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际关系史教材PPT

合集下载

专题复习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PPT课件

专题复习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PPT课件

知识归类:(三)
重要的国际会议
知识归类:(四)
重要的国际条约
(不含中外条约)
1、不平等条约 ⑴ 《江华条约》—(1876年) ⑵《朴茨茅斯和约》—(1905年) ⑶《日韩合并条约》—(1910年) ⑷《色佛尔条件》—(1920年)
2、政治、军事条约 ⑴德奥同盟条约、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
⑵法俄协定、英法协约、英俄协议 ⑶《布列斯特和约》—1918年春 ⑷《洛桑和约》—1923。 ⑸《凡尔赛和约》—1919年6月28
1814—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统治 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为维也纳体系。
⑵维持机构:
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
⑶实质及作用:是欧洲封建君主企图维护
封建秩序的体现,它反对社会进步,任意践踏 弱小民族利益,是历史的反动。但维也纳体系 下,各国常用召开会议的方法解决国际争端, 客观上促使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 它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发 生的。 • 这种格局的变动,不是通过将战胜国 的意志强加给战败国,导致各国国际地 位的变化的。
• 新的国际格局的确立,要通过各国之 间的斗争和妥协来实现,这取决各国综合 国力的强弱,而综合国力对比相对稳定局 面的形成,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因 而,新旧格局的交替过程,也必然是一个 缓慢演变的过程。
一战后
协约国与苏俄之间法德之间美 日之间矛盾
20世纪30年代--- 世界各国同法西斯的矛盾 二战期间
二战后初期
两大阵营的对峙
20世纪50年代中 期---80年代
美苏争霸
知识归类(二)
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及特点
演变: 维也纳体系
以欧洲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为中心
雅尔塔体系(从欧洲向两侧转移)

国际关系史课件.ppt

国际关系史课件.ppt
1796年春,拿破仑远征意大利。1797年3月法军 进入奥地利,10月法、奥签订《坎波福米奥和 约》,第一次反法同盟彻底解体。为了切断英国 同印度的通道,从而打击英国,1798年5月,拿 破仑率军远征埃及。
1798年底,由英、俄两国发起,组成了第二次 反法同盟并于次年3月开始了对法国的军事行动, 法军节节败退。督政府威信扫地。
二 英国革命期间奉行的对外政策
革命期间,英国分裂为以国王为代表和以议会为中心的两个 阵营。双方各自派员遣使奔赴欧洲,寻求可能的援助和支持。 议会采取谨慎而且灵活的外交手段,为英国革命争取了一个 有利的国际环境。







英国对外政策的特点是不参与欧洲的 的
事务。克伦威尔一方面渴望建立稳固的统治秩序,
五 波兰三次惨遭瓜分
波兰曾是17世纪的强 国,到18世纪衰落下 来。18世纪的最后 30年,俄国、普鲁士 和奥地利合伙瓜分了 波兰,改变了东欧的 政治地理形势。
第三节 美国独立战争与国际关系
一 18世纪中期以后的北美局势
七年战争结束后,英国对北美殖民地推行 加强控制和掠夺的政策,激起殖民地人民 的强烈反抗。1775年4月,美国独立战争 爆发。
英国成为欧洲的霸主。
三 普鲁士的兴起
18世纪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仍处于分裂 状态。其中,勃兰登堡在对外扩张中日渐强 盛,并于1701年成为普鲁士王国。
四 俄国的崛起与北方大战
彼得一世改革后,俄国脱贫致强,其势力 伸展到北欧、东南欧和中欧。1700年,俄 国和瑞典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北方战争。
随后,俄国稳固地成为欧洲的一个强国。
恢复与大陆国家正常的外交和贸易关系;另一方面,
英 国
又极力夺取海洋霸权,英、荷之间发生了第一次战 外

国际关系史课件 [人教版]

国际关系史课件 [人教版]

英 法 关 系
1、英法争霸(17-18世纪) 2、法国援助美国独立战争对抗英国 3、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 4、英法联合与俄进行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 5、英法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6、英法结成协约对抗德国 7、一战中,英法联合在西线对德作战 8、巴黎和会上英法联合反对美国 9、对德问题上英法产生分歧 10、战后英法共同操纵国际联盟 11、在对德赔款和法国的结盟问题有矛盾 12、30年代共同推行绥靖政策 13、二战中,联合反法西斯 14、二战后共同接受援助,共同占领德国,加入 北约,加入欧共体,联合出兵埃及(1956)等
日本的对外扩张





制定大陆政策 吞并朝鲜(四个步骤) 入侵中国(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日俄战争 19041905) 参加一战,入侵中国山东(1914)提出《二十一条》(1915) 独霸中国 参加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分割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20世纪30年代大规模侵华(九· 一八事变1931、一· 二八事变 1932 、华北事变1935、七七事变1937、八· 一三事变1938) 抛出“大东亚共荣圈”计划(1940) 发动太平洋战争(1941) 侵占东南亚广大地区 签订无条件投降书(1945)
பைடு நூலகம்
美国从英国的殖民地独立而来。19世纪,英国 的势力优于美国,美国一方面追随英国对外扩 张,另一方面又与其存在着殖民利益的冲突, 尤其是拉美地区 一战后,美国与英国因争夺世界霸权地位,双 方存在着较多的矛盾和冲突,英国在欧洲居优 势,美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占居优势。英国的 霸权地位逐步让与美国 二战期间,二者在反法西斯问题上密切合作, 二战后,美国取得世界霸主地位,英国国际地 位下降,由于国家利益和共同的社会制度,英 国奉行追随美国的政策

当今国际关系和新中国外交PPT演示文稿

当今国际关系和新中国外交PPT演示文稿

对世界政治格局的认识
(1)世界政治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舞台充当主角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之 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国际政治格局和国际 关系体系内部都充满各种矛盾,实际是一种不稳定的国际关系的暂 时状态。实力的消长,国家的兴衰不可避免,国际关系的格局和中 心舞台也就随之改变。 (2)世界政治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取决于经济,是世界经济的发展, 打破旧的力量对比,推动新的政治力量平衡的形成,同时主要取决 于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综合国力的对比,取决于主要国家或国家集 团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3)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规律性认识:①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和中心 舞台转移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变化。②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 主要原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③世界政治 格局变化的直接动因是主角对自己国家利益的考虑以及对外政策的 调整。④世界政治格局变化都和主要国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和改 变相联系。
1、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和 中国的振兴,这些共同构成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2、多极化趋势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不是一种成熟的 国际关系格局。 3、两极格局虽然受到多极化的冲击,在当时仍是国际关 系格局的总体的、基本的特征,因而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 局下的多极化趋势。
4、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虽然瓦解,但多极化的世界格 局也没有最终形成,直到今天,仍处于向多极化演变的过 程中。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 两极格局随之结束。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国际政治格局实际上是大国争夺和妥协的产物。由于 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争夺的持久性、妥协的暂 时性,任何格局都将发生变化;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 终极力量是大国间经济力量的对比;任何国际政治格 局都不可能真正缓和国际关系,只能暂时掩盖诸多矛 盾。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 第六章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  第六章

第二节 欧洲强国抑或世界强国:德 国的选择和命运
• • • • • • (一)德国历史和民族道路的特殊性 1 德意志的极端分裂历史状况 2 特殊历史造成特殊民族心理 (1) 没有深刻广博目的观 (2) 深深隐藏的不安全感 (3) 极端顺从权威的传统
第二节 欧洲强国抑或世界强国:德 国的选择和命运
第二节 欧洲强国抑或世界强国:德 国的选择和命运
• 3 军事强权是德国追求世界强国的手段 • 威廉二世 • 4 地位、资源、权势三方面成为世界强国 贝特曼· 霍尔维克 • 5 战略和外交成为世界强国 • 兴登堡 鲁登道夫
第二节 欧洲强国抑或世界强国:德 国的选择和命运
• (三)纳粹暴政的根源与希特勒的国际环 境 • 1 纳粹产生的政治根源 • 2 纳粹兴起的思想传统 • 3 希特勒的国际政治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七节 第三世界运动的兴衰与超越 民族主义的必要
• (二)第三世界运动的落潮与超越民族主 义的必要 • (1) 对落潮的反思 • (2) 如何对待西方化
第五节 亚非现代民族主义的萌发和 兴起
• (三)亚洲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出现和兴起 的基本原因 • (1) 根本性原因 • 激励、感召、影响 • (2) 形势性原因
第六节 民族运动的飞跃与西方统治 的瓦解
• (一)民族运动的飞跃与西方列强的对策 • (1)飞跃 • 1 精英与大众 • 2 民族独立与社会革新 • (2)对策 • 1 让步政策 • 2 间接统治 • 3 培育精英
第一节 引言:新兴强国与非西方现 代民族主义
• • • • • (一)新兴强国的选择与命运 1 德国 欧洲强国或世界强国 军事帝国主义 2 日本 和平扩张或帝国征服或商业福利 三个阶段:和平扩张或帝国征服;帝国征 服;商业福利 • 3 中国 改良道路或革命道路

现代国际关系史-PPT精选文档

现代国际关系史-PPT精选文档
现代国际关系史
毛锐
山东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第六章 50-60年代 美苏关系的初步缓和与危机
一、东西方关系的第一次缓和
1、苏联对外政策的调整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
向斯大林遗体告别 的人们排成延续6 英里的长队
苏共20大:三和战略
在1956年2月14日至25日举行的 苏共二十大上所作的报告中,赫鲁晓夫重申 了苏联共产党对不同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国 家之间和平共处政策的支持,否定了列宁关 于只要帝国主义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的理 论,并且认为,在一些国家通过议会的道路 可以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
二、第二次柏林危机
1、50年代后期的苏联
2、柏林危机再起

3、赫鲁晓夫访美 1959年5月11日,四大国外长会议在日内瓦开幕。 日内瓦四国外长会议虽未达成任何协议,但这次会 议被认为是西方国家向苏联作出的妥协。然而美国 有更深一层的考虑。艾森豪威尔获悉赫鲁晓夫想到 美国访问,认为这是打破美苏僵局、软化苏联的好 机会,他当时向国会领袖表示,他要作出一番巨大 的个人努力,以便在卸任之前,把苏联领导人哪怕 软化一点点。
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左),奥地利外交部长菲格(中), 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挥手者)向人们展示条约。
3、日内瓦四国首脑会议
1955年7月18日,四国首脑会议在日内瓦 开幕。这是自战后以来的第一次四国最高会 议。出席四国会议的首脑是:美国总统艾森 豪威尔、英国首相艾登、法国总理富尔、苏 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和苏联部长会议主 席布尔加宁。会议的议程是:有关德国、欧 洲安全、裁军和促进东西方之间的接触,等 等。
1955年6月7日,在四国首脑会议召开之前, 苏联向联邦德国政府发出照会,邀请阿登纳 总理访苏,以便商谈实现苏联和联邦德国之 间的“关系正常化”。 这个照会是苏联政府第一次直接发给联邦 德国政府的照会,意味着苏联从国际法上对 联邦德国政府的承认。这是苏联政府当时采 取的一个引人注目的外交行动。

当代国际关系史PPT

当代国际关系史PPT

A
10
[本章学习要点]
1. 美苏关系第一次缓和与第二次缓和 的背景、内涵与特点
2. 古巴导弹危机的背景、结果与影响
3. 东西方两个阵营内部矛盾的发展与 特点
4. 第三世界的兴起与反对霸权主义的
斗争
*第二章 冷战的进行
(1955-1980)
A
11

一、美苏关系的第一次缓和
1. 苏联对西方政策的变化
2. 艾森豪威尔的对苏新方针
* 第一章 冷战的开始与两极的形成
A
4
一、盟国首脑会议对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进程 2. 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 3. 雅尔塔会议 二、战后全球制度的确立 1. 布雷顿森林会议与全球经济制度的建立 2. 顿巴顿橡树园会议和关于建立联合国的建议 3. 旧金山会议和联合国的正式成立
3. 欧安会第和三中节欧裁美军苏会关议系的召的开第二次缓和与争霸 4. 美苏关系第二次缓和以的及结束第三世界的反霸斗争
A
17
三、西欧、日本的国际地位的提升
1. 西欧共同体的新发展
2. 西欧独立自主地位的提升
3. 日本自主倾向的加强 四、第三世界反对霸权主义和建立国际经济新 秩序的斗争
1. 第四次中东战争和戴维营协议
3. 凯南对遏制战略的进一步与阐述美苏冷战的爆发
A
6
一、大西洋联盟的形成 1. 战后初期的西欧 2. 马歇尔计划的提出与实施 3.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二、东方阵营的初步形成 1. 东欧各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权的巩固 2. 东方阵营在东欧的形成
* 第三节 两大阵营的形成与
民族解放运动的初步胜利
A
7
*当代国际关系史
复旦大学朱明权教授著《当代国际关系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课程配套教学

高一政治必修二课件: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共17张PPT)

高一政治必修二课件: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共17张PPT)

纵观当今国际社会,虽然战乱、冲突、矛盾不时 发生,但最终也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世界性的战争,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战乱、冲突、矛盾、、、不时发生,也告诉我 们:尽管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主流),但当今世 界仍很不安宁,导致世界不安宁的因素有哪些?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恐怖活动、贫困、 毒品、宗教矛盾和领土争端等。
在利比亚事件中,从最初的联合国出于防止出 现伤害无辜百姓的人道主义灾难而设禁飞区到现 在以法、英、美为首的20几个国家对利比亚狂轰 滥炸,再一次说明,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高考考点
(一)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1.时代的主题 2.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3.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旨和立场 5.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6.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 7.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③中国对利比亚问题所持的态度体现了独立自主是我国
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3分) 小结
宗旨和原则
宗旨

2010年11月23日,朝韩在韩国西部延坪岛附近发生炮 战,这是朝鲜半岛停战以来发生的最严重的冲突事件 之一。11月28日,美国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籍口朝 韩“炮击事件”,执意将“华盛顿”号航母开进黄海, 与韩国进行大规模联合军演。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美、 韩、朝、日各怀鬼胎,中国以静制动。这体现了
2、中国提出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赢 得了世界所有国家的赞赏和支持。

资料-近代国际关系史(PPT课件)

资料-近代国际关系史(PPT课件)

主要体现在:
第一 大量开采贵金属。 黄金白银的开采是大西洋市场建立的发动机, 它不仅带动了相关的农副产品的生产,产生 对劳动力和手工业品的巨大需求,而且刺激 了大矿山附近城市的兴起。
第二 建立种植园。 这是殖民主义者从掠夺转向生产,把美洲 纳入世界市场的又一重要行为。
第三 贩运黑人从事奴隶劳动。 把非洲拖入大西洋市场,由非洲直接向西印度群 岛及美洲大陆输出黑奴的南大西洋贸易体系逐步 确立。
16世纪东方市场 发育的另一方面 是西班牙人在美 洲与菲律宾之间 建立起来的贸易 关系。
地理大发现推动了大西洋市场和东方市 场的初步建立,不仅促使了世界上原来 互相隔绝的地区的沟通,而且进一步扩 大了世界市场的外延;世界各地区沟通 联系,加速了整体性世界生产力的发展; 地理大发现加强了欧洲与世界各地区的 联系,开始了欧洲对美洲、非洲、亚洲 大规模的殖民掠夺,对欧洲的发展起到 了巨大的助推作用。
第四,和约缔结之后,常驻外交代表机关的制度走向确立。
16世纪的东方市场主要指葡萄牙人经好望角在远至香料群岛 和日本之间的广阔海域内建立起来的市场,也指西班牙人在
美洲通过菲律宾而与亚洲发生经贸往来而形成的市场。
葡萄牙建立东方市场 主要是运用暴力控制 印度洋,把东方的大 批香料和其他产品运 往欧洲。葡萄牙人还 在东方从事转运贸易, 用赚取的利润购买东 方的物品运回西方。
近代早期的欧洲殖民扩张活动始于16世纪上半期,经17世纪到 18世纪中叶形成一套完整的殖民统治制度。欧洲的殖民扩张以伊比 利亚半岛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为典型。16世纪上半期,葡、西在夺取 海外殖民地的活动中已存在着尖锐矛盾。教皇子午线规定葡萄牙向 东扩张、西班牙向西扩张,形成了世界历史上最早的两大殖民帝国。 葡、西殖民帝国的兴起,是16世纪中期以前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 的历史事件

09全书_现当代国际关系史_时殷弘

09全书_现当代国际关系史_时殷弘

21世纪国际政治系列教材
第四节 路易十四法国优势的起落和 英国世界性权势的凸现


1.从西班牙骤然衰落到法国开始勃兴期间 的欧洲国际体系
间歇期中的三十年战争,以及结束这场战争的 《威斯特伐里亚和约》,从全球视野或者德约 “海洋原理”出发去看,缺乏头等重要性,就世 界历史而言没有决定性的影响 间歇期中法国迅速走向使之强盛的“绝对专制主 义”;经历了革命的克伦威尔治下的英国准备成 为世界强国,为此先行取得海外贸易和海军力量 两方面的最大优势
4.广阔的视野、总体理解能力和历史方向意 识 含义 历史学领域,19世纪法国史学界“政治学派” 国际关系史学家,保罗· 肯尼迪 宏观史与微观史的区别,宏观史的特征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
21世纪国际政治系列教材
第四节 国际关系史学根本方法与国 际关系史料
1.利奥波德· 兰克与现代历史学根本方法 冯·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
21世纪国际政治系列教材
第一节 19世纪以前现代国际体系史 的理解范式和根本主题

1.路德维希· 德约:《不牢靠的平衡——四 个世纪的欧洲权势斗争》



兰克对现代国际体系常在机理和运动模式 的首次揭示 德约对16世纪开始往后近400年的国际体系 机理和模式:欧陆均势与海外优势,欧陆 均势与侧翼大国 本章颇大程度上依据德约的著作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
21世纪国际政治系列教材
第三节 国际关系的历史理解
2.国际关系史的理论性思考 理论的多方功能


个案例解(大战略理论指引战略史考察的 两个优秀范例): 爱德华· 勒特韦克:《罗马帝国的大战略》 杰弗里· 帕克:《腓力二世的大战略》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第三讲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终结和维也纳体系的产生-PPT精品文档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第三讲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终结和维也纳体系的产生-PPT精品文档

01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口号的民族主义 VS 在王朝性国际主义基础上,主要包括君权神授、王朝合法和欧 洲君主共同体观念支配下的列强互不毁灭、互不干涉的
“贵族国际”共同价值观和伦理观
02
03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二)革命历程 法国政权更迭: (大资产阶级)-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政变后的督政府-拿破仑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第三讲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终结 与 维也纳体系的产生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
当时的国际关系
拿破仑帝国
拿破仑帝: 1、欧洲:在欧洲反法联盟围剿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 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2、世界范围内:欧洲大国凭借其迅速增长的经济和军 事实力加紧进行殖民扩张,为“欧化南北美洲和澳大利 亚、分割非洲、支配亚洲”打下基础。
第四次欧洲反法联盟(1806-1807)
•大陆封锁与伊比利亚半岛战争 第五次反法联盟(1809)
1789年7月14日革命爆发,颁布《人权宣言》
1792年9月击败普奥联军,成立法兰西共和国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吉伦特派执政
1793年6月雅各宾派政变上台 1794年7月热月党人政变上台 1799年11月拿破仑“雾月政变” 上台 1804年5月拿破仑称帝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二、当时的国际关系
(一)革命的发展与国际矛盾的形成 革命爆发之际,欧洲列强总体态度缓和 吉伦特派--把革命推向整个欧洲--“对茅屋和平,对宫廷战争” 矛盾: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的总体特点
拿破仑帝国在欧洲建立了短暂的单极霸权;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下,欧洲秩序有两个基本原则:君主制度 和均势。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冲击了这两个原则,因此遭到 其他欧洲国家的围攻。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课堂PPT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课堂PPT
– 18世纪为其经典时代的国际关系若干根本游戏 规则,他们建立在所谓“贵族国际”共同价值 观和伦理观基础上
– 侧翼大国的决定性奋斗 – 海权对陆权的遏制 – 民族主义
32
第五节 列强体系的巨大扩展与拿破 仑帝国的兴亡
• 4.拿破仑战争的根本地缘政治结果和国际 力量格局结果
• 权势向欧洲两翼集聚,国际力量分布构造 依此走向极化,甚至出现了我们时代超级 大国的雏形
– 英国 – 俄国
33
关键词
德约 兰克 国际体系 中世纪国 际秩序
代史学研究的首要科学方法——对史料的 批判性考证 • 兰克史学的重要缺陷
12
第四节 国际关系史学根本方法与国际关 系史料
2.国际关系史料基本分类和主要类别史料例 解
– 未刊档案史料 – 已刊档案史料 – 官方史 – 公开文件 – 回忆录、书信集、已刊日记、当时报刊报道或
评论等 – 第二手资料(书籍和文章)
政治理念;国策构想;价值取向 • 路易十四欧洲霸权图谋的三大目标
26
第四节 路易十四法国优势的起落和 英国世界性权势的凸现
• 3.路易十四称霸图谋的反复失败和英国世 界性权势的勃然兴起
• 法国优势造就的一个空前庞大的海陆帝国的前景 终于招致了英国为首的反法大联盟,及西班牙继 承战争;《乌德勒支和约》确认均势原则为欧洲 国家处理欧洲事务的指导思想
28
第五节 列强体系的巨大扩展与拿破 仑帝国的兴亡
• 1.已有的、新兴的和未来的“洲级大国”: 英俄美
• “洲级大国”是指规模近于大洲的巨型国 家,或者如地缘政治思想大师麦金德在20 世纪开始时所说,是“基于半个大陆的资 源之宽广基础的巨型强国”。
29
第五节 列强体系的巨大扩展与拿破 仑帝国的兴亡

当代国际关系史PPT

当代国际关系史PPT
* 第三节 两大阵营的形成与
民族解放运动的初步胜利(续)
8
一、东西方在亚洲的对抗 1. 东方阵营向亚洲的扩展 2. 朝鲜战争与《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 3. 越南抗法战争与《日内瓦协议》的达 成 4. 美国在西太平洋同盟体系的建立
* 第四节 两大阵营的激烈对抗
与中立主义运动
9
二、东西方在欧洲的对抗 1. 舒曼计划和普利文计划 2. 巴黎协定的签订和北约的扩大 3. 华沙条约的缔结 三、亚非国家团结合作的加强 1. 中立主义对外政策的发展 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3. 万隆会议
* 第四节 两大阵营的激烈对抗
与中立主义运动(续)
10
[本章学习要点]
1. 美苏关系第一次缓和与第二次缓和 的背景、内涵与特点
2. 古巴导弹危机的背景、结果与影响
3. 东西方两个阵营内部矛盾的发展与 特点
4. 第三世界的兴起与反对霸权主义的
斗争
*第二章 冷战的进行
(1955-1980)
11
一、美苏关系的第一次缓和
* 1. 先发制人第与一伊拉节克战9争1的1开恐始 怖主义袭击
2. 伊拉克战争的过程 和“布什主义”
3. 缺乏合法性的战争和美国的孤立
31
一、 普京的富国强兵政策与俄罗斯的重新崛 起
1. 经济政策与俄罗斯经济的恢复 2. 军事政策与俄罗斯军事力量的加强 3. 对外政策与俄罗斯对外关系的发展 二、 欧盟的进一步发展
27
三.在第三世界地区遇到的挑战 1. 非洲的族群对立和冲突 2. 亚洲的核问题
* 第二节 美国构建“世界新秩序”
努力面临的挑战(续)
28
一、 欧盟的建立与初步发展 1.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欧盟的诞生 2. 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支柱 3. 欧盟的扩大与《阿姆斯特丹条约》 4. “共同欧洲安全和防务政策”的提出 二、东盟的发展与东盟地区论坛的建立 1. 东盟的发展 2. 东盟地区论坛与“10+3”等对话机制的建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