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0e4f77d128ea81c758f578d5.png)
名词解释: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的开始。
)1、全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2、总报告: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3、中心议题:文艺队伍的团结与发展广泛的统一战线4、意义:①实现了解放区和国统区两支队伍的大会师;②总结了五四以来文艺工作的成绩与经验,确定了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③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④成立了以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艺界的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朦胧诗:是指成长于“文革”时期,备受生活的冷落与嘲弄的青年诗人创作的诗歌。
他们多强调主体的真实,追求象征和意象化,蕴含着伤感情调和反叛精神。
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
朦胧诗的特点:1、在内容上,注重自我表现。
2、在艺术上,追求意象化。
伤痕小说:指的是1977年开始出现的以“文革”时期社会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其主旨在于展示极左思潮对同一时期的中国人身心所造成的摧残。
这一小说现象因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命名,刘心武的《班主任》则是这一小说现象的开山之作。
伤痕小说开启了现实主义复归的潮流。
反思小说:指的是1979年开始出现的对中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文革”结束20年间的社会历史进程进行回顾和反省的小说。
反思小说是伤痕小说的延续和深化。
它不仅展示了极左思潮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巨大危害,而且努力探讨极左思潮得以实行的社会历史根源。
如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的《布礼》、《蝴蝶》、张贤亮的《绿化树》、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和古华的长篇小说《芙蓉镇》、李国文的长篇小说《冬天里的春天》等。
先锋小说:指的是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马原、洪峰、格非、余华、苏童等人的作品(271—290页)。
如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虚构》,洪峰的《极地之侧》,格非的《迷舟》、《褐色鸟群》,余华的《现实一种》,苏童的《罂粟之家》等。
当代文学 名词解释
![当代文学 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5c9b13aed630b1c59eeb53f.png)
4、广州会议:1962年3月,中国戏剧家协会在广州召开了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周恩来、陈毅发表讲话。周恩来于3月2日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他们在报告中对中国的知识分子在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进步和所做出的贡献作了很高的评价。对曾经受到错做出了新的评价。
10、朦胧诗:崛起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是新时期初期出现的现代诗潮,其名来源于一篇诗评《令人气闷的“朦胧”》诗歌既有主题或内容上的思考,也有手法上如现代诗艺如象征手法的运用,代表诗人有北岛,顾城。舒婷等。
11、潜在写作,是指1949—1976年间不能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的写作活动。
12、白洋淀诗群是指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一批由北京到河北水乡白洋淀插队的知青构成的诗歌创作群体。
3、先锋小说:中国文坛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小说创作流派。主要代表作家有马原、残雪、苏童、格非、余华、叶兆言、孙甘露、洪峰、北村等人。具有两大鲜明特点:(1)话语的叛逆性,即对权威叙事的颠覆与反抗。(2)形式的前卫性,即大胆尝试最新的文体试验。
5、现实主义深化:邵荃麟提出“写中间人物”和“现实主义深化”论。“如何表现内部矛盾的复杂性,看出思想意识改造的长期性、艰苦性、复杂性;更深地去认识、了解、分析、概括生活中的复杂斗争,更正确地去反映人民内部矛盾,是我们作家的新的任务。”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be61947cf84b9d529ea7a0e.png)
1、共名与无名(陈思和)共名,时代有重大主题,知识分子有一元化的政治社会理想,个性的独创性被时代主题掩盖,文学创作表现为宏达叙事。
无名,时代进入开放、多元时期,出现了无潮、无定向现象,表现出多元的价取向,作家的叙事立场从共同社会理想转向个人化的叙事立场,多元化格局在不自觉中逐渐形成。
2、农村小说题材写作动机,文学为革命全局服务,要求把人民大众作为描写、歌颂和宣传的对象。
文学的主要基调,歌颂性、乐观性、前瞻性。
文学的表现手法,吸取民间文艺因素和样式,通俗易懂的形式,具有民族化和大众化审美风格。
作家队伍,从战争实践中直接培养工农出身的知识分子和文艺干部,使作家队伍的结构发生有利于工农兵文艺服务的变化。
代,赵树理《三里湾》周立波《山乡巨变》柳青《创业史》浩然《艳阳天》3、“山药蛋派”“山西派”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包括马烽、西戎、孙谦、李束为、胡正、韩文洲等作家所组成的山西作家群,其小说多以山西农村为背景,反映农村社会变迁及矛盾斗争,在创作手法上基本上采用现实主义的方法,重视描写具有本来面貌的生活,重视故事叙述的完整性、语言的通俗性和地方民族特色。
主阵地,《火花》。
代,《小二黑结婚》《三里湾》4、《创业史》(柳青)一部探索中国农民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的长篇小说。
作者以强烈的历史意识和真诚的阶级意识,通过描写梁家两代人不同的创业道路及其结局,概括了中国农民的生活历程,反映了他们要求改变苦难命运的强烈愿望,指出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共同富裕的集体化道路,农民才能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创业史。
5、革命历史题材作家们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观点来反映中国现代战争史,向读者宣传、普及有关政权从形成到建立的历史知识,通过战争的胜利来歌颂党的胜利,来表现历史的本质的发展,是文艺界官员对未来中国文学创作走向的设计。
“革命历史小说”指的是“在既定的意识形态的规限内,讲述既定的历史题材,以达成既定的意识形态的目的”的一类作品。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2422e1a2af90242a895e581.png)
十七年戏剧:▲戏剧分类:话剧(独幕剧、多幕剧)、歌剧(西方歌剧、民族歌剧)、戏曲(国剧、地方戏)▲戏剧特点:直观性、虚拟性、假定性、逼真性。
▲话剧:指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到中国,属西方“舶来品”。
▲戏曲: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的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梅兰芳体系:近二百年来优秀地方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京剧构成的重要的戏剧体系,与德国布莱希特体系、苏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合称世界戏剧三大表演体系。
▲社会主义教育剧:1962年后充分发挥戏剧的教化功能,着眼于思想教化乃至政治教育。
丛深《千万不要忘记》(原名《祝你健康》)、陈耘《年青的一代》、沈西蒙和吕兴臣《霓虹灯下的哨兵》、张仲明《青松岭》等。
▲传统戏:客观上属于古典戏剧范畴;现在而言是经过多年流传,在内容与形式上表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至今仍然受到人们的欢迎,在当代又得到重新整理、改编、加工的剧目。
▲现代戏:是中国现代戏曲的通称。
是利用传统戏曲的艺术形式,以现代艺术观念创作、演出,反映现代人生活的戏曲,是对传统戏剧进行全新的艺术改造,在内容上是现代的、全新的。
▲新编历史剧:今人以当代的生活观念,观照古代人生活内容,以当代观念解读古代题材,同时利用传统戏曲的艺术形式,来进行创作演出的剧目。
目的:“古为今用”,重新焕发艺术光辉,为今人所用;“以古鉴今”,对现实生活有所映射但还是要看具体内容来具体分析。
问题:过于美化历史人物。
▲歌剧: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
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歌剧概念。
文革时期:▲“三突出”创作原则: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八个“样板戏”: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地下文学(潜在写作):与当时为政治服务的主流文学相背离,具有民间化、个人化的特点。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61f63d151e79b89680226b7.png)
1、伤痕文学:自1977年始,一大批反映十年动乱给人们心灵带来创伤的小说相继问世,这些小说沉痛地揭露出十年动乱给我们民族带来的灾难,带给人的悲惨遭遇和内心创伤,深刻地提出了一系列与千百万群众命运休戚相关的社会问题,并引导人们去思考悲剧的原因。
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是伤痕文学开先河之作。
伤痕文学意义在于对文革的整体否定,但作为刚刚摆脱文革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伤痕文学也就十分的局限,那就是作品内涵不深,表现技法也比较幼稚。
2、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文学现象,因表现出对于社会历史痛定思痛的反思特点而得名。
其把揭露与批判的文学承担前溯至五十年代甚至更前,具有较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
但理想主义的理性色彩,使反思文学失去了“伤痕文学”刻骨铭心的忏悔与绝望,在某种程度上回避了揭露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性实质。
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的《布礼》、《蝴蝶》,方之的《内奸》等。
3、“寻根小说”:80年代中期由一部分青年作家有意识地发起和自觉推动的一股创作潮流,其直接的动因是因为前一阶段以反映改革为主的中短篇小说创作,由于在艺术上面临着诸多难以处理的现实问题和改革本身的发展艰难曲折、复杂多变,迫使作家由现实问题转向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希望在一个更深的层次上寻找现实问题的答案、吸取现实变革的精神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对“寻根”作家的影响极为深远。
因此,以“寻根”为宗旨的小说创作,就意味着当代文学开始了一个对于民族的历史文化的重新发现和重新铸造的艺术追求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以寻根为宗旨的小说创作,从根本上改变了当代小说长期以来从社会政治的角度观照现实的艺术视角,使追求小说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从此以后成了小说创作主要的艺术旨趣。
这种追求同时也扩大了当代小说艺术表现的空间,对小说艺术革新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4、xx文学:于1985年勃然兴起,是对自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之美学质地的一次整体性超越,是一次质的飞跃。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58dcd3710661ed9ad51f3a0.png)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一、填空1、五六十年代大跃进民歌提倡“两结合”的创作方法,即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2、山西的作家流派被称为山药蛋派,主要人物有赵树理、马烽、西戎。
3、伤痕小说得名于卢新华发表在《人民文学》的小说《伤痕》,而伤痕小说潮流的开山之作则是刘心武创作的《班主任》,小说通过宋宝琪和谢惠敏这两个畸形儿形象的塑造,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4、陆文婷、李双双、林道静这三个女性形象分别出自小说《人到中年》、《李双双小传》、《青春之歌》,这些小说的作者分别是谌容、李准、杨沫。
5、王朔是当代文学新时期商业写作第一人,其作品有《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顽主》、《看上去很美》。
6、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随想录》专栏,共发表了150篇作品。
7、“三个崛起”是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
8、叶辛展现知青命运的三部曲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风凛冽》、《蹉跎岁月》。
9、高行健的戏剧《野人》是一部多声部现代诗剧。
10、张洁的大雁系列散文包括《挖荠菜》、《拣麦穗》、《盯梢》等。
11、十七年反映农村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有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等。
12、雷抒雁的《小草在唱歌》是为了纪念和歌颂敢于坚持真理、不屈服于“四人帮”压力,被残害的革命烈士张志新所作。
13、邓友梅是“京味小说”的代表作家.《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高粱酒》、《狗道》、《高粱殡》、《狗皮》。
在北平召开,产生了全国性的文艺机构和文艺组织文联。
(2在北京召开。
(3)建国初期,文艺界开展了一系列思想批判运动,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主义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①电影《武训传》的导演是孙瑜,主演是赵丹。
②《红楼梦研究》的作者是俞平伯,修改后重新出版《红楼梦简论》,对此首先提出批判的是山东大学的李希凡,字蓝翎。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f33fc3ade80d4d8d15a4f9e.png)
新民歌运动,1958,是本时期出现的较为复杂的文艺现象,这场运动始于群众自发,但后来转化成为有组织、有领导的“全民运动”。
实际上配合与反映了当时忽略客观现实规律的“共产风”和“浮夸风”,绝大多数作品粗制滥造,没有艺术感。
在民歌运动的同时,理论上开始了长达两年的关于新诗发展道路的讨论,毛泽东提出:“在民歌和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发展新诗”作为前提和结论,提出要“开一代诗风”。
政治抒情诗:提出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1、重大的政治命题,强烈的时代精神。
要求诗人服膺政治斗争的需要,诗歌的主题通常是普遍的政治主题,诗歌的抒情主人公是阶级、人民的代言人“大我”。
贺敬之《骑在时代的马背上放身歌唱》;2.高昂的格调和战斗的主旋律。
重视能直接产生情感效应的节奏和音韵,使作品适合朗读,强调其斗争性和宣传鼓动。
严阵《竹矛》、郭沫若《十年颂歌》;3.热情奔放的语言。
(重视情感效应。
)生活抒情诗:20世纪50年代初对当代诗坛产生广泛影响的具有写实主义的诗体。
主要追求如何对生活场景与事件的具体描摹上,表现新的生活风貌和诗人的精神境界。
他们的抒情诗中增加了“写实”的叙事因素,往往带有单纯的情节。
以闻捷、李瑛、李季为代表,如闻捷的《天山牧歌》,反映新疆哈萨克、维吾尔、蒙古民族解放后的新生活面貌的激情赞歌。
长篇叙事诗: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诗坛从颂歌到战歌的变化使得抒情诗便显得领域日渐狭隘,逐渐形成了一种难以突破的模式。
在解放区叙事诗创作成功的一批诗人的“史诗情节”将他们重新带入叙事诗创作。
希望告别浮躁,写出内涵深广的诗歌。
这些长篇叙事诗大多从不同侧面描绘了中国近半个世纪历史的风云变幻,塑造了不少具有史诗性特征的英雄形象。
产生较大影响的有李季《杨高传》,闻捷《复仇的火焰》,郭小川《将军三部曲》新散曲体:句式多采用轻捷明快的短句,体式上融合民歌和自由体的形式,以参差的长短句配合整齐中寓有变化的韵律,从而节奏明快、音律优美、活泼而和谐的诗体形式。
中国当代文学的定义
![中国当代文学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71bd9bd1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0.png)
中国当代文学的定义中国当代文学是指20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地区创作的文学作品。
它代表了当代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
中国当代文学的定义包括内容、形式和风格等多个方面。
中国当代文学的内容广泛而丰富。
它不仅涵盖了各个社会阶层的生活经历和命运,还关注社会变革、人性困境、历史记忆等重要议题。
例如,以人民为中心的作品展现了普通人的生活和奋斗,体现了人民的真实感受和命运抉择。
同时,中国当代文学也关注了少数群体、社会边缘人士和弱势群体的命运,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批判。
这些作品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展现了中国人民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思考和探索。
中国当代文学的形式多样。
它不仅包括了传统的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等文学形式,还涌现出了新的文学形态,如网络文学、微型小说、实验性文学等。
这些新兴的文学形式在形式上更加灵活多样,更能迎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
与传统文学相比,中国当代文学的形式更加开放和多元,给予了作家更多的创作空间和表达方式。
中国当代文学的风格独特而多样。
它既有批判现实的现实主义文学,也有追求个体自由和内心探索的后现代文学。
同时,中国当代文学也融入了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学的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例如,一些作家在作品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考和审美意识,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些不同的风格和流派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多样性和繁荣。
中国当代文学是中国大陆地区创作的20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它丰富多样的内容、形式和风格,代表了当代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方方面面。
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学的繁荣和多样性,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当代文学在推动文化交流、传播中国价值观和增进人们的文化认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874698e19b89680203d825e0.png)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马原:马原是中国当代“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作家,马原的小说采用“元叙事”的手法,带来所谓的“裸露的叙述”。
另一特点是所叙述的故事不追求事件的逻辑联系,也没有情感和情绪的联系,他把故事结构分解重组,时空关系不断跳跃,背景氛围有意抽空,造成阅读的陌生化,显示着小说观念的根本变化。
其著名的“叙述圈套”开创了中国小说界“以形式为内容”的风气,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
著有《冈底斯的诱惑》、《西海的无帆船》、《虚构》等。
韩少功:韩少功是1985年倡导“寻根文学”的主将,发表《文学的根》,提出“寻根”的口号,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了这一主张。
比较著名的有《爸爸爸》、《女女女》等,表现了向民族历史文化深层汲取力量的趋向,饱含深逢的哲学意蕴,在文坛产生很大影响。
他提出“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
执笔含有大量史料的传记《任弼时》(与甘征文合作)。
199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引起各方争论。
寻根文学:寻根文学,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寻根文学是一次文学寻找自我的思潮,其特点一是寻找民族文化、民族文学的自我。
从政治生活转向对文化的关注,受到拉美文学爆炸的启发,寻根文学”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上无疑起了一定的推动。
作用代表作家:阿城韩少功郑义知青小说:知青小说是指描写知青生活的小说作品。
或描写知青生活的苦难,揭露文革非常历史岁月的真实面目,凭吊流逝的青春岁月,或表达“青春无悔”的理想情怀等。
知青出身的作家们对知青生活的缅怀、对农民问题的独到探讨、对人生真谛的求索,使知青小说成为新时期小说中凝重而奇特的组成部分。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adb3cfc770bf78a64295403.png)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1.“样板戏”又称作“革命现代京剧”。
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极其特殊的称谓和现象。
产生于六十年代,流行于文革时期。
它是对传统京剧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和改革,由于江青的参与,样板戏过多地与“阶级斗争”的政治现实相联系,形成“三突出”、“三结合”等一系列模式化的文学观念,给文革期间的创作造成恶劣的影响。
习惯上将京剧现代戏《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并称“八个样板戏”。
2.第一次文代会: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即第一次文代会于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召开。
来自解放区和前国统区的文艺工作者约八百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央作报告,周扬和矛盾分别代表两个地区作文艺运动经验的报告;会议确定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新中国文艺的总方针。
选举成立全国性的文艺组织—文联和领导机构。
第一次文代会标志着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和新政权领导下的文艺阵营的建立。
开始了当代文学的“一体化”的进程,并确立了各种文学力量在“当代文学”中的资格和地位。
3.双百方针:在1956年5月召开的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公开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指“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代表中央对这一方针做了权威性的阐释:“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判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双百方针的提出,活跃了当时的文艺创作,开创了文艺理论批评与研究的新局面。
4.政治抒情诗:一般情况下,那些在题材上或视角上被政治化的诗歌被称为政治抒情诗。
在政治抒情诗中,“诗人”会以阶级(或人民)的代言者的身份出现,来表达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社会思潮的评说和情感反应。
在诗体形态上,表现为强烈的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的结合。
当代文学(上)(1949—1979)汇总
![当代文学(上)(1949—1979)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c0aa5a50912a2161579290c.png)
• 2、“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在具体内容上各有不 同。
• 1)表现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游击战争的有: • 孙犁《风云初记》、刘知侠《铁道游击队》、冯
德英《苦菜花》、冯至《敌后武工队》、李英儒 《野火春风斗古城》
• 2)表现20-30年代革命斗争的有: • 长篇:高云览《小城春秋》、杨沫《青春之歌》、
欧阳山《三家巷》、梁斌《红旗谱》 • 短篇:孙犁《山地回忆》、王愿坚《党费》、
第四讲 当代文学(上)(1949-1979)
• 习惯上,人们把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称为“当 代文学”。按其发展脉络,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三 个阶段,即:1949年到1966年之间的“十七年” 文学;196பைடு நூலகம்年到1976年之间的“文革”文学; 1976年以后的“新时期”文学
• 为表述方便,本书将“当代文学”切分为两个 相对完整的阶段,即从1949年7月第一次全国文代 会召开到1979年10月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召开前夕 为第一阶段,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之后的新时期文 学为第二个阶段。
• 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刘绍棠《田野落霞》、 邓友梅《在悬崖上》、宗璞《红豆》、陆文夫《小巷 深处》等
• 6)60年代初期的历史小说
三、50-60年代的诗歌创作
• 由于共同的社会背景,50-60年代的诗歌面临 与小说、戏剧大体相同的处境。同时,诗歌发展 状况也有着自己的特点。总的来说,50-60年代的 诗歌创作界较为明显的现象和发展脉络表现在以 下诸方面。
花齐放、百家争鸣”,旨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在人民内部提倡和鼓励各种不同意见的发表与争 论,发扬学术民主与艺术民主,繁荣发展社会主 义科学文化事业。 • 文艺界在1956年下半年到1957年上半年一度出 现思想解放、创作繁荣的局面。
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2f4cee3db90d6c85ec3ac66f.png)
新桥会议: 1961年6月,中宣部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文化部同时召开故事片创作会议,与会的当内领导和文艺理论家讨论了当时文艺创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分别审议了“文艺十条”和“电影工作意见”,因为都在北京新侨饭店举行,所以称新侨会议。
广州会议:中国戏剧家协会于1962年3月在广州召开的“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
会议对当时戏剧创作的不正之风进行了批评,给予作家选择题材的自由和创作风格的自由、探讨艺术问题的自由。
大连会议:中国作协于1962年8月在大连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
会议继承了“新侨会议”、“广州会议”的精神,目的在于纠正农村题材创作上的浮夸思想和人物形象的单一化。
天安门诗歌运动的意义:1、民众对政治的积极参与改写了被动参与的历史。
它又一次显示了来自民间力量的不容忽视,显示了一个民族追求民主、反对专制意识的再次觉醒。
2、它从根本上否定了一体化的精神统治,使流行的意识形态丧失了影响力、支配力和权威性,为建立新的社会契约关系奠定了民众基础。
3、天安门诗歌运动第一次以反叛的姿态抒发了人们真实的情绪,这一艺术情感的转型也深刻地影响了新时期文学的改革和发展。
伤痕文学:是指“文革”结束后产生的,旨在控诉十年内乱给人民和国家造成沉重伤痛的文学作品。
它无情地揭露了十年来一体化精神统治造成的社会问题,极力伸张人道精神,努力恢复人在文学作品中的主体地位。
是新时期的文学中最行出现的创作潮流。
对伤痕文学的基本认识:1、以审判历史揭露问题为内容2、作品对日常生活的正面书写3、对思想传统的继承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文学人文情怀。
反思文学:是略晚于“伤痕文学”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
它是伤痕文学在社会内容上的扩展和深化。
它把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道路的曲折过程联系起来,深刻揭示了建国以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基本内容和特点:1、以深邃的历史意识、批判精神和使命感来对历史进行反思与评价。
2、无畏的批判勇气和深沉的忧患意识,表现出新时期文学主体意识的觉醒。
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3a7d9a1eb91a37f0115c6b.png)
2011—01-07 23:32《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现代诗社成立于1956年1月,领袖人物是()。
A.余光中B.纪弦C.郑愁予D.洛夫2.奠定金庸武侠小说大宗师地位的小说是()。
A.《倚天屠龙记》B.《天龙八部》C.《书剑恩仇录》D.《射雕英雄传》3.在“文化寻根”的浪潮中,阿城的名篇是()。
A.《烟壶》B.《美食家》C.《棋王》D.《黑骏马》4.1984年,马原发表了一篇标志着先锋小说形式实验开端的小说(). A.《冈底斯的诱惑》B.《虚构》C.《拉萨河的女神》D.《西海无帆船》5.张洁的关于女性身体和心灵的史诗是写于20世纪末的长卷小说(). A.《方舟》B.《爱,是不能忘记的》C.《无字》D.《祖母绿》6.2008年在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四部获奖作品中,只有一部作品不是以乡村的现状和历史为主题的,这部作品是()。
A.麦家的《暗算》B.周大新的《湖光山色》C.贾平凹的《秦腔》D.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7.20世纪50年代中期大胆突破“禁区"的诗歌主要有流沙河的()等。
A.《望星空》B.《养花人的梦》C.《草木篇》D.《迟开的玫瑰》8.高行健与刘会远合作实验话剧是().A.《绝对信号》B.《车站》C.《现代折子戏》D.《野人》9.李云龙的形象出自长篇小说()。
A.《英雄无语》B.《亮剑》C.《历史的天空》D.《激情燃烧的岁月》10.《创业史》中“中间人物"的代表是().A.“糊涂涂”B.梁三老汉C.“亭面糊”D.陈先晋二,多项选择题31.20世纪50年代优秀的女作家主要有()等。
A.宗璞B.茹志鹃C.杨沫D.王安忆32.方方小说的主要作品有()等.A.《风景》B.《祖父在父亲心中》C.《手机》D.《乌泥湖年谱》33.余秋雨的散文集主要有()等。
A.《文化苦旅》B.《风雨天一阁》C.《山居笔记》D.《文明的碎片》34.“新派武侠小说"的武侠三大家为()。
当代文学现状
![当代文学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5b605cf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02.png)
当代文学现状当代文学是指当前时期内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它是一种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现实的文化表达形式。
当代文学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风格,但总体上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一、多元化的题材和风格当代文学作品的题材和风格越来越多样化,涵盖了生活、历史、政治、社会、人性等方方面面。
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文学流派和形式,如网络小说、微型小说、实验小说等。
这些新兴的文学形式给读者带来了更为丰富多彩的阅读体验。
二、个性化的创作风格随着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当代作家们开始更加注重自我表达和独立思考。
他们通过个性化的创作风格来展示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文学才华。
这种个性化创作风格不仅在小说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诗歌、散文等领域也有所体现。
三、关注社会问题当代文学对社会问题有着极大关注,反映了社会的多元化和复杂性。
作家们通过文学的形式,探索社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如贫富差距、性别歧视、环境污染等。
这些文学作品不仅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还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讨论。
四、跨文化交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当代文学也开始呈现出跨文化交流的趋势。
作家们通过对外翻译、参加国际文学节等方式,将自己的作品推向世界舞台。
这种跨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了解,也丰富了当代文学的内涵和外延。
综上所述,当代文学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关注社会问题和跨文化交流等特点。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现实的重要表达方式。
随着社会变革和技术进步的不断推进,当代文学也将继续发展壮大,并为读者带来更多精彩纷呈的阅读体验。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cc6fcced15abe23482f4d59.png)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大二上一、填空1、五六十年代大跃进民歌提倡“两结合”的创作方法,即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2、山西的作家流派被称为山药蛋派,主要人物有赵树理、马烽、西戎。
3、伤痕小说得名于卢新华发表在《人民文学》的小说《伤痕》,而伤痕小说潮流的开山之作则是刘心武创作的《班主任》,小说通过宋宝琪和谢惠敏这两个畸形儿形象的塑造,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4、陆文婷、李双双、林道静这三个女性形象分别出自小说《人到中年》、《李双双小传》、《青春之歌》,这些小说的作者分别是谌容、李准、杨沫。
5、王朔是当代文学新时期商业写作第一人,其作品有《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顽主》、《看上去很美》。
6、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随想录》专栏,共发表了150篇作品。
7、“三个崛起”是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
8、叶辛展现知青命运的三部曲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风凛冽》、《蹉跎岁月》。
9、高行健的戏剧《野人》是一部多声部现代诗剧。
10、张洁的大雁系列散文包括《挖荠菜》、《拣麦穗》、《盯梢》等。
11、十七年反映农村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有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等。
12、雷抒雁的《小草在唱歌》是为了纪念和歌颂敢于坚持真理、不屈服于“四人帮”压力,被残害的革命烈士张志新所作。
13、邓友梅是“京味小说”的代表作家.14、莫言的红高粱系列小说是指:《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高粱酒》、《狗道》、《高粱殡》、《狗皮》。
(一)十七年文学1、十七年的文艺运动和思想斗争(1)第一届文代会1949.7.2——1949.7.19在北平召开,产生了全国性的文艺机构和文艺组织文联。
*第一届文代会意义:首先根据《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代表的毛泽东文艺思想,确定了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方向和道路;其次,这次文代会是我国各路文艺队伍的大会师,大团结的一次空前盛会。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b8cf7de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03.png)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一、填空1、五六十年代大跃进民歌提倡“两结合”的创作方法,即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2、山西的作家流派被称为山药蛋派,主要人物有赵树理、马烽、西戎。
3、伤痕小说得名于卢新华发表在《人民文学》的小说《伤痕》,而伤痕小说潮流的开山之作则是刘心武创作的《班主任》,小说通过宋宝琪和谢惠敏这两个畸形儿形象的塑造,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5、王朔是当代文学新时期商业写作第一人,其作品有《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顽主》、《看上去很美》。
6、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随想录》专栏,共发表了150篇作品。
7、“三个崛起”是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
8、叶辛展现知青命运的三部曲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风凛冽》、《蹉跎岁月》。
9、高行健的戏剧《野人》是一部多声部现代诗剧。
10、张洁的大雁系列散文包括《挖荠菜》、《拣麦穗》、《盯梢》等。
11、十七年反映农村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有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等。
12、雷抒雁的《小草在唱歌》是为了纪念和歌颂敢于坚持真理、不屈服于“四人帮”压力,被残害的革命烈士张志新所作。
13、邓友梅是“京味小说”的代表作家.14、莫言的红高粱系列小说是指:《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高粱酒》、《狗道》、《高粱殡》、《狗皮》。
(一)十七年文学1、十七年的文艺运动和思想斗争(1)第一届文代会1949.7.2——1949.7.19在北平召开,产生了全国性的文艺机构和文艺组织文联。
*第一届文代会意义:首先根据《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代表的毛泽东文艺思想,确定了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方向和道路;其次,这次文代会是我国各路文艺队伍的大会师,大团结的一次空前盛会。
(2)第二届文代会1953.9.23——1953.10.6在北京召开。
*第一届文代会意义:第二届文代会的突出成就,不仅在于它确定了文学艺术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任务,而且在于它对“左”倾教条主义在文艺上的影响,进行了建国以来第一次的批判。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7265561f705cc1754270990.png)
成考复习资料《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1一、名词解释1.双百方针2.山药蛋派3.伤痕文学二、简答题1.简述“第四种剧本”的创作情况。
2.简述北岛诗歌的创作内容。
3.简述建国初合作化小说的创作特征。
三、分析题请结合倪吾诚的身世经历,对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四、论述题结合作品,论述改革文学的创作情况。
1答案一、名词解释1.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旨在指导和促进我国科学文化和文艺繁荣的方针。
毛泽东指出,在文艺方面,“不同风格和形式可以自由发展”,艺术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的自由讨论和艺术实践去解决。
双百方针促进了文艺界思想的活跃和创作的解放,对纠正文艺批评中的简单化庸俗化做法、文艺理论研究的教条主义和左倾实用主义倾向、文艺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弊端和文艺领导组织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缺陷,起到了很好的纠偏作用。
2.“山药蛋派”:是在赵树理创作风格的影响下,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
主要成员包括西戎、李束为、马烽、胡正、孙谦。
其特点是多取材于山西农村生活,注重文学的社会效应,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民族化、大众化的写作风格,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与乡土气息以及幽默的轻喜剧风格。
3.伤痕文学: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主要思想倾向是揭露和批判“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性内乱所造成的影响,展现“文革”给人民带来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创伤。
代表作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其意义在于对文革的整体否定,但作为刚刚摆脱文革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伤痕文学也有十分明显的局限,如作品内涵不深,表现技法也比较幼稚。
二、简答题1.简述“第四种剧本”的创作情况。
答案要点:双百方针颁布后,在文学“干预生活”的倾向中,出现了突破既有的“工、农、兵”三种剧本模式、忠实于生活的独有形态的话剧创作。
名词解释当代文学
![名词解释当代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8dcc94e1fab069dc502201b8.png)
文坛三公案:1对《武训传》的讨论与批判。
2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3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两结合:周扬《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提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三突出:文化大革命中提出的文艺创作塑造人物的原则,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最主要的中心人物。
(样板戏)新的人物:“所有以上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如何在反对民族压迫与封建压迫的各式各样的斗争中,克服了困难,改造了自己,产生了各种英雄模范人物。
”(正面人物)根本任务论:要努力塑造工农兵的英雄人物,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
革命历史小说:指1950---1970年代出现的,以近代以来的革命历史为线索,用艺术形式再现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义主义革命的必然性与正确性,普及和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知识和基本观念的叙事文学作品。
具有为革命作合法性论证、将革命斗争历史化、打造国民关于革命的集体记忆等特殊的意识形态功能。
干预生活小说:指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批具有探索性的小说。
是研究生活,思索和解释生活,对生活有所行动。
作家应该以主人翁的姿态,勇敢地去探索现实生活里的问题,把它们揭示出来,给腐朽、落后的事物以狠狠鞭打,并呼唤与鼓舞人民与种种阻碍我们事业前进的丑恶现象作斗争,以推动历史前进。
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宗璞《红豆》。
伤痕文学:是新时期的第一个文学思潮,提法源于1978年8月卢新华发表的短篇小说《伤痕》,而真正的发轫之作是刘心武1977年发表的《班主任》;揭露了文革灾难,描述了人们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及其在人们灵魂深处留下的难以弥合的内在创伤,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代表作品:卢新华《伤痕》刘心武《班主任》宗璞《我是谁?》韩少功《月兰》。
反思小说:是新时期出现的第二个文学思潮。
作品着重对文革、十七年甚至更早的历史事实进行思考,从而在意识形态、国民性等方面挖掘现实问题的根源,展开对人的价值的思索。
《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5a0dd7d70c22590102029d27.png)
一、名词解释:1、新生代诗歌答:新生代诗歌:80 年代中后期一批受"文革”影响较小的年轻诗人追求一种更具有个性化的创作,以更具有诗人气质的语言构建轻松的表达方式。
他们以完全不同的审美追求取代了朦胧诗。
他们主张"逃离文化”,或曰反文化、非文化,美学精神上的"反崇高”,语言上的反文化与非意象化倾向。
2、伤痕文学答:伤痕文学:伤痕文学是指"文革”结束后产生的,旨在控诉十年内乱给人民和国家造成沉重伤痛的文学作品。
它无情地揭露了十年来一体化精神统治造成的社会问题,极力伸张人道精神,努力恢复人在文学作品中的主体地位。
是新时期的文学中最行出现的创作潮流。
3、知青文学答:知青文学:指由"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创作的反映当年那些知识青年生活及诉说知青生活哀怨、反思造成这一现象的社会根源的作品。
4、新侨会议答:新侨会议:1961 月,中宣部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文化部同时召开故事片创作会议,与会的当内领导和文艺理论家讨论了当时文艺创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分别审议了"文艺十条”和"电影工作意见”,因为都在北京新侨饭店举行,所以称新侨会议。
5、山药蛋派答:山药蛋派:一个发端于40 年代中期,成熟于50 年代的文学流派。
这个流派以大众化、民族化作为他们创作的追求方向,在语言文字上趋向于简易通俗。
他们一直保持和农民的密切联系,对于故乡山西农民的生活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其创作也比较真实地体现了山西农民的生活情感和审美情趣。
代表作家有: 赵树理、马烽、西戎等。
6、大连会议答:大连会议:中国作协于1962 月在大连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
会议继承了"新侨会议”、"广州会议”的精神,目的在于纠正农村题材创作上的浮夸思想和人物形象的单一化。
7、先锋小说答:先锋小说:80 年代后期,中国文坛有一批年轻作者,以不同于前代的风格进行小说创作,他们努力使文学创作与广博的意识形态分离,回到"文学”的领域进行艺术创新,特别注重小说的表现形式和语言、句法,这种只注重形式,只注重感觉,追求小说的独立品格的小说就是先锋小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新生代诗歌答:新生代诗歌:80 年代中后期一批受"文革”影响较小的年轻诗人追求一种更具有个性化的创作,以更具有诗人气质的语言构建轻松的表达方式。
他们以完全不同的审美追求取代了朦胧诗。
他们主张"逃离文化”,或曰反文化、非文化,美学精神上的"反崇高”,语言上的反文化与非意象化倾向。
2、伤痕文学答:伤痕文学:伤痕文学是指"文革”结束后产生的,旨在控诉十年内乱给人民和国家造成沉重伤痛的文学作品。
它无情地揭露了十年来一体化精神统治造成的社会问题,极力伸张人道精神,努力恢复人在文学作品中的主体地位。
是新时期的文学中最行出现的创作潮流。
3、知青文学答:知青文学:指由"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创作的反映当年那些知识青年生活及诉说知青生活哀怨、反思造成这一现象的社会根源的作品。
4、新侨会议答:新侨会议:1961 月,中宣部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文化部同时召开故事片创作会议,与会的当内领导和文艺理论家讨论了当时文艺创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分别审议了"文艺十条”和"电影工作意见”,因为都在北京新侨饭店举行,所以称新侨会议。
5、山药蛋派答:山药蛋派:一个发端于40 年代中期,成熟于50 年代的文学流派。
这个流派以大众化、民族化作为他们创作的追求方向,在语言文字上趋向于简易通俗。
他们一直保持和农民的密切联系,对于故乡山西农民的生活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其创作也比较真实地体现了山西农民的生活情感和审美情趣。
代表作家有: 赵树理、马烽、西戎等。
6、大连会议答:大连会议:中国作协于1962 月在大连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
会议继承了"新侨会议”、"广州会议”的精神,目的在于纠正农村题材创作上的浮夸思想和人物形象的单一化。
7、先锋小说答:先锋小说:80 年代后期,中国文坛有一批年轻作者,以不同于前代的风格进行小说创作,他们努力使文学创作与广博的意识形态分离,回到"文学”的领域进行艺术创新,特别注重小说的表现形式和语言、句法,这种只注重形式,只注重感觉,追求小说的独立品格的小说就是先锋小说。
8、新生代小说答:新生代小说:新时期文学创作步入九十年代以后,文坛上出现了一种贴近现实生活、关注平民人生的倾向,使九十年代的文学创作呈现出与八十年代不同的意蕴。
一些年轻的小说家脱颖而出登上文坛,成为九十年代令人关注的文学现继明……他们以对自我人生与心态的录写与描绘,以对他们这代人的生活境遇和精神状态的深刻体验和生动叙写,成为九十年代文坛的一种景观。
由于他们大都出生于六十年代,出现于九十年代的文坛,他们被人们称为"晚生代作家”,或叫做"文革后作家”,或称为"六十年代出生作家”,或叫做"新生代作家”。
9、反思文学答:反思文学:反思文学是略晚于"伤痕文学”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
它是伤痕文学在社会内容上的扩展和深化。
它把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道路的曲折过程联系起来,深刻揭示了建国以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10、新写实主义小说答:新写实主义小说:1985 年之后,在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纪实文学的创作处于低落状况之时,刘恒、池莉、方方等作家的小说,以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不同的题材取向、叙事方式、情感表达等,呈现出一种新的气息和风格。
它们注重冷静地展示下层社会人们的庸常生态,注重在对世俗人生的叙写中含蓄地表达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意味的思考,在对生活琐事的极端关注与对故事情节的相对淡然中,突出了对生活真实性的热情和强调,这些作品后来被人称为新写实小说。
11、清丽派战争小说答:清丽派战争小说:指十七年时期以战争为背静描写艰苦患难中的真诚友谊,赞美人性人情的小说。
12、新历史小说答:新历史小说:80 年代中期,由于受一种现代历史哲学思想观念的影响,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历史题材小说。
这些小说作品运用全新的现代叙事方式和现代历史观念来表现历史,极力复活历史话语,把创作引向历史的整体空间,这些显示出不同于传统历史小说内涵和意义的作品被称为新历史小说。
13、大连会议答:大连会议:中国作协于1962 月在大连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
会议继承了"新侨会议”、"广州会议”的精神,目的在于纠正农村题材创作上的浮夸思想和人物形象的单一化。
二、简答题:1、简析朦胧诗的审美艺术特征。
答:朦胧诗的审美艺术特征:1、对现实主义审美模式的突破,由写实转向写意,由具体转到抽象,由物象转到意象,由明晰转向模糊。
2、打破了过去诗歌线性因果或单向直抒的传统方式,以主体情感和情绪流动的内在曲线结构作品,情感呈散点辐射状态,主题的多义性和情感的多向性代替了过去的平面状态。
3、近似于早期象征主义的艺术方法。
多用象征、暗喻,用意象的模糊性取代形象和意旨的明确性,闪烁的意念、跳跃性的转递切、瞬间感受的捕捉。
2、简析“十七年时期”农村小说的特征。
答: "十七年时期”农村小说的特征:A、以农村政治事件为中心内容来反映农村面貌的变化。
B、在叙事视点、情感内容和思想观念上追求与表现对象(农民)的同一性。
C、对现实主义基本创作方法和大众化、民族化风格的追求。
3、简析峻青作品的特点答:峻青作品的特点:A、将英雄放到艰苦的环境和尖锐的矛盾中去塑造; B、善于编织富有戏剧性的故事; C、善于用险恶的自然环境进行烘托。
4、简析悲壮派战争小说5、简析清丽派战争小说答: 清丽派战争小说:以战争为背静描写艰苦患难中的真诚友谊,赞美人性人情的小说。
清丽派战争小说是指十七年时期以战争为背静描写艰苦患难中的真诚友谊,赞美人性人情的小说。
6、简析孙犁小说的特点答: 孙犁小说的特点A、不刻意追求故事性,具有明显的散文化特征。
B、重在表现贯穿生活过程中的情绪和气质。
C、作者有明显的情感介入但又不沉溺于感伤的情调之中。
7、简析茹志鹃小说的特点答: 茹志鹃小说的特点A、选材上避开战争的正面冲突,从平凡小事入手表现人的精神面貌和心理内容。
B、笔下的人物都不是高大的英雄人物,而是一些平凡小人物。
C、注重细致深入的心理描写。
8、简析新生代诗歌的审美艺术特征答: 新生代诗歌的审美艺术特征。
A、"逃离文化”,或曰反文化、非文化。
B、美学精神上的"反崇高”。
C、语言上的反文化与非意象化倾向。
9、赵树理小说创作的特点答: 赵树理小说创作的特点A、始终如一地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B、积极推进小说民族化的普及和创新。
C、具有个性化的喜剧讽刺艺术。
10、简析“文革”文学的特征答: "文革”文学的特征A、怀疑一切、否定一切、打倒一切的极端化思潮。
B、文学对政治的绝对效忠和文学主体的彻底丧失。
C、极端的政治文化思潮和极端的文学观念造就了一整套最极端的文学创作模式。
D、以"大批判”为基调的"棍子式”文艺批评。
11、简析肖凌的形象答: 肖凌的形象A、具有偏激、冷漠、绝望、混乱和玩世不恭的性格B、具有理性、反省和为人的权力和尊严而斗争的斗争精神。
C、她是在特殊时期发生信仰危机和人格分裂的。
12、简析刘心武的《班主任》的启蒙意义答: 刘心武的《班主任》的启蒙意义A、它首先表达了批判意识、怀疑精神和忧患意识,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精神危机。
B、它还开启了一个新的话语时代。
改变了以往知识分子作为被改造对象的身份,而成为一个启蒙者,从新确立了知识分子作为主体的自信与尊严。
13、简析反思文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答: 反思文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A、以深邃的历史意识、批判精神和使命感来对历史进行反思与评价。
B、无畏的批判勇气和深沉的忧患意识,表现出新时期文学主体意识的觉C、思考和批判给文学创作带来了理性精神,也把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新的阶段。
D、适宜于反思文学的打乱时空秩序的准"意识流”等手法丰富和发展了文学表现技。
三、论述题:1、十七年时期革命文学的特点。
答:十七年时期革命文学的特点。
A、宏伟的建构和史诗的追求。
B、纪实性的品格。
C、鲜明的政治色彩和教化作用。
2、张承志小说的特征答:张承志小说的特征A、富有理性的探索。
B、洋溢着青春的热情。
C、躁动不宁的反思意识和强烈的变革现实的渴望。
D、作品表现的自始至终都是人物的内心世界。
3、分析评价十七年时期战争题材文学。
答:十七年时期战争题材文学。
A、战争有正义的、人道的一面,也有残酷的非理性的一面,"十七年时期”的战争小说对后一方面多少有些有意无意的回避。
B、如果只看到革命战争的正义性合理性,而不敢正视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和非理性;不去从战争中生命力的高扬、辉煌和毁灭的过程来揭示出它的美感,并把它转化为审美形态表现出来; C、如果不能从人类反对战争的人道主义高度历史地、富有悲剧意蕴地表现战争中的人,那么战争文学就只能停留在惊险故事和英雄业绩这样一个浅表的层面上。
4、结合作品,分析舒婷诗歌的思想内容。
答:舒婷诗歌的思想内容。
A、苦难中理想的追寻。
在风暴与沉落中,没有丧失对信念与价值的坚守。
从未对历史正义性和自我价值表示怀疑,闪烁着传统的社会理想精神。
B、对生命自由人格的坚定追求,对传统道德理性的反思背叛。
C、对人道主义、人的价值的呼唤和肯定,着意表现了人对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友爱、信任、关心、尊重、支持、爱护的渴望,将人性美理想化和诗化,并以此来对现实和历史进行反思。
5、分析山东作家群的创作特征答:山东作家群的创作特征A、忧患意识和民本思想B、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强调C、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运用。
6、分析新生代诗歌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的意义答:新生代诗歌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的意义A、消解了艺术的主体地位。
B、新生代诗人普遍崇尚艺术上的实验精神。
C、新生代诗歌真正代表了中国式的现代主义诗歌,展示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可能。
7、比较先锋小说与寻根文学的异同答:先锋小说与寻根文学的异同A、相同之处:都受到了各种新的文化与美学思潮的影响和启迪,都脱离了传统的旧式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限制和束缚。
B、不同之处:寻根文学作家们仍然抱守了强烈的启蒙功利主义理想,他们的目标是通过对民族文化的发掘与梳理,作用于当代中国的文化启蒙与重建;而先锋小说作家们则放弃了这一乌托邦式的价值理想,他们的创作目标是在更加广阔的空间里探索人性与艺术的无限的可能性,他们基本上已把文学由文化文本引向了审美文本,或者已经成了这一转折里程中的过渡桥梁。
8、分析莫言小说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