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程序维权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八课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教学设计

第八课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教学设计

第八课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教学设计一教案头学时: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1)了解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2)理解法律程序对于维护公平正义的作用(3)理解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内容和意义通过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基本程序的学习,引导学生明确法律程序的内涵,理解法律程序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作用,从而帮助学生增强程序正义观念,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主动将程序正义意识落实在行动上,学会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在遇到不法侵害时,知道遵循法定程序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①了解诉讼的概念和分类(案例:展示三个不同的教学案例)②诉讼的基本程序(案例:结合刚才的教学案例)③确保司法公正(案例:视频:青少年犯罪启示录教师结合教材第94页互动在线栏目内容)④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案例:1、教材P94页案例 2、教材第95页案例)参考资料1.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参考书. 张伟.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职业道德与法律学习指导. 张伟.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职业道德与法律.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4.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师教学用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二教学设计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告知(教学内容、目的)内容:了解不同诉讼的基本程序,理解公民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内容。

目的:理解法律程序对于维护公平正义的作用讲授课件演示观看约5钟引入(创境激趣)教材P89页案例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课件演示观看、发言(引思明理)项目一:了解诉讼的概念和分类了解诉讼的概念和分类案例:展示三个不同的教学案例案例分析、总结课件演示观看、讨论、发言约20分钟(引思明理)项目二:诉讼的基本程序了解诉讼基本程序,明白其重要性。

案例:结合刚才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课件演示观看、讨论、发言约20分钟(引思明理)项目三:确保司法公正了解司法公正的内容、原则和重要性。

第八课第二框-依照程序维权-教案设计

第八课第二框-依照程序维权-教案设计
(2)案例探究七:举证责任由谁承担?
教师讲述案例“举证责任由谁承担?”(见“附教学设计中补充的素材二”),各组学生聆听后讨论,教师总结:
举证责任的主要功能在于,如果提供不出证据,当事人要承担败诉风险。按照民事诉讼法“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原告应就有利于自己的事实主张承担举证责任。在本案中,原告应当首先证明的事实是:被告确实向原告借钱5000元。由于原告举出了借款条的复印件;而被告也承认曾向原告借钱,这一点已经得到了证明。这时提出证据的责任就转移到了被告一方,被告主张了有利于自己的事实“借款已经偿还”,那么就必须就此提出相应的证据。如果被告不能提出,应判被告败诉。
(2)举证原则。
(1)案例探究六:借钱。
由两位女生上台表演根据教材P90活动框案例改编的小品“借钱”,看后各组讨论、回答PPT出示的问题:小玲借钱给朋友明明是事实,法院为什么不支持她呢?
教师点评并表扬学生回答的亮点,首先告诉学生证据就是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凭证或根据,然后指出:因为小玲证据不足,法院无法支持她。在司法实践中,相当一部分当事人败诉的原因是由于对证据规则的误读或缺乏证据意识。法律是靠证据说话的,我们所说的打官司,说到底就是打证据。证据种类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鉴定结论和笔录。(用PPT出示)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归纳,让学生明白这两个案例涉及到怎样打官司的问题,即打官司的程序:主管与管辖问题,我国各级法院及其受案范围、管理权限是不一样的。依法确定各级或同级法院之间受理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的活动称为管辖(用PPT出示)。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89一、二节正文与“链接”,拿出课前填写好表格小组交流、讨论,完善“法院管辖的范围”的表格,每组推荐代表发言,加深对诉讼管辖知识的理解(用PPT展示)。对做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

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二框 “依照程序维权”教学设计(1学时)

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二框 “依照程序维权”教学设计(1学时)
11
案例探究七
教师讲述案例:举证责任由谁承担? 举证责任的主要功能在于,提供不出证据时, 负举证责任的一方要承担败诉风险。按照民事 诉讼法“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原告应就 有利于自己的事实主张承担举证责任。
检方在庭审中提供11件证据 酒井法子表示全部认同
12
三种诉讼的举证原则
诉讼种类 民事诉讼 刑事诉讼 行政诉讼 举证原则 备注
同样是民告官, 为什么法院有的受 理,有的不受理? 小关应该向哪个法 院起诉?
管辖:依法确定各级或同级法院之间
受理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的活动。
8
法院管辖的范围
管辖类型
最高人民法院
内容规定
级别 管辖
高级人民法院 中级人民法院 基层人民法院 民事诉讼
地域 管辖
刑事诉讼 行政诉讼
9
案例探究五
阅读教材P90第一个活动框中的流程图,思 考问题,说说你知道的内容,谈谈体会。
16
2.下列属于证据的是( ABCD ) A .李某杀人用的尖刀 B.达某保存的借条 D.吉某持有的八级伤残鉴定书
C.某银行保存的葛某潜入该行的录影带 三、案例分析
阅读《无罪辩护》案例,回答下面问题: 1.对杜培武的审判过程正义吗?为什么? 2.案在认定杜培武有罪时,采用的是那些证 据?这些证据能证明杜培武有罪吗? 3.杜培武的辩护权是否正真得到保障?公安局、 检察院和法院是否存在违法或不当的做法? 4.杜培武的辩护律师起到了什么作用? 5.这个案例给我们哪些启示?
15
二、多项选择 1. 下列哪些属于非诉讼解决纠纷的方式( ABD ) A .黄某因工伤赔偿数额与所在单位发生争议, 经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和解协议 B.甲乙两单位因履行经济合同发生纠纷,后提 交仲裁,仲裁庭裁决由乙单位负主要责任 C.王某到县法院起诉秦某借钱不还,法院查 明事实后判决秦某在一个月内归还欠款 D.李某经营的超市里一批货物被镇工商所查 封,原因是涉嫌经销假货,李某不服,向 区工商局提出申请,要求撤销镇工商所的 查封决定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精品教案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精品教案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道法律严厉惩处违法犯罪行为,要做守法公民。
2.学会保护自己,避免“性侵害”,知道运用相应法律进行维权。
教学重点:知道法律严厉惩处违法犯罪行为,要做守法公民。
教学难点:学会保护自己,知道运用相应法律进行维权。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10分

一、了解法律 严厉惩处违法犯罪行为
(一)环节一:悔恨的泪水
1.听故事
2.思考:杜某某实施了哪三类不良行为,分别受到了哪些处理?
3.学生汇报。
4.想一想:杜某某为什么留下了悔恨的泪水?
学生预设1:杜某某对自己之前不听取学校管教、不吸取治安处罚的教训而后悔,他意识到了违法的严重后果。
学生预设2:杜某某是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意识到自己伤害了他人,才会感到悔恨。
5.学生提出质疑:未成年人犯罪是不是不用受到处罚?
6.学生分享: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的,法律规定可以采取的措施。
7.小结:是啊,就像这位同学所说的,虽然我国法律保护未成年人,但是未成年人有了不良行为,也是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惩处的。
(二)环节二:案例分享
1.思考:你身边有没有类似杜某某这样的情况?或者你了解的类似情况?
2.学生分享案例。
3.学生谈感受。
4.播放视频
5.想一想:法律为什么要惩处违法犯罪行为?
6.学生说感受。
7.法律既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惩处。一方面,在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需要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不违法犯罪。
10分钟
二、学会保护自己
6.学生发现特点、分析原因。

《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案

《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案

《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案教案:《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合法权益,以及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性;2.掌握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方法和技巧;3.培养学生对于法律意识的培养和积极的法律参与意识。

教学内容:1.合法权益的定义及重要性;2.涉及合法权益的常见问题和案例;3.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方法和技巧;4.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法律参与意识的强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思考这张图片与合法权益有何关系,并引导学生思考合法权益的定义。

2.学生回答后,教师对合法权益的定义进行解释和补充,并引导学生思考合法权益的重要性。

二、讲解合法权益的定义及重要性(20分钟)1.教师介绍合法权益的概念,包括人身权益、财产权益、知识产权益等,并对各种权益进行简要的解释。

2.教师通过实际案例,向学生说明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维护合法权益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三、分组讨论常见问题和案例(20分钟)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讨论涉及合法权益的常见问题和案例,并记录下来。

2.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与学生一同分析和讨论这些问题和案例。

四、讲解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方法和技巧(30分钟)1.教师通过PPT等多媒体形式,向学生详细讲解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尊重合法程序、维护合法权益、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等。

2.教师与学生互动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练,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课堂练习和展示(20分钟)1.学生针对所学内容进行小组或个人练习,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展示自己对依法维护合法权益方法和技巧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六、总结和反思(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应牢固树立法律意识,积极参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提出问题和建议。

教学评价:1.学生针对所学内容进行小组或个人练习,并进行互评和教师的评价;2.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参与度。

13.1依法理性维权(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13.1依法理性维权(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第13课学会依法维权教案(教学设计)第一框依法理性维权一、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诉讼的定义和种类,掌握非诉讼方式维权。

2、领会:通过学习,学会如何依法理性缎权。

3、提高:提高学生学会用法律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守法不违法;懂得相关的诉讼知识,学会依法维权。

二、教学重点如何依法理性维权三、教学难点通过非诉讼的方式维权四、教学方法案例导入法、启发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五、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设备、PPT、教材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视频:65万买的奔驰轮胎被掉包,被判“退一赔三”,退65万,再赔197万,如何解决?提问:观看完张女士的故事,那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状况呢?你又是怎样处理的呢?(二)新课学习依法理性维权1、通过非诉讼方式维权案例1、小韩以3 000元的价格从某电器商城购买了一款手机。

使用没多久,手机在正常充电时,突然爆炸起火。

小韩的左手被烧伤,花费医疗费近3 000元。

分组讨论:1、小韩的损失应该由电器商城还是手机厂家来赔偿?2、小韩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想一想:如果小韩想要通过非诉讼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那有哪些非诉讼手段呢?结合课本120页,找出非诉讼手段的几种方式。

(1)非诉讼维权手段第一:和解:指民事纠纷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平等协商、相互妥协,友好解决纠纷。

第二:调解:指民事纠纷当事人在第三方的主持、协调下,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第三:仲裁:(包括商事仲裁、劳动争议等)第四:行政复议:是指当事人如果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决定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申请上一级行政机关或本级人民政府对该决定的合法性、适当性进行审查。

2、通过诉讼方式维权。

案例二:(1)小杨在上学途中被电动车撞伤,向肇事者提起诉讼(2)陶某从事网络诈骗活动,被检察机关提起诉讼(3)小朱被公司辞退,因对经济补偿不满提起诉讼(4)小范因对市场监管部门的执法不服提起诉讼提问:以上各种纠纷分别对应哪一类诉讼?1、诉讼:诉讼俗称“打官司”,指的是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处理案件、解决纠纷的专门活动。

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_高三政事教案.doc

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_高三政事教案.doc

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_高三政治教案受到非法侵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诉讼方面的基本知识,把握有关刑事诉讼程序、民事诉讼程序、行政诉讼程序的基本知识,以有利于学生现在和将来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过程与方法可通过理论介绍、案例分析的方法,了解有关法定程序,指导学生依照法定程序,与违法犯罪作斗争。

思想觉悟目标增强学生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依法办事的法制观念。

教学重点诉讼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行政诉讼的含义和特点。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同学看投影片一)法律咨询台:前不久,我的一位朋友因民事纠纷向法院起诉,法院说诉讼已超过时效不予受理。

请问打官司还有时效问题吗?类别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_高三政治教案受到非法侵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诉讼方面的基本知识,把握有关刑事诉讼程序、民事诉讼程序、行政诉讼程序的基本知识,以有利于学生现在和将来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过程与方法可通过理论介绍、案例分析的方法,了解有关法定程序,指导学生依照法定程序,与违法犯罪作斗争。

思想觉悟目标增强学生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依法办事的法制观念。

教学重点诉讼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行政诉讼的含义和特点。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同学看投影片一)法律咨询台:前不久,我的一位朋友因民事纠纷向法院起诉,法院说诉讼已超过时效不予受理。

请问打官司还有时效问题吗?类别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高三政治教案)_高三政治教案《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高三政治教案)》。

[中学教育]第八课第二框依照程序维权教学设计

[中学教育]第八课第二框依照程序维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认知:了解三大诉讼、法院管辖及其受案范围,理解诉讼程序的一般过程,懂得证据的作用及种类,认清举证责任的不同规定,知道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纠纷的非诉讼方式。

情感态度观念:通过学习诉讼知识,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运用:通过学习,提高诉讼能力;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三种非诉讼方式和三大诉讼。

难点:举证责任的确定。

三、教学方法案例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四、教学资源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P86~91;《教师教学用书》P95~109相关内容;《学习指导》P34~45相关内容;PPT课件。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案例资料;将“调解、仲裁、行政复议三种方式的含义和特点”表格、“法院管辖的范围”表格、“三种诉讼的举证原则”表格发给学生;打印案例“无罪辩护”;指导两位女生排演小品“借钱”。

学生:分成五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推荐一名组长,按照圆桌形式坐好;预习并思考教材中问题,填写好下发的表格;上网看阅民事或刑事诉讼程序;两名女生排演小品“借钱”。

六、板书设计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4分钟)1.教学内容案例分析,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2.教师活动案例探究一:“抱外甥跳桥讨薪,被判拘役5个月”。

请学生看PPT出示的案例,思考、回答:肖某为什么会被判刑?如果我们的工资被拖欠,你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在各组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点评归纳,引出本节课学习的第一个内容:不打官司也能维权。

板书:依照程序维权3.学生活动根据PPT出示的内容与要求思考、讨论,各抒己见,带着自己的理解进入本节课学习的第一个知识点──不打官司也维权。

(二)研习新课(32分钟)第一目:不打官司也维权。

(7分钟)1.教学内容解决纠纷的三种非诉讼方式:调节、仲裁、行政复议。

2.教师活动案例探究二:调解、仲裁、行政复议。

请学生阅读教材P86~87活动框中的三个案例,结合教材P87的正文内容,讨论、问题:上述情景涉及几种纠纷解决方式?这些解决方式与打官司相比利弊何在?组织学生探讨三个案例,巡视各小组的探讨活动;了解学生表格填写情况;请三个小组各推荐一名代表上台发言;归纳点评,用PPT出示调解、仲裁、行政复议三种方式的含义和特点:板书:维权;途径;不打官司也维权(非诉讼途径);调解、仲裁、行政复议。

依照程序维权教学设计

依照程序维权教学设计

依照程序维权教学目标了解非诉讼和诉讼的基本程序,增强证据意识,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好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法院审判的程序的资料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设计【导入】【教学过程】探究活动:1.你或家人有遇到类似这种情况吗?如果有,你们是怎么解决的?2.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教师归纳:类似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应该利用合法途径和程序,理直气壮地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可维权有哪些合法途径和程序呢?我们却不是太了解或了解得不够全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内容,请看《第八课第二框:依照程序维权》。

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案例反映了什么问题?教师归纳:事实上,人们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之所以没有依法加以保护,除一部分人不懂法、不会用法之外,相当一部分人是出于顾虑打官司的“成本”。

如果依法维权耗费的时间、精力,用于法律处理需支出的费用等超出了案件本身的经济、精神损失,人们就会觉得得不偿失,因此宁愿选择“私了”,或“自认倒霉”。

其实,发生纠纷,不是只有打官司一条路,也可以通过不打官司的方式来解决,相比打官司,通过这些方式来,具有程序简易,节省时间,成本低等优点。

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方式。

(一)诉讼的含义及种类1.诉讼的含义教师讲解:诉讼俗称“打官司”,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争议的活动。

诉讼它的本质在于通过国家强制力对当事人之间争议的权利义务关系做出确认,并保证所确认的权利义务得以实现。

由于任何纠纷主体都无法与国家相抗衡,所以在解决纠纷,权利救济方面,诉讼具有其它纠纷解决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

诉讼与其它纠纷解决的方式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严格规范性。

(2)多重保障性。

(3)国家强制性。

因此从理论上讲,诉讼成为解决纠纷和对当事人进行权利救济的最终的和最权威的方式。

板书:2.诉讼的种类教师讲解:根据诉讼所要解决的案件的性质及其所依据的法律,诉讼可分为三种:(1)刑事诉讼:(有关犯罪方面的官司)是指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侦查机关在当事人以及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诉讼活动。

《依法维权途径》教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依法维权途径》教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首先,我发现学生在理解法律途径的具体操作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比如,在讲解诉讼途径时,他们对于如何提起诉讼、诉讼的流程等环节感到困惑。这说明我在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实际操作层面的讲解,可以通过更多案例分析和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些知识点。
其次,学生在区分不同维权途径的适用情况上也有所欠缺。这可能是因为我对这些途径的适用条件讲解得不够清晰,或者举例不够丰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这一点,让学生能够明确各种维权途径的优势和局限,以便他们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灵活选择合适的维权方式。
-遵纪守法意识的内化:如何让学生将遵纪守法的意识内化为自身行为,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举例:在讲解诉讼途径时,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诉讼的流程和条件,可以通过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加深理解。
四、教学流程
《依法维权途径》教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依法维权途径》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的情况?”(如被同学误解、被商店多收钱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掌握依法维权的途径:包括但不限于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了解各种途径的适用场景和程序。
-运用法律知识分析案例:通过具体案例,学会如何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寻求合法的解决方法。
-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强化法治观念,让学生明白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举例:讲解协商解决纠纷时,重点强调双方如何平等沟通、寻求共识,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培养实践能力:指导学生掌握依法维权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提高在实际生活中维护自己及他人权益的能力。

《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教学设计

《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教学设计
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师小结:吕慧娴积极寻求各方保护,维护自身权利的事例,让我们认识到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可以运用法律,依法维护权利。
4.请同学们阅读P82页正文,并思考:未成年人的一般权利有哪些?
5.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PPT出示未成年人的权利大致有以下16种: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受教育权、 刑事豁免权、隐私权、 受保护权, 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 姓名权, 肖像权、荣誉权、财产所有权、 著作权、专利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国家赔偿权、宗教信仰自由权、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
用好法律 维护权利
一、用法维护权利
二、寻找未成年人的专门保护
三、在法律范围内维护权利
教学反思
6.小结:同学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一些问题不能通过协商解决时,要想到有法律,法律可以广泛保护我们的权利。
(二)用好法律
1. 教师: 大学生吕慧娴在法律援助中心实习。这一天,她为几名前来请求法律援助的人提供了建议。
2. 请同学们阅读四个案例,有不懂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请教,或者全班交流。
3.请同桌之间选一个场景模拟练习:
活动三:在法律范围内维护权利
1.请同学们讨论:无限制的广场舞是否超越权利边界,侵害他人的权利?运用违法方式维护自身的休息权是否正确,可能造成什么后果?合法维权的做法有哪些?不同的合法维权方式,力度和效力有何不同?
2.交流后,教师小结:法律是维护权利的有力手段,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要在法律范围内行使和保护权利,不能超越法律范围滥用权利,也不能用违法方式维护自身权利。我们要选择合法、智慧、有效的维权方式。
让我们来认识一位姐姐,她的名字叫——吕慧娴。我们一起来听听她的故事。
活动一:用法律维护权利
(一)知晓法律

道德与法治《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含反思)

道德与法治《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含反思)

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9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公开课含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公民享有的各项权利.了解保护公民权利的相关法律、未成年人享有的其他特殊权利。

2.学习搜集资料的方法:上网、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观察、交流访谈等。

3.懂得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不违法犯罪;在权利受到侵害时知道运用相关法律,依法维护自身权利;远离违法犯罪行为,形成守法意识与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在生活中灵活、有效地运用法律。

教学难点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课前准备1.教师课前准备视频《做个学法懂法守法的好少年》课件。

2.学生课前准备通过上网、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了解公民享有的权利和保护公民权利的相关法律;通过实地观察、交流访谈等方法了解司法制度、法院、检察院、律师的功能与职责。

课时安排3课时结构整体安排本课以三个板块呈现。

板块一通过具体案例,导入课题——用好法律维护权利。

板块二通过辨析和讨论,学生对守法不违法有一个整体的认知。

教师对校园欺凌等行为给予正面的指导,让学生对校园欺凌行为勇敢地说“不”。

板块三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懂得,当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及时将情况告诉家人或者老师,寻求法律专业人员的帮助,也可向有关部门寻求保护,运用法律维护权利。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用好法律维护权利—、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中,我们学习了未成年人的特殊权利,今天我们将视角从未成年人的特殊权利,扩展至未成年人作为公民的一般权利,一起学习第9课《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本课有三个话题,今天我们学习第一个话题:用好法律维护权利。

让我们来认识一位姐姐,她的名字叫吕慧娴。

我们一起来听听她的故事。

【设计意图】本环节由旧知识导入到新课,以旧带新,链接知识点,让学生在学习上有自然的过渡,以利于他们接受新知。

二、用法律维护权利(一)知晓法律1.教师出示第82页“阅读角”:懂法、用法、学法的心路历程。

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教学设计

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教学设计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九课《知法守法依法维权》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内容主要围绕“遵守法律”和“维护权利”两个重点展开,引导学生通过三个话题的学习将法律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用法律指导日常行为。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法治的内涵,掌握了一些法律规定,能够将生活中的现象对应到法律中,在这一基础上,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落实法治精神和法律规范。

话题一:用好法律维护权利。

本话题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法律的作用,学习运用法律分析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的意识,使学生掌握针对具体问题寻找相应法律的方法,引导学生依法、用法维护权利。

话题二:守法不违法。

本话题引导学生认识违法犯罪的法律后果,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观念和习惯。

教材通过校园欺凌和性侵害两类比较常见的违法犯罪现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违法犯罪行为,学习面对违法犯罪行为应有态度和方法。

话题三:依法维权有途径。

本话题帮助学生掌握依法维权的途径,学习依法维权的方法。

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依法维权的意识,遇事时想到用法律维权,本话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维权的有效途径,在能力范围之外主动寻求帮助,在能力范围之内积极采取行动。

三个话题之间有逻辑关系,也能够相互补充和印证,先培养学生维护自身权利、尊重他人权利的观念,再引导学生掌握运用法律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公民享有的各项权利,了解保护公民权利的相关部门法,未成年人享有的其他特殊权利,了解依法维权的途径,对司法制度、法院、检察院、律师的功能和职责有初步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学习通过上网、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了解公民享有的权利和保护公民权利的相关部门法;通过实地观察、交流访谈等方法了解司法制度、法院、检察院、律师等功能与职责;学习搜集证据的相关方法:摄像、录音、签订合同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不违法犯罪;在权利受到侵害时,知道运用相应法律,依法维护自身权利;远离违法犯罪行为,形成守法意识与习惯。

德育-教学设计-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德育-教学设计-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德育-教学设计-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知(1)了解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2)理解法律程序对于维护公平正义的作用2.情感态度观念通过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基本程序的学习,引导学生明确法律程序的内涵,理解法律程序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作用,从而帮助学生增强程序正义观念。

3.运用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主动将程序正义意识落实在行动上,学会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在遇到不法侵害时,知道遵循法定程序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1)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崇尚程序正义是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基本前提。

崇尚程序正义既有赖于健全的法律制度,更有赖于公民重视程序正义、追求程序正义、维护程序正义的强烈意识。

公民对于程序正义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法律程序的了解程度。

因此,对公民进行法制教育,使公民更多地了解有关的法律程序,对于形成一个知法、守法、护法,自觉依法维权的社会氛围至关重要。

而了解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是维护程序正义的重要前提,所以,这个知识点在全课的教学内容中处于重要地位。

2)增强证据意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了解诉讼权利的基础上认识基本的维权途径,形成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而证据在诉讼的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因此,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证据意识,在未来的民事活动中做到有意识地收集、保留证据应该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内容。

3)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解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树立证据意识,都是为了使学生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正确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因此,“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应该是本节课全部教学内容的落脚点。

2.教学难点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部分教学内容涉及到了诉讼途径与非诉讼途径、合法手段与非法手段的区别,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中要做到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些区别有一定难度;另外,关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途径,学生在生活中会受到一些错误观念的影响,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因此,通过教学使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同接受依法维权的重要性并树立依法维权意识,比起本节课其它几个知识点来看,难度更大一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照程序维权教学目标了解非诉讼和诉讼的基本程序,增强证据意识,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好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法院审判的程序的资料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设计【导入】材料一:某校一名高二学生,暑假期间骑自行车到电影院看电影。

到了电影院门口,他把自行车锁好放在电影院门前的存车处,并向看车的阿姨交了1元的存车费。

看完电影后他到自行车存放处取车,发现车没了。

他问看车阿姨,她说不知道。

他要求赔他的车,可是看车阿姨却说她不承担赔车责任。

这名高二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材料二:一名中职生到某照相馆照相。

之后某天,他突然发现该照相馆的橱窗里有他的一幅放大照片,他很吃惊,因为照相馆从未与他谈过这方面的事情,他也从未向他们作过这方面的许诺。

这名中职生应该怎么办?材料三:某校初三学生小李一次补课后骑自行车回家,因天黑又没路灯,连车带人摔到施工挖的沟里,造成左手臂骨折,身上也多处受伤,自行车前轮扭曲,三角架变形。

他忍痛爬起来,跌跌撞撞步行回到家。

爸爸妈妈把他送到医院治疗,住院花了1 000多元,学业也受到了影响。

他想去告施工单位,但爸爸妈妈却说是因为他自己不小心造成的,告也没有用。

小李应该怎么办?【教学过程】探究活动:1.你或家人有遇到类似这种情况吗?如果有,你们是怎么解决的?2.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教师归纳:类似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应该利用合法途径和程序,理直气壮地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可维权有哪些合法途径和程序呢?我们却不是太了解或了解得不够全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内容,请看《第八课第二框:依照程序维权》。

展示材料:打官司成本与收益倒置农民工怎么维权北京市致诚法律事务所副主任肖卫东为农民工维权算了一笔细账。

在为河北省莱水县农民郭弘方被拖欠工资案提供法律救助的过程中,肖卫东发现了一个成本与收益倒置的怪圈。

按照正常的法律程序,为了追回河北省市政厅拖欠的1 000元工资,郭弘方需要花费的最低时间成本是33天,而在此过程中,他个人花费的经济成本达到3430元,相当于被拖欠工资款的3倍,其中直接支付的费用为1 740元。

这笔账目是这么开支的:从仲裁、一审、二审到申请执行,郭弘方往返于河北莱水县和大兴区法院之间11次,交纳的案件受理费为400元;交通费为每次32元×11=352元;住宿费为每晚15元×11=165元;伙食费为每天15元×33=495元;误工费为每天5元×33=165元;再加上材料打印、复印费163元,直接支出为1 740元。

从社会成本来看,法院和律师事务所所花费的时间成本是18天,经济成本为2 700元,相当于欠款额的2.7倍。

因此,为了追回所欠的1000元工资债务,郭弘方个人和社会所需要付出的经济成本是6 130元,为原欠款的6倍多。

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案例反映了什么问题?教师归纳:事实上,人们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之所以没有依法加以保护,除一部分人不懂法、不会用法之外,相当一部分人是出于顾虑打官司的“成本”。

如果依法维权耗费的时间、精力,用于法律处理需支出的费用等超出了案件本身的经济、精神损失,人们就会觉得得不偿失,因此宁愿选择“私了”,或“自认倒霉”。

其实,发生纠纷,不是只有打官司一条路,也可以通过不打官司的方式来解决,相比打官司,通过这些方式来,具有程序简易,节省时间,成本低等优点。

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方式。

板书:一、不打官司也维权探究活动:学生阅读教材第86-87页的三个镜头。

思考:上述情景涉及几种纠纷解决方式?教师归纳:上述情景涉及不打官司的方式:调解、仲裁和行政复议。

教师讲解:(一)调解、仲裁和行政复议调解的含义调解:是发生纠纷的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在第三方的排解、说服教育下,依法自愿进行协商,从而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

仲裁:指民事、经济纠纷的当事人根据其在事先或事后达成的协议,自愿将该争议提交中立的第三者进行裁判,仲裁机构以第三者的身份对争议事件作出裁决的解决争议的方法。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申请,由该机关依法对有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二)调解、仲裁和行政复议的比较调解和仲裁的比较调解仲裁不同处调解的进行,自始至终都需要双方当事人的同意,只要有一方不同意,调解就不能进行仲裁只要双方当事人合意达成仲裁协议,就产生法律约束力。

争议发生后,即使一方当事人不同意仲裁,他方仍可以根据仲裁协议提起仲裁程序,仲裁庭也有权受理案件,并进行仲裁调解程序中,调解人只能对当事人进行说服劝导,无权自己作出决定,经调解达成的协议完全基于双方当事人的合意仲裁程序中,仲裁人以裁判者的身份出现,可以独立自主地对争议的问题作出裁决,裁决无须征得双方当事人的同意,并且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相同处都以双方当事人的同意或协议为基础进行仲裁与行政复议的比较比较内容仲裁行政复议性质民间解决途径行政解决途径申请条件有合法有效的仲裁协议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并属于行政复议受理范围审理机构仲裁委员会上一级行政机关对审理机构有无地域限制无有对当事人双方的要求双方自愿无须双方自愿过渡:当上述方式都没办法解决纠纷时,我们就可以选择解决各种冲突与纠纷的最后途径——诉讼,即我们常说的打官司。

板书:二、明明白白打官司(一)诉讼的含义及种类1.诉讼的含义教师讲解:诉讼俗称“打官司”,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争议的活动。

诉讼它的本质在于通过国家强制力对当事人之间争议的权利义务关系做出确认,并保证所确认的权利义务得以实现。

由于任何纠纷主体都无法与国家相抗衡,所以在解决纠纷,权利救济方面,诉讼具有其它纠纷解决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

诉讼与其它纠纷解决的方式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严格规范性。

(2)多重保障性。

(3)国家强制性。

因此从理论上讲,诉讼成为解决纠纷和对当事人进行权利救济的最终的和最权威的方式。

板书:2.诉讼的种类教师讲解:根据诉讼所要解决的案件的性质及其所依据的法律,诉讼可分为三种:(1)刑事诉讼:(有关犯罪方面的官司)是指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侦查机关在当事人以及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诉讼活动。

(2)民事诉讼(民事纠纷方面的官司)是指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诉讼。

(3)行政诉讼(公民与有关国家机关之间的纠纷方面的官司)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制度。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大量发生的,与我们关系密切的是民事诉讼。

展示材料:某法院受理张某诉其三子女遗弃一案。

在审理中查明,张某下肢瘫痪,不能独立生活。

三个子女互相推脱,不尽赡养义务,使这位没有任何经济收入,生活又不能自理的老人只得靠邻里施舍和居民委员会照顾生活,三个子女长期不过问。

法院认为,三个被告人的行为均已构成遗弃罪。

在宣判之前,三个子女都找到其母,要求撤诉,自行解决。

经协商,三个子女同意每人每月支付赡养费50元钱,张某随大儿子共同生活。

于是,张某向人民法院申请撤回自诉。

人民法院裁定准予撤销。

探究活动:学生阅读教材第87页活动框提供的材料。

思考:1.秋菊已经原谅了村长,不再打官司了,村长为什么还被拘留了?2.为什么法院准许张某撤诉?教师点拨:这涉及到刑事诉讼中公诉案件与自诉案件的区别。

公诉案件,由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自诉案件,由被害人自己或其法定代理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公诉案件是侦查机关立案侦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公诉的案件,公诉案件是不允许和解、撤诉的。

自诉案件是由法院直接立案审理,不需要经过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不需要检察机关提起诉讼的案件。

在自诉案件中,当事人双方如果和解了,是可以撤诉的。

过渡:同学们,如果决定要打官司,你知道具体要如何“打”吗?探究活动:学生阅读教材第88页的两个镜头。

思考:1.同样是民告官,为什么法院有的受理,有的不受理呢?2.小关应该向哪个法院起诉呢?教师点拨:这两个案例涉及到怎样打官司的问题,即打官司的程序。

板书:(二)诉讼的程序教师讲解:1.首先,需要了解有关纠纷是不是应该由法院处理。

并不是所有的纠纷都能到法院讨“法”。

所以要打官司,先要了解这事得归不归法院管。

凡是根据法律规定属于法院主管的案件,法院必须受理、审判,想不管都不行;但是同样,凡是不属于人民法院主管的事项,人民法院也不能随意行使审判权,想管也管不了。

在小王这个案例中,对海关的罚款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对其所在单位的处分不能提起行政诉讼,是因为依据行政诉讼法,处罚款200元和没收光盘等行政处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记过处分等内部行政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2.其次,到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

确定了你的事情应该属于法院管,但是,各级法院有这么多个,应该向那个法院起诉呢?这就涉及到法院的管辖了。

管辖是指在法院系统内部,确定各级法院之间以及同级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打官司到法院只能算是找对了地方,到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才算是找对了门。

案例中的小关应该向哪个法院起诉呢?依民事诉讼法规定:对公民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所以小关应该到东城区法院起诉。

然后,进入法院审理阶段 展示《民事诉讼流程图》。

然后进入法院审理阶段。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行政诉讼法第2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法院的管辖 法院的管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规定:(1)级别管辖,是指划分上下级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的管辖。

(2)地域管辖。

如果级别管辖是划分上下级法院之间的管辖范围,那么,地域管辖就是划分同级法院受理第一审案件的范围。

我国对一般地域管辖实行“原告就被被告”原则。

民事诉讼法规定,对公民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即被告的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在哪个法院辖区,就由哪个法院受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