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生活中的数学——小课题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小课题主题确定及指导思想。
数学教学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当今教学改革的潮流。“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是新课程理念下转变小学教育观念的一个重大命题。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新课程丛书之一《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其实现的基本途径是从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体验数学与周围世界的联系以及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逐步领悟学习数学和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感受成功,增进自信。其实,“知识是一种过程,是一种领悟,是一种抽象与具体的结合物。”生活本数学的教学应是由“感受———认识———熟悉”三者有机结合的整体。那么如何提高孩子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孩子更牢固的掌握课本知识,进一步体验数学并不是高深莫测的,它就在我们身边,从而真正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体验学有所用的喜悦,就成了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预期目标
通过日常教学使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体验数学与周围世界的联系以及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逐步领悟学习数学和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感受成功,增进自信,增加学生学好数学的动力,激发起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从而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研究的目的
“数学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生活的研究就是进行二者之间如何相互促进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性的现代人才的研究。
本课题试图通过“生活─数学─生活”的实践过程,将现行教材中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还原为取之于学生生活实际、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把学生生活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真实地感受、理解、掌握数学思想、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生活能力协同发展,培养学生能数学地分析、解释、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应用能力及运筹优化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是要让教师努力研究改进传统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并要在解放教师教学思想、改变教学理念、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把数学学习和生活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学会在学习中与人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形成获取数学知识的技能,促进数学素养的提高,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好素质基础,让数学学习在生活中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2、实验研究的意义
(1)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改革课堂教学单一、封闭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焕发数学课堂的生命活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探索出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构建“生活—数学—生活—数学素养”的学习体系和“学生的数学素养”的评价体系。为当地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指导理论。
(2)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本课题的研究实施将会探索出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将会探索出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找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最佳切入点,具有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广,使所有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去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热爱数学,最终也会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每一个学生都获得自己所必需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会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知识技能素
养、逻辑思维素养、运用数学素养、唯物辩证素养得到提高。为当地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实践依据。
四、实施方案及过程。
1、第一阶段:学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把课本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为数学实践创造条件。
2、第二阶段:组织孩子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的时间,围绕拟定的各个小课题搜集整理数据。
3、第三阶段:对实践活动的个人自评,小组评价。从情感态度,信息加工,实践创新,等方面评价。
4、第四阶段:成果展示,以及对实践活动的综合评价。
五、研究步骤
1、3月份活动准备阶段。
(1)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分析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收看专题座谈。
(3)进行相关的实践研究活动。
(4)撰写课题方案。
2、4月、5月活动实施阶段。
全面开展研究,组织实施活动,写好典型课的课堂实录和课后反思。
(1)上好主题研讨课。
(2)开好主题研讨会。
(3)写好典型课的课堂实录和课后反思。
3、6月、7月活动总结反思阶段。
这一阶段,是对主题第二阶段的总结阶段,它是研究中很重要的一环。要形成书面总结,对以前的实验进行剖析,总结成功的做法和失误之处。对以前取得的经验做理论的升华,同时也为下一步实验及时发现问题,预想解决措施。(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形成
“(积累)生活经验——(发现)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验证)生活经验”的教学模式。要体现在整个实验过程中。)
六、活动要求
1、上课要求: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特点,采用语言直观、实物演示、游戏、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创设课堂的生活情景,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以更便捷的方式沟通书本知识与数学现象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评课要求:一节好课的结构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计算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能较好地了解授课者的授课重点。授课时间设计包括: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与衔接是否恰当。①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要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要看有没有“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现象,要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②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要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没有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的现象。③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要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