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后果——基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
社会学视角下的文化认同与身份建构
社会学视角下的文化认同与身份建构在当今的社会中,文化认同和身份建构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话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触和交往,而在这过程中,文化认同和身份建构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人们倾向于与自己认同的人在一起,通过认同同一文化来建立自我身份,但也有可能通过接受不同文化来扩大自己的身份范围。
文化认同是指个人或群体对某个文化或文化元素的情感、认知和行为表现的一种主观共鸣或统一感。
文化认同包括个体或群体通过自我参照、信念、态度、价值观、情感、行为等方面,与文化空间中的其他个体或群体区分开来的感知和状态。
在文化认同形成的过程中,语言、宗教、优美的艺术作品、文化符号等文化要素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文化认同与身份建构的关系十分密切。
身份建构是人们为了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和社会文化而进行的一种社会认同的过程。
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特点、价值观、背景、信念和世界观。
身份建构是动态的过程,不断变化的生活经历、生活环境、社会标准、社会规范都会影响和塑造身份的构建。
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和文化认同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人们通过自己的文化认同来形成自己的身份,同时文化也在不断地促进身份的构建。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文化认同和身份构建是社会化过程的结果。
社会化强调的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逐渐掌握、接受并内化了社会文化信息、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社会化的主要形式包括家庭社会化、学校社会化、职业社会化、大众传媒社会化等多种方式。
在这些社会化的过程中,文化认同作为人们与他人区分开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身份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内部条件。
从社会学视角看,家庭、学校和职业的背景、家庭教育、学习经历、职业定位等因素也会对文化认同和身份建构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社会交往中,文化认同和身份建构也会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
社会认同是指个体所处的社会中,由于某些特定的或非特定的权利、利益、醒目标记和这些标记代表的符号等因素而形成的对特定群体或整个社会的认同。
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外文化差异
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外文化差异在全球化浪潮的今天,各国之间的文化联系日益紧密。
然而,即使在相互联系不断的情况下,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也依然存在。
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十分重要,因为它们能够影响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社会行为以及交际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差异,我们可以借助社会学的视角。
首先,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这种文化背景是人们生活的基础,即使人们不知道它的存在。
因此,对文化差异的研究需要重视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和影响。
文化的深层次影响包括各种非物质的文化元素,如价值观、信仰、社会规范、行为模式等。
这些元素都是经过长时间的文化积淀而形成的,即使在现代化的今天,它们也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想法。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视家庭观念和尊重长辈,这种思想是由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庭伦理和儒家思想等多种元素所构成的。
其次,文化差异的研究需要关注不同文化的交互作用。
随着国际交流和移民人口的增加,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但是,这种交流并不会导致文化差异的消失,反而会创造更多的混合文化,这种文化就像流浪者一样在不同的文化之间漂泊,并不断吸收和改变。
最后,文化差异对人们的行为和交际方式有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常常使用“客气话”和“含蓄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与美国文化中直接而直白的表述方式非常不同。
同样,在日本文化中,人们重视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这与西方文化中更加强调个体主义和竞争精神的特点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经常产生误解和冲突,因此,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十分必要的。
在总结文化差异的影响时,我们可以发现,文化差异是每个社会和每个个体的重要特征、是每个民族和国家的积淀、是一切行为的背后灵魂。
借助社会学的视角,我们应当注重文化内涵的研究、重视文化的交互作用、并且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行为和交际方式。
只有在心胸开阔的前提下,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化差异,从而更好地完成跨文化交流的任务。
社会学视角下的全球化与经济不平等
社会学视角下的全球化与经济不平等在当今社会,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无可避免的趋势。
随着信息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和政治都变得交织在一起。
然而,与全球化的进程相伴随的是经济不平等的加剧。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全球化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现象,更是一个社会过程。
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促进了跨国公司和跨国组织的发展。
然而,与此同时,全球化也使得财富和资源的分配不均衡。
一些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通过利用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的较低成本,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相反,一些发展中国家和边缘化地区则陷入了贫困和剥削的困境。
全球化与经济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几个方面来解释。
首先,全球化促使了全球市场的形成。
跨国公司利用全球化带来的便利条件,可以更自由地进入不同国家的市场,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利益最大化。
在这个过程中,跨国公司通常会寻找最低成本的生产和最大利润的销售途径。
这导致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劳工被剥削和压榨,他们通常只能获得微薄的工资,而跨国公司则赚取了巨大的利润。
其次,全球化也导致了贸易和投资的不平等。
发达国家通常会通过贸易协议和投资规则来保护自身的利益。
这些规则往往对发展中国家不利,使得他们难以在全球市场中获得公平的竞争机会。
此外,投资资金也倾向于流向发达国家,使得贫困地区无法吸引足够的外资来实现经济发展。
这些不平等的贸易和投资条件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的经济不平等。
全球化还带来了技术和知识的转移。
发达国家通常拥有先进的科技和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使得他们在全球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然而,这些技术和知识往往无法得到广泛传播,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受到限制。
这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平等,使发展中国家难以迎头赶上。
在全球化和经济不平等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跨国公司和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他们应该确保在全球运作过程中尊重劳工权益,避免剥削和压榨。
同时,他们也应该关注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避免对发展中国家造成负面影响。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现象解析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现象解析社会学是一门关注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的学科。
通过社会学的视角和分析方法,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的本质。
一、社会学视角下的文化现象解析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和生产的结果。
通过社会学视角可以看出,文化是一个极其宏大和庞杂的系统。
文化的形成和演化与科技、环境、信仰、地理位置、民族等因素息息相关。
在当今全球化的环境下,文化交流变得愈加频繁。
社会学家们认为,文化交流可以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与认同,帮助不同国家和民族更好地合作发展。
同时,这种文化交流也带来了文化的融合和同化,给文化保护和传承带来了挑战。
二、社会学视角下的就业现象解析就业是人民生活和国家发展稳定的重要基础。
虽然就业率的提高对国家和社会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使就业难度增加的障碍。
例如,就业歧视、技能不匹配、人口红利消失等等。
在社会学的视角下,就业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它也涉及到社会学领域的许多问题,比如:职业选择、职场文化、职业发展等等。
许多年轻人已经认识到,工作不仅是为了挣钱,还可以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同时。
三、社会学视角下的婚姻现象解析婚姻是人类社会中最基础的社会关系之一。
在社会学的视角下,婚姻不仅涉及到个人婚姻观念、婚恋市场、婚礼习俗等问题,而且还涉及到家庭、性别、社会结构等重要问题。
对于当代的年轻人来说,婚姻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家庭结构和婚姻模式逐渐被打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单身、同居或者是非传统的家庭结构方式。
这些变化都来源于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不同生活方式和婚姻观念。
四、社会学视角下的教育现象解析教育是社会学中的重要话题之一。
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家庭教育到职业培训,都是教育的各个方面。
社会学的视角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教育的本质和其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育是每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的基础。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也会导致不同的教育成果和教育差异。
社会学视角下的全球化问题研究
社会学视角下的全球化问题研究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全球化发展,全球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学者开始关注全球化的影响及其问题。
本文将从社会学视角出发,探讨全球化的概念、影响以及面临的问题。
一、全球化的概念与特点全球化是一个多重多义的概念,不同学者对其的定义也有所不同。
最为广泛的定义是指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全球交流与联系加强的现象。
全球化的本质在于提高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联系性,人类社会已经从一个国家所主宰的体系发展为一个更为全球化的体系。
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它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全球经济、全球文化、全球政治等。
全球经济一直是全球化的核心,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主要包括:跨国公司的数量和规模增加,全球贸易和投资快速增长,跨国生产和分工加剧,商品和信息的跨国流动加快等。
而全球文化主要表现在文化多元化和文化交流的加强,全球政治主要表现为政治联系的增强和全球治理的形成。
二、全球化的影响全球化的发展对全球各个国家及其社会经济、文化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经济影响全球化加剧了国家间的经济联系和依赖,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和互动。
全球经济的发展使得全球生产和分工合作加深,世界贸易关系越来越紧密。
然而,全球化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收缩,职业分化加剧,产生大量失业、贫富差距增加等问题。
2、文化影响全球化不仅促进了全球经济交流,同时也导致了文化多元化和文化交流的加强。
全球化使得不同文化之间产生更多的交流和碰撞,推进了文化多元化的进程。
然而,全球化也带来了文化同质化和文化传播的单一化问题。
文化融合过程中,文化的本土性可能被忽略,文化侵略可能发生。
3、政治影响全球化加强了全球治理的形成和国际交往的紧密程度,使得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合作更加激烈。
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背景不同,全球治理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
全球化还可能导致国家主权被削弱,全球性问题如环境污染和恐怖主义问题也越来越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应对。
社会学视角下的全球化
社会学视角下的全球化全球化是一个被广泛讨论的话题。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不同国家和社会都受到了影响。
本文将通过社会学的视角,探讨全球化的意义与影响。
一、社会学视角下的全球化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社会组织、社会关系等现象的学科。
在全球化进程中,社会学的视角非常重要。
社会学家将关注全球化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全球化的根源和影响。
社会学家把全球化视为从国家层面到全球层面的一种转变。
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全球化导致了全球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环境的紧密联系和互动。
二、全球化的意义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世界的形态。
它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和国家之间的联系,同时也促进了文化、政治和社会的交流。
全球化打破了贸易和运输的壁垒,使得产品和服务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自由流通。
这种流动性使国际贸易的价值得以提高,也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全球化也促进了文化、科技和教育的交流。
世界大学、会议和文化节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增加,全球范围内的学术和文化活动越来越受欢迎。
通过这种交流,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其他国家、文化和人们之间的联系,这有助于增进世界的和谐和互信。
三、全球化的影响然而,全球化也带来了不利影响。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一些国家和社会被边缘化和剥削,增大了经济和社会不平等。
全球化还导致了急剧增加的环境污染、消耗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可维护。
同时,文化和信息技术的全球化也带来了新的难题和问题,例如数据安全、隐私和网络暴力的问题。
更进一步地,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也必须得到关注。
虽然全球文化的流动和交流使得人们更加了解不同的文化,带来更多的机会,但是,由于文化差异和文化交融的情况,文化的多元化也在遭受威胁。
有时文化交流会导致文化逐渐变得相似,使得文化多样性在世界范围内遭到侵害。
这种文化同化可能会损害一些文化的独特性,以及某些社区、民族和社会文化的保护。
四、结论全球化对世界各个部分都有深远影响,同时也面临着多方面和复杂的问题。
全球化对经济增长和文化交流有助于世界的和谐和繁荣,但也会带来剥削、不平等、环境破坏和文化同化的问题。
全球化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全球化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引言:在当今世界,全球化在经济、技术、交流等方面对社会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变得更加频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全球化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一、文化多元性的增强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交流更加容易,人们能够更加便捷地接触到来自其他文化背景的信息。
这样的交流促进了文化多元性的增强。
例如,电视剧、电影和音乐等文化产品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观众可以欣赏到不同文化风格的作品,从而拓宽了视野,增加了文化的多样性。
这种多元性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发展的可能性。
二、文化同化和威胁尽管全球化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多元性,但也面临着文化同化和威胁的问题。
全球化的过程中,一些主导性文化往往会占据主导地位,较弱的文化可能会被边缘化。
例如,英语作为全球化的“官方语言”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一些非英语国家的语言和文化可能会受到冲击和压制。
此外,全球化也导致了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和转变,一些文化因为接受了外来文化的影响而面临着威胁。
三、文化交流和融合全球化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成为可能。
人们能够更加容易地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并积极地吸收和融合其他文化中的优秀元素。
这样的交流和融合促进了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例如,亚洲电影的崛起以及咖啡文化的全球传播都是全球化带来的成果。
人们在享受其他文化的精髓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保持自己文化的独特性。
四、文化隔离与文化冲突尽管全球化有助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文化隔离和冲突。
由于不同文化存在差异和矛盾,全球化加速了这种差异的显现。
文化冲突可能会导致一些社会问题和争议。
例如,宗教信仰的差异、价值观的不同等都可能引发文化冲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同时保持社会和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挑战。
五、创新与变革全球化为创新和变革提供了机会。
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思维的碰撞和新观念的产生。
社会学视角下的国际关系与全球化
社会学视角下的国际关系与全球化近年来,全球化已成为国际关系的核心议题之一。
然而,如何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剖析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冲击,仍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探讨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并提出一些相关观点和思考。
首先,全球化带来了全球范围内的社会变革。
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家间的联系与交流更加密切,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跨国合作愈发频繁。
其中,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量尤为重要。
全球供应链的形成,使得各国之间的经贸关系日益紧密,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
然而,全球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例如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资源的剥夺和环境破坏等。
这些问题成为全球化背后隐藏的矛盾,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
其次,全球化加剧了国际社会的不平等。
虽然全球化为一些国家带来了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但同时也加大了国际社会的不平等。
全球化使得一些发达国家的利益得到了进一步扩大,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往往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
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技术和军事优势不断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与影响力,导致了国际关系中的不平等现象。
此外,全球化也加强了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的权力,进一步削弱了国家主权。
这种不平等现象既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国际社会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挑战。
第三,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变革要求我们重新思考国家主权的概念。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国家主权逐渐受到限制,甚至正在发生重塑。
全球化使得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家行动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制约和影响。
同样,全球性问题也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国家无法独自解决。
这种情况下,国家主权的概念需要重新审视与定位。
国际社会需要建立起一种包容性与协作性的国际秩序,以更好地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最后,全球化也催生了新的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
在全球化背景下,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面临着新的考验与挑战。
全球化使得国际关系的研究范畴不再局限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而是呈现出一个更加复杂和多元的格局。
社会学视野下的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冲突的案例分析
社会学视野下的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冲突的案例分析社会学视角下的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冲突的案例分析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而这种联系往往不仅仅限于经济方面,还涉及到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
然而,经济全球化也引发了文化冲突的问题,社会学视角下的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冲突的案例分析将为我们提供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典型的案例——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
麦当劳是一个全球连锁快餐品牌,其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可以被视为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然而,麦当劳的进入也引发了文化冲突。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饮食的健康和平衡,而麦当劳的快餐文化则与之背道而驰。
这种文化冲突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麦当劳食品的营养不均衡、产生的垃圾问题等。
这些问题成为了中国社会的热点话题,并引发了公众对于全球化的反思和争议。
其次,我们来看另一个案例——移民问题引发的文化冲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移民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现象。
而移民问题往往伴随着文化冲突。
以欧洲为例,近年来大量的移民涌入欧洲国家,不同文化、宗教的碰撞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例如,穆斯林移民与西方世俗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引发了宗教、性别平等等问题的讨论与争议。
这些文化冲突不仅仅发生在欧洲,也发生在其他各个地区,成为全球性问题。
此外,经济全球化还引发了文化身份认同的冲突。
在全球化的推动下,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之间的冲突日益显著。
以中国为例,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孝道、礼仪等价值观,而年轻一代更加接受西方的流行文化和价值观。
这种冲突导致了年轻人与长辈之间的代沟和争论,同时也引发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讨论。
这一问题在其他国家也存在,例如日本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冲突。
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冲突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在面对全球化时的不同态度。
有的国家更加开放,接受全球化带来的文化流动,而有的国家则更加保守,试图保护本土文化免受外部影响。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文化问题研究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文化问题研究社会文化问题是社会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它关注的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作用如何影响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变革。
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探讨社会文化问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一、社会文化问题的研究内容社会文化问题的研究内容涵盖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认同: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成为常态。
社会学可以研究不同社会群体对于自身文化的认同程度,以及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2. 社会化过程:社会化是个体从出生到老年的一种学习过程,其中包括习得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
社会学可以研究社会化过程中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进而分析社会化对于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影响。
3. 社会结构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的各种组织形式和组织关系,它与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社会学可以研究社会结构对于社会文化形态的塑造作用,以及社会文化如何反作用于社会结构。
4. 社会不平等与文化差异:社会不平等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文化差异则是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一种现象。
社会学可以通过研究社会不平等与文化差异之间的关系,探讨不同群体之间的互动与冲突,并寻求解决不平等问题的途径。
二、社会文化问题的研究方法在研究社会文化问题时,社会学采用了多种方法来进行分析和解释。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研究方法:1.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并进行大规模的调查,收集社会群体的意见、态度和行为数据。
问卷调查是社会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社会文化问题在大众中的普遍性和差异性。
2. 访谈:通过与受访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探索其对于社会文化问题的观点和经验。
访谈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它能够深入了解受访者的心理和社会行为,为社会文化问题的研究提供丰富的信息。
3. 参与观察:通过参与社会文化现象的活动,观察并记录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参与观察是一种质量高且深入的研究方法,它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社会文化问题的内在机制和现象。
社会学视角下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影响
社会学视角下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影响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全球化和本土化成为了两大互相关联的概念,影响着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影响颇为深远。
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概念全球化,指的是各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互相联系和交流,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趋向一致。
本土化,则指的是对于当地文化、思想和传统的坚守和强调,认为本土文化具有独特性和重要性。
二、全球化的影响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国际金融流动的不断加剧。
这也导致了全球化对于各个国家的经济产业的影响,加剧了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的转移。
例如,在中国,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制造业分支,由于国际竞争压力而搬离中国,对本地区的经济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2.文化全球化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全球化也日渐加深。
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等文化产品可以穿越文化障碍,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然而,对于本土文化的挑战也日益凸显。
文化的多样性被逐渐消失,一些国家的文化产品受到压制,这也意味着本土文化在文化全球化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三、本土化的影响1.文化认同的重要性本土化的重要性在于强化文化认同。
在全球化的大潮中,本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日益引起关注。
在一些国家,政府通过一系列文化保护政策,加强文化传承和保持多样性,以反对全球化对于文化产业的消极影响。
2.国家主权的重要性本土化也具有国家主权的重要性。
在全球化中,各国产业和资源的多样性被逐渐吞噬,一些国家陷入了经济和文化的被动地位。
为此,本土化也成为了保护国家经济和文化主权的重要手段。
四、结语全球化和本土化是日益紧密联系的一个话题,这也充分表现了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在全球化的趋势中,保护本土传统文化和经济产业的多样性尤为重要。
只有在全球化和本土化的有机结合下,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文化社会学考研题目及答案
文化社会学考研题目及答案题目:论述文化社会学视角下,全球化对地方文化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答案:文化社会学是研究文化现象及其与社会结构和个体行为之间关系的学科。
全球化作为一种全球范围内的社会经济过程,对地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全球化促进了文化的流动与交流。
通过互联网、媒体和跨国公司的传播,不同文化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地方文化得以被更多人认识和接受。
然而,这种文化交流并非总是平等的,往往伴随着文化霸权和同质化现象。
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因其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迅速,有时会导致地方文化的边缘化。
其次,全球化对地方文化的影响还体现在经济层面。
地方文化产品,如手工艺品、传统音乐和民族服饰,往往成为全球化市场中的商品。
这为地方文化带来了经济利益,但同时也可能导致文化商品化,失去原有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地方文化可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1. 文化保护与传承:通过立法和教育,加强对地方文化遗产的保护,鼓励年轻一代学习和传承本土文化。
2. 文化创新:在保持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地方文化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增强其吸引力和竞争力。
3. 文化交流与对话: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展示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同时学习和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点。
4. 文化产业发展: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如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等,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赢。
5. 社区参与:鼓励社区成员参与文化活动,增强社区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
综上所述,全球化对地方文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通过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地方文化可以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持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全球化的后果——基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
界 意识 ” 的出现 可 以从 “ 莱 坞 ” 和 “ 好 蝙蝠 侠 ” 这 类 视觉 文 化 产 品风 靡 世 界各 地 ,以及 迪斯 尼 这 样 的文化 主题 公 园在亚 欧 以及 在 中国成功 的范 例 中得 以证实 。如 是 ,全球化 就 不仅指 涉媒 体和
的发展 。关 于全 球化 比较 晚近 的讨 论 已不 局 限于 经 济 领域 ,它所 涉 及 的领 域 和 范 畴涵 盖 诸 多方 面 ,如 ,政 治 、民族 、宗教 和文化 身份 等 。英 国全 球化 与现代 性学 者托尼 ・ 拜贝认 为全 球化 主 斯 要是 指 民族 国家 、经济 贸易 、通 信联 系 、文 化传 播 、世 界军 事秩 序 等 国际化 趋势 。阿尔 君 ・ 阿 帕杜 莱提 出 了当代全 球化趋 势 的五个 重要特 征 ,即种 族 、科技 、金 融 、传媒 和观念 在世 界范 围 内
从 l 7世纪东 印度公 司成立 以及 随 后 资本 主 义 在全 球 的扩 张 ,加 之 由此 而兴 起 的 社会 变 迁 , 全球化 已基本成 形 。第 二次 世界 大战后 ,尤 其是冷 战结 束后 ,由于金融 资本 主义 的兴 起 和跨 国企
业的形成 、通讯技术和大众传媒等普及 ,全球化特别是经济一体化 ( 经济全球化) 已取得长足
广 东社会 科 学
2 1 第 3期 0 2年
全 球 化 的后 果
— —
基 于文 化 社 会 学 的视 角
张 平 功
[ 提 要 ]以金融资本和高新科技在世界范围内扩张为特征的全球化,已经或正在改变我们的社会
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
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随着科技与交通的进步,全球化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
全球化对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既带来了多元化与开放性,又引发了文化认同与传统的忧虑。
本文将探讨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利与弊。
一、文化交流与交融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与便捷,人们能够更轻松地了解到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
这种交流促进了文化之间的交融,不同文化相互影响与借鉴,使得世界变得更加多元化和丰富。
例如,餐饮文化的交流导致了各国菜式的互相融合,逐渐成为国际菜系;音乐、电影、艺术等各个领域也在全球范围内相互渗透与交流。
这种交流与交融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与体验,丰富了文化生活。
二、文化认同与传统的冲击然而,全球化也带来了文化认同和传统的冲击。
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地的商品、流行文化和价值观念不断渗入,导致当地文化受到冲击和威胁。
文化认同的问题成为了全球化时代的一个重要话题。
全球化现象加剧了文化冲突与文化认同的矛盾,一些传统文化面临着失去认同感的困境。
例如,年轻一代更容易接受西方文化与价值观,导致传统文化的边缘化与沦丧。
三、全球文化市场的崛起全球化促使文化成为了一种商品,文化产业也逐渐崛起。
全球化的带动下,文化产品越来越容易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与销售。
例如,流行的音乐、电影、游戏等文化产品不受国界限制,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爆款。
这使得文化产业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也带动了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然而,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市场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文化侵权、文化同质化等,使得一些小众文化受到冲击和威胁。
四、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保护和发展本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各国应积极采取措施,保护与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
例如,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鼓励本土文化的创作与传承;加强教育与宣传,提高人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与尊重。
同时,应积极借鉴与吸收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推动自身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只有在保护本土文化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面对全球化带来的冲击。
文化多元与社会融合的社会学视角
文化多元与社会融合的社会学视角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多元与社会融合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这个问题涉及到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与相互交流的问题,以及多元文化在社会中的融合与共生。
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文化多元与社会融合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首先,文化多元是指不同文化背景和传统的人们在同一社会乃至同一国家中共存的现象。
例如,在一个国家内部,可能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宗教信仰、语言、习俗等。
这些文化的存在为社会带来了丰富性和多样性。
然而,文化多元也可能导致文化冲突和分裂,因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可能引发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对立。
为了避免因文化多元而带来的冲突,社会融合变得尤为重要。
社会融合是指将不同文化和群体融入到一个共同的社会范围内,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文化多元与社会融合相互依存,只有成功的社会融合才能使文化多元得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社会融合需要建立一个包容性的社会,将不同的文化视为社会的财富而非障碍。
只有这样,社会成员才能接受彼此的差异,从而减少文化冲突的发生。
在实现文化多元和社会融合的过程中,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可以提高人们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帮助他们意识到文化多元性的重要性。
此外,教育也可以培养人们的社会意识和共生意识,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社会中的各种挑战。
另一个推动文化多元与社会融合的力量是全球化。
全球化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途径去了解不同文化、体验不同文化,并使得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变得更为容易。
例如,国际旅游、大规模移民和互联网的普及等因素使得人们能够更频繁地接触到不同文化,加深了对多元文化的认识。
然而,全球化也可能带来文化同质化和文化冲突的问题,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来处理这些问题。
在社会融合的进程中,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需要制定合理的政策来促进文化多元与社会融合。
这些政策包括制定反歧视法律和条例、鼓励多元文化的艺术和文化活动、提供对少数群体的支持和帮助等。
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主要趋势,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
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全球化带来了文化多元化和文化交流的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冲突。
以下是一些全球化对文化的主要影响:1. 多元化的文化影响:全球化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和广泛。
这导致了文化多元性的增加,人们接触和融合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思想、价值观和俗。
2. 文化价值观的冲突: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可能导致文化价值观的冲突。
例如,一些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可能与全球化价值观相冲突,导致文化冲突和文化认同危机。
3. 文化同质化:全球化也可能导致文化同质化的趋势。
在全球化的压力下,一些地方文化可能受到较大影响,逐渐失去独特性和特色。
应对策略为了应对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重视本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鼓励人们对本土文化进行研究和研究,以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2. 文化交流与对话: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对话,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和认同。
通过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和多元文化教育,减少文化冲突和误解。
3. 制定文化政策:制定明确的文化政策,提供支持和保护本土文化的措施。
政府应鼓励和支持文化创意产业,为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政策支持。
4. 教育和培训:加强对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教育和培训。
通过教育,使人们更加了解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并培养他们在跨文化环境中的应对能力和尊重他人文化的意识。
5. 文化保护与全球化的平衡: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必须寻求文化保护与全球化之间的平衡。
鼓励文化创新和融合,同时保护和维护本土文化的独特性和特色。
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性的策略和措施来应对。
通过保护本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与对话、制定文化政策、加强教育和培训以及寻求文化保护与全球化的平衡,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全球化对文化带来的挑战,并实现文化的多样性和共存。
社会学视角下的文化冲突和文化交流问题
社会学视角下的文化冲突和文化交流问题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文化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从而引起了社会学视角下的文化冲突和文化交流问题。
如何理性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我们不可避免地面对的挑战。
一、文化冲突文化冲突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之间产生矛盾、冲突和对立的现象。
这种冲突的根源在于不同文化在道德、价值观、信仰等方面的差异。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被当作一种美德和追求,而在东方文化中,集体主义被认为更为重要。
这种文化差异可能引发的冲突,可以在国际关系、经济文化领域等各个层面发生。
例如,美国是一个典型的个人主义文化国家,追求的是个体自由和民主。
在这个国家里,人们普遍认为,个体的利益高于集体利益。
但是在中国等集体主义文化国家,人们更加强调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追求的是共同体意识。
这种文化差异,可以导致在商业交流、政治交流、文化交流中发生矛盾和冲突。
例如,在中国,人们经常会以“面子”为重,而在西方国家,这种观念并不普及。
因此,在商业交流中,双方可能就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而产生误解和分歧,导致交流无法顺利进行。
二、文化交流文化交流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了解、沟通和交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能够通过文化交流,获得知识、技能和经验,同时还可以拓展视野、增进友谊和协作。
对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应该理解为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的过程。
例如,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过程中,两国的人民都能够通过交流,深入了解彼此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从而加深互相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双方还能够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促进文化融合和创造。
三、文化冲突与文化交流的关系尽管文化冲突和文化交流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密切的关系。
文化交流可以促进文化融合和理解,从而减少文化冲突的可能性。
社会学视角下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冲击
社会学视角下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冲击文化是一种长期积淀下来的思想、信仰、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体系。
在这个全球化时代,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不断发生,文化传承与文化冲击也成为了许多社会学家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社会学视角出发探讨这一问题。
一、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文化传承无论是对于个体还是社会群体来说,都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在个体层面,文化传承形成了个人习惯、观念和价值取向,它们对于个人的人格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社会层面,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作为整体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根基,更是民族自信心和自我认同的依托。
二、文化传承面临的挑战然而,文化传承在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
随着信息、人员、商品、资本等诸多方面的跨国流动,许多曾经看似具有稳固性并且深植于民族意识形态中的文化元素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摧毁。
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怎样在全球化的进程中继承自己的文化精华,如何在博大精深的文化当中找到独特的文化自信。
三、文化冲击的影响文化冲击会导致社会结构的变化。
传统的社会体系、权力结构、规范准则等等都会因为文化冲击事件而受到巨大的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会相互交错,产生文化间的差异和冲突。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形式之间的冲突同样削弱了维系社会秩序的基础,这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进程。
四、文化传承与文化冲击的抉择文化传承与文化冲击的抉择,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在继承文化的形式不断发生变化的时代,我们应该把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相结合,得益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把许多传统文化资料进行数字化存储,便于保护和传承。
在这一基础上,传统文化也可以融合新的形态,在新的平台与载体上,对于新人群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文化传承与文化冲击的抉择不仅需要有个人的自我认知和参与,还需要在政府层面投入巨大的精力。
适当的政府干预与扶持是文化传承的重要保障,可以促进文化传承的创新与发展,使文化传承更加符合当代社会的需求和要求。
社会学视角下的世界共同体与全球化
社会学视角下的世界共同体与全球化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存程度越来越高。
这一过程不仅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体现,更深层次的是在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上的变革。
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共同体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一、世界共同体的构建世界共同体是指跨越国界、种族、宗教等差异,以人类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共同追求和维护和平、公正、自由、平等等各种价值目标的国际社会。
这种构建过程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多方面、跨领域、跨国界的共同努力。
首先,在全球治理方面,一个有效的治理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这个机制应该是全球性的,能够协调各国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以及应对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经济压力等。
此外,相互尊重和平等合作是推动世界共同体发展的重要因素。
国家间的互信和互相理解与尊重是世界共同体的建设必不可少的基础。
其次,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经济合作是推动世界共同体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全球贸易中,合作带来的好处是明显的,但是在贸易中也存在着负面影响和利益分配的问题。
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公正、透明、互利的全球贸易体系,这才能真正推动世界共同体的发展。
最后,在文化方面,各国之间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强交流。
这包括教育、科技、艺术、文学等领域,通过交流和分享经验,各国之间将更加理解和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从而进一步推进世界共同体的建设。
二、世界共同体面临的挑战然而,世界共同体的建设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政治、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差异,以及经济利益分配不均、全球治理机制薄弱等问题。
首先,各国之间的政治制度、历史与文化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是制约世界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些国家因为政治制度的不同,电通意识形态的差异,很难达到共识,甚至会产生分歧和矛盾。
此外,历史和文化的影响也会导致各国之间的互信度不高。
其次,全球治理机制上的薄弱也会制约世界共同体的发展。
全球治理中往往存在着一些发达国家在制定规则时较显霸道,影响了其他国家的利益。
社会学视角下的文化认同问题
社会学视角下的文化认同问题文化认同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尤其在当今多元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更加频繁,文化认同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在这种情况下,从社会学的视角来思考文化认同问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相关现象。
文化认同,可以理解为个体对自己所在文化共同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具体来说,就是人们因为某些共同的价值观、信仰、历史记忆、生活方式等等,而感到自己属于某个文化团体,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和奉献。
文化认同的形成,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的,比如个体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社会环境、媒体传播等等。
不同的文化团体也会因此形成不同的文化认同。
社会学视角下,文化认同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文化认同的多元性在社会学领域,文化认同一直是一个多元性很强的概念。
不同的文化团体会因为历史、地理、种族、宗教等多种因素而形成不同的认同感。
例如,亚洲人和欧洲人的文化认同显然是有所区别的,同样是亚洲人中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认同也有不同。
这种多元性体现了文化认同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而是一个随着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动态过程。
二、文化认同与身份文化认同和身份有着密切的关系。
个体对自己的文化认同,往往会影响到自己的身份建构和表达。
例如,一个人自认为是中国人,就会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一些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文化认同和身份的互动作用,表明了文化认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深深嵌入到个体的生命经历和行为中去的。
三、文化认同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个体的文化认同,往往会对其社会行为产生影响。
例如,一个人对于自己所属文化团体的认同程度越高,就越可能采取一些与该团体文化价值相关的行为。
这种行为可能表现为习俗的遵从、价值观的重视、意识形态的支持等等。
文化认同的这种影响,究竟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四、文化认同的转变与融合在全球化和移民的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越来越频繁。
这种情况下,个体的文化认同往往不再是单一的、固定的,而是转变和融合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球化得以全部消解。各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均可对本国的社会进步与发展以及对世界文明做出贡 献。而有着悠久历史的东方文化更享有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 ,这些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价值体系应 更多地发挥潜力,从而构建一种具有文化多样性、尊重差异和多元化的伦理思想。一种全球化伦 理不应是西方压倒东方,或是东方压倒西方,而是应该建立在彼此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基 础上的文明互见。
广东社会科学
2012 年第 3 期
全球化的后果
— — —基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
?
张平功
[ 提
要] 以金融资本和高新科技在世界范围内扩张为特征的全球化 , 已经或正在改变我们的社会
生活,包括工作方式、生产方式和沟通模式,一个带有全球化性质的公共领域逐渐成形 。 本文讨论了 金融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 、跨国企业在全球运作以及后现代传媒的普及使得文化全球化时代已见雏 形,文化全球化的趋势正在促使地方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改变 ,同时也让人反思身份认同和不同文化 的价值。
三﹑全球化与地方身份
虽然全球化已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真实存在 ,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就失去其重要性 。在文化 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地方显得尤为重要。 其所表现出的 “地方性 ” 有时并不与任何具体的地 。“地方” 往往被看成一种流动的和相对的空间 , 它存在于全球的关系之中。 所谓 理布局相对应 “地方” 甚至相当于一个地区性﹑国家性或者甚至泛区域性的时空所在 。 人们普遍接受的现代主 义的 “宏大叙事” 和 “现代化” 凸现了普遍化和抽象化的趋势, 而后现代主义与之不同, 它注 ,关注地方的 “情感构成 ” , 把恢复地方活力视为己任。 如果说现代性创造了抽 重 “地方知识” 象和普遍的自我感受,那么后现代性就是根植在地方特质中的文化身份感 。 由于抗争性势力的存在,全球化也受到一种完全相反的发展逻辑的制约 。如果我们强调后现
⑨ 助化解现代性的矛盾和困局。儒学的核心内容包括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 和 “仁者以天地万 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是儒家传统里遵循的一个最基本的道理 ,如果人类要和谐 物为一体”
相处,不同的文明应该互相尊重和学习。 强势文明要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的心态, 不应把 , 强调道德的说服力和一种以身作则的影响力, 自己的价值强加给他人。儒家提倡 “为己之学 ”
瑣 瑏 。 人的主导价值有被逐渐削弱之虞
但人们还是相信,科技文明和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对立的 ,而是可以互为因果的。科技 成果应用的普及可能带来权利的集中化和管制效率的加强 , 科技的发展也能促进民主化的进程, 为更多的公众参与公共事务提供可能和方便 。当然,网络和数字技术的普及并不是有百利而无一 害的,科技发展到极致就会走向其反面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随时使用多媒体和超文本链接 ,多 维虚拟空间开始成为我们生活空间的一部份 ,并有可能带来负面的结果。就日常生活而言,在令 人眼花缭乱的多维信息的过度刺激下 ,现代人饱受神经衰弱、视力下降、身份缺失甚至人格分裂 等问题的困扰。 社会学家认识到,科技发展有助于全球公民身份的形成 。全球化在社会各个层面均提供了观 念和行动的新的参照系,作为现代性发展的持续,它有助于公共领域的拓展以及全球公民意识的 形成。但全球化在发展中遭遇困境,如各国发展模式的趋同和社会发展趋向物化。 吉登斯就认
·韦伯关于资本主义的制度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分析提出了质疑 ,认为 , “儒家伦理抑制了一种实
⑥ 。 但东亚在 20 世纪 业精神的发展,从而也抑制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由此类推,在东亚的发展 ”
60 ~ 70 年代经济腾飞的事实却在一定层面上反驳了这一观点, 证明儒家伦理与现代化、 或被普 遍认为理性化的现代性并非是格格不入的 。渗透了儒家伦理的东亚资本主义表现出一种与韦伯所 : “这种类型的资本主义强调自我是各种关系 给定的资本主义经济秩序不同的发展模式 ,他指出 的中心,义务感,自我约束,修身,取得一致意见和合作。它高度重视教育和礼仪。它注重信用 社区和政府的领域。 其经营的风格涉及学习一整套实际技能又学习如何工作的一种程序和仪
⑦ ” 式。
必须指出,儒家的文化资源绝不只是为了促进东亚的现代化和资本主义 ,而是在面对人力社 群出现的困难时,它 “要能够增进人类与自然间的和谐关系, 以及个人与群间的互动关系的体
⑧ ” 会。 近年来,由于西方现代性带来的种种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排斥 ,对科学的盲目崇拜导致人类与大自然竞争的心态等等。 针对由此引发的各种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以及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 ,中国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念可帮
瑤 瑏 ,使得反思现代性很有必要。 当今一系列生态环境和人类身 为,我们生活在一个 “风险社会”
心健康问题促使公众开始反思,并要求政治变革。自我觉悟的提高也至关重要,人们需要培养全 球化眼光,认清风险社会的缘由,在全球性商品流通和消费过程中不断降低隐性成本 ,制止跨国 公司和行业巨头不断破坏自然环境 ,追逐最大利润,却不为其买单。其实,全球化的发展更应是 人的发展,虽然发达的西方与欠发达的国家对全球化的认知方面存在差异 ,但关注人的发展是一 致的,它已经超出了贫富的传统标准乃至民族国家的界限 。联合国发展计划署最新人类发展指数 表明,与传统的衡量指标不同,人类发展指数应纳入一系列社会经济因素 ,如人均寿命﹑受教育 水平﹑人均收入等。
瑡 瑏 。 而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 则是针对 从而实现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的境界
周遭和生存环境恶化的问题而提出的 。这种精神可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有别于西方对自然进行掠夺、控制的人类中心主义。 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中国文化也有助于构建全球社会伦理 ,即发挥其新的潜力服务于现代社 会,同时,以延续儒家精神继而激发 “其他非西方的传统包括印度教、 伊斯兰教和佛教发展和
二﹑全球化与儒家精神
安瑟尼·吉登斯曾充分论述过西方主导的世界观念对他国的影响 ,也认同后者在 “自反现代 性” 道路上的发展历程及其贡献 ⑤ 。 以中国为例, 在欧洲航海大发现的历史时期, 尤其在 19 世 纪 40 年代鸦片战争爆发前,一种由中国文化为主导的跨文化社会体系就已经在东亚和东南亚形 成并与西方同步拓展。杜维明在 《儒家伦理与东亚企业精神 》 中, 从比较文明的视角对马克斯
[ 关键词] 文化 全球化 地方 社会 [ 中图分类号] K0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0 - 114X ( 2012 ) 03 - 0222 - 05
从 17 世纪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及随后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 , 加之由此而兴起的社会变迁, 全球化已基本成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冷战结束后,由于金融资本主义的兴起和跨国企 业的形成、通讯技术和大众传媒等普及, 全球化特别是经济一体化 ( 经济全球化 ) 已取得长足 的发展。关于全球化比较晚近的讨论已不局限于经济领域 , 它所涉及的领域和范畴涵盖诸多方 面,如,政治、民族、宗教和文化身份等。英国全球化与现代性学者托尼·斯拜贝认为全球化主 要是指民族国家、经济贸易、通信联系、文化传播、世界军事秩序等国际化趋势 ① 。阿尔君 · 阿 帕杜莱提出了当代全球化趋势的五个重要特征 ,即种族、科技、金融、传媒和观念在世界范围内 的运动与融合 ② 。换句话说,全球化是包含种族群体集散,科技发展,金融贸易,传媒影像以及 。 加拿大传媒理论 意识形态冲突在内的动态系统,这些方面并不受制于任何所谓的 “宏大计划 ” 家麦克卢汉所提出的 “地球村” 概念已经逐渐变为现实。
一﹑全球化与文化传播
* 本文系 “211 工程” 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 GDUFS211 - 2 - 008 ) 和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
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正在和新一波的世界性的文化转型相结合 ,这一过程可以称为文化的全球 化。当我们根据阿帕杜莱的观点来认知世界时 ,有必要了解为什么全球化在 “泛文化” 层面上走 得如此之远,即涉及全球社会 “文化化” 的论题。 从某种意义上,新的普世文化正在追求一个没有边界的世界 ,即关于普世文化产品的创造和 在全球范围的传播。譬如,美国的 ABC ﹑ NBC 和 CBS,英国 BBC 和天空广播公司以至凤凰电视 对一个 “没有疆界的世界” 提供资讯, 网络与卫星通讯超越了原来的国家边界。 经济全球化的 出现和文化全球化趋势使得区域文化和领地的观念受到颠覆 。 关于 “共享文化 ” 和共同的 “世 界意识” 的出现可以从 “好莱坞” 和 “蝙蝠侠 ” 这类视觉文化产品风靡世界各地, 以及迪斯尼 这样的文化主题公园在亚欧以及在中国成功的范例中得以证实 。如是,全球化就不仅指涉媒体和 产品的全球性和非地方性身份,还涉及到了消费主体性和地方文化的身份问题 。 全球性空间是一种流动空间,电子空间,去中心空间,一种边境和界限可以渗透的空间 ,由 于时间和空间范围的压缩,一个无深度世界正在形成。当今,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均陷入直接的接 , “地理的建构 ” 较 触和剧烈的碰撞。爱德华·索雅指出,我们正在见证新的后现代地理的形成 之 “历史的建构” 更有说服力 ③ ,新的世界文化公司对于普世文化空间的形成作用巨大 。 在一个 充满全球性战略机遇的环境中,规模和权力的重要性比以往更加明显 。最有实力和最活跃的文化 传媒集团正在迅速重组和扩大,以确保在世界市场上对于一系列文化产品的战略控制 。默多克掌 控的新闻集团,通过对福克斯广播公司、世纪福克斯公司以及天空广播电视的收购 ,试图把生产 制作和产品的市场营销展延至所有层面 ; 索尼公司通过对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同名的电影公司的 收购把生产和销售渗透到诸多的文化软体之中 。 在文化领域,时间和距离不再能担当调解不同文化间的矛盾和对立的角色 。观察和思考晚近 时期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戏剧性事件, 如围绕超越文学领域的拉什迪现象的政治纷争, 西方 “自 由主义” 与伊斯兰 “原教旨主义” 之间的意识形态冲突等可以清楚理解时空压缩时代的文化政 治压力。如果我们过分认同独有的文化身份并着意加以强化 , 将使我们陷入一种文化冲突的危 险。寻求文化的安全以及稳定的身份无可厚非 ,但将宗教、文艺、哲学等加以政治化, 必然加剧 不同文明和文化之间的矛盾。全球化过程中 “传媒流 ” 的播散对于不同地域的文化身份和生活 方式具有塑造和建构的作用,反之亦然。卡拉 OK 尽管在西方已经不再时髦, 但世界各地的娱乐 中心还有它的存在。在中国,这一文娱形式也十分普及,即使是在偏远的中国小乡村亦可以看 到 ④ 。需要加以关注的是,这种媒介文化不仅可以娱乐大众, 而且具备了寓教于乐的双重作用。 MTV 这一从美国经由香港引入的文化娱乐形式也正在变成意识形态与思想宣传的手段 。 然而, 对众多消费者而言,这些娱乐文化形式与其说唤起了人们昔日的情怀, 不如说被新颖的 “自娱 自乐” 形式所吸引,怀旧情绪得以消解, 正统的经典文化正在被世俗化。 由后现代传媒而引发 的大众文化流行,是国际文化旅行和消费主义扩张的必然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