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学理论模式三文化视角
探究经济社会学理论及其发展
文化经济·67·一、简析经济社会学理论经济学与社会学研究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而经济社会学融合了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多项研究成果,并在20世纪初作为独立新兴学科出现。
经济社会学是从社会学的视角,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观察、探索、解释经济现象和经济制度的一门交叉学科,其研究主体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
经济社会学的追求目标是满足多层次需求而非获得最大利润,具体内容包括社会群体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如政治、教育、文化等各种社会因素以及自然环境因素、政策实施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关系,通过研究支配人们经济行为的主要因素并且对发生的经济过程进行社会学分析,其对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二、经济社会学的发展历程(一)早期经济社会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社会学作为独立学科开始兴起,在社会学理论中经典的代表人物包括迪尔凯姆、马克斯·韦伯和卡尔·马克思三位,但是其对社会学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
19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改变了欧洲的生产活动,借助机械设备和大规模工厂化的生产已逐渐成为经济活动的核心,而当时的经济模式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
现代性质的市场心态和世俗化力量不断侵蚀人们原始的精神生活,尤其是市场经济对利益最大化的进一步推动,迫使社会发展服从于经济发展,并任由经济部门以市场逻辑改造社会,使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出现逆转。
当前的社会学家在研究任何社会现象时都必须考虑资本主义经济对社会现象造成的不同程度影响,而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社会的急剧转型促使学者打破了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学科界限,一些学术知识和见解比较丰富的学者强烈要求将经济社会学和经济理论、经济统计学等进行并列研究,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社会学的发展,但是其研究重点依旧在于探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生以及市场主导经济系统造成的社会影响和后果等宏观层面的内容,使经济社会学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
(二)新经济社会学20世纪3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开始广泛应用数学模型来进行量化分析,其不断垄断经济研究,使经济社会学被正统经济学忽视和排斥。
人文经济学 理念
人文经济学理念
人文经济学通常指的是一种关注市场活动中的人文价值的经济增长理念与研究体系。
从人文经济学视角看待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文化赋能、以文兴业,在发展中推动人文与经济交融共生,是对人民幸福、文化繁荣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三个维度的系统性统筹,彰显了高质量发展的人文价值取向。
文化经济是对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统称,其实质是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
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中,文化经济化代表着以中华文化为载体的丰富人文要素实现产业转化的过程,而经济文化化则是道德、审美、规范等人文价值观要素融入经济活动中的过程。
人文经济学就是要在不断实现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过程中,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价值归宿。
社会学复习资料
社会学复习资料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研究对象: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一,社会学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郑杭生)(社会学(sociology)这个词是18____年由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首先提出来的。
他最初用的是“社会物理学”(social physics)这个术语。
)二,社会学地位:第一层次,哲学;第二层次,社会学历史学;第三层次,政治经济教育法学等。
三,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经济学:经济学研究商品与服务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的方式,其视角以市场为核心。
经济学与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的共同领域就是研究经济行为的社会基础;另一个领域是社会行为的经济基础。
社会学也研究与经济有关的现象,如社会福利、社会保障、贫困问题、农民工等,但其核心是考察社会运行的状态及机制。
经济学家与社会学家最大的不同在于,经济学家强调效率,即“最大化”问题;而社会学家强调公平。
2,历史学:历史学研究过去,试图找出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含义,历史即故事。
3,政治学:政治学研究政府和权力的使用。
政治学者主要考察在政府体制背后的观念、政治的操作过程。
4,心理学: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的精神过程,不考虑行动的意义,也不对行动作价值判断。
心理学与社会学的最大区别在于: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经历,而社会学关注群体。
5,人类学:人类学(anthropology)研究世界各地、各个时期的人类进化与人类文化的,分为考古人类学、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其中最为活跃的是文化人类学。
四,社会学基本问题: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齐美尔认为,个人之间是处于不断地相互作用过程之中的,由于个人的互相作用而联系起来的网络就是社会。
社会只不过是对互动着的一群人的称呼。
社会学的任务是要阐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即阐明个人怎样互相交往而形成群体,群体又作用制约个人的,所以社会学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六章
• (一)早期社会化 • 早期社会化包括儿童期和青年期的社会化。 • (二)成人继续社会化 • 在成年期,人在生理上已经完全成熟,并将面临许多重大生命事件的发生,比
如恋爱、结婚、生子、就业等等。成年人的社会化主要是初级社会化基础上的 发展社会化或继续社会化。 • (三)代差问题 • 代差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 甚至冲突。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代差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变化 的 速度和程度。
• 经济活动性质的转变——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促成了抽象化 的符码数字象征系统对经济活动的渗透,虚拟经济的规模迅速扩大。
• Fictitious Economy是指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
• 虚拟经济的概念由马克思提出的虚拟资本(Fictitious Capital)衍生而来。马克 思认为。虚拟资本是在借贷资本和银行信用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股票、 债券等。虚拟资本可以作为商品买卖,可以作为资本增值,但本身并不具有价 值;它代表的实际资本已经投入生产领域或消费过程,而其自身却作为可以买 卖的资产滞留在市场上。虚拟经济就是从具有信用关系的虚拟资本衍生出来的, 并随着信用经济的高度发展而发展。
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 三种不同的理解角度:文化的角度、个性发展的角度和社会结构的角度。 • 综合来看,“社会化” 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
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 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 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 长期过程。
二、个体化社会与人的个体化
社会网络分析——经济社会学的一种解释范式
社会网络分析——经济社会学的一种解释范式社会网络分析——经济社会学的一种解释范式提要:本文从经济社会学的复兴谈起,叙述了社会网络分析的重要作用,并介绍了西方主要的网络理论及其研究的领域,并对其在中国社会中的适用性简单加以论证,最后评述了网络分析的局限和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学研究中扮演的角色,提出文化`制度和网络三位一体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社会网络嵌入性制度一.经济社会学的新视角:网络分析经济社会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她可以被简单的定义为“运用社会学的观点研究经济现象”。
(1)虽然许多经济学家和社会学的思想中包含了丰富的经济社会学的思想,如马克思`韦伯`杜尔凯姆`熊彼特`波兰尼等的贡献(2),但其形成主要是在本世纪的五六十年代。
帕森斯和斯梅尔塞的《经济与社会》的出版,“不仅标志着现代经济社会学研究的开端,而且为后来的经济社会学学科的正式形成奠定了基础。
”(3)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学和主流经济学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具体表现在:行动者的假设;经济行为;行为的约束;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分析的目的;方法的运用;学科传统等方面。
(4)也正是因为这些的不同,才使经济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有其存在的意义。
但“经济学帝国主义”(economic imperielism)的兴起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所谓的“经济学帝国主义”,也就是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试图在经济学方法的基础上重建其他社会科学。
格兰诺维特对此曾有描述:(5)象所证实的那样,对于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之间认为的分工发起挑战的最先是经济学家他们自己。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当一些学者,如Gary Becker和Anthony,他们认为政治课题可以用经济模型加以分析,这是他们做的第一步。
60年代,这种新的方法被扩展到其他的一些领域,包括历史,法律和人口统计学。
到了70年代中期,它出现在所有的研究中,“经济学帝国主义” 逐渐被用于形容这一行为。
1976年Gary Becker的《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出版,这本书或多或少的成了“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宣言。
社会学的三大理论视角
社会学的三大理论视角一、关于社会的划分尽管许多经典社会学家都以对社会的划分来作为他们的理论基石,但他们却从未在划分社会类型的方式上达成过共识。
而这些不同分类框架常常由于对划分出的社会类型所持有强烈的价值判断而带有缺陷。
如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将所有社会分成三组:原始社会、野蛮社会和文明社会(言下之意,非西方社会就理所当然的成了原始、野蛮社会);孔德将社会划分为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主义(科学)阶段;而马克思则从经济基础的角度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及其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
波普诺在其著作《社会学》一书中则从社会成员如何生存(即他们的生存方式)为基础,考察了由伦斯基发展出来的分法。
即:狩猎采集社会(Hunting and gathering society)、园艺社会(Horticultural society)以及几乎同时代出现的游牧社会(Pastoral society)、农业社会(Agrarian society)、工业社会(Industry society)、后工业社会(Postindustrial society)。
二、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Structural Functionalism)功能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在生物学占统治地位的19世纪发展起来的,并深受物种进化论的影响。
孔德和斯宾塞提出了功能主义最基本的原则:社会与生物有机体在许多方面是相似的。
后来的追随者更坚持任何社会系统都回像人体系统一样自然地协调发挥作用以确保系统自身的稳定或均衡,社会中的各部分对社会的稳定都发挥着一定的功能。
因此,从功能主义的视角来看,社会实在功能上满足整体需要从而维持社会稳定的各部分所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
涂尔干常常被视为当代功能主义的奠基人。
他把社会看做是一个由道德价值观上的共识来规范的特殊有机体。
他对以机械团结为基础的社会和以有机团结为基础的社会做了区分。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社会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变得日益紧密。
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学家们开始关注社会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它们如何相互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有关这一领域的理论与观点。
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探讨社会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其中的一些重要理论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概念社会和经济发展是相互联系的,但是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社会发展是指社会在物质、文化和精神等方面不断发展进步,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文化素质、道德水平与精神文明都有了显著提高;而经济发展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物质生产方面取得的不断增长与进步,包括经济总量、经济结构、经济增长和就业等多方面的指标。
事实上,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是相互依存的,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二、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1.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社会变革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动力,它是一种深层、长期、较为全面的社会变化,不仅涉及经济领域,还涉及政治、文化、法律等方面。
社会变革有助于经济的发展,因为它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推动经济向着更高的阶段迈进。
例如,我国改革开放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社会变革,它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通过改革开放,一些传统行业得到改革,国有企业进行了改制,民营经济逐渐崛起,外国资本进入中国,这些变化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2.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经济发展不仅影响着社会的物质生活,也对社会制度、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
经济发展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力量,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也引发了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以中国为例,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建立、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等经济领域的变化,引起了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上的深刻变革,如城乡差距的扩大,贫富分化的加剧,社会阶层、利益集团、社会分化和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多等问题。
3.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社会环境对于经济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视角
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
-预备阶段:模仿他人的行为。 -嬉戏阶段: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游戏阶段:不仅了解自己的角色,也开始了解他人的 角色,使自己成为团体的一分子。
哈伯特•布鲁默(H.Blumer)
人类社会应该被看成是由行动着的人构成的,社会生
活应该被看作是由人们的行动构成的。
人类互动的两个特征:
冲突具有一系列积极的社会功能。例如在庞大的民主社会中,多重交 叉的冲突有助于阻止根本的不可挽回的分裂,并把社会缝合在一起。
6.
科塞对冲突类型的区分
群体内冲突——群体外冲突 核心价值冲突——表面性冲突 松散关系中的冲突——紧张关系中的冲突 现实性的冲突——非现实性的冲突 产生结构性变迁的冲突——从安全阀制度中释放出来 的冲突
拉尔夫•达伦多夫(R • Dahrendorf)
1.
认为社会是一个权力和权威的重复不断斗争的竞技 场。有时是政治的,有时是经济的,有时是社团的 或是官僚机构的斗争。 一切社会组织都是权力转换的等级制度,其中上层 人物要求下面的人必须合乎他们的利益和期望。 维护社会秩序的是高压统治,而不是发自本能的合 作。 冲突和变迁存在与任何社会体系的内部。
局限性:世界上很多地方被卷入战争、叛乱和
革命之中,功能主义无法合理地解释这类事件。
什么是冲突论的视角?
冲突论强调人们因有限的 资源、权力和声望而发 生的斗争是永恒的社会 现象,也是社会变迁的 主要源泉。 冲突论的理论假设是:构 成社会的各个部分远不 是作为整体一部分而平 稳运行的,实际上他们 是互相冲突的。
4,基本社会主张:反对政府干预,主张 渐进和改良。
卡尔•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
——冲突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人才发展】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 (框架)
——系统论视角下的职业生涯规划“三部曲”
职业
生涯
规划
职位职责 任职资格 劳动报酬 生命历程 角色体验 终极关怀 职涯探索 职涯决策 职涯管理
第一节 生涯的定义
1. Houde Career 的定义 生 涯 = 生命历程 + 角色体验 + 终极关怀
2. 美国生涯理论专家舒伯(Super)的定义 生涯(Career)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变方向和历程,包括
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及由此表现出的个人独特的自我发 展类型。”
舒伯(Super)生涯彩虹图是理解“生涯”概念的一个有力工具。
第四节 国学视角下的生涯观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庄子·养生主》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易经》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大学》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大乘佛教(唯识宗)
社会需求(中间层次) 自我实现(高层次)
5
心理状态
1915年
1986年
1993年
2001年
2010年 2014年
时间 Time
注:以上引自2018年11月17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生涯教育论坛:黄天中体验式全程生涯教育PPT课件。
第六节 黄天中生涯教育思想荟萃
黄天中“授人以筌”生涯理念
黄天中 99 全程生涯教育循环坐标图
社会学视角解析社会问题与公共政策
社会学视角解析社会问题与公共政策社会问题是社会中存在的一种矛盾现象,它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资源的分配、价值观的冲突等方面。
公共政策则是政府为解决这些社会问题而制定的方针和措施。
社会学视角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其中的原因与影响因素,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一、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问题分析社会学将社会问题视为社会系统中产生的一种不平衡状态,主要有三个层面的分析视角。
首先是结构性视角,即社会问题是由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引起的,例如贫富差距、社会阶层分化等。
其次是文化视角,即社会问题与社会价值观念的冲突有关,例如传统观念与现代化价值观之间的矛盾。
最后是互动性视角,即社会问题与人际关系和社会互动的方式有关,例如家庭暴力、犯罪等。
社会问题的产生通常涉及多个层面的因素,只有通过全面深入的分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社会学视角的研究方法包括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等,通过统计数据、调查问卷等工具,进行对社会问题的定性和定量研究,为公共政策制定提供客观依据。
二、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公共政策的制定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旨在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制定公共政策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社会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持。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通常包括问题定义、政策设计、决策、实施和评估等环节。
在问题定义阶段,政府需要准确定位社会问题的性质、范围和影响,从而为后续的政策制定提供方向。
在政策设计阶段,政府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经济条件、社会背景、人口结构等,制定一套符合实际的政策方案。
决策阶段需要政府在参考专家意见、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做出决策。
实施阶段需要政府合理分配资源、完善法律法规,确保政策的顺利实施。
评估阶段是对政策实施效果的审视和总结,根据反馈结果进行政策的调整和改进。
三、社会学视角对公共政策的意义社会学视角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社会学研究领域及其研究问题
经济社会学研究领域及其研究问题经济社会学是以经济为核心,依托于社会、政治、文化等相互交织的领域,涉及的问题面广,研究水平高。
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经济制度、产业结构、市场经济、劳动力市场、经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经济社会学研究领域及其研究问题。
一、经济社会学的研究领域经济社会学研究领域融合了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范畴,因此经济社会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1、经济制度和转型问题:主要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混合经济等不同的经济制度,探讨经济转型对经济、文化、政治以及社会等领域的影响。
2、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问题:关注不同产业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发展的因素、模式和策略。
3、市场经济和资源配置问题:探讨市场经济的特点和作用,分析市场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和局限性。
4、公司和企业组织问题:研究企业组织形式、企业行为、企业发展等问题,以及全球化对企业产生的影响。
5、社会和劳动力市场问题:包括劳动力就业状况、薪资、职业规划、社会福利等方面的问题。
6、家庭、教育和社会关系问题:探讨家庭结构、教育等社会领域的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
二、经济社会学的研究问题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经济社会学涉及的研究问题也是非常广泛的,今天我们将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探讨经济社会学的研究问题。
1、经济自由化与国家治理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经济自由化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经济自由化对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但是在自由化的过程中,许多国家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高失业率、国产企业被国外企业抢占市场份额等。
这些问题引起了人们对国家治理的关注。
因此,经济社会学的研究问题也应包括国家治理。
2、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现代科技不断发展,一些产业随时会被替代。
因此,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也成为经济社会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3、收入分配问题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收入分配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文本解读的视角
文本解读的视角作者:张斗和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2019年第12期文本解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即使是一些简单的文本,往往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意蕴,更何况,选入教材的那些名篇佳什。
歌德说过,“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都是探不到底的。
”因此,选择适当的解读视角,可以更简洁更便当地进入文本,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感受作者心灵世界的惊涛骇浪。
进入文本的角度不是单一的,更不是固定不变的。
不同的读者,由于生活阅历、知识结构、审美趣味、阅读习惯的不同,解读文本的视角肯定会不同;即使是同一个读者,由于着眼点、兴趣点、目的等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解读视角。
而且,文本意蕴越丰富,解读的视角就越多。
下面谈谈文本解读的几个常见的视角。
一、语义学视角语义学解读理论认为,作品一旦脱离了原作者,进入社会阅读领域,作品自身就有了独立的生命和意义。
从语义学视角进行解读,就是以文本为中心,通过语义分析把握作品意义,它要求解读文本时,应紧扣文本,以文本为出发点或原点,抓住文本中重点词句,从语音、词汇、语境等方面切入,从而对文本进行全面的解读。
笔者在解读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就是从文本第9自然段一个特殊的词语“Ade”着手:作者为什么在这里突然冒出“Ade”这么一句德语,而不用中文“别了”或者“再见”或者是自己熟知的日语或者俄语,来表现了童年的“我”告别百草园时的依依不舍的心情呢?着重分析其语境意义:一是德语“Ade”本身词义。
“Ade”为德语中告别时的简单口语呼号,多用于儿语中,表示一种亲昵、随意的语气,简单音节里倾注了儿童惜别的感情色彩。
鲁迅在文中借用德语儿语“Ade”,维妙维肖地刻画了童年的“我”对百草园中的“朋友们”所表现的恋恋不舍的稚态和依依惜别的深情。
二是文本的叙述风格。
该篇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儿童的视角来写的,极富语言的趣味性。
具体到“Ade”一词,“其趣味性就在于它给读者带来的新鲜感,这与百草园的新奇、神秘色彩,以及全文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
经济社会学理论
经济社会学理论
经济社会学:
1.什么是经济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及其与社会关系及民主社会政治
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这种学科实践中将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及
政治学的理论及方法整合起来。
它有助于揭示出现代社会经济状况的
基本规律,以及经济社会事件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暗含关系。
2.经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经济社会学大多以定性研究方法为主要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有很多种,及可以分为实地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和人际调查法等。
它们都具有比
较自然语言描述和理解能力和详细观察能力的特点,有利于帮助研究
者更深入地了解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从而更有效地捕捉经济社会变
迁中的众多暗含关系。
3.经济社会学的理论框架
经济社会学的理论可以分为构成性理论、控制性理论和赋权性理论。
构成性理论以经济行为的社会因素(如家庭、职业、社会等)为归因源,关注如何通过社会来指导经济行为;控制性理论着眼于社会结构
中不同动态因素,考察社会资源如何影响经济行为;赋权性理论侧重
于个人经济权利及其对社会和经济变革的作用。
4.经济社会学的当代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变革的深入,经济社会学也在发展变得愈发复杂多样化,一系列新的理论及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正在形成。
其中包括全球
化视角、可持续发展视角、经济空间视角和文化视角等。
同时,多种
社会研究范式及技术也在进行着不断深化及完善,这将为社会经济研
究带来更丰富及有力的数据与证据。
舒德森媒介生产三视角名词解释
1111
美国媒介社会学家迈克尔·舒德森认为,在社会科学领域,对新闻传媒的研究大体采取了三种不同的研究视角:
- 宏观视角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关注的是媒介和新闻生产系统与国家权力和资本机制的关系。
- 中观的新闻职业和媒介机构的组织社会学:从新闻生产的常规机制、媒介从业者的职业意识形态和身份意识的建构、媒介的组织化信息生产活动与现实的社会建构之间的关系等维度出发分析媒介机构的运作逻辑。
- 文化视角:突出强调广泛的文化价值、传统和表征系统对媒介运作及其意义建构过程的影响。
社会学概论——精选推荐
社会学概论社会学概论第⼀章社会学的创⽴与发展第⼀节社会学的创⽴⼀.社会学创⽴的历史条件(⼀).社会变⾰的需要现实的社会需要是社会学产⽣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三).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四).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社会学创⽴时期的主要代表.(⼀). 奥古斯特·孔德孔德是实证主义的权威代表. 法国 1838年<实证哲学教程>六卷本的第四卷⾸次提出社会学概念,标志着社会学的诞⽣.社会学之⽗”孔德的把握: 1.科学的分类. 数学天⽂学物理学化学⽣物学社会学. 是科学的最⾼层次,是科学之”皇后”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是对社会现象所固有的全部基本规律的实证研究.理性和⼈类社会发展过程,是进步. 秩序和进步是孔德实证主义的两个核⼼概念3.研究⽅法. 观察法实验法⽐较法历史法实证⼀词的涵义: A.现实的⽽不是幻想的. B.有⽤的⽽不是⽆⽤的. C.可靠的⽽不是可疑的. D. 确切的⽽不是含糊的. E.肯定的⽽不是否定的.(⼆). 卡尔·马克思1. 马克思是社会学的主要奠基⼈. 是社会学发展的思想宝库.2. 马克思创⽴了社会学的基础理论.3. 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注重实际.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第⼀本教科书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读物>(三). 赫伯特·斯宾塞是英国著名资产阶级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亚⾥⼠多德”主要代表:社会静⼒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1. 社会有机体论.2. 社会进化论. 主要围绕以上两个⽅⾯展开.三. 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 埃⽶尔·涂尔⼲. 法国社会学家. 是欧洲,法国第⼀个在⼤学⾥讲授社会学的⼈. 代表作有三论: 社会分⼯论社会学⽅法的准则⾃杀论.1.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是社会事实.2. 社会团结理论. 团结分为机械团结(相同性与相似性) 和有机团结(社会分⼯和个⼈异质).3. 失范理论. 失范理论是涂尔⼲提出的. 失范是指: 社会对个⼈的欲望和⾏为的调节缺乏统⼀规范和⾜够制约⼒的社会状态.失范的原因: A.个⼈欲望的急剧滋长. B.现代社会⽆法满⾜所有个⼈的欲望. C.社会骤变使个⼈欲望失去约束,出现动乱危机. 主要是”经济危机”4. 社会学研究⽅法准则. A.⾸要和最基本的准则是将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 B.放弃抽象以具体的社会内容为研究对象. C.必须遵循”就社会事实来说明社会事实”的途径. D.注意正常现象与病理现象的区分. E.⽐较⽅法是社会学最根本的⽅法.5. 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法.(⼆). 马克斯·韦伯. 德国1. 理解社会学. 认为研究对象就是社会⾏动. 对社会⾏动的研究的根本⽅法是理解.2. 社会⾏动类型. 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概念. 四种类型: A.⽬的—⼿段合理性⾏动. B.价值合理性⾏动. C.情感性⾏动. D.传统性⾏动.3. 理想类型.4. 科层制理论.第⼆节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 芝加哥学派. 社会学起源⼆欧洲,世界上第⼀个社会学系是美国成⽴的. 斯莫尔1892在美国芝加哥⼤学创办了社会学系. 芝加哥师⽣为主形成的社会学流派.帕森斯认为任何社会若要⽣存就必须具备维持系统所必须的⼀般条件:1.适应。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第一章一、社会学研究对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二、社会学基本视角:1、历史唯物主义—宏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马克思判断社会现象及其变化不是以人们的意识为依据,而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为依据。
2、结构功能主义(迪尔凯姆)—宏观—对社会现象的解释不应当从个别的心理状态或群体的特征去寻找根源,而应从产生它的社会结构、社会类型中去寻找决定性的因素。
3、符号互动论—微观—人类社会是建立在人们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基础上的,没有沟通和互动也就没有社会生活。
它强调人的行为受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具体情境的影响。
4、冲突论—宏观—所有的社会组织都是建立在权力等级制中的,是不断地进行争夺权力和权威的斗争过程和场所。
5、女性主义视角三、社会学的任务1、社会学的任务之一是教人们怎样学习做人。
2、社会学的任务之二是教人怎样管理社会。
第二章一、社会学产生的背景1、社会学产生的社会背景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对抗和由此产生的社会政治斗争。
2、社会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二、社会学的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①孔德(创始人):《实证哲学教程》、《实证政治体系》他的社会学理论主要包括社会静力学(关于秩序的理论)和社会动力学(关于进步的理论)②迪尔凯姆:使社会学成为一门学术界公认的学科《社会劳动分工论》——社会团结论:“机械的团结”和“有机的团结”《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原则》、《自杀论》——社会学方法论③韦伯和齐美儿的理解社会学(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的结合)强调社会行动者主体和主观性的社会学的理解的传统④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社会学《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哲学的贫困》、《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科学,强调秩序、均衡、常态,目的在于维护和改良现存制度的社会学形成鲜明的对照2、第二阶段:社会学在美国的发展①芝加哥学派的兴起芝加哥学派的突出特点是把城市作为自己的研究重点。
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社会转型
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社会转型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快速崛起的国家,近年来其经济实力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然而,这种变化在社会层面上也在持续发生着,其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中国社会正在经历转型。
社会学家指出,这些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方面。
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些问题。
一、经济结构转型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它走向改革开放的重要一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迅猛,远远超过了以前的预期。
这个过程中,中国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这种经济转型在短时间内就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和经济结构。
此外,中国的个人财富也得到了迅速的增长,这也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地位。
二、政治转型中国的政治结构也在逐渐进行着转型。
中国的国家治理模式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单一政党专制。
然而,近年来已经明显地出现了更多的公开讨论,民意表达和人民参与。
此外,中国的领导人也一直在积极地努力推动政治改革。
政治转型是在中国社会发生变化的关键领域之一。
三、文化转型中国的文化转型是中国社会变化的一个重要领域之一。
中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深厚,然而,经过长期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国的文化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
这种变迁包括了中国青年人在工作和生活方式上的改变,财富的转移,以及对消费和娱乐方式的不断追求。
这些文化转型是中国社会变化的重要因素。
四、社会转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社会变化的核心因素之一,农民纷纷涌入城市,改变了中国传统农村社会文化。
此外,中国的社会结构和阶层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以前知识分子,教育、科研和技术方面的人才是社会的主要驱动力,但现在这个局面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此外,中国的流动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很多国家的总人口,这些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之,中国社会处于快速崛起和快速转型之中。
虽然变化带来了诸多机遇,但也带来了许多挑战。
社会学家认为,要掌握中国社会的发展态势以及未来可能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个方面发生的问题,我们需要扩大对这些领域的研究,以更清晰地理解中国的转型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战略和措施以迎接挑战。
社会学与社会经济发展
社会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学和社会经济发展是紧密相关的两个概念。
社会学指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结构和交互作用的学科,而社会经济发展则是指社会中经济领域的发展。
社会学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下文将从几个方面阐述社会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首先,社会学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研究社会结构和变迁的思路。
在社会结构方面,社会学家们通过研究社会的家庭结构、职业构成、教育程度、收入差距等因素,揭示了不同社会群体的社会地位、角色以及彼此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社会变迁方面,社会学家们通过研究人口、技术革命、文化和价值取向等因素,阐明了社会变迁的驱动力、路径和后果。
这些研究不仅为政府决策者提供了有关社会经济政策的参考依据,也为企业家们确定市场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社会学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探索社会问题的途径。
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如贫富差距、社会融合、职业满意度、社会公平等,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反映,也是社会学家们研究的焦点。
在探索这些问题时,社会学家们提供了多种研究方法和技术,如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等,通过这些方式获取数据和信息,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知识性基础。
第三,社会学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探讨社会政策的框架。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实施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在制定和实施政策时,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往往难以充分考虑到实际的社会情况和群众需求。
此时,社会学家们通过深入研究社会生活和社会变迁,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社会政策建议,如保障社会公正、提高劳动者权益、建立社会诚信体系等。
这些政策建议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具体的政策方向和参考依据,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
最后,社会学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协作研究的模式。
社会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单一学科难以顺利探究,社会经济发展问题所需的是学科交叉合作。
在这一方面,社会学家利用社会学对其他学科的借鉴和交流,为探讨复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问题提供了一种协作研究的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摩镇的市场:互不信任、彼此争斗的小贩 ★塔镇的“会”:集体主义/平均主义的团体 结果:都不能建立企业 结论:“企业经济”必要的价值观体系 允许自利在一定的道德界限内支配经济活动 赋予商业以合法地位
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11)
◇“帝国”及其再分配体系的支配 ◇“帝国”寻求意识形态合法性,
因此是一种文明 16世纪以后世界的特点
◇西欧国家通过竞争,创造了一 个单一和无所不包的世界体系
◇近现代世界体系的诞生使“资 本主义文明”成为支配时代的总 体霸权
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6)
汉米尔顿:亚洲文明与亚洲资本主义 20世纪中后期亚洲经济的崛起 对东亚资本主义的文明解释
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2)
新教伦理导致“资本主义精神”
新教教义 (清教禁欲主义)
新经济伦理 (资本主义精神)
第一步
第三步
信教者态度
第二步
对工作和赚 钱的态度
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3)
托克维尔:19世纪的美国文化 与经济
形塑美国的三个条件 ◇独特的地理环境 ◇法律和政治制度 ◇习俗(心灵习惯)
☆“精制符码”(elaborate code):生活在多元社会环境, 思考问题抽象,不同群体具有差异很大的信息
☆后者具有控制权
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18)
◇“结构解释”:阶级的解释 ★爱丁(K Edin)等:穷人和富人的价值观没有区别,穷人 之所以欺骗,是因为制度安排使然 ★斯维尔德(A Swelder):穷人和中产阶级具有同样的价 值 观,但是具有不同的行为策略 ★结论:很多看似“文化”的特性,实际上是结构造成的
文化视角的源流(4)
Ann Swidler, Prof. of Sociology UC at Berkeley
1975: 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社 会学博士
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社会学系 教授
主要著作
1979 Organization Without Authority: Dilemmas of Social Control in Free Schools
◇ 文化构造市场社会所需要的特殊技能/策略、制度 ★Mukerji:物质文化作为唯物主义和理性技术得以 产生的基础 ★则利泽尔:保险制度的产生表明观念与技术/制 度一道发育起来
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16)
◇文化帮助人们适应市场社会 ★格里斯沃尔德(W Griswold):英国的“城市喜剧” 如何化解青年人谋职不利时的焦虑
文化构造消费对象 ◇阿帕德拉(A Appadurai):消费品“社会生命”的文化建构 ★消费品在时光的流逝中被建构为“日用品” ★分类原则和治理原则的形成 ★ [例证]19世纪欧美的“上流文化”/“大众文化”
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19)
法兰克福学派及“消费社会” ◇理论来源 ★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 ★维布伦的“炫耀型消费” ◇从“生产文化”向“消费文化”的转变 ★早期资本主义的“生产文化” ★20世纪50年代以后:消费成为美国人界定身份和 获得社会地位的主要方式
经济社会学的理论模式(3)
文化视角
文化视角的源流 文化视角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 简短的评论
文化视角的源流(1)
⒈ 文化:学术史上最难以界定的概念 人类学者克拉克洪:上百种界定 三种相关的界定 宽派的界定
☆社会结构=文化(迈耶及其新制度主义) 中派的界定(迪马齐奥)
☆认知/表意/价值观(规范) 窄派的界定(斯维德勒)
1994: Pricing the Priceless Child: The Changing Social Value of the Children
1995: The Social Meaning of Money
2007: The Purchase of Intimacy
Viviana A. Zelizer, Prof. of Sociology, Princeton University
1985: Habits of the Heart: Individualism and Commitment in American Life
1991:The Good Society
1996: Inequality by Design: Cracking the Bell Curve Myth
◇文化与市场制度的创设 ★诺斯和斯塔克:“路径依赖”与市场社会的创设
市场决定文化 ◇霍奇思柴尔德(A Hochschild):市场需求如何管理人的 情绪和心灵 ◇则利泽尔:“无限市场”(boundless market) 作为永远 扩张和破坏的力量”
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17)
文化与消费 特点和地位:社会学中比较长久的研究题目,但却是
文化视角的源流(3)
⒊ 小结 社会学中的“文化”概念层次颇多,难有统一的界定 当经济社会学借用这样的“文化”来研究经济生活时,
实际上往往是在不同的层面上讨论问题,很容易发生 歧义 大体上说来,从古典社会学的“文化分析”走向当代 经济社会学的“文化分析”的过程,经历了一个从 “大”到“小”、从“宽”到“窄”的行进过程 在当代,能够学习和把握的分析,实际上多半是具体、 近因式的文化分析。在这方面,社会学家斯维德勒和 则立泽尔的研究具有代表意义
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1)
⒈ 古典社会学中的文化与经济 韦伯:新教伦理与理性资本主义经济崛起 文化的二重意义
◇意义结构: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理解的方法 ◇价值观
★深藏于内心的准绳,判断是非善恶的基础 ★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层次:政治/生活/社会… … ★不同的价值观导致不同的伦理取向 ★经济伦理:基于宗教心理和实践而产生的经济行为
◇ “文化场域”的概念:文化的经济维度 “品味”与消费
◇消费的二重含义:对象与意义 ◇“审美消费”与“普通消费”:把消费置放到更广阔
的社会背景中去理解 ◇品位与分层:个体惯习运作的两个机制 ◇品位体系=生活方式
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10)
格尔茨:爪哇的文化与市场 爪哇的两个城镇:摩都库图/塔巴南
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12)
表意符号和组织规范 ◇理论来源:伯纳德+塞尔茨尼克 ◇对组织的官方仪式和文件的研究 ☆马南和昆达(Van Maanen & Kunda, )研究仪式与感情 ◇对组织文化作用不同解释 ☆增进绩效 ☆增强声誉
生产和管理的文化 ◇不同职业群体的文化差异导致对经济行为的结构影响 ☆古德(Goulder 1954)对矿工与车间工人的比较 ◇工作现场的文化 ☆布洛维的“游戏”概念
⒊当代经济社会学的文化研究 文化与生产
组织文化 ◇伯纳德的研究(C. Barnard, 1938) ★组织文化的表意特征+组织符号与对雇员的控制 ★开创了两个学派:组织认知+表意符号
◆卡内基学派及“认知研究路径” ◇ 马齐等人强调组织生活中的习惯、惯例,利用认知 心理学而推进了经济学模型 ◇萨克曼(S. Sackman,1991)研究组织的意义赋予机制 ★字典知识(dictionary knowledge 定义和关键概念) ★目录知识(directory knowledge 关于因果性的信念) ★处方知识(recipe knowledge 建基于因果性之上的规 范的制订)
2001: Talk of Love: How Culture Matters
2001: Meaning and Modernity: Religion, Polity, Self
文化视角的源流(5)
1977: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 博士
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系讲 座教授
主要著作
1994: Morals and Markets: The Development of Life Insura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15)
文化与交换 文化与市场社会的构造
◇文化构造了市场社会之“原子化”的行动者 ★萨林斯:自由选择的主体概念是西方文化的概念 ★古特曼(H.Gutman)人类的某些特性与资本主义兴 起之间的俄关系 ☆个人主义/贪欲/用闲暇换收入的意愿 ☆线性的精确的时间观念
…… ◇资本主义制度从外部移植,而非从内部生长出来 ◇建立新惯习的痛苦和冲突,“传统主义” “文化资本” ◇文化资本的界定
★“与生俱来”的文化传承,从家庭习得的文化能力 ★ “经济主义”:对人力资本的批判
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9)
◇ “文化资本”的状态 ★具象化状态(embodies state):成长过程中良好文化条件 ★对象化状态(objectified state):绘画等艺术品 ★制度化状态(institutionalized state):学位
与经济社会学独立地发展起来的 文化解释与结构解释:面对贫困的两个路径
◇问题:不同的消费偏好由什么决定? ◇“文化解释”
★列维(O Lewis)及其“贫困文化” ★伯恩斯坦(B Bernstein):两种语言符码
☆“限制符码”(restricted code):生活在较封闭社会中 的,思考问题具体,拥有共同背景信息
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13)
阶级文化与经济后果 ◇关于工人阶级形成和再生产的研究 ★汤普森:文化在工人阶级形成中的作用 ★韦利斯(P. Willis):“反抗文化”导致工人阶级的 子女进入次属劳动力市场中那些没有出路的职业
关于专业和管理人员的研究 ◇古德(1976):“批判性话语文化”即“知识工人” 具有独特的价值取向 ◇斯普兰曼:“职业”概念作为劳动力市场中流动的独 特模式
冲动,不同的经济伦理具有不同的社会承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