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_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执教者学情分析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初三年级的学生性格比较开朗活泼,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有自己的个人判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景,留给他们动手实践、观察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猜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二、学生已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学生在八年级已经初步积累了函数知识和利用函数解决问题的经验.初三学生在新课的学习中已掌握二次函数的定义、图像及性质等基本知识.学生具有也一定的数学分析、理解能力.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很高,思维敏捷,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本课中,应多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而更好的体会到二次函数的特征.效果分析这节课,我对教材进行了探究性重组,同时放手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去经历、体验、内化知识的做法是成功的。
通过充分的过程探究,学生容易得出也是最早得出了图象的性质,借助直观图象的性质而得到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
真正的形成往往来源于真实的自主探究。
只有放手探究,学生的潜力与智慧才会充分表现,学生也才会表现真实的思维和真实的自我。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一切教学都要围绕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做文章,真正让学生理解、掌握真实的知识和真正的知识。
首先,要设计适合学生探究的素材。
教材对二次函数的性质是从增减来描述的,我们认为这种对性质的表述是教条化的,对这种学术、文本状态的知识,学生不容易接受。
当然教材强调所呈现内容的逻辑性、严密性与科学性是合理的。
但是能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的知识才是最好的。
如果牵强的引出来,不一定是好事。
其次,探究教学的过程就是实现学术形态的知识转化为教育形态知识的过程。
探究教学是追求教学过程的探究和探究过程的自然和本真。
只有这样探究才是有价值的,真知才会有生长性。
要表现过程的真实与自然,从建构主义的观点出发,就是要尊重学生各自的经验与思维方式、习惯。
结论是一致的,但过程可以是多元的,教师要善于恰倒好处地优化提炼学生的结论。
初中数学_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九年级数学下《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2.掌握并理解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会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相关的问题.【学习重点】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用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相关的问题. 【学习难点】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特征与a、b、c及相关符号的关系. 【学习过程】◆知识清单:考点一:二次函数的概念●思考:二次函数的条件知识应用:下列表达式中,y是x的二次函数的是()2222.124.)1()1)(1(..x y D x x y C x x x y B c bx ax y A =++=---+=++=变式训练:当m _______ 时, 函数 是二次函数?考点二: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常见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1.二次函数y=ax 2(a ≠0)的图象与性质2.二次函数y=ax 2+k(a ≠0)的图象与性质 12)2(y 22+-+=-x x m m3.二次函数y=a(x-h)2(a≠0)的图象与性质4.二次函数y=a(x-h)2+k(a≠0)的图象与性质5.二次函数y=ax 2+bx+c(a ≠0)的图象与性质 知识应用:1.二次函数y =ax 2+bx +c(a ≠0)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关于该二次函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函数有最小值;B .对称轴是直线x =21;C .当-1<x<2时,y<0;D .当x> 3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2.对于抛物线y =-(x +1)2+3,下列结论:①抛物线的开口向下;②对称轴为直线x =1;③顶点坐标为(-1,3);④x>1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 ) A .1 B .2 C .3 D .4y=ax 2+bx+c a>0a<0 图象开口方向对称轴 顶点坐标 增减性 最值变式训练: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y与x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下列结论:①抛物线的开口向下;②其图象的对称轴为x=1;③当x<1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④方程ax2+bx+c=0有一个根大于4,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考点三: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特征与a、b、c及相关符号的关系知识应用:1.在同一坐标系内,一次函数y=ax+b与二次函数y=ax2+8x+b 的图象可能是( )2.在同一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mx+n2与二次函数y=x2+m的图象可能是( )3.已知函数y=(x-m)(x-n)(其中m<n)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mx+n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可能是( )xnm4.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以下结论:①abc>0;②4ac<b 2;③2a +b>0;④其顶点坐标为( 21 ,-2);⑤当x< 21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⑥a +b +c>0正确的有(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5.如图,是抛物线y=ax 2+bx+c (a ≠0)图象的一部分.已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2,与x 轴的一个交点是(﹣1,0).下列结论: ①abc >0;②4a ﹣2b+c <0;③4a+b=0; ④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是(5,0); ⑤点(﹣3,y 1),(6,y 2)都在抛物线上, 则有y 1<y 2.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 .②④⑤ C.①③④ D .③④⑤ ◆能力提升:二次函数y=ax 2+bx+c (a ,b ,c 为常数,且a ≠0)中的x 与y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下列结论:(1)ac<0;(2)当x>1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3)3是方程ax2+(b﹣1)x+c=0的一个根;(4)当﹣1<x<3时,ax2+(b﹣1)x+c>0.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4个 B.3个C.2个D.1个《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学情分析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渐像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的发展。
初中数学_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九年级数学下《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2.掌握并理解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会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相关的问题.【学习重点】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用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相关的问题. 【学习难点】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特征与a、b、c及相关符号的关系. 【学习过程】◆知识清单:考点一:二次函数的概念●思考:二次函数的条件知识应用:下列表达式中,y是x的二次函数的是()2222.124.)1()1)(1(..x y D x x y C x x x y B c bx ax y A =++=---+=++=变式训练:当m _______ 时, 函数 是二次函数?考点二: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常见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1.二次函数y=ax 2(a ≠0)的图象与性质2.二次函数y=ax 2+k(a ≠0)的图象与性质 12)2(y 22+-+=-x x m m3.二次函数y=a(x-h)2(a≠0)的图象与性质4.二次函数y=a(x-h)2+k(a≠0)的图象与性质5.二次函数y=ax 2+bx+c(a ≠0)的图象与性质 知识应用:1.二次函数y =ax 2+bx +c(a ≠0)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关于该二次函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函数有最小值;B .对称轴是直线x =21;C .当-1<x<2时,y<0;D .当x> 3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2.对于抛物线y =-(x +1)2+3,下列结论:①抛物线的开口向下;②对称轴为直线x =1;③顶点坐标为(-1,3);④x>1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 ) A .1 B .2 C .3 D .4y=ax 2+bx+c a>0a<0 图象开口方向对称轴 顶点坐标 增减性 最值变式训练: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y与x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下列结论:①抛物线的开口向下;②其图象的对称轴为x=1;③当x<1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④方程ax2+bx+c=0有一个根大于4,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考点三: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特征与a、b、c及相关符号的关系知识应用:1.在同一坐标系内,一次函数y=ax+b与二次函数y=ax2+8x+b 的图象可能是( )2.在同一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mx+n2与二次函数y=x2+m的图象可能是( )3.已知函数y=(x-m)(x-n)(其中m<n)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mx+n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可能是( )xnm4.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以下结论:①abc>0;②4ac<b 2;③2a +b>0;④其顶点坐标为( 21 ,-2);⑤当x< 21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⑥a +b +c>0正确的有(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5.如图,是抛物线y=ax 2+bx+c (a ≠0)图象的一部分.已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2,与x 轴的一个交点是(﹣1,0).下列结论: ①abc >0;②4a ﹣2b+c <0;③4a+b=0; ④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是(5,0); ⑤点(﹣3,y 1),(6,y 2)都在抛物线上, 则有y 1<y 2.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 .②④⑤ C.①③④ D .③④⑤ ◆能力提升:二次函数y=ax 2+bx+c (a ,b ,c 为常数,且a ≠0)中的x 与y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下列结论:(1)ac<0;(2)当x>1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3)3是方程ax2+(b﹣1)x+c=0的一个根;(4)当﹣1<x<3时,ax2+(b﹣1)x+c>0.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4个 B.3个C.2个D.1个《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学情分析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渐像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的发展。
初中数学_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函数的知识贯穿于整个初等数学体系之中,二次函数在初中函数的教学中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初中代数内容的引申,更为以后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等奠定基础。
在历届中考试题中,二次函数都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中考中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基础知识、二次函数关系式的求法、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在复习二次函数的基础知识时,要注重待定系数法、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1、初三学生在新课的学习中已掌握二次函数的定义、图像及性质等基本知识。
2、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较学习新课时有明显提高。
3、初三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4、学生能力差异较大,两极分化明显。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复习巩固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二)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辩证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把实际问题转化成二次函数问题并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来解决。
难点: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解二次函数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让知道学生这节课的主要形式是竞赛活动,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二)知识梳理:知识梳理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前段时间所学内容的一个简单整理,让学生明白这一章中应该掌握的最基础的内容有哪些,同时也是为本节课的内容做好准备。
本环节是学生的第一个分组活动。
各小组共同完成知识网路表格,然后小组间相互交换进行评阅,并给出评分。
(三)例题导析通过前一环节对知识的回顾使复习的内容条理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完成“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
此时就应该让学生学会怎样将这些知识运用到解题中去:例:已知二次函数y=x2-x+c。
(1)求它的图象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和对称轴;(2)c取何值时,顶点在x轴上?(3)若此函数的图象过原点,求此函数的解析式。
(4)如果c=-2,画出此时的抛物线的图像,并判断x取何值时y 随x的增大而减小。
初中数学_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的复习(第1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的复习”( 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教与学的活动,使学生掌握二次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并达到灵活应用。
2.通过专题练习,达到知识的熟练运用,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划归与转化、函数与方程的思想.3.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熟练应用;学生掌握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划归与转化、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难点: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划归与转化、函数与方程的思想的掌握。
三、支持条件分析教学中恰当利用PPT 的演示功能四、教学过程设计活动一:出示二次函数图象,引入课题。
引入:这是什么的图象?设计目的:以二次函数图象直接引入课题,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问题(1)二次函数的定义:例:下列函数是二次函数的有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221)1(x y -=;22)2(xy =;c bx ax y ++=2)3(;122)4(23-+=x x y ;(5) y=2(x+3)2-2x 2.设计目的:一、让学生明确学习函数的顺序:定义、图象与性质、应用。
二、巩固了二次函数的定义知识。
活动方式:学生口答,引导学生归纳:1)等式右边是一个整式;(2)在辨析一个函数是不是二次函数时,若二次项系数含有字母,须注明它不等于0;(3)等式右边化到最简,须满足最高次项的次数是二次。
活动二:根据函数图象,回忆与二次函数有关的性质设计目的: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交流形式复习二次函数的基础知识,有助于学生整理零碎、杂乱的知识,做到知识的梳理、整化、强化,加深理解。
活动方式:学生口答,教师板书知识框架的方式。
主要研究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最值情况、增减性、与坐标轴交点、平移这些性质,使学生意识到数形结合思想。
其中在解析式这一环节找一生板书,并采用口答形式说出另两种求解析式的方法。
教师总结:对于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我们一般就从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最值情况、增减性、与坐标轴交点、平移等方面来进行分析,并指出顶点式中的三种特殊形式。
初中数学_二次函数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二次函数复习》教学设计课题二次函数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能灵活运用数形结合知识解一些实际问题.数学思考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解决问题学生亲自经历巩固二次函数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体会利用数形结合线索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情感态度经历探索二次函数相关题目的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在数学中的广泛应用,同时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反之,又服务于实际生活.教学重点二次函数图象及其性质,应用二次函数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二次函数性质的灵活运用,能把相关应用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课前准备(教具、活动准备等)制作课件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基础知识之自我构建二次函数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类函数,它有着自己固有的性质,反映的是轴对称性和增减性;我们要突出反映二次函数的轴对称性、顶点坐标,我们就可以把一般式改写成顶点式;如果想知道抛物线与x轴两个交点的情况,我们可以把一般式写出交点式;刚刚我们回顾了二次函数的性质,我们发现二次函数的图像能够直观地反映函数的特性,而数又能细致刻画函数图像的大小和位置,下面就让我们遵循着数形结合的线索,继续对二次函数进行深入的研究。
基础知识之基础演练如图是抛物线()02≠++=acbxaxy的图像,请尽可能多的说出一些结论。
通过一个具体二次函数,请学生说出尽可能多的结论,主要让学生回忆二次函数有关基础知识.同学们之间可以相互补充,体现团结协作精神.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中考链接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且对称轴为直线x=1,点B坐标为(-1,0).则下面的四个结论:①2a+b=0;②4a-2b+c>0;③abc>0;④当y<0时,x<-1或x>3.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 ①③C.①④D. ②③链接中考,感受中考,巩固所学,让学生在不只是会做题还要会讲题,因此在此环节中先让学生小组内互相讲解解答过程,然后教师找学生上讲台上来讲题,以督促学生认真完成此环节,难点突破之聚焦中考1、结合图像思考:方程()1412=++-x有几个实数解?变式训练:已知抛物线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方程 ax2+bx+c-8=0的根的情况是()A.有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数根B.有两个异号实数根C.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其实方程、不等式本身就有一个代数的解法,我们现在也用图像解法我们通过三个题目把这个知识的层次性展示出来,方程、不等式都可以转化成函数的图像来解,在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做题方法。
初中数学_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22章 二次函数图像性质 (第1课时) 学习目标1.理解二次函数的有关概念.2.能从图象上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3.会求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对称轴方程及其与x 轴的交点坐标,会解决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4.会构建二次函数模型解决以二次函数为基础的综合型题.学习过程一、设计问题,创设情境顶点坐标对称轴最值增减性y=ax 2(a ≠0) y=ax 2+c (a ≠0) y=a (x-h )2(a ≠0) y=a (x-h )2+k (a ≠0) y=ax 2+bx+c (a ≠0)二、信息交流,揭示规律1.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一般式: 顶点式: 2.抛物线的平移:将y=ax 2沿着y 轴(上“+”,下“-”)平移k (k>0)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 . 将y=ax 2沿着x 轴(左“+”,右“-”)平移h (h>0)个单位长度得到 .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知识点1 抛物线y =ax 2的应用1.若抛物线 的开口向下,求n 的值。
2.若抛物线 上点P 的坐标为(2,-24),则抛物线上与P 点对称的点P ’的坐标为 。
知识点2 抛物线y =ax 2+k 的应用1.已知抛物线的顶点是(0,-1),对称轴为y 轴,且经过点(-1,-2),则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二次函数y =mx 2+m -2的图象的顶点在y 轴的负半轴上,且开口向上,则m 的取值范围为 .3.已知函数y =ax 2+c 的图象与函数y =-3x 2-2的图象关于x 轴对称,则a =____,c =____.知识点3.二次函数y =a(x -h)2的图象与性质nn x n y --=2)1(26x y -=1.抛物线y=-5(x-2)2的顶点坐标是( )A.(-2,0) B.(2,0)C.(0,-2) D.(0,2)2.抛物线y=3(x-1)2的图象上有三点A(-1,y1),B(2,y2),C(2,y3),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 )A.y1>y2>y3 B.y2>y1>y3C.y3>y2>y1 D.y1>y3>y23.已知抛物线y=a(x-h)2的对称轴为x=3,其图象经过点(1,1),则抛物线的解析式为.知识点4 .二次函数的平移1.将二次函数y=x2的图象向下平移一个单位,则平移后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A.y=x2-1 B.y=x2+1C.y=(x-1)2D.y=(x+1)22.抛物线y=ax2+c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抛物线y=-3x2+2,则a=____,c=____.3.已知y=2x2的图象是抛物线,若抛物线不动,把y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那么在新坐标下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A.y=2(x-3)2B.y=2x2-3C.y=2(x+3)2D.y=2x2+3四、变式训练,深化提高一个涵洞成抛物线形,它的截面如图,现测得,当水面宽AB=1.6 m时,涵洞顶点与水面的距离为2.4 m.这时,离开水面1.5 m处,涵洞宽ED是多少?是否会超过1 m?五、反思小结,观点提炼自行整理本章主要内容,并再次理解记忆.学情分析本节虽然是二次函数中很基础的内容,但部分学生其实并没有充分掌握好,尤其是进入初三复习之后,知识的综合性越来越强,因此需要引导学生学会知识之间的串联关系,像二次函数的定义,就可以与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方程等进行联系。
初中数学_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二次函数c+y+=2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axbx一、课标解读课标要求: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通过图象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本节课引导学生类比二次函数2y=的图象和性质的学习过程,ax探究二次函数ky+=2的图象和ax=2的图象和性质. 能够运用kaxy+性质及平移规律解决有关问题. 感悟类比,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二、教材分析(一)地位与作用二次函数是描述现实世界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由实际问题建立二次函数模型、研究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和二次函数的性质以及二次函数的简单应用.本课时之前,学生已经建立二次函数的概念、研究了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并且经历了最简单的二次函数2y=(a≠0)的图象和性质.我们对二次函ax数图象的研究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需要引导学生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过程,在研究过程中,利用图象的,直观的,非形式化的研究方法,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活动(联系,对比,概括和反思等),达到对抛物线自身特点的认识和对二次函数性质的理解.本课为后面继续研究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打下基础,因此,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能够类比二次函数2y=的图象和性质的学习过程,探究二次ax函数k=2的图象和性质. 感悟类比,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axy+2.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k ax y +=2的图象,能够根据图象说出二次函数k ax y +=2的性质,并能归纳它与2ax y =的图象的关系,明确k 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影响.3.能够运用k ax y +=2的图象和性质及平移规律解决有关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索二次函数k ax y +=2的图象和性质,并明确它与2ax y =的图象的关系教学难点:探索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且上节课已经学习了二次函数2ax y =的图象和性质,已经初步积累了函数知识和利用函数图象解决问题的经验. 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分析、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但本节课的内容较难,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因此,在探索二次函数性质的教学中结合图象进行学习,尝试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如小组活动,学生讲解等,让学生能够形成从多个角度认识问题的习惯,进而比较全面准确地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教法设计:兴趣引导、启发思考、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促使学生发现研究新函数性质的方法,以及新旧函数之间的联系. 四、评价设计通过探究二次函数k ax y +=2的图象和性质达成目标1.通过探究二次函数k ax y +=2的图象与2ax y =的图象的关系达成目标2. 通过巩固练习达成目标3. 五、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 完成下面的问题.2ax y =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为这节课探索二次函数k ax y +=2的性质,并认识它与2ax y =的图象的关系做好铺垫.二、探究活动(一)探究二次函数k ax y +=2的图象和性质【教师活动】1.类比22x y =的图象和性质的学习过程探究22x y =+1的图象和性质.【学生活动】思考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类比22x y =的图象和性质的学习过程探究122+=x y 的图象和性质,鼓励学生从解析式,图象等多个角度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运用二次函数的图象解决问题,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在研究函数问题中的重要性.【教师活动】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22x y =与二次函数122+=x y 的图象3.观察图象,你发现了二次函数122+=x y 具有哪些性质?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大胆交流.4.梳理122+=x y 的性质,完成表格.度分析,但是图象更直观,通过画图象探索二次函数的性质,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是研究函数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
初中数学_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和解题思路,共同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和解题思路。
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和总结,肯定他们的探究成果和表现。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对展示的内容进行评价和提问,形成积极的互动氛围。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二次函数的概念,进而详细阐述了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和性质,最后通过练习题加以巩固。
结构安排
内容概述
特点突出
教材注重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同时强调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亮点鲜明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形和实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二次函数图象是一个抛物线,开口方向由二次项系数决定,向上或向下。
抛物线形状
二次函数图象关于对称轴对称,对称轴方程为 $x = -frac{b}{2a}$。
对称性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 $(-frac{b}{2a}, c - frac{b^2}{4a})$,是函数的最值点。
顶点
平移变换
二次函数图象沿 $x$ 轴或 $y$ 轴平移,不改变抛物线的形状和开口方向。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观察、归纳、总结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0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掌握通过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和实践活动,学生已经学会了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数学规律的方法,提高了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数学_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二次函数c+y+=2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axbx一、课标解读课标要求: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通过图象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本节课引导学生类比二次函数2y=的图象和性质的学习过程,ax探究二次函数ky+=2的图象和ax=2的图象和性质. 能够运用kaxy+性质及平移规律解决有关问题. 感悟类比,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二、教材分析(一)地位与作用二次函数是描述现实世界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由实际问题建立二次函数模型、研究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和二次函数的性质以及二次函数的简单应用.本课时之前,学生已经建立二次函数的概念、研究了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并且经历了最简单的二次函数2y=(a≠0)的图象和性质.我们对二次函ax数图象的研究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需要引导学生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过程,在研究过程中,利用图象的,直观的,非形式化的研究方法,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活动(联系,对比,概括和反思等),达到对抛物线自身特点的认识和对二次函数性质的理解.本课为后面继续研究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打下基础,因此,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能够类比二次函数2y=的图象和性质的学习过程,探究二次ax函数k=2的图象和性质. 感悟类比,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axy+2.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k ax y +=2的图象,能够根据图象说出二次函数k ax y +=2的性质,并能归纳它与2ax y =的图象的关系,明确k 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影响.3.能够运用k ax y +=2的图象和性质及平移规律解决有关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索二次函数k ax y +=2的图象和性质,并明确它与2ax y =的图象的关系教学难点:探索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且上节课已经学习了二次函数2ax y =的图象和性质,已经初步积累了函数知识和利用函数图象解决问题的经验. 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分析、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但本节课的内容较难,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因此,在探索二次函数性质的教学中结合图象进行学习,尝试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如小组活动,学生讲解等,让学生能够形成从多个角度认识问题的习惯,进而比较全面准确地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教法设计:兴趣引导、启发思考、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促使学生发现研究新函数性质的方法,以及新旧函数之间的联系. 四、评价设计通过探究二次函数k ax y +=2的图象和性质达成目标1.通过探究二次函数k ax y +=2的图象与2ax y =的图象的关系达成目标2. 通过巩固练习达成目标3. 五、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 完成下面的问题.2ax y =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为这节课探索二次函数k ax y +=2的性质,并认识它与2ax y =的图象的关系做好铺垫.二、探究活动(一)探究二次函数k ax y +=2的图象和性质【教师活动】1.类比22x y =的图象和性质的学习过程探究22x y =+1的图象和性质.【学生活动】思考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类比22x y =的图象和性质的学习过程探究122+=x y 的图象和性质,鼓励学生从解析式,图象等多个角度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运用二次函数的图象解决问题,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在研究函数问题中的重要性.【教师活动】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22x y =与二次函数122+=x y 的图象3.观察图象,你发现了二次函数122+=x y 具有哪些性质?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大胆交流.4.梳理122+=x y 的性质,完成表格.度分析,但是图象更直观,通过画图象探索二次函数的性质,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是研究函数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
初中数学_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二次函数y=ax2+k y=a(x-h)2的图像性质;2.理解y=ax2 y=ax2+k y=a(x-h)2的联系和区别.二、重点、难点掌握y=ax2 y=ax2+k y=a(x-h)2的图像性质,可以解决相关问题三、意图分析本节课安排了平移抛物线的动画演示,在观察,讲解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能结合数形结合思想.注意图像和解析式的对应关系,要考虑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
四、新知学习:第一环节:复习引入复习抛物线y=ax2 的性质,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增减性.第二环节:新课通过描点法画出抛物线y=x2+1,y=x2+1的图像动态展示:描点法画出抛物线y=x2+1,y=x2+1的图像,由学生观察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
第三环节:合作探究:动态展示:抛物线y=x2+1,y=x2+1的图像与y=x2的图像的关系,形状相同,位置不同,总结规律。
第四环节:练一练:1.y =-2x 2 +5 的图象可由抛物线y =-2x 2向______平移______单位长度得到的.它的对称轴是______, 顶点坐标是______ 。
2. 把抛物线y=x2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它的对称轴是_______, 顶点坐标是______3. 抛物线y=4x2-3是把抛物线y=4x2向_____平移______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它的对称轴是____, 顶点坐标是______第五环节:继续探究动态展示:描点法画出抛物线y=-1/2(x+1)2,y=-1/2(x-1)2的图像,由学生观察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动态展示:抛物线y=x2+1,y=x2+1的图像与y=x2的图像的关系,形状相同,位置不同,总结规律第六环节:针对训练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都收获了什么?六、课堂达标:导学案第2页七、作业布置必做题:习题3.7 第1、2、3题选做题:习题3.7 第4题《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采用"观察--总结归纳--运用"为主线的教学方法。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复习课 初中九年级数学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课题: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复习课
执教教师:北流市初级中学梁锦
函数的图象,引入课题。
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与系数a,b,c的关系
思维激活聚焦中考1.如图,二次函数y =ax2+bx+c(a≠0)
的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1,0 )、
(3,0),给出下列命题:① b-2a=0 ;②
abc>0 ;③b2-4ac <0;④a-b+c <0.
其中正确的有( C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2.变式:如图,二次函数y =ax2+bx+c(a≠0)
的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1,0 )、
(3,0),给出下列命题:① b-2a=0 ;②
abc<0 ;③a-2b+4c <0;④8a+c >0.
其中正确的有( C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本题组
考查
二.次
函数图
象及其
性质的
相关知
识.设计
变式练
习,以
达到触
类旁通
的作
用,留
给学生
课后完
成。
反思
与
提高1、本节课我们复习的内容是什么?(教师归纳本章知识网络图示)
2、通过本节课的函数复习,你认为自己还有哪些地方是需要提高的?
3、在本节课的解题过程中,我们用了哪些数学思想?
反思:在课中应体现为今后自主学习奠定基础,从而达到数学教学的
新境界——提升思维品质,形成数学素养.
让学生
自己总
结一节
课的得
失,教
师进行
适当的
点评.
第1题图
变式题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开口、对称轴、顶点、最值、增减性等性质,并能灵活运用图象与性质解决问题。
2、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重点】二次函数的开口、对称轴、顶点、最值、增减性等性质。
【难点】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来进行数量的分析与判断。
【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二次函数的定义,指名学生回答。
(1)判断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①y=x 2-4x+1 ②y=2x 2 ③ y=ax 2+bx+c ④x y 4⑤y=(m 2+2)x 2-3 ⑥y=-3x ⑦y= (x+1)2-x2+3(2)若y =(m-2)x m ²-2+3x-1是二次函数,则m =2、复习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
(1)根据函数的图象回忆与二次函数有关的性质,要求: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展示。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2)根据函数图象完成测评练习一,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分析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求法。
(3)根据表格,小组内讨论二次函数的有关性质。
后指名学生回答。
(4)完成测评练习二中的三个练习题,集中订正。
3、复习二次函数中的识图问题。
(1)根据表格,小组内讨论二次函数的识图问题,后指名学生回答。
(2)完成测评练习三中的两个练习题,集中订正。
4、巩固练习。
完成测评练习中拓展训练,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复习课》第一课时课后反思1、本节课通过二次函数的图象,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的知识导入,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的形式复习二次函数的基础知识。
接下来教学主要从“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最值、增减性、与方程和不等式的关系”等循序渐进,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二次函数的性质,帮助学生总结性的去记忆。
2、为实现本节的教学目标采用一种知识类型紧跟一个练习的形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对建模思想、图形结合思想及分类讨论思想都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学会了分析问题的初步方法。
3、这节课进程还比较顺利,按预定计划完成了教学任务,基本达到教学目标。
4、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我自认为热情不够,没有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语言,感染力不足。
今后备课时要重视创设丰富而风趣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是对时间的掌控上不太合理,整节课略显前松后紧。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复习课》”第一课时课标分析二次函数是学生学习了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以后,进一步学习函数知识,是函数知识螺旋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次函数是描述现实世界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的数学模型。
二次函数也是某些单变量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如本章所提及的求最大利润、最大面积等实际问题。
二次函数曲线——抛物线,也是人们最为熟悉的曲线之一,喷泉的水流、铅球的投掷等都形成抛物线路径,同时抛物线形状在建筑上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抛物线型拱桥、抛物线型隧道等。
二次函数的图象是它性质的直观体现,对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具有形象直观的优势,二次函数作为初中阶段学习的重要函数模型,对理解函数的性质,掌握研究函数的方法,体会函数的思想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本章的重点是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理解与掌握,应教会学生画二次函数图象,学会观察函数图象,借助函数图象来研究函数性质并解决相关的问题。
本章的难点是体会二次函数学习过程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函数图象的特征和变换有及二次函数性质的灵活应用。
全章共分三节:22.1二次函数;22.2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22.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本节是复习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二次函数的识图问题、二次函数的简单应用。
本节中,首先给出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通过图象回忆相关的知识,引进本节课。
为了突破重点与难点,本节课设计了三个专题进行练习。
课时安排:本节约2课时课标对本章的要求1、通过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并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2、会用配方法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公式不要求记忆和推导),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4、会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1、注意复习相关内容二次函数的学习是以已学函数内容为基础的,函数的概念,描点法画函数的图象等在本章中都要用到。
因此,要注意复习已学函数内容,帮助学生学好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图象对称性、平移,这些内容都涉及已学过的图形变化。
复习有助于学生学习本章中的上述内容。
讨论二次函数y=ax2+bx+c,关键是用配方法把它化为y=a(x-h)2+k的形式,配方法曾用来解一元二次方程,学生已经有所了解,要注意复习。
2、关注数形结合的研究方法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讨论运用了数形结合的研究方法,即先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再结合图象讨论二次函数的性质,把握好数形结合的研究方法有利于本章教学的开展。
图象直观展示了函数的变化情况,函数图象从左向右上升(或下降)对应着函数随自变量增大而增大(若减小),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完成好从对图象的描述到对函数变化情况的描述的转换,发挥好几何直观的作用。
在讨论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时,要尽量引导学生进行图象与图象之间的比较,表达式与表达式之间的比较,建立图形和表达式之间的联系,以达到学生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顶点坐标公式的理解3、加强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时,用二次函数表示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是重要一环。
要加强对实际问题的分析。
例如,在22.3节的探究1中,用总长一定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场地的面积随矩形一边长的变化而变化。
场地的面积是矩形一边长与它的邻边长的乘积,用矩形一边长表示它的邻边长,从而得到场地面积随矩形一边长变化的函数解析式。
教学中,加强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有利于学生顺利解决实际问题。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复习课》”第一课时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二次函数是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的第三种函数,是中考的重点内容之一,它与学生前面所学的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有密切的联系,也是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一个知识的交汇点,是研究一般函数图象、性质的一个典型函数模板,教材中先从具体的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方面去研究一些函数图象之间的变换特点和规律,进而引导学生对一般函数图象间的变换特点和规律的了解和掌握,从特殊到一般,再由普遍的一般规律去指导具体的函数问题,本节课通过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复习,加深学生对函数图象和性质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发展技能,归纳解题方法,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二次函数的开口、对称轴、顶点、最值、增减性等性质。
难点: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来进行数量的分析与判断。
三、目标和目标解析1、通过复习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开口、对称轴、顶点、最值、增减性等性质,并能灵活运用图象与性质解决问题。
2、通过专题练习,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3、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在教学中恰当利用视频展台和PPT的演示功能,缩短了学生板演的时间,增加了课堂的容量。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复习课》(第1课时)学情分析1、学生具有初步的,零散的关于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知识基础,但是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缺乏解决问题有效的、系统的方法,尤其是对于函数值比较大小解决办法单一,较难想到运用函数的图象解决问题。
2、本节课针对本班学生特点采取分小组进行教学,通过小组的交流、讨论和展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把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紧密联系在一起,掌握解决同一类问题的常用方法,并在练习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将抽象的数学语言和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
通过对图形的认识、数形转化,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形象性、直观性使问题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复习课》评测练习Array一、根据函数图象,选择一种方法求出函数的解析式二、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1、已知二次函数 y=-2x2-4x+6,要求:(1)把它整理成为y=(x-h)2+k的形式为,对称轴为,顶点坐标。
(写出解答过程)(2)设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A在B的左侧),与y轴交于C点,则A、B、C的坐标为。
(写出解答过程)(3)当x 时,y随的增大而减小?(4)当x 时,y有最 (大或小)值为 .2、抛物线 y=-2(x-2)2+3上有三个点(-2,y1)(-1,y2),(3,y3)则y1,y2,y3大小关系为 .3、将抛物线y=2(x+2)2-1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那么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三、二次函数图象中的识图问题1、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试确定下列代数式的符号: Y①a 0, b 0,c 0②a+b+c 0③a-b+c 0 -1 o 1x④2a+b 0⑤b2-4ac 02、如图是抛物线y=ax2+bx+c的一部分,其对称轴为直线x=1,若其与x轴一交点为B(3,0),则由图象可知,另一交点坐标为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是。
四、拓展训练:在抛物线y=-x2+2x+3上是否存在点P(点C除外),使△ABP面积等于△ABC面积?yC 3-1 B OA 3 x《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复习课》第一课时效果分析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共设计了三个专题:专题一:二次函数的定义,这个专题较为简单,学生掌握的也最好。
只是个别同学可能会忘记考虑二次项系数不为零的情况。
专题二: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这个专题较为复杂,知识点较多。
在复习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时,通常会选择一般式,其实最为简便的是顶点式。
这个内容是在22.1.3中的例题4出现的,学生印象不太深刻。
再就是根据二次函数的一般式求顶点坐标、对称轴、最值时,教师选取了两名学生的不同做法,加深了学生印象,体会到一题多解,两种方法的灵活运用。
让学生体会到在解决问题中要选择最为简便的方法解决问题。
专题三:二次函数的识图问题,前几项较好理解,一些变式难度稍大,特别是和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的联系,个别学生理解不透彻,解答时出现了失误。
关键问题还是对于图形的掌握不熟练。
最后的拓展训练是一道综合性题,这是中考热点问题,难度较大,部分学生忘记了x 轴下方的两个点,还有的解答格式不标准。
教师订正时演示了正确的解题步骤,提高了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