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师要多懂训诂学
训诂学原为我国传统语言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古代的字义和词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懂得一点训诂学方面的知识。我们阅读和讲授古代的文言文,首先遇到的难点在于词汇。不疏通字词,便不能准确地理解原文。既然训诂学的研究对象是古代的字义和词义,那么它跟阅读和讲授文言文的关系也就可想而知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训诂知识(包括训诂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正是我们阅读和讲授文言文的一个器,而且是一个有力的器。
(一)训诂学能够使我们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要想读懂一篇文言文,不能满足于知道其中的字词句应该怎样解释,还要进一步知道为什么这样解释。也就是说,我们不但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如果我们缺乏必要的训诂知识,我们在文言文的阅读和教学中便很难做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学生问一个为什么,便往往无言以对。比如:《屈原列传》:“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课本注道:“顾反,回来。顾,还。”我们斟酌注释是讲得通的。“顾”为何有“还反”义呢?这时有必要运用训诂学知识加以探索。《说文》:“顾,还视也。”由此可知,顾的还反义是从这个本义引申出来的。乐府诗《度关山》:“行人思顾返,道别且徘徊。”古诗《行行重行行》:“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王粲《七哀诗》:“行者不顾返,出门与家辞。”这些佐证材料说明了“顾反(返)”都是同义复词,顾就是反(返)。现代汉语“义无返
顾”“回顾”就是对“顾”的本义的继承。知道了“顾”这个义项的来龙去脉,我们的理解当然也就深刻得多了。
再如:《吕氏春秋·察今》:“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课本训“要”为“适应”,这是对的。我们认为,准确诠释应该是:要,约也。由“制约”引申出“适应”(正反义)来。考证“要”是“腰”的本字(要、腰为古今字),如《墨子·兼爱中》:“楚灵王好士细腰。”《康熙字典·西部》:“要,与腰通。”许慎《说文》:“要,身中也,象人要(腰)自臼之形,从臼。”段玉裁《说文注》:“上象人首,下象人足,中象人要(腰),而自臼持之……人多护其要(腰),故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亦遵此说。因为腰在躯干的中部,所以可以训为“中”、“正”、“适中”。王念孙《广雅疏证》曾有明训:“要,正也。”由此又可引申出“适合”、“适应”、“符合”之类的意思。如《礼记·乐记》:“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缀兆,乐队的行列位置)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对词语训释的把握也就清楚明白了。
《柳毅传》:“飨德怀恩,词不悉心。”注释“飨”同“享”,受。为何“飨”同“享”呢?我们从音义两方面看。音的方面,享飨同音,阳韵。义的方面,《说文》:“享,献也。”《尔雅释诂》:“享,献也。”段玉裁曰:“毛诗之例,凡献于上曰享,凡食其献曰飨。”《广雅·释诂》:“献,进也”。此三字,语音因通转而近,词义围绕进献的动作(献)、对象(享)、和结果(飨)而连系在一起,成为同源。由此得出,享、飨同源词,同义而异形,且各有字源。
(二)在遇到课本当注而未注的疑难问题时,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独立的研究,从而求得正确的答案,以弥补课本在注释方面的不足。
课本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应该加以注释的地方,偏偏没有注释。我们推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注不出,因而加以回避;二是把难的当成容易的,以为无需注释。但不管哪一种情况,对于我们阅读和理解文言文都是不利的,而训诂知识则可以使我们敏锐地觉察这种当注而未注之处,通过思考分析,从而求得正确的答案。
《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不能”一词,近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口语词,虽然简单明白,但要把它用于理解课文,是应具体落实其意义的。《中文大辞典》注:“不能,不及也”。《史记·淮南王安传》:“今大王之兵不能十分吴楚之一”。再看今人选本的例句中对“不能”的注释。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不能”释为“不及”、“不到”。同是《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可以”未注。一般说来,“可以”在先秦时期多数是两个单音词,但亦有少数是用作复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以”、“能够”、“应该”。这里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复音词来使用。《劝学》:“用心一也”中的“用心”极易被误认为是一个双音词。其实它是一个双音节词组,“用”作“因为”讲,“心”作“心思”讲。
再看,柳宗元《小石潭记》:“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苏轼的《石钟山记》:“至唐李渤始
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音徐歇。”这两个“上”字,语文教材均未加以注释,所见译文也都原词照搬,似乎不解自明。但实际上并不这样容易,因为这两个“上”于上述例句中既不能训为“上面”,也不能训为“中间”。“潭”就是“深水坑”或“水深之处”。试想,这么深的水如何坐得?那么深的坑,徒步垂钓的李渤去扣双石又谈何容易?其实,这两个“上”字的义项是“边侧”的意思。《辞源》释“上”为“方位词,边畔。”《左传·鲁僖公二四年》:“瑕甥郤芮不獲公,乃如河上。”
训“上”为边侧,李渤自己的《辨石钟山记》也可作为佐证:“……次于南隅,忽遇双石,歌枕潭际,影沦波中……”(“歌”应为“欹”字之误,欹,音qī,斜意)该句的后两个分句意为:双石斜临潭边,影子映在水中。
“上”的“边侧”这一义项,在现代汉语字、词典中无所寻觅。而在古代汉语中却不乏其例。如《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孟子·梁惠王上》:“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由此可见,把“坐潭上”训为“坐在潭边”、“得双石于潭上”训为“在潭边找到两块石头”似乎更准确明白,容易理解。
语文教学的实践证明:在文言文教学中,充分运用已有的训诂学知识进行训诂实践,对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言文字词,准确地运用现代汉语,疏通文意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