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预防与控制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置流程ppt课件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置流程ppt课件

202X
第三部分
针刺伤的应急处理步骤
Emergency response steps for needle stab injuries
针刺伤的应急处理步骤:立即停止操作
使用安全设备 根据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的数据,70%的针刺伤事故发生在操作过程中 没有使用防护设备的情况下。因此,使用安全设备是预防针刺伤的有效措施。 定期培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接受过针刺伤预防和应急处理培训的员工,其针 刺伤的发生率比未接受培训的员工低30%。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一项对欧洲工厂工人的研究发现,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可以显著降低针 刺伤的风险。 实施严格的工作规程 根据一项对美国医疗保健工作者的研究,实施严格的工作规程可以将针刺伤 的风险降低40%。
针刺伤的后期处理和康复:定期复查
规范操作,减少针刺伤发生。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80%的针刺伤事故发生在操作不规 范的情况下。因此,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穿戴防护装备, 是预防针刺伤的关键。 及时处理,降低感染风险。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数据显示,未及时处理的针刺伤 感染率高达30%。因此,一旦发生针刺伤,应立即进行清 洗和消毒处理。 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一项对5000名医务人员的调查显示,定期进行针刺伤后期 处理和康复检查,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10%。
针刺伤的常见原因:设备故障
设备维护不当 据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OSHA)统计,每年约有10%的针 刺伤事故是由设备故障引起的。 操作人员技能不足 根据中国卫生部门的数据,近五年内,因操作人员技能不足导致 的针刺伤事故占比达到30%。 设备老化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的一项研究发现,超过50%的针 刺伤事故发生在设备使用年限超过5年的场所。 设备设计缺陷 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显示,全球范围内,有约20%的针刺 伤事故是由设备设计缺陷引起的。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预防与控制培训课件(PPT 42张)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预防与控制培训课件(PPT 42张)


③整体健康状况 ④预防接种 ⑤接触频率 ⑥安全用具于防护措施 ⑦HIV/HBV/HCV在病人群体中的普 遍性。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岗位特征
临床医生 14% 呼吸治疗 师 2% 抽血者 8% 护理人员 63% 清洁工、 其他 3%
技师、实 验人员 10%
造成职业经皮损伤的器械种类

所以,不要认为只有在血液中检 测到病原体的个体才具有传染性, 很可能一个被感染的人看上去和 健康人一样!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
HCV3—10% HIV0.2— 0.5%
HBV6—30% 活动大三阳 37—62% 大三阳22— 43%

性 HIV传播途径 母婴 大众宣传3条 血或血制品 医务人员 被HIV污染针头、注射器, 皮肤穿刺器具等损伤



③器械种类和被污染液体的数量: 大量血液比少量的血液引起感染的 可能性大。中空针头感染的血量比 解剖刀大得多。 ④时间长短:一只刚从病人血管抽 出的针头比一只数小时或几天前使 用的针头传染感染的可能性更大。




2、病人相关因素: ①病毒浓度 ②疾病阶段 3、医护人员相关因素: ①安全教育 ②防护意识、自我保护措施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 预防与控制
一、基本概念

1、职业暴露:由职业原因,接 触到某种感染因素而发生某种疾 病等情况。

2、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 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中意外被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 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 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 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 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 况。
针刺伤流行病学: 职业分布:护士41.2%,IV护士 32.8%,技术人员9.5%,医生 6.2%,学生2.2%,其他人员 8.2%。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置流程ppt课件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置流程ppt课件
针刺伤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 施
《针刺伤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一文详细阐述了针具使用不当、操作不规范 等导致的针刺伤事故,以及如何通过加强培训、严格管理等手段有效预防。Leabharlann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录 CONTENT
针刺伤的常见原因 预防针刺伤的重要性 针刺伤的预防措施 针刺伤后的处理与康复
01
03
针刺伤的预防措施
Preventive measures for needle puncture injuries
针刺伤的预防措施:使用安全设备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 球每年因针刺伤导致的死 亡人数约为100万,其中 约70%的死亡病例与操作
不规范有关。
01
操作不规范
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 的数据显示,由于设备老 化导致的针刺伤事故占比 约为30%,这主要是因为 设备老化可能导致设备故 障,增加操作者受伤的风
针刺伤的常见原因
Common causes of needle stab injuries
针刺伤的常见原因:医疗操作不当
中国医 疗协会
针刺 伤
医疗操 作不当
数据
30%
世界卫 生组织
医疗设 备老化
占比约 25%
针刺 伤
第二大 原因
操作不规范
设备老化
针刺伤的常见原因:设备使用不当
设备老化 医疗设备使用年限过长,易出现故障,增加针刺伤风险。据调查,我国每年约有100万起因医疗设备使用不当导 致的针刺伤事件。 操作不规范 操作人员对设备使用规程不熟悉或疏忽大意,容易导致针刺伤。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0万起因操作不规范导 致的针刺伤事件。 设备维护不到位 设备维护不到位,可能导致设备出现故障,从而引发针刺伤。据调查,我国每年约有30万起因设备维护不到位 导致的针刺伤事件。

针刺伤预防和处置培训课件

针刺伤预防和处置培训课件
药物重新盖上护针帽时损伤
3/11/2021
针刺伤预防和处置
11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
操作中损伤:各种注射时、经静脉输液时、 传递中受伤、拔针时
3/11/2021
针刺伤预防和处置
12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
操作后:整理用物时---被治疗车祸治疗盘 中的针头刺伤,分离针头与输液器或者注 射器
3/11/2021
2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
据调查: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为80.6%,被调 查者年人均被刺伤3.5次,被污染针头刺伤, 刺伤率为74.5%
据美国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估测, 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的原因80%-90% 是由针刺伤所致。针刺伤发生时一般只需 0.004ml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IV
3/11/2021
3/11/2021
针刺伤预防和处置
16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
2、如患者为乙肝、丙肝患者,应在刺伤后24小 时之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抽患者的 血进行对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被 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 该在24小时之内抽血查HIV抗体,定期做血清学 监测,于刺伤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 监测HIV抗体,必要时抽患者血液做对比,预防 性使用药物。
3/11/2021
针刺伤预防和处置
15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
三、针刺伤后处理 原则:尽早处理、早报告 1、局部处理: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
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如有伤口 用健侧的手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 伤部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受伤部 位的伤口冲洗,用75%酒精或0.5%碘伏进 行消毒包扎。
3/11/2021
针刺伤预防和处置
7

针刺伤的预防ppt课件

针刺伤的预防ppt课件

使用合适型号和规格的防护用 品,如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 等。
在接触患者和清洗器械时,应 佩戴一次性手套,并在操作前 、中、后进行手卫生消毒。
护目镜和防护面罩应正确佩戴 ,避免眼部和面部受伤。
安全处置锐利器具
使用安全盒或锐器盒收集废弃的 锐利器具,避免随意丢弃。
禁止徒手接触锐利器具,特别是 在处理已用过的器械和针头时。
根据锐器是否接触患者,针刺伤分为 接触性针刺伤和非接触性针刺伤。
传播途径及危害
传播途径
危害
感染性疾病
传播血液疾病
传播其他疾病
针刺伤可导致病原体经 血液传播,如乙型肝炎 病毒、丙型肝炎病毒、 艾滋病病毒等。当针头 或其他锐器刺入皮肤或 黏膜,病原体可随血液 扩散至全身。
针刺伤可导致以下危害
被病原体污染的锐器刺 伤,可能导致感染性疾 病的发生,如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艾滋病等 。
预防针刺伤的必要性
预防针刺伤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和传播疾病 的风险,保障医疗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针刺伤预防措施
为预防针刺伤,医疗工作人员应采取正确的操作方法和使用安全的医 疗设备,如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避免用手直接接触针头等。
加强监管力度及Leabharlann 高安全意识加强监管政府和医疗机构应加强对针刺伤 的监管力度,制定严格的规章制 度和操作流程,确保医疗工作人
员能够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提高安全意识
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医疗工作人 员对针刺伤的认识和安全意识,使 其充分认识到预防针刺伤的重要性 。
培训与考核
定期对医疗工作人员进行针刺伤预 防培训和考核,提高其安全操作技 能和意识,确保其掌握正确的预防 方法。
提倡安全文化及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针刺伤护理的不良事件PPT分析课件

针刺伤护理的不良事件PPT分析课件

PART 01
什么是针刺伤
病例讨论|处理方法|应急预案|防范措施|如何预防
什么是针刺伤
针刺伤是指有较细的异物刺入体内,比如铁钉刺
入或者是注射器刺入等。如果是较干净的物体刺入 体内,这时不用过于担心,局部可以用较干净的纱 布进行按压止血,然后再涂抹碘伏或者百多邦进行 消炎,等待创面愈合即可。
PART 02
要,无需上报。
05
缺乏专业培训
缺乏专业技术知识及锐器伤后处理知
04
识,是导致护理人员受伤受感染的重
要原因。
其他因素
06
如操作时光线不足或受环境影响,抢救或
处置患者时患者或其他人员的突然移动,
过于紧张的抢救气氛使得操作失误等。
PART 05
如何预防针刺伤
病例讨论|处理方法|应急预案|防范措施|如何预防
夫每日1片。
填写锐器伤登记表
护士心理干预
相关管理层领导应积极关心伤者,及时有效地采取预防补救措施。 做好伤者的心理疏导,以增强护士战胜恐惧、战胜疾病的信心。
完善职业安全卫生标准化评估体系,尽早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 护理人员在安全的工作环境下工作。
重视护理人员的健康干预,还包括接受安全教育、接受免疫疗法, 提供必须的。 安全防护装置设备,以及因职业安全因素病后得到赔偿的权益等措施。
紧急局部处理的方法
第一步
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水或流动清水冲洗。健侧手立即 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相对减少受污染的程度
第二步
伤口应用消毒液侵泡或涂抹消毒。
第三步
包扎伤口。应使用防水敷贴。
针刺伤的处理与上报
二、发生针刺伤的处理
1.立即进行局部处理。 2.立即向预防公共卫生科报告。 3.如患者为乙肝、丙肝、HIV阳性患者,或无乙肝、丙肝、HIV检测结果, 公共卫生科应立即给发生针刺伤的医务人员开具乙肝、丙肝、HIV检查单。 4.如患者无乙肝、丙肝、HIV检测结果,与患者沟通经患者同意后,主管医 生应立即给患者进行乙肝、丙肝、HIV检测。 5.如为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注意保密。公共卫生科应立即向分管院长及 辖区疾控中心报告,由疾病控制中心进行调查与治疗指导。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暴露(针刺伤)防范与应急预案PPT课件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暴露(针刺伤)防范与应急预案PPT课件

设立问题反馈渠道
建立便捷、高效的问题反馈渠道,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反映针刺伤 防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及时响应和处理问题
对反馈的问题进行及时响应和处理,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和人员解决 问题,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鼓励医务人员参与改进工作
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针刺伤防护工作的改进过程,提出宝贵意见 和建议。
3
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管理的重视
未来,医疗机构将更加重视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 管理,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和监测体系,及时发 现和解决职业健康问题。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挑战和机遇
挑战
新的传染病和耐药菌的不断出现,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 时,部分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认识仍不足,自我防护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医务人员应时刻保持警惕,充分认识到针刺伤的危害,增强自我防护 意识。
正确处理针刺伤事件
一旦发生针刺伤事件,医务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及时上 报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以降低感染风险。
加强系统培训
医院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系统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和 技能水平,从而降低针刺伤风险。
教训反思及启示
02
防范措施与建议
操作规程培训与执行
严格培训
对所有医务人员进行全面 的操作规程培训,确保他 们熟悉并掌握正确的操作 方法。
规程执行
要求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 中严格遵守规程,避免因 操作不当而导致针刺伤。
定期考核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操作 规程考核,确保他们能够 正确、熟练地执行操作。
安全器械选用与更新
危害程度
针刺伤可导致医务人员感染血源 性传播疾病,如乙肝、丙肝、艾 滋病等,严重危害医务人员身心 健康。
医务人员面临风险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置流程ppt课件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置流程ppt课件
理办法》
05
《医务人员艾 滋病病毒职业 暴露防护工作
指导原则》
06
《医务人员艾 滋病病毒职业 暴露防护技术
指南》
07
《医务人员艾 滋病病毒职业 暴露应急预案》
08
《医务人员艾 滋病病毒职业 暴露处理流程》
09
《医务人员艾 滋病病毒职业 暴露报告制度》
10
《医务人员艾 滋病病毒职业 暴露登记制度》
法律责任
演讲人
目录
01. 针刺伤预防 02. 针刺伤处置流程 03. 针刺伤后处理 04. 针刺伤预防与处置的法律法

针刺伤原因
01
操作失误:如针头脱 落、针尖断裂等
02
设备故障:如针头堵塞、 注射器漏液等
03
环境因素:如光线不足、 操作空间狭小等
04
心理因素:如紧张、 焦虑、疲劳等
05
缺乏培训:如操作技能 不足、安全意识薄弱等
违反法律法规:可能导致行政 处罚、民事赔偿、刑事责任等
违反安全规定:可能导致安全 事故、人身伤害等
违反操作规程:可能导致医疗 事故、职业病等
违反保密规定:可能导致信息 泄露、知识产权侵权等
合规要求
遵守《职业病 防治法》等相 关法律法规
配备必要的防 护设备和用品, 如手套、口罩、 防护服等
制定针刺伤预 防与处置的规 章制度
追踪与评估
定期检查 伤口愈合
情况
观察是 否有感 染迹象
记录针刺 伤处置过 程及结果
评估针刺 伤处置效 果,总结 经验教训
伤口处理
立即停止操作, 避免伤口进一步 扩大
检查伤口,确 认是否有异物 残留
使用生理盐水或 清水冲洗伤口, 避免感染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PPT课件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PPT课件

真实案例 • 王瑞(化名72岁)生前是青岛城某医院的一名外科医生,十几年前,他给
一名肝炎患者做手术时,手术针不慎扎到了自己手上,后来,他被查出感染 了肝炎病毒,之后由于严重肝硬化,王瑞离开了人世。
22
发生针刺伤的原因
01
自我防范意 识差
02
未严格遵守 操作规程
03
护理人员短 缺,工作繁 忙
04
05
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皮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
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三级暴露: 指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
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 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37
标准预防 定义:是指认为病人的血液,体 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 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 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非完 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 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
过去感染过乙肝病毒现已康复。 —
+
+
13
中文名
英文名
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乙肝表面抗体 乙肝e抗原
HBsAb (抗 HBs)
HBeAg
乙肝e抗体 乙肝核心抗体
HBeAb (抗 HBe)
HBcAb (抗 HBc)
结果
解读
+ 急性肝炎早期,传染性强

+


14
中文名
英文名
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乙肝表面抗体 乙肝e抗原
HBcAb (抗 HBc)
结果
解读
+
HBsAg 免疫复合物,新的不同 亚型感染。
+

针刺伤的防护与应急处理PPT课件

针刺伤的防护与应急处理PPT课件

追踪与随访管理
追踪监测
对针刺伤者进行追踪监测,包括定期检查相关指标、观察病情变化等。
随访管理
对针刺伤者进行长期随访管理,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健康指导,帮助其恢复 健康。同时,对针刺伤事件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 发生。
04 培训与教育
新员工培训内容
01
针刺伤的定义、危害及预防措施
伤。
采血过程
在采集患者血液样本时,如操作不慎 或患者不配合,也可能发生针刺伤。
缝合过程
在外科手术缝合伤口时,由于缝合针 尖锐且操作空间有限,也易发生针刺
伤。
废弃物处理
在处理废弃的针头、注射器等医疗锐 器时,如未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也可
能导致针刺伤。
02 防护措施
增强防护意识
认识到针刺伤的危害
明确针刺伤可能导致的感染风险,如乙肝、丙 肝、艾滋病等。
针刺伤主要由于操作不当、注意力不集中、废弃物处理不当或设备设计缺陷等原因造成。
针刺伤危害程度
感染风险
针刺伤可能导致病原体传播,如细菌、病毒等,增加 医护人员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风险。
心理影响
针刺伤事件可能对医护人员造成心理压力和恐慌,影 响工作积极性和职业满意度。
易发生针刺伤环节
注射过程
在注射药物或疫苗时,如未正确使用 针头或患者突然移动,可能导致针刺
在职员工定期培训
1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强化安全操作规范
针对在职员工,定期开展安全操作规范的培训和 考核,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并遵守相关规定。
更新防护知识与技能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时更新员工的防护 知识与技能,提高他们应对针刺伤的能力。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置流程ppt课件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置流程ppt课件
缺乏培训
医护人员对针刺伤预防措施的缺乏了解和培训也是导致针刺伤事件的 一个重要原因,据统计,未接受过针刺伤预防培训的医护人员,其针 刺伤事件的发生率是接受过培训的医护人员的两倍。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通过预防针刺伤,可 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
医疗操作不规范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1000万人因医疗操作不规范导 致针刺伤。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首先需要规范医疗操作,减少患者受 伤的风险。
[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针刺伤后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接受必要的治 疗。
使用不当工具
根据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的数据,约20%的 针刺伤事故是由使用不当工具引起的。
操作不规范
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不规范的操作是导致针刺 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占所有针刺伤的30%。
设备老化
据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设备老化导致的针刺伤 占比达到15%,这是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患者自身因素]:患者的年龄、疾病状态、行为举 止等都可能增加针刺伤的风险。
年龄增长,针刺伤风险增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每年有约1/3的人会出现至少一次 针刺伤。随着年龄的增长,手眼协调能力下降,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减弱,因此更容 易发生针刺伤。 疾病状态下,针刺伤风险增加 根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数据,患有神经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 群中,每年约有20%的人会出现至少一次针刺伤。这些疾病可能影响患者的行动能 力和判断力,使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更容易接触到针头等危险物品。 行为举止不当,针刺伤风险增加 根据一项涉及1000名成年人的调查,约有30%的人表示在行走、吃饭、洗澡等活 动时曾经被针头扎伤。这些行为容易导致患者分心,无法及时察觉周围的危险。因 此,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和行为规范指导,是预防针刺伤的重要措施。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置流程ppt课件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置流程ppt课件

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
预防策略的重要性
1
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可以及时发 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降低针刺
3
伤的风险。
针刺伤的危害
设备检查和维护的必要性
针刺伤可能导致感染、出血、疼痛等 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2
设备检查和维护是确保医疗安全的重 要手段,对于预防和控制针刺伤具有
重要意义。
创建安全的工作环境
疼痛
出血
设备老 化
Common causes of needle stab injuries: equipment aging
预防策 略
定期检查
医疗设 备
针刺伤的常见原因:工作环境不良
针刺伤的危害
• 针刺伤可能导致感染、出 血、疼痛等严重并发症, 甚至危及生命。
工作环境不良的影 响
• 不良的工作环境可能增加 针刺伤的风险,如工作场 所的噪音、粉尘、化学物 质等。
针刺伤的危害及预防
策略
The harm and prevention strategies of needle puncture injuries
Logo/Company
汇报人:XXX 20XX.XX.XX
目录
Contents
01.
针刺伤的危害
针刺伤不仅会引发局部感染,还可能导致严重的血液传播疾病。
提高个人防护意识
针刺伤的危害 针刺伤可能导致感染、出血、疼痛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策略 通过正确使用防护设备、避免接触潜在危险源、及时就医等措施, 可以有效降低针刺伤的风险。 提高个人防护意识 提高个人防护意识是预防针刺伤的关键,包括了解可能的危险源、 学会正确使用防护设备等。 个人防护装备的重要性 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口罩等在预防针刺伤中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预防与控制培训演示课件(42张)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预防与控制培训演示课件(42张)
其他10%
不明5%
抽取动脉血 6%
抽静脉血20%
三、血源性传染病的流行趋势
据报道:全球有3亿乙肝病毒携带者, 中国有1.2亿。
海南CDC调查:全省乙肝感染占 84.77%,乙肝表抗携带者有16.5%, 4岁以下儿童乙肝感染为71.2%,全 国之首(母婴、医院、预防接种)。
HIV流行趋势:女性1997年41%上 升到2003年底48%,非洲60%, (女性占两条途径)。
亚洲印度第一、中国第二,全球: 中国从2000年24位上升到17位,遍 布全国各省市。
针刺伤流行病学:
职业分布:护士41.2%,IV护士 32.8%,技术人员9.5%,医生 6.2%,学生2.2%,其他人员 8.2%。
地点分布:
其他4%
实验室6% 治疗室4% 手术室5%
急诊抢救 室5%
病房65%
针刺伤预防与管理:
(一)更新观念,重视自身职业安全与 健康
*摆正经济核算与职业安全的关系 *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厂商提供、院长
批准、护士使用) (二)使用安全用具 *安全注射器 *安全输液器
针刺伤发生时间:
拆卸10%
步骤之间5%
抽血者 8%
清洁工、 其他 3%
技师、实 验人员 10%
护理人员 63%
造成职业经皮损伤的器械种类
输液器23%
静脉针导管 9%
真空采血装 置3%
骨科空心导 引针14%
缝合针3%
注射器针37%
手术刀及其 它利器9%
造成经皮损伤的器械使用
IV穿刺7% 加药12%
更换IV系统 23%
肌注12%
缝合、剪断 7%
②要防止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 又要防止非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 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病人相关因素: ①病毒浓度 ②疾病阶段 3、医护人员相关因素: ①安全教育 ②防护意识、自我保护措施
③整体健康状况 ④预防接种 ⑤接触频率 ⑥安全用具于防护措施 ⑦在病人群体中的普遍性。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岗位特征
临床医生 14%
呼吸治疗 师 2%
抽血者 8%
清洁工、 其他 3%
②要防止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 又要防止非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 播。
③强调双向防护:即要预防疾病 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 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病人。
隔离的发展及标准预防:
医院急诊科2523名病人血标本结果:
——18% ——5% ——6%
感染血液中所含病毒:
感染者一个标点符号里足以容下2.3亿个 病毒!
ICU11%
针刺伤率:
美国护士:80-100万次/年 我国:150万次/年 广州:87.5% 武汉:88% 湖南:81.8% 北京:86.6% 美国研究:1984年英国一护士首先感染
(针刺伤)
2000年11月6日,美国克林顿总统签 署了联邦针刺安全和防护法案,新 法案明确:医务人员必须使用具有 安全防护装置的医用尖利物,从而 保护医务人员安全,降低工作时感 染,乙肝和丙肝等血源性疾病的可 能性。
亚洲印度第一、中国第二,全球: 中国从2000年24位上升到17位,遍 布全国各省市。
针刺伤流行病学:
职业分布:护士41.2%,护士 32.8%,技术人员9.5%,医生 6.2%,学生2.2%,其他人员 8.2%。
地点分布:
其他4%
实验室6% 治疗室4% 手术室5%
急诊抢救 室5%
病房65%
HCV3—10%
HIV0.2— 0.5%
活动大三阳 37—62%
HBV6—30%
大三阳22— 43%

传播途径 母婴
大众宣传3条
血或血制品
医务人员
被污染针头、注射器,
皮肤穿刺器具等损伤
针刺伤的主要危害:
①使受伤者感染经血传播疾病:历 史记录1924年——第一例白喉, 1949年——第一例血库人——肝炎, 1984年,第一例医务人员艾滋病。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 预防与控制
一、基本概念
1、职业暴露:由职业原因,接触到某种 感染因素而发生某种疾病等情况。
2、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 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中意外被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 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 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 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 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 况。
针刺伤预防与管理:
(一)更新观念,重视自身职业安全与健康 *摆正经济核算与职业安全的关系 *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厂商提供、院长批准、
护士使用) (二)使用安全用具 *安全注射器 *安全输液器
针刺伤发生时间:
拆卸10%
步骤之间5%
回套针帽 19%
使用中21%
使用后处置 前27%
其他不明8%
②对受伤者心理伤害。
二、职业危害风险的相关因素
1、刺伤相关因素: ①刺伤深度 ②接触路径:针刺比粘膜接触引起感染
的可能性更大。
③器械种类和被污染液体的数量: 大量血液比少量的血液引起感染的 可能性大。中空针头感染的血量比 解剖刀大得多。
④时间长短:一只刚从病人血管抽 出的针头比一只数小时或几天前使 用的针头传染感染的可能性更大。
丢弃4% 处置中6%
(三)为操作者提供随手可得的 符合国际标准安全盒。
(四)执行操作程序:
评价——评估——计划——实施。
(五)执行全面预防措施: (六)规范操作行为: 禁用双手回套针帽 禁针头进行输液时第二次连接; 禁直接传递锐器物; 禁手分离使用过的针头和针筒; 及时处理用后锐器; 培养良好操作技能及素质。
技师、实 验人员 10%
护理人员 63%
造成职业经皮损伤的器械种类
输液器23%
静脉针导管 9%
真空采血装 置3%
骨科空心导 引针14%
缝合针3%
注射器针37%
手术刀及其 它利器9%
造成经皮损伤的器械使用
IV穿刺7% 加药12%
更换IV系统 23%
肌注12%
缝合、剪断 7%
其他10%
不明5%
抽取动脉血 6%
四、预防与控制
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应该谁对“安全”负责,
你。
还有你的雇主。
卫生部2004年6月发布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 (试行)》,2004年6月1日起执行,5章十九条(总
则,预防,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指征,登记和报告,
附则5章)。
2004年4月20日,在“安全注射研讨 会”上正式成立了“中国安全注射 联盟”,卫生部牵头——推广安全和 合理注射技术与器械。
3、安全注射:由提出 ①对接受注射者无害 ②对医务人员无害
③所产生的废弃物对社会及他人无 害。
4、全面预防:即所有的病人均 被视为具有传染性,接触病人应 使用防护措施。
——美国提出
5、标准预防:①所有的病人均被视 为具有潜在感染性病人,即认为病 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 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或是否接触非 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 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职业安全发展趋势: *政府部门重视(美、中) 医务人员大量相关研究 *发生职业危害的群体努力 *安全医疗护理用具的开发
针刺伤易发生环节:
操作前:掰安瓶时;
拔下针帽时;
抽吸药;
抽完药物重新套上针头帽时。
操作中:各种注射——病人擅动;
抽血时将血标本注入到试管
内。
操作后:丢弃前,拔针等。
(+) 1毫升血液中有1亿个感染剂量!
每30秒钟便有一名医护工作者被污染针 头扎伤,每年将有近百万次针头扎伤事 故发生!
冰山图:
10—15 明确诊断
85—90感 染者未被诊断
所以,不要认为只有在血液中检 测到病原体的个体才具有传染性, 很可能一个被感染的人看上去和 健康人一样!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
抽静脉血20%
三、血源性传染病的流行趋势
据报道:全球有3亿乙肝病毒携带者,中 国有1.2亿。
海南调查:全省乙肝感染占84.77%,乙 肝表抗携带者有16.5%,4岁以下儿童、预防接种)。
流行趋势:女性1997年41%上升到 2003年底48%,非洲60%,(女性 占两条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