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粤教版2017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一、植物的结构与功能1. 植物的根、茎、叶的结构及其功能2. 植物的根、茎、叶的生长特点3. 植物的生长对环境的适应性二、动物的结构与功能1. 动物的身体结构特点2. 动物的移动方式及其适应环境的特点3. 动物的感觉器官及其功能三、天气与气候1. 大气环流及其影响2. 大气压、温度和湿度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3. 气象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四、家庭健康与卫生1. 卫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2. 饮食、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3. 疾病预防与健康保健知识五、其他1. 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与方法2. 科学探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科学知识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上是粤教版2017六年级科学上册的知识点汇总,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植物的结构与功能、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天气与气候、家庭健康与卫生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这些知识点也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科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学习这些知识点,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为自己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六、植物的结构与功能1. 植物的根、茎、叶的结构及其功能植物的根、茎和叶是植物体的三个主要部分,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
根是植物的吸收器官,它通过根尖的细胞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同时扎根在土壤中起到支撑植物的作用。
茎连接了根和叶,是植物的主要营养器官之一,同时起到输送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叶是植物的光合器官,它通过叶绿素的光合作用制造出养分,并且是植物进行气体交换和蒸腾的地方。
2. 植物的根、茎、叶的生长特点植物的根、茎和叶都具有生长的特点,它们会随着植物的生长不断发育。
根会通过不断的分生组织形成新的根尖,并向土壤深处延伸,以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分。
茎会随着植物的生长不断增长,并产生新的叶和花蕾。
叶会随着植物生长不断展开,扩大叶片的面积,并且对光合作用的效率有所提高。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整理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整理知识点)单元一:《工具和机械》★要求:①流利娴熟地一课一课背诵,家长、组长背一课签一课字。
②黑体字打头的只提醒黑体字内容,没有黑体字的全句背诵。
③括号中的楷体字希翼学生们在读的时候重点看。
④背诵是为了堆积、理解和把握,希翼学生们自觉低理解性背诵,按时完成。
第一课使用工具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便利)的装置。
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容易的机械,又叫(容易机械)。
其次课杠杆的科学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容易机械叫(杠杆)。
杠杆有(3)个点。
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围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劲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劲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讨论1.杠杆举例: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费劲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不省力也不费劲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第四课轮轴的隐秘1.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
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劲)。
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3.试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隐秘我的猜测: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劲。
讨论的材料:2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2枚螺丝钉、1块木板讨论的办法:(1)分离用刀柄粗细不同的2把螺丝刀把2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2)比较2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讨论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劲。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转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六年级上册科学必考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必考知识点六年级上册科学(人教版)必考知识点一、生物与环境1.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 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非生物因素。
例如,向日葵向光生长,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沙漠中的植物根系发达,是因为那里的水分稀少,发达的根系可以吸收更多的水分。
- 动物的生存也依赖环境,如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获取水中的氧气;蚯蚓生活在潮湿、阴暗、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
2.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捕食关系:如猫和老鼠,猫以老鼠为食。
- 竞争关系:例如稻田里的水稻和杂草,它们都需要阳光、水、土壤中的养分等,会互相争夺这些资源。
- 共生关系:像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根瘤菌能够固氮,为豆科植物提供含氮的营养物质,而豆科植物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
- 寄生关系:例如蛔虫寄生在人体的肠道内,从人体获取营养物质。
二、光1. 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例如,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的形成都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 光传播的速度非常快,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c = 3×10^8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近似等于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例如,我们看到教室里的桌子,是因为桌子表面反射了灯光或太阳光。
- 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3. 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
例如,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弯折”了,这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
- 光的折射规律: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017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苏教版)
XX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苏教版)017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苏教版)提出一个有着恐龙灭绝原因的假设答:多数科学家认为,恐龙生活的时期地球上气候温暖。
后来,大约600万年以前,地球上的气候突然发生急剧变化,气温变得很低,热血的恐龙承受不了寒冷的气候,而它们又不能像其他体积小的冷血动物那样,寻找一个合适的洞穴冬眠,所以全被冻死了。
也有人认为,可能那时天空中有一颗巨大的流星陨落到地球上,引发了一场熊熊大火,大火使地球骤然升温,恐龙因不能很快排汗以降低体温,所以灭绝了。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哺乳动物偷吃了恐龙的蛋,使得它逐渐灭绝了。
还有人认为,恐龙生长后期,出现了一种有毒的植物,恐龙正是吃了这种有毒的植物而灭绝的。
四、模拟月球环形山形成实验当中有哪些对比因素答:石子的大小、扔的高度、扔的方向等等。
、从前人们有“三山六水一分田”的说法,结合“地球的表面”的知识,你能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吗?答:“三山六水一分田”指的是地球的表面大部分是海洋占60%,陆地占40%,而陆地上三分是高山、沙漠,不适合人居住;只有一分土地供人们居住生活。
2、当地震发生时,你怎么保护自己?答:在地震来临时,如果在家中,可以躲在厨房和厕所里;如果在学校,要尽快跑到操场等空旷的地方;如果在教室,尽量躲在桌、讲台下。
、做科学实验时,应注意什么?答:做科学的实验,要学会控制。
一要注意每次都在公平的或均等条下进行;二要注意每次只能选择一个变化的因素;三要注意确定变化时需要观察的项目。
请你设计环行山的形成的模拟实验。
答:材料:盘子、细沙、石子等。
步骤:(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纱。
(2)从不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相同大小的石子。
(3)再从同一高度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
现象:坑面积比石块的大。
结论:石块扔下的高度[力度]与坑面积的大小都有关系。
、做科学实验时,应注意什么?答:做科学的实验,要学会控制。
一要注意每次都在公平的或均等条下进行;二要注意每次只能选择一个变化的因素;三要注意确定变化时需要观察的项目。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一、小草和大树1、迄今为止人们已经知道的植物大约有30万种。
有些覆盖在陆地表面有些生活在海洋、湖泊、河流和池塘中。
2、小草的相同特点茎枝柔软、植株小、寿命短大树的相同特点茎枝坚硬、直立、寿命长3、具有疏松、柔软、支持力弱的茎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具有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的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4、草本植物的茎的共同特点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
木本植物的茎的共同特点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
5、①海带②杨树③爬山虎④仙人掌⑤柳树⑥长豆角⑦芦苇⑧黄瓜1、水生植物①⑦2、攀爬植物③⑥3、木本植物②⑤4、耐旱植物④5、草本植物①③④⑥⑦⑧6、不开花的植物有绿藻、水绵、肾蕨、苔藓。
7、了解植物体内部的结构最好的方法是解剖。
二、植物博览会1、银杏白果树、公孙树是我国特产著名的活化石植物果实具有极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2、珙桐又名中国鸽子树是珍贵的观赏树种被定为国家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级保护植物3、主要观赏植物郁金香、枸骨、马尾松、猪笼草、含羞草用途广泛的经济作物大豆粮食作物大豆、玉米、水稻寄生植物金灯藤珍稀植物银杏、珙桐最新栽培植物方形西瓜、转基因番茄4、金灯藤属于寄生植物。
三、鸟类动物的特征1、鸟类的共同特征体表有羽毛取食靠喙产卵繁殖后代2、鸟喙具有多样性使它们适合吃不同的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
3、北美红雀钳子沙椎鸟镊子鹈鹕汤匙秃鹫起钉器4、赫胥黎和现在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现代的鸟类就是恐龙的后代也有科学家反对这一观点认为鸟类起源于初龙类。
四、品种繁多的动物1、地球上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
根据有无脊椎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根据繁殖方式把动物分为卵生和胎生两类。
根据食性把动物分为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
3、具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4、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如昆虫类、虾、蜗牛、蜘蛛等5、各类动物的特征①爬行动物身体表面有鳞或甲肚皮贴地爬。
六年级上册科学归纳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归纳知识点在六年级上册科学课程中,学生将接触到许多有趣和有用的知识点。
以下是六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的归纳知识点概述。
一、能量与物质的转化1. 能量的定义和种类:机械能、光能、电能、热能等。
2. 能量的转化:能量的传递和转化过程,例如太阳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等。
3. 物质的转化:物质可以经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例如水的蒸发、冰的融化等。
二、天体运动与地球1. 太阳系的组成:太阳、行星、卫星等。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自转导致昼夜更替,公转使得季节的变化。
3. 星座和星盘:介绍一些常见的星座和如何使用星盘观测星星的位置。
三、生物的生长发育1.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能量,同时释放氧气。
2. 动物的生殖:介绍不同动物的繁殖方式,包括卵生、胎生和孵化等。
3. 植物的生长:探索植物的生长条件、养分需求和适应性。
四、物体的密度与浮力1. 密度的概念: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之比,密度高的物体沉没在密度较低的液体中。
2. 浮力的原理: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浸没或浸泡其中物体的向上的推力。
3. 压强和气压:压强与力的关系,气压与地球大气层的结构和变化。
五、科学与环境1. 环境保护意识:学习珍惜自然资源,减少污染和浪费。
2. 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了解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的相互关系和依赖。
以上仅为六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的一部分知识点概述。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们将对能量、物质、天体运动、生物生长发育、密度和浮力,以及科学与环境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善于观察、思考,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并积极保护环境,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做出贡献。
2017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2017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精品文档2017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莲山课件m 2017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菌,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3、荷兰人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并制作了显微镜4、自制酸奶的步骤:1、制作名称:自已动手做酸奶。
制作准备:鲜牛奶、白糖、勺子、保温容器制作过程:(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35?—40?时,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5、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
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6、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那么粗,他们1 / 9精品文档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7、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8、细菌的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9、细菌的功: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利用细菌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过:有的细菌会致病。
10、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1、青梅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青霉素。
12、胡克发现了细胞。
13、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3、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4、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5、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
6、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以下是六年级科学上册的一些知识点归纳:1. 动物的生命周期:动物的生命周期通常包括四个阶段:出生、成长、繁殖和死亡。
2. 植物的生长和变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能量,并利用土壤中的水和养分生长。
它们的生长和变化包括萌芽、生长、开花和结果等阶段。
3. 物质的状态和变化: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物质的状态会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改变。
4. 物质的性质和特征: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们在物理和化学方面的表现。
例如,物质的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可燃性等。
5. 地球的结构和运动:地球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等部分组成。
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这些运动导致了昼夜交替和四季的变化。
6. 天气和气候: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天气状况,如晴天、雨天、刮风等。
气候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气候特征,如温度、降水量、风速等。
7. 环境和生态系统:环境是指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
生态系统则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整体。
8. 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能量可以转换成不同的形式,例如机械能、热能、电能等。
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会消失或产生,只会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
9. 遗传和变异:遗传是指生物体的基因从一代传给下一代的过程。
变异则是指基因在遗传过程中发生的突变,这些突变可能会影响生物体的表现。
10. 科学探究和实验设计:科学探究是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等方法来探究自然现象的过程。
实验设计则是根据探究的问题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的过程。
以上是六年级科学上册的一些知识点归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青岛版科学(2017)六三制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科学(2017)六三制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1课1.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2.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细胞不断(生长)、(繁殖)、(衰老)、(死亡)。
3.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
人体或动物体的多种细胞虽然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相同,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植物细胞除这些结构外还有(细胞壁),细胞壁有保护细胞内部、维持细胞形态的作用。
第2课1.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称为遗传。
2.同种生物后代和亲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称为(变异)。
3.(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第3课1.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叫作(化石)。
我国许多地方发现了恐龙及其他生物的化石。
2.(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4课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
它们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三)类: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植物)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3.细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4.细菌的形状有(球状、杆状、螺旋状)等。
第5课1.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
2.有的蘑菇有毒,在采集蘑菇时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采集完后,要及时(洗手)。
第6课1.在日常生活中,使衣物、食品等发霉的(霉菌)、用来发酵的(酵母菌)、味道鲜美的(蘑菇),都属于真菌。
2.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又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第7课1.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空,把星空划分成很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共分为(88 )个星座。
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1.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报告结果。
2.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3.细胞是所有生物共有的基本单位,分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动物
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还包括细胞壁、叶绿体、中
心体和大液泡。
4.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质之一,具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升华、凝固、沸腾等特性。
5.变化与恒定:物体的性质会因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但也有
一些性质是不会改变的,例如物质的种类或质量。
6.精神和物质的关系: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而精神则来源于
人的思想和感觉。
7.能量:能量是各种物体运动和变化的根本动力,具有传递和转化的
特性,可以分为势能和动能。
8.关注环境:环境和生命息息相关,我们应当保护环境,减少排放污
染物、开发可再生能源等。
9.太阳能:太阳能是人类获取能源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太阳能电池
板或太阳能热水器可以转化为电能或热能。
10.认识科学:科学是一种发现、研究规律的方法,让我们能够更好
地了解自然和世界。
科学探究的本质是观察、实验、做出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菌,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3、荷兰人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并制作了显微镜4、自制酸奶的步骤: 1、制作名称:自已动手做酸奶。
制作准备:鲜牛奶、白糖、勺子、保温容器制作过程:(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2)待牛奶冷却到35℃— 40℃时,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5、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
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6、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那么粗,他们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7、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8、细菌的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9、细菌的功: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利用细菌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过:有的细菌会致病。
10、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1、青梅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青霉素。
12、胡克发现了细胞。
13、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3、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4、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5、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
6、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7、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候风地动仪。
8、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湿地、峡谷、沙漠、海洋和岛屿。
9、七大洲有: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极洲。
10、四大洋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1、地球的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12、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麦哲伦13、你的家乡的主要地形地貌是平原14、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达到的最深深度是14千米15、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运用。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1、蜡块在加热时会从固体变成液体,冷却时会从液体变成固体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另一类是会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3、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以及发光发热、性质改变等现象加以判断。
4、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5、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
6、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有:擦去水分、喷漆、覆盖搪瓷、电镀、涂沥青、制成不锈钢。
7、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称为酸性物质。
8、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称为碱性物质。
9、你剧烈运动时,会感到肌肉酸痛,那是因为肌肉里产生了酸性物质。
10、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11、要使食用的小苏打或碱块起泡,需加入橘子12、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13、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能使火焰熄灭。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1、蜡烛的变化一、问题解答问题1:加热时,蜡块有什么变化?冷却后又有什么变化?答:加热蜡块时,我们会发现蜡块会慢慢变软,再变成蜡烛液体;冷却后,又会慢慢变成硬的固体。
问题2:下面这些现象属于哪一类变化?你的证据是什么?答:生鸡蛋变成熟鸡蛋、面粉做成馒头是性质的变化;树叶颜色变化是颜色变化;火柴燃烧、盐酸地在石灰石上是出现发光发热现象,这些现象都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铁水变成钢锭、水的三态变化都属于形态的变化。
问题3:选择下面的活动做一做,说说它属于哪一类变化?为什么属于这一类?答:(1)在装有白醋的玻璃杯中放入一个生鸡蛋,这个变化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因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蛋壳上会出现许多的小气泡,过一段时间蛋壳会变软,慢慢变成其他的物质。
(2)压扁饮料罐,饮料罐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并没有变成其他的物质,所以这个变化属于形态变化。
(3)在碱中倒入少量的白醋,会发现产生大量的气泡,并逐渐消失,变成了别的物质,所以这个变化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4)往澄清的是会中吹气时会发现澄清的石灰水慢慢地变混浊,静置一段时间,烧杯底部会出现白色的沉淀,这说明石灰水已经变成了别的物质,所以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5)将白糖加热至熔化,白糖由固体变成了液体,形态发生了变化,并没有生成其他的物质,所以属于形态变化。
(6)将白糖加热至焦黑,这说明了白糖已经变成了其他的物质,所以也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2、铁钉生锈了一、问题解答问题1:你在哪里见过铁锈?答:自行车的车把、车条、链条、铁窗、铁扶手、铁钉等铁制品上都有会铁锈。
问题2:铁锈是不是一种新的物质?答:铁锈是一种新的物质。
问题3: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答:铁在有水、有空气的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除此之外还要告诉学生铁在接触酸、碱、盐等物品时也容易生锈问题4:人们根据生锈原因,想出来很多的防锈的办法,你知道这些办法由什么科学道理吗?答:擦去水分是为了隔绝水;覆盖搪瓷、镀上不易生锈的金属、喷漆是为了隔绝空气;制成不锈钢是为了改变钢铁的内部结构。
3、变色花一、问题解答问题:用毛笔在花瓣上抹上白醋,在叶子上抹上碱水,再往纸花上喷一些紫甘蓝水,纸花会变成什么颜色?答:纸花的花瓣会变成红色,而叶子会变成绿色。
三、实验与制作制作名称:用紫甘蓝做试剂制作材料:紫甘蓝、温水、塑料袋、烧杯、牙签制作方法:1、将紫包心菜(约50克)撕碎,装入透明厚塑料袋中。
2、往塑料袋中加入一杯温水(约50℃~60℃)。
3、一只手握住袋口,另一只手反复挤压菜叶3~5分钟,直到水变为紫色为止。
4、用牙签在塑料袋的底部扎一个孔,将紫包心菜汁倒人小烧杯中。
问题:做这个实验需要控制哪些条件呢?答:做这样的对比实验时我们要注意控制好变量和不变量,在这个实验里,我们要用水量一样多、污物大小一样大、洗得时间要一样长、用的力要一样大、洗涤剂的用量要一样多,所不用的是洗涤剂的品种不同。
四、实验制作实验名称:设计实验证明哪种洗涤剂的效果好。
实验材料:洗衣粉、皂粉等几种洗涤剂,烧杯、小勺、滴管、布条、食用油、墨水、果汁实验过程:1、往2个烧杯中倒入同样的多的水,分别放入一小勺洗衣粉、皂粉,分别搅拌三分钟。
2、分别用滴管滴三滴食用油在两块布条上。
3、把布条分别浸泡在两种溶液中,观察布条上污物的变化。
实验结论:(根据自己的实验观察概括)第四单元探索宇宙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绕着太阳公转,公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年。
2、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27.3天。
3、人们把星空分成88个区域,称为星座。
4、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
5、月球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最低可降至零下170℃。
6、北极星是小熊星座中最亮的恒星。
7、当太阳的直射点照在斜向太阳的半球时,该半球是夏季,另外半球就是冬季。
8、九大行星是: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地球、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冥王星。
9、银河是由许许多恒星构成的。
10、像太阳一样的星体还有很多,它们都是炽热的、巨大的发光气体球,我们把它们称为恒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着太阳运行的天体叫行星;像月亮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着地球运行的天体叫做卫星。
11、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州5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杨利伟。
12、中国“神舟6号”航天员是费俊龙和聂海胜。
13、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英雄是苏联宇航员加加林14、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1、登月之旅问题1:你还知道那些有关月亮的神话?答: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朱元璋与月饼起义等。
四、实验制作制作名称:模拟月球环形山的形成制作材料:盘子、细沙、大小不同的石子、手电筒制作过程:1、在盘子里铺上一些沙子,制成一个沙盘。
2、从不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一些大小不同的石子。
3、再从同一高度丢一些大小不同的石子。
4、用手电筒直射和斜射细沙上的石子坑,观察石子坑影子的变化。
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1、好奇心总是驱使我们不停地提出问题,找出答案。
2、假设是根据已有经验先对答案做出的猜想。
3、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4、实验是制造条件,收集事物变化证据的方法。
5、假设一般用(如果,,那么,,)来表达。
6、很多重要的结论都是从提出假设开始的7、同一个假设可以被多次验证8、做科学实验,要学会控制变量9、做科学实验时,应注意什么?答:做科学的实验,要学会控制。
一要注意每次都在公平的或均等条件下进行;二要注意每次只能选择一个变化的因素;三要注意确定变化时需要观察的项目。
10、假设是有依据的猜想。
11、反映事物的内部结构、运动变化过程的实验室模拟实验12、对比试验有一个条件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