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三)心中有法知识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要点及高频考点汇集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要点及高频考点汇集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要点及高频考点汇集 一、中考考点 成长中的我 1.认识自我 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正确对待学习压力。

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2.自尊自强 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

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3.心中有法 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我与他人和集体 1.交往与沟通 理解文明交往的个人意义与社会价值。

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

2.在集体中成长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领会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正确认识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3.权利与义务 懂得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益。

我与国家和社会 1.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关注社会发展变化。

合理利用互联网等媒介。

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矛盾,理解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

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

2.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

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

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

云南省中考政治第二轮复习 课题19 心中有法教案

云南省中考政治第二轮复习 课题19 心中有法教案

心中有法编号19科目思想品德班级九年级课时数1课题名称心中有法(13分)教材学情分析xx年,云南省学业水平考试的第7年,大理州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和计算机辅助评阅试卷的第六年,考试的试卷从样卷分析,全卷三大题,31小题,100分,90分钟,共计50个考点。

教学目标教会学生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指导学生学以致用,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重点难点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课本知识的某一点或时政要点、热点为载体和背景材料,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思考,把分散于教材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构成整体。

教法教具“抓住主题、提炼关键、捕捉规律”——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分析综合教学过程课堂生成补充15.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xx.5)知道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与道德、纪律等行为规范相比,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安宁和稳定。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国家的治理也离不开法律。

学法、守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法律的含义(特征)?——法律的作用?16.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B我国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法律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人们的所作所为xx+如果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什么是违法行为?如何理解?教学过程课堂生成补充17.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A(xx.30)(1)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备战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政治)专题冲刺复习专题03心中有法含解析51

备战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政治)专题冲刺复习专题03心中有法含解析51

心中有法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切合题目要求的)1.以下对于法律的认识,正确的选项是①法律是由国家拟订或认同的②法律仅对违纪犯法人员拥有拘束力③法律同道德同样,都是靠国家强迫力保证明行④法律经过解决纠葛和制裁违纪犯法,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C【分析】本题旨在考察学生对法律的认识,主要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

依据教材知识,法律是由国家拟订或认同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拥有广泛拘束力,法律靠国家强迫力保证明行,道德靠社会舆论的力量保证明行,法律拥有保护作用和规范作用,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正确答案选C。

2.由国家强迫力保证明行是法律的最主要特色。

以下选项中最能表现这一看法的是A.我国乡村将全面推动税费改革B.银行打劫案主犯被判处无期徒刑C.环保部门倡议不任意抛弃废旧电池D.国家倡议公民讲一般话【答案】B3.分布限制新车牌照谣言的某汽车销售员,被拘禁十天;因质量问题遭顾客起诉的某装饰企业,被责令补偿损失。

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A.一般违纪和严重违纪B.民事违纪和行政违纪C.行政违纪和刑事违纪D.行政违纪和民事违纪【答案】D【分析】本题旨在考察学生对违纪行为的认识,主要考察学生的剖析运用能力。

分布谣言被拘禁,违犯了治安管理处分法,属于行政违纪;因质量问题被起诉,属于民事纠葛,属于民事违纪,所以正确答案选D。

4.“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他谁触电;法律是个保护神,处罚犯法保护好人。

”这句话体现了法律①规范人们的行为②保护公民的全部利益③保护正常的社会次序④制裁违纪犯法行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C【分析】本题旨在考察学生对法律的认识,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题文中的看法表示,法律拥有规范作用,法律经过制裁违纪犯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①③④均正确;②中“全部”的说法错误;应选C。

5.青少年作为社会的弱势集体,特别简单遭到伤害。

中考政治复习 专题三 心中有法

中考政治复习 专题三   心中有法

①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②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③ 一般违法 ④ 严重社会危害性 ⑤ 刑事违法性
考点 特殊保护(A)
·要求:
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 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考查题型: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命题素材:
多结合生活情境、常规材料、热点材料(校园欺凌)。
(诉讼---到人民法院打官司,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 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9. 有勇有谋 应对违法犯罪
(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全体公民义不容辞 的责任。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2)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 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2)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 任,受到法律的制裁。
4. 违法行为的分类
(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 行为: 侵犯他人民事权利(财产权和人身
权)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
行为: 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
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违反治安管理
行为:违反刑事法律法规,应当受到刑罚
处罚的行为
(2)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行为(民事违法、行政违法) 行为(刑事违法即犯罪)
·要求:
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考查题型:多为选择题
·命题素材:
多结合违法案件、国家通过某部法律等热点材料。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 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1、法律的特征
(1)法律是由
的;
(2)法律是由
违法与犯罪(是什么--分类,怎么样,区别)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原因;预防) 依法维权;应对违法犯罪

专题三心中有法1

专题三心中有法1
•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9、怎样做到依法办事(依法办事的要求)
• ①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 ②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 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 坚定捍卫者。
10、怎样树立法律信仰?
• ①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 律和捍卫法律。 • 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法治精 神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
•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 (“法治”明确地与“人治”相对立,有人 治无法治。)
13、法治的重要作用(意义)
• 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 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 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 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个人角度)
• 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 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 22、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 • 到2020年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 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 法治政府。
22、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 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
2、法律的本质(含义)
•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 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 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3、法治的内涵以及要求
• 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 强调依法治国、法律之上。 • 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 律,依法办事。 • 是人们共同生活的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 化的标志。
11、人民道德水平的提高的好处
• 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 • 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 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 的形成。

云南省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课时复习三心中有法课件

云南省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课时复习三心中有法课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去干一些违法的事;若再不回头,就会越走越远,直至
_________________ 滑向犯罪的泥潭。
10.(2018·云南昆明)【远离犯罪,健康成长】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写出图1反映的最突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具有
保护,排除D。
【答案】 C
11.(2014·云南)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不允许未
成年人进入营业性舞厅、网吧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
场所。这一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
)
B.社会保护
C.学校保护
D.司法保护
12.(2018·云南)小宇的父母信奉“棍棒底下出状元”,
经常对小宇进行“打骂教育”,这种做法违反了未成年人
蔓延,学校应该( )
A.重视德育教育,制定反校园欺凌法
B.从严治校,及时拘留欺凌者
C.加强法制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法治观念
D.以暴制暴,坚决打击欺凌者的嚣张气焰
15.(2018·云南昆明)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
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经教育不改
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
)
4.(2017·云南)违法行为是指(
)
A.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B.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的行为
C.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D.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5.(2018·云南)党的十八大以来,检察机关对105名原省
部级以上干部提起公诉,法院依法进行了审理,有效地惩

2019云南中考道德与法治第3部分 热点4

2019云南中考道德与法治第3部分 热点4

第三部分热点4一、选择题1.近年来,一些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一言不合就扇耳光、围殴、罚跪、扒衣服拍照等,给受害人的身体和心理造成很大伤害。

为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有效的做法有(C)①同学之间互相宽容和理解②学校要开除严重违纪的同学③要公开审理施暴者,以警示教育④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2.据调查,校园欺凌案件近六成的诱因是同学之间的口角和玩笑等,受欺凌者多选择沉默和忍受。

这一调查结果启示我们要(D)①依法自律,依法维权②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③学会平等尊重他人④维护正义,让好朋友报复欺凌者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3.为了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新规定:“要依法保护涉案未成年人的名誉,尊重其人格尊严,不得公开或者传播涉案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这一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D)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4.李克强总理指出,校园暴力频发,不仅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

教育部要会同相关方面多措并举,特别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

这些要求(B)A.能够使青少年彻底远离暴力伤害B.能够更好地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C.能够杜绝校园“小霸王”的出现D.对学生的作用不大5.下边漫画反映了民法总则的一项新规定。

这一规定(B)①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②能够杜绝校园欺凌,打造平安校园③有助于规范监护人正确履行监护职责④说明民法总则是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专门法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二、分析说明题6.材料一校园本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然而近些年来,校园欺凌却像一颗毒瘤在校园中肆意生长。

最近,某中学对校园欺凌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1)图中反映的校园欺凌行为,侵害了未成年人的哪些权利?【答案】生命健康权、隐私权、人格尊严权。

中考政治常考易错点:专题(3)心中有法(含答案解析)

中考政治常考易错点:专题(3)心中有法(含答案解析)

专题三心中有法易错清单1. 道德、纪律与法律的比较2. 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3. 有人认为“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是不会走上犯罪道路的(1)本题的观点是“小错、一般违法行为不会导致犯罪”。

事实上,一般违法和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二者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许多犯罪行为都是从小毛病开始的,有了一般违法行为如不及时改正,就可能走向犯罪。

可见,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2)“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的思想是危险的。

小错是大错的开始,犯大错往往是从犯小错发展起来的。

一个人如果不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不注意防微杜渐,就有可能从犯小错发展到违法犯罪。

(3)青少年要从小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

4. 青少年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护,就不用自我保护了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应受到各方面的特殊保护;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肩负着保护青少年的责任。

他们采取的保护措施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

我国法律在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方面虽然规定了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不同方面的保护措施,但由于环境和条件所限,这些保护有时会出现不及时、不到位的现象,使青少年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因此,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教给我们必要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可以使我们更冷静地面对侵害,保护自己,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

学习掌握自护知识,有助于迈好人生的第一步。

人生的路很漫长,青少年时期是打基础的阶段,学会自护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功。

学习掌握自护知识,有助于增强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5. 打官司是不光彩的事,是丢脸的事,不应该打官司(1)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是缺乏法律意识的表现,没有做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诉讼就是我们所说的打官司,它是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关系人参与的处理纠纷的程序。

打官司这一维权方式,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心中有法”中考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心中有法”中考知识点总结

心中有法1.法律的特征?①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人大或人大常委会)②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法院、警察)(强制力是法律区别于其他的最主要特征)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法律的作用?①规范作用。

②保护作用。

3.违法行为的分类?(1)按违反的法律类别分:①民事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违反《民法》,与钱有关:欠钱不还);②行政违法行为,承担行政责任(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在公共场所乱停车、乱吐痰、乱刻乱划);③刑事违法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称为刑罚。

(违反《刑法》,故意杀人、放火)(2)按照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分:①一般违法行为(危害程度轻,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②犯罪(危害程度重,即刑事违法行为)4.犯罪的基本特征?①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②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③应受刑罚处罚性(必然法律后果)4.刑罚种类?(1)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一般进监狱)(2)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区别:行政违法行为——(行政)罚款5.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6.解决纠纷,依法维权的途径?(1)非诉讼:协商、调解、仲裁。

(2)诉讼:(是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去人民法院)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民告官)、刑事诉讼。

7.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①家庭保护。

(父母)②学校保护(某初中、某小学、某幼儿园)③社会保护(国务院、教育局、某个国家办公室)司法保护(法院)9.怎样做一个守法的人?/你能够为建设法治中国做些什么?/怎样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①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②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

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4积极宣传法律知识,勇于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行为作斗争。

1。

2019年云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总结

2019年云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总结

2019届云南省中考复习必背知识点专题一认识自我1、如何认识自己?全面、正确、客观、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己。

2、如何挖掘自己的潜能?(1)不断磨练自己;(2)学会自问;(3)增强自信;(4)明确自己想要的;(5)选择积极的环境;(6)燃烧成功的欲望。

3、如何表达情绪?适时、适度,对自己的情绪负责,不因为过于激动而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4、怎样培养“学会自主学习”的习惯?(或者如何做学习的管理者?或如何做学习的主人?)(1)学会自主学习,学会逐步摆脱对父母和老师的依赖;(2)提高学习效率;(3)科学安排时间;(4)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5、挫折的积极作用:发掘人的潜能和智慧,失败和挫折是人生的学校,它能折磨人、考验人,更能教育人、锻炼人,使人受益终生。

6、面对挫折会有什么样的态度?(面对挫折,关键在态度)(1)面对挫折,不同的心态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2)积极的心态会使你的眼睛醒来,看到乐观、进步、向上的一面,你的生命会重新闪亮;(3)消极的心态则会使你的眼睛老去,只看到悲观、失望和灰暗的一面,你的生命会随之黯淡。

7、如何开导遇到挫折(轻生)的人。

(生命..、挫折..的角度)(1)生命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

活着才会有希望,才有一切;(2)善待自己的生命是人生的一大课题,是对生命的一种珍视;(3)我们的生命不仅对自己重要,对他人、对社会也同样重要;(4)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是人生经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5)当我们遇到“不可逾越的挫折”时,要善于寻找别的可以走的路;(6)对面挫折,要有积极的心态。

8、如何珍爱生命?(1)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2)不轻言放弃生命,不丧失生的希望;(3)毕业赠言: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1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危险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手;(4)珍惜、尊重生命;(5)加强体育锻炼,有病及时医治,增强体质;(6)不做危险游戏和有碍安全的事;(7)不抽烟、不喝酒、远离毒品和邪教。

云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 课时复习三 心中有法考点全面演练-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试题

云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 课时复习三 心中有法考点全面演练-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试题

课时复习三心中有法考点全面演练一、选择题1.(2018·某某某某)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种,其中具有强制性的是( )2.(2018·某某鸡西改编)法律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相比较,具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 )①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③法律是社会成员最高的行为准则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2018·某某)高中生小童和几个同学一起到山上烧烤,因明火未灭就回家,导致一片树林被烧毁,小童等人因此被派出所依法拘留并罚款。

这警示我们( )4.(2018·某某)2018年1月5日,罗某以等丈夫为由,阻拦高铁关门,造成该次列车延迟发车。

公安部门责令罗某认错改正,并根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对其处以2 000元罚款。

这件事说明( )C.阻拦高铁是小事,罚款即可解决问题5.(2018·某某某某)犯罪的法律标志是( )6.(2018·某某)父亲:“宝贝,临近中考,天气炎热,记得多喝水,以免中暑。

”女儿:“好的,谢谢爸爸的提醒。

”以上对话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7.(2018·某某某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的若干规定》第四条:“被执行人为未成年人的,人民法院不得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

”这一条内容( )了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8.(2018·某某某某)2017年12月,教育部等十一个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

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9.(2018·某某某某)中学生肖某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受到几名社会青年的敲诈。

对此肖某应该( )A.不顾一切,与其搏斗B.现场配合,事后伺机报复C.忍气吞声,任其勒索D.巧妙周旋,事后寻求救助10.(2018·某某)隋某与丁某是不同房产中介的工作人员,双方因客户买卖房屋问题发生纠纷,隋某便在朋友圈及房产中介微信群内辱骂丁某是“人渣”“不会有好下场”。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心中有法》重要知识点总结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心中有法》重要知识点总结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五课《心中有法》重要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第1课时法不可违
1.法律有哪些重要性?
(1)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2)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
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3)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什么是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3.违法行为分为哪些种类?
(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
法行为。

(2)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社会危害性,违法行为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


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

二者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4.如何区分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1)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
1/ 5。

最新2019年中考政治法律教育知识点专题汇总大全(3个专题)

最新2019年中考政治法律教育知识点专题汇总大全(3个专题)

A.我国法律体现和维护人民的利益
B.法律是由人民直接制定的
C.法律解决纠纷,协调人际关系
D.法律制裁犯罪行为
6.从歌手李某到导演张某、编剧宁某,再到如今备受年轻人喜爱的柯某、房某,近年
来娱乐圈明星涉毒事件频发,众多公众偶像因毒沦落。目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
发出通知,有涉毒等违法犯罪行为的人参与制作的电影、电视节目、网络剧、微电影等都被
守社会规则
④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在公共场所中,以下同学做法正确的是( )
①小明:观察哪里有安全出口,找到安全出口的确切位置 ②小东:发现可疑的人或事,
注意保护自己 ③小童:不要扎堆,躲开人流,防止踩踏 ④小亮:一旦进入人流,切勿逆

A.②③④
B.①③④
违反的法律法规 区别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一般违法行为 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 情节轻微,危害不大
犯罪行为 刑法 情节严重,危害性大
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承担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
共同点 联系 做法 5.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相应法 律责任 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 如不及时加以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 我们要自觉树立法律意识,加强道德修养,勿以恶小 而为之,自觉遵守法纪,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 气,防患于未然
要从克服各种小缺点、小错误、坏习气、坏作风开始,防患于未然,把违法、犯罪消灭在萌
芽之中。
(3)青少年要增强法律观念。青少年要克服“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错误思想,增强法
律意识,增强法律观念,自觉遵纪守法,促使自己健康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专题三心中有法
【考标要求】15.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
16.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
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法律制裁。

(B)
17.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
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
运用法律的能力。

(A)
18.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A)
【考点分析】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四大保护、自我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考点是近三年云南省中考的必考点。

考点:【法律的定义和特征】
1.法律的含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2.法律的基本特征:
(1)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法律的作用:
(1)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

(2)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和社会
的安宁和稳定。

(3)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国家的治理也离不开法律。

(4)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是我们应尽的职责。

4.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考点:【一般违法和犯罪】
1.违法行为的含义和分类。

(1)违法行为含义: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2)违法行为分类: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根据违反的法律分类)。

或一般违法行为、犯罪(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又叫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

2.什么是一般违法和犯罪?
(1)一般违法: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小、触犯了刑法以外的其他法律法规的行为。

(2)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3.犯罪的三个特征:
(1)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本质特征)。

(2)刑事违法性(法律特征)。

(3)刑罚当罚性(必然结果)。

4.主刑的分类:
(1)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2)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5.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未成年人的无知、盲目模仿、从众心理、报复心理以及寻求刺激、逞强好胜等,加上未成年人自身的法治意识淡薄、指控能力不强等因素。

6.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关系给我们的启示:(为什么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1)不良行为、一般违法和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2)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

开始是沾染了坏思想、坏习气;有了不良行为若不加以改正,任其发展,便会去做一些违法的事;若再不回头,就会越走越远,甚至滑向犯罪的泥潭。

7.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和社会力量,采取灵活机智的方法与其斗争。

如稳定歹徒,机智地求助他人,记住歹徒的相貌、去向,拨打110报警电话等。

考点:【未成年人保护】
1.为什么要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
(1)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2)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善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2.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3.区分四大保护(注意主体和对象,最根本的要看实施者)
【特别说明】司法保护:如设立少年法庭,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施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做好刑满释放的未成年人的安置工作;要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和受抚养权等。

违法犯罪的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