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与教学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德育与教学的关系

浅谈德育与教学的关系

学校工作是个系统工程,虽说可以分为德育与教学两大部分,实际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谁也少不了谁。德育与教学是一辆马车前的两匹马,只有并驾齐驱,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奔向前方。在教学实践中我意识到,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个性,就必须根据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气质以及行为习惯上的特点进行工作。为此,我提出以下几点认识:

(一)课堂应是实行德育的主阵地,应是开展德育工作的主战场。长期以来,我们总认为课堂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地方,我们只要把自己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就认为这堂课上好了。殊不知我们在课堂上开展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在进行着德育;我们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在以自己的思想、人品教育着学生,影响着学生。就拿我们语文教师来说,每一堂课,就是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语文课是如此,其他学科也是如此。纯知识的课堂教学是不存在的,作为教师,我认为我们对这一点必须有足够的意识,自觉的把德育贯穿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首先,应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消除"逆反心理"。

有些人认为差生:差!太差!贬之曰:"屡教不改"。我认为:"屡教不改"这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至少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教师说教、训斥太过频繁,教不得法;二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破罐破摔。要想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少一些不耐烦的脸色,多一些关切的目光。同时,既要看到他们的不足之处,更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因势利导,给予表扬。

其次,要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

我们知道,素质教育指出要"面向全体"。"面向全体"我们可以理解为是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个体,并根据每个不同的学生实际,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因此,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饿、具有不同气质和个性,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了解学生的心心理特征和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要掌握不同学生在气质、性格、兴趣、爱好和特长等方面的差异,研究、尊重、保护学生的个性特征。

(二)德育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它必须落实于学校教学工作的始终。我认为德育工作只有促进了教学,才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才算是真正的德育,否则只能算是假大空。如果我们的德育工作不能落实在教学上,不能促使学生安心的学习,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不能为国家培养出有用的人才,那我们的德育工作还有何意以呢?

首先,鼓励学生说"不":在学校教育中,老师常把顺从听话的孩子认为是好学生;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把乖孩子看作是好孩子,这在我国是由来已久的。殊不知其导致的后果是令人痛心的。一个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小天使,都成为父母、老师的驯服工具,在他们的眼里哪还有什么"以学生为主体"的份。难道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还要带到新的世纪去吗?使学生知道遇到问题"自己应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在大是大非面前,鼓励学生说"不",这对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极有帮助。因为要说出"不"的原因,孩子能不开动脑筋去认真思考吗?这样做无疑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规范了他们的行为。什么该说,怎么说,什么该做,怎么做,心中就有了一把尺子,真正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学校鼓励学生说"不",学生会的家中亦是如此,父母要为孩子营造家庭民主的氛围。

无论学校,还是家庭、社会,都有责任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民主法制的生存空间,对周围事物要鼓励学生说"不"。孩子能提出异议是好事,起码是孩子自己的看法,那种惟命是从的"小绵羊"式学生是时代,应被新世纪挡在门外。

其次,爱,给予每一位学生。

如果询问一下教师:怎样的学生你最喜欢?不少教师会把听话、聪明、文静娴雅、工作有魄力......列为先决条件。其实这种爱不是真正的爱,而是一种偏爱。教师既承担塑造学生心灵的责任,也有肩负改造学生灵魂的重担。如果有了这种偏爱,就会对该学生放松要求,而对其他学生就会冷漠、歧视、导致各种不良的后果。这样就难以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诚然,要超越这种偏爱不是那么轻而易举。教师要丢掉私心杂念,真正关心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德、智、体、美、老、劳等方面得到发展。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真挚的爱,是一种无私的爱,绝不应该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当我们在事业上碰到一些挫折的时候,会不会减退这种爱呢?当我们个人、家庭遇到不顺心的时候,会不会冲淡这种爱呢?当病魔缠身,一时走不上讲台的时候,会不会丢弃这种爱呢?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教师,在他们每时每刻把爱倾注在学生身上,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给教师下过一个定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传道、授业、解惑的内涵有了变化。今朝教师担负的重任,就是要为振兴中华培养人才,要王城这项艰巨的任务,就要求我们忠实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把教师的爱公正无私的给予每一个学生。为此,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在考虑德育教学的工作时首先想到是否有利于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我们每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也应该想到是否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茁壮成长。如果我们的德育教育有悖于学校教学,非但不能促进学生接受知识,反而让学生产生了抵触情绪,那么这样的德育就必须有所反省,必须有所改变。所以,我认为,德育不能离开学校的实际,不能离开学生的实际。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以及现状,我们必须及时了解,及时研究,应该成为我们德育的重点,否则就是空谈德育。我不赞成脱离学生实际的空洞的政治报告,不赞成对学生空讲大道理,因为这是在是收效甚微的,这是我们大家有目共睹的。

(三)德育与教学既然是学校工作的两个方面,谁也离不开谁,落实到每个组室,就应该是德育工作室,有时教学工作室,作为教师个人,当然也即是德育工作者,又是教学工作者。

培养学生有爱他人,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于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有了更高一层的要求,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已由应试教育逐步转向素质教育。团结友爱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已上升为一种系统的理论体系,它作为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系统教育后动,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关心人、团结人、他偶陪你过情人、帮助人、尊重人、信任人、容让人、原谅人、讲大团结、不搞小圈子等。学校实施各项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班级,班级是学生在校接受教育,进行活动及人际交往的基本群体。良好的班风不仅有助于各项教育活动,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感、荣誉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的心理品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德才兼备,一向被我们视为"人才"的标准。有心人稍加留心便可看出,我问对人的要求总是"德"字当头。今天,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抓这一契机,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不忘抓德育教育,争取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总之,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蕴藏在教师的整个教学环节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把握每课时思想教育的要求,使学生通过一篇篇课文的学习,一点点思想教育的积累,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