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分类
中国古典园林的结构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的结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f1437d4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6e.png)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重要体现之一,其结构复杂,内涵深厚,是中国文化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园林整体结构、园林布局和建筑结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读者深入了解中国古典园林提供参考。
一、园林整体结构中国古典园林的整体结构通常分为三部分:园林前厅、园林主体和园林背厅。
前厅通常位于园林的门厅前,是园林的接待场所,也是园林与外界联系的桥梁。
主体是园林的核心和主要景点,通常有水面、假山、花木、亭台等景观。
背厅位于园林主体后部,是园林保护区,也是园林设计中的隐匿之处。
1.前厅园林前厅通常有一定的面积,装饰风格以豪华、气派为主。
前厅通常布局简单,但各个建筑元素之间的关系非常精细,用以突出前厅的高贵尊荣。
通常,前厅的建筑形式是有特色的门厅或者廊式结构。
另外,前厅通常还有开阔的广场,用以接待宾客,展示园林的独特魅力和高超设计技巧。
广场通常选用方形或者长方形,可以有水池、喷泉等装饰物。
2.主体园林主体是整个园林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园林最受欢迎和最令人难忘的部分之一。
主体常见的有湖、山、亭、台等景观。
湖:湖是景观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它既可以供人娱乐,也可以起到调节气候、增加氧气等作用。
园林中的湖通常使用人工修建的山石堆积而成,呈现各种形态。
山:中国园林中的假山多为人工山,由一些山石堆砌而成。
它们通常采用形似天然山景的设计手法。
亭:亭是园林中的建筑物之一,是供人休息观赏的场所。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亭有不同的形式,如四方亭、六角亭、八角亭等。
台:台是园林中的一种高平台,通常供人观看远景、俯瞰景色而设。
3.背厅园林背厅位于园林主体之后,常用于为主体提供安全保护,同时也是园林巧妙设计的重要部分。
背厅常见的建筑形式为墙和唐梁,并配有园门、砖墙等。
二、园林布局古典园林的布局是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其布局通常根据传统文化中的设计原则,结合地形地貌、人文环境等因素而设定。
古典园林的布局通常可分为镜花水月、白石青山、水迷林径、中央主轴线、对称布局五种。
中国古典园林史
![中国古典园林史](https://img.taocdn.com/s3/m/ab18080a19e8b8f67d1cb985.png)
一、名词解释1 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
2 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古籍里面称之为园、园亭、园野、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
3 寺观园林:指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
4 大内御苑:建置在首都的宫城和皇城之内,紧邻着皇居或居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的皇家园林。
如:北海琼华岛5 行宫御苑:建置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优美的地方,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的皇家园林。
如香山的静宜园。
如:香山静宜园6 离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远郊或者远离都成的风景地带,作为皇帝避暑、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御苑相联系的政治中心的皇家园林。
如:承德避暑山庄7 张南垣,名涟,生于明万历十五年,毕生从事叠山造园,他追求意境深远和形象真实的可入可游出发,主张以截取大山一角而让人联想大山整体形象的做法,开创了叠山艺术的一个新流派。
8 张然; 字陶庵,造园工匠,在北京城内建万柳堂,改建怡园,参与了重修西苑瀛台、新建玉泉山行宫以及畅春园的叠山等规划事宜。
9 张南阳; 字山人,他用绘画的手法堆叠园林假山,江南名园如上海潘允端的“豫园”,陈所蕴的“日涉园” ,太仓王世贞的“弇园”都是出自他的手笔,他堆叠假山的手法是传统的缩移摹拟真山整体形象的路数。
10 计成:计成,字无否,著名的专业造园家,形成《园冶》以书,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园林理论著作。
11《园冶》:明代成书,这是一部全面论述江南地区的私家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各种局部、细部处理的综合性著作,全书共分三卷。
第一卷包括“兴造论”一篇,“园说”四篇,第二卷专论栏杆,第三卷分论门窗、墙垣、铺地、掇(duo )山、造石、借景,。
兴造论泛论营园要旨,是全书的总纲。
园说共四篇。
论述园林规划设计的具体内容及其细节。
计成认为好的园林评价的标准是(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计成提出两个规划设计的原则是:一、“景到随机”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前者意即园林造景要适应于园址的地貌和地形特点,并尽量发挥它的特长,避开他的短处;后者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人工创造的山水环境,必须予人以一种仿佛天造地设的感觉,而是建筑的配置必须从属协调于山水环境,不可喧宾夺主。
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分类与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分类与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d9775046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25.png)
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分类与特征基本分类:1.皇家园林:这类园林主要供皇室使用,是中国皇家宫廷建筑的组成部分,规模宏大,布局严谨。
代表性的有北京故宫的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等。
2.私家园林:这类园林主要由贵族、富商或文人所建,规模相对较小,注重艺术性与使用功能的结合。
代表性的有苏州拙政园、杭州西湖等。
3.寺庙园林:这类园林主要供佛教寺庙及寺内僧侣修行之用,具有宗教色彩。
代表性的有重庆大佛寺、成都武侯祠等。
4.文人园林:这类园林主要由文人墨客所建,注重景观的雅致与品味,常与书画、诗词等艺术形式结合。
代表性的有苏州退思园、杭州狮子林等。
特征:1.园林体块组织:中国古典园林通常采用“三进院落”的布局,第一进是大门、走廊等,第二进是主体的植被景观,第三进是居住区或者内园。
每个进院都要经过精心设计,通过门廊、廊舍、石桥、湖泊、假山等景观元素使之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和谐舒适的整体。
2.人工湖泊:中国古典园林以水景为主要特色之一,常常在园林内布置人工湖泊。
湖泊可以将不同的景观元素连接起来,形成景深和变化的景观效果。
湖泊常常用石桥和岛屿相连,增加景观层次感,同时也可以供人游览、垂钓和观赏。
3.人工山石:中国古典园林以人工山石为主要景观元素之一、通过创造性地塑造假山、奇石等人工山石,园林创造了一种独特而富有趣味性的景观效果。
假山和奇石的形状和造型多样,常常与树木、花草和水景相结合,形成和谐统一的景观。
4.园林结构的多样性:中国古典园林注重景观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常常在一个园林中设置多个景点。
园林内的各个景点之间通过小径、曲桥和转角相互衔接,形成一个错落有致的景点序列。
而每个景点也经过精心设计,细节之处考究,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对于细节和规则的追求。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分类和特征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这些园林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艺术的高峰,也蕴含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理解和审美追求。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功能与类型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功能与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3c8593d3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e6.png)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功能与类型1.皇家园林:皇家园林是古代帝王试图享受休闲娱乐和思考的场所,同时也是展示帝王权威和威严的象征。
这些园林通常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如北京颐和园、苏州拙政园。
2.私人园林:私人园林一般属于贵族或富商,是其独有的住所,代表了主人的身份和权势。
这些园林通常具有私密性和个性化的设计,如苏州留园、扬州瘦西湖。
3.寺庙园林:寺庙园林是用于修行和宗教活动的场所,通常与寺庙相连。
这些园林多数为僧人修建,体现了佛教的理念和审美观念,如苏州虎丘、杭州灵隐寺。
4.文人园林:文人园林是以文化艺术为主题,吸引文人雅士、文化名流进行创作和休闲的场所。
这些园林通常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诗意,如苏州退思园、周庄古镇。
5.庄园园林:庄园园林是富有地主阶级建设的农业庄园,是一种营造财富和享受生活的场所。
这些园林通常具有广阔的面积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如苏州东山太湖庄园。
6.水上园林:水上园林是以水景为主题的园林,借助水面反射和水景秀丽的特点,营造出山水环绕的美景。
这些园林通常拥有湖泊、池塘等水域,如苏州莫园、扬州大明寺。
除了以上几种类型之外,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还有其他的一些功能和类型,如:-游乐园:用于人们娱乐、游览和休闲的场所,如苏州乐园。
-居住园林:用于人们的日常居住,如北京恭王府。
-教育园林:用于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教学和培训,如北京清华园林。
总的来说,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在功能和类型上多样化,每一种类型都具有独特的韵味和特色。
不论是皇家园林、私人园林还是寺庙园林,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精湛工艺和卓越设计。
这种古典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追求自然与人工的和谐统一,注重景观的造型和布局,以及注重室内和室外空间的转换和结合。
正因为这些特点,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已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4274ce8d2af90242a995e51e.png)
10.2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一、园林建筑的定义:园林建筑指的是建造在园林和城市绿化地段内供人们游憩或观赏用的建筑物,常见的有亭、榭、廊、阁、轩、楼、台、舫、厅堂等建筑物。
通过建造这些主要起到园林里造景,和为游览者提供观景的视点和场所;还有提供休憩及活动的空间等作用。
二、园林建筑的特点:1、特点园林建筑是由人工创造出来的,比起山、水、植物来,较少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人工成分最多,是造园四个手段中最为灵活、积极的一个手段。
2、功能园林建筑除了满足游人遮荫避雨、驻足休息、林泉起居等多方面的实用要求,还起着园林景象构图中心的作用。
3、结构园林建筑多采用木结构;建筑空间空透畅达;强调户外活动空间的功能;室内外空间的联系;建筑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建筑形象穿插、飞挑、轻快、灵活。
由于南北方在气候上的差异,也就产生了南方园林建筑较为轻盈、灵巧,而北方园林建筑较为平稳、持重的地方特色,形成了统一风格下的多样性。
三、作用:1、点景(点缀风景):没有建筑也就不成其为“景”、无以言园林之美。
重要的建筑物常常作为园林的一定范围内甚至整座园林的构景中心。
2、观景(观赏风景):以一幢建筑物或一组建筑群作为观赏园内景物的场所。
3、限定园林空间:即利用建筑物围合成一系列的庭院;或者以建筑为主、辅以山石花木, 将园林划分为若干空间层次。
4、组织游览路线:以道路结合建筑的穿插,创造一种步移景异、具有异向性的游动观赏效果。
四、园林建筑的分类:第一类:风景游览建筑第二类:庭院建筑第三类:建筑小品第四类:交通建筑(一)亭:特点:1.在造型上,亭一般小而集中、向上,独立而完整。
2.亭子的结构与构造,大多比较简单,施工制作上也比较方便。
3.亭的功能,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在游赏活动过程中休息、避雨、观望之需要,在使用功能上没有严格的要求造型艺术:1. 亭子的顶,以攒尖顶为多,也有用歇山顶、硬山顶、盝顶、卷棚顶的,以及后来用钢筋混凝土作平顶式亭。
2. 北方宫廷中的亭子,一般采用色彩艳丽、锃光闪亮的琉璃瓦;南方园亭的屋面一般铺小青瓦。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之堂、厅、楼、阁、馆、轩、斋、榭、舫、亭、廊、桥、墙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之堂、厅、楼、阁、馆、轩、斋、榭、舫、亭、廊、桥、墙](https://img.taocdn.com/s3/m/7eff22da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e7.png)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之堂、厅、楼、阁、馆、轩、斋、榭、舫、亭、廊、桥、墙园林中建筑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可满足人们生活享受和观赏风景的愿望。
中国自然式园林,其建筑一方面要可行、可观、可居、可游,一方面起着点景、隔景的作用,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以小见大,又使园林显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
这是与西方园林建筑很不相同之处。
中国自然式园林中的建筑形式多样,有堂、厅、楼、阁、馆、轩、斋、榭、舫、亭、廊、桥、墙等。
厅厅:是满足会客、宴请、观赏花木或欣赏小型表演的建筑,它在古代园林宅第中发挥公共建筑的功能。
它不仅要求较大的空间,以便容纳众多的宾客,还要求门窗装饰考究,建筑总体造型典雅、端庄,厅前广植花木,叠石为山。
一般的厅都是前后开窗设门,但也有四面开门窗的四面厅。
堂堂:是居住建筑中对正房的称呼,一般是一家之长的居住地,也可作为家庭举行庆典的场所。
堂多位于建筑群中的中轴线上,体型严整,装修瑰丽。
室内常用隔扇、落地罩、博古架进行空间分割。
楼楼:是两重以上的屋,故有“重层曰楼”之说。
楼的位置在明代大多位于厅堂之后,在园林中一般用作卧室、书房或用来观赏风景。
由于楼高,也常常成为园中的一景,尤其在临水背山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阁阁:与楼近似,但较小巧。
平面为方形或多边形,多为两层的建筑,四面开窗。
一般用来藏书、观景,也用来供奉巨型佛像。
榭榭:多借周围景色构成,一般都是在水边筑平台,平台周围有矮栏杆,屋顶通常用卷棚歇山式,檐角低平,显得十分简洁大方。
榭的功用以观赏为主,又可作休息的场所。
舫舫:园林建筑中舫的概念,是从画舫那里来的。
舫不能移,只供人游赏、饮宴及观景、点景。
舫与船的构造相似,分头、中、尾三部分。
船头有眺台,作赏景之用;中间是下沉式,两侧有长窗,供休息和宴客之用;尾部有楼梯,分作两层,下实上虚。
廊廊:是一种“虚”的建筑形式,由两排列柱顶着一个不太厚实的屋顶,其作用是把园内各单体建筑连在一起。
廊一边通透,利用列柱、横楣构成一个取景框架,形成一个过渡的空间,造型别致曲折、高低错落。
中国古典园林史总结
![中国古典园林史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1e76c075f0e7cd185253603.png)
中国古典园林史一、绪论二、生成期三、转折期四、全盛期五、成熟期一六、成熟期二七、终结期八、基础知识绪论:园林的定义园林的四要素园林的造景风格园林的功能世界古典园林四个阶段的特征世界园林的三大体系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分类(园林基址、园林隶属)中国古典园林的分期中国园林特点答案绪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生成期:先秦两汉(公元前11世纪——公元220年)思想:天人合一、君子比德、神仙思想造园著作:无造园种类:皇家园林(主流)特征小结:重点园林介绍:商周:沙丘苑台、灵池,灵囿,灵台春秋战国:章华台、姑苏台秦:上林苑、阿房宫、兰池宫、宜春宫、梁山宫、骊山宫、林光宫西汉:上林苑、未央宫、建章宫、甘泉宫、兔园绪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思想:造园著作:杨衒《洛阳伽蓝记》【成书于公元547年】、郦道元《水经注》造园种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特征小结:重点园林介绍:皇家园林:邺城: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华林园、仙都苑洛阳:芳林园建康:华林园、芳乐苑(南齐)、乐游园私家园林:北方城市:寿里丘、张伦宅园、金谷园(庄园别墅)、潘岳庄园、陶潜的庄园南方私园:玄圃、谢家庄园绪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原理全盛期:隋唐(公元589——960年)思想:科举制>隐士回归,地主小农,儒学回归正统,艺术层面上升造园著作:造园种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特征小结:重点园林介绍:皇家园林:大内御园:大兴城(隋未完成)、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北则大内三苑(禁苑)行宫离宫:长安:玉华宫、仙游宫、翠微宫、华清宫、九成宫、曲江池洛阳:西苑、上阳宫私家园林:洛阳:归仁里宅园,裴度宅园、履道坊宅园郊野别墅:平泉庄、安乐公主的庄园、浣花溪草堂、衡山别业、庐山草堂、辋川别业、嵩山别业寺观园林:长安(大兴善寺)【京城内最大】、唐昌观、慈恩寺、元都观、灵隐寺绪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成熟一期:宋代(公元960—1271年)背景:重文轻武,小农经济空前繁荣、儒>力理学、佛>完全汉化的禅宗、绘画顶峰期造园著作:造园种类:皇家园林(大内御苑与行宫御苑)、私家园林、寺观园林、文人园林、公共园林特征小结:重点园林介绍:皇家园林:东京:大内御苑:艮岳、后苑、延福宫行宫御苑:东京四苑“琼林园、宜春园、玉津园、金明池“临安:大内御苑:后苑行宫御苑:德寿宫私园:洛阳私家园林较多宅园:富郑公园、环溪、湖园、苗帅园、赵韩王园、大字寺园独建游憩园:独乐园、董氏东园、刘氏园、丛春园、松岛、水北胡氏园、东园、紫金台文穆园、张氏园、吕以养花为主:归仁园、李氏任丰园绪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江南私家园林以临安为代表,各种文献记载临安私园名字总计约近百处,大部分集中在西湖一带,其余在城内和钱塘江畔。
中国古典园林分类
![中国古典园林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abe6461b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46.png)
中国古典园林分类我国古典园林分类如下:按占有者1.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
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看来,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有的。
所以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
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2.私家园林是供皇家的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休闲的园林。
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
现存的私家园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网狮园,上海的豫园等。
按地理分1.北方类型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又因大多为百郡所在,所以建筑富丽堂皇。
因自然气象条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
由于风格粗犷,所以秀丽媚美则显得不足。
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
2.江南类型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
因上述条件,其特点为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但究竟面积小,略感局促。
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常州、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3.岭南类型因为其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北方、南方都好。
其明显的特点是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
现存岭南类型园林,有著名的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番禹的余荫山房等。
筑山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秦汉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岛,象征东海神山,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
明人计成在《园冶》的“掇山”一节中,列举了园山、厅山、楼山、阁山、书房山、池山、内室山、峭壁山、山石池、金鱼缸、峰、峦、岩、洞、涧、曲水、瀑布等17种形式,总结了明代的造山技术。
清代造山技术更为发展和普及。
清代造园家,创造了穹形洞壑的叠砌方法,用大小石钩带砌成拱形,顶壁一气,酷似天然峭壑,乃至于可估喀斯特溶洞,叠山倒垂的钟乳石,比明代以条石封合收顶的叠法合理得多、高明得多。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单体建筑类型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单体建筑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04bba172a417866fb84a8e9b.png)
《园冶·屋宇》云:“《说文》云:‘重屋曰楼。’《尔雅》云:‘狭而修曲为楼。’”用做登高望远,多役于园的四周或半山半水之间,一般做两层。如拙政园的“见山楼”、留园的“冠云楼”、沧浪亭的“看山楼”豫园的“观涛楼”等。阁,《园冶·屋宇》云:“四阶开四。”即四坡顶而四面皆开窗的建筑物,造型比楼轻盈,可登临以望远。如拙政园的“浮翠阁”、虎丘的“冷香阁”、留园的“远翠阁”、狮子林的“问梅阁”等。颐和园万寿山的佛香阁,连台基高达41米,是全国现存最高的楼阁。
6、廊桥。
《园冶·屋宇》云;“廊者,庑出一步也,宜曲宜长则胜……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或蟠山腰,或穷水际,通花渡壑,蜿蜒山尽。”变化多端地将房屋山池联成统一的整体。它是建筑群间独立有顶的通道,炎热的夏天可有浓阴,雨天可以遮蔽,只有分景障景作用,又是组织动观、静观的重要手段。廊有沿墙走廊;有循假山或土山按地形高低起伏的爬山游廊,轻巧灵活,别具自然之趣;有两边不沿墙或不贴靠其他建筑物、左右前后都可看景的空廊;有低临水面的水廊,“浮廊可渡”,如卧虹临水,景色优美,如拙政园倒影楼与宜两亭之间的一段游廊;有分上下两层的楼廊,如拙政园见山楼侧的两层游廊;有两面空廊的双廊,也称复廊,如沧浪亭的面水轩到观鱼处的一段游廊,怡园的锁绿轩到南雪亭的一段游廊均有两条并行的游廊组成,中间隔以漏窗花墙,以扩大空间,增加景深。颐和园前山环湖有一条273间、728米的长廊,东起邀月门,与乐寿堂相连,前经排云殿,廊中错落着留佳亭、对鸥舫、寄澜亭、鱼藻轩、清遥亭等建筑,西抵石丈亭。宛如一条金碧辉煌的带子,将颐和园前园千姿百态的建筑馆结在一起,游人既可以欣赏昆明湖壮阔浩淼,水天一色的景象,又可细细品味长廊梁枋上的风景人物故事“苏式彩画,不仅是中国古典园林长廊之最,而且也是世界长廊之最。桥是园林中常见的单体建筑,种类颇多:贴近水面的曲桥或平桥;单孔石拱桥,如狮子林问梅阁山崖下的石拱桥、网师园云岗下的引静桥等;拙政园的小飞虹桥,是上面盖以屋顶的廊桥;高高飞架在重岩复岭峭壁上的是质朴自然的石梁;在池水狭窄处,则用步石,又叫汀步,如环秀山庄的涧谷中的步石。园林之桥仪态万方。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8f77a99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6d.png)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世界园林艺术的珍宝。
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四大类,分别是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和官府园林。
一、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是指中国古代皇帝为自己修建的园林,其设计理念和建造技艺极为精湛,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艺术水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状况。
皇家园林主要分布在北京、南京、扬州等地,其中最著名的有颐和园、圆明园、避暑山庄等。
二、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是指中国古代富有的士人、商贾为自己修建的园林,其设计理念和建造技艺也非常精湛,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群的审美追求和文化素养。
私家园林主要分布在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最著名的有留园、拙政园、虎丘等。
三、寺庙园林
寺庙园林是指中国古代寺庙内修建的园林,其设计理念和建造技艺也非常精湛,反映了当时佛教文化的发展状况和社会上层人群对佛教信仰的追求。
寺庙园林主要分布在南京、杭州、苏州等地,其中最著名的有灵谷寺、天竺寺、灵隐寺等。
四、官府园林
官府园林是指中国古代官府为自己修建的园林,其设计理念和建
造技艺也非常精湛,反映了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状况。
官府园林主要分布在扬州、南京、杭州等地,其中最著名的有瘦西湖、清明上河园、养育院等。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世界园林艺术的珍宝。
分类上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和官府园林,每一类都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应当珍视古典园林,传承其精神和文化,让其永存于世。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82329fbd011ca300a6c390d3.png)
4
《中国旅游文化》
(三)按园林布局的艺术风格, 可将全国园林划分为三种类型:
1.规则式园林 2.自然式园林 3.混合式园林
5
《中国旅游文化》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1. 寓情于景 2. 动静结合 3. 景物变幻多端 4. 自然与人的交织 5. 色彩有别
6
《中国旅游文化》
1. 寓情于景
“无处不可画,无景不入诗。” 万里湖山入小园, 移天缩地皆诗画。 青青翠竹,皆是法身, 郁郁黄花,无非若般。
《中国旅游文化》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2
《中国旅游文化》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一)按占有者的身份,可将园林划分为两大类:
1.皇家园林 2.私家园林源自3《中国旅游文化》
(二)按园林所处的地理位置, 可将园林划分为三大类:
1.南方园林 又叫扬子江类型,江南类型 2.北方园林 又叫黄河类型 3.岭南园林 又叫珠江类型
7
《中国旅游文化》
2. 动静结合
8
《中国旅游文化》
3. 景物变化多端
充分利用天然湖山的有利条件 。
9
《中国旅游文化》
4. 自然与人的交织
山石、花草、水体、建筑—— “自然符号”。 题景、门楣、对联、匾额—— “人为符号”。
10
《中国旅游文化》
5. 色彩有别
11
《中国旅游文化》
私家园林的建筑都是黑瓦粉墙,富有一 种黑白对比的韵律。粉墙在园林构图中的作 用极大,园林中的花木、山石,都离不开粉 墙的映托、界隔。很多园林小品之所以显得 典雅精致,就因为后面有一大片白墙作为背 景。
12
《中国旅游文化》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与类型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与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eb0cba2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f.png)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与类型
首先,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主要功能是寻求安宁,同时也是一种宗教
和文化场所,它们是中国古代朝廷、长官和社会上的富裕阶层求居之所。
古典园林建筑也是一种娱乐性质的建筑,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们提供放
松活动和精神上的享受。
多数古典园林建筑也设置了会客院落,方便会客
和临时出行。
其次,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类型主要有苑园、池园、庭园、山庄和瀑
布景观等。
苑园是一种面积相对较大的园林,其布局宽敞而有序,以池水、林木和石灰作为主要元素。
池园是以池水和林木为主要景观元素,以室内
走廊、廊柱、水堰、桥梁等组成的一种景观类型。
庭园是一种规模较小的
园林,以池水、林木和石头共同组成,设有廊柱、树屋等。
山庄通常包括
一条主要路线、一系列碎片化的建筑和景观元素,如池塘、廊柱、石头、
瀑布等。
中外古典园林名词解释
![中外古典园林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0e6df8a02768e9950e738e1.png)
园林名词解释11.园林建筑(garden building):园林中供人游览、欣赏、休憩并构成景观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统称。
2.囿: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展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
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囿是周文王的灵囿。
3.圃:中国古代由菜园、果园开展而来,逐渐成为植物栽培、欣赏为目的的与园并称的形式之一,是中国古典园林除囿、台以外的第三个源头。
4.苑:秦汉以来在囿的根底上开展起来的、建有宫室和别墅,供帝王居住、游乐、宴饮的一种园林类型。
又称宫苑。
5.台:利用地形或在地面上垒土、筑石成台形,顶部平整,一般在台上建筑屋宇房舍或仅有围栏,供游人登高览胜的构筑物。
6.沼:园林中的水池,一般与池连用,称池沼。
7.舫:仿照船的造型建在园林水面上的建筑物。
供游玩宴饮、欣赏水景之用。
8.榭:供游人休息、欣赏风景的临水园林建筑。
9.阁:多为两层,特征为四周开窗,造型较楼轻巧,平面常呈四方形或多边形。
10.厅〔堂〕:“堂者,当也。
谓当正向阳之屋,以取堂堂高显之义〞。
厅堂相似,用扁方料者曰厅,用圆料者曰堂。
11.观:是汉代对体量比拟高大的非宫殿建筑物的统称。
12.斋:处于幽深僻静处之学舍书屋建筑,凡藏而不露较为封闭的进修场所,任何式样的建筑皆为斋。
13.轩:“车前高曰轩〞。
在建筑中,厅堂的前卷棚顶局部为轩,园林中指较高敞安静的园林建筑。
14.塔:佛教与中国特色结合的产物,具有宗教色彩,后逐渐开展成为名山大川、寺院、园林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15.亭:“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
是园林中最常见的眺览、休息、遮阳、避雨的点景建筑。
16.廊:有顶的过道为廊。
房屋前檐伸出的可避风雨太阳的局部亦为廊。
17.复廊:在双面空廊的中间夹一道墙,就成了复廊,又称“里外廊〞。
18.复道〔飞阁〕:上下两层的廊,一般上层封闭下层开敞。
19.尺幅画: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对框景的别称,即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
中国古典园林分类
![中国古典园林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2a44c3a5680203d8ce2f24ca.png)
2.江南类型
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因上述条件,其特点为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但究竟面积小,略感局促。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3.岭南类型
因为其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北方、南方都好。其明显的特点是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现存岭南类型园林,有著名的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番禹的余荫山房等。
2.私家园林
是供皇家的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休闲的园林。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现存的私家园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网狮园,上海的豫园等。
二、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
1.北方类型
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又因大多为百郡所在,所以建筑富丽堂皇。因自然气象条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由于风格粗犷,所以秀丽媚美则显得不足。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从不同角度看,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一般有两种分类法。
一、按占有者身份分
1.皇家园林
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看来,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有的。所以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古代建筑中楼、阁、居、苑、斋、馆、亭、台、轩、榭、廊、舫都有什么区别
![古代建筑中楼、阁、居、苑、斋、馆、亭、台、轩、榭、廊、舫都有什么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1d1874de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7e.png)
古代建筑中楼、阁、居、苑、斋、馆、亭、台、轩、榭、廊、舫都有什么区别1、楼与阁所谓“楼”,重层则谓楼,也就是说两层以上的建筑,与今天的意思相同。
但中国古代楼都不高,且楼的位置大多数厅堂之后,用来做卧室、书房和观赏风景之用。
岳阳楼阁:与楼很相似,但较楼更为小巧。
阁的平面为方形或多边形,且多为两层的建筑,四面开窗。
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
滕王阁阁有时也特指女子的卧房,比如“闺阁”。
2、居与苑居与苑在今天的小区仍在使用,且很常见。
居,就是居住的地方,比如琴海居。
而苑则不同,本来是指古代养禽兽植林木的地方,后多指帝王的花园,今天也经常被用来指小区居住的地方。
3、斋与馆斋:一般指书房,比如“聊斋”,“养心斋“。
聊斋馆:从“食”,一般指招待宾客或旅客食宿的房舍,后来一些文化场所也被称为馆,比如“图书馆”。
4、亭台轩榭亭:是园林中供人休息、避雨的地方,一般体积小巧,造型别致,且结构简单,其柱间通透开辟,柱身下设半墙。
亭亭,可分为正多边形亭、长方形和近长方形亭、圆亭和近圆亭、组合式亭等等。
台:是最古老的园林建筑之一,早期的台是一种高耸的夯土建筑,古代的宫殿多建于台之上。
古典园林中的台后来演变成厅堂前的露天平台,即月台。
台轩:指有窗户和门槛的小房间或长廊,是以敞朗为特点的建筑物,经常用作书斋、茶馆的名字。
琴书轩榭:指园林中水边的建筑,用于倚栏赏景。
除了水边,有的榭也设于花间。
榭榭不但多设与水边,而且多设在水的南岸。
榭在南岸可以面北观景而不会被阳光刺眼。
同时,榭在临水处多设栏,栏又叫美人靠、吴王靠,相传是吴越时吴王与美人西施在榭边游赏观景时所用,因此得名。
美人靠5、廊和舫廊:通常布置在园林中两个建筑物或观赏点之间,起着遮风避雨、联系交通的作用。
廊从横剖面的形状看,廊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双面空廊(两边通透)、单面空廊、复廊(在双面空廊的中间加一道墙)、双层廊(上下两层)。
从整体造型及所处位置来看,又可以分直廊、曲廊、回廊、爬山廊和桥廊等。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类型特点论文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类型特点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017704d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5.png)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类型特点论文引言:一、四合院式园林四合院式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
它具有四合一的布局,即四面合院,中有天井。
四合院式园林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天人合一”观念。
它以中轴线为主线,形态简洁,结构合理,空间布局有序。
四合院式园林的建筑多为木质结构,以传统的斗拱、飞檐等装饰手法为特色。
园林内常有假山、水池等景观元素,配以花木蔓草,使园林更具自然美感。
二、私家园林私家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它是个人或家族用来休闲娱乐的园林,常见于贵族、文人等人家。
私家园林建筑注重创造独特的氛围,常用华丽的装饰和精巧的雕刻。
私家园林通常分为前院、后院和中间的主体建筑三个区域。
前院常用作迎宾之地,通常有大门、假山等景观元素,给人一种独特的感觉。
后院是私家园林中的重要部分,常有花草树木、池塘、亭台楼阁等景观元素,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三、皇家园林皇家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另一种重要类型。
它是古代帝王为了游览和享乐而修建的园林,包括了紫禁城和圆明园等著名的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注重庄重和豪华的氛围,建筑多为大型石砌建筑,前朝后宫,数百间房屋错落有致。
园林内常有大型假山、水池、石桥等景观元素,富丽堂皇。
皇家园林常常与文化有关,它不仅仅是一种园林,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体现。
四、僧院式园林僧院式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特殊的一种类型。
它是寺庙僧侣修建的园林,常见于佛教寺院。
僧院式园林注重宁静和清净的氛围,建筑多为朴实的木质结构,配以精巧的雕刻。
园林内常有青石板路、佛龛和花草等景观元素,给人一种宁静和超脱的感觉。
僧院式园林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佛教信仰,更是一种追求心灵净化的体验。
结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类型独特且多样,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四合院式园林注重中轴线和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私家园林强调独特的氛围和精巧的装饰,皇家园林体现庄重和豪华的氛围以及与文化的关系,僧院式园林追求宁静和清净的氛围与心灵净化。
中国古典园林起源、特点和分类
![中国古典园林起源、特点和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0f722c0e102de2bd9705882c.png)
4、成熟前期(宋、元、明、清初)
1、园林持续发展而臻于完全成熟的境地。 2、两宋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承前启后的阶段。 3、私家造园活动最为突出。 4、文人园林兴盛。 5、叠石、置石显示高超技艺。 6、景题、匾联广泛运用。 7、写意山水园的塑造,得以完成。
5、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
1、一方面继承前一时期的成熟传统而更趋于精致;另一方面暴露出 某些颓废的倾向。 2、出现两个造园活动高潮:
1、殷、周、秦、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园林的生成期
2、魏晋南北朝 3、隋、唐 4、宋、元、明、清初 5、清中叶、清末
园林的转折期 园林的全盛期 园林的成熟初期 园林的成熟后期
1、生成期(殷周秦汉)
1)比较稚嫩的初级阶段,至今1200多年。 2)造园主流是皇家园林,重在秦汉时期(如上林苑) 3)形成了三个园林雏形要素——园、囿、台 4)形成了三个重要思想,是影响着中国古典园林向着风景式方向 发展的重要意识形态。
1)明中晚期南北两京和江南一带私园的繁荣; 2)清代中叶清帝苑囿和扬州、江南各地私园的兴盛。 3、皇家园林的规模趋于宏大,皇家气派又见浓郁。 4、公共园林较为普遍。 5、造就了一批从事造园活动的专家。
课堂练习
•1.中国园林的最初形式为() •A.园 B. 囿 C. 苑 D.圃 •2中国园林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时期是() •A.秦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 •3.( )时期的写意山水园林体现出园林艺术打到鼎盛时期。 •A.秦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 •4.中国园林独特的民族风格,被公认是世界上“ 式
规模浩大、面积广阔
建设恢宏、金碧辉煌,尽显帝王气派
北海公园北海公园(图片来源旅游)北海公园(图片来源旅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愚见不外乎园林中的那几种造园要素,山石、园林建筑小品,水体,植物等等那些在学校已经让老师给耳朵磨出茧子的东西,且因势利导地将其组织在一起而创造出的一些景致,也可说是一种排列组合。
这些要素可以说是缺一不可,尤其是植物。
园林、园林,贵在其中有一个林字,这也是中国古典园林决不可缺少的、也是绝不能忽视的一部分(不管是北方的皇家园林还是南方的私家园林),现在的中国园林人要想在世界园林界站稳脚跟,就必须要学好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
中国古典山水园林与西方古典园林是不的两个体系,不同就不同在对园林的诠释上,一个是天人合一,一个是人定胜天,这也就造就出西方园林中的大的绿地模纹和类似凡尔赛宫的被剪成圆柱体的树木排成的树阵的出现,而中国的园林中出现大块的模仿山势的假山,曲折的小路,以及四季多变且模仿自然植物群落中的林冠线和林缘线的植物造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造景手法是西方园林所不能匹敌的,不光是造景本身,其中所蕴含的寓意也会让人有一番回味。
像南方私家园林中最常见的竹与石的搭配,白墙上攀爬的枯藤等等,无一不让人觉得很有嚼头,还有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梅兰竹菊四君子的恭谦,松柏的傲骨,牡丹的富贵等等,植物在这里被古人们赋予了人性化的品质,是中式园林中的又一层含义,这是西方园林所欠缺的。
在九十年带初的中国园林建设中,我们看到了不少运用西方现代园林中有关平面构成技法所造就的一大批广场,游园,其中一广场为最。
出现了中国园林所没见过的树阵,大草坪、大模纹、大面积广场铺装(据说还有能和天安门广场面积差不多的)等新的造景手法,并风靡一时,全国上下一盘棋,全开始纷纷效仿。
中国古典山水园林的技法却没了踪影,荡然无存。
好在这几年,中国的园林人终于有所醒悟,这还得亏是日本现代园林给我们提的醒。
日本古典园林完全是受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但它不是单纯的抄作业,要不日本的现代园林很可能也是大广场,大草坪了。
他兼收了中国园林中的造景意境,加入了西式园林中的平面构成手法,糅合在一起造就了日本现代园林景观,摒弃了中国私家园林的小家子气,加入了西方园林中的恢宏大气(但不是傻、大、粗),很适合现代城市的口味,不显得十分突兀。
中国古典艺术讲究的是神、势、气,中国艺术历来主张"师法造化","观象于天,观法于地",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②,古代中国先哲们的时空观是互补共生的,并不像西方近代哲学和科学将时间与空间割裂开;这种古代中国的艺术哲学是一种朴素的整体美学观。
其艺术创造追求于象形、图解,追求"术而不作,慎终追远"②。
因此特别强调精神,强调人的主动性,强调主体的思、品、悟;人的审美感知的形成就个体来说,有其生活经历、教育熏陶及文化传统的原由③。
我们都知道研究中国古典艺术必然牵涉到"意境"一词,"意境"一说最早可追溯至佛经。
佛家认为"能知是智,所知是境,知来冥境,得玄即真"④。
按字面来理解"意"即意象,属于主观范畴,"境"即景物,属于客观范畴,也谓哲学中常提到的"能指"与"所指"。
但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却认为:"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也,故能写真感情、真景物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④。
然而,"意境"作为一个更加具体的美学概念,不能被简单的看作是意与境的叠加,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心理学和哲学意味,它的包容特征使其成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
意境这一范畴包含了经验、情感和思想,是中国文人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它通常是通过表现有限而给人无限的感受①,即"景外之景、弦外之音"。
因此,中国古典美学特别强调艺术中的"虚境"。
即强调虚实结合,即所谓"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所以中国书画历来讲究留白,园林亦不例外,造园者在造园布局时,常让幽深的意境半含半露,或是把美好的意境隐藏在一个或一组景色的背后,让游者自己去观赏、联想,去领会其深度。
更为重要的是,此种境界还包含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情感归宿的执著追求。
然而,如何才能通过表达有限而给人无限的感受呢?中国古代"玄学"亦对此有所思考,主要表现在其"贵无"的思想。
尽管其基本出发点是在现实生活中,但它特别追求在情感中达到对无限的体验,同时又将这种对无限的体验诉之于对人生的体验。
这样的一种境界,恰恰正是审美的境界!王弼是玄学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
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
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
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象生于意而存象焉,则所存乃非其象也,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乃非其言也,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
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重画以尽情,而画可忘也"⑤。
总之从王弼的观点来看,对"象"与"意"的了解不能脱离"言"与"象",但要真正的"得意"和"得象"却非要"忘象"和"忘言"不可。
这实际就是说,真正的对于"意"的了解是一种即需要"象"但又超脱于"象"的领悟,即超越有限而对"无限"的体验。
谈到这种审美体验时,慧能在其《坛经》中亦有他自己的思考,即主张"内外不迷,即离两边,外迷著相,内迷著空,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
即主张领悟事物即不能执著于色相,又不执迷于空虚,因为色相只是道的表现形式,它变化无定,但又不离开了色相,执迷于空,因为离开了色相,便无从找到道了。
133.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园林的最大区别是什么?答:中国园林讲究自然天成美,而西方园林则追求规则式的人工雕凿美。
中国古代园林有哪些类型?答:按占有者身份归类,可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按地理位置分类,可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按园林布局分类,可分为自然式、规则式和混合式。
一辈子活得就是这一颗人心!但是善良,要有个度,因为总有人利用你的善良伤害你。
人善,人欺,天不欺;人好,心好,有好报为人行善,你把善良给对了人,别人就会对你感恩;为人行善,你把善良给错了人,那么别人就会让你寒心。
真心待人,你把心软给对了人,别人会感谢你情深意重;真心待人,你把心软给错了人,那就会让你痛心疾首。
心软做人,你把宽容给对了人,别人会对你热忱款待;心软做人,你把宽容给错了人,别人就会让你窝心难受。
人善,人欺,天不欺;人好,心好,有好报你做人谦让可以,但要看情况,如果遇到善解人意的人,那么就会各退一步;如果遇到得寸进尺的人,那么就会更近一步。
你待人善良可以,但要看什么样的人,如果遇到有良心的人,他就会知恩图报;如果遇到没良心的人,他就会卸磨杀驴。
人善,人欺,天不欺;人好,心好,有好报现实这么的残酷,别想拿什么装无辜。
改变不了的事就别太在意,太在意只会让自己更伤心,留不住的人就试着学会放弃,强行留下,也是留下人,却留不住心,受了伤的心就尽力自愈,没有人会替你治疗,活在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别为难自己。
040506070809101112131415过去四五年,我曾频繁接到过她这样的电话。
当时我没等她说完,就不耐烦地告诉她,如果是手机铃声小了,就按侧面有“+”字标志的那个键,多按几次,铃声就大了。
如果是手机字变小了,肯定是动了哪里,不过不要紧,你点桌面上的设置,然后……我吧啦吧啦地把常见的几个问题又向她重申了一遍,却不知道她这次可能想问我的是:为什么她给我发消息,总得不到回应。
老妈连续给我发了两个月的链接后,开始给我发照片了。
最开始拍的是家里的现状,窗外的街景,后来拍我小时候的相册,我以前的玩具。
我仿佛看到她忙完家务,无聊拿着手机拍来拍去的情景。
她满心欢喜地把照片发给我,可是都像发进了一个黑洞,得不到我的一点反馈。
老妈以前不会发信息,只会跟我打电话,可我每回都跟她讲不了几句。
后来她听说年轻人喜欢聊微信,就叫我教她。
我虽然教了她微信,但却设置了免打扰,活生生地把微信变成了一个留言箱。
当微信存储空间不足的时候,我第一个想要清除的,就是这个我几个月未曾打开过的留言箱。
如果不是因为手机没电关机,我可能永远都看不到这些内容。
翻完这半年的聊天记录后,我已经泪流满面。
我曾经在网上看过一个地震幸存者写的一段话:我人生的第一个手机还在,诺基亚1208,里面的倒数第二条是她发给我的。
接收时间是2008年5月12日12点46分22秒:真希望快点考完,累死了。
我回的,“我也是。
这边比北川还要累。
”最后一条是妈妈发给我的。
接收时间2008年5月12日18点52分07秒:强娃子,你要听话哈,妈挺不住了。
这两个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从此再也没见到过。
我已经买了20个全新的诺基亚1208,作为我第一个手机配件的供应。
我能把这个手机拆卸成零件再组装上去。
我要在有生之年都要这个手机能开机看到这两条短信。
当时我看了后很感动。
灾难让他与母亲永远地告别了,一条短信是他们间唯一的联系。
他苦苦守护着今生最贵重的东西。
而我,却差点随手删掉了。
我曾有很多和老妈聊天的机会,却一点都不知道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