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解剖生理课程标准-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合集下载

高职《宠物解剖生理》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实践初探

高职《宠物解剖生理》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实践初探

高职《宠物解剖生理》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实践初探作者:黄兴来源:《新生代·上半月》2018年第09期【摘要】:《宠物解剖生理》课程是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理论实践性课程。

笔者以优质示范院校建设为契机,依据宠物养护与疾病防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高职教育自身的特点,对《宠物解剖生理》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体系及实训条件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探索,构建了适宜于高职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高职宠物解剖生理课程体系教学实践《宠物解剖生理》课程是宠物养护与疾病防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研究正常宠物有机体的形态、结构、机能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的《宠物解剖生理》课程一直由笔者担任主讲教师,在数年的教学过程中,主讲教师对该课程内容从陌生到熟悉,教学效果从一般达到良好;此外,课程标准、实训设备和实训条件亦从无到有,从贫乏到丰富。

但是,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教育时代的来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已经不适应我校《宠物解剖生理》课程的教学实践需要,必须对该门课程进行改革,以适应“互联网+”新形式下新的教育教学需求。

近年来,笔者以优质示范院校建设为契机,对《宠物解剖生理》课程体系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探索,通过对《宠物解剖生理》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体系及实训条件等方面内容的建设与改革,培养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兽医基础》、《动物药理》、《兽医基础》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打牢基础。

一、课程标准的修订根据岗位成才的培养理念及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以及专业基础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服务的教学理念,结合课程的教学特色,将课程设计为宠物解剖生理基础、犬解剖生理、其它动物(猫、兔、禽)解剖生理和综合考核四大模块。

在组织课程教学时,以物种为载体、重点介绍犬的解剖生理,比较学习猫、兔、禽的解剖生理特点,四个模块共设置一个公共学习情境、四类物种的解剖生理学习情境和一个综合考核学习情境。

宠物解剖

宠物解剖

第二节 组织
概念与分类
(1)概念: 组织是由一些来源相同、形态功能相似的 细胞群和细胞间质构成的。 (2)分类: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一、上皮组织
(一)上皮组织的构成及形态特点
上皮是由大量排列的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构成的 形态特点: 1、细胞排列紧密,成层状或薄膜状分布,细胞间质 少 2、上皮细胞呈极性分布,分基地面核游离面 3、上皮组织无血管分布,靠深部组织透过基膜供应 营养 4、上皮细胞间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分布
(二)间接连结 为骨连结中较普遍的一种形式,简称关节。 关节的基本结构 :由关节面、关节软骨、关节囊、关 节腔及血管、神经和淋巴管等构成。 (1)关节面 为骨与骨相接触的光滑面,骨质致密, 形状彼此互相吻合。关节表面覆盖一层透明软骨, 称为关节软骨。 (2)关节囊 是围绕在关节周围的结缔组织囊。 (3)关节腔 为关节囊和关节面之间的腔隙,腔内仅 含有少量的滑液。 (4)关节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


《宠物解剖》是职业学校宠物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职 业技术课。

使学生具备应职岗位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 技能。掌握宠物解剖的基本概念,犬、猫、兔和鸟 类各系统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和组织构造等。 识别重要的骨性、肌性标志,找出主要器官的体表 投影位置,镜下识别主要器官的组织结构,以及解 剖技术。
A:系统解剖学 是按照宠物有机体的功能系统,来阐述各 器官的形态结构和位置关系的科学。 B:局部及剖学 是按照动物有机体的部位进行解剖,以观 察其各个器官形态结构和位置关系的科学。 C: 比较解剖学 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各种常见宠物同 类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只异同点的科学。 D:x-射线解剖学 用x射线来研究宠物有机体的各器官的 形态结构和位置关系的科学。

宠物解剖生理学讲课教案

宠物解剖生理学讲课教案

宠物解剖生理学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宠物解剖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掌握宠物解剖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3.培养学生对宠物解剖生理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宠物医学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

1.宠物解剖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2.宠物解剖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三、教学难点。

1.宠物解剖生理学的相关专业术语和概念理解。

2.宠物解剖生理学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四、教学内容。

1. 宠物解剖生理学的概念和定义。

宠物解剖生理学是研究宠物生物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包括宠物的器官、组织、细胞等结构的解剖和生理功能的研究。

宠物解剖生理学是宠物医学的基础,对于诊断、治疗和预防宠物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2. 宠物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内容。

宠物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宠物的各个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例如心脏、肺部、肝脏、肾脏等器官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此外,还包括宠物的血液循环、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生理功能的研究。

3. 宠物解剖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宠物解剖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宠物各个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宠物的生理调节机制和代谢过程。

学生需要了解宠物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掌握宠物的生理调节机制和代谢过程的基本原理。

4. 宠物解剖生理学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宠物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在宠物医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宠物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宠物的生理功能和疾病发生的原因,为宠物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五、教学方法。

1.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宠物解剖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实践操作的教学方法。

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了解宠物解剖生理学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六、教学过程。

1.引入。

通过介绍宠物解剖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宠物医学的热情。

2.讲解。

详细讲解宠物解剖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包括宠物各个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宠物的生理调节机制和代谢过程的基本原理。

家畜解剖 实践为主课程的课程标准

家畜解剖   实践为主课程的课程标准

动物解剖生理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适用专业:畜牧兽医授课单位:生物工程系学分:学时:72学时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马博 2011年12月20日一、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生物工程系动物解剖生理课程标准是在充分理解学院印发的《关于制(修)定课程标准工作安排的通知》精神的前提下,根据我系实际情况和我教研室多年的教学经验、研究总结,在进一步调查、研究及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动物解剖生理学是研究正常动物机体的宏观和微观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并为揭示正常机体的生命活动、物质代谢的机制打下牢固的基础。

动物解剖生理学既是有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先导,还应为学生拓宽知识面和提高其适应能力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动物有机体各系统、器官、组织的正常宏观和微观的形态结构,了解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从而为后期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直观的形态学基础。

二、课程的性质与作用动物解剖生理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的(实践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任务导向工作过程的课程。

动物解剖生理是畜牧兽医专业的奠基和支柱课程。

它是一门研究正常动物形态和结构特征的科学,隶属于生物科学的形态学范畴。

它与畜牧兽医专业各门课程有着密切关系,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

只有在充分认识动物形态和结构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动物的生理现象和病理过程,否则就无法判断动物的正常与异常,区别生理与病理状态,更不能对疾病进行正确诊断。

三、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生物工程系动物解剖生理课程标准是在充分理解学院印发的《关于制(修)定课程标准工作安排的通知》精神的前提下,根据我系实际情况和我教研室多年的教学经验、研究总结,在进一步调查、研究及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1.课程标准符合《关于制(修)定课程标准工作安排的通知》精神,体现“创新思维”,“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新观念。

2.课程标准按照我系新的动物解剖生理课程体系,更新了课程内容。

解剖生理课程标准

解剖生理课程标准

南宫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资料《畜禽解剖生理》课程标准适用专业:畜牧兽医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修课方式:必修开设时间:1、2学期一、基本信息解剖生理学是研究正常有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关系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本课程采用系统解剖学的方法,按照骨骼、关节、肌肉、被皮、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心血管、淋巴、神经、内分泌、感觉器官以及解剖的顺序,逐一介绍各个系统的组成,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关系,阐述形态与功能的关系及机体结构与环境的关系,并联系临床和生产实践,为后续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牛解剖生理学为动物科学专业的科类基础课,介绍动物有机体的组成、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关系,以及形态与功能的关系;主要以牛为主掌握牛的机体结构的特点,了解牛机体结构与生活环境的关系;介绍部分器官种系发生与个体发生的知识;介绍一些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联系临床和生产实践,介绍一些病例和诊断技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章节章节内容讲课实验合计绪论牛解剖生理学定义、研究内容、方位术语 2 1 3第一章细胞 4 6 10第二章组织 6 4 10第三章运动系统16 20 36第四章被皮 4 8 12第五章消化系统10 15 25第六章呼吸系统 4 11 15第七章泌尿系统9 12 21第八章生殖系统12 15 27第九章循环系统8 8 16第十章体温 2 4 6第十一章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8 6 14第十二章内分泌系统 5 5合计90 110 200绪论1. 家畜解剖生理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 学习家畜解剖生理学的目的和意义。

3.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家畜有机体的概念。

4. 家畜体常用的方位术语。

5. 家畜体表的划分,以牛为例。

习题要点:⑴解剖学、正中矢状切面;⑵畜体的分部和方位术语本章重点、难点:掌握家畜解剖生理学的概念、畜体各部的主要名称和解剖生理学的概念及常用的方位术语。

3畜牧兽医专业《动物解剖生理》课程标准

3畜牧兽医专业《动物解剖生理》课程标准

《禽畜解剖生理》课程标准课程编码[ 160204 ]课程承担单位[ ]制定人[ ] 制定日期[2016.06.30]审核人[ ] 审核日期[2016.07.30]批准人[ ] 批准日期[2016.08.30]一、适用对象普通高考和对口高考升学学生二、适用专业畜牧兽医专业三、课程性质家畜解剖生理是畜牧兽医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是研究正常畜禽机体的宏观和微观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动物机体基本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

本课程是基于畜牧专业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这一综合任务而设置的,为完成畜牧基础理论工作任务。

本课程是为本专业的专业课程服务的,不仅是专业课的先导,还能为后期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雄厚的理论基础和直观的形态学基础,为学生拓宽知识面和提高其适应能力奠定坚实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本课程开设在第一学期,后续任务是畜牧生产中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繁殖与改良等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涉及到的课程有《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病理学》、《动物药理学》、《畜牧微生物与免疫》。

四、课程目标学生掌握畜牧兽医专业所必须的专业基础理论、专业基础实践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利用实验室指导家畜、家禽基本的解剖知识等,能够更好地为后续等专业课程服务。

通过学习,学生能具有较强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

(一)知识目标1.掌握家畜、家禽各系统、器官、组织的正常形态结构2.了解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3.掌握家畜、家禽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包括行为、各器官、各系统、细胞及其组成物质分子在内的活动变化与机制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4.掌握家畜家禽二者在形态结构以及生理功能上的异同点(二)技能目标1.能使用和保养显微镜2.能在显微镜下识别动物主要器官的组织构造3.能在活体上识别在诊断、治疗中常用的骨性、肌性标志4.能在活体上确认动物主要器官的体表投影5.能在活体上测定动物主要的生理常数6.学会动物剖检技术,并在尸体上阐明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三)素质目标1.具备吃苦耐劳的品质2.具备责任心强、忠于职守的爱岗敬业精神3.具备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注重工作效率4.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5.具有创新创业意识,通过自我学习提高知识与技能6.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意识五、六、设计思路围绕兽畜牧兽医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对动物解剖生理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突出重点,注重与后续课程的联系,在授课中注意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注重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

《动物解剖生理学》教学大纲

《动物解剖生理学》教学大纲

《动物解剖生理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畜禽解剖生理总学时数:90总学分数:5适用专业: 养殖(一)课程性质动物解剖学是动物医学、动物科学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研究正常动物有机体各器官的形态、构造、位置关系及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它是研究动物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相互位置关系,并为揭示正常机体的生命活动、物质代谢的机制;只有切实掌握机体正常结构的知识,才能进一步研究有机体的生理活动以及由于外界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形态变化的规律,所以它作为专业基础课即是前期课程的继续,又是为进一步学习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外科学、产科学、饲养学、生产学和繁殖学等课程提供形态学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动物有机体各器官的正常形态、位置、结构,从而为学习专业课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

(二)目的和任务A.理论教学部分学习动物解剖学必须在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运用形态与功能统一的观点、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发生发展的观点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来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微细结构,积累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并借助于标本、模型、切片、装片、涂片、挂图、幻灯、录像、投影片、影视教学片、多媒体等手段,进行教学。

课堂讲详细得当,由浅入深,突出重点。

还要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综合,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动物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位置特征和生理功能。

在教学方法上要力求少而精,通过多媒体、幻灯及课外实验等方法,创造认识和动手机会,使同学增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在执行教学过程中,对基础理论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多媒体教学及室内实验;认识各器官,系统部分以实验解剖为主,辅之以精讲,讲重点及难点,并结合实验条件尽量增加实践环节。

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突出“精讲多练、以练为主”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锻炼学生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组织能力。

(三)教学目标、学时分配及教学重点、难点绪论第1章畜禽体的基本结构(4学时)教学目标1.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宠物解剖生理》课程标准

《宠物解剖生理》课程标准

《宠物解剖生理》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宠物解剖生理课程类别:职业技术课课程编码:205111004 学分:5适用专业:宠物养护与驯导专业学时:75编写执笔人:编写日期:2016年4月专业建设委员会审定(负责人签字):审定日期:2016年4月一、前言(一)课程性质《宠物解剖生理》是高等职业院校宠物养护与驯导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职业技术课,是讲授正常宠物有机体的形态、结构、机能及其活动规律的课程。

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应职岗位所必需的宠物解剖生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掌握犬各系统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和组织构造及其生理功能的基础上,了解猫、兔和鸟类的机体结构和功能。

同时进一步深入研究宠物有机体的生理机能和生命活动规律、掌握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其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动手能力,从而达到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和继续学习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二)课程定位该课程是宠物养护与驯导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本着专业基础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的思想,《宠物解剖生理》既是有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先导,又为学生拓宽知识面和提高其适应能力奠定坚实的理论和技能基础,为后续《宠物病理》、《宠物内科》、《宠物药理》、《宠物微生物》、《宠物繁殖》、《宠物外产科病》和《宠物饲养》等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雄厚的理论基础和直观的形态学基础,也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三)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的设计理念结合社会人才需求情况制定,符合高职院校宠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与其他课程衔接非常密切。

倡导项目课程的教学理念,并根据本课程特点,着力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

2.课程设计思路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掌握关键知识为主线,以实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从基础理论性和实践性特点出发,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设置,在知识点和能力点的构建上,遵循学生学习认知规律和为后期专业课学习奠定坚实基础的要求。

2014版《宠物解剖生理综合综合技能训练》课程标准(1周)-.

2014版《宠物解剖生理综合综合技能训练》课程标准(1周)-.

【学习目标】1.在犬体上熟练指出体表部位名称。

2.触摸常用骨性肌性标志及体表淋巴结。

3.确定犬、猫主要内脏器官的体表投影位置。

【重点难点】重点:体表部位名称,触摸常用骨性肌性标志及体表淋巴结。

难点:犬主要内脏器官的体表投影位置的确定。

项目三生理常数的测定【学习内容】1.体温的测定,在犬活体上触摸耳梢、腋下和腹股沟的温度。

犬直肠体温的测定方法。

2.心跳频率的测定和心音的听取。

3.呼吸频率的测定、呼吸式的观察和呼吸音的听取。

4.肠蠕动音听诊部位腹部听诊。

【学习目标】1.学会观察体温计内的水银柱,熟悉体温计的刻度。

2.掌握常用生理参数产生的原理及正常数值。

【重点难点】重点:测定体温、心率和呼吸频率。

难点:听取心音、胃肠音、呼吸音。

项目四犬解剖观察【学习内容】1. 犬的致死前准备工作;致死方法;剥皮步骤。

2. 犬局部解剖观察头颈部的解剖:观察胸头肌、臂头肌、颈静脉沟、颈静脉、胸骨甲状舌骨肌、颈总动脉、迷走交感神经干、气管、食管、甲状腺、下颌淋巴结、腮腺、颌下腺、咬肌、喉等。

前肢的解剖:观察斜方肌、菱形肌、背阔肌、臂头肌、胸浅肌、胸深肌、下锯肌、冈上肌、冈下肌、三角肌、臂三头肌、臂二头肌、臂肌、肩胛下肌、大圆肌等。

胸部的解剖:背最长肌、背髂肋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胸膜、纵隔、肺、膈神经、心包、心、前腔静脉、后腔静脉、肺动脉、主动脉弓和胸主动脉、臂头动脉总干、膈肌等。

腹部的解剖:母犬标本上观察乳房、卵巢、输卵管、子宫的形态和构造;公犬标本上观察阴囊、睾丸、附睾、精索、输精管和阴茎;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直肌、腹横肌;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肝、胰、肾、输尿管、膀胱、肾上腺等各器官的位置和形态。

后肢的解剖:股薄肌、臀肌、缝匠肌、股阔筋膜张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股四头肌、坐骨神经、腓肠肌、跟腱等。

【学习目标】1.了解动物安乐死方法。

2. 通过对犬的局部解剖观察,进一步加强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对各系统、各部位的解剖构造以及各器官的相互位置关系有一个综合性的掌握。

《畜禽解剖生理》课程标准

《畜禽解剖生理》课程标准

《畜禽解剖生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学校畜牧兽医专业(中职)必修的基础平台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畜禽解剖生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畜牧基础》、《兽医基础》、《兽医诊疗技术》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120学时,8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应体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学校畜牧兽医(中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及培养目标,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畜禽生命活动规律认知,主要器官的形态结构、体内位置和生理功能的掌握等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学校畜牧兽医(中职)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岗位需求,注重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反映传统畜牧业及其产业链中新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确定本课程内容。

3.按照畜禽解剖构造与生理功能之间内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大中型常见家畜的解剖生理为主线,兼顾家禽和宠物的解剖生理特点,组织课程内容,将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课程设计。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了解畜禽内脏器官的生理功能,能独立或合作完成畜禽机体的解剖,具备应用解剖生理知识解决生产中相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1.掌握畜禽机体各系统的组成,识别主要内脏器官,熟悉各内脏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六、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积极创设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环境,。

2.充分开展实践教学,促进学生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积极利用动物医院、养殖场等教学基地,着力提升学生剖析畜禽体内部构造、解析其生理特征的技术水平。

3.开展小组讨论、小组展示的学习方式,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结合实物、标本、模型、仿真系统等多种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职高畜禽解剖生理课程设计

职高畜禽解剖生理课程设计

职高畜禽解剖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畜禽解剖生理学的基本概念、术语及畜禽主要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 学生能够描述常见家畜(如猪、牛、羊)的生理特点及其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生理变化。

3. 学生能够了解并解释动物疾病与解剖生理结构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进行畜禽解剖操作,具备基本的解剖技能。

2. 学生能够运用显微镜等实验工具,进行组织切片观察,识别畜禽主要器官的组织结构。

3. 学生能够运用生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增强对动物保护的意识。

2.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认识到畜禽解剖生理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兴趣,树立专业思想。

本课程针对职高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的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明确,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畜禽解剖生理学基本概念与术语:介绍解剖学、生理学的基本概念,解释相关术语,使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知识。

2. 畜禽主要器官系统及其功能:详细讲解畜禽的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神经、内分泌等主要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常见家畜生理特点及生长发育:介绍猪、牛、羊等常见家畜的生理特点,分析其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生理变化。

4. 动物疾病与解剖生理结构的关系:分析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与解剖生理结构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畜禽解剖操作,学习使用显微镜等实验工具,识别主要器官组织结构,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1. 第1周:畜禽解剖生理学基本概念与术语,介绍学科背景和基本知识。

宠物生理解剖教案模板范文

宠物生理解剖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宠物生理解剖授课对象:宠物护理与繁殖专业学生授课时间: 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宠物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宠物基本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 培养学生进行宠物解剖的实践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宠物基本器官系统的解剖结构。

2. 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

教学难点:1. 宠物内脏器官的精细解剖结构。

2. 宠物生理功能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含宠物解剖生理的基本知识、图片、视频等。

2. 实体解剖模型或解剖标本。

3. 显微镜、解剖工具、消毒用品等。

4. 学生分组准备:每组配备必要的解剖工具和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宠物解剖生理学的重要性,例如:了解宠物内部结构有助于疾病诊断和治疗。

- 展示宠物解剖生理学的应用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理论讲解(30分钟)1. 宠物解剖学概述:介绍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宠物解剖学的研究内容。

2. 宠物基本器官系统介绍:- 消化系统: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等。

- 呼吸系统: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等。

- 循环系统:心脏、血管、淋巴系统等。

- 泌尿系统: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

- 神经系统:大脑、脊髓、神经等。

- 内分泌系统:甲状腺、肾上腺、胰腺等。

- 生殖系统:雄性生殖器官、雌性生殖器官等。

3. 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讲解。

三、实践操作(50分钟)1. 分组进行宠物解剖操作,每组选取一个器官系统进行解剖。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解剖操作中的错误。

3. 学生记录解剖过程,描述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四、讨论与总结(20分钟)1. 各组分享解剖结果,讨论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

2.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3.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复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撰写一篇关于宠物解剖生理学重要性的论文。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

《宠物解剖学》教学大纲

《宠物解剖学》教学大纲
动物医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宠物解剖学》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
总学时
36
学分
2
课程简介
宠物解剖学
课程编号 VET4101
Pet Anatomy
课程类型 本专业推荐选修课
理论学时
12
实验学时 24
实践学时
Hale Waihona Puke 预修课程 生物学、动物学、动物解剖学
适用对象 动物医学、动物药学、金
善宝实验班(动物生产类)
1.胸部的界限 2.胸壁各层的主要结构 3.胸腔内的主要器官 习题要点:⑴如何打开心腔?⑵简述心腔的结构;⑶简述肺的形态结构;⑷如何进行胸腔和心包穿刺? 本章重点、难点:心的位置和心腔的结构、肺的形态结构、胸腔内主要的血管神经
438
动物医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胸部各层次的主要结构,理解心、肺的体表投影、膈的附着缘及其与心肺听诊、扣诊等临床 诊断的关系,掌握胸壁的主要肌肉、血管和神经,胸腔的心、肺、胸腺、纵隔、气管、支气管、食管、臂头干、 腔静脉、淋巴结等位置形态和结构。 第三章 腹部
三、学时分配
章节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章节内容 颈部解剖 胸部解剖 腹部解剖 骨盆解剖 后肢解剖 前肢解剖 头部解剖 合计
教学课时分配
讲课
1.5 1.5 2.0 1.5 1.75 1.75 2.0 12
实验
3.0 3.5 4.0 2.5 3.0 3.0 5.0 24
七、说明
大纲修订人:雷治海 大纲审定人:赵茹茜
440
宠物解剖学以犬为研究对象,采用局部解剖学的方法,按颈部、胸部、腹部、骨盆、前

2014版《宠物解剖生理》课程标准(75学时)-陈文芳(江苏农牧).

2014版《宠物解剖生理》课程标准(75学时)-陈文芳(江苏农牧).

六、教学要求项目一宠物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和生理学基础【学习内容】1.细胞细胞的概念;细胞的形态与大小;细胞的构造,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生命活动,新陈代谢、感应性、运动、生长与繁殖细胞的分化、衰老与死亡的概念。

2.组织组织的概念与分类;上皮组织的形态、分类、分布及主要功能;结缔组织的形态、分类、分布及主要功能;肌组织的形态、分类、分布及主要功能;神经组织的形态、分类、分布及主要功能。

3.器官、系统、有机体的概念、组成。

4.动物体主要部位名称,解剖学常用方位术语。

【学习目标】1.熟悉细胞的构造和机能,掌握细胞的生命活动特征。

2.明确组织的概念与分类,掌握四种基本组织的形态、分布及其主要功能。

3.通过训练,认识显微镜的一般构造,初步学会其使用和保养技术。

4.通过训练、示教和多媒体,对所提供切片标本或实物能正确识别、找出特征。

进一步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

【重点难点】重点:宠物解剖生理的概念和内容;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有机体的概念。

主要部位名称难点:主要部位名称项目三运动系统【学习内容】1.骨骼骨的形态、构造和化学成分;骨连结类型和关节;2.全身骨骼头部骨骼的组成;躯干骨骼的组成,椎骨、肋、胸骨和胸廓的构造;前肢骨骼的组成,肩胛骨、臂骨、前臂骨、腕骨、掌骨、指骨和籽骨构造;前肢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的构造:后肢骨骼的组成,髋骨、股骨、膝盖骨、小腿骨、跗骨、跖骨、趾骨和籽骨构造;后肢关节及骨盆,荐髂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跗关节、趾关节的构造3.肌肉肌肉的形态、构造、起止点、种类及命名、肌肉的辅助结构;4.全身肌肉的分布皮肌;头部肌肉;躯干肌肉,脊柱肌、颈腹侧肌、胸壁肌和腹壁肌的组成;前肢肌肉,肩带肌和作用于肩关节的肌肉;后肢肌肉,作用于髋关节的肌肉、作用于膝关节的肌肉、作用于跗关节的肌肉。

【学习目标】1.明确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骨的构造及犬(猫)全身骨的组成。

2.了解全身主要肌肉群的位置和名称。

宠物解剖生理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汇总

宠物解剖生理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汇总

• (三)素质目标
• 1、加强职业道德和爱护宠物意识,热爱宠物事业。
• 2、具备从事本专业职业岗位实际工作的能力。 • 3、具有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品质。 • 4、树立发生发展的观点、局部整体统一的观点、形态与 功能相结合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观察研究动物有 机体。
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划分如下: 系统解剖、局部解剖、 发育解剖、比较解剖、 功能解剖、X射线解剖。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ຫໍສະໝຸດ • (二)显微解剖(组织学)
采用切片、染色等技术,通过显微镜研究动物微细结构
及其与功能关系的科学。 • (三)发生解剖(胚胎学) 研究动物个体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 (四)生理学 研究动物有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 (二)能力目标
• 1、重点培养基本实验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
• 2、掌握常见动物的实际解剖技术和观察方法; • 3、能够根据正常形态结构正确分析解决实际中遇到的各 种问题。
从而为后期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雄厚的理论 基础和直观的形态学基础。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宠物解剖生理》课程概述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一、宠物解剖生理的学习内容
宠物解剖生理研究有机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包括两方面:
• 1、各器官的正常形态、构造、位置关系及其发生发展规律。
• 2、各部分机能活动特点,以及各部分活动之间的相互规律。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 主要内容
大体解剖学 组 胚 生 织 胎 理 学 学 学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 (一)大体解剖

高职宠物解剖生理课程大体解剖实践教学示范

高职宠物解剖生理课程大体解剖实践教学示范

84 中国兽医杂志2019年(第55卷)第8期Chi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ine 高职宠物解剖生理课程大体解剖实践教学示范刘方玉,姜汹,易维学(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宜昌443000)中图分类号:S811.4G642.0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0529—6005(2019)08—0084—02“宠物解剖生理”是宠物类专业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所有专业课程的基础。

“宠物解剖生理”围绕正常宠物(犬、猫)的各系统、器收稿日期:2019—02T6作者简介:刘方玉(1973-),男,教授,硕士,从事动物繁殖技术推广及宠物饲养技术教学工作,E-mail:segcxlfy@(5<0.05)。

与阳性对照组比较,PPD-Gsfs各剂量组和PPT-Gsfs各剂量组小鼠的肌糖原含量显著升高,PPD-Gsfs中剂量组和PPT-Gsfs低剂量组小鼠的肌糖原含量显著升高(5<0.05),PPD-Gsfs低、高剂量组和PPT-Gsfs中、高剂量组小鼠的肌糖原含量极显著升高(5<0.01)&3讨论与结论我国的传统中药如人参、淫羊藿及黄精等,较一些化学合成的药物抗疲劳作用具有更安全、药效强、副作用少等特性,因而被广泛的应用[7]&本试验通过小鼠负重游泳试验考察疲劳小鼠的体重、血乳酸、乳酸脱氢酶、肝糖原及肌糖原含量的各项指标[8-9]来反应机体的疲劳程度是可行的。

体重主要反映训练的量和训练后的恢复状况指标,可作为是否训练过度的主要指标之一。

运动后体内血乳酸含量水平显著增加,过量的血乳酸是导致肌肉疲劳的重要原因[10-12打已证实人参皂苷能显著减少乳酸堆积+13],其原因是减少乳酸生成和加速乳酸清除等方面。

乳酸脱氢酶"LDH)的活力是反映肌肉中乳酸清除的快慢。

引起机体疲劳的另一个原因是肌糖原的过量消耗,肌糖原含量的增加可延缓因长时间运动而导致的疲劳[13-14]&本试验结果表明:PPD,Gs和PPT,Gs均能延长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后者作用更显著;加速疲劳小鼠体内的血乳酸(LD)的代谢分解,以PPD-Gsls的作用更显著;PPD-Gsls和PPT-Gsls均能显著提高运动疲劳小鼠的肝、肌糖原在机体内的含量,为运动提供能量,减缓血液中各生化指标含量水平的变化幅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宠物解剖生理》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宠物解剖生理
课程类别:职业能力必修课
学分:4
计划学时:84.5学时,其中理论52.5学时,实验20学时,综合实践12学时
适用专业:宠物养护与驯导
1.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宠物解剖生理》课程是宠物养护与驯导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为其它专业课的核心基础。

本课程是研究正常宠物有机体的宏观和微观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宠物有机体基本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

通常学习,掌握被皮、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心血管、神经、免疫、内分泌等系统的组成,掌握各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重点熟悉犬、猫的解剖特征。

本课程与后续的《宠物微生物》、《宠物营养与宠物食品》、《宠物美容与护理》、《宠物饲养技术》、《宠物普通病》、《宠物病理》、《宠物药理》等课程有着密切联系。

宠物解剖生理既是有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先导,还应为学生拓宽知识面和提高其适应能力奠定坚实的理论和技能基础,为后期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雄厚的理论基础和直观的形态学基础。

2.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宠物医学专业所必须的专业基础理论、专业基础实践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掌握犬、猫有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利用实验室指导犬、猫基本的解剖知识等,能够更好地为《宠物临床诊疗》、《宠物病理》、《宠物营养与宠物食品》等专业课程服务,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

2.1 职业专门能力教育目标
2.1.1 技能教学目标:
(1)熟悉宠物体全身骨骼、关节的名称。

(2)熟悉宠物体全身肌肉、体表淋巴结的名称。

(3)熟悉宠物体全身各器官的形态位置以及在体表的投影位置。

(4)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构造、使用方法以及保养方法。

(5)能识别显微镜下的器官组织切片。

(6)能够准确测定宠物的生理常数(心音、胃肠蠕动音的听取;脉搏检查;呼吸、心率和体温测定)。

2.1.2 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犬、猫各系统、器官、组织的正常形态结构。

(2)了解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

(3)掌握犬、猫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包括行为、各器官、各系统、细胞及其组成物质分子在内的活动变化与机制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

(4)掌握犬、猫二者在形态结构以及生理功能上的异同点。

2.1.3 思想教育目标
(1)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精益求精、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2)具有艰苦奋斗、自主立业、开拓创新的精神。

2.2 职业核心能力教育目标
2.2.1学习能力
具有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掌握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的能力;通过各种媒体快速获得信息的能力。

2.2.2 工作能力
按宠物医学的生产任务要求,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工作方案,完成工作任务;具有进行组织管理,开展工作的能力;协调各方面公共关系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环境保护意识。

2.2.3 创新思维能力
能进行宠物医学研究实验、引进、改进生产技术和初步发明创新的能力。

2.2.4 合作能力
能根据工作活动的需要,协商合作目标、相互配合工作、调整合作方式并不断改善合作关系。

3.课程内容和要求
3.1学习情境划分及学时分配
4.课程实施建议
4.1课程教学模式
4.1.1 指导思想
本课程标准贯彻以生产过程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总体上根据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将全部内容按生产顺序划分成四大模块,依次为基础模块(解剖生理基础知识),共用技术模块(解剖生理基本实验技术),主干技术模块(牛、羊、鸡)及特色技术模块(进行科学研究的训练)为学生构建全方位的宠物养护与驯导专业宠物解剖生理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以便为将来学习专业课知识奠定基础。

4.1.2 教学顺序安排
应以生产过程为导向,以突出职业能力为本位,按照按照实验难易的顺序,灵活安排地组织教学,使学生在生产过程中掌握专项技能,理解专业理论,形成综合能力。

4.1.3 教学内容的安排
力求突出重点,尽量贴近生产,做到举一反三,将专业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简单介绍。

将家畜解剖、家畜生理、家畜组织胚胎学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有机的统一,这是组织教学内容的核心和难点。

在教学中以牛、羊和猪等三种动物为代表,介绍各个系统中各器官的基本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组织结构和相应的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训练,其余动物,以突出特色技术为重点进行对比性介绍。

4.2 教学方法
以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观念,必须在强化职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专业理论水平,实现高职教育的完整内涵。

建议:
4.2.1 生产过程为导向的教学
从解释现象、分析机理、解决问题入手,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扩充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思维。

4.2.2 学习方法
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指导、答疑和检查等启发式教学为原则,积极采用直观式、观察辨认、问题讨论、典型剖析、布置研究性课题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教学内容,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4.2.3 各种教学资料的准备工作
如资料卡、作业单和挂图、实物、标本、模型、专业录像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工具,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注意知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4.3 教学条件
4.3.1 标准与规范
(1)师资队伍:应该构建一支校企合作的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队伍,构成校企团队教学的教学模式。

首先,将企业中的技术能手、专家聘为兼职教师开展教学,而学院的专业教师按生产季节进入企业锻炼和教学,以提高专业水平。

另外,也应将行业和企业中的专家请入学校,参与课程设置、专业建设指导,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2)教材:除全国统一的实验教材外,本课程组还应结合学生就业地区地域的特点,组织教师编写实训教学计划及实验指导材料。

4.3.2 教学设施
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利用直观教具,如标本、模型、挂图等帮助学生理解和复习巩固,有条件的可利用幻灯、录像和多媒体教学方式,让同学多观察、多动手接触直观教具,利用活体触摸和教学实习过程中对畜禽的解剖以建立家畜机体的整体和活体概念。

4.3.3 实训条件
为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顺利实施,必须要建立起配套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基地内应有多种家畜、家禽和当地生产中的主要养殖优良品种,校内生产基地应以科研、生产、示范推广为目的,校外实训基地应首选具有现代化管理理念和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的企业或私人养殖场,采用产学研结合机制,给学生创造一个实训和研究条件。

4.4 课程考评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有讲课、实验、教学实习、辅导、平时考查及期末考试。

(1)讲课:主要讲授一般概念、规律性和理论性的内容,利用标本、模型、挂图等教具讲清重点、难点内容、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2)实验:包括标本、模型示教、活体触摸和观察,新鲜尸体解剖、实验作业等内容。

做好提示实验内容,联系旧课、总结新课教学工作。

(3)教学实习:是为了使学生系统掌握和巩固课程和基本内容,培养学生基本的解
剖技能,根据经费和标本来源,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剖家畜、家禽,制作一些标本为平时考查成绩之一。

(4)辅导:应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启发学生用比较、分析、综合的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学好解剖学。

(5)平时考查:学好骨学与肌学对学好解剖学的其他内容至关重要,因此骨学与肌学两部分内容安排在实验室对照标本进行考查。

期末考试可以除去骨骼和肌肉这两部分内容。

(6)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包括提问、平时测验、考查)应占总成绩的20%,技能成绩成绩(实验、实训、生产实习、机能考核)应占总成绩的20%,期末闭卷考试占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