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内能导学案第一课时(个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13.2内能

初中物理**精品文档** 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课题:《§13.2内能》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知道哪些物体具有内能。
2、通过实验,理解哪些物体具有内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学习重点: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学习学习难点:解释简单的现象。
四、教学过程:【预习】和【反馈】:科学探究合作学习激情展示1、什么叫内能?哪些物体具有内能?内能与什么有关?举例说明2、为什么说内能和机械能是不同形式的两种能量?举例说明3,什么是热传递?什么叫热量?单位是什么?4、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是什么?举例说明5、什么是温室效应?如何改善?【反馈训练】1.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___ _ ___与___ ____的总和.2.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是:①定义不同:内能是物体内部所以分子的能和能的总和,机械能指一个物体的能和能的总和;②决定的情形不同:内能由物体内部分子的运动和分子之间的相互决定,跟物体的整体运动、位置、形变无关.而机械能由整个物体情况有关:即物体运动的快慢、高度、位置等有关.3.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和两种.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可分为外界对物体做功和物体对外界做功两种情况,前者能使物体的内能,后者能使物体的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也要分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两种情况,前者会使物体的内能,后者会使物体的内能.4. 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一定的温度,在自然状态下,使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温度低的物体温度,温度高的物体温度会;即温度高的物体总会把热量传递给的物体,直到它们之间的温度相同为止,这就是热传递.5..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_______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单位是_______;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物体吸收热量,_______能增加.6.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跟_______有关,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_______;温度降低时,内能_______.7.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它的内能______,温度_____;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_____,温度_______.给自行车打气,筒壁会发热,这是压缩筒内的空气_______,使空气的_______增加,温度升高的缘故.8.一切物体都有能但不一定有能;在高空飞行的子弹具有_______能、_______能,同时还具有_______能,子弹落地后,这三种能不初中物理**精品文档**为零的是_______能.【作业】1.冬天,双手反复摩擦,手会感到暖和;用嘴对着双手“呵气”,手也会感到暖和。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3.2内能》导学案

《13.2内能》详细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2)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改变.(3)了解热量的概念,热量的单位是焦耳.(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2)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3)通过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3)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教学重点:内能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内能的概念教学器材:多媒体电脑、课件、铁丝、钳子、布、火柴、压缩空气引火仪、铅笔、图钉、砂纸导学过程:课前预习:1、北方冬天天气寒冷,人们为了不让菜窖里的菜冻坏,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凝固时会热,使菜窖里的气温不致太。
2、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3、校门口新搬来了一个烤豆腐的小摊,同学们远远地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温馨提示:请注意食品卫生!)4、南极洲的冰川内能(选填“具有”或“不具有”),古人钻木取火是通过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
5、许多同学喜欢吃烤肉串,用炭火烤肉串的过程是利用的方式增加肉的内能的,但科学表明,经常吃烧烤食品有害健康。
新课导入:思考:装着开水的热水瓶有时会把瓶盖弹起来,推动瓶盖的能量来自哪里?,我们怎么称呼这种能量?导学一、内能(阅读课本P7前两段内容,并回答下面所提出的问题)比较1 :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而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运动的分子也具有能。
比较2:弹簧受到拉伸或压缩时发生形变,从而使弹簧具有弹性势能;而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也存在引力或斥力,因此分子间还存在能。
人教版九年级 13.2 《内能》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 13.2 《内能》导学案
一、基础知识回顾
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内容,能量是什么?举例说明能量的转化。
二、新知探究
1. 内能的概念
•定义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什么?
2. 内能与物质状态
•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内能的大小是否相同?
•解释为什么相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内能的大小不同?
3. 温度的概念
•温度的定义是什么?
•温度的单位是什么?
•什么是绝对零度?
4. 内能变化的计算
•系统从A状态变为B状态,内能的变化就是什么?
•内能变化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内能变化的计算公式中,质量的单位是什么?
三、学以致用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相关概念和计算。
请你从我们学到的知识中回答以下问题。
1.当你进入一个装有热水的房间时,房间内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
2.冰块在接触到空气之后会慢慢融化,这是因为什么?
3.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是100g,温度升高100°C,求内能变化量。
四、拓展思考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能量的转化是无处不在的。
请你思考以下问题。
1.提出一个现实生活中能量转化的例子,并解释其中的能量转化过程。
2.为什么在冬季我们会觉得穿多一点衣服就会更暖和?
五、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内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温度的定义和单位。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思考拓展问题,我们进一步理解了能量转化的过程和原理。
请同学们在课后复习时,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对内能的理解。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2 内能(第1课时 初步认识内能)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2节内能第1课时初步认识内能课外拓展: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James Prescott Joule,1818年12月24—1889年10月11日),出生于曼彻斯特近郊的沙弗特,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英国物理学家.由于他在热学、热力学和电学方面的贡献,皇家学会授予他最高荣誉的科普利奖章(Copley Medal).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能量或功的单位命名为“焦耳”,简称“焦”;并用焦耳姓氏的第一个字母“J”来标记热量以及“功”的物理量.焦耳在研究热的本质时,发现了热和功之间的转化关系,并由此得到了能量守恒定律,最终发展出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中,能量的单位——焦耳,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小组问题探讨:1.内能与机械能有关吗?2.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具有内能?内能的概念备课笔记特别提醒:内能的绝对量不能测量,内能的改变量可以测量.一般只研究内能的改变量.知识拓展:内能的影响因素备课笔记特别提醒:1.由于物体内能与诸多因素有关,有些因素用宏观手段是无法测量的,所以要计算出某一个物体所具有的内能是不可能的,不同物质构成的质量相同的物体之间的内能大小也往往无法比较.事实上,对我们生活、生产实践有意义的只是同一物体在不同情况下内能的改变量.2.内能也叫做热能,这是一种通俗说法.3.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课外拓展:绝对零度(absolute zero)是热力学的最低温度,绝对零度是零下273.15℃.物体的温度实际上就是原子在物体内部运动.当我们感到一个物体比较热的时候,就意味着它的原子在快速运动:当我们感到一个物体比较冷的时候,则意味着其内部的原子运动速度较慢.绝对零度表示那样一种温度,在此温度下,构成物质的所有分子和原子均停止运动.物体分子没有动能,但势能不为0,故此时物体内能不为0.在绝对零度下,原子和分子拥有量子理论允许的最小能量.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备课笔记备课笔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 内能的单位和测量: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可以通过热量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3. 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4. 影响内能的因素:质量、温度、状态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内能的概念,掌握内能的单位和测量方法。
2. 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内能与温度的关系,以及影响内能的因素。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内能的概念、内能的单位和测量方法、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难点:影响内能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温度计、热量计等)。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烧水的过程,引出内能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内能的概念、单位、测量方法,以及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3. 实验演示: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验证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4.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让学生了解影响内能的因素。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内能:1. 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 单位:焦耳(J)3. 测量:热量传递4. 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5. 影响内能的因素:质量、温度、状态等。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解释内能的概念,并说明内能的单位。
2. 描述内能与温度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3. 分析影响内能的因素,并给出实例。
答案:1.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单位是焦耳(J)。
2. 内能与温度呈正比关系,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例如,加热一个物体,其温度升高,内能也增加。
3. 影响内能的因素有质量、温度、状态等。
例如,相同温度下,质量越大,内能也越大;固体、液体、气体的内能不同,状态改变时,内能也会发生变化。
13.2《 内能》辅导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3.2《内能》辅导导学案一、知识概述1. 内能的概念物体由于分子、原子的运动和排列方式不同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内能。
2. 内能的转化内能可以通过传热方式进行转化,主要有三种方式:•热传导:热量通过物体内部的分子碰撞传递。
•热对流:热量通过流体的对流运动传递。
•热辐射: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不需要物质介质。
3. 内能与温度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直接关系,内能增大,温度也增大;内能减小,温度也减小。
这是因为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的平均动能的表征。
二、探究活动活动一:探究物体的内能变化实验材料:电热棒、温度计、烧杯、导线、电源。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并将电热棒放入烧杯中。
2.通过导线将电热棒与电源连接,调节电源的电压。
3.同时测量电热棒和烧杯内水的温度。
实验数据记录:电热棒电压(V)电热棒温度(℃)烧杯内水温度(℃)2.030254.045306.060358.0754010.09045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对于相同的电热棒电压,电热棒的温度越高,烧杯内水的温度也越高。
这表明电热棒的内能越大,传递给烧杯内水的热量也越多。
活动二:探究热传导对物体内能的影响实验材料:金属棒、绝缘支架、烧杯、温度计。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并将金属棒固定在绝缘支架上。
2.将金属棒的一端加热,同时测量金属棒沿长度方向的不同位置的温度。
实验数据记录:金属棒位置(cm)温度(℃)0100580106015402020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发现,金属棒的一端加热后,沿长度方向温度逐渐降低。
这说明热能从高温区域传导到低温区域,金属棒的内能由高到低逐渐减小。
活动三:探究热辐射对物体内能的影响实验材料:黑色纸片、白色纸片、阳光。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并将黑色纸片和白色纸片放置在阳光下。
2.分别观察黑色纸片和白色纸片的变化。
实验观察:在阳光下,黑色纸片很快变热,而白色纸片变热的速度较慢。
实验解析:在阳光下,黑色纸片吸收了较多的光能,使得纸片的内能增加,变得热。
13.2内能(第一课时)学案-2021届九年级物理人教版全一册

13.2内能(课时一)课堂导学知识点一:内能1、分子动能:分子做而具有的能量;2、分子势能:由于分子间而决定的能量;3、内能:物体内部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的理解:(1)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2)内能是物体的内能,不是分子的内能;(3)内能具有不可测性;(4)内能通常也叫做热能(统一称内能);(5)一切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J),因此内能的单位也是焦耳。
4、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1)质量:同种物质制成的物体,质量越大,所包含的分子数目越多;(2)温度: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3)体积:同一物体在同种状态下,体积改变时,会导致分子间距离改变,同时温度也会变化;(4)状态:同一物体,在不同状态下,温度、体积都会发生变化;5、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1)内能跟物体内的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有关;机械能跟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有关;(2)内能永不为零,机械能可以为零;(3)各自的决定因素也不同。
达标测试1、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0C的冰不具有内B.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机械能,而不具有内能C.汽车运动的速度越快,它的内能越大D.一块铁块烧红时的内能比它冷却时的内能大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降低到0℃时,其内能变为0 B.物体内能的大小只与物体温度有关C.物体内能和机械能可能同时为0 D.物体的机械能可能为0,而内能不会为0 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有内能,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B.物体温度在0°C以下时没有内能C.高温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低温物体的内能大D.质量大且温度高的物体的内能一定比相同状态下的质量小,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大4、下列有关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内部所有的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之和叫内能 B.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C.热水有内能,冰块也有内能 D.物体运动越快,它的内能越大5、在温度为0℃时,静止在桌面上的铁块()A.只具有内能B.只具有机械能C.既具有机械能又具有内能D.既没有机械能又没有内能6、下列事例中物体内能减少的是()A.金属汤勺放进热汤中后会变得烫手 B.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C.一块0℃的冰全部融化成0℃的水 D.“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表面升温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物体都的内能B.抛在空中的球只具有机械能,不具有内能C.0℃的冰不具有内能D.一个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13.2《内能》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13.2《内能》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 引言本文档是针对九年级物理教材中的第13章第2节《内能》所编写的导学案。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将了解内能的概念、性质和变化规律,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内能相关的问题。
2. 学习目标在学习本节内容后,学生应能够: - 理解内能的概念; - 掌握内能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内能相关的问题。
3. 内容概述本节主要介绍了内能的概念、性质和变化规律。
首先,通过实验现象引出内能的概念,进而介绍了内能与温度、物质量、物质种类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其次,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了内能的变化规律,包括内能的增加与减少、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等。
最后,通过问题的引导,引发学生思考和进一步探讨内能的相关问题。
4. 学习重点本节内容的学习重点主要包括: - 内能的概念与性质; - 内能与温度、物质量、物质种类等因素的关系; - 内能的变化规律。
5. 学习步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节内容,我们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 1. 导入: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内能的概念; 2. 概念讲解:介绍内能的定义、性质和与温度、物质量、物质种类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3. 变化规律:通过具体例子讲解内能的变化规律; 4. 深化学习: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内能相关的问题; 5. 总结: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并进行相关习题训练。
6. 学习反馈与总结学习完本节内容后,学生应根据导学案所给的学习步骤进行学习,完成相关的训练和问题思考,并进行学习反馈和总结。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辅导和指导,巩固学生对内能的理解和掌握。
7. 扩展学习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学生对内能的理解,建议学生进行扩展学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阅读相关物理书籍,了解更多关于内能的知识; -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内能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 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内能的变化规律;- 参加物理竞赛或讲座,扩展物理知识和视野。
13.2内能导学案 -

课题13.2内能授课时间周月日科目物理课型新授年级初三备课时间2013年8月18日主备祁瑞钦领导签字备课组长签字学习目标:1.知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2.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也要随之改变。
3.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学习重点: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学习难点:正确理解内能的概念。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课前借助于课本或资料完成。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的分子具有能,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它们的动能越。
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间还具有能。
3.物质内部分子热运动的能与分子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能。
4.铁水具有,冰块也具有,一切物体,不论都具有内能。
同一物体,在相同物态下,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内能越,物体温度越低时,内能越。
5.使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低温物体温度,高温物体温度,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在热传递时,高温物体,低温物体;热量的单位是。
6.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和。
【课堂学习】一、合作复习(要求:学生3分钟交流互纠“课前准备”,教师3分钟点拨释疑。
)二、课堂导学:(学生利用约15分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复习导入】回顾动能和势能的知识,再根据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和分子间存在作用力的知识,与动能和势能作类比,你想到了什么?——引出课题。
(一)内能:【小组交流】哪些物体具有内能?内能和机械能有什么区别?结论:内能是,机械能是,机械能与整个物体情况有关,而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和分子间的情况有关。
一切物体都具有能。
【探究】内能与温度的关系:在冷水和热水中分别滴入一滴蓝墨水,观察的现象是。
结论:。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如何改变一根铁丝的内能呢?小组做实验然后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备注1.热传递:【自学】使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低温物体温度,高温物体温度,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在热传递时,高温物体,低温物体。
在热传递过程中,叫做热量。
九年级物理全册13.2内能(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物理全册13.2内能(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物理全册13.2内能(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物理全册13.2内能(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13。
2内能(第1课时)学习目标:1。
知道什么是内能,理解内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2。
知道内能与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3。
知道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方式,知道什么是热量及热量的单位.4。
知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
能区分内能、热量和热的含义。
一、学前准备1。
什么是动能?什么是重力势能?什么叫弹性势能?答:2.物体的运动会使物体具有能量,构成物体的分子的运动会使物体具有能量吗?答:二、预习导航(一)预习指导内能的理解3。
飞在空中的足球,离开地面,具有重力势,也因在运动所以也具有动能。
根据分子动理论的三个基本观点,类比物体的机械能,试分析一下物体的分子具有哪些能,这些能又跟什么因素有关?答:预习疑惑:4。
住在南极的企鹅小萌对另一企鹅小瓜说:“我们这里年平均气温是—25℃,这里的冰山肯定没有内能了。
”如果你是小瓜,你应该怎样更正小萌对内能的理解?答:预习疑惑:(二)预习检测5.物体的内能是指( )A。
物体中个别分子运动所具有的能B.物体做机械运动所具有有能C.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D。
物体内部分子定向移动所具有的能6.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具有的内能就越多B。
物体的体积越大,具有的内能越多C。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3.2《内能》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3.2《内能》导学案1. 导入•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内能。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内能的概念和作用。
2. 学习目标•了解内能的概念。
•掌握内能的计算方法。
•理解内能在物理世界中的作用。
3. 知识讲解3.1 内能的概念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我们可以把内能看作是物体内微观粒子运动的总和。
3.2 内能的计算内能的计算涉及两个因素:温度和物质的质量。
•对于固体和液体,内能的变化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ΔE = mcΔT其中,ΔE表示内能的变化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c是物质的比热容,ΔT 表示温度的变化量。
•对于气体,内能的变化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ΔE = nCvΔT其中,ΔE表示内能的变化量,n表示物质的摩尔数,Cv是摩尔内能,ΔT 表示温度的变化量。
3.3 内能的作用内能在物理世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引起物体的温度变化、物态变化和化学反应。
内能的变化还可以用来计算热量的传递和工作的做功。
4. 实例分析问题一:一块质量为200g的铝块被加热,温度从20°C升高到80°C。
已知铝的比热容为0.9 J/g·°C,求内能的变化量。
解答:根据内能的计算公式:ΔE = mcΔT代入已知量:m = 200g,c = 0.9 J/g·°C,ΔT = 60°C计算得到:ΔE = 200g * 0.9 J/g·°C * 60°C = 10800 J所以,这块铝块的内能变化量为10800 J。
问题二:一定质量的气体被加热,温度从300K升高到600K。
已知气体的摩尔内能为12.5 J/mol·K,求气体的内能变化量。
解答:根据内能的计算公式:ΔE = nCvΔT代入已知量:n表示物质的摩尔数,Cv表示摩尔内能,ΔT表示温度的变化量。
假设气体的摩尔数为n mol,ΔT = 300K。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3.2《内能》 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3.2《内能》导学案一、引入1. 问题引入•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相同温度下的物体摸上去的感觉不一样?比如金属床和木床?•为什么撞击日常车祸容易引起车辆起火?•当你使用摩擦力挤压橡皮泥时,为什么它会升高温度?2. 知识点引入•这些现象都与物体内部的一种能量有关,那就是内能。
•内能是描述物体内部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的平均动能的大小。
•微观粒子处于无规则热运动中,故各粒子的平均动能相等。
•不同物体的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以及物质的种类有关。
二、学习过程1. 质量与内能•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通过实验验证:取两个相同温度的容器,一个放有100g水,另一个放有200g水。
我们可知质量为200g的容器内能大于质量为100g的容器。
2. 温度与内能•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取两个相同质量的容器,一个温度为20℃,另一个温度为40℃。
我们可知温度为40℃的容器内能大于温度为20℃的容器。
3. 物质种类与内能•同样质量和温度下,不同物质的内能是不同的。
•以相同质量和温度为例,对比金属床和木床的内能,我们可知金属床的内能大于木床的内能。
4. 其他因素对内能的影响•压力:对于气体而言,压力越大,内能越大;压力越小,内能越小。
•外界热量:如果外界有输入热量,物体内能会增加;如果外界有输出热量,物体内能会减少;如果外界的热量输入和输出相等,内能保持不变。
5. 内能变化的计算•内能变化计算公式:ΔE = m × c × ΔT•其中,ΔE为内能的变化量(单位:焦耳),m为物体的质量(单位:千克),c为物质的热容量(单位:焦耳/千克·摄氏度),ΔT为物体的温度变化量(单位:摄氏度)。
三、小结•在物理学中,内能是描述物体内部微观粒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概念。
•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以及物质的种类有关。
•质量越大、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内能。
•压力和外界热量也会对内能产生影响。
13.2《内能》导学案

13.2《内能》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3、知道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__________ ____叫做动能,运动物体的_____越大,______越大,动能就越大。
一切______________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__的运动。
综合以上知识,你猜想:分子应该________(填“具有”或“没有”)动能。
2、______ ________叫做重力势能,_______ _______叫做弹性势能。
分子之间既有_____力又有____力,这就好像被弹簧连着的小球(P7图13.2-2),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______力;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____力。
从能量的角度分析: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具有_______能,类似地,互相吸引或排斥的分子由于运动会经常偏离其平衡位置,你猜想:分子应该______________(填“具有”或“没有”)势能。
3、物体内部所有分子_________的动能与________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_______,内能就越_____。
4、为什么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会减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合作学习:(一)内能:内能是指物体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内能也不同于机械能。
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速度有关,物体的重力势能跟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有关。
一个钢球是否运动,是否被举高,这只能影响钢球的机械能,并不是能改变钢球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13.2内能

杭六中九年级上册物理导教案13.2内能姓名:班级:学习目标:1)认识内能的观点,能简单描绘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达能够改变内能。
知道在热传达过程中,所传达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3)知道做功能够使物体内能增添和减少的一些案例。
学习要点:内能的观点内能、热量观点的成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学习难点:内能、温度与内能之间的关系导学方法:启迪式教课法、讲解法、实验演示法、阅读法、科学研究法 .导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势能和动能统称为(2)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有(3)问题导学方案, P7,2 题二、讲堂导学:1.情形导入:1)、自行车刹车时,本来的动能是消逝了呢?仍是转变成了其余的能,它称为何能?2)、为何搓掌能够保温?为何钻木能够取火?为何滑梯而下会发烫?2.出示目标:1)认识内能的观点,能简单描绘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达能够改变内能。
知道在热传达过程中,所传达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3.自主学习,合作研究:叫做分子动能;叫分子势能叫内能。
在家自己试试实验:温度高 --扩散 --分子运动 --分子动能 --内能温度低--扩散 --分子运动 --分子动能 --内能结论:全部物体都有内能,内能与物体内部的分子热运动以及分子间的互相作用状况有关,内能大小与温度有关。
思虑:如何改变物体的内能呢?改变内能的方法有: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举出有关实例);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举出有关实例)三、展现反应在学生达成讲堂导学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达成状况进行发问展现,同时对学生达成质量进行评估。
四、学习小结:(一)内能1.内能定义 :分子因为运动而拥有的动能和势能之和2.物体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二)改变内能的方式1.做功2.热传达 :(三)热量 1.定义 :热传达过程中传达的内能的多少2.单位 :焦耳符号 : J3.热量、温度、内能的差别。
五、达标检测:1、内能是物体内部和的总和。
13.2内能(第一课时) 学案-2021届九年级物理人教版全一册

13.2内能(第一课时)学案-2021届九年级物理人教版全一册一、学习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和性质。
2.掌握内能的计算方法及其在物体状态变化中的应用。
3.能够分析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的内能大小。
二、学习重点1.内能的概念和性质。
2.内能的计算方法。
3.内能在物体状态变化中的应用。
三、学习难点1.掌握内能的计算方法。
2.理解内能在物体状态变化中的应用。
四、学习方法1.仔细阅读教材相关章节。
2.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3.多做习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五、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了解他们对内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理论讲解1.内能的概念和性质:内能是物质分子热运动的能量总和,是一个宏观量,用符号U表示。
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随着温度的升高,内能也增加。
内能是一个状态函数,只与物体的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路径无关。
2.内能的计算方法:•内能的变化量:ΔU = Q + W其中,ΔU表示内能的变化量,Q表示对物体传递的热量,W表示对物体做功。
•内能的计算公式:Q = m * c * Δθ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Δθ表示物体温度的变化量。
3.内能在物体状态变化中的应用:•相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的内能大小相等。
•相同状态下的物体内能与温度成正比。
3. 案例分析与讨论通过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内能的计算方法和在物体状态变化中的应用。
案例:某物体的质量为2kg,比热容为500J/(kg·℃),当前温度为20℃,经过加热,温度上升到60℃,求内能的变化量。
解析:根据内能的计算公式,计算可得:Δθ = 60℃ - 20℃ = 40℃Q = m * c * Δθ = 2kg * 500J/(kg·℃) * 40℃ = 40000J所以,内能的变化量为40000J。
4. 小结归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内能的概念和性质,掌握了内能的计算方法,并理解了内能在物体状态变化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2内能第一课时
【学习人】【班级】【学习日期】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知道内能的概念和决定因素,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2、知道一切物体都有内能3
一、温故互查:
以二人小组叙述下列知识点(互相讲、听、检查)
1、物质是由________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____________;温度
越高,分子运动___________。
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力和_______力。
3、物体由于__________具有的能叫动能,物体由于__________具有的能量叫重
力势;物体由于__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___________。
4、动能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重力势能大小与_______________
有关;弹性势能大小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二、学习探究:设问导读
问题1:内能的概念:阅读课本P7-8第一段完成下列问题
1、运动的足球、篮球和乒乓球等物体都具有动能,而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无规则运动,所以运动的分子也具有__________能。
2、受到地球吸引的石块、杠铃、吊车等物体如果被举高了,他就储存了(重力)势能,被压缩的弹簧的各部分互相排斥而具有(弹性)势能。
而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间隙,也存在相互之间的引力和斥力,因此分子也具有________能。
由以上得出:所有分子都具有__________,同时分子之间也存在___________。
3、结论:①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______能与分子________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②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________(“一切”或“有些”)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__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表示。
问题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1、温度:同一个物体,在相同物态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_________,内能越_____。
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________,温度降低,内能_________。
2、质量:同一个问题,在相同状态下,质量越大,物体内部分子数越多,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也越大,所以物体内能也就越___________。
3、物质状态:同种物质,当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时,分子间距、相互作用力的强弱都会变化,多以分子间势能发生变化,内能也变化。
如:0℃的冰吸热变成0℃的水,质量______,温度_______,内能________。
综上所述:影响内能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学检测:
1.物体的内能是()
A.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B.物体所含一切能量的总和
C.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D.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如图所示,把烧红的工件放入冷水中,工件会凉下来。
这是利用方法改变物体内能。
在此过程中,
烧红的工件热量,温度,内
能。
3、一杯热水逐渐变凉()
A、水的内能改变
B、水的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速度减
小
C、水含有的热量减少
D、水分子运动逐渐停止
三、巩固练习:
★1.关于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A.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越高
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C.物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D.物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一定高
★★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
A.香水瓶打开盖,香味充满房间
B.汽车驶过后扬起灰尘
C.糖放入水中,一会儿整杯水变甜了
D.衣箱里卫生球不断变小,衣服充满卫生球味
★★3.甲、乙两块冰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10℃.甲冰块静止于地面,乙冰块静止在距地面10m高处,则这两个冰块相比较()
A.机械能一样大 B.乙的机械能大 C.内能一样大 D.乙的内能大★★★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是()
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B.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物体的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D.当物体的温度为0℃时,分子就停止运动了,内能就为零
★★★★5.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
B.物体的内能减少,一定放出热量
C.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
D.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四、测评与拓展:
1.在物理学中,“热”是个多义词,下面四句话里的“热”字各表示什么意思?(1)天气真热;(2)摩擦生热;
(3)物体放热;(4)电炉很热。
2.小明学习内能的知识后认为:“物体内部的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分子动能,由于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而具有分子势能。
动能和势能又统称为机械能,所以物体内部分子具有的能量,实际上就是机械能。
内能只是机械能的一种。
”你认为他的这种观点对吗?请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