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采莲曲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古诗词《采莲曲》课程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古诗词《采莲曲》课程教案

《采莲曲》课程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

2. 感受诗中描绘的荷塘美景和采莲少女的形象。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古诗文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背诵并理解《采莲曲》的诗意。

2. 感受诗中的意象美和音韵美。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所表现的采莲女与荷塘融为一体,难以分辨的巧妙描写。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含《采莲曲》的诗意配图、朗读音频等。

2. 学生事先准备诵读工具,如课本、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荷塘美景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荷塘的宁静与美丽。

2. 提问:你们在视频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3. 揭示课题:《采莲曲》二、初读古诗1. 教师范读《采莲曲》,学生跟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2. 学生自由朗读,尝试理解诗意。

三、解读诗意1. 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诗的前两句:“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理解“荷叶罗裙一色裁”的意思,即荷叶和采莲女的罗裙颜色相近,难以分辨。

-讲解“芙蓉向脸两边开”的意象,感受采莲女美丽的脸庞与盛开的芙蓉相映成趣。

2. 讲解诗的后两句:“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引导学生想象采莲女在荷塘中划船采莲的情景,理解“乱入池中看不见”所表现的采莲女与荷塘融为一体的画面。

-讲解“闻歌始觉有人来”的巧妙之处,通过听觉感受采莲女的存在,进一步增强诗中的神秘感和意境美。

四、品读古诗1. 分组讨论:《采莲曲》中的哪些描写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2. 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五、背诵古诗1. 学生尝试背诵《采莲曲》。

2. 教师提供关键词或图片提示,帮助学生记忆和背诵。

六、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荷花的古诗?它们与《采莲曲》有什么不同?2. 鼓励学生课后搜集并阅读更多关于荷花的古诗文,加深对荷花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采莲曲》中的荷塘美景和采莲女的形象。

采莲曲(唐 王昌龄)

采莲曲(唐   王昌龄)
此句写作特点:对比——人面“荷花”相映“美”。
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色彩。
集体备课案
教师个性案
第一课时
[教学方法]
以朗读为主,兼以必要的交流和教师的点拨。
[教学过程]
一,走进作者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世称王龙标,王江宁。唐朝著名边塞诗人。其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积极向上的精神。他的七绝与李白并称,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在当时即名重一时,又被称为“诗家天子王江宁”。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等。
5.在理解了诗歌的大意之后,请学生再次朗读全诗,加深对诗人所表达的情感的体会。
6.在此基础上背诵全诗。
三、诗文总结:
美妙的少女采莲图画,红绿相间,人花相映,声色共同,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
四、布置作业:
搜集以前学习过的王昌龄的诗作并写到积累笔记上。
板书设计:
情景交融
人(纯美)——————————景(优美)源自课题《采莲曲》课型
新授
编号
NO.40
学习
目标
1、反复诵读诗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诗歌大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通过一系列语言训练,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并通过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说说诗歌的所要表达的情感
学习
重点
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

《采莲曲》[五篇范例]

《采莲曲》[五篇范例]

《采莲曲》[五篇范例]第一篇:《采莲曲》说课材料一、说目标:《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古诗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髓,它有它独特的韵味和风格,并且幼儿对古诗感兴趣,为此,我确立了本次活动的目标:1、幼儿结合画面理解诗意,体验唐诗的意境美。

2、激发幼儿对古诗的兴趣,理解古诗的特点。

重点:目标1。

二、说内容:结合目标,我选择了《采莲曲》,这首诗的画面比较形象、生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诗中有各方面感官的体验,使幼儿调动一切身心感受,进入意境。

其次,古诗里诗句比较朗朗上口,韵味优美,有利于幼儿体验古诗意境,并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目标:1、幼儿结合画面理解诗意,体验唐诗的意境美。

2、激发幼儿的对古诗的兴趣,了解古诗的特点。

内容:采莲曲准备:画面,古诗字卡。

重点:幼儿结合画面理解失意,体验诗的意境美。

形式:集体过程:一、出示画面,幼儿观察画面内容并讲述。

1、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一幅画,小朋友看它漂亮吗?2、小朋友看这幅画上有些什么呢?幼儿讲述。

3、小结:荷叶罗裙颜色都是绿色。

姑娘的脸和荷花一样都是粉色。

船很快进入池中看不见人形。

听到歌声才知道是采莲姑娘来了。

二、引出唐诗内容,幼儿分析理解诗意。

1、教师朗诵古诗,幼儿听诗里有什么内容。

2、逐句分析诗意,解释关键词:裁,芙蓉,闻,始。

3、重复朗诵古诗,幼儿体验唐诗的意境美。

4、幼儿了解作者并给唐诗起名字。

三、引导幼儿有表情地朗诵古诗。

延伸:把图投放入区让幼儿讲述。

第二篇:采莲曲教案《采莲曲》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莲,罗,裁”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看图,读诗了解诗文大意。

情感与态度: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新生字词,反复诵读,借助课件,了解诗意,体会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采莲曲教案

采莲曲教案

采莲曲教案采莲曲教案采莲曲教案1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生词卡、钥匙的图片、课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识字写字;学习l—3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板书“钥匙”,指名读词。

2、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钥匙?你想要一把什么样的钥匙?3、板书“不会丢失的钥匙”,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带着问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准的字多读几遍。

教师巡视辅导。

2、组内自主识字。

教师要注意发现会学习的小组,教学生小组合作的方法。

3、检查初读效果。

采用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挑读等形式,大面积检查学生初读情况。

4、送生字宝宝回家,默读课文。

要求:静下心来读课文,嘴里不出声,在心里读。

一边读一边想你知道了什么?5、学习课文的1—3自然段。

了解事情的起因,并朗读。

三、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上面写有“系、喔、哄、吱”四个字,问学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最会记哪个字?2、书写时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3、教师范写“握”,学生在书上描红。

4、在本子上练习。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4—12自然段,了解“指纹锁”的特点,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的探索兴趣;学写后面的四个生字。

教学过程:一、回顾前文,设置疑问,激发探究兴趣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课文《不怕丢失的钥匙》,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岚岚的钥匙弄丢了。

(贴上钥匙的图片,板书:丢了)二、朗读感悟,交流感受,探寻钥匙的秘密1、教师过渡:手指怎么能当钥匙呢?这小小的手指真有这样神奇吗?这节课,我们继续探寻钥匙的秘密。

请同学们默毖课文4—12自然段,边读边想,将找到的钥匙的秘密用波浪线画出来,默读时不指读不出声。

2、师:同学们,钥匙的秘密找到了吗?请把你们读懂的钥匙的秘密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3、交流自学成果,教师适当点拨并指导朗读。

学习4—6自然段。

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交流交流你们读懂的钥匙的秘密吧!手指能当钥匙吗,它能打开什么样的锁呢?“指纹锁”还叫什么呢?师(出示“电脑鉴别锁”的词语卡片):来,一起读一读吧!师(贴上词语卡片):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呢?把书上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采莲曲 王昌龄教案

采莲曲 王昌龄教案

采莲曲王昌龄教案教案标题:采莲曲王昌龄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和理解古代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

2. 掌握诗歌的基本韵律和修辞手法。

3.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和解读《采莲曲》的主题和意境。

2. 学习诗歌的基本韵律和修辞手法。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采莲曲》的诗歌原文。

2. 采莲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3. 诗歌分析和解读的教学材料。

4. 学生练习写作的纸和笔。

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采莲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素材引起学生对采莲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古代的诗人王昌龄吗?他的作品有哪些?展示与讲解:1. 展示《采莲曲》的诗歌原文,让学生跟读。

2. 解释诗歌中的生词和短语,确保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3. 分析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如押韵、对仗、比喻等。

理解与探究:1. 分组讨论:请学生就诗歌的主题和意境进行讨论,每组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2. 分享与展示: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理解,其他组进行补充和讨论。

创作与表达:1. 提供一些采莲相关的素材和情境,让学生进行创作。

2. 学生可以选择写一篇与采莲有关的短文、写一首与采莲有关的诗歌,或者进行绘画创作等。

3.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相互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和提出改进意见。

总结与评价:1. 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分享他们的创作心得和体会。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点评,鼓励他们的努力和创造力。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了解其他古代诗人的作品,进行比较和分析。

2. 组织学生进行采莲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采莲的乐趣和美丽的自然景色。

教学延伸:1. 在其他文学课程中,引用《采莲曲》进行相关的文学分析和比较。

2. 鼓励学生继续进行创作,写更多与自然景物相关的诗歌或散文。

教学评估:1. 学生对《采莲曲》的理解和解读是否准确和深入。

2. 学生的创作作品是否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采莲曲》教案设计

《采莲曲》教案设计

《采莲曲》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采莲曲》,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欣赏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采莲曲》的意境和韵律,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采莲曲》,使学生感受古代生活的美好,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词背景:介绍《采莲曲》的作者、时代背景以及诗词创作的背景,使学生了解诗词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2 诗词解析:对《采莲曲》进行逐句解析,讲解诗词中的意境、韵律、修辞手法等,使学生深入理解诗词内容。

2.3 诗词欣赏:通过朗读、音乐欣赏等方式,让学生感受《采莲曲》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以图片、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诗词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讲解:对《采莲曲》进行详细讲解,包括诗词背景、意境、韵律等方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

3.3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4 欣赏:组织学生朗读、音乐欣赏,让学生感受诗词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四章: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讨论、欣赏等方式,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采莲曲》相关古诗词教材。

5.2 课件:制作与《采莲曲》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5.3 图片:收集与《采莲曲》相关的图片,用于教学展示。

5.4 音乐:搜集与《采莲曲》相关的音乐,用于教学欣赏。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课堂讲解:进行《采莲曲》的详细讲解,包括诗词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诗词意境、用词技巧等。

6.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采莲曲》中的某一主题或意象进行深入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

6.3 创意写作:让学生以《采莲曲》为灵感,创作自己的诗词或故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采莲曲》教学设计-【通用,经典教学资料】

《采莲曲》教学设计-【通用,经典教学资料】
2.树立保护动物及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2.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
教学难点
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活动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提供剪辑视频资料——丰富多彩的动物,看后提问:假如有一天这些动物从地球上消失,将会怎样?
可见动物在生物圈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个问题。
推荐一本书——《寂静的春天》
板书设计:
第17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1节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1、植食性动物(如:兔、牛……)
2、肉食性动物(如:狼、狮……
3、杂食性动物(如:棕熊、鸡……)
二、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
1、食物链 如:草→兔→狐
2、食物网
3、生物的富集作用
教学反思:
四、拓展延伸
活动四:比较阅读。
1.比较阅读王昌龄的二首《采莲曲》。
2.阅读本诗和白居易《采莲曲》,思考:
(1)简析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点。
两首诗中的采莲少女都热爱劳动,辛勤劳作。王诗中少女美丽、欢乐,充满青春活力;白诗中少女羞涩、纯真,情感真挚。
(2)诗人通过塑造的采莲少女形象,各表达出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伴随游戏进展,总结什么是食物链、食物网。
结合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食物链、食物网某一环节出问题,将会怎样?指出动物在构成食物链中的重要作用,明确食物链、食物网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动物消失,都会影响到其他环节,从而使学生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学生参与游戏
学生思考回答
拓展,生物的富集作用
有时候人们并没有直接去伤害动物,但却也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举例:日本水俣病事件(请学生介绍)。造成人和动物出现此病的原因是什么呢?

北师大版八下《采莲曲》教案2篇

北师大版八下《采莲曲》教案2篇

【学习目标】1.通过诵读,感知体会诗歌的形式美与音乐美。

2.通过学习,把握诗歌意境美。

3.理解诗人在种种意象之中所蕴涵的情感与所寄托的理想。

【作者】王昌龄(698-757),字少伯,长安人。

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官汜水尉、校书郎,后贬龙标尉,世称王龙标。

安史之乱后,回到故乡,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他与诗人王之涣、高适、岑参、王维、李白等都有交往。

王昌龄以擅长七绝而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

他善于把错综复杂的事件或深挚婉曲的感情,加以提炼和集中,使绝句体制短小的特点变成优点:言少意多,更耐吟咏和思索。

他的边塞诗充满了积极昂扬的精神,乡思和送别之诗,节奏明快,而抒情风格更以诚挚深厚见长。

现存诗一百八十余首,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译文】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的存在。

【赏析】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

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荷叶罗裙一色裁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荷叶与罗裙一色,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

芙蓉向脸两边开次句的芙蓉即荷花。

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

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

小总结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

古诗采莲曲教案

古诗采莲曲教案

古诗采莲曲教案教案标题:古诗《采莲曲》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古诗《采莲曲》的基本内容和意境。

2. 学习欣赏和朗读古诗《采莲曲》。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古诗《采莲曲》的意境和情感。

2. 学习正确朗读和模仿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白板及相应的书写工具。

2. 古诗《采莲曲》的课文资料。

3. 讲解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相关素材。

4. 合适的音乐素材。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可通过音乐或相关图片导入《采莲曲》的主题和氛围,引发学生的兴趣。

Step 2:课文学习(15分钟)1. 教师朗读古诗《采莲曲》,并指导学生跟读。

2. 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讲解生词和难句。

Step 3:分析古诗结构(10分钟)1. 教师将古诗的各句分解,并讲解韵律和节奏。

2. 与学生共同分析古诗的结构特点和艺术表达手法。

Step 4:欣赏与朗读(15分钟)1. 教师播放合适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欣赏古诗《采莲曲》。

2. 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感受,朗读古诗,并进行部分单句模仿。

Step 5:讨论与鉴赏(15分钟)1. 分组讨论古诗《采莲曲》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提供指导和示范。

Step 6:表达与创作(15分钟)1. 学生小组合作,编写类似古诗《采莲曲》的小诗或小故事。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鼓励同学们互相欣赏和评价。

Step 7:总结与评价(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并和学生一起评价课堂效果和自身的学习收获。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古诗或现代诗进行欣赏和朗读。

2. 学生可利用互联网资源,了解古代采莲习俗,增加对古诗背景的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的设计,学生将有机会通过欣赏、朗读和创作古诗《采莲曲》,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学习古诗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学生也能培养对诗歌形式的敏感性和欣赏能力。

采莲曲王昌龄的教案

采莲曲王昌龄的教案

采莲曲王昌龄的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中国古代诗歌之《采莲曲》——以王昌龄为例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背景和特点;2. 分析《采莲曲》的诗歌形式、意境和主题;3. 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4. 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采莲曲》的诗歌形式和意境;2. 分析《采莲曲》的主题和艺术特点;3. 运用诗歌鉴赏方法对《采莲曲》进行解读;4. 进行小组合作,创作一首类似风格的诗歌。

教学准备:1. 《采莲曲》的诗歌原文;2. 诗歌鉴赏分析工具;3. 小组合作创作的指导材料;4.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中国古代诗歌的音乐或视频,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古代诗歌的了解和印象。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王昌龄的背景和作品,重点介绍《采莲曲》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2. 分析《采莲曲》的诗歌形式(五言绝句)、意境(描写采莲的情景)和主题(揭示人生的无常)。

三、诗歌鉴赏(20分钟)1. 分发《采莲曲》的诗歌原文给学生,让学生自行阅读。

2. 引导学生通过诗歌鉴赏方法(如押韵、对仗、形象描写等)分析《采莲曲》的艺术特点和内涵。

3.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和理解。

四、小组合作创作(2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类似的主题(如描写自然景色、表达情感等)。

2. 给予学生一定的创作指导,例如要求使用五言绝句形式,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等。

3.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一首诗歌创作。

4.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将创作的诗歌进行朗诵或演唱。

五、总结和展示(10分钟)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创作成果,并与《采莲曲》进行比较和讨论。

2. 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强调诗歌对情感表达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诗歌。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欣赏其他王昌龄的作品,并进行诗歌鉴赏和比较分析。

《采莲曲》课堂优质教案【优选9篇】

《采莲曲》课堂优质教案【优选9篇】

《采莲曲》课堂优质教案【优选9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采莲曲》课堂优质教案【优选9篇】姚贝娜的采莲曲中的歌词都是很有古风古韵的。

采莲曲教案初中赏析

采莲曲教案初中赏析

采莲曲教案初中赏析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采莲曲》的内容。

2. 分析并欣赏诗歌中的意境、形象和情感。

3. 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4. 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2. 诗歌意境和情感的感悟。

3. 修辞手法的识别和分析。

教学难点:1. 诗歌中古代文化背景的理解。

2. 修辞手法的深入分析。

教学准备:1. 教师讲解PPT。

2. 参考资料:《采莲曲》相关赏析文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古诗,如《江南春》、《春晓》等,引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对采莲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分享他们对采莲的认知和印象。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展示《采莲曲》的全文,让学生自读并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教师逐句讲解诗歌内容,解释古代文化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 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美感。

三、深入赏析(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选取自己喜欢的诗句进行赏析,分享彼此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 教师选取几组学生的赏析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创作练习(15分钟)1. 请学生尝试创作一首以“采莲”为主题的短诗,要求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

2.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创作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理解和欣赏方法。

2.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有关采莲的诗歌,如《渔歌子》等,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赏析《采莲曲》,让学生感受到了古典诗歌的美感,提高了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古代文化背景,以及运用修辞手法的巧妙之处。

同时,通过创作练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采莲曲》教学设计(精选5篇)

《采莲曲》教学设计(精选5篇)

《采莲曲》教学设计《采莲曲》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采莲曲》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采莲曲》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莲、罗、裁”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片读诗,了解古诗意思,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古诗意思,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图片和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1、猜谜:“一个小姑娘,住在水池塘,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2、揭示谜底荷花,问:荷花还叫什么?相机指导认读:芙蓉、莲3、莲花的叶子叫做什么?(引出荷叶)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词来形容荷叶呢?4、师:每到春末夏初之际,荷塘里,荷叶绿了;到了盛夏时节,荷花红了,一个个粉嫩的莲蓬露出了它们的小脑袋。

等莲蓬成熟后,采莲姑娘们就会穿着漂亮的裙子,摇着小船,来到荷塘采摘莲蓬。

那美妙的景象让唐代诗人王昌龄都陶醉了,于是他写下了著名的《采莲曲》。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5、师:就让咱们和诗人王昌龄一起,来到荷塘,欣赏采莲姑娘们采摘莲蓬时的美景吧!二、初读古诗1、请大家把书翻到120页,自由地把古诗朗读两遍,注意把字音读准,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生字。

读对了,夸夸他,读错了,帮帮他。

3、认读生字:罗、裁4、认识多音字:觉5、谁能把整首诗读给大家听?其他的同学认真听,听听他的字音读准了吗?句子读通顺了吗?(指名读,生评价)6、其实,读古诗不仅要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还要把古诗的节奏读出来。

(师范读)谁能像老师这样读一读?(指名读,评价)三、品读古诗(一)学习一二行古诗1、自己把一、二行诗好好地读一读,边读边想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2、指名读第一行诗,相机解释罗裙。

采莲曲二首(其二)(王昌龄) 优秀教案

采莲曲二首(其二)(王昌龄) 优秀教案

采莲曲二首(其二)【教学目标】1.了解主旨及艺术手法。

2.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

3.初步掌握鉴赏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阅读分析和对历史背景的了解,理解思想感情。

2.难点:通过对一般特征的把握初步掌握鉴赏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诗文原文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二、作者简介王昌龄(六九八-约七五七),字少伯,长安人。

开元十五年(七二七)进士,官汜水尉、校书郎,后贬龙标尉,世称王龙标。

安史之乱后,回到故乡,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他与诗人王之涣、高适、岑参、王维、李白等都有交往。

王昌龄以擅长七绝而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

他善于把错综复杂的事件或深挚婉曲的感情,加以提炼和集中,使绝句体制短小的特点变成优点:言少意多,更耐吟咏和思索。

他的边塞诗充满了积极昂扬的精神,乡思和送别之诗,节奏明快,而抒情风格更以诚挚深厚见长。

现存诗一百八十余首,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三、译文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四、赏析这首诗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画,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

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采莲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采莲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采莲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采莲曲》教案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歌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通过反复诵读诗歌,体味古诗的节奏、韵律和意境,体会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学习过程:一、明确目标(自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方向,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二、课前热身(充分利用提前学习学案的时间,对课文进行预习,感知。

)(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圈划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并摘录到书上)王昌龄(698-757),字少伯,长安人。

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官汜水尉、校书郎,后贬龙标尉,世称王龙标。

安史之乱后,回到故乡,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他与诗人王之涣、高适、岑参、王维、李白等都有交往。

王昌龄以擅长七绝而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

他善于把错综复杂的事件或深挚婉曲的感情,加以提炼和集中,使绝句体制短小的特点变成优点:言少意多,更耐吟咏和思索。

他的边塞诗充满了积极昂扬的精神,乡思和送别之诗,节奏明快,而抒情风格更以诚挚深厚见长。

现存诗一百八十余首,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标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

(通过查工具书解决并掌握)2、理解诗意,感情朗读。

(根据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大意)三、课堂探究(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体会诗歌的意境。

(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参加吧!)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展示讲解(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抓住机会,亮出风采!)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在黑板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提示总结: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

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采莲曲初中教案

采莲曲初中教案

采莲曲初中教案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采莲曲》;(2)了解诗人王昌龄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分析并欣赏《采莲曲》中的意境和韵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2)运用想象和联想,体会诗文中的画面美;(3)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表达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体会劳动生活的喜悦;(2)培养热爱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3)提高对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采莲曲》;(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文意境;(3)分析诗文韵律特点。

2. 教学难点:(1)诗文中的生僻字词理解;(2)体会诗文中的画面美;(3)运用朗读、默写等方式,表达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江南水乡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美景;(2)邀请学生分享关于江南水乡的诗词歌谣;(3)简介诗人王昌龄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采莲曲》,圈出生僻字词;(2)同桌互相讨论,解决生僻字词;(3)教师讲解生僻字词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文内容,分析诗文意境;(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3)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诗文中的画面美。

4. 朗读感悟(1)学生齐读《采莲曲》,感受韵律美;(2)邀请学生朗读,表达自己对诗文的理解;(3)教师指导朗读,提高朗读水平。

5. 背诵巩固(1)学生自主背诵《采莲曲》;(2)教师检查背诵情况,及时纠正错误;(3)全班齐背,增强气势。

6. 拓展延伸(1)学生创作以江南水乡为题材的诗歌;(2)分享自己的创作,互相欣赏、学习;(3)教师点评,给予鼓励。

7. 总结课堂(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2)强调诗文中的美景和美好情感;(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美好事物,提高审美情趣。

采莲曲教案

采莲曲教案

诗词三首其一采莲曲课前预习1.自学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诗意;2.完成助学预习积累有关内容。

相关课程标准1.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2.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其所表达的感情。

2.通过合作探究式学习,把握诗的意境。

3. 学习王诗映衬的描写手法。

评价任务1. 理解内容,体会其所表达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把握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莲”是高洁的象征,古代描写莲的诗词甚多,大家能背诵几句吗?描写采莲生活的诗歌很早就出现了,汉乐府中就有《采莲曲》、《江南可采莲》等,南北朝也出现了不少写采莲生活的名作,到了唐代,写采莲更是成为一种时尚,很多名家都写过这类诗歌。

今天我们就学习其中的一首。

(板书《采莲曲》王昌龄)二、预习展示(师择机纠正补充板书并课件展示)作者介绍:王昌龄(698-757),字少伯,长安人。

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官汜水尉、校书郎,后贬龙标尉,世称王龙标。

安史之乱后,回到故乡,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他与诗人王之涣、高适、岑参、王维、李白等都有交往。

王昌龄以擅长七绝而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

他善于把错综复杂的事件或深挚婉曲的感情,加以提炼和集中,使绝句体制短小的特点变成优点:言少意多,更耐吟咏和思索。

他的边塞诗充满了积极昂扬的精神,乡思和送别之诗,节奏明快,而抒情风格更以诚挚深厚见长。

现存诗一百八十余首,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自学展示:1.采莲曲:乐府旧题,《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描写江南水乡风光,采莲妇女的生活。

2.罗: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罗裙:丝绸制作的裙子。

3. 一色:同一种颜色;裁:裁剪缝制。

4.芙蓉:荷花。

5.向脸:对着脸。

6.乱入:杂入,混入。

7.闻歌:听到采莲女的歌声。

三、感知、初探全文结合注释理解诗意:(以组为单位,组内合作交流,班级交流展示。

采莲曲北师大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采莲曲北师大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采莲曲北师大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采莲曲》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七言绝句。

这首描画诗描绘了一幅美妙的采莲图,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赞美席草女天真烂漫、朝气蓬勃的性格。

以下是整理的采莲曲北师大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先进经验与参考!《采莲曲》教案【学习目标】1.通过诵读,感知体会诗歌的形式美与音乐美。

2.通过学习,把握诗歌意境美。

3.理解诗人在种种意象中其所蕴涵的情感与所寄托的理想。

【作者】王昌龄(698-757),字少伯,长安人。

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官汜水尉、校书郎,后贬龙标尉,世称王龙标。

安史之乱后,回到故乡,为刺史闾丘晓所杀掉。

他与诗人王之涣、高适、岑参、王维、李白等都有交往。

王昌龄以多才多艺七绝而曹元忠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

他恐怖事件善于把错综复杂的恶性事件或深挚婉曲的感情,加以提炼和集中,而使绝句体制短小的特点变成优点:言少意多,更耐吟咏和思索。

他的边塞诗充满了积极充满著昂扬的精神,乡思和送别之诗,节奏明快,而抒情风格韦祖兹当更以诚挚深厚见长。

现存诗一百八十余首,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译文】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的存在。

【赏析】如果把这首诗说成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中心是席草少女们。

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而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颇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荷叶罗裙一色裁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平常的比喻;而这里写到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荷叶与罗裙一色,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阿吕迪。

芙蓉向脸两边开次句的海棠即荷花。

说少女的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可口。

采莲曲 优秀教案

采莲曲 优秀教案

采莲曲【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自学诗句理解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诗歌大意。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一系列语言训练,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1.正确认识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3.体会杨万里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热爱的情感,感受诗人清新、明快的诗风。

4.体会古诗独特的文化现象和语言魅力,激发学生热爱古诗的情感【教学方法】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与不同诗比较,感受诗人清新自然的诗风,感悟杨万里高洁的人品。

引导学生领略诗的意境,体会诗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学习《采莲曲》(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1.同学们大家上学已经两年了,在这两年里,大家学习了许多的古诗,谁来给大家吟诵一番。

2.今天怎么再来学习一首。

你们看!(见课本荷花图)你们看到了些什么呀?(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教师补充荷花又被称为芙蓉(板书芙蓉)3.这么多碧绿碧绿的荷叶,和娇艳的芙蓉显得是多么的美啊!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首与这有关的诗:由唐代诗人王昌龄所写的《采莲曲》(二)走进作者王昌龄——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有“诗家天子”之称。

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

官至秘书省校书郎,代表作有《出塞》、《芙蓉楼送辛渐》等。

同名的还有原湖北省天门师范教务主任王昌龄。

(三)走进文本1.谁来给咱们把诗题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

2.同桌互读,相互指正读音。

3.学生自由读整首诗。

4.指名读,全班评。

全班齐读。

思考1.这首诗的文学体裁是。

2.诗的前两句作者采用了写法。

3.者把荷叶与相比较,和相比较,色彩一致,人与莲合在一起,写出了莲的美丽。

4.诗的后两句,写采莲的船只进入荷塘里,在一起,分辨不出哪是花,哪是人,直到人们唱起采莲曲,才发觉有人来了。

这是采用了写法。

思考二:如何理解“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5.学生再次齐诵全诗,注意字词的写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昌龄采莲曲教案
王昌龄采莲曲教案
王昌龄采莲曲这首诗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描写荷塘采莲的课件,配乐录音带,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

教学过程:
一、“猜莲花”,感知古诗大意
1、猜谜引趣。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个谜语吧!“一个小姑娘,住在水池塘。

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请打一植物名。

学生猜。

师:对,是荷花。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采莲曲》是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大诗人王昌龄写的。

(齐读诗题)他生前就负盛名,你们想读好这首诗吗?那就跟我一起来欣赏下面的一幅美景吧!(课件出示诗人图像并配上古乐)
2、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美丽的荷塘,一群少女划着船从远处悠然而来。

)
引导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荷叶、荷花、少女、船)
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景色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

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3)引导想象。

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录音配乐朗读,仔细地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看你的脑海中能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

指名说想象到了些什么。

二、“读莲花”,感悟古诗韵律
1.听录音感知。

每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照它的节拍读才能理解得好。

你们想知道这首诗的节拍吗?请认真听录音朗读体会。

2、自由练读。

听了录音,你感悟出它的节拍了吗?请自己练读。

学生自由读诗。

3、指名读。

谁能有节奏地读给大家听?
4、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生字:裁。

指名读全诗,教师正音。

5、小组读。

你们都读得这么带劲呀!那请你读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读得好,大家夸夸他;读得不够好,大家帮帮他。

6、全班齐读。

三、“说莲花’,再现古诗意境
1.指导第1、第2句。

(1)指名读诗的第1、第2句。

师配乐叙述:一群采莲的少女,她们的绿罗裙融人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

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像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

(3)引导练读。

这么美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
声音要轻柔、甜美、速度稍慢)
(4)学生自由练读。

(5)指名读。

(6)男女生比赛读。

2、指导朗读第
3、第4句。

(1)看课件。

师配乐叙述:人荷相杂使人难以分清,歌声由池中传来。

才知道她们穿行在荷花丛中采莲呢!
(2)角色体验。

人与自然是多么的和谐、恬静啊,如果你是诗人王昌龄,此时你会怎样来吟诵“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呢?
(3)指名反复读。

引导学生读出欣喜的语气。

(4)邀请自己的`小伙伴读诗。

(5)全班朗读。

3、有感情地朗读整首古诗。

四、“诵莲花’,领悟古诗情趣
1.教师激情叙述。

瞧,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人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

此时此刻,难道你不想吟诗助兴吗?
2、指名背。

老师给你们配上古筝曲《出水莲》,谁来和着音乐背诵这首诗?
3、同座背。

给你的同座背诵一下,和他一起分享你的体会。

4、集体背。

还有谁想试试?有兴趣的同学站起来背诵,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

(全班大部分同学会站起来集体背诵)
五、“咏莲花”,吸取古诗精粹
补充诗供学生选择自读。

拓展练读:同学们学得很好。

古代许多咏莲的作品都脍炙人口。

老师从其他地方选编了几首印发给你们,可以自由选读。

(全班同学可自读、可同座读、可几个人讨论。

)
板书设计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设计理念:
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学过程本质所决定的,学是内因,教是外内,教只有通过学才能起作用。

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觉地投身于学习中,才能保证落实主体地位。

因此,我在设计上注意时间上给予保证,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掌握学习方法,平等地对待学生。

创设情境,以读为本。

面向全体,着眼发展。

教学目标:
1、会认“裁”这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结合看图、读诗,了解诗文大意,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