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神奇的新材料》优质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神奇的新材料
【教材分析】
《神奇的新材料》一课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第3课,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都属于物质科学领域,本课内容的设计,依据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内容标准,对应新《课标》16.2、工程和技术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一二年级段是“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便利、快捷和舒适”。本课在前两课指导学生认识常见材料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特殊材料中的新材料。本课内容可以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组织体验。它由两个本质相同的活动组成:活动一,调用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荷叶上滚水滴,发现荷叶不沾水、水滴会卷走荷叶上的粉笔灰;活动二,和前面的活动相类似,亲手做一做——在纸杯底用蜡烛火焰熏出黑灰,并在蜡烛黑灰上滚水滴,发现蜡烛黑灰不沾水、水滴会卷走黑灰上的粉笔灰。这两个活动都是引发学生对这一神奇现象的好奇,为后面阅读纳米材料的资料奠定感性基础。第二部分,介绍纳米材料和其他一些新材料。教材以阅读资料的形式展开内容。资料的前半部分与学生在第一部分活动中的体验相呼应,说明了荷叶表面的极细小绒毛和纸杯底的黑灰都属于纳米材料;资料的后半部分,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了一些新材料及其用途,展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二年级学生对新材料及现代科技的感性认识,首先通过观察荷叶表面的特点让学生发现荷叶表面不容易沾水滴或尘埃颗粒,接着在学生自己动手做新型材料的过程中,感受新材料的神奇,最后让学生了解新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并进而萌生金点子,自己设计新材料让生活更美好。
【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材料,观察探究了不同材料的一般特点,在认知、观察比较、动手探究等方面都为本课认识神奇新材料打下了基础。生活中很多物体都会被雨水打湿,而荷叶却不会,由这一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通过观察荷叶不沾水不沾灰的现象,再到自己动手制作不沾水不沾灰的“材料”,了解更多的新材料。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但思维不够稳定和深刻,对事物的认识容易流于表面,为了防止学生的探究变成单纯的玩,教师要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让他们认识观察的意义,指导观察的方法,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做简单的记录,让他们在玩中学,在愉悦中有更多的收获。
【教学目标】
1.发现荷叶不沾水、水滴卷走荷叶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
2.能用蜡烛火焰熏黑纸杯底,并发现蜡烛黑灰不沾水、水滴卷走黑灰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3.知道一些新材料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点】
了解一些新材料及其用途。
【教学难点】
用蜡烛火焰熏黑纸杯底。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相关视频资料,火柴或打火机。
学生分组材料:纸杯(装少量水)、蜡烛、滴管、粉笔、荷叶(放在纸杯里)、记录
单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板书设计】
3.神奇的新材料
不沾水
荷叶、蜡烛灰纳米材料
不沾灰
【课后反思】
本课学生动手的活动主要有三个:一个是学习使用滴管使用的实践活动,第二个是荷叶上滚水珠的验证实验,第三个是黑灰上滚水珠的观察实验,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丰富的活动无疑能深刻地将学生带入课堂,并在实践中获得科学认知,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虽然这些实验活动都比较简单,但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积极体验,对于动手能力较弱的二年级学生而言就应多一些帮扶,通过小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模仿来克服自己实验的困难,而将精力更多的关注到科学观察、科学思维、科学表达上来,从而对纳米材料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对学生的表达机会还应充分给予,除了个别表达,还应增加在小组内表达的机会,让人人都能充分参与,当然还要注意观察的引导,这些欠缺的方面都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