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

合集下载

训诂学常识(可做古代汉语教案)

训诂学常识(可做古代汉语教案)
“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 也。”
《说文》:“盈,满器也。”“溢,器满 也。”
《尔雅》:“麟,麕身,牛尾,一角。”
“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
“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 之兽。”
四、训诂的内容和范围
1、解释词义 2、串讲文义
尤其“章句”的体例,更注重串讲文章大 意,例如: 《楚辞.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代 其序。” 王逸:“淹,久也;代,更也;序,次也。 言日月昼夜常,忽然不久。春往秋来,以 次相代。言天时易过,人年易老也。”
训诂的方法指的是认识词义的途径,即一 个由不知到知的过程
本问题讲的是把已经知道的词义尽可能地 用合适的方式表现出来
1、直训 用同义词直接解释词义的一种释义方法。
(1)可以用一个词说解对应的另一个词。 《诗经》:“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毛传》:“怀,思;寘,置;行,列。”
(2)可以用一个词说解一组同义词。 《尔雅》:“林、烝、天、帝、皇、王、
训诂学常识
训诂学的内涵 训诂学的方法 训诂学常用的说解词义的方式 训诂的内容和范围 训诂学术语
一、训诂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内涵
我国传统的语言文字学叫“小学” 小学包括文字、音韵和训诂学三个部分。
1、训诂:两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毛诗诂 训传》,这里边诂训就是训诂。
2、训诂学 现代学者 陆宗达 《训诂简论》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赵歧注:“老犹敬也,敬犹爱也。”
5、貌 一般指摹拟事物的形状,其所释词往往是
表示某种性质和状态的形容词。 《说文》:“茸,草茸茸貌。” 6、读为、读曰与读若、读如 读为、读曰往往用来说明假借字。例如: 《考工记》:“丰肉而短,宽缓以荼。” 注:“郑司农云:荼读为舒”

训诂学第一章

训诂学第一章

• “诂”字始用于汉代。《说文解字· 言部》: “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段玉裁注: “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训者, 说教也。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 诂。”张揖《杂字》:“诂者,古今之异语 也。”可知“诂”也可作“故”,指古语,名 词。引申之,解释古语也叫“诂”。“故”和 “诂”是古今字。 • “训”“诂”二字连用始见于汉代。扬雄《答 刘歆书》:“独蜀人有严君平、临邛林闾翁孺 者,深好训诂,犹见輶轩之使所奏言。” • 训就是解释疏通,诂(故)就是古代的语言, 训诂就是解释疏通古代的语言。
• 2.探讨词源 我们知道“徘徊”的意义是“不 进”。但为什么“不进”叫“徘徊”呢?如果 受字形的限制,从语音出发进行探讨,就可以把 “徘徊”与“盘桓、判涣、彷徨、屏营”等词都 联系起来,发现它们都是从同一语根[P-H-]孳乳 而来的,其共同的义根是“回转往还的动作或情 状”,而它们各自具有的“回旋”、“不进”、 “徜徉”、“玩乐”、“犹豫”、“迟疑”等意 义都是从这同一义根派生出来的。 • (二)训诂学和文字学 • 1.文字学帮助了解字的本义 “臧”是古代男性 奴仆的贱称。《方言》卷三:“荆淮海岱,杂齐 之间骂奴曰臧”。又“亡奴谓之臧”。从古文字 的材料看,“臧”从臣从戈会意,本指战俘。又 如“天”、“元”。
• 2.识句法 上古汉语名词的构成有一种“大 名冠小名”的格式,如:草芥、草茅、虫蝗、 虫螟、鸟乌、鸟隼、巫阳、医和、史鱼、师 旷、庖丁、弈秋、盗跖。这种结构方式大约 在西汉以后已经不能产,因而后人对此每有 误会。《礼记· 月令》:“孟夏行春令,则 蝗虫为灾。”王引之《经义述闻》改为“虫 蝗” • (四)训诂学和修辞学 • 1.对文 《庄子· 山木篇》:“庄子遊于雕陵 之樊,睹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 大运寸。”有人误释“运”为运转义。 “广”“运”是对文。《国语· 越语》: “句践之地,广运百里。”韦昭注:“东西

训诂学

训诂学

杨雄、许慎、郑玄像

第三节 保守时期——魏晋至隋唐的 训诂
• 这一时期的训诂是两汉训诂之绪余,保守 不等于衰落,而是有所拓展。
一、扩大训诂范围,遍及经史子籍
• 经史子籍,乃至佛经都有了注释,其中比 较好的注本,有裴松之《三国志注》、郦 道元《水经注》、郭璞《山海经注》等。
二、方法有所突破,出现了义疏和 集解
子夏与曾子
• 2、曾子(前505——前436),山东武城人, 临沂今存其墓,著有《大学》、《孝经》, 曾姓的共推祖先。孔子的主要传人,开创 了洙泗学派,思孟学派为其后继者,由于 子思的缘故,这一派成为当然的嫡系传人。
子夏与曾参

第二节 兴盛时期——两汉的训诂
• 经学盛行、学术积累、章句注释,经过训 诂家不断努力,使训诂有了空前的发展。 汉代有了纸,毛笔也不断改善,客观上为 训诂提供了便利。汉朝重视经籍的搜集工 作,但战国古文和大篆以及功能成了古董, 需要重新解释。
子夏典故
• [子夏胜肥] 子夏见曾子,曾子说:你胖多了,子 夏说:我战胜了,所以胖了,曾子问何意。子夏 说:我羡慕尧舜的仁义道德,又羡慕世俗的荣华 富贵,两种想法不断打架,最后仁义道德战胜了 荣华富贵,所以心宽则体胖,发福了。 • [子夏悬鹑]鹑衣百结,衣服上补丁百结,子夏生活 贫寒又不愿做官,衣服破破烂烂,衣衫褴褛。 • [子夏索居]子夏生性不合群,只跟曾子要好,到晚 年才知道离群索居不好,要与人打成一片,但为 时已晚。
二、宋代训诂的特点
• 1、注疏由朴学变成宣扬理学的工具 • 六经注我,六经皆我注脚,斥汉人朴学为 “玩物丧志”。 • 2、宋人在注释中大谈义理,完全不同于汉 人 • 往往强经就我,违背了经文本意。
三、宋代训诂的成就

第一讲 训诂和训诂学

第一讲 训诂和训诂学
贾谊《鵩鸟赋》:合散消息 兮,安有常则?
《周易·丰卦》:天地盈虚, 与时消息。
(二)文字方面的变迁
• 1、汉字形体的演变 • 甲、金——篆、隶——行、楷 • 2、古书用字的歧异 •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
横野将军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汉代砖铭举例
(三)文化方面的变迁
• 典章制度、人情风俗的损益 改革,给阅读者带来困难。
1、训诂须以声韵学为机枢
• 天下之大,古今之久,文字的形 体日见繁多,设无法术以治之, 将要陷入文字障中而终身迷惘不 得其门路。换言之,耳治之音有 限,目治之字无穷。以有限御无 穷,所谓易简之理即在其中矣。
凡军事,縣壶以序聚槖。凡丧, 縣壶以代哭者,皆以水火守之,
分以日夜。
注:縣壶以为漏。代亦更也。礼, 未大殓,代哭,以水守壶者,为 沃漏也。以火守壶者,夜则视刻 数也。分以日夜者,异昼夜漏也。
陈澧《东塾读书记》
• 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 知也。盖时有古今,犹地之有东 西有南北,相隔远则言语不同矣。 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 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乡邻,有训 诂则能使古今如旦暮,所谓通之 也。训诂之功大矣哉!
二、训诂的缘起
• (一)语言方面的变迁 • 【明】 陈第 :时有古今,地有
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
1、语音的变迁
• 古读“下”如“户”,今如“夏” • 古读“家”如“姑”,今如“嘉” • 古读“明”如“芒”,今如“名”
常羲——嫦娥
《山海经·大荒西经》: “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 羲,生月十二,此始浴之。”
• 昭穆制度
汉语新词的产生途径:
•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 外无朞功强近之亲。(五服) •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七庙)

训诂学

训诂学

訓詁學一、訓詁和訓詁學1(一)“训诂”的提出1.章太炎(章炳麟)首先提出“中国语言文字学”这个名称,认为中国的语言文字的研究包括三个方面:文字、音韵、训诂三个方面。

这实际上就是传统的中国语言文字学研究的三个内容,过去称为“小学”。

小学的研究一般着重于对古代文献的书面材料(主要是传世文献)为主要研究材料。

1)文字:《說文解字》2)音韻:《切韻》《廣韻》3)訓詁:《爾雅》2.学界对于汉语语法的研究一般认为是从19世纪末馬建忠的《马氏文通》方开始。

3.现代的中国语言文字学研究分文字、语言两大块,语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

(二)“训诂”的含义1.训诂学是从语义的角度来研究古代文献的一门基础科学。

2.从汉代就已经产生了对前人的文献典籍进行研究,扫清后人理解文字和语言的障碍的工作,叫做“训诂”。

这个词语最早出现于汉代的《毛诗诂训传》。

3.唐代的训诂学家孔颖达在《诗经·周南·关雎》中對“訓詁”二字分别作了解释:1)诂者,古也。

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

●陆宗达先生概括为,对因时而异的古语,用当时的今语去解释,对因地而异的方言,用当时的标准语去解释,就是“诂”。

2)训者,道也。

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

4.黄侃先生用训诂学中的声训的方式来解释两个字的意思,即,“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

5.許慎的《說文解字》中對“訓詁”二字的理解1)训,说教也。

从言,川声。

●段玉裁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

引伸之凡顺皆曰训。

2)诂,训故言也。

从言,古声。

●段注: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

训者,说教也。

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诂……训故者,顺释其故言也。

(三)訓詁學的發展1.漢代:《說文解字》《爾雅》《釋名》2.清代——兩個派別1)以惠栋、江声为代表,称之为“钩沉”之学。

以辨识古训、疏明古义为主。

2)以戴震为代表的“创新”之学。

以纠正旧注、创建新说为主。

训诂学

训诂学

简介:根据文字的形体与声音,以解释文字意义的学问。

偏重於研究古代的词义,尤其著重於研究汉魏以前古书中的词义、语法、修辞等语文现象。

训诂学(“诂”音“gǔ”,同“古”)是中国传统研究古书中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

训诂学也在译解古代词义的同时,也分析古代书籍中的语法、修辞现象。

他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阅读古典文献。

所谓“训诂”,也叫“训故”、“故训”、“古训”、“解故”、“解诂”,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叫“诂”。

“训诂”连用,最早见于春秋时期鲁国人毛亨注释《诗经》的书,书名叫《诗故训传》,“故”、“训”、“传”是三种注解古文的方法。

训诂合用始见于汉朝的典籍。

分类--------------------------------------------------------------------------------训诂学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训诂学包括音韵学和文字学,狭义的训诂学只是小学中与音韵、文字相对的学科。

也有人将训诂学分为新旧两种。

语言学家王力在1947年的《新训诂学》中提出“必须打破小学为经学附庸的旧观念,然后新训诂学才真正成为语史学的一个部门。

”周大璞在《训诂学要略》中也说“训诂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词义和词义系统,他的首要任务就是研究语义发展演变的规律。

”新训诂学是相对旧有的训诂学而言的。

历史--------------------------------------------------------------------------------训诂学从先秦就已经开始了,到了汉朝时基本形成。

,到了宋代,训诂学得到了很多的革新。

元明时期,训诂学出现了衰退,而在清朝则是训诂学发展最辉煌的时候。

现代则采用现代语言学的方法来发展训诂学。

研究对象--------------------------------------------------------------------------------历史上每种语言都在不断地变化,古书中有许多词义已经变化,或语法变化,历史语言学家考证古书中词的当代意义,编著出注疏书籍,为训诂学。

训诂学全书重点归纳

训诂学全书重点归纳

训诂学绪论一、训诂名称的由来及含义1.由来:开始朝代:汉代目的:扫清文字障碍,较少语言隔阂来源:毛亨《毛诗诂训传》“训”和“诂”两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毛亨所作的《毛诗诂训传》。

2.含义:(1)唐代孔颖达:观点:诂者,古也。

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

训者,道也。

道物之貌以告人也。

关键词:诂者,古也;训者,道形貌。

(2)清代马瑞辰:观点:《毛诗诂训传名义考》:盖诂训本为故言,由今通古皆曰诂训,亦曰训诂;而单词则为诂,重语则为训。

关键词:单词为诂,重语为训。

(重语指叠音词)(3)近代黄侃:观点:“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

关键词:诂,故;训,顺。

二、训诂工作与训诂材料1.训诂工作:用语言解释语言的行为。

(1)注释工作:讲解字词,疏通文意。

(2)纂集工作:有目的的字、词、义类聚工作。

(3)考证工作2.训诂材料:训诂工作的成果。

(1)随文释义的训诂材料:正文后的注释。

(传、疏、证、注等)(2)纂集类训诂专书:《尔雅》《说文》《释名》《方言》(3)考证材料:早期以正义或疏的形式存在(二度注释),盛行于清代,以笔记、杂记形式存在。

3. 训诂学是语言学里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特征的人文性很强的技术科学。

三、训诂体例与训诂原理1.训诂体例:训诂工作中所运用的训诂体式和条例。

(1)自觉的体例:训诂家使用固定的表达格式和程式化的用语。

《说文》体例:《说文解字》的解说以篆文为主体,下面用“某也”的格式来释义。

凡说“某也、某也”,都是讲字义的,凡说“象某、从某”都是讲字形的,而字义与字形又是统一的,如:“束,缚也。

从口木”。

“缚”是解释“束”的意义的,“从口木”是说明字的形体构造的(把一堆木头缠绕臣来就叫做“束”)。

“连篆为句”。

《说文》有不少字的解说必须承篆文来连读才能领会它的意义。

如“诂”字解说中的“故言”是解释“诂训”的意义,所以必须把“训”字和上面篆文连起来读才行。

《说文》解说的字例如有古文或籀文,就把有古文、籀文的不同于小篆的形体列在下面。

训诂学

训诂学

训诂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训诂就是对语言作解释。

用语言解释语言是训诂的一般含义,对古文献语言作解释是训诂的特定含义。

训诂学是以古代文献的训诂为研究对象,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独立学科,是语言学里具有综合性、实用性、人文性的技术科学。

传统训诂学的三项任务:即一是“释古今之异言。

”——用当代的话去解释古代词语。

二是“通方俗之殊语。

”——用通语解释方言。

三是“道物之貌以告人也。

”——说明事物的形貌让人了解。

第二章:训诂的内容一、解释字词。

字词是训诂的核心。

二、解释文句:1、分析句读;2、疏通句意:(1)翻译,(2)串讲,(3)点明含义,(4)推因,(5)评析。

3、阐明语法三、分析篇章。

“章旨”即我们今天所说的段落大意。

四、分析表达方式。

五、分析时空关系。

第三章:训诂的范围及其实践形式训诂的形式,又称为训诂的体裁,指训诂采取的表现形式。

古人训诂的实践形式,大致可分:正文体,传注体,专著体,笔记体。

正文体:一是在正文中借对字词的解释阐明哲理或主张,二是对经书的解说,三是通过辨析同义词解释字词。

传注体,即随文注释类《毛诗诂训传》人而无仪。

不死何为。

笺云人以有威仪为贵今反无之伤化败俗不知其死无所害疏相鼠至何为○正义曰文公能正其群臣而在位犹有无礼者故刺之视鼠有皮犹人之无仪何则人有皮鼠亦有皮鼠犹无仪故可耻也人而无礼仪何异于鼠乎人以有威仪为贵人而无仪则伤化败俗此人不死何为若死则无害也。

○笺视鼠至者同○正义曰大夫虽居尊位为暗昧之行无礼仪而可恶犹鼠处高显之居偷食苟得不知廉耻《尔雅》,是我国最早的词典,收词4300多个,首创了按词的意义编排词汇的体例。

作者及成书时代未考定,应为经多人修补,最后成书于汉代。

全书共19篇,前三篇解释古籍中的一般词语,后十六篇为专用名词解释,近于百科词典。

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

书名是说解文字之意,许慎“独体为文,合体为字”。

编著历时22年,收字9353个。

我国最早的有系统的文字学著作,也是第一部系统的字典。

训诂学(全套课件537P)

训诂学(全套课件537P)

• 《尚书· 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 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 《礼记· 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 曰考曰妣曰嫔。” • 《礼记· 乐记》:“声成文,谓之音。” • 《孟子· 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 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 孤。”
• 2.随文释义的注释材料。虽然训诂材料在先秦就已经产生, 但是大量的、系统的训诂材料却产生在训诂工作之后。前人 所称的“传、说、解、诠、疏、证、微、诂、注、义证、正 义、义疏、音义、补注”等,都是随文注释的名称。 • 3.纂集类训诂专书。例如《尔雅》、《说文解字》、《释 名》、《方言》等。 • 4.考证材料。清代一些大家的考证专书有顾炎武的《日知 录》、王念孙和王引之父子的《读书杂志》与《经义述闻》、 钱大昕的《十驾斋养新录》等。也有的直接以“考”命名, 如钱大昕的《二十二史考异》、赵翼的《陔余丛考》、沈家 本的《历代刑法考》等。
• 训诂学就是研究训诂规律的科学,是以词 义解释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它通 过训诂实践的总结和现存训诂资料的分析 归纳,研究训诂的理论和常用的体式、方 法、条例,解释语义系统,推求词语根源, 探索语义发展的内部规律,用以指导训诂 的实践。
(二)训诂学的内容、范围和任务
• 1.训诂学的内容 • 黄侃所说:“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 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 源是也。”(《文字声韵训诂笔记》181页) • 齐佩瑢说:“研究前人的注疏,历代的训诂,分析归纳,明 其源流,辨其指归,阐其枢要,述其方法,演为统系而条理 之。更进而温故知新,评其优劣,根据我国语文的特质提出 研究古语的新方法,新途径,这便是训诂学。”(《训诂学 概论》11页) • 传统训诂学以研究古代文献语言的语义规律和训释方法为主 要内容。

训诂学

训诂学

第一章训诂和训诂学一、训诂孔颖达在《毛诗•周南•关睢诂训传疏》中说:“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

”1.杨雄《答刘歆书》云:“独蜀人有严君平、临邛林闾翁孺者,深好训诂,犹见輏轩之使所奏言。

”2.《汉书》卷八七上《杨雄传上》:“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

”3.《后汉书》卷四二《光武十王传·东平宪王苍》:“以其文典雅,特令校书郎贾逵为之训诂。

”4.《汉书·刘歆传》:“初,《左氏传》多古字古音,学者传训故而已。

”5.《汉书》卷30《艺文志》:“《仓颉》多古字,俗师失其读,宣帝时徵齐人能正读者,张敞从受之,传至外孙之子杜林,为作训诂。

”“训诂”又作“训故”者,通常都以“故”通“诂”作解释,实际上,汉人注书,多名为“故”,据《汉书》卷30《艺文志》载,仅《诗》类就有《鲁故》、《齐后氏故》、《齐孙氏故》、《韩故》。

6.《后汉书》卷28上《桓谭传》:“博学多通,遍习《五经》,皆训诂大义,不为章句。

”(动词)7.晋郭璞《尔雅序》:“夫《尔雅》者,所以通诂训之旨归,叙诗人之兴味。

”(名词)自汉代《毛诗故训传》将“诂训”连用之后,“训诂”二字已经成为汉语传统语义说解的专用名词了,没有必要再拆开分释了。

8.黄侃:“诂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

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

”(《文字声韵训诂笔记》)是语言学的观点说明训诂的定义,具有了词义系统的观点,且已经理论化。

“训诂”就是“注解”的别名,即“用今语释古语,以通语释方言,以通俗的话解释难懂的话”的方法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义。

小结:“训诂”、“故训”、“训故”、“诂训”意思相同,兼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作动词时,指解释字词;作名词时,指对字词所作的解释。

虽然最初的“训诂”、“诂训”是指对字词的解释,但后来随着古书注解的兴起,训诂范围的逐步扩大,包括训释字词、串讲句意、分析篇章结构、说明语法修辞、考察典实制度等,也都属于训诂的范畴;但仍以解释字词的含义为训诂的核心工作。

训诂学

训诂学

• 三、 注音: 注音: • 1.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音。 .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音。 • 2.读若:训诂术语,用来注音,亦可用来破 .读若:训诂术语,用来注音, 通假字。有的完全同音,有的读音相近。 通假字。有的完全同音,有的读音相近。 • 3.譬况:多用“急气言”、“缓气言”等术 缓气言” .譬况:多用“急气言” 语。 • 4.反切:训诂注音术语,简称“反”或 .反切:训诂注音术语,简称“ 就是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个字的读音, “切”,就是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个字的读音, 上字取其声母,下字取其韵母和声调, 上字取其声母,下字取其韵母和声调,声母和 韵母合在一起,得出被切字的读音。 韵母合在一起,得出被切字的读音。 • 5.如字:训诂注音术语,指在特定的上下文 .如字:训诂注音术语, 仍按原先的一般读音来读。 中,仍按原先的一般读音来读。
• 2.注疏的类别: .注疏的类别: • (1)注和疏:从训诂的对象来说,注和疏应分属两类。书正文叫“ 既解正文,又解前人之注, 门解释古书正文叫“注”,既解正文,又解前人之注,叫 “疏”。 • (2)他注和自注:从训诂的作者来说,有他人所注和作者 )他注和自注:从训诂的作者来说, 自注两类。他注起源于先秦,盛行于两汉。 自注两类。他注起源于先秦,盛行于两汉。章学诚说自注可 以分为三类:一是自明宗旨,二是区分纲目,三是举要考异。 以分为三类:一是自明宗旨,二是区分纲目,三是举要考异。 已经有自注的书,如果后人再加以注解, 已经有自注的书,如果后人再加以注解,那么其自注便称为 本注或者原注。自注又名子注或者注中注。 本注或者原注。自注又名子注或者注中注。 • (3)集注和补注:从注解之间的关系来说。集注,又称集 )集注和补注:从注解之间的关系来说。集注, 它有两种:一是兼解经和注的,一是采集各家解说, 解。它有两种:一是兼解经和注的,一是采集各家解说,再 加上自己的注解,以为一书的。补注也可以分为两类: 加上自己的注解,以为一书的。补注也可以分为两类:一是 补原文的阙略,一是补旧注的遗漏。 补原文的阙略,一是补旧注的遗漏。

第一章训诂与训诂学

第一章训诂与训诂学

第一章训诂与训诂学一、什么是训诂“训诂”这一名称自产生以来便没有过统一的认识。

目前为止,学术界对“训诂”二字之涵义尚无一致的解释。

关于各家之言,在此我们暂不作讨论。

解放之前,有的大学单就“训诂”二字的解释就花费几个月的时间,这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要想对“训诂”二字作一个相对客观的解释,最为有效地办法就是在众多纷繁复杂的说法中,择取最恰当、最容易被读者所接受的一种说法,并加以交代即可。

比较之下,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以及清代学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二书对“训诂”二字的解释,是比较客观、恰当而且容易被读者所理解的。

(一)许慎、段玉裁对“训”、“诂”的解释1、对于“训”。

《说文解字·言部》:“训,说教也。

从言,川声。

”段玉裁注云:“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

引伸之,凡训皆曰顺。

”说教,就是教训、训导的意思,即通过解说以达到教化的目的,引申之也可理解为开导、通晓之义。

既然要开导、通晓,则要顺着事物的具体形貌来解说,才能使人明白,在这一点上,段玉裁“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

引伸之,凡训皆曰顺”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从语源上考证,从“川”的字,多有穿行、疏导、和顺的意思,如和顺叫“顺”,驯服叫做“驯”,周行而无阻碍叫做“巡”,水流畅通无阻碍叫做“”(即“汩”,gǔ);另,“灾”字,古作“葘”,这个字中间的“”,像川流受阻不通不顺,所以就成了灾害。

“训”与上述这些字是同源关系。

除此之外,古书体裁中专门有一种叫“训”,如《淮南子》一书,其中每篇篇名之后都有一个“训”字,如“原道训”、“天文训”、“时训”、“精神训”、“齐俗训”、“兵略训”、“人间训”,等等,即用“训”的方法解说事理,这有利于我们加深对“训”的理解。

2、对于“诂”。

《说文解字·言部》:“诂,训故言也。

从言,古声。

”段玉裁注云:“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

训者,说教也。

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谓之诂。

……训诂者,训释其故言也。

训诂学

训诂学

总论一“训诂”合称始于汉代的《毛诗诂训传》简称《毛传》,是毛亨为《诗经》所作的传注。

二“训”字《说文》解释为“说教”,段玉裁注说“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

”“诂”字《说文》解释为“训古言”我们理解:训诂是顺其条理解说故旧之言以教人。

三唐代孔颖达综合许多人的说法,给训诂下个定义:“训诂者,通古今之异词,辩物之形貌,(形貌指词的含义)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

”四古书的注释以毛亨注释的《诗经》的《诗经诂训传》为最早,另一种是从实际语言材料里把“语言单位”抽出来,分门别类来说明意义的体系,这以作者尚难考定的《尔雅》(它是按语义分类编集的字典)为最早。

《诗经诂训传》和《尔雅》是古人最早的训诂实践成果。

五、黄侃对训诂的解释:“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

总的解释是:“训诂者,以语言解释语言之谓也。

”六新版《辞海》的定义: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义。

分开来讲,用通俗的话来解释词义的叫“训”,用当代的话来解释古代词语、或用普遍通行的话来解释方言的叫“诂”七,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统称为“小学”八训诂学的定义:它是以古代文献的训诂为研究对象,以语文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独立学科,是语言学里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特征的人文性很强的技术科学。

九训诂学的任务:(1)“释古今之异言。

”——用当代的话去解释古代词语;(2)“通方俗之殊语。

”——用通语释方言;(3)“道物之貌以告人也。

”——说明事物的形貌让人了解。

这三项任务表明训诂学是沟通古今语义的桥梁。

两项根本性的任务是第一,加强对训诂学史和训诂学方法论的研究,实现训诂学自身的建设与发展。

第二,总结训诂实践的经验,提高训诂工作水平,促进训诂工作水平,促进古文教学、古籍整理和词典编纂等等。

十训诂学的内容①解释字词;②解释文句。

③分析篇章;④分析表达形式;⑤分析时空关系十一解释文句包括分析句读、疏通句意、阐明语法。

十二传统训诂学以经书为中心,汉代立《诗》、《书》、《礼》、《易》、《春秋》于学校,定为“五经”十三传统训诂学最大的局限是“崇古”十四训诂实践的形式:1.解释语义的专著(1)总释群书语义的,如《尔雅》西汉初年,作者不详。

训诂学

训诂学

训诂学训诂学,即“古汉语语义学”,是从语义的角度来研究古代文献,以词义为主,兼及语音、语法和修辞等语言现象的研究。

传统的训诂形式可以分两大类,即随文释义的注疏和通释语义的训诂专著。

一、“训诂”的含义。

“训诂”的本义是训释、疏通古代语言。

“训诂”汉代人大多写作“训故”。

在当时的用法中,“训”是动词,“故”是名词,两字连用时,顺序是不能颠倒的。

“故训,先王之遗典也。

”训诂是词义解释的学问,是用易懂的众所周知的语言,来解释难懂的或只有少数人能懂的语言。

训诂学研究的重点,是古代汉语的语义,并探讨词汇理论,其研究内容还包括句意章旨、名物制度及语言的表达功能等。

二、训诂简史。

时有古今,地隔南北,语言文字自然产生变化和差别。

时闲的推移,带来名物制度、风俗人情的改革变异,反映在文字记录上,不能不出现时代的隔阂。

只要语言有需要解释之处,就会出现训诂。

先秦的词语解释和为某书作解说的传注,是训诂的萌芽。

汉代,严格意义的训诂产生。

出现了第一部训诂专书,《尔雅》;第一部方言词典,扬雄的《方言》;第一部形训词典,许慎的《说文解字》;第一部音训词典,刘熙的《释名》。

魏晋南北朝时期,训诂方法上,开始出现“义疏”,即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

训诂专著,有魏张揖的《广雅》、晋吕忱的《字林》和梁顾野王的《玉篇》。

唐代出现了为前人的注疏作注解的“正义”。

著名的有孔颖达等人《五经正义》,《文选》的李善《注》和五臣《注》,《史记》的张守节《正义》和司马贞《索隐》,《汉书》的颜师古《注》等。

宋人敢于怀疑,不迷信旧注,形成这一时期的一大特色。

邢昺为《论语》、《孝经》和《尔雅》三书所作的《疏》,洪兴祖的《楚辞补注》,朱熹的《四书集注》,都很有影响。

元明两代,是训诂的衰落时期,元卢以纬的《语助》,这是研究虚词的第一部专著。

清朝是训诂的黄金时代,段玉裁、王念孙等提出了就古音求古义的训诂原则,人们以此为手段,使古代经、史、子、集中的许多词义难题迎刃而解,是训诂学上的一次革命。

训诂学

训诂学

名词解释1训诂学:以前代训诂材料和前人的训诂工作为研究对象而建立起来的一门科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科学2 变文:指古文行文时用同义词互相交换,以达到修辞的目的倒文:古人在行文时,有时为了强调某事,或者为了调音协韵,或者为了将就骈对,常常不依正格而颠倒语序3义界:又称标明义界,是用下定义的方式来表述词义的内容和特点如:口,人所以言食也如:面惭而赤也4破音异读:是指为了区别一个字的不同意义而改读的现象5音义:辨音的书叫做音,释义的书叫做义,合起来叫做音义,又称释文6校勘:狭义的校勘是指对文字的订正和考异,诸如校订错字、乙正错简、删削衍文、补缀脱义、比较异同等,广义的则包括对古书的辩伪和轶佚7声训:又称音训,又称因声求义,就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字义古人声训的三种方式:1利用形声字如:政者,正也《论语》2利用音同音近的字如:樊,藩也《尔雅释言》3利用同形字如:彻者,彻也《孟子》声训的两个作用:1寻求本字2推求语源8形训:又称以形索义,就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解释字义,这种训诂方法是根据汉字的特点而建立起来的9义训:又称直陈词义,是不借助字形和字音而用一个词或一串词来直接说明某词的含义10互训:同义词互相训释如: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同训(同义相训):一个词用另一个词解释,或者把若干个同义词类聚在一起,再用一个通用的词加以解释11递训:几个同义词展转相训如:煽,炽也,炽,盛也12同义相训:用同义词解释词义如:穆穆,肃肃,敬也如:如,适,之,逝,往也13歧训:为避免训释词产生歧义而再加一个训释,使词义更明确14反义相训:用某词的反义词来解释该词的意义,由《尔雅》开创,并由郭璞阐明15譬况:用熟知的事物去比方类似的不熟知的事物如:似牛,犀,似啄16由反知正:由反义词加上否定词来阐明词义如:少,不多也17增字足意:把被释词放在释词的地位,另外增加一个或几个词以完足词义的训释。

如:有女同行(毛传)行,行道也这里行市名词当道路讲18补注:对原注进行补充说明的注释,可以分为两类:1补原文的缺略,2补旧注的遗漏19浑言:辨析同义词的训诂术语,又称为统言,通言,散文,散言,笼统地说,是异种求同20 常见的校勘方法:他校:用他书勘定本书的校勘方法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校之,有为后人所引用者,可以后人之书校之,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可以同时之书校之本校:用本书的前后文互证,断定其中的错误对校:用同书的版本或者别本相互对勘理校:根据文字,音韵,语法,文理等规律来推测其讹误21 注疏的名称很多:如传,训,诂,解,笺,注,校,义疏,音义,章句注:东汉郑玄开始的,专门解释古书正文的疏:既解释古书的正文,又解释前人传注的一般叫疏笺:表识书也。

训诂学

训诂学

训诂学第一节训诂学概说一、“训诂”释名“训诂”二字,最早见于《尔雅》,二字连文,起于毛亨的《诗故训传》。

“诂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

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

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此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

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

”(黄侃《文字声韵训诂笔记》)二、训诂的范围及功用:①解释词义解释字词概括义、具体义、修辞义,如“木”——《说文》:“,冒也,冒地而生。

从,下象其根。

”《左传·成公二年》:“骖结于木而止。

”《左传·僖公十三年》“’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

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指出引申义,如《诗经·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毛诗故训传》:“夭夭,其少壮也。

”②串讲句义《楚辞·九歌·国殇》:“车错毂兮短兵接。

:”王逸《章句》:“言戎车相迫,轮毂交错。

长兵不施,故用刀剑以相接击也。

”③寓词义、语法的解释于串讲之中《诗经·邶风·柏舟》:“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毛传》:“非我无酒可以敖游忘忧也。

”④说明表现方法或修辞手段“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木兰诗》)参互成文,合而见义。

《诗经周南·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毛传》:“兴也。

”⑤申述篇章旨意《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诐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毛传》小序:“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

”⑥说明典章制度《诗经·召南·鹊巢》:“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毛传》:“诸侯之子嫁于诸侯,送御皆百乘。

”⑦引证史实《诗经·邶风·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训诂学

训诂学

训诂学(名词解释)1. 训诂——训故言,即解释古代的话语。

2. 训诂学——是以古代文献的训诂为研究对象,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独立学科,是语言学里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特征的人文性很强的技术科学。

3. 注——东汉以后人们将对经文的解说称作“注”。

《说文》:“注,灌也。

”4. 传——秦汉时期特指解说经文、字词句并阐明其大义的注解。

儒家的重要文献称“经”,解释经书的著作叫做“传”,如毛亨《毛诗故训传》等。

5. 笺——对传文进行补充、订正或有所阐发的一种注释,如郑玄的《毛诗笺》。

6. 疏——不仅对古书原文解释,同时对前人的释语也进行解释的注称“疏”。

疏即义疏,疏通其义的意思,或称作“义注,正义,疏义”等,简称“疏”。

7. 正义——得名于“解释经传而得其正义”,与“疏”名异实同。

以“正义”为名的著作如唐·孔颖达《五经正义》、张守节《史记正义》等。

8. 集解——将各家的解说聚集在一起,或者兼采诸家之说对经传进行通释,这类注释就是集解。

9.反切——用两个汉字合注一个汉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合成被注字的音。

10.直音——利用同音字给所解字标音。

11. 如字——用于注音的术语,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按照它通常的读音来读就叫如字。

如:陆德明《音义》:“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

”前面的恶读(取乌的声母,路的韵母)wū,后面的恶读它通常的音è。

12. 形训——以形说义,就是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解说字义。

13. 声训——因声求义,又叫做“音训”,就是从语词的声音方面推求词义的来源,即以音同或音近的词为训,来解释字义或词义的方法14. 义训——直陈语义,以语词在语言中实际使用的意义直接解释词义。

15.小学——是指中国传统语言学上的文字、音韵、训诂的总称。

16. 《释名》——东汉刘熙著,我国第一部语源学词典,全书用声训的方法解说各种事物命名的由来。

与《尔雅》、《方言》、《说文解字》历来被视为汉代4部重要的训诂著作,在训诂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训诂学

训诂学

二、古注的体例
在《十三经注疏》本中,《诗经》注疏包括 有四家的注解,即西汉毛亨的《毛诗故训 传》,东汉郑玄的《毛诗笺》,唐陆德明的 《毛诗音义》,唐孔颖达的《毛诗正义》 (又叫“疏”)。
三、训诂学简史
1、先秦:训诂的萌芽和形成时期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对后代的训诂
学起了开创作用,兴起雅学。 它共分十九篇,前三篇是一般词语,即释诂、
《礼记·表记》:“不自大其事。”孔疏: “大谓夸大。”
《吕氏春秋·长攻》:“有功于此,而无其失, 虽王可也。”高诱注:“此三君有功名,假 令无其缺失,虽为王可也。”
《诗经·周南·汝坟》:“既见君子,不我遐 弃。” 孔疏:“不我遐弃者,犹云不遐弃我。 古之人语多倒。诗之此类众矣。”
五、训诂学的作用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琵琶
行》 “一声声都含有深长的情思。” ①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毛诗·序》 ②张华《励志》:“吉士思秋。”李善注:
思,悲也。 ③春女思,秋士悲。《淮南子·缪称训》 ④情既思而能反,心虽忧而不伤。 成公绥
《啸赋》
*思:哀、忧、愁、悲。
《诗·邶风·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汎汎其 景。”毛传:“二子,伋、寿也。宣公为伋 取于齐,齐女而美,公夺之,生寿及朔。朔 与其母愬伋于公,公令伋之齐,使贼先待于 隘而杀之。寿知之,以告伋,使去之。伋曰: ‘君命出,不可以逃。’寿窃其节而先往, 贼杀之。伋至,曰:‘君命杀我,寿有何 罪?’贼又杀之。国人伤其涉危遂往,如乘 舟而无所薄,汎汎然迅疾而不碍也。”
释言、释训。后十六篇为各种名物,释亲、 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 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 释兽、释畜。
2、两汉:训诂的初步兴盛时期

训诂学名词解释

训诂学名词解释

训诂学名词解释训诂学,又称辞训学,是研究训诂(字义、字音)的学科。

它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古代汉字无声符号,训诂学在中国古代典籍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面是对训诂学常用术语的解释:1.字义:也称为词义,是指字的含义。

字义的研究主要包括字义考证、字义辨析等。

2.字音:是指字的读音。

字音的研究主要包括字音考辨和字音演变等。

3.训读:是指文章中字的注释,用来解释词义、字音等。

4.异文:也称异文异义,是指与普通文本不同的文字和含义。

异文的研究主要包括异文校勘和异文考释等。

5.字形:是指字的外形,包括结构、笔画等。

字形的研究主要包括字源、字形演变等。

6.音韵学:是研究音韵的学问。

它主要包括古代音韵学、方言音韵学等。

7.字义辨析:是指对同音字、形近字等进行辨析。

它包括同音字的差别、义项的界定等。

8.读书文字:是指古代读书时所用的文字,通常是把注解、笺注等文字写在书籍的旁边,以便阅读。

9.文字学:是研究汉字的学科。

它包括文字的起源、演化、结构等方面的研究。

10.孤本:指珍贵的、独一无二的古籍版本。

由于古代纸张易烧、易坏,有些古籍只有孤本流传下来。

11.节本:是古书的一种整理形式,指将一篇文章分成若干段落,并在每个段落前加以标明。

12.注疏:古书的一种注释形式,是对原文进行解释和补充说明的注释。

13.古籍整理:是对古籍进行整理、校勘、注释等的研究。

古籍整理是重要的训诂学内容。

14.古代字书:是古代汉字字典的统称,分为字经类、方志类、音韵类等。

15.古代文献:是古代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包括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两大类。

综上所述,训诂学是研究字义、字音等的学科,它在古代文献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训诂学术语的解释,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训诂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训诂学讲义(本科课堂)

训诂学讲义(本科课堂)

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一:文字之学有三:其一体制,谓点画有衡从曲直之殊;其二训诂,谓称谓有古今雅俗之异;其三音韵,谓呼吸有清浊高下之不同。

论体制之书,《说文》之类是也;论训诂之书,《尔雅》、《方言》之类是也;论音韵之书,沈约《四声谱》及西域反切之学是也。

三者虽各一家,其实皆小学之类。

绪论第一节训诂与训诂学一、什么是训诂?《说文》:“训,说教也。

”段注:“说释而教之。

”《说文》:“诂,训故言也。

”段注:“故言者,旧言也。

十口所识前言也。

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

是之谓诂。

……故,即诂也。

训故者,顺释其故言也。

”二、什么是训诂学?“语义说”周大璞《训诂学要略》:训诂学也就是语义学。

“解释说”张世禄《训诂学与方法学》:与其说它是字义学,不如说它是解释学。

“综合说”陆宗达《训诂简论》:是包含在古代注释和训诂专书中的文献语言学的总称。

第二节训诂学的作用一、有助于古书阅读例如:《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古人有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气象不同。

文化部《红楼梦》校订出版小组注:“百足之虫,指马陆、蜈蚣一类节肢动物。

这类动物被截成几段后仍会活动,故称死而不僵。

”《文选·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

”二、指导古籍整理1.训诂与校勘例如:选自《战国策》的《触龙说赵太后》,其中有“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过去很多《战国策》的传本作“左师触詟愿见太后”。

清代学者王念孙据《汉书·古今人物表》《荀子·议兵》杨注、《太平御览》等书的材料,并考察上下文义,校曰:“今本‘龙言’二字误合为‘詟’耳。

太后闻触龙愿见之言,故盛气以待之;若无‘言’字,则文义不明。

”(《读书杂志》)2.训诂与标点要想正确地给古书断句、标点,首先必须正确地理解和解释古书中的词义、句义等;而欲正确地理解和把握这些意义,则应当在训诂上下功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师要多懂训诂学
训诂学原为我国传统语言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古代的字义和词义。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懂得一点训诂学方面的知识。

我们阅读和讲授古代的文言文,首先遇到的难点在于词汇。

不疏通字词,便不能准确地理解原文。

既然训诂学的研究对象是古代的字义和词义,那么它跟阅读和讲授文言文的关系也就可想而知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训诂知识(包括训诂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正是我们阅读和讲授文言文的一个器,而且是一个有力的器。

(一)训诂学能够使我们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要想读懂一篇文言文,不能满足于知道其中的字词句应该怎样解释,还要进一步知道为什么这样解释。

也就是说,我们不但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如果我们缺乏必要的训诂知识,我们在文言文的阅读和教学中便很难做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学生问一个为什么,便往往无言以对。

比如:《屈原列传》:“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

使于齐,顾反。

”课本注道:“顾反,回来。

顾,还。

”我们斟酌注释是讲得通的。

“顾”为何有“还反”义呢?这时有必要运用训诂学知识加以探索。

《说文》:“顾,还视也。

”由此可知,顾的还反义是从这个本义引申出来的。

乐府诗《度关山》:“行人思顾返,道别且徘徊。

”古诗《行行重行行》:“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王粲《七哀诗》:“行者不顾返,出门与家辞。

”这些佐证材料说明了“顾反(返)”都是同义复词,顾就是反(返)。

现代汉语“义无返
顾”“回顾”就是对“顾”的本义的继承。

知道了“顾”这个义项的来龙去脉,我们的理解当然也就深刻得多了。

再如:《吕氏春秋·察今》:“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

”课本训“要”为“适应”,这是对的。

我们认为,准确诠释应该是:要,约也。

由“制约”引申出“适应”(正反义)来。

考证“要”是“腰”的本字(要、腰为古今字),如《墨子·兼爱中》:“楚灵王好士细腰。

”《康熙字典·西部》:“要,与腰通。

”许慎《说文》:“要,身中也,象人要(腰)自臼之形,从臼。

”段玉裁《说文注》:“上象人首,下象人足,中象人要(腰),而自臼持之……人多护其要(腰),故也。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亦遵此说。

因为腰在躯干的中部,所以可以训为“中”、“正”、“适中”。

王念孙《广雅疏证》曾有明训:“要,正也。

”由此又可引申出“适合”、“适应”、“符合”之类的意思。

如《礼记·乐记》:“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

”(缀兆,乐队的行列位置)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对词语训释的把握也就清楚明白了。

《柳毅传》:“飨德怀恩,词不悉心。

”注释“飨”同“享”,受。

为何“飨”同“享”呢?我们从音义两方面看。

音的方面,享飨同音,阳韵。

义的方面,《说文》:“享,献也。

”《尔雅释诂》:“享,献也。

”段玉裁曰:“毛诗之例,凡献于上曰享,凡食其献曰飨。

”《广雅·释诂》:“献,进也”。

此三字,语音因通转而近,词义围绕进献的动作(献)、对象(享)、和结果(飨)而连系在一起,成为同源。

由此得出,享、飨同源词,同义而异形,且各有字源。

(二)在遇到课本当注而未注的疑难问题时,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独立的研究,从而求得正确的答案,以弥补课本在注释方面的不足。

课本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应该加以注释的地方,偏偏没有注释。

我们推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注不出,因而加以回避;二是把难的当成容易的,以为无需注释。

但不管哪一种情况,对于我们阅读和理解文言文都是不利的,而训诂知识则可以使我们敏锐地觉察这种当注而未注之处,通过思考分析,从而求得正确的答案。

《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不能”一词,近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口语词,虽然简单明白,但要把它用于理解课文,是应具体落实其意义的。

《中文大辞典》注:“不能,不及也”。

《史记·淮南王安传》:“今大王之兵不能十分吴楚之一”。

再看今人选本的例句中对“不能”的注释。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不能”释为“不及”、“不到”。

同是《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可以”未注。

一般说来,“可以”在先秦时期多数是两个单音词,但亦有少数是用作复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以”、“能够”、“应该”。

这里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复音词来使用。

《劝学》:“用心一也”中的“用心”极易被误认为是一个双音词。

其实它是一个双音节词组,“用”作“因为”讲,“心”作“心思”讲。

再看,柳宗元《小石潭记》:“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苏轼的《石钟山记》:“至唐李渤始
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音徐歇。

”这两个“上”字,语文教材均未加以注释,所见译文也都原词照搬,似乎不解自明。

但实际上并不这样容易,因为这两个“上”于上述例句中既不能训为“上面”,也不能训为“中间”。

“潭”就是“深水坑”或“水深之处”。

试想,这么深的水如何坐得?那么深的坑,徒步垂钓的李渤去扣双石又谈何容易?其实,这两个“上”字的义项是“边侧”的意思。

《辞源》释“上”为“方位词,边畔。

”《左传·鲁僖公二四年》:“瑕甥郤芮不獲公,乃如河上。


训“上”为边侧,李渤自己的《辨石钟山记》也可作为佐证:“……次于南隅,忽遇双石,歌枕潭际,影沦波中……”(“歌”应为“欹”字之误,欹,音qī,斜意)该句的后两个分句意为:双石斜临潭边,影子映在水中。

“上”的“边侧”这一义项,在现代汉语字、词典中无所寻觅。

而在古代汉语中却不乏其例。

如《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孟子·梁惠王上》:“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由此可见,把“坐潭上”训为“坐在潭边”、“得双石于潭上”训为“在潭边找到两块石头”似乎更准确明白,容易理解。

语文教学的实践证明:在文言文教学中,充分运用已有的训诂学知识进行训诂实践,对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言文字词,准确地运用现代汉语,疏通文意是大有裨益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