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构思立意

合集下载

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超级讲义)——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学一站通关

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超级讲义)——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学一站通关

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考点1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诗歌创作的目的是抒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借助诗中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的。

因此,鉴赏古代诗歌,首先必须把握古代诗歌的形象。

所谓形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

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种。

题型1 鉴赏人物形象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1.鉴赏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古代诗歌是作者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作者的痕迹。

作者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憎、价值和人生追求,因此,抒情主人公形象往往实际上就是作者自己的形象。

鉴赏古代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歌时所感悟和想象的作者的形象用语言准确形象地描述出来。

2.鉴赏古代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在偏重叙事或作者隐身的古代诗歌作品中,作者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

方法突破一、鉴赏古代诗歌人物形象技巧1.审清题干,找准形象。

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看题干是要求分析抒情主人公形象(即作者自己)还是诗歌刻画的人物形象。

2.知人论世,总体把握。

根据诗歌标题、注释及平时积累的作者作品常识,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或与作者有关的其他方面的信息,如政治主张、所处时代特征、常见写作风格等,总体上把握抒情主人公形象的性格、心态、情感等。

3.抓住关键,深入分析。

概括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包括外貌仪表、性格品质等,要抓住诗歌中有关人物描写的诗(词)句(如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以及反映人物品格志趣的诗(词)句。

4.关注环境,理解形象。

关注环境描写,特别是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环境或者大的社会环境等,这些对人物形象、思想情感会有陪衬、烘托的作用。

5.结合形象,明确效果。

结合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把握人物形象的意义,理解人物形象所寄寓的情感,明确塑造该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高中语文 鉴赏诗歌构思立意技巧 课件

高中语文 鉴赏诗歌构思立意技巧 课件
9
鉴赏:杜甫同李白的友谊,首先是从诗歌上结成的。这首怀念李白的五律,主要就 是从这方面来落笔的。开头四句,一气贯注,都是对李白诗的热烈赞美。首句称赞 他的诗冠绝当代。第二句是对上句的说明,是说他之所以“诗无敌”,就在于他的 思想情趣卓异不凡,因而写出的诗出尘拔俗,无人可比。接着赞美李白的诗像庾信 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庾信、鲍照都是南北朝时的著名诗人。这四句,笔力 峻拔,热情洋溢,首联的“也”“然”两个语助词,既加强了赞美的语气,又加重 了“诗无敌”“思不群”的分量。 对于李白奇伟瑰丽的诗篇,杜甫在题赠或怀念李白的诗中,总是赞扬备至。从此诗 坦荡真率的赞语中,也可以看出杜甫对李白的诗作十分钦仰。这不仅表达了他对李 白诗的无比喜爱,也体现了他们的诚挚友谊。前四句是因忆其人而忆及其诗,赞诗 亦即忆人。但作者并不明说此意,而是通过颈联写离情,自然地加以补明。这样处 理,不但简洁,还可避免平铺直叙,而使诗意前后勾联,曲折变化。
名句。
11
上面将离情写得极深极浓,这就引出了尾联的热切希望:“什么时候才能再次 欢聚,像过去那样把酒论诗啊!”把酒论诗,这是作者最难忘怀、最为向往的 事,以此作结,正与诗的开头相呼应。说“重与”,是说过去曾经如此,这就 使眼前不得重晤的怅恨更为悠远,加深了对友人的怀念。用“何时”作诘问语 气,把希望早日重聚的愿望表达得更加强烈,使结尾余意不尽,回荡着作者的 无限情思。
解答一首诗歌先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明白其表层意思,即能疏通出 大意,把握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物等基本内容;二是领会其深层 意思,即能看出写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等。
2
3
1.根据对古诗结构特点的理解,填出下面横线上的内容。 (1)

2023届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结构手法专项练习(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结构手法专项练习(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结构手法专项练习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妙往往由篇章的结构手法体现出来。

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是近体诗因其篇幅的短小和字数限制,在起承转合的结构上,诗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探索出了许多结构手法,常见的首尾呼应、重章叠句、卒章显志、以景结情、过渡、铺垫、线索等。

下面就每一种结构手法做简要分析,以有助于鉴赏。

常见结构手法知识:1、铺垫铺垫是为主要人物的出场或主要事件的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的技法。

铺垫是重要情节的基石,能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

2、照应诗人在描写、叙述过程中,对后面要表现的内容,在前面适当的地方提示或暗示一下,而后面应与前面呼应。

这种结构特点可以使作品结构严谨,脉络分明。

3、以小见大以小见大指以局部见全体,以有限见无限,以小景物传达大境界,以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4、卒章显志诗言志,中国古典诗歌把“言志”当作重要内容来表达,卒章显志作为一种言志的结构方式,是指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

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大诗人白居易在《新乐府序》中说:诗歌要“首旬标其目,卒章显其志”。

恰当运用这种结构方式可以增加诗歌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5、以景结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6、起——承——转——合。

“起”,就是起句写眼前所见之景,或者心中所思之事,作者找到某种契合点引起所咏之辞;“承”,就是承接起句的契合点,对所要描写或叙述的对象进行具体刻画,而这个刻画往往是与下文有着紧密联系的;“转”,就是在上文似乎一般刻画的层面的基础上,转向与作者思想情感紧密关联的、或与上文构成波澜的、或触发作者思想情感的具体触发点,对这个触发点进行描述,从而为下文所表达或抒发的思想情感作准备;“合”,就是作者在上文写景或叙事的基础上,所表达或抒发的合理合情的思想情感。

第八板块 古代诗歌阅读 第五讲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原卷版)

第八板块  古代诗歌阅读  第五讲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原卷版)

高2022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学案之古代诗歌阅读专题第五讲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知识精讲】表达技巧是指诗人在塑造形象、营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方式。

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构思立意等方面的技巧。

一、鉴赏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诗歌涉及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等。

高考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要求结合具体诗句作具体分析,而不能泛泛而谈。

1.方法(1)必须了解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在形式上的特点。

(2)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

(3)如果是鉴赏修辞手法的应用,必须联系诗歌的具体内容来分析,不能仅仅指出“是什么修辞手法”。

(4)要注意修辞手法的“套用”现象。

如有的比喻又带有夸张,出现在同一诗句中等。

2.步骤第一步:审题。

抓住题眼,明确答题方向。

第二步:指出具体修辞。

第三步:结合诗句分析使用修辞的做法。

第四步:体会表达效果。

3.答题规范(1)明确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结合诗句阐述此种修辞手法在诗中是如何使用的。

(3)指出使用此种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

4.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1)比喻比喻,“以彼物喻此物也”。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

它的主要作用是:化平淡为神奇,化板滞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

(2)比拟①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特点,使形象鲜活,表意丰富,生动传神地表达诗人的情感。

②拟物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的修辞手法,它可以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收到生动的富有情趣的表达效果。

(3)夸张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即为夸张。

夸张能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借代借代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而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或局部代整体,或整体代部分,或特征代本体,或具体代抽象等。

借代可使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引发读者的联想。

诗词的整体框架、构思

诗词的整体框架、构思

诗词的整体框架、构思一:谋篇首先是立意问题,写诗是一种有目的的文学活动,写作的'目的’就是'意’,确定这个'意’就是'立意’,也就是所谓'意境’。

'意’是一种情感、一种观点、一种主张、一种思想。

'意’是爱恨情仇、建功守操、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孤高自许、不同流俗、怀古幽思、咏叹盛衰、思乡怀人、离愁别绪、风花雪月---。

这些都是'意’。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唐多令、咏絮’,词的立意偏于忧伤、无助、失望'嫁与东风春不管’表现出寄人篱下、无依无靠的悲凉;而薜宝钗的'临江仙、咏絮’她的立意偏于自信、抗争;'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表现勇于与命运抗争,雄心勃勃,春风得意之心情。

红楼梦的诗作都有其鲜明的个性,符合每个人的思想境界,性格特点,这就是曹雪芹写诗的的立意。

诗作品要想有深度,应当有明确充分的立意。

这个立意应当洗炼深刻,再用不同的手法展现,也就是'意象’的串联,组成'意境’。

甚至表现层次也是需要不断推敲与强化的。

这样才能增加诗的深度与强度。

才能创作出立意深远,有创造性、有历史价值的诗作。

立意,也就是说诗词的中心思想,或者说是你要表达的主题。

如果你的立意不成功,那么即使你有再好的修辞手法,再华丽的字句也不是一首好诗。

所有的修辞手法、精警的句子都是为这个主题服务的。

古人的作品有很多是同一题材的,那么流传下来的也都是些立意好的作品,绝对不是一些文字华美而立意低俗的作品。

如果要具体的说诗歌的立意是没有办法讲清楚的,因为诗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借一位词家话说就是:1、表达的准确性2、思想的自由性和深刻性3、视角的民间性4、主题的鲜明性5、语言的优美性我们了解了立意的重要性后,那种为写而写,写完了不知道在表达啥的情况,就比较少出就比较少出现了。

我们要能基本做到先审题,而后立意。

表达技巧之抒情手法、结构技巧-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全国通用)

表达技巧之抒情手法、结构技巧-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全国通用)
长出了“旅谷”,井台上也长出了“旅葵”),主要采用以哀景写哀情的
写法,重在抒发其家破人亡、举目无亲的悲哀。
3、以乐景写乐情
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天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①龌龊:指处境不如意和思想上的局促。 ②放荡:自由自在,无所拘束。
• 诗的后两句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 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快乐得意之情。这两句神妙之处,在 于情与景会,意到笔到,将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的 得意情景,描绘得生动鲜明。
以小见大
文章作品中,通过小题材、小事件和细节来揭示重大主题、反 映深广内容的写作方法。以小见大法的特点就在于抓住一事一物、 一情一景,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深入发掘,展开联想,为读者 创造一个比现实生活更为广阔、更为深远的艺术境界。
抑扬
抑,指压抑,贬低;扬,指褒扬,赞颂。 由于人物性格具有并非单一的复杂多面性,因此,在作品中最常见的 是“抑扬结合”、“抑扬并用”。 其具体手法有“先抑后扬”、“先扬后抑”、“欲抑先杨”、“欲 扬先抑” 想褒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贬处落笔,而是从相反处落笔。 多用叙事来写人。
直抒胸臆:"涕泪""喜欲狂""白 日放歌"传达出了他的心情。
2、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乐景 乐情
哀景 哀情
2.借景抒情: 借助于其他景、物、人、事来委婉、含蓄、曲折地表 达感情的都可称间接抒情,感情往往隐藏于诗句的背 后。诗中最常见的,高考常考查的是借景抒情。
如: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冷寂、清凉的画面传达着离别者内心的凄苦之情。
四、鉴赏诗歌的构思立意技巧 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妙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体现出来。 以小见大、卒章显志、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借古讽 今、托物言志等都是比较常见的构思技巧。这些技巧 对提高诗歌的表现力有很大帮助。

王勃《咏风》诗歌鉴赏

王勃《咏风》诗歌鉴赏

王勃《咏风》诗歌鉴赏王勃《咏风》诗歌鉴赏《咏风》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

这不仅是王勃咏物诗的代表作,也是历代咏风诗中的佳作。

此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以风喻人,借风咏怀,赞美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抒写了诗人普济天下苍生的情怀。

全诗立意新颖,构思奇巧,抓住了秋风凉爽、令人愉悦、无所不在的特点,以拟人化的手法,把风写得慷慨无私,独具性灵。

咏风王勃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宋玉的《风赋》云:“夫风者,天地之气,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

”本篇所咏的“凉风”,正具有这种平等普济的美德。

炎热未消的初秋,一阵清风袭来,给人以快意和凉爽。

你看那“肃肃”的凉风吹来了,顿时吹散浊热,使林壑清爽起来。

它很快吹遍林壑,驱散涧上的烟云,使我寻到涧底的人家,卷走山上的`雾霭,现出山间的房屋,无怪乎诗人情不自禁地赞美它“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了。

这风确乎是“有情”的。

当日落西山、万籁俱寂的时候,她又不辞辛劳地吹响松涛,奏起大自然的雄浑乐曲,给人以欢娱。

诗人以风喻人,托物言志,着意赞美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

风不舍昼夜,努力做到对人有益。

以风况人,有为之士不正当如此吗?诗人少有才华,而壮志难酬,他曾在著名的《王阁序》中充满激情地写道:“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之长风。

”在这篇中则是借风咏怀,寄托他的“青云之志”。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称此诗“最有余味,真天才也”,这大就是其“余味”之所在了。

此诗的着眼点在“有情”二字。

上面从“有情”写其加林壑以清爽,下面复由“有情”赞其“为君起松声”。

通过这种拟人化的艺术手法,把风的形象刻画得如生。

首句写风的生起,以“肃肃”状风势之速。

风势之缓急,本来是并无目的的,但次句用了一个“加”字,就使之化为有意的行动,仿佛风疾驰而来,正是为了使林壑清爽,有意急人所需似的。

下面写风的活动,也是抓住“驱烟”、“卷雾”、“起松声”等风中的动态景象进行拟人化的描写。

诗歌构思立意技巧

诗歌构思立意技巧

4.欲抑先扬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 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 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 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作者那惋惜、愤懑、悲痛相互交织的情感, 全都蕴含于结句景语之中,含蓄蕴藉、深 藏不露,确实是“身世之感,君国之忧, 隐然蕴于其内”。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 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骋闲放,不为五斗米折 腰的心志。
•《行路难》尾句“长风破浪的豁达。
3.以景结情
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暗喻) 出作者的感情、寄托、抱负。这样结尾形 象含蓄、耐人咀嚼。
诗歌构思立意技巧
1.以小见大
• 诗中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 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 主题思想,为接受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 间,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
• 小景物传达大境界 • 平凡细微事情反应大主题
绝句四首(其三)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千秋雪”言时间之久,“万里船”言空 间之广。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 万里,胸襟何等开阔!
寒食 唐 韩翃 (hóng) 春城何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鉴赏诗歌构思立意技巧

鉴赏诗歌构思立意技巧

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妙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体现出来。以小见大、 卒章显志、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等都是比较常 见的构思技巧,这些技巧的运用对提高诗歌表现力有很大帮助。
1.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就是借助典型的小景物传达大境界,以典型的生活细节
表现重大的社会内容,以平凡细微的事物反映深刻、重大的主题。
4.借古讽今 借古讽今是指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讽刺现实,它是诗人借
助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评述来抒发诗人自己情感的手法,不是批评时政、 劝喻当道,就是抒发自己的感慨不平,表达自己的志向抱负,属于间接 抒情,抒情时很含蓄,既能把不便或不宜传达出来的情感传达出来,也 增强了诗的可读性,意在言外,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表面看来,颈联只是写了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长 安一带,“江东”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春天树”和“日暮云”都只 是平实叙出,未作任何修饰描绘。分开来看,两句都很一般,并没有什么奇特 之处。然而作者把它们组织在一联之中,便有了一种奇妙的紧密的联系。也就 是说,当作者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之时,也正是李白在江东思念渭北的作者 之时;而作者遥望南天,唯见天边的云彩,李白翘首北国,唯见远处的树色, 又见出两人的离别之恨,好像“春天树”“日暮云”,也带着深重的离情。这 两句诗,牵连着双方同样的无限情思。回忆在一起时的种种美好时光,悬揣二 人分别后的情形和此时的种种情状,这当中有十分丰富的内容。这两句诗看似 平淡,实则每个字都千锤百炼;语言非常朴素,含蕴却极丰富,是历来传诵的 名句。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抒怀(主 下阕(片)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④承__接__上__阕__, )
_表__达__主__旨__)
律诗中间两联对仗(对偶)

鉴赏诗歌的构思立意

鉴赏诗歌的构思立意

2017版高三一轮语文教学实用课件
第10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角度五 抑扬
抑扬是对要褒扬的人或物先写其不足,对要贬损的人或物先写 其长处。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无论哪种表现形式,都是为了突 出后者,强调后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 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 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答案: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 写景。以景作结,把浓浓的乡愁 、建功立业的豪情、对国家的担 忧等复杂情感寄寓到明月长城壮 丽之景中,诗人寓情于景,创造 意境,含蓄无限。
2017版高三一轮语文教学实用课件
第15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2017版高三一轮语文教学实用课件
第16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2017版高三一轮语文教学实用课件
第5页
返回目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结束放映
➢3.考点精讲
2017版高三一轮语文教学实用课件
第6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角度一 卒章显志
诗言志,卒章显志作为一种言志的方式,是指诗人在诗歌的 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这种构思立意追求的是“画龙点 睛”的艺术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午江行 毛 珝
百川无敌大江流,不与人间说旧仇。 残垒自缘他国废,诸公空负百年忧。 边寒战马全装铁,波澜征船半起楼。 一举尽收关洛旧,不知消得几分愁?
【注】宋理宗端平元年春,宋将孟琪会同蒙古兵攻入蔡 州,金国灭亡。六月理宗下诏要收复三京,振奋军民斗 志,重新燃起北定中原的希望,这首诗就写于此时。
诗歌最后一联的作用是什么?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赏析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赏析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是一首深情的爱国之歌,诗中交融着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涌动着摆脱贫困、挣脱束缚、走向新生的激情,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赏析之一(蔡其矫)这首诗,在句法上借鉴了苏联诗人沃兹涅先斯基《戈雅》的圆周句式:“我是戈雅!……我是痛苦。

我是战争的声音。

……我是饥饿!……我是……被吊死的女人的喉咙。

……我是戈雅。

”沃兹涅先斯基写的是我和战争的关系,用圆周句式强化对战争的悲伤和愤怒。

舒婷写的是我和祖国的关系,也用了这种句式,增加痛苦和挚爱的深度,但又有创造性的发展。

圆周句式大多出现在抒发强烈情绪的作品中,悲伤痛苦的情调最宜用它来渲染。

反复是诗歌创作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而圆周句式则是反复同类型的句子或词语的一种修辞方法,即把十分完整的语言单位的几个部分,按圆周形进行连接排列,组成在意义和音调两方面和谐统一的整体。

它可分双成分,三成分,四成分和多成分。

这首诗用的便是多成分。

诗一开始就进入高潮,这是舒婷的一贯手法。

第一节头两个副句是平衡句,寓有音响和色彩的描绘。

三、四句则缩短,不描绘;五句却伸长,行短意紧,强度超过前面四个副句,于是主词(祖国)出现。

第二节开始一反前节方式,直叙,连形容词都不用;三、四句是总结前面,然后主词出现。

期盼未来美好的生活的希望。

其中“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指的是祖祖辈辈美好希望的一再落空。

第三节又是一个变化。

五个副句分列七行,节奏松紧交错。

如果一、二节是写过去(“‘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地面的花朵”),用现在式;这第三节则是写未来(“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也用现在式,这就更富具体性和现实性,承上启下,痛苦上升为希望,于是主词又再次出现。

象征着中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写祖国正在走向美好未来。

诗人感情达到最高潮,强烈的感情化作对祖国母亲的壮丽的誓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使诗的思想得到升华。

第四节头两行,十亿分之一是小,九百六十万平方是大,大和小统一在一起,是对比中的强化,意即“我”是祖国的一分子,但“我”的胸中又包容着整个祖国。

李商隐诗歌的境界精选

李商隐诗歌的境界精选

在晚唐诗人中,李商隐的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他的古诗,成就最高的是近体诗。

尤其是七律,继承前人的方面较广,既继承了杜甫七律的锤炼谨严,沉郁顿挫的特色,又融合了齐梁诗的浓艳色彩;既有李贺诗的梦想象征手法,又形成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形成自己独特的诗歌境界,在百花齐放的唐代诗坛上独树一帜,成为一颗光荣夺目的明珠。

总的说来,李商隐诗歌的特殊风格、独特境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构思谨严,立意高超,深情婉转;二是语言方面,绮丽典雅,词藻繁艳;三是表现手法,善于用典,工于比兴,象征、暗示的修辞技法比比皆是。

构思严谨深清委婉李商隐的诗歌非常注重艺术构思,往往匠心独运,在很一般的题材中开掘出新的意境,给人以新的感受。

而且诗歌立意高超,寄托深远,他人望尘莫及,这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有很大关系。

我们知道,作为封建晚唐社会,已经走向日益衰落的时代。

特别是朋党之争,使当时的很多才子成为政权争夺的牺牲品。

而李商隐,作为这时代的读书人,他想通过自己的才华来诓世报国,但本身却陷入牛、李两党的旋涡,屡遭不幸,在仕途上一生不得志,所以对黑暗的社会现实有很深的感触,从而培养了他过人的社会洞察力和批判现实的眼光。

在继承和开展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上,进行了别出心裁的探索和尝试,将抒情和议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写下了大量富有思想,富有深刻寓意的政治挖苦诗。

在诗中,通过咏史,咏人,咏物和写景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从不同前人的新角度,对封建统治阶级腐朽糜烂的生活进行揭露、挖苦和抨击。

用心独到,思路开阔,别出心裁。

如唐代诗人吟咏唐明皇,杨贵妃事迹的题材,在很多诗篇中,大多数是对他们的悲剧表示同情,惋惜。

但李商隐在他的?华清宫?二首:其一朝元阁迥羽衣新,首按昭阳第一人。

当日不来高处舞,可能天下有胡尘。

其二华清恩幸古无伦,犹恐娥眉不胜人。

未免被他褒女笑,只教天下暂蒙尘。

一扫前人的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逐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对他们的同情。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构思立意典型例题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构思立意典型例题

构思立意典型例题例1.(2011浙江))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

(7分)[开门见山]蝶恋花·出塞[清]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拒。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例2. (2017天津)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8分)[以景结情]太湖恬亭[宋]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3分)例3.(2001全国)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照应]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幕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仁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

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B.二、三两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C.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微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D.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

例4.(2016全国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铺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闾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

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

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

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营造意境、表达思想情感时所采用的特殊表现手法。

从近年的考查题型看,高考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从以下四大角度命题: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技巧。

下面将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做一个梳理,以便考生有系统直观的了解。

一、表达方式诗词的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四种,其中以描写和抒情为主。

1.描写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周围的事物,使描写对象鲜明、突出,是侧面描写。

具体有:(1)动静结合,即景物、事物的动态和静态描写相互映衬,构成一种特殊的情趣,如“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2)虚实结合,指用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同一种情感,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柳永《雨霖铃》);(3)白描,即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如“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聂夷中《田家》);(4)細节描写,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如“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加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如“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

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指作者对自己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例如“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托物言志,也叫借物抒怀,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例如“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李忱《瀑布联句》)。

7【古代诗歌阅读】构思立意(结构技巧)

7【古代诗歌阅读】构思立意(结构技巧)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五)——构思立意(结构技巧)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诗歌的表达技巧之构思立意(结构技巧)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妙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体现出来。

诗词的篇章结构即诗词的行文脉络以及情感内容的起伏变化。

从景情关系角度:以景结情;从诗歌的主旨角度:卒章显志、以小见大;从诗歌情感的变化角度:抑扬。

【知识概述】构思技巧:是指诗歌的结构安排方面的技巧。

结构上的“起—承—转—合”,行文上的由“景”到“情”,由“景”到“理”,由“事”到“理”,都显示出诗歌行文结构上的艺术。

常见的诗歌构思立意的考查题型主要有两种:①结构技巧的辨别与分析;②某个形象、某句诗或某联诗的作用。

【示例】(1)卒章显志李白《行路难》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句结尾有何表达效果?答案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点明诗歌主题,表达了实现理想的豁达。

(2)以景结情请赏析许浑《谢亭送别》中“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两句。

答案上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结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

这种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直抒别情更富感染力,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3)抑扬“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请赏析诗歌运用的结构技巧。

答案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4)铺垫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中“我言秋日胜春朝”一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答案“我言秋日胜春朝”为下文赞美秋日做了铺垫。

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结构思路(解析版部编版)

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结构思路(解析版部编版)

2023备考年中考古诗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结构思路(解析版)一、知识点讲解行文结构(构思立意)方面的技巧及鉴赏术语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寄寓寄托、怀古伤今、起兴、做铺垫、埋伏笔、呼应照应、水乳交融、浑然天成、以动写静、点面结合、想像联想、开门见山、逐层拓展、环环相扣、前后呼应、首尾圆合、伏笔照应、点题、委婉、以乐写哀、以景结情。

1.提问方法:⑴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⑵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

2.解答分析:诗歌有思路,一首诗句与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那么,分析诗的结构思路,必须把握诗句的关系。

有的诗先写景后抒情,有的先叙事后抒情,还有铺垫、过渡、烘托、起承转合之说。

3.答题步骤:⑴概述诗句的内容。

⑵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

⑶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

4.答题示例:山房春事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请简析本诗的构思之妙。

(步骤一)一、二句写梁园的繁盛不在——仰望空中乱鸦翻飞,遥望前方一片萧条;三、四句以“旧时花开”反衬现在的人去园空。

(步骤二)这样,一、二句烘托出凄凉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三、四句就在此基础上抒发感慨,显示主旨。

(步骤三)从而表达了物是人非世事沧桑的悲凉之感。

二、专项演练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重章叠句。

【解析】1.乐曲演奏一遍为一章。

《诗经》中的诗是合乐歌唱的,所以每一篇都分若干章,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

这一章法叫作重章叠句。

《桃夭》的三章之间只是变换了个别词语,运用了重章叠句的写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拈韵诗的创作要求

拈韵诗的创作要求

拈韵诗的创作要求如下:
1. 拈韵:拈韵诗的创作首先要求拈韵,即按照特定的韵脚来创作诗歌。

这些韵脚通常是由主办方或者诗人们共同商定的,以确保诗歌的韵律和谐统一。

2. 立意:拈韵诗的创作还需要有明确的立意,即诗歌所要表达的主题或者思想。

这个立意应该清晰明确,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3. 构思:在立意明确之后,诗人们需要开始构思诗歌的整体框架和结构。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意象、运用恰当的比喻和修辞手法、安排合理的诗句顺序等。

4. 炼字:拈韵诗的创作还需要注重炼字,即选择最恰当、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表达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炼字要求诗人们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敏锐的艺术感知能力。

5. 对仗:在拈韵诗的创作中,对仗也是一个重要的要求。

对仗要求诗歌中的上下句在词性、意义、声调等方面相互呼应和协调,以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

6. 押韵:最后,拈韵诗的创作还需要注意押韵。

押韵是诗歌韵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诗人们在创作过程中严格遵循韵脚的要求,确保诗歌的韵律和谐优美。

总之,拈韵诗的创作要求诗人们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敏锐的艺术感知能力和巧妙的构思能力,同时还需要注重炼字、对仗和押韵等方面的要求,以创作出优美动人、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诗歌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 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骋闲放,不为五斗米折 腰的心志。 •《行路难》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 海” 表达实现理想的豁达。
3.以景结情
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暗喻) 出作者的感情、寄托、抱负。这样结尾形 象含蓄、耐人咀嚼。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歌小中见大,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 “折戟”,想到了历史的往事,想到了汉末分 裂动乱的年代,想到了具有重大意义的战役, 想到了赤壁鏖战中的重要人物;最后又以二乔 的命运暗示战争的结局。
2.卒章显志
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作者那惋惜、愤懑、悲痛相互交织的情感, 全都蕴含于结句景语之中,含蓄蕴藉、深 藏不露,确实是“身世之感,君国之忧, 隐然蕴于其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诗中用先扬后抑之法,写汉文帝召见贾生, 看似褒扬,但到最后说汉文帝“不问苍生问 鬼神”才知是贬抑。先扬后抑,使讥讽之意 表现得更为有力。
此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 尽”三字,末结句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 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 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 照,景象壮阔而悲凉。 对此可以有多种理解:无限的乡愁,立功边塞的雄心 和对于现实的忧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 的深沉的爱。
诗歌构思立意技巧
高德意 2014.10
1.以小见大
• 诗中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 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 主题思想,为接受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 间,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 •

小景物传达大境界
平凡细微事情反应大主题
绝句四首(其三)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千秋雪”言时间之久,“万里船”言空 间之广。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 万里,胸襟何等开阔!
寒 食 唐 韩翃 (hóng)
春城何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节:也称“禁烟节”、“冷节”,在这一日,禁止 烟火,只做冷食。
传烛分火是寒食节发生在宫中的生活小事,但是 诗人却是借百姓禁火而宫中不禁,写出宫廷的特权, 讥讽当权者的腐败,小事写出重大主题。
4.欲抑先扬
闺 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 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 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 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