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热胀冷缩实验新法

合集下载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2.4空气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2.4空气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2.4空气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空气的热胀冷缩》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空气在受热和受冷时的变化,从而理解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和设备,以及详细的实验步骤,便于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实验设计和问题分析上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和理解。

2.实验设计和问题分析。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问题分析。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和设备:气球、玻璃管、水槽、热水、冷水等。

2.教学课件: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的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如冬天水管爆裂,引发学生对空气热胀冷缩现象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这一现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如:为什么空气会热胀冷缩?空气的热胀冷缩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6.小结(3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

7.家庭作业(2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思考和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小结

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小结

一般来说,无论采用那种装置制取气体,在成套装置组装完毕装入反应物之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装置气密性检验采用的一般方法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1.如图1,此装置为最简易的制取气体装置,对于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主要是通过气体受热后体积膨胀,压强增大。

具体方法为:把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

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不漏气。

注意:若外部气温较高,实验现象不明显,我们可以使用酒精灯对试管底部微微加热,但现象一定要注意撤走酒精灯后,导管中能形成一段水柱,并且一段时间不下降,才能说明气密性好。

2.如图2所示,此装置漏斗与大气相通,无法如上例那样进行检查。

要进行其气密性检查,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使锥形瓶不直接通过漏斗与大气相通。

要解决这一问题,显而易见的用水(或液体)做液封,从而实现这一目的。

具体方法为:从漏斗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的下端管口浸没在液面以下,夹紧弹簧夹,再加入少量的水,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锥形瓶中液面差(即水柱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3.图3为启普发生器。

该装置的原理与上图2的原理是一样的,但主要是该装置中弹簧夹被活塞代替。

具体方法为: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从球形漏斗中加入足量的水,使球形漏斗中出现水柱,水柱高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4.图4为利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室装置,利用分液漏斗等仪器。

这套装置与图2或图3不同,主要的原理与图1一样。

具体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底部。

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而且在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不会漏气。

一、使装置密封密封是使装置与环境不再有气体交换。

密封的方式有多种,可用胶塞、弹簧夹、水封等。

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常用方法

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常用方法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时都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否完好,只有装置不漏气时才能使用。

现举出一些装置,谈谈它们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方法一:热敷法(空气热胀冷缩法
如图,先把导管的末端浸入水中,然后用手紧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方法二:抽气法
首先向长颈漏斗中注水,使其末端形成“液封”,然后慢慢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若漏斗末端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也可慢慢向里推气,若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

方法三:注水法
首先用弹簧夹夹紧橡胶管,然后向长颈漏斗中注水,一段时间后,在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存在液面差),则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练习
1.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

当缓缓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A.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B. 瓶中液面上升明显
C. 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D. 注射器内有液体
2.下列有关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装置及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3.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是()练习答案:A/B/A。

(完整版)几种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完整版)几种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几种装置气密性的检查(不带解析)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时都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否完好,只有装置不漏气时才能使用。

实验装置的不同,所采取的方法可能不同,现列举出一些不同装置,谈谈它们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一、空气热胀冷缩法:如图1所示装置,要检查装置是否漏气,应先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烧杯或水槽的水中,用手紧握试管或用手掌紧贴烧瓶的外壁。

若导管口就有气泡冒出。

把手移开,冷却后,导管内有一段水柱流入,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图3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在右侧橡胶管上夹紧弹簧夹,向长颈漏斗内注水,水会在漏斗颈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长时间不下降,(即长左面漏斗颈内水面和锥形瓶内的水面会有高度差一段时间内不变)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检查图4、图5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当缓慢推活塞时,可观察到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图6装置中,如图7---叫做U 型管气密性检查:检查左图中装置的气密性时,首先,在左侧橡胶管上夹上弹簧夹,向右侧管内注水,若右侧液面高于左侧,再上下调节右侧的管,左右液面总有高度差,且一段时间内高度差不变,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注:如果左右液面总相平,右侧开口连于大气,就说明左侧也与大气相通,即漏气。

图书馆10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用分液漏斗制过氧化氢制氧装置):在右侧橡胶管上夹上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上端磨口塞图10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打开分液漏斗上端的磨口塞(这个塞一定要打开)向分液漏斗内注图10 图11图12水,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分液漏斗内液面几乎不下降或分液漏斗内液面下降很少后不再下降,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图12气密性检查方法:在橡胶管上夹上弹簧夹,将干燥管压入烧杯的水中,水进入干燥管很少,一段时间后,干燥管内液面仍低于烧杯中的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二、启普发生器气密性的检查-----液差法(也就是注水法)如图状况,就是装置气密性良好先在右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向球形漏斗内注水,水会在球形漏斗颈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长时间不下落,(水面能停留在某一位置不再下降)此时球形漏斗中的水面高度于与容器下部半球体内的水面高度保持比较大的液面差,说明不漏气。

检查实验装置气密性的五种方法

检查实验装置气密性的五种方法

检查实验装置气密性的五种方法检查实验装置气密性是安装仪器前的重要步骤。

在装入试剂或调整仪器时,连接处常会松动,所以装入试剂后对装置整体再次作气密性检查很有必要。

一、空气热胀冷缩法这是教材上介绍的常用的一种方法,操作简便行,但有四个缺点:①如果仪器玻璃较厚、装置较大,或者手掌温度与空气温度相差不大时,都不会产生气泡,更不能形成水柱;②每检查一次用时间偏长;③导气管的尾端被水浸湿,不适宜做避免水参与的实验(如制氨气、制氯化氢等);④若装置内已经装入了试剂就不能再行检查。

二、注水法适用于检查启普发生器或类似于启普发生器的装置。

首先关闭排气导管,从顶部漏斗口注水,当漏斗下端被水封闭后再注水,水面不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此法有两个缺点:①装置内部被水浸湿;②如果已装入了固体试剂则不能再行检查。

为了消除上述两种方法中的缺点,现设计了以下三种气密性检查方法。

三、外接导管浸水法如图1所示,在装置的尾端导气管上外接一段橡皮管和20~30cm长的玻璃导管,导管浸入试管内的水中,水进入导管一段高度后不再进入,内外液面高度差较大,把试管上下移动几次,仍然如此,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进入导管很多,液面高度差很小,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四、滴定管压气法如图2所示,取一支25mL滴定管,下端与橡皮管连接,橡皮管变曲成U形与装置的尾端导管连接,滴定管内装满水。

打开滴定管开关,水面下降一段距离后就停止不动,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不停,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使用此法要注意:滴定管里水面不能超过装置尾端导管30cm高度,否则,压强太大,空气有可压缩性,水有可能流入装置里。

五、滴定管抽气法如图3所示,取装水的一支25mL滴定管,其上端通过单孔橡皮塞和橡皮管与装置尾端导管连接。

打开滴定管的开关,如果水面下降一段后就停止不动,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第三、四、五这三种检查方法,不受仪器玻璃厚薄、装置大小和装入试剂与否的限制,且可以在短时间里得出检查结论,检查后,装置内部和尾端导管仍保持干燥。

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1.在试管一头塞上胶塞,插上导管,再用手握住试管,另一头放入水中,看是否有气泡产生,如果有,气密性良好.当然如果效果不明显的话可以稍稍加热,再观察现象.2.可以把部分仪器放在水中,看有无气泡.3.可以通过某些反应现象判断是否漏气.如初中学的在测定空气中氧气所占的比例时,如果装置漏气,水在瓶中所占的体积就会减小.或者:一、空气热胀冷缩法这是教材上介绍的常用的一种方法,操作简便行,但有四个缺点:?如果仪器玻璃较厚、装置较大,或者手掌温度与空气温度相差不大时,都不会产生气泡,更不能形成水柱;?每检查一次用时间偏长;?导气管的尾端被水浸湿,不适宜做避免水参与的实验(如制氨气、制氯化氢等);?若装置内已经装入了试剂就不能再行检查。

二、注水法适用于检查启普发生器或类似于启普发生器的装置。

首先关闭排气导管,从顶部漏斗口注水,当漏斗下端被水封闭后再注水,水面不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此法有两个缺点:?装置内部被水浸湿;?如果已装入了固体试剂则不能再行检查。

为了消除上述两种方法中的缺点,现设计了以下三种气密性检查方法。

三、外接导管浸水法在装置的尾端导气管上外接一段橡皮管和20,30cm长的玻璃导管,导管浸入试管内的水中,水进入导管一段高度后不再进入,内外液面高度差较大,把试管上下移动几次,仍然如此,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进入导管很多,液面高度差很小,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四、滴定管压气法取一支25mL滴定管,下端与橡皮管连接,橡皮管变曲成U形与装置的尾端导管连接,滴定管内装满水。

打开滴定管开关,水面下降一段距离后就停止不动,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不停,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使用此法要注意:滴定管里水面不能超过装置尾端导管30cm高度,否则,压强太大,空气有可压缩性,水有可能流入装置里。

五、滴定管抽气法取装水的一支25mL滴定管,其上端通过单孔橡皮塞和橡皮管与装置尾端导管连接。

湘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5.3《气体的热胀冷缩》说课稿.

湘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5.3《气体的热胀冷缩》说课稿.

湘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5.3《气体的热胀冷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气体的热胀冷缩》是湘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引导学生理解气体分子间间隔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再到实验室的实验探究,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科学现象有好奇心,但还需要老师在实验设计和引导上给予一定的帮助。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过一些关于气体膨胀和收缩的经验,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理解气体分子间间隔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学会合作分享,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和理解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2.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气体分子间间隔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暖瓶塞跳起等,引导学生关注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2.实验探究: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气体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引导学生发现气体热胀冷缩的规律。

3.分析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验结果,理解气体分子间间隔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4.总结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气体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的应用。

5.布置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气体热胀冷缩的规律。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气体的热胀冷缩•加热:体积变大•冷却:体积变小•分子间间隔与温度的关系–温度升高:间隔变大–温度降低:间隔变小八.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小学物理中的热胀冷缩现象

小学物理中的热胀冷缩现象

小学物理中的热胀冷缩现象
在小学物理中,热胀冷缩现象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主题。

当物体受热时,它们通常会膨胀,而当它们受冷时,它们通常会收缩。

这种现象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来观察和理解。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使用一个气球和一个玻璃瓶来观察热胀冷缩现象。

首先,将气球吹大,并将其套在玻璃瓶口上。

然后,将玻璃瓶放在热水中,观察气球的变化。

你会发现,气球会逐渐膨胀,因为玻璃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推动气球向外膨胀。

接下来,将玻璃瓶从热水中取出,放在冷水中,观察气球的变化。

你会发现,气球会逐渐收缩,因为玻璃瓶中的空气受冷收缩,导致气球内部的压力减小,从而使气球收缩。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热胀冷缩现象,并了解到物体的体积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这对于他们今后学习更深入的物理知识和实际应用都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物理教学时,应该注重热胀冷缩现象的讲解和实验,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也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5.3《气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5.3《气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5.3《气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气体的热胀冷缩》是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即气体在受热时膨胀,冷却时收缩的性质。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验和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这一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生活中的现象有自己直观的感受。

但是他们对于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可能还没有系统的认识,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如“热胀冷缩”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术语。

四. 教学重难点1.气体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和理解。

2.相关术语的记忆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生活中的实例教学法等。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通过讨论和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术语。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烧瓶、水、温度计、气球等。

2.教学课件:实验过程的图片和视频,生活中的实例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到气球在受热时的膨胀现象,引发学生对气体热胀冷缩现象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展示实验过程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变化。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用专业术语描述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5.拓展(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热水袋、热气球等,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初中制取气体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

初中制取气体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

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
无锡市侨谊实验中学史育萌
实验装置不同,气密性的检查方法不同,针对初中化学知识内容,一般常见的有三种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分别如下:
一、微热法
如图1装置所示:
图1
原理:热胀冷缩。

操作:(1)将导管放入水中;(2)用手紧握容器外壁(若室内温度较高时,则改用热毛巾捂住或酒精灯微热);
现象:若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结论:则气密性良好。

二、液差法
如图2装置所示:
图2
原理:向分液漏斗中注水,试管里的空气被水压缩压强增大,大于外部气压,再注水,在长颈漏斗内形成水柱,和试管里的液体形成稳定的液面差。

操作:(1)向长颈漏斗内注水至液封下端管口,关闭弹簧夹;(2)向长颈漏斗内继续注水;
现象:若长颈漏斗内形成一段水柱,静置一段时间,液面高度不变;
结论:装置气密性良好。

三、通气(抽气)法
如图3装置所示向左推注射器:
图3
原理:利用注射器向里通气,使装置内气压变大。

操作:向长颈漏斗内注水至液封下端管口,向内推注射器;现象:长颈漏斗里液面上升,形成一段水柱;
结论:装置气密性良好。

如图4装置所示向外拉推注射器:
原理:利用注射器向外抽气,使装置内气压变小。

操作:向长颈漏斗内注水至液封下端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现象: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产生;
结论:装置气密性良好。

小学科学《热胀冷缩》教案,反思

小学科学《热胀冷缩》教案,反思

小学科学《热胀冷缩》教案,反思
《热胀冷缩》教案与反思
一、教学内容:
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热胀冷缩》一课。

二、教材分析:
物体受热以后会发生各种变化,这是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

本节内容就是要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展开调查,看看物体在受热和遇冷以后会发生什幺变化。

本课从常见的水、空气和玻璃杯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中引导学生去探究物体热胀冷缩现象的兴趣。

三、知识经验和教法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受热和遇冷后会发生变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虽然物体的热胀冷缩是人们生活、生产中经常出现的现象,但对学生来讲是比较陌生的,即使见过类似的现象,也不能从科学的角度解释这些现象。

所以,本课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并辅助于发现法、演示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来组织教学,而学生主要采用观察实验法,指导学生通过眼、脑、手、口多种器官对实验现象进行有意识的认识、分析、探究,找到科学的解释。

四、教学目标和能力要求:
1、能力培养目标:
(1)在学生研究水有热胀冷缩性质的基础上能作出判断:固体和气体有没有这种性质。

(2)能够设计实验证明固体和气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知识与技能:。

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原理、题型及方法)

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原理、题型及方法)

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原理、题型及方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先导的学科,往往试验装置的安装及错误检查也是各种化学试题的一个重点内容,实验是考查学生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比较好的题型。

其中一大类型题目就是当实验对象中有气体时试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试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时往往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检验时利用装置自身的仪器,在没有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往往是不可以随意添加其它仪器来检验装置气密性的。

2、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操作往往是使装置中的气体体积发生变化,但变化的程度要小,大幅度的变化是不能看出装置是否漏气的。

一、检验装置气密性基本原理[原理1]:在常压下,利用V/T=C(C为常量)。

改变温度T,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进行气密性的检验。

[原理2]:在恒压下,利用产生液面差维持体系内外压强相等,即外界大气压+液柱压强=体系内部的气体压强。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许多同学知道怎样做却不善于用文字表达,回答时应注意既要答出操作方法,又要答出观察到的现象,还要答出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的标准,三者缺一不可。

二、检验装置气密性基本方法:1、微热法:手捂法:适于单孔发生器气密性的检查;热源辅助法:对容积较大的容器加热(热毛巾、或微火)容器内受热气体膨胀,压强变大,现象是从导管出口(应浸没在水下)排出气泡,冷却时气体收缩,液体回流填补被排出的气体原来的位置,从而形成一段液柱。

2、堵孔法3、液封法4、水压法5、吹气法6、抽气法堵孔、液封、水压法等适于双孔发生器气密性检查,对启普发生器气密性的检查用水压法更加方便;三、基本步骤:1、观察气体出口数目,若有多个出口,则通过关闭止水夹、分液漏斗活塞或用水封等方法,让装置只剩一个气体出口。

2、采用加热法、水压法、吹气法等进行检查3、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

注:若连接的仪器很多,可在不拆卸整套仪器的前提下分段检查。

同时考虑检查方法的综合应用。

四、实例:【例1】如何检查图A装置的气密性图A 图B方法:如图B将导管出口埋入水中,用手掌或热毛巾捂住容积大的部位,看水中的管口是否有气泡逸出,过一会儿移开手掌或毛巾,观察浸入水中的导管末端有无水上升形成水柱。

研究热胀冷缩的实验方法与技巧

研究热胀冷缩的实验方法与技巧

研究热胀冷缩的实验方法与技巧热胀冷缩是指物体在受到温度变化时,由于热胀与冷缩的影响而发生体积或长度的变化。

这一现象在材料科学、结构工程、机械设计等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热胀冷缩的特性和规律,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本文将介绍研究热胀冷缩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一、实验器材及材料在进行热胀冷缩实验前,需要准备以下实验器材和材料:1. 温度控制设备:如恒温箱、热板、热风机等,用于提供恒定或可变的温度环境。

2. 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光学显微镜、压力计等,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体积、温度等相关参数。

3. 容器:如烧杯、试管、玻璃片等,用于盛放待测物体或试样。

4. 待测物体或试样:根据研究目的和样品性质的不同,可以选择金属、陶瓷、塑料等材料制作的样品。

二、实验步骤进行热胀冷缩实验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样品制备:根据具体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样品材料,并将其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2. 温度控制:使用温度控制设备,将待测样品置于恒温箱或热板上,并设定所需的温度。

3. 测量参数:在样品受热或冷却过程中,使用测量工具准确测量其长度、体积或其他相关参数,并记录数据。

4. 数据处理:根据测量结果,分析样品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尺寸变化,并绘制相关曲线或图表。

5. 结果分析: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探讨样品的热胀冷缩特性、规律以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结论。

三、实验技巧在研究热胀冷缩时,需要注意以下实验技巧:1. 温度控制: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和可靠,需要在研究过程中精确控制待测样品所处的温度。

在选择温度控制设备时,应考虑其稳定性、精度以及适用范围。

2. 样品制备:样品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对实验结果及其分析具有重要影响。

制备样品时应注意保持其形状的一致性,并避免引入人为误差。

3. 测量精度: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应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并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在测量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因操作不当引起的误差。

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小结汇总

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小结汇总

一般来说,无论采用那种装置制取气体,在成套装置组装完毕装入反应物之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装置气密性检验采用的一般方法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1.如图1,此装置为最简易的制取气体装置,对于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主要是通过气体受热后体积膨胀,压强增大。

具体方法为:把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

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不漏气。

注意:若外部气温较高,实验现象不明显,我们可以使用酒精灯对试管底部微微加热,但现象一定要注意撤走酒精灯后,导管中能形成一段水柱,并且一段时间不下降,才能说明气密性好。

2.如图2所示,此装置漏斗与大气相通,无法如上例那样进行检查。

要进行其气密性检查,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使锥形瓶不直接通过漏斗与大气相通。

要解决这一问题,显而易见的用水(或液体)做液封,从而实现这一目的。

具体方法为:从漏斗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的下端管口浸没在液面以下,夹紧弹簧夹,再加入少量的水,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锥形瓶中液面差(即水柱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3.图3为启普发生器。

该装置的原理与上图2的原理是一样的,但主要是该装置中弹簧夹被活塞代替。

具体方法为: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从球形漏斗中加入足量的水,使球形漏斗中出现水柱,水柱高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4.图4为利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室装置,利用分液漏斗等仪器。

这套装置与图2或图3不同,主要的原理与图1一样。

具体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底部。

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而且在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不会漏气。

一、使装置密封密封是使装置与环境不再有气体交换。

密封的方式有多种,可用胶塞、弹簧夹、水封等。

小学三年级科学热胀冷缩评优课教案(通用7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热胀冷缩评优课教案(通用7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热胀冷缩评优课教案(通用7篇)小学三年级科学热胀冷缩评优课篇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过程与方法:1、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2、用文字或图画进行描述和交流。

3、尝试用“模型”解释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热现象产生更浓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教学难点】观察空气体积变化的方法设计、用“模型”解释热胀冷缩现象【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烧瓶、L型玻璃管;热水、常温水、冰水;锥形瓶,气球、红墨水。

【教学过程】一、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1、引入水和许多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空气是否也会热胀冷缩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空气在受热或受冷后,体积会怎样变化?(学生讨论推测)2、空气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研究师:空气是流动的,又是看不见的,我们如何实验才能清楚地看到空气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呢?(1)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2)交流实验方案,确定方法。

(预设:教师的引导很重要,我们要看到原本看不到的空气的体积变化是需要其它物体的,可以用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设计各种可能想到的实验方法,所以教师要充分准备一些实验材料如气球、液柱、红墨水......)(3)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讨论。

(5)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预设: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非常明显,同时也能比较出液体和气体热胀冷缩的区别)二、怎么解释热胀冷缩现象1、师:温度变了,水和空气的体积都会发生变化,这是怎么回事?当我们紧挨着站在教室中间,和每个人都起劲地在教室里跳跃时,哪种情况下占据的空间大?2、模拟空气“微粒”运动的游戏。

3、交流:从游戏中我们明白了什么?建立我们的假说。

(预设:这个游戏指向了对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本质解释,学生只有实践、体验过了,才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所在。

热胀冷缩的小实验作文想象法

热胀冷缩的小实验作文想象法

热胀冷缩的小实验作文想象法
想象一下,那天我在厨房里搞了个小实验。

你知道热胀冷缩吗?嘿嘿,我准备亲自验证一下。

我拿了根吸管,里面放了点水,然后
用火烤它。

你猜怎么着?那水居然自己“跑”到了吸管口,好像在
玩滑梯一样!这就是热的力量,让空气膨胀,把水推了上去。

再来,我找了块塑料片,用蜡烛在下面烧。

哇,塑料片像跳舞
一样,自己卷了起来!我就像在看魔术表演,原来塑料也怕热,一
热就缩成一团了。

家里有个小玻璃瓶,我倒了些热水进去,然后迅速盖上盖子。

你猜怎么着?。

热胀冷缩的小实验作文用想象的手法

热胀冷缩的小实验作文用想象的手法

热胀冷缩的小实验作文用想象的手法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热胀冷缩的小实验1. 引言热胀冷缩是物体在温度变化下产生的一种特殊性质。

热胀冷缩教案

热胀冷缩教案

热胀冷缩教案热胀冷缩教案1教学目的:指导儿童通过实验自己认识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物体热胀冷缩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危害,了解人们对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利用和对危害的防止;培养学生应用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的意识和科学创造的本领。

教学方法:实验法即通过观察发现问题经过思考做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教学过程:检查引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和学习知道了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课后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大家回去自己做实验来试一试空气和固体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你们的实验都做了没有?生:做了。

师:今天都带来了吗?生:带来了。

师:现在,请大家先分小组里进行交流。

交流的内容是讲一讲你做的是什么实验?怎样做的?实验的结果怎样?(教师巡视)生:(小组交流)师:现在请部分同学到讲台上来,向全班同学进行实验汇报。

先说明你做的是什么实验,再边讲边做实验,说明实验的结果。

现在,请一位同学来汇报空气的实验。

生:我的实验是用乒乓球来做的。

有一次,我在打乒乓球时不小心把乒乓球踩瘪了。

后来,我带回家去,放在开水里一烫,结果乒乓球瘪的地方鼓起来了。

这证明乒乓球里的空气受热以后,体积胀大了,把瘪的地方推出来了。

师:下面再请一位同学来向大家汇报。

生:为了查明空气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我拿来一个塑料瓶,把它捏扁以后,拧紧盖子,再把它放在热水里(边讲边实验),捏扁的地方鼓起来了,放在冷水里,中间又瘪了下去。

这两个实验说明了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会缩小。

师:他的实验做的很好。

现在再请一位同学向大家汇报。

生:我用一个套有塑料袋的瓶子(边讲边实验),把瓶子放到热水里,塑料袋鼓起来了(鼓得不明显),把它再放进冷水里,塑料袋就瘪下去了(也不明显)。

这说明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师:这位同学的实验设计是对的。

但是它的装置太小了,而且有漏期的地方,同学们不容易看清楚。

现在,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实验,它的构造同这位同学的设计差不多,可效果更明显一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热胀冷缩实验新法
这个实验从器材的准备上有两种方案:1、平底烧瓶、玻璃管、橡胶塞、水。

2、烧杯、锥形瓶、气球、冷水和热水、肥皂水。

方案1准备热水、冷水、气球等。

过程是:先将气球套在锥形瓶口上,再将锥形瓶放入热水中,让瓶内空气受热,即可看到瓶口的气球慢慢地鼓起来。

然后,把锥形瓶移至冷水,又可见气球变小,瘪下去了。

此法常作为演示实验。

方法2肥皂水封口实验法。

只需要一杯肥皂水,另加一种只有一个口的玻璃仪器或金属罐、塑料罐即可。

做法是:先调试好一杯吹泡泡用的肥皂水,用手醮之,抹于瓶口,再用手捂瓶体,加热瓶内空气,即可看到瓶口的肥皂泡鼓起来,就证明了空气受热体积鼓胀了。

再撒手,使瓶内空气自然冷却,肥皂泡就收缩回去,甚至缩到瓶内,证明了空气遇准,体积收缩。

我称此法为肥皂水封口实验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