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 说明文的语言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说明的语言人教版知识精讲
初二语文说明文阅读、说明的语言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说明文阅读说明的语言二.《看云识天气》三.《大自然的文字》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的最基本特征: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主要指在说明事物、解说事理时能确切地反映被说明对象的真实情况,便于人们认可和接受,它的语言必须确切、简洁、通俗。
如何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呢?1. 句中的修饰语,句子的句式。
例如《人类的语言》一文中,拿说话跟吃饭、走路作类比时,以“平常”反衬下文的“极不平常”,说明了讲话是件“了不起的大事”。
其中“别的动物的嘴只会吃东西,人类的嘴除了吃东西还会说话”一句在运用比较的说明方法时,选用了“除了……还……”的句式,说明了人的本质特征。
2. 关键性的中心语。
主要是抓那些运用准确的名词、动词、形容词,能够分析、鉴别它们的同义词,在语境中领悟其用语的准确性。
例如《苏州园林》一文中“谁如果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这里的“鉴赏”含义比“欣赏”“观赏”更丰富,多了一层鉴别的含义。
与前面句中的“标本”相呼应,就更加看到“鉴赏”一词用得十分准确,恰到好处。
3. 修饰限制词语,主要是指形容词、数量词、副词和短语等是怎样恰如其分地修饰限制或补充说明中心语的。
例如《向沙漠进军》第7段中说:“征服沙漠的最主要武器是水。
”“最主要”这个偏正短语非常明确地指出,水是征服沙漠的根本武器。
如果去掉“最主要”就不能说明水是征服沙漠的本质所在了。
再如“蚕丝一般..饮..只有一英寸的二千分之一粗”“大多用活水”“极少..使用彩绘”,句中的加点词能否替换或削减,阅读时,应注意辨析、比较。
看云识天气(一)学习重点1. 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理,解释天象。
2. 掌握总——分——总的结构安排特点.反复品味,积累有关谚浯。
(二)整体感知这是一篇介绍云彩知识的科技小品。
课文以云的变化为线索,以怎样看云识天气为重点说明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云的变化与天气变比的关系、看云与识天气的关系,告诉人们可以看云识天气。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及答题技巧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及答题技巧如下:
一、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1.准确性:说明文语言必须准确、清晰、严密,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夸大、不缩小、不模糊。
2.简洁性:说明文语言要求简洁明了,不冗余、不啰嗦,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准确的意思。
3.通俗性:说明文语言要通俗易懂,使读者容易理解。
4.生动性:说明文语言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二、说明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1.把握说明对象:首先需要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什么,然后把握其特点、性质、成因、作用等。
2.分析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包括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等,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作用,需要根据语境进行分析。
3.理解关键词句:说明文中的关键词句往往能够揭示文章的主旨和要点,需要认真理解。
4.概括中心思想:说明文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核心,需要认真概括。
5.注意文意和文题:文意和文题是说明文的灵魂,需要注意其内涵和外延是否准确、一致。
6.结合语境答题:说明文的题目往往结合语境设置,需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和理解。
7.运用逻辑推理:说明文中有些题目需要运用逻辑推理能力来解答,需要认真分析语境和选项。
8.注意细节和修饰语:说明文中的细节和修饰语往往能够揭示文章的真实意思和作者的意图,需要注意。
9.关注图表和数据:说明文中常常配有图表和数据,这些信息也是答题的重要依据之一。
10.积累知识和经验:说明文阅读需要积累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平时可以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专题03 说明文的语言(答题技巧)(解析版)
表估计
如:大约、可能、左右、可算、也许、大概、似乎、恐怕……
表时间
如:当时、刚刚、迄今、有时候、刚才……
表范围
如:一切、部分、全部、大部分、都、只、单、凡、
一共、仅仅、大半、统统、一概、单单、总共……
表频率
如:经常、常常、屡次、往往、逐渐……
小试牛刀:判断下列副词的类别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类试题需要首先解释加点词语的大意,然后根据其所在的句子,分别说明带有加点词和去掉加点词句意发生的变化,最后一句话点明加点词对说明语言准确性所起的作用。“通常”表示是一般情况,并不排除有特殊情况的存在,它是表示限制的词语,说明有的分布于中高纬度或者低纬度的高山地区的北高丛蓝莓,并不需要在低于7.2℃的环境中“冻”上1000小时以上就能开花,删去后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解答此类题一般要先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再理解删去此词后句子的意思,最后明确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首先表明观点“不能”,“之一”的意思是其中一个,本句话是指资源短缺的其中一个表现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去掉后就成了资源短缺的表现就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与实际不符。“之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四、答题技巧
1、说明文语言五步骤分析法:
(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一般都起修饰限定的作用;指出词语的本意和作用(范围、程度、时间、估计)
(3)带词解句(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在句中的意思)。
(4)删词解句,与原意是否相符(指出删去或调换后句意的变化)。
(5)最后表明说明文语言特点,总结指出与实际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中考说明文阅读技巧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中考说明文阅读技巧(3)——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一、说明文语言的特点:①准确性、严密性;②生动性、形象性。
二、分析说明文语言准确性(品析说明文语言抓住准确性、生动性)①解释该词的一般意义,或确定该词在句中作用(修饰、限制、程度、范围、时间、推测、估计等)②结合文章内容,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该词在语境中的作用③扣住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严密性。
④还要注意结合具体的提问形式。
三、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答题模板题型一: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加点词的作用)答题格式:1、先定性:”XX”一词表……(什么上的限制);再释词:是……的意思(用替换法)。
2、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作用:先“言下之意”:突出(表明)……;再“言外之意”:a、(可能)还有……的情况b、不排除……情况3、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题型二:从文中找出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语并分析该词语的表达效果。
注意一下词语:a限定时间的:已经、一直、早已、一向、渐渐等。
b限定程度的:最、比较、几乎、相当、很、尤其、稍微、更加等。
c估计、推测的:大约、可能、左右等。
d限定数量的:多、有余、很少等。
e限定范围的:全、都、大部分、总共、少数、之一等。
f限定频率的:屡次、往往、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
g限定主次d的:主要、重要题型三: 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答题格式:1、先判断:不能删去。
2、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题型一)3、若删去,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影响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题型四:加点词语能否换成另一个词,为什么?答题格式:1、先判断:不能换。
2、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题型一)3、分析替换词的意思:如果换上”XX”词,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了.四、怎样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品析说明文语言抓住准确性、生动性)1、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如:“”(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③文中的“指示代词” 指代的内容是?
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 ,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 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④某词能否换其它词。请说明理由
⑤某两个或多个词语的顺序能否颠 倒,为什么?
方法:(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的词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之后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 际 (5)“**”体现了说明文语言 的….特点
• 达标测评
《腹蛇的利器》
5、不能,“生存”是“繁盛”的前提,首 先是生存,然后才能繁盛, “生存”、 “繁 盛”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放射性同位素——核辐射的主角》
“大多数”准确地说明了一大部分天然元素 是由几种同位素组成,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 学性。
“目前”一词,准确地说明了到现在为止, 发现的已知的稳定同位素约300多种,符合实际 情况,具有科学性。
生动性、 1)描述等表达方式的运用; 形象性 2)打比方、摹状貌等说明方法的运
用。
简明性 注意代词的运用,指代词的意义分析。
修饰、限制性词语
•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严密性特点的常见 词语类型
• 表程度:比较、几乎、相当 很 最 尤其 稍微 更加……
• 表估计:大约、可能、左右、可算…… • 表时间:当时 已经 一直 一向…… • 表范围: 全 都 大部分 总共 少数…… • 表频率:屡次 往往 经常 总是 有时…… • 表限定数量: 多 有余 很少…….
说明文阅读之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三道河中学 李英翠
•学习目标
• 1、回顾旧知,体会说明文语 言特点 ;
• 2、明确说明文语言常见题型 ,归纳并掌握其答题模式,能 够灵活准确答题。
• 活动一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五年级上册语文:说明文阅读--语言准确性
说明文阅读——语言准确性学生姓名___________学科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教师姓名___________平台_________上课时间_____________1.通过类比,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通过对学生的视觉刺激,促进学生对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答题方法的有效记忆3.通过视觉类比法,引导学生建构学科知识体系,激发解决相关问题的潜能(25分钟)探索新知识体现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的词语:限制性词语,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的词语。
这些词语一般不能替代或删去。
(15分钟)(15分钟)(5分钟)(20分钟)参考答案例1:1.答案:高科技污染解析:把本文进行分段归纳后课发现文章的写作对象是高科技污染。
2.答案:分类别3.答案:例如:①目前只能依靠全世界政府组织的力量……;(目前)②总面积近4000万平方公里。
(近)例2:1.答案:“或”表示两种情况中的一种。
原句意思是不论是“家人外出”还是“客人来访”都可录音留言。
改为“和”则改变了句子的原意。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要看改变后句子意思的变化。
“或”表示二者选其一,“和”表示并列,要求两者同时出现。
因此很明显,去掉之后与原句意思不符。
2.答案:本句中“一般”不能去掉是因为并非所有人入睡时每分钟的呼吸次数都是一样的,也有特殊情况。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不能去掉是因为去掉之后句子的意思与原文放生了某些改变,需要做的就是从要删去的词入手找出变化的点就可以了。
1,答案:准确性;严密性。
2,答案:D3,1.答案:不可以。
“慎用”是谨慎使用,“禁用”是禁止使用。
原文中说的是对美林过敏者禁止使用,体质者禁止使用。
改换后就变为对美林过敏者谨慎使用,过敏体质者禁止使用。
与原文意思不符,违背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答案:C任务A:答案:1.①②/③④ 2.逻辑 3.这些星星都不是河外星系(都是银河系的)4.“可能”表示不肯定语气,表明这种情况(星系以光速退行)只是推测。
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四)说明文语言
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四)说明文语言【语言特点】(一)准确、简洁、严密(说明文语言最基本的特征);(二)生动1.准确:(1)修饰、限制性词语的运用。
①限定时间:目前、迄今为止、不久的将来、已经、一向、早已、一直、渐渐等。
②限定程度:最、比较、几乎、相当、稍微、更加、很、尤其等。
③表示估计或推测:大约、可能、左右等。
④限定数量:之一、多、有余、很少等。
⑤限定范围:全、都、大部分、大面积、总共、少数等。
⑥表频率的词语:一般、往往、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屡次等。
(2)注意约数和确数。
无论使用的是约数还是确数,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注意表明资料来源的词语:据调查、据统计、据专家估计、据资料显示等。
(4)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可使语言表达更连贯、更严密。
(5)同义词的选用:辨别同义词的细微差别。
2.严密:词句照应、搭配等,注意词与短语恰当搭配与排列。
3.简明:注意代词的运用,指代词的意义分析。
4.生动形象(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1)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2)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3)句式富于变化,形容词、动词、成语、四字句的使用都能使文章自然流畅,富有情趣。
【考题类型】1.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2.某词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3.关联词语在表意准确性上的特殊作用。
4.“这”(“这些”等代词)指代什么内容?5.加点的词语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6.加点词语有何作用?7.从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角度分析句子。
【答题对策】类型1:某个词语(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对策:1. 表态:不能删。
2. 先定性:起修饰限制作用,表……(何种类型);再释词:是……的意思。
3. 带词解句:先“言下之意”:突出(说明、表明)……(把释词的意思代入句中)再“言外之意”:a(可能)还有……的情况b不排除……情况c无一例外的情况4. 去词解句:若删去,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实际情况或太绝对。
5.“xx”一词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
说明文阅读之说明的语言
•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 体味和推敲重要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说明文语言特点
准确、严密 生动、形象
限制性和修饰性词语 数据 (确数和约数)
运用修辞、讲故事、 新闻报导、文学性的描述 引用诗歌、传说等
常见题型回顾
1.分析××词的表达作用。
选文的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①第一段的语言特点是生动形象。②作者运用比 喻的修辞手法(点明手法),如将光比作“神行太保”“蜗 牛”等(摘录具体内容),具体、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光速 的快慢变化(表述修辞的作用和阐明的事理);
或: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点明手法) ,如用“来也匆 匆,去也匆匆” (摘录具体内容),将光人格化,生动形象 第说明了光速之快(表述修辞的作用和阐明的事理) 。
语境段:然而,事实却与依尔文的假说推论出的结论有很大的出入。我们生
活中的左撇子大多是一些聪颖智慧、才思敏捷的人,特别是在一些需要想象 力和空间距离感的职业中,左撇子往往都是优秀的人才。据调查,美国一所 建筑学院29%的教授都是左撇子,而且准备应考博士或硕士学位的优秀学生 中,左撇子占23%。
文中画线句子中的“据调查”可否删去?为什么?
• 可是这种在高温、缺少水分、氧分的极其恶劣的环境下能 够成功存活的孑遗植物,在水分、氧分充足、湿度阳光适宜 的环境下,却难以适应。 1999年,昆明世博园中种植了四合 木,其他的植物来到这四季如春的好地方,都显出超常的生 机,只有四合木竟然枯萎了。
• 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画线句子中“竟然”一词的理解。
围绕太阳公转。这些神秘的小行星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它们到底蕴含着哪些宇
说明文经典题型及答案(说明文阅读说明语言)
说明文经典题型及答案(说明文阅读说明语言)说明文阅读,说明语言(真题答案)(一)植物也有语言18.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通过具体可靠的事实,说明了植物是有语言的,事例精确,令人信服。
19.“往往”是常常,一般的意思。
用在这里准确说明了植物发声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充分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20.植物语言是随环境变化而变化;植物也能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不同植物能发出不同的“语言”。
【18题详解】考查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一定要判断有几种说明方法,接着考虑是什么说明方法,最后按照相应说明方法的解答思路作答。
文章第①段提出问题:植物有语言吗?;第②段列举两位科学家的研究进行说明,得出植物是有语言的结论。
思路:所用说明方法其作用。
据此作答即可。
【19题详解】考查把握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先明确观点“不能”;再直接理解加点词“往往”的意思(表状态,指在一定条件下时常或经常发生的情况),然后结合句子分析“往往”在句子中所体现的作用(说明植物发生与环境变化有关);接着再假设删除“往往”之后的表达效果,对比实际情况,判定删除与事实不符;最后加上一句套话“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这样使答案更加完整。
【20题详解】考查对文章美容的概括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时,看清标题,找准文章各段的中心句,注意文段起到的“起承转合”作用的关键词,通过梳理各段大意进行筛选概括。
文章第①段提出问题:植物有语言吗?;第②段列举两位科学家的研究进行说明,得出植物是有语言的结论;第③段说明植物所发出的声音往往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第④段说明不同物种间的声音也会有所差别;第⑤段说明植物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喜怒哀乐的感情反应。
据此提取要点,组织答案即可。
【21题详解】(二)从幻想走向现实的全息技术20.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全息技术。
21.不能删去。
“目前”表“时间限制”,如果删去就成了“在任何时候全息摄影术在产品展览、发布会、舞台节目等场合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考点29:说明文阅读之说明语言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专题(解析版)
考向29 说明文阅读之说明语言例:【2022·海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选文和链接材料,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海岛绿色生命线①海防林,是海南岛一个富有特殊意义又颇具地域特点的“专有名词”,即沿海岸种植的起防护作用的林带,被称为“海岸绿色长城”“海岛绿色卫士”,是海南岛生命家园的天然屏障。
②据史料记载,解放前,海南岛基本..无海防林,沿海市县常受风沙侵蚀,乐东、东方一带时常风沙弥漫,患沙眼病、红眼病的村民占90%。
20世纪50年代,文昌市翁田镇因无海防林庇护,流沙侵入12公里,到处是“三天烈日冒烟,一场暴雨沙埋田”的景象,每年淹没耕地超过百亩……③为有效抵御风沙侵袭,从1956年开始,海南引进防风固沙的先锋树种——木麻黄,大力营造海防林。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筑起了一道绵延千里,坚不可摧的“绿色屏障”,扼住了狂风、锁住了流沙,保住了1052万亩耕地、数十万民房和近200万人口的安全。
郁郁葱葱的海防林带,环绕在海南岛绵延的海岸线上,宛若一座绿色长城。
④海南是我国台风和热带风暴危害最严重的省份。
2014年7月18日,第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以巅峰强度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登陆,我省多个市县基础设施损坏严重,农作物大量受损,大量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
据我省专家预算,在海防林保护范围内,可以减少台风风力30%~60%。
海防林就像一位坚强的卫士,为海岛涵养水源、固堤防潮、调节气候筑起了第一道防线,保护了农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⑤海防林被称为沿海地带不可或缺的环保生命线。
但我省现有的海防林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生态功能差。
有专家建议,在现有的木麻黄海防线内套种抗风能力强,耐盐碱的椰树,变单纯的海防林为融生态、经济与景观为一体。
这样既能增加沿海防护林带的防风功力,又能闯出一条美化海岸生态环境、发展经济的新路子。
循着这样的发展思路,近些年我省文昌、东方、儋州、万宁等市县大力推进“美丽海湾”建设,现已初步形成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模式。
说明文语言三大特征
说明文语言三大特征
一、准确。
要准确,就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在准确把握事物本质的基础上加以分析、综合和概括。
比如我们阅读《中国石拱桥》一文时,就应抓住“石拱桥的材料是花岗岩”这一特征。
二、简明。
语言要简洁凝练,要突出重点,而不是面面倶到。
比如《中国的银》这篇文章,“中国”是“中国人”,“银”是“银子",二者并不相同。
这样说有两个好处:首先读者容易理解;其次便于表达作者所要阐明的内容。
三、精练。
语言不能面面倶到,也不能拖泥带水,而应做到精练、准确;语言不要冗长和啰嗦;不要用一些难懂的术语和专。
【高分阅读】四年级阅读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含答案)部编版
阅读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语言特点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就要求它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
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凡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的文字表述,都要求准确无误。
为了使读者对较复杂的事物、较深奥的事理有明晰、确切的理解,说明文常常恰当地使用修饰和限制词语。
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大多数”等,讲究语言的严谨性。
例1:(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中国石拱桥》“在当时可算是”起限制作用,表明赵州桥的大拱只是在当时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而不是有史以来最长的石拱,语言讲究分寸,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例2:松鼠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
——《松鼠》“好像”一词表示猜测,并非肯定。
松鼠白天不出来的原因可能不止是害怕强烈的日光,用在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叶圣陶先生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
”为了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加准确,有时需要一些生动形象的描述,增强文章的启发性和感染力。
例1:在炎热的季节里,台风暴雨的光临可以缓解旱情,使作物重新焕发生机。
“光临”是敬辞,用来称呼客人的到来,将台风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台风暴雨的到来可以缓解旱情,表现出人们对它的欢迎态度。
例2: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石拱桥像虹”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桥洞的形状,通过这个比喻,我们大致可以想象得到石拱桥的外观。
综上所述,说明文的语言准确严谨,但又不失生动趣味。
语言准确性常见题型一、找出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或生动性的词句,并分析其作用。
答题思路:1、找出体现语言准确的词句:A、找有准确数据的词句B、找有概数的词句(大约、左右、至少、最多、大概)C、找限制性词语(大多、可能、也许、目前)2、结合原句,具体指出该词的作用。
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文的语言
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文的语言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由于说明的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基础知识(一)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准确性如上一节所说,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
同理,因为说明文的特点是“说”,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和实用性而要求其说明的语言务必做到“准确”二字。
所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事物的先决条件。
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性质、程序、特点、用法、功能、效果、规律、原因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主要指在说明事物,解说事理时,能确切地反映被说明对象的真实情况。
例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修建于公元六零五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五十点八二米,两端宽约九点六米,中部略窄,宽约九米。
”这段话中的数字,有的是约数,有的是确数。
因为赵州桥在哪年建成,史书上已经找不到确凿的记载,所以只能说个约数;而赵州桥的长度,却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这不但要说明实有其桥,而且从这些具体精确的数字,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二)说明文语言的两种风格——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当然,说明文的语言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所以,说明文的语言便可分为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两种风格。
由于说明的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练,或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总之不拘一格。
例如:《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的开头这样写道:“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象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象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说明文阅读专题之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01.体会加点词 的作用
题型①:体会加点词的作用
答题思路: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从表推测、估计、强调、限制等方面 进行解释);
(2)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某某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科学性和严密性 。
答题格式: 例如:“大约”表估计、猜测,起限制作用;说明
了……(事物的特征),“大约”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准确性、科学性和严密性。
小试牛刀
3、 (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 米,在当时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答:不能删去。“当时”表时间,起限制作用;如果删 去,意思就变成了“赵州桥的大拱是世界上最长的石 拱”,与实际不符。“当时”一词体现了体现说明文 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和严密性。
回顾反思
1、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是什么?
小试牛刀
例子:一张普通课桌的重量大约30斤。 这句话中“大约”有什么作用?(表估计、猜测的副词) 答:“大约”表估计、猜测,起限制作用;说明一张普通的
课桌重量30斤是估计的结果,“大约”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 的准确性、科学性和严密性。
1、月球很可能成为人类远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这句话中 的“很可能”有什么作用? 答:“很可能”表估计、推测,起限制作用;说明月球成为人 类远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是估计、猜测的结果。“很可能”一 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和严密性。
中考说明文阅读理解专题
三、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授课人:
中考题型: 1、加点词好在哪里?(或有何作用?) 2、加点词语在文中能否删去?说明理由。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性,一般体现某些词语上:
限制性词语: 表程度:更、最、尤其、稍微、十分、尤其、仅仅…… 表估计、猜测:大约、大概、可能、左右、也许… 表时间:当时、刚刚、迄今、目前、刚才…… 表范围:几乎、一切、部分、大部分、…… 表频率:经常、常常、屡次……
专题30:说明文之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征-解析版-2022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
【小升初复习】专题30:说明文阅读之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征【知识梳理】知识点: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征设问形式:1.xx词能否删除?2.xx词能否替换?3.xx词有什么作用?题型常见题干示例解题思路词语、段落作用说明语段的作用1.开头段落作用(1)内容:概括段意;(2)结构: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或激发阅读兴趣。
2.其他段落结合说明方法谈(1)通过……的说明方法;(2)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本文说明语言有什么特点对整篇文章语言的品析,一般从两个角度谈:(1)准确,(2)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
答法: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像这样的例子文章中还有很多。
“XX”词有何作用1.确定问题中的词语类型和限定范畴—时间限定词。
2.把词语放到句子里正反面解释内容。
(1)将词语放回原句还原句子意思—在当时说明……(句意)的内容。
(2)写出该词语的反义词在句子里的意思—但不是…(反义)的意思,与事实不符。
3.不要忘记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XX”词能否删掉1.表态:“能删”或“不能删”。
2.确定问题中的词语类型和限定范畴。
3.分析词语在语境中的作用。
(1)不删除词语,句子的意思是什么。
(2)如果删去该词语有什么后果,与上下文的关系是什么。
4.不要忘记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修饰、限制性词语的运用。
如“主要、几乎、大约、一般、之一”等词,考查时常用删除法,即该词能否删去,如果删去有什么不好。
2.同义词的慎重选用。
注意辨别同义词的细微差别。
◆赏析限制性词语◆1.可能、大约、左右。
表示估计、推测,说明了xxxx 只是估计,但不是绝对肯定,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2.在当时、在。
限定时间,只说明了xxxx 在当时是xxxx ,但现在不是,这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阅读之说明语言
“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中的“大 多”能否换成“所有”?为什么?
不能。“大多”表范围,说明廊子无所依 傍的很多,但也不排除有的廊子有依傍, 而“所有“指全部,如果替换,就与事实 不相符合。所以不能式:
①找出体现语言准确性的词语分析该词语 的表达作用。 ②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知识回顾: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说说“几乎”这个词有作用?
分析:“几乎”是接近的意思,说明 我国石拱桥分布很广,但不是到处都 有。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 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 最早的石拱桥了。加线的词语有什么 表达效果? 分析:“大约”“可能”表示不确定, 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文 章内容的根据增加可靠性。体现了说 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各”能否去 掉,为什么? 不能去掉, “各”字是分别的意思,准确地说明大拱两肩上 分别有两个小拱,如果去掉,就变成大拱的肩上 只有两个小拱,与事实不符, 所以不能删,体现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句中”大多” 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不能删掉, “大多”表示大部分是这样, 但也不排除有不引用活水的情况。用在这 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解题技巧:这类题的解题先要作出判断, 然后分析词的本义及在文中的作用,进而分 析去掉后的表达效果,最后答体现了说明文 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说明文阅读
之
说明语言
理解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 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所谓准确,就是符合客观实际。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多体现在一些修 饰、限制语上,词性上常是副词 如: 表程度:比较、几乎、相当…… 表估计:大约、可能、左右、可算…… 表时间:当时……
05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初中说明文阅读理解方法指导
体会说明文的语言及特点教学目标1.了解说明文的语言及特点;2.掌握分析说明语言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掌握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及分析方法。
课题指津说明文的语言既有准确性,也有生动形象性。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说明对象的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要求语言准确严密,平实朴素。
说明对象时运用拟人、排比、描写等方法而使语言生动形象,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由于说明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因此说明的语言是多种多样的。
品析说明文语言,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对象的特点。
常见题目1.本文的语言既准确严密又生动形象,请结合下面的句子具体分析本文语言的生动性。
2.这篇文章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色?请举例说明。
3.文中加点的词语(如“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4.说说某某一词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说说某某一词好在哪里。
解题思路1.留心标志性的词语在表意准确性上的特殊作用,如表示时间的“以前”“当时”,表示程度的“特别”“几乎”,表示范围的如“许多”“全部”,表示估计的如“大约”“左右”等;揣摩修饰、限制性词语,结合句子本身的特点分析遣词造句是怎样准确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
2.注意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描述句、议论句、抒情句等,可以从语言的情感、趣味等方面思考其特点,分析其在描摹情态和表现特征方面的作用。
3.“文中加点的词语(如‘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类似题解题思路:首先判断,一般是不能删。
接着解释这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从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去思考。
然后比较:即比较删掉这个词语与没有删掉以前的区别,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
结尾一定要有这样的句子: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4.“说说某某一词好在哪里的表达效果”答题格式:用了某某词,生动地、或者准确地说明了某某事物的某某特征,能够激发出读者的阅读兴趣。
(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牛刀小试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一2题。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及答题格式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及答题格式1、基本要求:准确性。
涉及词语类型:①表程度、范围或推测、估量、肯定强调语气的副词和数量词。
如:“目前”“大约”“也许”“可能”“一定”“必须”“之一”等②表数量的词。
如:“左右”“上下”“不少”“绝大多数”“至少”“不下于”等2、语言风格:在准确性的前提下“平实”(大多数说明文)“生动”(多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或生动描写)3、题型及答题模式:考题题型举例A:问某词或短语能否删去,说明理由答题思路:①判定“不能删”;②简单释义该词;③结合原文句意具体分析说明;④去掉后语义变化为_,不符合实际;⑤归结到“这里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上B:问某词或短语的作用或表达效果答题思路:该词说明了说明对象的_特点或_事理,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题型C:说说文章语言特色答题要点:抓核心词“生动”,关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增添趣味性,激发阅读兴趣,富有文采,增强表现力。
D:自主寻找体现语言准确的词并简析答题要点:①选例要典型②答题模式同题型A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如何找到说明对象一个是看题目,很多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在题目上就可以找到,另外一个方法就是找首括句和中心句。
在说明文材料中很大一部分会采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想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如何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文对象的文章是高考的常见考点,对于这类文章,我们应该首先找到表现出说明对象特征的句子,这类句子一般出现在题目、文章首段、关键词句中。
另外,在概括说明事物特征的时候还要分析文章的结构,找出中心句和连接词,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基本就能说明对象的特点。
说明文基本知识1、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
2、与其它文体的区别: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授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3、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 说明文阅读
◎分析字词的作用(表达效果) 首先,解释这个词语的字面意思,分析它在句子中的具体说明作 用。例如对什么事物做了修饰、限制,或者修饰、限制了事物的什 解 么特点。(个性) 题 其次,要揭示这类词语在说明文中的一般作用,揭示它的客观科学 思 路 性,例如是否准确,客观等。(共性) 最后,总结该词语用在这里对说明事物特点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或 说明去掉、替换该词语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不客观实际、不准确 等)。(共性)
不关联,跳跃性的阅读当然谈不上深入和逻辑了。
这句话中的加点词“通常”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案】不能去掉。“通常”表示的是大部分情况下,但并不表示
绝对。如果去掉的话,就变成“一本优秀的图书一定有内在的逻辑框
架”,与事实不符。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去
掉。
返回导航
中考复习指南·初中现代文阅读
第一部分 说明文阅读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立方”从材料到结构完全是一个创新的建筑,蕴含着极高的科 技含量。外围采用新型的环保节能ETFE(聚四氟乙烯)膜材料,覆盖面 积达到10万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ETFE应用工程。 选段文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请举例分析。 【答案】“目前”一词能够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目前”是 表示当前,对时间做了限制,突出强调“水立方”只是当前世界上最大 的ETFE应用工程,不排除未来还会有更大的ETFE应用工程。
[参考答案]“耐心杀手”一词,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数字 阅读“不足以锻炼耐心”的弊端。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返回导航
中考复习指南·初中现代文阅读
第一部分 说明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本优秀的图书通.常.是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只有进入这一逻辑框 架,才能说是阅读。而网络内容特别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每一条都互
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大 短语既准确又简练。
自然的语言》)
“标本”一词,很确切地说出
关键词语的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 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
选用 标.本.。(《苏州园林》)
中的地位和影响,同时指出鉴
赏苏州园林的重点。
返回导航
中考复习指南·初中现代文阅读
第一部分 说明文阅读
(二)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第一部分 说明文阅读
分类
例句
解释说明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
修饰限 制词语 的使用
短 语
因素呢?首先是纬度。……经. “ 经 度 的 差 异 ”“ 高 下 的 差
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
异”是两个偏正短语,准确地 揭示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
个因素。……影响物候的第三 第二、第三个因素,这样使用
返回导航
中考复习指南·初中现代文阅读
第一部分 说明文阅读
⑤花梗是马蹄莲的中轴部分,除了作为结构主体,还作为整株植物 的主要能量传送带,可以将水分和养分及时地在根、花、果实之间运 输。“马蹄莲建筑”的塔楼作为整支“马蹄莲”的花梗,在其底部设有 集热棚,利用温室效应加热空气,将热量通过中心烟囱的内部气流,源 源不断地输送给整座建筑。此外,塔楼主体的外表面并不平整,像折过 的纸张一样,这样能够保证经过气流的最大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风 能。而且,为了提高顶部风力发电机组的效率,“花”被设计成双弧形 截面,将风速提高到环境风速的4倍之多。风儿吹过,“马蹄莲建筑” 迎风招展,散发着蓬勃的生机。
5.联系全文,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返回导航
中考复习指南·初中现代文阅读
第一部分 说明文阅读
◎限定性词语能否删去(能否替换),并说明理由 1. 限 定 性 词 语 主 要 有 以 下 几 类 : (1) 表 程 度 的 ( 比 较 、 几 乎 、 相 当 、 更 、 最、基本上);(2)表估计的(大约、可能、左右、可算、也许、极个别、大 多数);(3)表时间的(当时、刚刚、迄今);(4)表范围的(一切、部分、全 部);(5)表频率的(经常、时常、常常)。 解 2.分四步答题: 题 (1)表态:一般不能删或者不能替换。 思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尽量”“过度”等词表程度; 路 “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经
分类
例句
解释说明
修辞方 法的运 用
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 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准确地
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 写出了苏州园林与对称建筑 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 的区别,说明苏州园林具有 不讲究对称的。(《苏州园林》) 充满自然之趣的布局美。
句式的 选用
返回导航
中考复习指南·初中现代文阅读
第一部分 说明文阅读
◎找出并分析语言的准确性 第一步,找出例子,常找表时间、程度、估计等限制类的词语。 第二步,指出具体哪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 第三步,分析该词语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原因。 题 ◎分析语言的生动性 思 1.贴切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对象的特点。 路 2.生动的拟人→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对象的特点。 3.有趣的引用→引用古诗文或者名言、谚语,增添了文章的文采。 4.生动的描写→采用生动的语言去描写,生动形象地介绍了事物的 特点。
返回导航
中考复习指南·初中现代文阅读
第一部分 说明文阅读
传统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比如微博,浏 览一个微博页面只要几分钟,眼睛在每条微博上停留的时间只有几秒。 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这个过程因为 信息的丰富性、多样性而足够刺激,但显然不足以锻炼耐心。
[问题呈现]分析句中加点词“耐心杀手”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导航
中考复习指南·初中现代文阅读
第一部分 说明文阅读
[思路点拨]分析说明文加点词语作用可以从说明文的两个语言特点 入手:准确性或生动性。这一题将“数字阅读”称为“耐心杀手”,可 从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来分析它的生动性。
的。(《苏州园林》)
合中国画的审美观。
返回导航
中考复习指南·初中现代文阅读
第一部分 说明文阅读
1.加点的字(词)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 设 2.加点的字(词)能否换成另外一个词?哪一句改变了原意,为什么? 题 3.某两个或多个加点字(词)的顺序能否交换,为什么? 方 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语,并分析该词 式 语的表达作用。通读全文,简要说明某段中××的含义。
返回导航
中考复习指南·初中现代文阅读
第一部分 说明文阅读
[思路点拨]做此类题时,首先要明确词语是修饰或限制什么,或从 什么角度修饰限制,再解释意思,正反分析。
[参考答案]“不久的将来”从时间上加以限制,说明时间不会太久 远,“很可能”表示虽然现在还是一种推测,但作者对昆虫成为真正意 义上的“昆虫间谍”充满信心。这些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
构特点,突出了桥的雄伟。
石拱桥》)
制词语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 “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
的使用
副 桥”,大.约.建成于公元 282 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
词 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 载的”使说明的根据增加了可
石拱桥了。(《中国石拱桥》) 靠性,表达十分准确。
返回导航
中考复习指南·初中现代文阅读
返回导航
中考复习指南·初中现代文阅读
第一部分 说明文阅读
在不.久.的.将.来.,当这些问题解决后,那些停在墙上的苍蝇很.可.能.就 是一个“间谍”。
[问题呈现]结合语境,说说上文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导航
中考复习指南·初中现代文阅读
第一部分 说明文阅读
②仿生建筑的类型十分丰富,有些仿生建筑不仅拥有与生物相仿的
优美外形,而且还像自然界的生物一样“呼吸”着,拥有无与伦比的生
命力和创造力,大大缩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与自然的距离。它们中有的能够像向日葵
花盘一样旋转,有的能够像仙人掌一样开花,有的能够像盛开的马蹄莲
返回导航
中考复习指南·初中现代文阅读
第一部分 说明文阅读
④仙人掌一般生长在干旱的沙漠里,每次降雨,仙人掌都会竭尽全 力吸收、储存水分。城市“仙人掌建筑”也是如此,住户们将各种植物 种植在自己大面积的户外阳台上,整个建筑就像一座小型的光合作用工 厂,能够吸收城市中的有害气体,并且释放新鲜的氧气,缓解城市的热 岛效应,为住户提供清新、优雅的居住环境。每当花朵盛开的时候, 红、黄、蓝、绿等色彩交相辉映,在白色建筑表面的映衬下,犹如一幅 美丽的百花图,加上天光云影的点缀和追逐嬉戏的飞鸟,其中的住户宛 如身处自然森林之中,十分惬意。
五百年历史了。(《故宫博 其他宫殿进行了比较,突出其
物院》)
特点。
返回导航
中考复习指南·初中现代文阅读
第一部分 说明文阅读
分类
例句
解释说明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
数
“50.82 米”“9.6 米”“9 米”
50.82 米,两端宽 9.6 米,中
量
这些数量词说明了赵州桥的结
部略窄,宽 9 米。(《中国
修饰限 词
常”“偶尔”等词表频率;“刚刚”“正”“已经”“曾经”等词表时 间;“大多”“都”“仅仅”“只”“许多”表范围。
(3)比较:若删去(若替换),原来……的意思就变成了……的意思了,太绝 对了,不符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