能担任文书工作。
汉代,中央集权的统一封建王朝已趋于巩固,选用秘书人员已着重于业务能力。
当时,中央政府机构尚书台和御史府任用秘书,需经过严格的考试。
《汉书·艺文志》和《说文解字》卷十五引《尉律》中均有记载。
这些部门的秘书,年龄须在17岁以上,要能背诵书九千字以上,并考其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书、隶书等八种字体。
每年年底,先在郡一级考试,合格者由郡守移送于京城,再经太史面试,取其中优秀者派至尚书台和御史府任尚书令史,掌写文书。
尚书台中为朝廷起草公文的尚书侍郎,要求更高,除注重其文采外,还很重视实际工作的锻炼。
初入台时只能任尚书郎中,为见习官员,满一年后升为尚书郎,协助诗郎办理文书事务,三年后才能任尚书传郎(事见《东汉会要·诏令》)。
魏晋南北朝时,秘书写作已发展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艺。
统治者在选用秘书时已要求其精于业务,以提高文书工作的质量和使文书卷面字迹美观。
当时,士人中出现了文、笔之分。
文即文章诗赋,须有情辞声韵。
笔即公文,不须有韵,也不必具有文采,只须直言,着眼于叙事达意,施于实用。
凡表、奏、书、檄等公文皆称笔,它有一定的格式,多为四字一句。
能写文章诗赋的士人不一定能拟写公文。
为此,产生了许多专以拟写章、表、书、奏的著名人才。
统治者都竞相招纳、礼聘他们担任秘书。
如陈琳、阮路被曹操所聘用。
曹丕赞誉他们为“章表书记,令之隽也。
”①又如南朝善作表、奏、书、记的任陆,先后为宋、齐、梁三朝所任用,时王公的表奏、朝廷的文诰多出其手,时人将其与当时著名诗人沈约并称为沈诗任笔。
这些秘书落笔神速、拟稿精确。
如阮禹在曹操大军出发讨伐韩遂时,受命作檄文。
他在马背上一挥而就,撰成《为曹公作书与韩遂》。
曹操审阅时,竟无法增减一字。
同时,由于魏晋南北朝时书法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书法家。
统治者纷纷聘请他们担任秘书。
如曹操四处募求,聘得梁鹄为选部尚书,掌管文书奏章;梁武帝聘用工褒为秘书郎;北齐尚书令司马子如任用赵彦深为文吏,掌抄写文书、参与机密;著名书法家王蒙之、王献之、王徽之各被聘为内史、中书令、黄门侍郎等秘书官。
唐代选用秘书的要求已趋于全面,不但要求他们文化水平高,工于书法,擅长写作,还要求其娴于辞令和有制理公文的能力,且考虑到了外貌的要求。
唐代以科举考试取士,凡应试士人须经所在学馆或地方政府初试,合格者送礼部参加省试。
省试录取者为进土及第,他们还须通过束部主持的释褐试才能接官。
释褐试包括身(身材相貌)、言(口才)、书(书法文理)、判(判理政事的能力),先考书、判,凡“楷美道美”、“文理优长”,即书法工整、文理通顺、判事能力强者,才能再看其是否“体貌丰伟”、“言辞辨正”,即相貌端正、口齿清楚。
四项全通过者授官,其中大多数授予九品小品,派往地方政府任文吏,日后再逐渐提升。
文束即从事文书工作的秘书人员。
[!--empirenews.page--] 宋代以直接考试拟写应用公文的能力选用秘书。
选拔目的具体,要求明确,将秘书选拔制度大大推进了一步。
由于王安石改革科举时,考试内容由重文学诗赋改为重经义、策论,录取者虽通晓经学而文学水平降低,且不熟习公文拟写,使朝廷在起草诏、洁、章、表等公文时,极感缺乏专门人才。
为此,三省上书皇帝,陈述其严重性,指出:今进土既纯用经术,如诏诰、章表、赦敕、檄书、露布、戒谕之类,皆朝廷官守日用不可缺者,若悉不司试,何以兼收文学博异之士。
②宋哲宗采纳此建议,特设宏词科,专门选拔朝廷所需的文字秘书,规定只有取得进土资格者才能报考,以要求考生必须博览古今、熟悉经史,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在此基础上再试其公文写作能力。
相当于今天从有高学历的知识分子中考选文字秘书。
自此形成了两宋选拔朝廷文字秘书的制度。
南宋高宗时,改词科为博学鸿词科,并放宽报考限制,以扩大生源,不论有无出身者皆
可应试。
但是,考试规则愈加严格,考试的内容应用性更强,规定以制、诏、书、表、露布,檄、箴、铭、记、赞、颂、序十二件为题。
③凡报考者,须依这12种文体各作应用公文2篇,于报名时递交礼部,由学士院中的学官审阅,合格者才准予考试。
京城外的应试者,若为现任官、须将作文交上司审阅,合格者才允许离任赴京应试。
考试时从12种文体中取6件命题,答卷要求准确、通顺、简练。
录取者分上、中、下三等授职,并可减少磨勘(升迁的考授期)年数。
元代,秘书选拔制度已趋于成熟,不仅要求秘书须有良好的品行、业务能力、实际经验,而且还创立了逐级升补的办法。
有效地保证了上一级机构中秘书人员的素质。
元代各级官员大多由蒙古、色国人担任。
他们之中多数人不通文墨,难以胜任政务,遇有政事,往往以旧例为准处理。
而抄写、检寻旧例、援引为法的都是通文墨的椽史、令史、书写等秘书人员。
他们俸给极薄,难以维持生计,往往利用职务之便,构私舞弊,以致“刀笔下吏,遂致窃权势,舞文法矣。
”④统治者这才认识到秘书人员的重要,“名分虽微,所系甚重。
”⑤于是,制订了严格选用秘书人员的条例。
规定各官衙秘书须从“年深通晓刑名、练达公事、廉慎引止、不作过犯”⑥的束员中挑选,其要求为“首论行止,次取吏能,又计月日多者为优。
”⑦即首先要求业务能力,再次要求曾担任过公职多年、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
根据这些条件挑选出来的秘书,还须身份清白、可靠的人担保具结,最后经监察官审查合格,方可任用。
而在职秘书中不符合上述条件者,一律“罢官”。
对于中央政府机构的秘书,要求则更严。
除了上述条件外,还规定,凡国家政务中枢中书省的秘书须从枢密院、御史台的秘书中选用,而枢密院、御史台的秘书从六部的秘书中选用,六部的秘书则从诸路岁贡(各地每年按规定向中央贡献人才)中任用,“岁贡”须通吏事、知经史。
同时,内外职官中有足以能胜任秘书工作者,也许罹用,后规定半数的秘书须由在职官吏充任。
明代,科举制度臻于完善。
统治者通过层层考试,将最优秀的人才选拔出来,任用为朝廷各部门重要的兼职或专职秘书,并由进士、举人担任地方政府中的秘书,普遍提高了秘书的文化素质和各级秘书工作的质量。
[!--empirenews.page--] 清代科举考试分数级,最后通过殿试(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的被称为进士。
进士的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授予翰林院修撰、编修之职,负责记录皇帝的起居注、进讲经史及草拟朝廷册诰等公文,为带有秘书性质的官职。
他们如升任翰林学士,则往往入内阁,成为朝廷拟制公文的高级秘书。
其余的进士再经过一场考试,称馆选,考取者入翰林院学习、称庶吉士,三年期满,成绩优秀者授编修、检讨,次一等的用为六科给事中、主事、中书告人、行人等秘书官和其他官员。
地方各官衙中的秘书官也多任用进土、举人担任。
清代设立了协助皇帝处理军政事务的军机处,相当于皇帝的机要秘书处。
军机处人员精干,除若干名军机大臣外,具体处理文书等事务的秘书官称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名额仅为36人,由军机大臣从内阁、六部、理藩院等部门的中书、郎中、员外郎、主事、笔帐式等职官中初选,予以考试。
合格者被引见皇帝,由皇帝亲自决定是否任用。
其任用的条件有四:“人品端方”、“年富力强”、“字画端指”、“庶官之傲慎者”⑧,即品德良好、相貌端正、年富力强、字迹端正。
由于军机处办事以迅速、慎密为准则,所以,特别要求“敏”,即处理事务敏捷,拟写公文迅捷;“慎”,军机处为掌管国家核心机密所在,军机章京必须是办事谨慎、守口如瓶者。
同时,为防止结党营私、泄漏机密,还规定凡曾跟随过三品以上官员者,不得任用为军机章京;如现任者其原来跟随的主官已升为从三品,则令其退出军机处。
清代用这些条件精选出来的军机章京,以区区36人,协助皇帝处理着庞大的封建王朝的军政事务,其精干之程度、效率之高,实为历代皇帝机要秘书处之最。
这表明了清代秘书选拔制度的完善。
综上所述,可知古代的秘书选拔制度是由低级至高级、由简单至复杂逐步完善起来的。
就其选拔方式而论,有学校培养、科举考试、聘用、从有实际经验的职官中精选和从下级机关秘书中提拔等。
就其选拔标准而论,有政治上可靠、文化水平高、博学多才、工于书法、业务能力强(包括拟写、处理文书和办事等)、实际工作经验、年富力强、敏捷、保守机密等要求。
这些宝贵的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